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年安徽省中考真题历史试题(答案+解析)

2019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开卷)注意事项1.历史试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巻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过程中可以参考教科书和其他资料。
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以“仁”释“礼”,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墨家思想D. 法家思想【答案】A【解析】根据“以“仁”释“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是儒家思想,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
A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2.汉初的封国有王、候两级。
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
候国建制与县相当,直属朝廷。
由此可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针对A. 王国B. 侯国C. 郡D. 县【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采取推恩令,让王国国王将自己王国的疆土再次分封给自己的儿子形成侯国,而侯国归郡管辖,王国越分越小,实力大减,使王国问题最终得以解决。
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3.下图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
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A. 源于自然灾害B.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 阻碍民族交融D. 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答案】B【解析】由图片可知,西晋时期我国北方民族、中原汉族均出现南迁现象。
大量人口南迁为江南地区的开发不仅带来了劳动力,还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4.下图是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1912-1921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1921年)柱状图。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9 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满分 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 120 分钟)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分)1.以“仁”释“礼” ,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根基的是( )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法家思想2.汉初的封国有王、候两级。
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
候国建 制与县相当,直属朝廷。
由此可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针对( ) A .王国 B .侯国 C .郡 D .县3.如图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
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 )A .源于自然灾害B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 .阻碍民族交融D .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4.如图是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 1912-1921 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 1913-1921 年)柱状图。
该图 反映了( )6.抗战时期,苏联援华约 1.7 亿美元;美国援华 8.4 亿美元,仅占其对外援助的 1.8%;英国对华援 助也是有限的。
中国实际所获外国援助与所需相距甚远。
这反映了( )A .中国抗日战争无需外援B .中国单独抗击日军C .中国抗战主要依靠自己D .中国经济实力强大7.1949 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
从“人民解放军”“人民银行” ,到使用的“人 人民广场”等, “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 A .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 .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D .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8. 1971 年,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即同意北京和台北都在联合国拥有席位。
基辛格访华 时曾以此试探中国,被周恩来总理拒绝。
这说明( )A .列强加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B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C .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D .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良机5.“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是( ) 革命成功惟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以及逐题解析版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分)以“仁”释“礼”,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2.(2分)汉初的封国有王、候两级。
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
候国建制与县相当,直属朝廷。
由此可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针对()A.王国B.侯国C.郡D.县3.(2分)如图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
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A.源于自然灾害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阻碍民族交融D.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4.(2分)如图是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1912﹣1921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1921年)柱状图。
该图反映了()A.列强加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C.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D.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良机5.(2分)“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惟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
”这次革命的重任是()A.推翻清政府统治B.反对袁世凯独裁C.打倒列强除军阀D.打败日本侵略者6.(2分)抗战时期,苏联援华约1.7亿美元;美国援华8.4亿美元,仅占其对外援助的1.8%;英国对华援助也是有限的。
中国实际所获外国援助与所需相距甚远。
这反映了()A.中国抗日战争无需外援B.中国单独抗击日军C.中国抗战主要依靠自己D.中国经济实力强大7.(2分)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
从“人民解放军”“人民银行”,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表明我国()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8.(2分)1971年,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即同意北京和台北都在联合国拥有席位。
安徽省宣城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宣城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水似银。
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横断山,路难行,敌兵重,压黔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诗歌反映的史实发生在A.甲午战争期间B.北伐战争期间C.红军长征期间D.解放战争期间【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到达贵州的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6年10月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结束。
故诗歌中的“四渡赤水”“袭金沙”发生在红军长征期间,故C符合题意;甲午战争、北伐战争、解放战争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2.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部分),空白处政权的建立者是A.刘邦B.刘秀C.刘备D.刘裕【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题干“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部分)”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空白处政权是西汉。
秦朝末年农民起义之后,刘邦领导的军队逐渐壮大,最后打败了项羽,统一全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西汉后期朝政腐败;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
因此秦朝之后,新朝之前是西汉,而西汉的建立者是刘邦。
所以选项A符合题意;而选项B刘秀是建立东汉的皇帝,不符合题意;选项C刘备是三国时期建立蜀国的皇帝,不符合题意;选项D刘裕是南朝刘宋开国皇帝,不符合题意;故选A。
3.如果给如图的卡片加上一个标题,最合适的标题应该是A.欧洲走向一体化的背景B.欧洲走向一体化的过程C.欧洲走向一体化的影响D.欧洲走向一体化的困难【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西欧国家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和国际地位,避免成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加强交流合作,促进经济的发展。
2020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图2 2020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开卷,70分,同道德与法制共120分钟)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框)(2020·安徽)1.图1是汉字“鱼”字演变的简单历程,据此可知()图1A .汉字是我国唯一文字B .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C .汉字的演变由简到繁D .汉字部来源于象形字(2020·安徽)2.据《史记》载:“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这说明( )A .秦朝法律影响后世B .法治思想始于秦朝C .秦朝实行严刑峻法D .法律助推秦灭六国(2020·安徽)3.北宋中期,蔡襄指出:“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
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
”这反映出北宋治国的特点是( )A .休养生息B .兵民合一C .重文轻武D .外重内轻(2020·安徽)4.制作读书摘要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
图2所反映的中央政府加强管辖的地区是( )A .台湾B .西藏C .新疆D .东北(2020·安徽)5.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一直为这场运动缺乏传统文化支撑、处于浮游漂离状态而苦恼,五四运动令他们眼前豁然一亮,找到了传统价值的立足点。
这里的“立足点”是( )A .尊孔复古B .三民主义C .民主科学D .爱国主义(2020·安徽)6.“这次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长达3万字的‘八个决议’,确立了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这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系统性的建党与建军文件,使中国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军队日益成为一支精干而富有战斗力的力量。
”“这次会议”是( )A .八七会议B .古田会议C .遵义会议D .中共七大(2020·( )A .美国援助是中国抗战取胜的关键因素B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C .苏联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牺牲最大D .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2020·安徽)8.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图3和国土地改革法》。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开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2019·安徽)1.以“仁”释“礼”,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2019·安徽)2.汉初的封国有王、侯两级。
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
侯国建制与县相当,直属朝廷。
由此可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针对()A.王国 B.侯国 C.郡 D.县(2019·安徽)3.图1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
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A.源于自然灾害 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阻碍民族交融 D.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2019·安徽)4.图2是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1912~1921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1921年)柱状图。
该图反映了()A.列强加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C.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D.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良机(2019·安徽)5.“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惟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
”这次革命的重任是()A.推翻清政府统治 B.反对袁世凯独裁 C.打倒列强除军阀 D.打败日本侵略者(2019·安徽)6.抗战时期,苏联援华约7亿美元;美国援华8.4亿美元,仅占其对外援助的1.8%;英国对华援助也是有限的。
中国实际所获外国援助与所需相距甚远。
这反映了()A.中国抗日战争无需外援 B.中国单独抗击日军C.中国抗战主要依靠自己 D.中国经济实力强大(2019·安徽)7.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
从“人民解放军”“人民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以及逐题解析版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2分)以“仁”释“礼”,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2.(2分)汉初的封国有王、候两级。
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
候国建制与县相当,直属朝廷。
由此可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针对()A.王国B.侯国C.郡D.县3.(2分)如图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
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A.源于自然灾害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阻碍民族交融D.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4.(2分)如图是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1912﹣1921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1921年)柱状图。
该图反映了()A.列强加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C.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D.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良机5.(2分)“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惟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
”这次革命的重任是()A.推翻清政府统治B.反对袁世凯独裁C.打倒列强除军阀D.打败日本侵略者6.(2分)抗战时期,苏联援华约 1.7亿美元;美国援华8.4亿美元,仅占其对外援助的 1.8%;英国对华援助也是有限的。
中国实际所获外国援助与所需相距甚远。
这反映了()A.中国抗日战争无需外援B.中国单独抗击日军C.中国抗战主要依靠自己D.中国经济实力强大7.(2分)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
从“人民解放军”“人民银行”,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表明我国()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8.(2分)1971年,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即同意北京和台北都在联合国拥有席位。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初中学业考试水平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
”他意在说明A.分封制的崩溃B.商鞅变法的作用C.兼并战争的后果D.百家争鸣的原因2、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让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
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A.外戚干政B. 战乱额繁C.皇权至高无上D.地方权力削弱3、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为此,太宗A.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戒奢从简和轻徭薄赋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4、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象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象今天这样密切。
他这么说是因为A.甲午战争中国战败B.清政府已成“洋人的朝廷”C.山东主权转交日本D.义和团沉重打击八国联军5、图1是1912年1月1日出版的《申报》,其表明《申报》A.创办于辛亥革命期间B.专门报道政治新闻C.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D.是革命派的宣传报6、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潮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
“这一阵波潮”是指A.袁世凯独裁B.北伐战争爆发C.新文化运动D.黄埔军校创立7、新中国外交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图2中建交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中日两国建交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中美关系改善 D.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8、“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伯爵手持权杖,向所有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
这一仪式应出现于A.古代印度河流域B.中世纪的欧洲C.封建社会的日本D.古代两河流域9、历史学家帕尔默说,在18世纪后期的40年中,整个大西洋文明受到了具有相同目标的一场革命运动的涤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题(开卷,满分70分;历史、道德与法治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2019·安徽)1.以“仁”释“礼”,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根基的是()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2019·安徽)2.汉初的封国有王、侯两级。
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
侯国建制与县相当,直属朝廷。
由此可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针对()A.王国 B.侯国 C.郡 D.县(2019·安徽)3.图1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
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A.源于自然灾害 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阻碍民族交融 D.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2019·安徽)4.图2是中国棉纺织业布机数(1912~1921年)和机制面粉业年产量(1913~1921年)柱状图。
该图反映了()A.列强加大对中国的商品倾销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C.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D.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良机(2019·安徽)5.“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惟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
”这次革命的重任是()A.中国抗日战争无需外援 B.中国单独抗击日军C.中国抗战主要依靠自己 D.中国经济实力强大(2019·安徽)7.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
从“人民解放军”“人民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表明我国()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C.人民代表大会度已确立 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2019·安徽)8.1971年,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即同意北京和台北都在联合国都有席位。
基辛格访华时曾以此试探中国,被周恩来总理拒绝。
这说明()A.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一个中国原则是我国政府的一贯立场C.中国已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驱逐台湾在联合国席位成为中美共识(2019·安徽)9.1979年,占中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群体人均存款不足10元。
2009年,中国人均存款超万元。
从1979年到2009年,中国GDP增长了近100倍,人民币总量增加了700多倍。
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国有企业改革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实行改革开放 D.大量引进外来资金(2019·安徽)10.罗马法中有很多法律原则、诸如公民权利平等原则、重视证据原则、法人制度原则等一直被现代法律所采用,这表明罗马法()A.是现存第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 B.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C.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性文件 D.奠定了近代西方民主制的基础(2019·安徽)11.“这一时期,人们重新开始将目光从天国降到人间,将人类自身的本来面目还给了自身,将人的现实性、独立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及丰富的个性发掘出来。
”这一时期是()A.古巴比伦时期 B.罗马帝国时期 C.文艺复兴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2019·安徽)12.议会发布了一项文件,作为新国王登基的条件。
文件保证了议会的官论自由,并规定除非得到议会同意,禁止在和平时期保留军队。
国王与议会之间的互信得到了保证。
该文件是()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民法典》(2019·安徽)13.图3是英国约哈?莱齐的漫画。
科学家法拉第递给:“泰晤士河老爹”一张白纸,用来检测河水的不透明度。
这幅漫画讽刺的是()A.工业化造成环境污染B.城市化带来出行拥堵C.现代化加剧温室效应D.全球化导致贫富分化(2019·安徽)14.经过总结教训,列宁认为,既然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不可避免的。
为此苏联实施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2019·安徽)15.美国高呼着“共产主义的威胁”发动冷战,却干着控制别国、扩大本国利益的勾当。
“共产主义扩张”只是美国制造出来实现自己战略目的的“神话”。
这反映美国发动冷战的根本目的是()A.防止革命 B.控制西欧 C.遏制苏联 D.称霸世界二、辨析改错(8分)(2019·安徽)16.分裂违背历史潮流、统一是人心所向。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589年,隋朝灭掉南方的宋朝,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政权分立的局面。
A.中国抗日战争无需外援 B.中国单独抗击日军C.中国抗战主要依靠自己 D.中国经济实力强大(2019·安徽)7.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
从“人民解放军”“人民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表明我国()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C.人民代表大会度已确立 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2019·安徽)8.1971年,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即同意北京和台北都在联合国都有席位。
基辛格访华时曾以此试探中国,被周恩来总理拒绝。
这说明()A.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一个中国原则是我国政府的一贯立场C.中国已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驱逐台湾在联合国席位成为中美共识(2019·安徽)9.1979年,占中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群体人均存款不足10元。
2009年,中国人均存款超万元。
从1979年到2009年,中国GDP增长了近100倍,人民币总量增加了700多倍。
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国有企业改革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实行改革开放 D.大量引进外来资金(2019·安徽)10.罗马法中有很多法律原则、诸如公民权利平等原则、重视证据原则、法人制度原则等一直被现代法律所采用,这表明罗马法()A.是现存第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 B.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C.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性文件 D.奠定了近代西方民主制的基础(2019·安徽)11.“这一时期,人们重新开始将目光从天国降到人间,将人类自身的本来面目还给了自身,将人的现实性、独立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及丰富的个性发掘出来。
”这一时期是()A.古巴比伦时期 B.罗马帝国时期 C.文艺复兴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2019·安徽)12.议会发布了一项文件,作为新国王登基的条件。
文件保证了议会的官论自由,并规定除非得到议会同意,禁止在和平时期保留军队。
国王与议会之间的互信得到了保证。
该文件是()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民法典》(2019·安徽)13.图3是英国约哈?莱齐的漫画。
科学家法拉第递给:“泰晤士河老爹”一张白纸,用来检测河水的不透明度。
这幅漫画讽刺的是()A.工业化造成环境污染B.城市化带来出行拥堵C.现代化加剧温室效应D.全球化导致贫富分化(2019·安徽)14.经过总结教训,列宁认为,既然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不可避免的。
为此苏联实施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2019·安徽)15.美国高呼着“共产主义的威胁”发动冷战,却干着控制别国、扩大本国利益的勾当。
“共产主义扩张”只是美国制造出来实现自己战略目的的“神话”。
这反映美国发动冷战的根本目的是()A.防止革命 B.控制西欧 C.遏制苏联 D.称霸世界二、辨析改错(8分)(2019·安徽)16.分裂违背历史潮流、统一是人心所向。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589年,隋朝灭掉南方的宋朝,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政权分立的局面。
[ ](2)1279年,鲜卑族建立的元朝完成了统一,再次实现全国范国的大一统。
A.中国抗日战争无需外援 B.中国单独抗击日军C.中国抗战主要依靠自己 D.中国经济实力强大(2019·安徽)7.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
从“人民解放军”“人民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表明我国()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C.人民代表大会度已确立 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2019·安徽)8.1971年,美国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即同意北京和台北都在联合国都有席位。
基辛格访华时曾以此试探中国,被周恩来总理拒绝。
这说明()A.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一个中国原则是我国政府的一贯立场C.中国已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D.驱逐台湾在联合国席位成为中美共识(2019·安徽)9.1979年,占中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群体人均存款不足10元。
2009年,中国人均存款超万元。
从1979年到2009年,中国GDP增长了近100倍,人民币总量增加了700多倍。
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国有企业改革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实行改革开放 D.大量引进外来资金(2019·安徽)10.罗马法中有很多法律原则、诸如公民权利平等原则、重视证据原则、法人制度原则等一直被现代法律所采用,这表明罗马法()A.是现存第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 B.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C.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性文件 D.奠定了近代西方民主制的基础(2019·安徽)11.“这一时期,人们重新开始将目光从天国降到人间,将人类自身的本来面目还给了自身,将人的现实性、独立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及丰富的个性发掘出来。
”这一时期是()A.古巴比伦时期 B.罗马帝国时期 C.文艺复兴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2019·安徽)12.议会发布了一项文件,作为新国王登基的条件。
文件保证了议会的官论自由,并规定除非得到议会同意,禁止在和平时期保留军队。
国王与议会之间的互信得到了保证。
该文件是()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民法典》(2019·安徽)13.图3是英国约哈?莱齐的漫画。
科学家法拉第递给:“泰晤士河老爹”一张白纸,用来检测河水的不透明度。
这幅漫画讽刺的是()A.工业化造成环境污染B.城市化带来出行拥堵C.现代化加剧温室效应D.全球化导致贫富分化(2019·安徽)14.经过总结教训,列宁认为,既然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