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中国美术史复习纲要

中国美术史复习纲要

中国美术史复习纲要第一章战国秦汉时代中国美术战国美术: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文化(中原黄河流域文化和长江流域的楚文化)-绘画、雕塑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青铜画像、漆画、帛画-壁画-俑)秦代美术:建筑(秦都咸阳与阿房前殿、秦瓦当)-工艺性绘画(湖北江陵漆器)-壁画(咸阳秦宫遗址壁画)-秦兵马俑雕塑汉代美术:建筑(西汉长安与东汉洛阳)-壁画(西汉宫殿壁画、两汉墓室壁画)-画像石(山东武梁祠画像石、河南南阳画像石)、画像砖(四川画像砖)-帛画(长沙马王堆帛画、山东临沂金雀山帛画)-工艺绘画(漆画、青铜画像)-雕塑(西汉霍去病墓石雕、东汉雕塑)-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1、论述《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的时代、主题和艺术特色。

1949年在湖南长沙市郊的陈家大山楚国墓葬中出土了迄今发现中国最早的独立绘画作品。

图画用丝织品帛绘制,绘出一位穿着华美衣裙的女子,侧身而立,双手拱拜,空中有蜿蜒游动的龙和展翅飞翔的凤,故定名为《人物龙凤帛画》。

1973年在湖南长沙市郊子弹库楚墓出土了另外一幅战国帛画,画一位头戴高冠、身着长袍、腰佩宝剑的男子,正站立在一条弯曲成舟状的龙身上,头上端有华盖遮护,龙下面有游鱼,龙尾上立着一只白鹤,华盖的穗带和人物结系高冠的系带都向后飘动,表现出乘龙遨游飞驰前进之疾速。

在原始和商周时代,龙凤都是具有非凡力量的神物,是巫师活动中巫师得以凭借其沟通天地人神的助手,战国帛画中的龙凤是导引灵魂升天的灵物。

《人物龙凤帛画》表现死者祈求在龙凤援引下飞升仙界,《人物御龙帛画》表现死者驾驭神力巨大的巨龙升天。

两幅帛画分别出土于埋葬男女死者的坟墓里,画中人物可能为死者的肖像。

帛画上缘有一根细竹竿,当中系绳,可能作悬挂之用。

《御龙人物帛画》出土时置放在棺郭盖板下的隔板之上,当为古代丧葬仪式使用的铭旌,后世招魂出丧的“引路幡”。

《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反映出当时工匠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技巧。

《人物龙凤帛画》画风较为古拙,装饰意味还比较浓厚;《人物御龙帛画》的技巧已较成熟,人物形象准确,表情生动,不仅要求形貌肖似,还能注重通过外貌的描绘揭示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

美术史经典复习提纲

美术史经典复习提纲

★顾恺之的“传神”之论主要指什么?谢赫的画论及其“六法”的内容?答:1)一是指传写对象本身的性情,二是指展露绘画者本人的技巧、意趣。

2) 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转移模写。

★《历代名画记》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它在中国画论史上的地位如何?答:1)内容:张彦远,约生于元和十年,出身宰相世家,官佐仆射补阙、祠部员外郎,大理卿。

他由于家学渊源而致力于书画鉴赏研究。

《历代名画记》是古来第一部完整的绘画通史,成书于大中元年。

此书共10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江苏绘画发展源流;第二部分介绍自古以来的有关鉴识、收藏、押署、印记、装裱、市场价格等情况,同时附列了当时尚存的壁画与古代名作的品目。

第三部分,按“自然”(上品上)、“神”(上品中)、“妙”(上品下)、“精”(中品上)、“谨细”(中品下)五个等级品评作品,罗列了从古至晚唐会昌元年间310名画家作品及传记。

2)张彦远所撰《历代名画记》是一部比较重要的著作,举凡书画著录、鉴藏、品评等项均有涉及,后世书画史论著作受其影响很深。

从艺术通史角度讲,北宋郭诺虚《图画见闻志》、南宋邓春《画继》,甚至一直到晚清彭蕴灿辑的《历代名画记》也是一部重要著作,其后还有宋代米蒂的《画史》、《书史》,明代淮海人周嘉胄的《装潢志》,清康乾年间周二学的《赏延素心录》等等相关著作。

从书画品评角度讲,《历代名画录》上接谢赫《古画品录》和姚最《继画品录》,后继有宋黄修复《益州名画录》等。

更重要的是,以《历代名画记》微分水岭,中国画的批评传统发生了本质的变迁,从外在的九品转化为内在的含有道德判断,或心理分析意味的自然、神、妙、精、谨细等品类,为后世文人画赋予了内在灵魂。

★什么是“三远”答: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二缥缥缈缈。

中外美术史复习提纲完美版

中外美术史复习提纲完美版

一、中国美术史部分1、《罐鸟鱼斧图》属于什么绘画?(原始)2、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是什么画?(帛画)3、如何理解顾恺之提出的“迁想妙得”的理论?(形神)4、《送子天王图》是谁的作品?(吴道子)5、《虢国夫人游春图》的内容是什么?(游春)6、《清明上河图》的内容是什么?(北宋都城汴京市俗生活繁荣富庶的景色)7、梁楷的《泼墨仙人图》是一副什么画?(泼墨)8、唐代画家韩幹以画什么题材著称?(马)9、荆浩、关仝的山水属于什么风格?(北方)10、米芾始创了什么山水?(米家山水)11、《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的内容?(引魂升天)12、《洛神赋图》是谁的作品?(顾恺之)13、“曹家样”与“吴家样”指的是谁?(曹仲达、吴道子)14、《捣练图》的内容?(捣练作坊)15、周昉擅长宗教题材的绘画,并创造了什么新样式?(水月观音)16、在中国绘画史上,以戏婴题材作画,最为知名的是哪位?(北宋、苏汉晨)17、唐代的韩滉以画什么题材著名?(牛)18、黄筌、徐熙风格迥异,绘画史上如何称谓?(徐黄异体)19、董源、巨然的山水属于什么风格?(南方)20、马远的山水构图的特点?(边角)21、我国最大的青铜鼎是哪个?(后母戊)22、大汶口文化遗址是在黄河什么地段?(下游)23、原始玉器中的“六瑞”指的是哪些?(圭、璋、璧、琮、琥、璜)24、清初“四王”指的是哪四位?(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25、“扬州八怪”中最擅长画兰竹的是哪位?(郑燮)26、青铜器地位最高的是什么器?(酒器)27、河姆渡文化遗址主要在长江下游的什么地区?(杭州湾)28、玉琮的造型是什么?(外方内圆)29、清初“四僧”指的是那四位?(弘仁、髡残、朱耷、石涛)30、宋代五大名窑指的是哪些?(官窑、哥窑、钧窑、汝窑、定窑)名词解释:1、花鸟画——中国画的专有名词,指绘画题材以花鸟鱼虫为主的绘画。

在技法上分工笔、写意两大类。

2、米点皴——米家山水多用墨点,称为“米点”。

中国美术简史复习提纲 9页

中国美术简史复习提纲 9页

中国美术史复习提纲* 石器时期文化主要遗址名称、分布地区、彩陶主要纹样(P8-11)。

* 青铜器主要纹样(P15)* 春秋战国时期荆楚文化特点(P17)* 秦始皇兵马俑艺术特点(P22)* 汉代霍去病墓石刻艺术特点(P24-26)* 我国著名石窟寺代表作品(P42-45);敦煌莫高窟壁画(P45-47)。

* 汉代画像石的题材大致有哪些(P33)* 魏晋南北朝主要画家及其在绘画技巧上的主要特点或成就* 六朝“三杰”* 简述《游春图》在中国山水画历史中的意义(P53-55)* 顾恺之“传神”论(P50)* 谢赫“六法”内容(P56)* 唐代重要画家及其代表作品: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昉、韩幹、* 青绿山水画家、水墨山水画家代表(P61-65)* 《历代名画记》的基本内容,它在中国画论史上的地位如何(P71)* 南唐翰林图画院的设立及知名画家(P77)* 宋代重要画家及代表作品:花鸟画家——黄荃、黄居寀、徐崇嗣;山水画家——郭熙、“南宋四家”、米氏父子;人物画家——张择端、梁楷(P76-98)* 元代重要画家及代表作品:“元四大家”(P91-92)* 试述荆关董巨的山水画风(P86-88)* “三远”(P100-101)* 如何理解赵孟頫“画贵有古意”(P101-102)* 明代重要画家及代表作品:“浙派画家”代表及画风、“吴派画家”代表及风格、“松江画派”代表及风格(P110-114、117-118)*董其昌的“南北宗”论主要内容及其影响(P117)* 明代画谱代表作及意义(P130)* 明清之际对美术发展有影响的外国传教士代表(P121-123)* “清初四王、四僧”、“扬州八怪”主要代表(P124-129)* 解释“道咸画学中兴”(P143-144)* 近代中国画三大地域性流派及主要成就及代表人物(P144-146)* 近代“洋画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146-149)* “鲁艺”成立的时间*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的时间(P153)中国美术史复习提纲彩陶:包括定义、种类、和典型器物如:人面鱼纹彩陶盆、舞蹈纹彩陶盆、鹳鱼石斧彩陶缸等。

中美史复习提纲

中美史复习提纲

中美史复习提纲中国美术简史复习提纲史前美术(一)基础知识:1、中国的史前时代即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属社会发展史上的原始社会。

2、《人面鱼纹彩陶盆》是新石器时代的作品,属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3、《舞蹈纹彩陶盆》是新石器时代的作品,属于马家窑文化类型。

4、陶器的发明和磨制石器的应用,并列为新石器时代的两大标志。

5、马家窑彩陶文化主要分为三个类型:A.马家窑类型。

B.半山类型。

C.马厂类型。

(二)思考题:名词解释:彩陶。

试描述《舞蹈纹彩陶盆》及其文化内涵。

试描述《人面鱼纹彩陶盆》及其文化内涵。

先秦美术(一)基础知识:1、《四羊方尊》是商代的青铜器。

2、《莲鹤方壶》是春秋晚期的青铜器。

3、《人物龙凤帛画》、《人物御龙帛画》是战国时期的帛画。

4、商代的书法以甲骨文为代表,西周的书法则以金文为代表。

(二)思考题:名词解释:甲骨文简述:瓷器是中国文化的标志之一,它是在制陶工艺上发展起来的,谈谈瓷器与陶器的不同之处。

秦汉美术(一)基础知识:1、武梁祠是东汉的建筑,其中保存了内容非常丰富的画像石,是汉画像石的典型代表。

2、《T字形帛画》是汉代帛画的重要作品,发现于长沙马王堆汉墓。

3、草书是汉代新出现的一种书体。

4、《马踏匈奴》是汉代霍去病墓的主体石刻。

5、《说唱俑》是东汉四川成都富有浓郁生活情趣的陶俑。

6、汉代书法以隶书为主要的书体或官方书体。

(二)思考题:名词解释:画像石;画像砖;秦兵马俑。

名词解释:马踏飞燕、长信宫灯魏晋南北朝隋唐美术(一)基础知识:1、王羲之是生活在东晋的书法家,后世称之为“书圣”。

2、《昭陵六骏》是唐代皇帝陵中的重要雕刻作品,“六骏”是唐太宗征战时骑过的马。

3、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被称为中国的三大石窟寺。

4、书法史上的“颠张狂素”指的是张旭与怀素,他们均以草书见长。

5、书法史上的“颜筋柳骨”指的是唐代的颜真卿和柳公权。

6、吴道子是生活于唐代的画家,被称为“画圣”。

中国美术史提纲

中国美术史提纲

第一章史前及先秦绘画一.史前岩画、地画1、岩画的概念。

2、岩画的区域分布及其特点。

3、地画。

岩画:是古代描绘或摩刻在崖壁石块上的图画,被称为是古代先民们记录在石头上形象的史书。

大多数岩画分布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原始美术的特点和稚拙、率真的艺术魅力。

画像石(砖):是指汉代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阙、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墓室表面的装饰绘画性雕刻。

二.彩陶(重点)P9—P111、新石器时代彩陶装饰艺术的题材、风格、形式法则与涵义;2、不同文化遗址具代表性的陶器彩绘作品。

彩陶:指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图案,烧成呈黑色或褐色,具有热烈明快的格调的陶器。

它距今已有七千年的历史,是新石器时代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1. 半坡类型彩陶:西安半坡村,距今6000年左右,鱼纹、鹿纹、蛙纹,以鱼纹为主,圆底或平底盆,朴实厚重。

《人面鱼纹盆》《鱼纹盆》《鹿纹盆》。

2.庙底沟类型彩陶:河南陕县庙底沟距今5000年左右,二方连续,挺秀饱满,新颖稳重。

《大口小底曲腹盆》3.马家窑类型彩陶:甘肃临洮马家窑,距今4500年左右,波纹、漩涡纹,千回百转往复无穷。

《旋纹尖底瓶》《漩涡纹蓊》4.半山类型彩陶:甘肃和政县半山遗址,距今4000年左右,线纹锯齿纹,装饰精致富丽,《长颈小口宽肩大腹双耳罐》5.马厂类型彩陶:青海民和县马厂遗址,距今4000年左右,直线,粗犷质朴作品题1.《人面鱼纹盆》:在圆形的盆内以对称的结构画出人面和鱼的形象,其人面是概括的绘画形象,在圆圆的脸庞上画着三角形的鼻子,修长的眉毛,眯成一线的双眼。

头上戴着尖顶饰物,耳边画出双鱼,嘴里还衔着鱼,考古学者认为这种人面与半坡氏族的某种原始信仰有关,具体含义的解释有:图腾,企求捕鱼丰收,生殖繁盛的祝福等说法。

2.《舞蹈纹彩盆》:新石器时代一幅重要的绘画性作品,氏青海大通县出土的《舞蹈纹彩盆》,在陶盆内壁描绘着三幅相同五人一组,手拉着手的舞蹈画面,它不仅是彩陶图案装饰别具一格的创造。

中国美术史复习提纲

中国美术史复习提纲

中国美术史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彩陶: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母系族社会繁荣期繁荣一种绘有彩色的陶器,因含有铁烧后呈现红色,褐色或橙黄色2.中国岩画:中国岩画是中国古代凿刻或绘制在山崖壁上的图画,相当数量产生于原始社会,是原始社会绘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3.青铜礼器:是奴隶主贵族用于祭祀,宴,朝聘,征伐及哀葬等礼仪活动的用器,用以代表使用者的身份等级和权力,是立国传家的宝器4.云雷纹:5.张家祥:是绘制人物,面相。

“面短而妍”,反映了时代社会审美的变化,完成了“张家祥”的制造6.曹家祥:曹仲达表现人物“衣服紧窄”,以细劲用线表现衣纹紧贴身体,“曹家祥”显示了当时中外艺人7.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采,经营位置,传模移写8.吴家祥:(吴道子)9.周家祥:周昉(fang)创造的最著名的佛教形象是“水月观音”,周昉的佛教画也曾成为长期流行的标准,而称为“周家祥”10.青山绿水:以细笔的勾勒石青,石绿,为主的重彩填色表现山川壮丽,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的山水样式11.净土变相:是用图画描写西方极乐世界的楼台传乐,水树花鸟12.供养人像:指出画佛画或作佛像的有钱商人,官吏等要求把自己的形象加入到画面中去,一般在画面不起眼的地方13.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美的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的把14.昭陵六骏:原置有唐太宗李世民生前所跨六战马的浮雕像,又称《昭陵六骏》,雕工精细,形体准确,造型生动二.简答题1.黑陶及黑陶艺术特征:黑(陶的颜色是黑色的),光(陶瓷的表面有光泽),薄(陶瓷比较薄),棱(陶瓷制品有棱角),鼻(陶瓷的形状有鼻,是以便拥有者好挂饰物的)2.红山文化的艺术发现:《牛河梁女神像》与女性裸体像3.谈谈技术进步对彩陶的影响:基本制作手法:早期:捏塑发,模制法,泥条盘筑法中期:慢轮制法晚期:快轮制法4.青铜礼器的分类:石器,酒器,水器,乐器,舞器,兵器5.谈谈你对《立鹤方壶》的认识时代转化的味道是他的最大特点,(春秋时期)6.简述春秋青铜艺术的发展与演变造型上一次沉重的,典雅,而趋于自主新巧,装饰上流行精巧华丽之风,技术上有进一步发展,出现制模印花和失腊发的工艺,细线刻画与会银铜镶嵌手法大量应用7.谈谈你对汉代画像石,画像砖艺术的认识专指于建筑装饰的雕刻或印制图像的石或砖,东汉开始大规模的流行,画像砖多用画像8.山东画像石,画像砖艺术风格特点总体风格:质朴,厚重,内容丰富,场面宏大,构图稳定,强调平面分割的装饰性,情节安排突出高潮部分,有助于主题的表现9.河南画像石,画像砖艺术风格特色气势豪放,作风粗狂,不做过多细节刻画,突出动态,构图简介鲜明,用线粗豪,流畅自然,表现生动10.四川画像石,画像砖艺术风格特点通俗的写实性处理,画面小巧细致,构图完整,表现简洁生动,有一定立体空间观念11.谈谈你对秦始皇兵马俑艺术的认识规模宏大,数量惊人,体重充分12.谈谈你对《长信宫灯》的设计特点最早关于环保的作品13.谈谈你对《马踏飞燕》的认识是物理力学的经典15.马王堆一号汉墓堆帛(bo)画的艺术特点天上,人间,地下,汉代绘画的代表作(色彩鲜艳)16.谈谈麦积山石窟的艺术风格特征(1)强烈的名族意识(2)世俗化的趋向17.唐代敦煌壁画题材分类(1)净土变相(2)经编故事画(3)佛,菩萨等像(4)供养人三.论述题1.论述中国青铜艺术的发展中国的青铜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有学者把中国青铜时代从商周至战国划分为——鼎盛时期,颓废期,中兴期,衰落期4个阶段也有学者将这一时期划分为——殷商前期,殷商后期,西周期,东周期前期,东周后期5个阶段2.根据霍去病墓雕刻论述中西雕刻艺术的区别(1)西方重视机理<选料>(2)中西方的观念不同(3)加工的手法不同3.论述佛教艺术中国化的历程并谈一下给你的启发四大石窟:甘肃敦煌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外加:唐代的丰田寺石窟黑体三号加粗,楷体四号加粗,楷体四号。

“中国美术史”期末复习提要

“中国美术史”期末复习提要

“中国美术史”期末复习提要一、重点掌握1.宋代院画的艺术特征;2.黄筌、徐熙的花鸟画艺术;3.宋代山水画的两种艺术境界;4.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二、一般掌握1.荆浩、关同、董源、巨然的山水画特色和代表性作品;2.李成、关同、范宽的代表作品;3.人物画大师李公麟、梁楷、牧溪的代表性作品。

1.院体画:宋朝在建国之初就建立了翰林图画院。

两宋画院可称为历史上画院隆盛的时代,而画院之制度也以此最为完备。

出自院画作家的作品,反应了最高统制者的审美标准,谓之“院体画”。

宋代院画“高洁为工”的鲜明风格特征,给后代的传统绘画以良好的影响;院画也有其局限性,“萎靡柔媚之处当舍”(鲁迅语)。

2.“南宋四大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被称为“南宋四大家”。

以四人为代表的院体山水画开创了南宋山水画艺术的新风格。

如果说北宋山水画艺术以雄浑、辽阔、崇高胜,南宋山水画则以秀明、工致、优美胜。

3.《清明上河图》: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风俗画长卷,作者北宋末期优秀的人物风俗画家张择端。

作者通过清明节日北宋都城汴梁和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两岸各阶层人物活动情景的描绘,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一些侧面。

这幅作品不愧为我国古代绘画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4.《太白行吟图》:是南宋人物画大师粱楷的减笔画代表作品。

他用迅疾洒脱、灵转活泼的几笔,活现了李白“持才傲物,不慕荣利”的性格和昂扬、潇洒的动人神情。

粱楷在人物画艺术手法上的大胆变革,丰富了我国传统人物画的技巧。

5.黄筌:五代后蜀杰出画家。

四川成都人。

历经前蜀、后蜀、北宋三代,为宫廷御用画师近五十年。

他的花鸟画多用淡墨细勾,然后再以重彩渲染,即“双勾填彩”法。

作品多描写宫廷中的珍禽异卉,画鸟羽毛丰满,画花艳丽工致,勾勒精细,几乎不见笔迹,而以轻色染成,谓之“写生”。

与江南的徐熙并称“徐黄”,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说,从而形成五代、北宋两大花鸟画派别。

有《珍禽图》传世。

北宋统一,黄荃父子入宋画院,其画风在宫廷花鸟画上占统治地位,被称为“院体”,影响深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美术史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彩陶: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母系族社会繁荣期繁荣一种绘有彩色的陶器,因含有铁烧后
呈现红色,褐色或橙黄色
2.中国岩画:中国岩画是中国古代凿刻或绘制在山崖壁上的图画,相当数量产生于原始社
会,是原始社会绘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3.青铜礼器:是奴隶主贵族用于祭祀,宴,朝聘,征伐及哀葬等礼仪活动的用器,用以代
表使用者的身份等级和权力,是立国传家的宝器
4.云雷纹:
5.张家祥:是绘制人物,面相。

“面短而妍”,反映了时代社会审美的变化,完成了“张家
祥”的制造
6.曹家祥:曹仲达表现人物“衣服紧窄”,以细劲用线表现衣纹紧贴身体,“曹家祥”显示
了当时中外艺人
7.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采,经营位置,传模移写
8.吴家祥:(吴道子)
9.周家祥:周昉(fang)创造的最著名的佛教形象是“水月观音”,周昉的佛教画也曾成
为长期流行的标准,而称为“周家祥”
10.青山绿水:以细笔的勾勒石青,石绿,为主的重彩填色表现山川壮丽,具有强烈的装饰
效果的山水样式
11.净土变相:是用图画描写西方极乐世界的楼台传乐,水树花鸟
12.供养人像:指出画佛画或作佛像的有钱商人,官吏等要求把自己的形象加入到画面中去,
一般在画面不起眼的地方
13.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美的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的把
14.昭陵六骏:原置有唐太宗李世民生前所跨六战马的浮雕像,又称《昭陵六骏》,雕工精
细,形体准确,造型生动
二.简答题
1.黑陶及黑陶艺术特征:
黑(陶的颜色是黑色的),光(陶瓷的表面有光泽),薄(陶瓷比较薄),棱(陶瓷制品有棱角),鼻(陶瓷的形状有鼻,是以便拥有者好挂饰物的)
2.红山文化的艺术发现:
《牛河梁女神像》与女性裸体像
3.谈谈技术进步对彩陶的影响:
基本制作手法:早期:捏塑发,模制法,泥条盘筑法
中期:慢轮制法
晚期:快轮制法
4.青铜礼器的分类:
石器,酒器,水器,乐器,舞器,兵器
5.谈谈你对《立鹤方壶》的认识
时代转化的味道是他的最大特点,(春秋时期)
6.简述春秋青铜艺术的发展与演变
造型上一次沉重的,典雅,而趋于自主新巧,装饰上流行精巧华丽之风,技术上有进一步发展,出现制模印花和失腊发的工艺,细线刻画与会银铜镶嵌手法大量应用
7.谈谈你对汉代画像石,画像砖艺术的认识
专指于建筑装饰的雕刻或印制图像的石或砖,东汉开始大规模的流行,画像砖多用画像
8.山东画像石,画像砖艺术风格特点总体风格:质朴,厚重,
内容丰富,场面宏大,构图稳定,强调平面分割的装饰性,情节安排突出高潮部分,有助于主题的表现
9.河南画像石,画像砖艺术风格特色
气势豪放,作风粗狂,不做过多细节刻画,突出动态,构图简介鲜明,用线粗豪,流畅自然,表现生动
10.四川画像石,画像砖艺术风格特点
通俗的写实性处理,画面小巧细致,构图完整,表现简洁生动,有一定立体空间观念
11.谈谈你对秦始皇兵马俑艺术的认识
规模宏大,数量惊人,体重充分
12.谈谈你对《长信宫灯》的设计特点
最早关于环保的作品
13.谈谈你对《马踏飞燕》的认识
是物理力学的经典
15.马王堆一号汉墓堆帛(bo)画的艺术特点
天上,人间,地下,汉代绘画的代表作(色彩鲜艳)
16.谈谈麦积山石窟的艺术风格特征
(1)强烈的名族意识
(2)世俗化的趋向
17.唐代敦煌壁画题材分类
(1)净土变相
(2)经编故事画
(3)佛,菩萨等像
(4)供养人
三.论述题
1.论述中国青铜艺术的发展
中国的青铜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
有学者把中国青铜时代从商周至战国划分为——鼎盛时期,颓废期,中兴期,衰落期4个阶段
也有学者将这一时期划分为——殷商前期,殷商后期,西周期,东周期前期,东周后期5个阶段
2.根据霍去病墓雕刻论述中西雕刻艺术的区别
(1)西方重视机理<选料>
(2)中西方的观念不同
(3)加工的手法不同
3.论述佛教艺术中国化的历程并谈一下给你的启发
四大石窟:甘肃敦煌石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外加:唐代的丰田寺石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