浅议现代城市体育休闲公园规划_以南宁市体育公园概念规划为例
体育公园设计报告范文

体育公园设计报告范文1. 引言体育公园是城市中供市民进行各种体育活动的场所,它承载着人们的健康生活和锻炼身体的期望。
本报告旨在设计一个现代化的体育公园,提供高品质的体育设施和休闲空间,以满足市民的需求。
本设计报告将涵盖公园的设计原则、功能区划、设施布局以及景观设计等方面。
2. 设计原则本体育公园的设计遵循以下原则:2.1 多功能性体育公园应提供多样化的体育设施,包括但不限于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游泳池等,以满足不同体育项目的需求。
同时,公园还应设计休闲区域和绿化带,以便市民进行散步、聚会等非体育相关的活动。
2.2 可持续性公园设计应注重节能减排,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同时考虑公园的生态环境和景观效果。
通过合理的植被配置和水景设计,提供良好的空气质量和景观美感。
2.3 无障碍性公园应设计为无障碍设施,方便残疾人士以及老年人进入并使用各种体育设施。
无障碍路径的设置和贴心的设施安排将提高公园的可达性和使用率。
3. 功能区划为了满足各种体育项目的需求和市民的多样化需求,本体育公园将分为以下功能区:3.1 运动区运动区将提供各种体育设施,如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等。
每个设施区域将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标准规格,以确保安全和舒适性。
设计应考虑到场地的大小和形状,以适应不同体育项目的要求。
3.2 休闲区休闲区将配备长椅、遮阳篷和绿化带,为市民提供放松身心的场所。
休闲区还可以设置户外健身器材,为市民提供额外的运动选择。
3.3 儿童区儿童区将设计为安全、有趣的活动区域,包括儿童游乐设施、溜冰场和迷你高尔夫等。
该区域将提供给家庭和儿童社交互动的机会。
3.4 景观区景观区将布置各种绿化植物和水景,提供美丽的景观和休闲空间。
该区域还可以设置亭子和露天剧场,为市民提供文化活动的场所。
4. 设施布局基于上述功能区划,我们设计了以下设施布局:在运动区,设施按照各自特点和使用要求合理布局,确保场地的利用率和安全性。
运动公园参考文献

运动公园参考文献[1].孙福林,何昉,徐艳,刘燕.我国体育公园建设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广东园林, 2010,(04).[2].马俊, 孟祥彬.关于中国体育公园的现代认识[J].中国园林,2005,(4):35一38.[3].孙福林.体育公园初步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09.[4].张之沧.从南京青奥会看中国体育的战略转向[A].体育与科学,2011(04).[5].张英杰.我国体育公园规划初探[D].华中农业大学,2008.[6].叶建华,邓逢明.论城市生态体育公园的开发与建设[J]. 安徽体育科技, 2005,(02) .[7].黎宏飞.浅议现代城市体育休闲公园规划——以南宁市体育公园概念规划为例[J].广西城镇建设,2006,(11) .[8].李伟.滨海水上运动公园规划研究[D]. 华中农业大学,2008.[9].蒋建科.论当代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J]. 山西建筑,2005,(04) .[10].朱祥明,王东昱. 现代大都市与体育休闲公园[J].上海建设科技, 2004,(02) .[11].张倩,周建华. 城市体育休闲公园规划设计研究——以重庆市渝北区鹿山公园为例[J]. 南方农业, 2011,(02) .[12].罗靖,涂海峰,王丹,范黎黎,薛爽.寂静的音符运动的乐章——成都市锦江森林体育公园设计[J]. 四川建筑, 2007,(01) .[13].赵丹.关于美国体育公园的研究[D]. 苏州大学, 2010 .[14].Paris Olympiques:Douses Projects d‘architecture et dutbanisme pour les Jeux de2008/Twelve Sanjoy Mazumdar,Gilbert Geris.Accessible Buildings,Architects,and the ADA Law:The MCI Center Sports Arenas Case .Architectural and Planning Research, 2002, (6) :95-217 .[15].Antonia Dueas, Paz Lorenzo, Anna Riera, Jose Serra. New Architecture—Sports Facilities 3 .Francisco Asensio Cerver, 1992 .[16].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3-10[17].孟刚,李岚.城市公园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18].刘福智.园景规划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体育公园项目实施方案

体育公园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锻炼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城市中的体育设施却并不足够完善,市民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常常面临场地紧张、设施老化等问题。
因此,我们决定在市区规划建设一座现代化的体育公园,为市民提供更好的体育锻炼场所。
二、项目内容。
1. 地理位置,体育公园将选址于市区中心地带,便于市民前往,同时也能够起到辐射周边社区的作用。
2. 建设规模,体育公园将占地约100亩,包括室内体育馆、室外运动场、健身步道、篮球场、网球场等设施。
3. 设施建设,室内体育馆将配备有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满足市民日常体育活动的需求。
室外运动场将设置足球场、田径场、儿童游乐区等,满足不同年龄段的体育需求。
4. 环境景观,体育公园将注重绿化和景观设计,打造成为一个集运动、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体育公园。
三、建设方案。
1. 建设时间,体育公园的建设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设施建设,预计耗时1年;第二阶段为景观设计和设施完善,预计耗时半年。
2. 合作单位,我们将邀请专业的设计院所和建设公司共同参与项目的规划和建设,确保项目的质量和进度。
3. 投资规模,体育公园项目的总投资额预计为5000万元,其中包括设施建设、景观设计、绿化等各项费用。
4. 建设管理,建成后,体育公园将由专业的管理团队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保障设施的完好和市民的安全。
四、项目效益。
1. 社会效益,体育公园的建设将极大地改善市民的体育锻炼条件,提高市民的体质素质,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2. 经济效益,体育公园的建成将带动周边商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
3. 环境效益,体育公园的景观设计和绿化将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五、项目风险。
1. 建设周期风险,建设周期可能会受到天气、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建设周期延长。
2. 资金风险,项目资金需求较大,存在资金筹集不足的风险。
体育公园建设工程方案范本

体育公园建设工程方案范本一、前言体育公园是城市居民进行体育锻炼、休闲娱乐、社交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促进城市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载体。
因此,建设一个现代化、多功能、便利的体育公园对于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这一需求,我们设计了一套综合性的体育公园建设工程方案,旨在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安全、多样化的体育运动场所。
二、规划设计1.总体规划本体育公园占地面积约100亩,按照现代体育公园标准进行规划,并根据周边环境和市民需求进行合理布局。
2.场馆建设(1)主体育场:建设一座可容纳10000人的主体育场,适合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和文艺演出。
(2)篮球馆、网球场、排球场等:根据市民需求建设多个室外运动场馆,供市民进行各类球类运动。
(3)健身区域:设立健身器材区域,满足市民进行自由健身锻炼的需求。
3.休闲娱乐区(1)游泳馆:建设一座现代化的游泳馆,提供游泳、水上健身等服务。
(2)休闲广场:建设多处休闲广场,提供绿地、长椅和小型游乐设施,供市民休闲娱乐。
(3)文体活动中心:设立文化展示区、活动场地,举办各类文化、艺术、科技活动。
4.绿化环境(1)植被覆盖:在整个公园内进行大规模植被覆盖,提供优美的环境。
(2)生态湿地:设置合理的生态湿地区域,提高公园的环境品质。
(3)人工湖:打造一个人工湖,增加景观效果,为市民提供垂钓、划船等活动。
三、施工方案1.先期工程(1)场地平整:对公园现场进行场地平整,清理垃圾和杂草。
(2)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排水管道、供水管道、电力线路等基础设施的施工。
2.主体工程(1)场馆建设: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场馆建设,保证建筑质量和安全性。
(2)绿化工程:进行植被造景,营造出优美的绿色环境。
(3)园路铺设:进行场地道路的铺设,确保各个区域之间的连通。
3.后期工程(1)设施安装:安装健身器材、游乐设施等细节设施。
(2)景观打造:进行景观细节设计和打造,提升公园的美观程度。
(3)安全设施:设置出入口、应急通道、安全防护设施,确保公园安全。
体育公园的规划设计原则

体育公园的规划设计原则
1.多元化与可持续性:
体育公园的规划设计应尽量考虑到各个年龄段的需求,包括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
不仅要满足锻炼和竞技的需求,还应包括休闲娱乐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功能。
此外,公园的规划设计应注重可持续性,兼顾环保、节能、水资源利用等要求。
2.安全性:
3.环境友好:
4.可访问性:
体育公园的规划设计应尽量方便人们的出行和使用。
建议将公园与周边的交通枢纽连接起来,包括地铁、公交站点等,在公园周围设置足够的自行车停放点,以方便骑行进出公园。
同时,在公园内设置良好的步行道路和无障碍设施,以方便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进出。
5.空间布局与功能结合:
体育公园的规划设计应注重空间布局与功能结合的原则。
不同功能区域应合理划分,区域之间应有明显的分隔,为人们提供不同的体育运动场所、娱乐休闲区域和文化展示空间等。
同时还应考虑到人流量的分布,合理设置出入口和通道,以保持公园内的秩序与流动。
6.设施设备配置:
7.管理与维护:
体育公园的规划设计应考虑到管理与维护的问题。
建议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负责公园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绿化的养护、安全的监控等。
同时,应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提倡公共意识和自觉遵守公园规则,共同维护公园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总之,体育公园的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到多个方面的要素,以满足人们的运动、娱乐和休闲需求,并且能够保护和提升环境质量,营造健康、舒适的公园环境。
体育公园运营策划方案

越来越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体育事业中来,这将为体育公园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和发展空间。
六、体育公园运营的风险分析
1.市场竞争风险
随着体育公园的不断扩建和建设,市场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与其他体育场馆的竞争中,体育公园难免会遇到市场竞争的风险。
2.经济环境不稳定带来的风险
由于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体育公园的运营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在经济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市民对体育活动的需求减少,会影响体育公园的运营效果。
通过体育公园的运营,提高市民的健康水平,增强市民的体质和免疫力,减少因健康问题带来的社会医疗压力。
2.扩大体育公园的社会影响力
通过举办各类体育活动和比赛,增强体育公园的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的市民参与体育活动,提升体育公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提高体育公园的服务质量
通过完善设施建设和加强管理服务,提高体育公园的服务质量,提升市民对体育公园的满意度和归属感。
体育公园将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为市民提供健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炼和休闲娱乐的场所,吸引更多的市民前来参与体育活动。
3.体育公园将成为城市的名片
体育公园将成为城市的名片,在城市形象宣传和文化交流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八、结语
通过对体育公园运营的策划,可以有效提高体育公园的服务质量和市民满意度,满足市民对体育活动的需求,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增添新的亮点。因此,体育公园的运营策划应该充分考虑市民的需求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完善和提升体育公园的运营效果,为更好地服务广大市民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3.健康问题带来的风险
在体育公园的运营过程中,健康问题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比如,卫生管理不到位,会影响市民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健康风险。
体育公园建设方案

体育公园建设方案声明:本文内容信息来源于公开渠道,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一、规划设计理念体育公园作为集体育锻炼、休闲娱乐与生态环境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空间,其规划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理念,以确保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建设方案的合理性。
(一)人性化设计体育公园项目应始终贯彻人性化设计的理念。
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年龄层次、不同身体状况的使用者需求,提供多样化的体育设施和休闲活动空间。
例如,为老年人设置健身器材和太极、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场地,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足球场、篮球场等运动场所,同时为残障人士设计无障碍通道和特定运动设施。
(二)生态环保保护生态环境是体育公园规划设计的重要理念之一。
在选址和布局上,应优先选择生态环境良好、具有自然景观的区域,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在公园内部设计中,注重绿化植被的配置,提高绿地率,以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等。
同时,采用环保材料和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照明、雨水收集系统等,以降低公园的运营成本和对环境的负荷。
(三)文化融合体育公园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设计应体现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通过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元素,将其融入公园的景观、建筑和设施设计中,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体育公园。
例如,在景观设计中融入当地的历史传说、民间故事等元素,或在建筑设计中采用地域性的建筑风格和材料等。
(四)科技创新在体育公园的规划设计中,应积极应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创新理念。
例如,引入智能管理系统,实现公园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同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分析使用者需求和行为模式,为公园的优化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此外,可以引入先进的运动科技设备,如智能健身器材、运动监测系统等,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科学的运动体验。
(五)可持续发展体育公园的规划设计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体育公园建设实施方案范本

体育公园建设实施方案范本一、前言。
体育公园是城市居民进行体育锻炼、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也是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民的体育需求,提高城市体育设施的利用率,我们制定了体育公园建设实施方案,旨在打造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体育公园。
二、建设目标。
1. 提高城市体育设施利用率,满足市民体育需求;2. 打造宜人的体育休闲场所,促进市民身心健康;3. 丰富城市文化生活,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
三、建设内容。
1. 设施建设,在体育公园内设置多功能体育场馆,包括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等,满足不同年龄段市民的体育需求。
同时,设置健身步道、休闲广场等设施,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选择。
2. 环境美化,加大绿化力度,种植各类花草树木,打造宜人的自然环境。
修建喷泉、湖泊等水景,增加公园的景观效果。
同时,加强垃圾分类和环境清洁工作,维护公园环境的整洁与美观。
3. 活动举办,定期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文化活动等,吸引更多市民前来参与。
同时,加强公园管理,规范活动举办,确保市民的安全和秩序。
四、建设保障。
1. 资金保障,加大财政投入,争取各类资金支持,确保体育公园建设的顺利进行。
2. 规划设计,制定详细的建设规划,充分考虑市民需求和公园自然环境,确保建设内容合理、实用。
3. 管理运营,建立健全的公园管理体系,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确保公园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市民的安全。
五、建设效果。
1. 提高城市体育设施利用率,缓解城市体育场馆紧张的情况;2. 丰富市民的体育休闲选择,提高市民的体育锻炼积极性;3. 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4. 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促进城市文化建设。
六、总结。
体育公园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市民的体育需求,提高城市体育设施的利用率,丰富城市文化生活。
我们将按照该方案的内容,加大建设力度,不断提升体育公园的品质和水平,为市民营造一个更加宜人、健康、和谐的体育休闲场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排步行系统,在密林区和疏林区规 划多条步行道路,通过各景观节点的 串接共同构筑公园的步行网络。
(4 )静态交通规划 车辆停放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规划为地面露天停车方式,大型生态 停车场主要安排在入口广场区、局部 安排在环路一侧。
4. 结语
以钢筋水泥为支撑的现代都市建 筑,使人们越来越远离自然,对于奔忙 在繁华都市的现代人,回归自然无疑 能帮助他们减轻压力、舒缓身心,这也 是都市人的志趣所在。倡导“回归自 然”的体育运动,使人们在当今高科 技、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获取生理和 心理的平衡。
的城市用地中,如何挖掘潜力、使绿地 育活动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例如英
国的柯布 - 希尔公园,它是英国的第一 座体育公园。园内建有游泳池、网球 场,还有小船、湖泊、码头等其他设施。 在英国,草地和铺设了地被植物的林 中空地多用作体育运动场,从而使这 些场地真正具有公园特色。
瑞士苏黎世州建造了独特的体育 公园中心系统。设计师在乔灌木之间 开阔的林中空地上建造了体操场馆, 在草坪和硬质地面上建造了游戏场、 游泳设施和文化教育设施(包括展览 馆、音乐厅和游艺馆等)。在面积有限 的用地上集中建造了很多设施和装置, 为游人安静休息、从事多种形式的训 练和娱乐创造了宜人的环境。在各分 区和各场地间,绿地与自然地形相结 合,各区、公园与周围用地间形成良好 的隔离。
体育休闲公园可以充分发挥绿地在改
1 . 体育休闲公园的形成与 善城市生活质量中的作用,向融合多
发展
种活动的生态绿地建设方向发展,以 维护居民身心健康,使人、自然、环境
1.1 体育休闲公园的形成
之间的关系更趋协调和谐。
体育休闲公园是国际上 20 世纪 90 年代提出的新概念,在欧洲各国十分
2 . 体育休闲公园现有的建
技术和体现生态学思想、满足公众活 效益最佳的绿色空间,是设计师应该
动的需求是体育休闲公园规划设计必 认真面对的一项任务。
须考虑的基本内容。
建设体育休闲公园,将绿地与运
关键词:体育休闲公园 概念规划 动场所有机地融为一体,在创造景观
城市规划建设
的同时,也建成了体育健身场地,使人
[中图分类号]TU986.4+6 [文献标识码]B 们在优雅的环境之中进行体育运动。
关系
或按功能作用不同而分的(如训练、体
工业化发展,给城市景观带来了 育表演、体育医疗等); 也有多功能的,
不利影响,使人们对绿色景观的生态 既可进行各种不同的体育锻炼,又可
功能有了进一步认识,设计城市绿地 供游人休息。总之,体育休闲公园设计
系统来改善城市环境,已成为景观设 的基点是需要“绿化”,其关键内容是
普遍。早期,人们对一些具有简陋体育 设模式及理念
设施的场地进行绿化,或将场地建在
大片绿地附近,或直接建在草地上。后
2.1 体育休闲公园的类型
来,逐渐发展到从建筑稠密的城市中
体育休闲公园的出现,是城市居
心划出一小块土地设置体育设施,供 民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满足之后,追
各阶层居民在绿茵丛中进行户外游憩。 求更高层次的生活质量的必然趋势。
瑞典格夫列市的体育公园中,设 计师在林中留出大片空地供游人休息 及自由玩耍。公园东部夏季使用率很 高,有游泳池和水上娱乐项目; 西部主 要供人们冬季从事体育锻炼,在 30m 的 小山岗上建造了具有不同坡度和地形 的山坡,适合青少年乘雪橇或滑雪板。
以上都是国外体育休闲公园中较 为成功的范例。目前国内不少城市,如 北京、西安、广州、深圳等也在兴建体 育公园。例如,北京奥运公园规划是美 国 Sasaki 公司和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 计公司的合作方案。城市中轴线向北 延伸成为公园轴线,被绿色包围的比 赛场馆对称地建造在其两侧,大面积 的森林公园由丘陵、森林、湖泊和河流 构成。湖泊酷似“龙”的形状,溪流从 森林公园北部松林密布的丘陵起蜿蜒 向南流动,延伸形成奥林匹克运河,连
计的主要任务之一。从城市建设的角 “运动”。
度而言,由于城市空间有限、建筑密度
2.2 国内外体育休闲公园的建设
较高,城市普遍存在绿地覆盖率太低、
目前,体育休闲公园已在很多国
人均绿地面积不足的问题,居民户外 家得到了推广,其布局形式很多,布局
体育活动场所相当紧缺。在相对有限 基础就是创造出美丽的风景,并将体
参考文献
[ 1 ] 孟刚,李岚. 城市公园设计 [M].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2]倪琪.西方园林与环境[M].杭 州: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2008 北京奥运 - 北京奥林匹克 公园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 方案征集[M].北京: 中国建筑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出版 社,2004.
(作者单位: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 南宁 530022)
3.2.3 寓意 通过南入口广场和奥林匹克柱构 筑的轴线成为体育公园的骨架,隐喻 着奥林匹克运动圣火熊熊燃烧; 以自由 奔放的曲线组成的水体成为体育公园 的灵魂,亦代表了滋润南宁市的母亲 河——邕江。 3.2.4 景观轴线 整个体育公园的构成以灵活自由 的曲线为主体,体现体育运动的动感, 而由西入口广场为起点,贯穿各体育 场馆,经过南入口广场,到达东入口广 场,构筑的斜轴线起统领全局的作用, 串连起体育公园的景观节点,并通过 轴线上的步行道,联系体育中心的各 单元体——体育场馆。 3.2.5 强调环行交通模式及充分 考虑步行交通 南宁市体育公园强调公园概念, 步行体系应成为公园的主要交通方式 之一。规划设想公园车流主要环绕比 赛场馆外的环形道路行走,在主入口 和环路一侧布置停车场,游客和观众 停车后步行进入赛场,运动员通过电 瓶车运送。 3.2.6 可持续发展 该规划初步确定了体育公园的规 模,为适应今后举办更大型运动会的 可能,预留了大量的发展用地。同时, 中心规划的项目亦可灵活置换,为将 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3.3 规划详述 3.3.1 用地规模 规划的体育公园总用地面积约 1 平方公里。用地基本呈三角形,东西 长 1700m,南北有 800m,基地位于东盟 国际商务区东南角,南面紧靠青秀山, 北面为东盟各国大使馆区。
101 2006·11
规 划 纵 横
Cities and Towns Construction in Guangxi
接起主要的运动赛场。 2.3 体育休闲公园的规划设计理
念 2.3.1 标志性形象 强调精品意识,体育场馆规划布
局要体现出创新、超前意识,建筑设计 与城市规划在城市设计中的关系应遵 循“时代精神、地方特色”的原则。
102 2006·11
规 划 纵 横
Cities and Towns Construction in Guangxi
南宁市体育公园规划项目表 表 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表 2
3.3.2 功能分区 规划南宁市体育公园分为: 西片 区、东片区和中部片区。 西片区: 用地面积约 27 公顷,包 括西入口广场、水上中心、多功能健身 馆及室外网球中心等项目建设。以硬 地铺装为主体。 东片区: 用地面积约 30 公顷,包 括东入口广场,体育名人博览园 A 、B 区,体育名人交流会馆,体育博览馆等 项目建设。以疏林草坪为主体。 中部片区: 用地面积约 27 公顷, 包括南入口广场、综合管理服务中心、 奥林匹克柱广场、儿童乐园、沙滩排 球、沙滩足球和预留发展用地。以密林 草坪为主体。 3.3.3 交通体系规划 交通组织是否顺畅关系到体育公 园的实用性以及举办大型活动、体育 比赛的成败。规划南宁市体育公园交 通体系的组织以“人车分流,强调步 行”为原则。 (1 )外围道路体系 体育公园用地四周均规划有城市 道路,北面道路宽 3 0 m ,南面道路宽 40m,西面道路宽34m,东面道路宽24m, 东北面和西北面各有一条12m宽规划支 路。从区位条件分析,凤岭南路为规划 的城市干道,东面道路直接接到南宁 市主干道民族大道,因此将体育公园 的交通主入口设于西面和东面,并于 入口处结合景观轴线规划入口广场; 考
虑体育公园规模较大,在南面增设两 处入口,以提高公园交通的便捷性。
(2 )公园交通体系 以自由曲线为元素,规划形成“一
环两纵”的道路骨架; 道路宽为 12m。 环路围绕公园边沿走,连通各体育场 馆; 两条南北向道路由北面的12m支路 往南延伸,接到凤岭南路,即两个南入 口,同时将公园划分为三片区。从环路 分别延伸出几条小路到周边道路,加 强公园交通体系与外部的联系。
规 划 纵 横
Cities and Towns Construction in Guangxi
[文章编号]1672-7045(2006)11-0101-03
浅议现代城市体育休闲公园规划
——以南宁市体育公园概念规划为例
黎宏飞
摘 要:正确处理体育公园建设与 的观赏性和实用性结合、整体优化景
城市建设长远发展的关系,运用高新 观系统的功能、营造生态与景观综合
大片开阔的林中空地和大片草地往往 体育公园在设计过程中需充分把握其
成为此类公园平面规划的中心,成为 属性,创造出适应时代特点的园林。
供人们开展体育活动及民间游乐活动
体育公园的类型很多,有从事某
的场所和休息区。
一项(如网球、游泳)运动的; 有供某
1.2 体育休闲公园与城市建设的 一年龄组(如少年儿童、青年)使用的;
3 . 南宁市体育休闲公园概 念规划设计
3.1 规划背景 中国 - 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市,客 观上要求南宁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 设的同时,也要兴建一批为博览会配 套服务的设施,全面改善城市的服务 环境。位于凤岭新区的南宁中国·东盟 国际商务区是南宁市服务“东盟博览 会”的重点项目之一,是自治区批准的 重要博览配套项目,由商贸及办公两 大功能区和体育休闲公园组成。该体 育休闲公园的启动将成为凤岭新区乃 至南宁市代表性的生态、健康休闲风 景线,成为贯彻奥运战略、全民健身、 娱乐休闲的良好场所。 3.2 规划特点 3.2.1 公园概念 体育公园兼顾承办大型活动和推 动全民健身运动两项任务,实际上亦 是奥林匹克公园(Olympic Park)。它 应是开放的、休闲的、竞技性与娱乐性 并重的公众活动空间。 3.2.2 黄金分割构图 体育公园平面构图隐含黄金分割 比例,它寓示着体育活动是竞技与美 的经典统一体,这正符合奥林匹克运 动的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