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之《仁者爱人》
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仁者爱人

学习要求:
1、背诵1.6、5.26两章。 2、掌握“病”、“伐”、“趋”、“微”、 “其”、“经”在文中的意思,并重点掌握 “立”、“达”、“盍”、“诸”的意义和用 法。 3、理解并默写下列语句:就近取譬;被发左衽; 一匡天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朗读并标注本课句式特殊的句子。 5、明确“忠恕”内涵。理解“仁”的丰富内 涵。
学习目标
1、理解孔子“仁”的含义及其对于生命的尊重。 2、明确现代社会中继承仁爱思想的现实意义。 3、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文常识。
学习重难点
理解孔子“仁”的含义。
1.6
(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 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 《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 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 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5)泛,广泛的意思。 (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仁者爱人
心灵叩问
以爱的名义!
爱是什么? 你相信爱吗? 你知道世上有哪些类型的爱? 什么是人世间的大爱? 何人可成为你心目中爱的楷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仁字在《论语》中共出现109 次,有58章涉及,儒学甚至被称 为仁学。
仁字从象形字演化而来,《说 文》释为“仁,亲也,从人,从 二”,《礼记》郑玄注:“仁” 是“相人偶”之意,用以协调人 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1、仁者爱人即要求人人都学 会关爱别人。在此我们看到了 孔子不管尊卑贵贱,不管是残 疾人还是健康人,不管是老人 还是小孩,他都能做到彬彬有 礼,尽量为他人着想。 2、同样对万物,也以同等的心 对待。 3、孔子之所以这样做,说明 他极其尊崇“礼”,并尽量身 体力行,以恢复“礼”治的理 想社会。
《论语》阅读之仁者爱人讲解与专题练习

仁者爱人一一普惠的悲悯情怀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仁”的基本含义就是“爱人”。
“仁者爱人”强调的是待人的态度与准则。
[内涵解读](1)“仁”的内涵“仁”的基本要点是“爱人”,具体体现在各个方面,诸如“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忠恕、博施济众、体谅人而不强加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视人、关心弱者、珍爱生命”等。
“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
(2)“仁爱”和“兼爱”孔子的“仁爱”是建立在“礼”的基础上的,也是以“礼”为原则和指导的,孔子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亲情为纽带,推己及人,从家庭亲人到整个社会,实现“仁爱”。
墨子的“兼爱”则是建立在所有人平等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互相友爱,利益共享,显然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观点,在阶级社会里,是难以实现的。
(3)孔子的“仁爱观”孔子的“仁”是以大的原则为前提的,即保证国家稳定、百姓安生。
而具体应从小事做起,落实到个人的一切行动中。
如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孔子一方面肯定管仲在维护天下一统方面的贡献,肯定其为“仁者”,看到了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九合诸侯、匡正天下的突出贡献;另一方面,孔子否定管仲“知礼”,指责管仲超越了一个臣子的本分,也像国君一样有“反拈”(拈土筑的平台)、树“塞门”(相当于屏风、影壁等)。
(4)推己及人孔子的仁爱是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这是他实践仁的方法,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考虑自己的同时也要想到其他人。
在这里孔子并没有否定个人的利益,只是强调一定要由自己的难处或愿望想到别人的难处或愿望,并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同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其实也就是所谓的“忠恕”之道。
[语篇摘译]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做子弟的年轻人,在家就要孝顺父母,出外就耍尊敬兄长,做事一丝不苟,说话言而有信,博爱民众,亲近仁人。
这样做了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文化典籍。
论语选读:仁者爱人(重点版)

《仁者爱人》(重点版)一、核心解读:《论语》的核心部分是“仁”。
《论语》共21469个字,其中“仁”字共出现了109次。
孔子事事讲仁,处处讲仁,为政讲仁政,做人讲仁人。
他以其言行向人们昭示:仁爱与同情是人间正道。
孔子并不鼓励学生去寻找那些丰功伟业去做,而是谆谆教导学生做人的基本准则——“仁者爱人”。
孔子的学问是关于生命意义的学问,生命的终极目的在孔子看来就是伟大人格的形成。
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在解读儒家思想时说:“儒家所谓的仁爱,实际上包含了三个内容,即亲亲之爱、忠恕之道、恻隐之心。
”其中,亲亲之爱是仁的基础,忠恕之道是实践仁的方法,恻隐之心则是仁德的底线。
在此基础上延伸,才建立起了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体系。
“亲亲之爱”也就是孝悌,即对长辈孝顺,对兄弟友爱,它是仁德的基础与起点。
一个人如有孝悌之心,并能将这份亲亲之爱博施于民,做到民胞物与,他就是圣者。
圣者即是仁德圆满的人。
“忠恕之道”的“忠”就是对人推心置腹,做事尽心尽力,也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自己希望站得住,也让别人站得住;自己希望行得通,也让别人行得通。
而所谓的“恕”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自己不愿意的,也不要强加于人。
作为普通人,未必有能力让别人“立”、让别人“达”,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
“恻隐之心”就是见有人遭遇不幸而心有所不忍。
从“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和“孔子相师”两章节我们可以体察到孔子对不幸者的同情心;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孟子“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则体现了圣人的恻隐之心普施与一切众生。
二、名句填空:0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
行有余力,。
”★02·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
《论语》选读之《仁者爱人》

仁字从象形字演化而来,《说文》释 为“仁,亲也,从人,从二”,《礼记》 郑玄注:“仁”是“相人偶”之意,用 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何谓仁?
“忠者,厚也;厚人,仁矣。‛ “仁之美者在于天,天,仁也。‛ 【王 充】 【董仲舒】
“上下相亲谓之仁。‛ 【礼记· 经 解】 “仁就像现在说的亲爱团结。‛ 【毛泽东】 【 论语】 “仁也者,人也。‛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孔子“仁”的标准是看一个 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 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讲求 小谅小信。关心民生疾苦,始终 是孔子的仁爱观。
总结:
《论语》中关于“仁”的阐述有很多,比如: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 天下归仁焉,为人由已,而由人乎哉?”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我们要好好去阅读鉴赏,才能体会孔子思想的深遂。
分析最后一节。思考:为什么孔子一方面 否定管仲知仁,一方面却肯定其为仁者? 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3.22)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 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 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 如其仁。” 【译文】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 忽自杀以殉,但管仲却没有自杀。管仲不能 算是仁人吧?”孔子说:“桓公多次召集各 诸侯国的盟会,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力量 啊。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
《论语》的核心部分是“仁”。《论语》 共21,469个字,其中“仁”字出现,有人 统计有109次, 这也就是说,《论语》中, 平均十几个字中就出现一个“仁”。密度之 大、频率之高,实属罕见。这位孔圣人是事 事讲“仁”、处处讲“仁”,为政讲仁政, 做人讲仁人,他以其言行向人们昭示:仁爱 同情是人间正道,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仁者 爱人。
《论语》“仁者爱人”说新论-论语仁者爱人

《论语》“仁者爱人”说新论:论语仁者爱人关键词:《论语》修己论仁本论博爱论摘要:“仁者爱人”说是孔子“仁”学思想的核心内容,《论语》“仁者爱人”说是一个以“三段论”为存在方式的理论体系,具体包括修己论、仁本论及博爱论三个方面的内容,且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是有机统一的。
孔子的思想以“仁”为核心。
“仁,亲也,从人二。
”(《说文・人部》)从字义上说,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最高道德规范。
在《论语》一书中,孔子多次谈及仁,据知名学者杨伯峻先生统计,此书中“仁”字出现了109次{1},远远高于其他道德范畴,可见《论语》一书仁学思想内容包含甚广。
《论语》在对“仁”进行阐释的同时,也奠定了其“仁”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仁者爱人”说。
此“仁者爱人”说是一个以“三段论”为存在方式的理论体系,具体包括修己论、仁本论及博爱论三个方面的内容,且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是有机统一的。
一、修己论修己是孔子所强调的个人内在修养,也是仁者能在真正意义上爱人的必要条件。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人格都不完善,又谈何关爱他人?故孔子非常关注人格修养。
修己就是律己,就是追求人格的不断完善。
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以下凡引用《论语》,只写篇名)显然,成就仁完全在于自身,不必仰仗他人。
也即若达到仁者的境界,必须通过个体内在的不断努力,才能完成个体人格的完善,这样才能达到修己的目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宪问》)。
《礼记・中庸》说:“仁者,人也。
”《孟子・尽心下》也说:“仁也者,人也。
”这个“人”,“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而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后的社会人。
这样的人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靠修养才造就出来的。
”{2}靠后天修养(修己)造就仁人,此即“为仁由己”的修养方法。
《论语》中多次论及这种方法。
如“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卫灵公》)“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选读》仁者爱人课件

仁者爱人6
一个冷知识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 素纱褝衣,轻若烟雾,薄如蝉翼, 通身重量仅49克。现代人借助现 代科技仿制,无论怎么都达不到 这个水平。
后来弄清楚了,现代养的是四眠 蚕,西汉时期养的是三眠蚕。三 眠蚕 “三俯三起”,即经历三次 休眠与蜕皮。三眠蚕自蚕子发蚁 后三眠三起,大约经历二十一二
仁者爱人5
背诵
思考:子路、颜回、孔子的志向表现出来的境 界有什么高低差异?
仁者爱人5
子路追求仁,但境界不高,没有离开车马衣裘 这些物质的东西;颜回不违仁,看到了问题所 在,追求内在修养,高于子路,只是主动性似 乎不够。孔子安于仁,不言而行,浑然天成, 超出了物与我的界线,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子 路近乎“忠”,颜子近乎“恕”,孔子纯然是 “仁”。
温故知新
“克己复礼为仁。” “人而不仁,如礼何?” ——仁是礼的内核,礼是仁 的外在表现。仁是礼指导下 的仁,礼是以仁为基础的礼。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实践仁德全靠自己, “仁”具有实践性。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 与!” ——孝悌是“仁”的根本。
பைடு நூலகம்
方法指导
我们在学习《论语》中,不要企图通过一 两条语录就把握概念,而要掌握重点,综 合所学,反复揣摩。在答题中既要联系课 内学过的知识,也要结合题中材料给出的 特定语境和含义。
【课文解读】一
本题意在对孔子的仁有更全面更辩证的认识。 孔子主张志士仁人应杀身成仁,而管仲在失败后不
能为公子纠死难,却做了原来政敌齐桓公的相。管 仲看似违背了仁道,但孔子却明确地肯定了管仲的 仁,原因是管仲辅佐齐桓公用和平手段维护华夏的 统一,使人民免遭异族的奴役。这说明,孔子的仁 的高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 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讲求小谅小信。孔子肯 定管仲的大节大信,忽略他的小节小信,说明孔子 在仁的认知上能知权达变。 孔子否认管仲知礼而肯定管仲为仁,也表明他的仁 和礼之间存在矛盾之处。
大学语文——《仁者爱人》

【评析】
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这是仁的基本要求,贯 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在这章中,孔子只说他的道是有一个基本思想 一以贯之的,没有具体解释什么是忠恕的问题,在其他的篇章里,就回答 了这个问题。
【评析】 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这是仁的基本要求,贯 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在这章中,孔子只说他的道是有一个基本思想 一以贯之的,没有具体解释什么是忠恕的问题,在其他的篇章里,就回答 了这个问题。 朱熹曾对这个问题进行过解说,他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 而已矣者,竭尽而无余之辞也。”也就是说要竭尽自己的全力,推己及人, 以求人待己之心待人,真诚坦荡;以体己之心体人,“己欲立而立人,己 欲达而达人”,同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原文】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 尔所及也。”(5· 1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10· 17)
——人道主义思想 【评析】
孔子家里的马棚失火被烧掉了。当他听到这个消息后,首先问人有没有 受伤。有人说,儒家学说是“人学”,这一条可以作佐证材料。他只问人, 不问马,表明他重人不重财,十分关心下面的人。这可以说是中国自古以来
人道主义思想的发端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 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14· 17) ——大信与小信,大节与小节
【评析】
孔子也曾在别的章节中说到管仲的不是之处,但总的来说,他 肯定了管仲有仁德。根本原因就在于管仲“尊王攘夷”,反对使用 暴力,而且阻止了齐鲁之地被“夷化”的可能。孔子认为,像管仲 这样有仁德的有经世济民之才的人,不必像匹夫匹妇那样,斤斤计 较他的节操与信用。
《仁者爱人》

秀才慎独的故事。从前,有个又饥又渴的赶考秀 才,路过一片熟透的桃林,虽然他对桃子充满了渴望, 但最终他只是咽了咽口水,便继续低头匆匆赶路。别 人问他为什么不摘个桃子解解渴,他回答道:‘桃李 无主,我心有主。’”
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 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他一个人20 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尽管生存环境和工 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 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他说:“保 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在漫漫“孤独之旅” 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 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 的精神财富。
至于孟子说“墨子兼爱,是无父也”,是春秋战国
“百家争鸣”,各派之间互相争论,批评对方,攻其一 点,不及其余,所以讥刺墨家的“兼爱”因平等而“无 父无君”。
<课文解读>
三、有人评论15·42章孔子对待盲人乐师的叙述“说得极平实浅 易”,“活画出一个相师仪节来了”(牛运震《论语随笔》)。 说说这一章是运用什么方法使人物生动可感的。如果这一章换成 “孔子对盲人充满同情心,走路时提醒他注意脚下,坐后向他逐 一介绍在座的人”之类说法,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子曰:“人而不仁, 如礼何 ?人而不仁, 如乐何 ?” 又曰:“礼云礼云, 玉帛云乎哉 ?
乐云乐云, 钟鼓云乎哉 ?”
可见孔子认为礼乐不在形式,不在器物,而在于本质, 本质就是“仁”。
1.怎么理解“仁”呢?
2.成为“仁者”的条件是什么?
1.“仁”的根本是什么? (1.6)
孝弟
2. “仁”的真谛是什么? (4.15)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 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 的王密夜晚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王 密说:“暮夜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 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 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杨震慎独自律, 不为金钱所动,从而留下千古美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的核心部分是“仁”。 《论语》共21,469个字,其中“仁” 字出现,有人统计有109次, 这也就是 说,《论语》中,平均十几个字中就出 现一个“仁”。密度之大、频率之高, 实属罕见。这位孔圣人是事事讲“仁”、 处处讲“仁”,为政讲仁政,做人讲仁 人,他以其言行向人们昭示:仁爱同情 是人间正道,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仁者 爱人。
分析最后一节。思考:为什么孔子一方 面否定管仲知仁,一方面却肯定其为仁者? 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3.22)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 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 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 如其仁。” 【译文】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 忽自杀以殉,但管仲却没有自杀。管仲不能 算是仁人吧?”孔子说:“桓公多次召集各 诸侯国的盟会,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力量 啊。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
无言的震撼:当代中国的仁者
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毕生梦想消除
无言的震撼:当代中国的仁者
饥饿的袁隆平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 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 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 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 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 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 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颁奖词〗他来自人群,像一粒尘土,微薄、微细、 微乎其微,寻找不到,又随处可见。他自认渺小,却塑 造了伟大,这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这是一座城市的良心。
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
之。 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大爱无边! 愿我们都能成为一个人敬人爱的仁者!
分析前四则
读四则,思考: A重点字。 B“仁”的思想内容包括哪一些?
从这几节看,孔子“仁”的思想主要内 容是什么?
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一 则内容: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 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 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 焉得仁?” 可见,有了忠不是就是仁,那么还需 要什么呢?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推已及 人)
无言的震撼:当代中国的仁者
200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王选(中国二战受害者 诉讼原告团团长) 她用柔弱的肩头担负起历史的使命,她用正 义的利剑戳穿弥天的谎言,她用坚毅和执著还原 历史的真相。她奔走在一条看不见尽头的诉讼之 路上,和她相伴的是一群满身历史创伤的老人。 她不仅仅是在为日本细菌战中的中国受害者讨还 公道,更是为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规则寻求支 撑的力量,告诉世界该如何面对伤害,面对耻辱, 面对谎言,面对罪恶,为人类如何继承和延续历 史提供了注解。
(二)重点句式:
1:子食于有丧者之侧
2: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3:师冕见,及阶……
4: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三)这几则讲仁的实践,我们一 起看从几个方面来加以说明的。
1:言志 读“言志”这一则,体会三人的不同
点。 引用朱熹的话:夫子安人,颜渊不违 仁,子路求仁
无言的震撼:当代中国的仁者
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大山深处孤身支 教的徐本禹 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徐本禹就是一 个富有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让我们 泪流满面。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 处,用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稚嫩的肩膀, 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 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也许一个人 的力量还不能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爱, 被期待着。徐本禹点亮了火把,刺痛了我 们的眼睛。
无言的震撼:当代中国的仁者
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获奖者——霍英
东(聚财有道,散财亦有道) 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 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 他有这样的财富观:民族大义高于金钱, 赤子之心胜于财富。他有这样的境界: 达则兼济天下。
无言的震撼:当代中国的仁者
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获奖者——林秀
无言的震撼:当代中国的仁者
事国先事民,周公吐哺 责己后责人,天下归心 心血劳干革命事业似巍巍泰山震环宇 骨灰撒遍总理恩情如滴滴雨露润人心
生为国家,死为人民,耿耿忠心照日月 功同山岳,德同湖海,洋洋正气结丰碑
无言的震撼:当代中国的仁者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
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 限的为人民服 务之中去。——雷锋
200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高耀洁(中国“民间防 艾第一人” ) 这是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但她在实现“但 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的人生理想的道路上却 迈着坚定的脚步。她以渊博的知识、理性的思考 驱散着人们的偏见和恐惧,她以母亲的慈爱、无 私的热情温暖着弱者的无助冰冷。她尽自己最大 的力量推动着人类防治艾滋病这繁重的工程,她 把生命中所有的力量化为一缕缕阳光,希望能照 进艾滋病患者的心间,照亮他们的未来。
无言的震撼:当代中国的仁者
埋怨别人冷淡,不如燃旺自己这块炭火去 温暖别人。——朱伯儒
朱伯儒原武汉空军部队 团级干部。始终坚持为 人民做好事,先后21次 立功受奖,被人们誉为 “80年代新雷锋”。中 央领导邓小平、李先念、 陈云、叶剑英、彭真、 邓颖超、徐向前、聂荣 臻、杨尚昆都先后为朱 伯儒题词。1983年7月7 日,中央军委授予 “学 习雷锋的光荣标兵”荣 誉称号。
贞 (30年来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 ) 用30载爱心让一村之中老有所终, 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富人做这等事是慈善,穷人做这等事是 圣贤,官员做这等事是本分,农民做这 等事是伟人。这位农妇让九州动容。
无言的震撼:当代中国的仁者
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获奖者——“微尘” 〖主要事迹〗“微尘”起初是青岛一位数次捐款不留姓名的 普通市民,后来,扩散成一个爱心群体,再后来,扩展成一个关 爱他人的爱心符号。以“微尘”命名的募捐箱、徽章,走进青岛 的大街小巷,成为青岛一个体现爱心的公益品牌。 青岛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在翻阅了捐款记录后惊讶地发现,早 在2004年,一位神秘女士就已经使用“微尘”的名字多次大额捐 款:非典时期捐款2万元,新疆喀什地震捐款5万元,为白血病儿 童捐款1万元,湖南灾区捐款5万元……当人们正在努力寻找“微 尘”时,一个又一个“微尘”出现了。截至目前,青岛市红十字 会收到的上千笔捐款中,很多捐助者都署名“微尘”。每一双充 满善意的援手,每一张不同模样的面孔,都记录下一个共同的名 字——“微尘”。
孔子“仁”的标准是看一个 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 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讲求 小谅小信。关心民生疾苦,始终 是孔子的仁爱观。
总结:
《论语》中关于“仁”的阐述有很多,比如: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 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人由已,而由 人乎哉?”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 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 怨,在家无怨。”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我们要好好去阅读鉴赏,才能体会孔子思想 的深遂。
无言的震撼:当代中国的仁者
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获奖者“丛飞”
从看到失学儿童的第一眼到被死神 眷顾之前,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那些 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 不惜向生命借贷,他曾经用舞台构筑课 堂,用歌声点亮希望。今天他的歌喉也 许不如往昔嘹亮,却赢得了最饱含敬意 的喝彩。
无言的震撼:当代中国的仁者
2:问人:重人不重财 3:导盲:无微不至的关心 分析其语言的平实与浅易,理解运
用具体细微的记述,真切地反映孔 子对盲人的关心。 4:与有丧者侧:尊崇礼 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孔子仁的基 本点是两个字:爱人。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其具体内容体现为忠”“恕”, 即一方面要竭力为人,一方面要 推已及人。具体的表现即“爱人”
分析后七则
前几则我们分析了“仁 “的概念,那么对于“仁”要 怎样实践呢?
(一)读后七则,注意重点字。
1:盍各言尔志 2:敝之以无憾 3:愿无伐善 4:无施劳 5:老者安之 6:固相师之道也. 7:过之,必趋 8: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 9:霸诸侯 10:一匡天下 11: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12: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13:子见齐衰者、免衣裳者与瞽者
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获奖者“李春燕”
她是大山里最后的赤脚医生,提着 篮子在田垄里行医,一间四壁透风的竹 楼,成了天下最温暖的医院,一副瘦弱 的肩膀,担负起十里八乡的健康,她是 迁徙的侯鸟,她是照亮苗乡的月亮。
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获奖者——人
无言的震撼:当代中国的仁者
民的好军医“华益慰” 不拿一分钱,不出一个错,这 种极限境界,非有神圣信仰不能达到。 他是医术高超与人格高尚的完美结合。 他用尽心血,不负生命的嘱托。
无言的震撼:当代中国的仁者
200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河南辉县上八里镇回龙村党支书张荣锁
他已经拥有了财富,但他心里装着还在 贫苦生活中的乡亲,他已经走出了大山,但他 还想让所有乡亲都能够走出与世隔绝的山崖, 他成就了一个多少代人未能实现的梦想,他拿 出愚公移山的执著和勇气劈开了大山,在悬崖 峭壁上为乡亲们开凿出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道, 更在人们的心中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它结束 了一段贫困的历史,开创出一种崭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