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31:120个文言实词归纳串记练(去、劝、却、如、若、善)
高考必考120个文言实词练习

语文课本文言实词整理(一)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2.向使三国各爱其地3.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4.宽厚而爱人5.秦爱纷奢6.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7.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8.爱是溪,入二三里9.舅姑爱其子,不能御10.百姓皆以王为爱也11.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12.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安1.君安与项伯有故?2.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3.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4.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5.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6.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7.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8.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9.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10.尚安事客!11.安能屈豪杰之流倍1.其实百倍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3.尝以十倍之地4.却原来此别离情更增十倍被1.幸被齿发,何敢负德?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3.被发行吟泽畔4.闻妻言如被冰雪本1.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2.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3.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4.其本欲舒,其培欲平5.摇其本以观其疏密6.盖亦反其本矣鄙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2.敢竭鄙诚,恭疏短引3.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4.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兵1.抑王兴甲兵,危士臣2.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3.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4.又进兵围邯郸5.勒兵,下令军中6.废池乔木,犹厌言兵7.斯用兵之效也8.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9.赵奢之伦制其兵10.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11.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12.非我也,兵也病1.相如每朝时,常称病2.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3.谪居卧病浔阳城4.余久卧病无聊5.病梅馆记6.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7.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8.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察1.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2.俯察品类之盛,3.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4.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朝1.夙兴夜寐,靡有朝矣2.暮去朝来颜色故3.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高考语文文言文常用120个实词归纳总结

高考语文文言文常用120个实词归纳总结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7衣食所安(养生)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被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
基础)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3鄙人不知忌讳。
(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兵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病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察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朝cháo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6期年不听朝(朝政)7坐南朝北(对、向)曾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乘chéng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3自京师乘风雪(冒着)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shèng四)诚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除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6扶辇下除(门屏之间)辞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10近者奉辞伐罪(命令)从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4樊哙从良坐(依傍)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8欲不可从(放纵)9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堂房亲属)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分组强化训练参考答案

【第一组】1.①动词,爱护②动词,爱惜③动词,吝惜④动词,喜欢,爱好⑤通“”,隐藏2.①形容词,安稳②形容词,安逸,舒服③疑问代词,哪里,什么地方④疑问副词,怎么⑤使……安定3.①蒙受,遭受②介词,表被动③动词,通“披”,披散④动词,通“披”,穿4.①加倍②动词,通“背”,违背5.①本来,原来②本源③树干④稿本,诗稿⑤根本⑥本着,按照6.①边邑,这里用作动词,以……为边邑②名词,边远的地方③轻贱④浅薄,鄙陋7.①军队,士卒②兵器③战争8.①疾病②担心,忧虑③有病,患病④困苦不堪9.①细看,观察②详审,细究③洁净的样子④察举,考察后予以推荐⑤看得清10.①名词,朝廷②名词,朝代③名词作状语,在早晨④动词,拜访,拜见⑤动词,上朝,朝见11.①动词,通“增”,增加②副词,曾经③副词,表示出乎意料,相当于“竟”“却”④用在否定副词“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12.①动词,乘坐②动词,登上③量词,辆④介词,趁着⑤古代兵车一辆叫一乘,这里用作名词,指兵车⑥动词,相连,相依13.①连词,假如,果真②副词,确实③形容词,真诚④真诚的心意14.①名词,台阶②动词,修治,整理③动词,任命官职④动词,清除⑤动词,逝去,过15.①动词,告别,辞别②动词,计较③道歉④名词,言辞,文辞⑤借口,理由⑥动词,告诉⑦文辞,这里指文学⑧古代的一种文体⑨言辞,这里指命令⑩动词,推辞,拒绝16.①跟随②动词,参与③动词,依顺,听从④名词,通“纵”,特指合纵,战国时六国联合反对秦国的联盟⑤介词,表示地点,相当于“自”“由”⑥使……跟从17.①副词,大概②形容词,通“怠”,精神困倦而无所得③副词,几乎,近乎④危险18.①面对,向②抵挡③符合④抵,相抵⑤在……时候⑥动词,主持,掌管⑦动词,占据,把守⑧应当⑨动词,判处⑩副词,必定,一定19.①道路②动词,取道③名词,方法,途径④道义,正道⑤志向⑥说⑦这里指风尚⑧道理,规律⑨名词,主张,学说20.①成,成功②获得,具备③与“无”一起,表示“莫非”“岂不是”④能够,可以⑤获得⑥契合,投合⑦必须⑧适宜,得当⑨动词,通“德”,感激21.①估量,揣测②制度,法度③比较④越过⑤名词,思考,考虑⑥名词,限度⑦名词,计量长短的工具⑧名词,常态,容度⑨量词,次,回⑩动词,谱写22.①不是②错误③没有④与“常”一起解释为“意外的或突如其来的”⑤与“常”一起解释为“特殊的”⑥副词,不⑦动词,反对,责怪23.①恢复②副词,再,又③双层④助词,表反问语气⑤回答,回复24.①载②使……承担③凭借,倚仗④违背,背弃⑤与“下”连用,意为“负罪之下,即受刑之人”⑤辜负,对不起⑦靠近25.①用于句首,表示要发议论②名词,伞③超过,胜过④发语词,大概⑤句首语气词,表假设语气⑥通“盍”,何不⑦名词,车盖26.①原来②形容词,旧,衰老③缘故,原因④特意⑤连词,所以,因此⑥交情27.①回头看②拜访③看见④顾念,顾惜⑤副词,只是,不过⑥看⑦反而,难道28.①巩固②顽固③坚决④本来⑤固然⑥坚决,顽强⑦坚固⑧仍然⑨安守29.①女子出嫁②被休回娘家③回去④归附,归属⑤回家30.①诸侯国②国都,京城③地域,乡土④国家【第二组】1.①经过②超过③过失④犯错误⑤责备⑥探望,拜访⑦动词,过去2.①什么②怎么,怎么样③副词,多么④哪里,何处⑤何故,为什么⑥通“呵”,喝问,缉查盘问3.①怨恨,仇恨②名词,遗憾4.①古代西北部少数民族的称谓②为什么5.①动词,担忧②名词,灾祸,忧患6.①代词,代指人或事物,可译为“有的”②有时③倘若④有的人⑤或许7.①动词,恨,痛心②名词,疾病③快速④强,这里指声音宏大⑤讨厌,憎恨8.①动词,比得上,赶得上②等到③动词,推及④动词,达到⑤连词,和9.①连词,如果②连词,即使③副词,就④副词,立即,马上10.①副词,已经②副词,不久,以后③副词,既然11.①临时的,代理的②动词,借③动词,凭借,借助④给⑤宽容⑥假装⑦名词,休假,假期12.①中间,指处于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②间或,断断续续地③一会儿④秘密地,悄悄地,暗中,偷偷地⑤夹杂⑥离间⑦参与13.①动词,看见②拜见③加在动词前,表被动④召见⑤动词,出现,显露⑥放在动词前表示对他人动作行为的承受,相当于“我”14.①剖开,解剖②分开③排除,消除④理解,懂得⑤动词,解开,解下⑥消释15.①接受②踏上,登上③就职,赴任④动词,担任⑤动词,到,前往⑥接近16.①举起②举出,列举③动词,发动④任用,选拔⑤攻占⑥动词,升起⑦副词,全,尽17.①断绝②消失③副词,非常,极④气绝,死亡⑤横渡⑥动词,越过18.①能够,可以②忍受③动词,胜任19.①攻下②能够③动词,战胜20.①名词,事物②似,像③种类,类别21.①喜爱,爱惜②怜悯,同情22.①更加②满,遍23.①不要②不③没有谁24.①明亮②视力③英明,明智④照亮⑤说明,阐明⑥第二25.①里边,与“外”相对②通“纳”,接纳③皇宫④亲近⑤妻妾,宫女⑥名词,内心26.①读“jī”,满一年②至,及③动词,约定时日④规定的时日,期限⑤动词,希望27.①形容词,不平常的②特异,罕见③适宜的④珍贵的⑤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⑥读“jī”,零数28.①改变②贬谪③晋升或调动官职④动词,迁移29.①请求②询问,请教③请允许我④邀请⑤问候30.①困厄,处于困境②穷困③尽,走到头④极,尽⑤用尽【第三组】1.①离开②距离③除掉,去掉④舍生⑤表示行为的趋向2.①动词,勉励,提倡②劝说,劝告3.①后退②再,还③使……退却,击退④退回(原处)⑤副词,反而4.①到……去②假如,如果③比得上④像5.①你②你的③像④如果⑤比得上⑥同,相当⑦常与“夫”连用,用在一段话开头引起话题,可不译⑧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面,表示事物的状态6.①美好②善事,好事③好好地④友善,友好⑤擅长,善于⑥羡慕,喜欢⑦表同意的应答词7.①数量少,不多②稍微③年轻④名词,少数人⑤轻视,小看8.①涉足,走到②进入,到③渡过9.①赢②美好的,优美的③能承受,禁得住④尽,完⑤胜过,超过⑥美10.①知道②辨识③知识,见识④通“志”,标记⑤认识11.①指使②派,让③命令,叫④出使⑤名词,使者⑥连词,假使,假若12.①指示代词,这,这个②表肯定判断③认为正确,肯定④正确,对13.①到……去②女子出嫁③迎合④刚才⑤副词,恰好,恰恰⑥这里指享有14.①书信②《尚书》的专称③写,记录④帛书⑤名册⑥书籍⑦动词,写字15.①与“与”合用,表示两者相比,询问哪个更甚②通“熟”,仔细③疑问代词,谁,哪一个16.①类②通“嘱”,这里指劝酒③是,属于④连,跟着⑤动词,写作⑥通“嘱”,嘱托17.①计算②数量词,几(表示不确定的数目)③气数,命运④副词,多次,屡次⑤数量、数目18.①动词,率领②副词,全部,一概③副词,大概,大抵19.①动词,讲,谈,陈述②一种文体,侧重议论③通“悦”,愉快④劝说⑤名词,言论,主张20.①私事,私利②偏爱③暗中,私下21.①质朴,不加装饰②一向,向来③白色的④白色的生绢⑤朴素⑥白白地22.①名词,热水,开水②“汤汤”指水势浩大的样子③同“烫”,用热水焐23.①眼泪②流眼泪、哭泣③鼻涕24.①名词,弟子,门徒②同类,伙伴③副词,白白地④党徒,同类或同一派别的人⑤副词,只,仅仅⑥动词,步行⑦空⑧名词,步兵25.①逃跑②名词,逃跑的敌人③亡国,灭亡④通“无”,没有⑤使……灭亡26.①名词,大王②用作动词,为王,称王③动词,行王道统一天下④封……为王27.①希望,盼望②农历每月的十五③望着④名望,声望⑤向远处看⑥埋怨⑦念头28.①坏事②疑问代词,哪里,怎么③奸邪的人④厌恶⑤中伤⑥嫉妒⑦怎么样⑧形容词,丑,与“美”相对⑨形容词,坏,不好29.①渺,细小②低微③含蓄④衰微,弱⑤非,没有⑥隐约⑦细微,轻⑧悄悄地,暗暗地30.①详尽地叙述②全部,尽③周全,详尽④知道⑤尽其所有【第四组】1.①省视,察看②表示动作偏指一方③辅助,帮助④形貌,状貌⑤官名,辅佐君主的大臣2.①谢绝②道歉,谢罪③感谢,谢恩④告辞,辞别⑤告诉,告诫⑥衰亡,凋落3.①信任②信息,音讯③实情④可靠的⑤守信用⑥随意⑦实在,的确⑧信物,凭据⑨通“伸”,伸张4.①产生,兴起②抒发③兴办④兴盛,昌盛⑤使……兴盛⑥发动⑦兴致5.①行为②特指古代军制单位,二十五人为行,五人为伍,此处与“伍”连用,指军队③做,实施④将要⑤运行⑥前往⑦量词,用于成行的事物⑧品行6.①幸运,幸福②幸亏,幸而③宠爱④幸亏,幸而⑤侥幸7.①长,高②施行③整理④修养,修行⑤修建,修造8.①慢慢地,缓慢②安闲稳重的样子9.①同意②这,这样③表示约计的数量④动词,答应⑤名词,处所,地方10.①古时称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②太阳,阳光③温暖④通“佯”,表面上,假装11.①打算,希望②通“邀”,邀请③重要的④险要的⑤相约⑥切合,适应12.①应当②适宜,适合13.①丢失,放弃②遗留,剩下③给予④剩余的⑤送,寄⑥丢失,遗失,引申为耗费⑦离开,超脱14.①赠送②造成15.①动词,轻视,瞧不起②交换③地势平坦④改变⑤轻易,容易16.①名词,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与“阳”相对②阴天,没有阳光③暗中④名词,阴影⑤名词,时间17.①右为尊位,因而指较高的地位②崇尚③古代战车上坐在右边担任警卫的叫车右④古称世家大族为“右族”、“右姓”18.①第二次②两次③屡次,多次19.①作,制造,创建②制定③造访20.①知道,懂得②了解③通“智”,智慧④通“智”,明智⑤主持,掌管⑥知觉⑦名词,知识,见解⑧知道,懂得⑨相知,交好21.①招致,招来②获得③情趣④表达⑤招引,招来⑥极,尽22.①留作抵押品的人②留做抵押品的物③质地,底子④通“贽”,见面礼⑤通“锧”,古代杀人用的砧板⑥名词,本质,资质⑦动词,质问,质疑⑧正,刚刚23.①医治②部署③惩治,治罪④管理,治理⑤治理得好,安定太平⑥备办,整治⑦营造,修建⑧讲求,研究24.①众多,各②相当于“之乎”③兼词,相当于“之于”④相当于人称代词“之”25.①外来侵犯的人②刺客③敌人④祸害,危害⑤强盗⑥名词,偷东西的人⑦残忍、狠毒26.①家族,氏族②类③灭族④众,群,一般的⑤丛聚、集结之处27.①士卒②副词,终于③死④尽,终⑤名词,差役,吏卒28.①逃跑②奔向,趋向③使……逃跑④动词,行走⑤前往⑥自谦之词,仆人⑦古代指疾行,即跑29.①古代以右为尊,以左为卑,官吏降职叫“左迁”②左边的位置,上位③左边④与“右”连用,指“近臣”⑤东面30.①坐着,坐下②通“座”,座位③因为,由于④坚守,坐守⑤获罪。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 专题复习

文言实词120字形助记:属 仔细观察,辨别虫子的种类
类
等,辈
家属
隶属
跟随
接连
邀请,劝请 管辖,掌管
嘱托 连缀,撰写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翻译: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 打一仗。
典例: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孔雀东南飞》) 翻译:怎样处理都顺从哥哥的意思,我哪能自作主张。
典例: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李商隐《乐游原》) 翻译:傍晚心情不舒畅,驾着车登上了这个古原。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 翻译: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
典例:从上观之适与地平。(《雁荡山》) 翻译:从上面看雁荡山,(最高峰)恰好和地面相平。
典例: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 翻译: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饿肚子了。
典例: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孟子•学弈》)翻译:下棋作为一种技艺,是一种很小的技 艺,如果不专心致志,也还是学不会。
文言实词120字形助记:素
以麦杆为原料的 草编工艺品
平常的 朴素的,不加修饰 没有花纹的
一向、平素
白色的 白色的生绢
典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翻译:不然的话,你们这些人都将成为他的俘虏。
典例:富者就其戚属,贫则面语之。(《《狱中杂记》》) 翻译:家中富有的犯人,同伙就找他的家属(谈),对贫 穷的犯人就当面告诉他。
值得反复诵读的典例 典例:富者就其戚属,贫则面语之。(《《狱中杂记》》) 翻译:家中富有的犯人,同伙就找他的家属(谈),对贫 穷的犯人就当面告诉他。
高3高考文言文120个实词整理归纳复习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硕鼠》(顾念,顾惜)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顾及)
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促》(看)
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顾惜)
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屈》(顾及,眷念)
越国以鄙远《烛》(以……为边境)
7、兵
可汗大点兵(பைடு நூலகம்队)
兵刃既接《寡》(兵器)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军队)
勒兵,下令军中《信》(军队)
8、病
君之病在肠胃(疾病)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担心,忧虑)
28、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巩固)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固执)
蔺相如固止之(坚决,一直)
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鸿》(本来)
少年固强之《促》(坚决,一直)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本来)
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季》(坚固)
背道而妄行(道义)
道不同,不相与谋(志向)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说)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念》(说)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道理)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游》(道路)
20、得
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促》(收获)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吝惜)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齐》(吝啬)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邶风?静女》(通“薆”,隐蔽)
2、安
君者,知人安民(安抚)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安享,感到舒适)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怎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之 归纳串记120个文言实词

安:安宁,安定
安:安置,宋代把贬谪的大臣送居远方叫“安置”
(10)(2020·新高考卷Ⅰ)尺土皆殿下有,今日安.敢私受
安:怎么
(11)(2020·天津高考)复思如往时安.乐耕桑之业、终身无愧悔,可得耶
安:安于、习惯于 (12)(2020·天津高考)若利己妨人,非唯明有物议、幽有鬼神,于心不安.
安:安稳,稳定
察察(洁净的 样子),乃众人 之范。后郡守 察(推举)其孝 廉。足见帝之 察(明智)。
[实战高考] (7)(2020·全国卷Ⅱ)言者论其缔合王黼、童贯及不几察.郭药师叛命,
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嵩山崇福宫
察:觉察
(8)(2018·北京高考)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
察:明察
(9)(2015·湖北高考)察.其志之所存,乃知侯(人名)非今之所谓廉者也
爱:爱护
(11)(2016·天津高考)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
心欤 (12)(2016·山东高考)诚于爱.民,果于行善
爱:爱护 爱:爱护
2.安 成语助记:安之若素 安然无恙 安居乐业 安身立命
记住经典
归纳义项
语段串记
(1)风雨不动安.如山
战国间,诸侯欲觅安
安全,安稳,安定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单位),即今日所 见本(版本),以
(6)若印数十千本.,则极为神速 (《当日 心境。
[实战高考] (7)(2020·全国卷Ⅰ)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
本:本来的,指苏轼所在的地区
(8)(2020·全国卷Ⅱ)本.欲即行卿章,以近天宁节
本:本来
(9)(2020·全国卷Ⅱ)凡侍臣皆以副本.赐之
泰山,所求衣食所安 (养),于是去险要之
高考重点120个文言实词整理

1.爱,ài(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2)动词①给人恩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韩愈《师说》)——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论战》)——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⑤通“薆”,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邶风·静女》)——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1)形容词①安全,平安谢庄遂安。
(《冯婉贞》)——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①安身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左传·曹刿论战》)——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三国演义·失街亭》)——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③抚慰,安抚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④使……安定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120个高考语文常考文言实词总结(解释 例句 译文)

120个高考语文必备文言实词【电子版获取办法: 后台回复“ 120 ”即可 】★爱①爱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师说》译文:爱护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去教导他。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护) 《触龙说赵太后》译文:父母疼爱子女,就应该替他们做长远打算。
②喜欢,爱好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阿房宫赋》译文:秦统治者爱好繁华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
③舍不得,吝惜,爱惜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舍不得,吝惜)《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惜一条牛?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六国论》译文:如果当初韩、魏、楚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④爱慕,欣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爱莲说》译文:我却只欣赏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⑤恩惠古之遗爱也(恩惠) 《左传》译文:(子产执政之道,)正是古人遗留下的恩惠啊⑥怜惜,同情爱其二毛(怜惜鬓发花白的老人)(怜惜,同情)《左传》★安①安全,安稳,安定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译文:风雨无忧安稳如大山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 《失街亭》译文: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闲的地方。
谢庄遂安(安全、安定、安稳)《冯婉贞》译文:谢庄于是安全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稳)《季氏将伐颛臾》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六国论》译文: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②安抚,抚慰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赤壁之战》译文: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③安置、安放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失街亭》译文:距离山十里地有王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寨。
④使……安既来之,则安之(使……安定)《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⑤疑问代词:哪里,怎么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赤壁之战》译文:将军您迎顺曹操,想要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 沛公安在(哪里)《鸿门宴》译文:沛公在哪里?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哪里)《陈涉世家》 译文:燕子麻雀哪里知道大雁的志向呢?⑥养生衣食所安(养生) 《曹刿论战》译文: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被读音一:bèi①被子(名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杨修之死》译文:一天白天,(曹操)正在大帐中睡觉的时候,被子掉到地上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色训练31120个文言实词归纳串记练(去、劝、却、如、若、善) 61.去成语助记:何去何从陈言务去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62.劝成语助记:劝善惩恶诱掖奖劝
63.却成语助记:却之不恭望而却步盛情难却
64.如成语助记:如椽大笔如法炮制如火如荼如坐春风
65.若成语助记:大智若愚洞若观火噤若寒蝉趋之若鹜
择善而从
66.善成语助记:善解人意善始善终独善其身
答案:61.(1)离开(2)过去的(3)距,距离(4)表示动作的趋势(5)前往(6)除去,去掉
62.(1)勉励,鼓励(2)劝说
63.(1)退,退回,这里指后退几步(2)使……退,击退
(3)还,再(4)拒绝,推辞(5)反,反而(6)回,回头
64.(1)像,如同(2)及,比得上(3)到……去,往(4)遵从,依照(5)连词,假如,如果(6)连词,或者
65.(1)如,似,像(2)第二人称代词,你,也表示复数,你们(3)如果,假如(4)及,比得上(5)相当于“然”,用在形容词和副词之后,表状态
66.(1)擅长(2)通“缮”,修治,擦拭(3)友善,交好(4)好的(行为、人、事)(5)好好地,友善地(6)喜欢,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