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认知心理学-概念与分类

合集下载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第一章认知心理学导言一、广义的“认知” :认识和知识,它既包含了一种动态性的加工过程(认识),也包含了一种静态性的内容结构(知识)。

狭义的“认知” :指那些能使主体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操作和能力。

广义的认知心理学泛指一切以认知过程为对象的心理学研究;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被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以及儿童认知发展和人工智能(计算机模拟)的一门心理科学。

二、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假设:存在着心理加工;人类是主动的信息加工者;心理加工可通过外部行为的测量来推知。

三、认知模型:建立的目的:建立模型的目的是提供关于观察对象的一个容易理解的表征,同时用于发展各种假设和帮助进行预测。

这些模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建立在序列事件的基础上。

1、符号操作系统范式:基于信息加工观点,认为许多认知过程是以系列(serially)和序列(sequentially)的方式进行的。

又称“信息处理模型”,“符号处理模型”,“串行处理模型”等。

符号操作系统范式实际上是把人的认知活动看作为是一种信息处理过程,即可以按照符号结构和符号过程的表征来加工各种信息。

Newell和Simon是首先对符号操作系统作出完整论述的认知心理学家。

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应该具有六种功能:输入符号、存储符号、建立符号结构、条件性迁移、复制符号、输出符号。

人类认知系统的基本特征:是一个符号运算系统;人类认知是一个多阶段、多层次的信息传递系统;人类信息加工能力的有限性;人是一个具有习得与发展有效认知策略的系统;人是一个新旧图式整合、建构、重构而获得知识的系统;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监控认知系统。

联结主义范式:联结主义把认知描绘成是简单而大量的加工单元的联结网络,在此网络中的每一个单元的激活水平与来自于环境和其他与之相连接的单元有关。

知识贮存在单元之间的联结中,学习就是建立新的联结或改变联结间的激活强度。

《认知心理学》简答题

《认知心理学》简答题

《认知心理学》简答题
认知心理学简答题
1.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认知过程和心理活动的学科。

它关注人类思维、研究、记忆、知觉和问题解决等认知过程,并试图解释这些过程背后的心理机制。

2. 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知觉、注意、记忆、研究、语言、思维和解决问题等认知过程。

通过实验和观察等科学方法,认知心理学家试图揭示这些认知过程的规律和机制。

3. 认知心理学的重要理论有哪些?
认知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包括信息加工理论、模型理论和认知神经科学等。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和认知过程可以类比为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模型理论试图通过建立模型来再现和解释认知活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人类的认知过程与大脑神经活动之间的关系。

4. 请举例说明认知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认知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包括教育、临床心理学、人机交互设计等。

在教育领域,认知心理学研究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研究过程和困难,提供优化教学方法的指导;在临床心理学中,认知心理学应用于认知疗法等治疗方法,帮助患者调整错误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在人机交互设计中,认知心理学研究可以优化界面设计,改进用户体验。

5. 认知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认知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深入研究人类思维和认知的基本机制,探索大脑的神经基础,以及与其他学科如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等的交叉研究。

此外,认知心理学还需要关注跨文化和发展性差异等领域的研究,以全面了解人类的认知过程。

以上为《认知心理学》简答题的回答。

认知心理学(详解)

认知心理学(详解)

第五节 认知心理学的实质
1、信息加工观的心理学结论 (1)心理学应当研究行为的内部机制(内部心 理活动); (2)心理过程可以理解为信息的加工过程; (3)能够建立心理过程的计算机模型
认知心理学的实质在于它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
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 的过程。
认知研究与神经机制研究的关系:心理的认知过
(三)康德哲学思想的影响
18世纪后半期,康德企图调和历史上的经验论和先 验论,把知识的形式和知识的质料这两种认识成分 统一起来。他认为,只有知识的质料(即感觉要素) 是来自经验的,知识的形式则不然,它是先天的。 康德将知识的各种形式统称为知识的先验要素 (transcendental element),并把它们分为感 性的先验要素(如时间和空间)和逻辑的先验要素。
格拉斯(Glass,A.L.,1985)在《认知》一书中 指出:“我们所有的心理能力(知觉、记忆、推 理及其它等)组成一个复杂的系统,它们的综 合功能就叫认知。研究人类认知的心理学的
这个分支,就叫认知心理学。从根本上说,
认知心理学研究知识及人怎样使用知识。由
于这个原因,认知心理学也叫信息加工心理 学”。
会背景
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是现代美国社会发展需要 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几乎所有心理学的 研究都局限在实验室之中。当时研究者大都以行为 主义为范式,主要研究动物和人的外部行为,很少 涉及内在心理历程。即使少数有关人的知觉、思维、 情绪等的研究,也深受行为主义观点的束缚。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改变了这种状况。战争需要心 理学的服务,战争又直接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首 先,对人的认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突出了 人的操作技能的研究。
二节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认知心理学主要理论知识点

认知心理学主要理论知识点

认知心理学主要理论知识点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记忆、学习和感知等认知过程的学科。

它在心理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旨在揭示人的思维过程和心理活动的内在机制。

本文将介绍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理论知识点,包括信息加工模型、认知发展理论、认知负荷理论以及社会认知理论。

一、信息加工模型信息加工模型是描述人类思维和认知过程的理论模型。

它认为人类的信息处理过程可以看作是输入、加工和输出三个阶段。

在输入阶段,人们接收来自外部环境的输入刺激,如声音、图像和文字等。

在加工阶段,人们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加工,形成心理表征。

在输出阶段,人们将经过加工的信息以适当的形式表达出来,如语言、行为或思维过程。

二、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探讨了人类思维和认知能力的演变过程。

其中最为著名的理论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四个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根据他的理论,儿童的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会经历从感知运动期到前操作期再到具体操作期最后到形式操作期的发展过程。

这些阶段代表着儿童逐渐从对自身认知的依赖到能进行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的能力的提升。

三、认知负荷理论认知负荷理论是研究人类思维过程中认知负荷的分配和处理的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认知负荷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内在认知负荷、外在认知负荷和固有认知负荷。

内在认知负荷是指人们进行信息加工和问题求解时所必须付出的认知努力,如记忆、注意力和思维等。

外在认知负荷是指外部环境对人的认知资源的占用,如复杂的视觉刺激或听觉刺激等。

固有认知负荷是指问题本身固有的复杂性和难度。

四、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是探讨人们如何从社会环境中获取信息以及如何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的理论。

其中最著名的理论是阿尔伯特·班德拉的心理分析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语言和非语言信号来推断他们的内在心理状态和意图。

同时,社会认知理论也探讨了人们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加工过程,如自我概念、他人同理心等。

综上所述,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理论知识点包括信息加工模型、认知发展理论、认知负荷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

认知心理学大纲讲义

认知心理学大纲讲义

认知心理学大纲/讲义第一章一、考核知识点1、认知心理学的定义:认知心理学的定义: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过程的学科,即研究人接受、编码、操作、提取和利用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知觉、语言、智能、表象、思维、推理、问题解决、概念形成和创造性。

广义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探讨人类内部的心理活动过程,个体认知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对人的心理事件、心理表征和信念、意向等心理活动的研究。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为信心加工心理学。

2、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起源:A、认知心理学兴起的内部原因心理学发展,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科学心理学诞生,分析了心理成份感觉和感情。

铁钦纳进一步把人的心理分为感觉、意向和感情,建立构造主义心理学。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认知心理学》出版,标志认知心理学确立。

B、现代科学技术对认知心理学的巨大影响20世纪50年代末,信息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进一步推动了以信息加工观点来分析心理活动的认知心理学发展。

3、信息加工系统信息加工系统是指能够接收、存储、处理和传递信息的系统。

信息加工系统由记忆装置、加工器、效应器和接受器组成。

纽韦尔和西蒙在《人的问题解决》一书中提出了一个简要的模型来表示信息的输入、编码、加工、存储的过程。

4 、人的信息加工系统当认知心理学认为,人脑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当人处于清醒状态时,就会不断地对来自外部环境的刺激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活动。

眼、耳、鼻、舌、皮肤是人接受周围环境刺激与信息的器官,它们的感受器分别将接受信息并转化为生物电后进入人脑以作进一步加工处理。

其流程是感觉登记、知时记忆、长时记忆、存储加工、分析直至作出对外界的反应。

二、考核要求(一)识记:1、认知心理学的涵义2、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围①人类内部心理活动过程②个体认知的发生和发展③人的心理事件、心理表征和信念、意向等心理活动。

3、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信息加工理论,1967年奈塞尔发表《认知心理学》标志认知心理学诞生。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对象一、认知心理学·广义:一切对认知或认知过程的研究,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言语等,都统称认知心理学包括:格式塔学派(知觉);拓扑心理学(场论、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皮亚杰学派(认知发生论);信息加工心理学·狭义: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二、研究对象·包括:感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言语等,以及儿童的认知发展和人工智能三、信息加工观点1)将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将人脑看做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

认识过程就是信息加工过程2)信息加工系统都是符号操作系统符号:模式,如:语言、记号等符号通过一定联系形成符号结构。

符号和符号结构都是外部事物的内部表征,其功能是代表、标志外部世界的事物,或标志信息加工的操作。

符号操作主要是对符号进行比较、区分、归类P2 图(特点:串行的,有箭头,方框)符号系统的基本假设:任何一个具有上述六种功能的系统都能表现出智能。

3)信息加工系统的加工能力有限,加工方式是系列的4)人的心理活动是一种主动寻找信息、接受信息、进行信息编码,在一定的信息结构中进行加工的过程。

强调原有认知结构对当前认知活动的影响。

5)研究核心是揭示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是如何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四、认知心理学实质实质在于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过程看做信息加工过程第二节认知心理学的方法采用实验、观察和计算机模拟等方式。

重视方法:反应时、作业成绩为指标的实验1)实验法(快速认知任务)反应时实验:减法反应时实验;相加因素法实验;“开窗”实验眼动实验:言语理解、注意的选择、广告2)出声思考法(慢速认知任务)3)计算机模拟一、减法反应时·反应时:从刺激呈现到反应的开始之间的时距·基本假设1)在系列性加工中,完成某一认知任务的时间是各部分信息加工时间的关系。

2)两种反应时作业,其操作过程大致相同,只是增减了一个操作环节,然后两种反应时之差,就表明这一增减操作环节信息加工的时间。

认知心理学重点知识点大全

认知心理学重点知识点大全

认知心理学重点知识点大全学习指导:第一章:绪论1、认知心理学的定义认知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涵义广义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探讨人类内部心理活动过程、个体认知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对人的心理事件、心理表征和信念、意向等心理活动的研究。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被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

本书中的内容以狭义为主。

认知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及重要事件:1956年是认知心理学发展史中最为重要的一年。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出版了《认知心理学》的专著,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建立。

1、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一次会议上,乔姆斯基提交了他关于语言学理论的论文。

2、米勒报告了短时记忆容量为7这一重要结果。

3、纽维尔和西蒙讨论了后来极富影响的”通用问题解决者”模型。

4、布鲁纳等从认知加工的观点考察了概念形成的规律。

5、人工智能也在Dartmouth会议上创立3、认知心理学的两种研究取向:认知心理学的两大范式1、符号操作系统范式(信息加工学说):1968年S.Paert的专著《感知器》出版成为符号操作系统范式诞生的标志。

完整符号操作系统的六个功能:符号(模式)具有双重属性:一是具有表征外部事物的功能;二是其自身具有物理或形式上的特征,可以标志信息加工的操作。

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应该具有以下六种功能:第一种功能,输入符号(输入)。

第二种功能,存储符号(存储)。

第三种功能,建立符号结构。

第四种功能,条件性迁移(条件传递)。

第五种功能,复制符号(复制)。

第六种功能,输出符号(输出)。

由符号操作系统范式得出三点推论第一个推论,既然人具有智能,它就一定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

第二个推论,既然计算机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它就能够表现出某种智能。

第三个推论,既然人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计算机也是一个符号操作系统,那么,就能够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认知活动过程。

2、联结主义范式(联结主义学说):20世纪80年代,联结主义范式逐渐形成,并对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及其相关的元理论提出了许多不同看法。

公共基础知识认知心理学基础知识概述

公共基础知识认知心理学基础知识概述

《认知心理学基础知识综合性概述》一、引言认知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认知过程的学科,它关注人类如何获取、存储、加工和使用信息。

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对于理解人类思维、学习、记忆、决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核心理论、发展历程、重要实践以及未来趋势进行全面的阐述与分析。

二、基本概念1. 认知认知是指个体获取、存储、加工和使用信息的过程。

它包括感知、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多个方面。

认知过程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的基础。

2. 感知感知是指个体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部信息,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的过程。

感知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多种形式。

感知过程是认知的起点,它为后续的认知过程提供了原始的信息。

3. 注意注意是指个体对特定的信息进行选择和集中的过程。

注意可以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指个体有意识地选择和集中注意力于特定的信息,而无意注意是指个体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被外部信息所吸引。

注意过程对于认知的效率和准确性具有重要影响。

4. 记忆记忆是指个体存储和提取信息的过程。

记忆可以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是指个体对外部信息的短暂存储,短时记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暂时存储和加工,长时记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长期存储。

记忆过程对于学习、思考和决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5. 思维思维是指个体对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等过程。

思维可以分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指个体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进行思维,抽象思维是指个体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方式来进行思维。

思维过程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的核心。

6. 语言语言是指人类用来交流和表达思想的符号系统。

语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和语义等多个方面。

语言过程是人类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思维、记忆和学习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三、核心理论1. 信息加工理论信息加工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输入、加工和输出三个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样例(examplar)与 原型(Prototype)
family resemblance
The Prototype View
• 样例不一定具有概念的所有特征。
• 家具(椅子、沙发具备较多的家具特征; 钟、电话较少具备)
• 番茄是蔬菜还是水果?(同时符合两个 概念而造成分类困难:当菜食用可谓之 蔬菜,由花而结果可谓之水果)
Piano
Tool
Hammer
Screwdriver
Subordinate Classical guitar Folk guitar Grand piano Upright piano Claw hammer Ball-peen hammer Phillips screwdriver Regular screwdriver
图式/脚本理论 (The Schemata/Scripts View )
• 观点:
– 图式/脚本理论将概念看作图式,它包含一系列的信息, 构成若干组成部分,这些信息可以作为缺省内容填补到情 境中。
• Schemata exist for things bigger than individual concepts, however. Schemata fill in default values for some aspects of the situation unless other values are specified in the information itself. The filling in of these default values allows us to make certain assumptions. Notice, however, that the default can be overridden simply by mentioning other values i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situation.
1 1 1 1 0 1 1 0 0
1 1 0 1 1 0 1 0 1
1 1 0 1 1 0 1 0 1
Medin et al.’s (1982) “burlosis” experiment
• Test cases • Roger 0 • Susan 1 1 1 1 0 1 1 Correlated Uncorrelated
Case Study Swollen eyelids Splotches on ears Discolored gums Nosebleed
1. R.C. 2. R.M. 3. J.J. 4. L.F. 5. A.M. 6. J.S. 7. S.T. 8. S.E. 9. E.M.
1 1 0 1 1 1 0 1 0
概念获得的策略
• 与认知研究的其他领域一样,应当认为 人们加工信息的方式是灵活多样的,是 随着情境和任务的目的而变化的。
概念获得的策略
• Bruner, Goodnow and Austin(1956) 对于 概念形成策略的研究
Bruner实验材料
概念获得的策略
• • • • 同时性扫描 继时性扫描 保守性聚焦 赌胜性聚焦
样例理论的缺陷
• 与原型理论一样,概念没有明确的界限;
• 样例最终被储存的标准?
• 不同样例如何被提取?
Rosch的其他贡献
• Basic Level Concepts:一种心理上认为 是基本的概念,是求同和求异的妥协点
Superordinate Musical instrument Basic Level Guitar
样例的隶属程度评价
偶数 4 8 10 18 34 106 女性 母亲 主妇 公主 女招待 女警察 喜剧女演员 1.7 2.4 3.0 3.2 3.9 4.5 1.1 1.5 1.7 2.6 3.4 3.9 3 7 23 57 501 447 几何图形 正方形 三角形 长方形 圆 不规则四边形 椭圆 1.3 1.5 1.9 2.1 3.1 3.4 奇数 1.6 1.9 2.4 2.6 3.5 3.7
原型的获得
原型的获得
• • • • 原型策略(58%) 特征频率策略(28%) 样例策略(10%) 平均距离策略(4%)
非分析性概念形成
关键特征还是家族相似度?
• 概念形成的策略受到概念性质、样例和 指导语等因素的影响
• 概念学习组和简单再认组(后者更多用 家族相似度)
脚本的使用与形成
• 人们的脚本在内容上高度重合,在描述 上高度一致; • 脚本起到补足情节的作用; • 脚本的代价是其他信息侵入记忆。
Rosch: Typicality ratings for members of two categories
原型理论(The Prototype View )
• 观点:
– 人们在进行分类的时候,将事物与心理抽象 物做比较,而这个心理抽象物就是原型,它 是某类事物的理想化的表征。
– 概念的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 不同成员之间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最典型的样例就是具备最多共同特征的样例。
五大流派,两大阵营
• 对于概念的理解有五大流派:
– – – – – 经典理论 原型理论 样例理论 图式理论 基于知识的理论
• 它们又被分为两个大的阵营:基于相似 派和基于解释派。
• 包括:
– – – –
基于相似派 (similarity-based category)
经典理论 原型理论 样例理论 图式理论的某些部分
概念与分类 (Concept and categorization)
• 概念的本质
– 分类是将近似的物体、时间、模式分门别类。 – 概念则是这些类别的心理表征。概念可以帮 助我们组织知识,将新遇到的事物与旧事物 联系起来。
分类的作用
• Why categories are useful? • Knowing something is in a category provides a great deal of information about it.
Some effects of prototypicality
Effect Family resemblance Typicality Property of High-Prototypical Items Have more in common with other members of the category. Reaction time to statements like “A______ is a bird” faster in high prototypical items (like robin) than to low (like ostrich). Naming first when people list examples of a category. Facilitates making same-different color judgments for high-prototypical items.
概念形成理论面临的共同任务
• 在“经济性原则”与“信息量原则”之间 求得平衡 • 分类一致性(Some approaches, such as the classical approach, do this very directly; others have more fuzzy boundaries around and between concepts.)
样例理论 (The Exemplar View )
• 观点:
– 人们将具体的个别样本储存在记忆中,以后利 用它们进行分类。 – The approach assumes that people categorize new instances by comparing them to representations of previously stored instances, called exemplars.
– 认为人们总是在样例和类别之间有意义的关 系的基础上对样例做出分类。
经典理论( the classical view)
• 观点:
– 任何一个概念都是由一系列必要的和充分的特 征加以定义的: the classical view holds that the features represented are individually necessary and collectively sufficient (Medin, 1989). – 概念不是由样例作为表征,而是由特征信息的 抽象形式作为表征的,类别的成员泾渭分明, 没有较好或较差的样例。 The classical view has no way to explain people’s intuitions that some birds are “birdier” than others.
Basic Level Concepts
• “Piano” and “guitar” are examples of two basic-level categories. Such categories include members that are maximally similar to one another, unlike superordinate levels of categories (e.g., “musical instruments”), which contain members (e.g., pianos and guitars) that are dissimilar in several respects. • At the same time, basic-level categories are most differentiated from one another, especially relative to subordinate categories. “Grand piano” and “upright piano” are two categories at the subordinate level; these categories are less distinct than are two basiclevel categories, such as “piano” and “guita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