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特色及优势

合集下载

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

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

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中医护理方案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运用中医学原理和方法,综合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手段,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

本文将就中医护理方案的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一、中医护理方案的优势中医护理方案相较于传统西医护理方案具有以下优势:1. 个体化护理:中医护理方案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特点进行个体化护理,针对性强,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2. 综合治疗:中医护理方案综合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治疗手段,能够从多个方面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3. 强调疾病根本原因:中医护理方案注重探究疾病的根本原因,通过调整人体阴阳平衡,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健康状态。

二、中医护理方案在各类疾病中的护理效果1. 呼吸系统疾病:中医护理方案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例如,在支气管炎患者中,中医护理方案可以通过中药治疗和穴位按摩等手段,缓解患者的咳嗽、气促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消化系统疾病:中医护理方案对于胃炎、胃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通过调整饮食习惯、采用中药调理,可以缓解患者的胃痛、消化不良等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3. 神经系统疾病:中医护理方案对于神经系统疾病如偏头痛、失眠等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中医护理方案通过中药治疗、按摩推拿等手段,可以舒缓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

4. 心脑血管疾病:中医护理方案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护理中表现出较好的效果。

通过中药治疗和针灸,可以调节患者的血压、心率等指标,减少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三、中医护理方案的推广应用中医护理方案的优势和疗效使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推广应用。

在许多医疗机构中,中医护理方案已经被纳入常规护理措施中,用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和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还有一些专门的中医护理机构,专门提供中医护理方案服务,为广大患者提供个体化、综合化的护理。

然而,中医护理方案在推广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中医特色服务护理亮点及创新举措

中医特色服务护理亮点及创新举措

中医特色服务护理亮点及创新举措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中医特色服务护理的亮点与创新举措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对健康观念的深化和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多元化,中医特色服务护理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诊疗方法和预防保健理念,正日益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认可。

中医特色护理在开展优质护理中的实践与成效

中医特色护理在开展优质护理中的实践与成效

中医特色护理在开展优质护理中的实践与成效篇一中医特色护理在开展优质护理中的实践与成效一、引言在当今的医疗环境中,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和质量都在不断提高。

中医特色护理,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优质护理服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践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开展优质护理中的实践及其成效。

二、中医特色护理概述中医特色护理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临床实践,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护理方法。

它强调个体化护理,注重调理身体、平衡阴阳,以及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

中医特色护理涵盖了整体护理、辨证施护、预防保健等多个方面,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三、中医特色护理在优质护理中的实践整体观念:中医特色护理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器官、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在护理过程中,需要从整体角度出发,全面评估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辨证施护:中医特色护理注重辨证施护,即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例如,针对老年患者,中医特色护理强调“扶正祛邪”,以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预防保健:中医特色护理注重预防保健,强调通过调理饮食、起居、情志等方面,增强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同时,中医特色护理还注重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以减轻病情和缩短病程。

多元化护理手段:中医特色护理采用了多种护理手段,如中药汤剂、针灸、推拿、拔罐等,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这些护理手段具有安全、有效、简便等特点,深受患者欢迎。

四、中医特色护理在优质护理中的成效提高患者满意度:中医特色护理注重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了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这使得患者能够在医疗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关心和关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促进医护合作:中医特色护理强调医护之间的密切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提高医护之间的沟通效率和工作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提高护士素质:中医特色护理要求护士具备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

中医护理的优势与临床应用

中医护理的优势与临床应用

中医护理的优势与临床应用近年来,中医护理在医疗领域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可。

与西医护理相比,中医护理独具一格,其优势在于综合运用中医理论和技术,旨在促进人体健康的平衡和和谐。

本文将探讨中医护理的优势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

首先,中医护理在保健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强调“治未病”,即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流通以及身心的和谐,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相比之下,西医护理更偏向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中医护理通过针灸、中药熏蒸和按摩等手段,可以调理脏腑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人体的自愈能力,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其次,中医护理在慢性疾病治疗中有独到之处。

慢性疾病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

而中医护理的特点是综合调理,注重整体治疗。

中医护理师会结合患者的病情、体质和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诊断和治疗,从而实现疾病的根治。

相比之下,西医护理更侧重于对症治疗,有时只能缓解病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此外,中医护理在病后康复中扮演重要角色。

对于手术后、疾病康复期和长期卧床患者而言,中医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康复速度。

中医护理通过调理气血、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对于一些老年患者来说,中医护理可缓解关节疼痛、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在这方面,西医护理往往无法提供同样的效果。

此外,中医护理在妇科、儿科和心理健康等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在妇科中,中医护理可调理女性生理周期和内分泌功能,缓解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

对于孕妇和产后妇女来说,中医护理师可以通过针灸、按摩等手段缓解妊娠反应、促进乳汁分泌和子宫恢复。

在儿科方面,中医护理可通过中药调理免疫系统、增强抵抗力,帮助孩子增长健康。

此外,中医护理在心理健康领域也有其独到之处,通过中医药及针灸等方式,可以缓解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总之,中医护理作为一种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护理以其综合调理、整体治疗的特点,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医护理的特点与原则

中医护理的特点与原则

中医护理的特点与原则中医护理是中医理论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特点和原则。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医护理的特点和原则。

一、中医护理的特点1.以整体观念为核心:中医护理强调整体观念,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医护理注重通过调节整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动静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2.个性化护理:中医护理注重个体差异,根据每个患者的体质、病情和症状,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中医护理重视因材施教,在保证基本护理的前提下,结合个体特点进行差异化的护理。

3.综合性护理:中医护理将多种治疗手段和方法相结合,包括中药、中医针灸、中医推拿、中医饮食疗法等。

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治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对症治疗。

4.强调预防为主:中医护理注重疾病的预防工作,鼓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不良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保持身心的平衡。

中医护理鼓励患者重视早期症状的变化,及时进行治疗,避免病情发展。

5.注重调节阴阳平衡:中医护理强调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础。

通过调整饮食、生活方式、运动等方面的因素,保持阴阳平衡,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6.个体特点护理:中医护理重视患者的个体特点,注重对患者身心状况的综合分析和评估,制定适合个体需要的护理方案。

二、中医护理的原则1.辨证论治:中医护理根据患者的病症和体质,通过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护理。

辨证论治是根据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总结出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2.调整阴阳平衡:中医护理强调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是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

通过运用中医的针灸、按摩、推拿等手段,调节患者的气血运行,调整身体各个系统的功能,达到阴阳平衡。

3.食疗养生:中医护理注重通过食疗养生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中医护士会给患者提供科学的饮食方案,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推荐适合的食物和烹调方法,帮助患者通过饮食调理来维持和改善健康。

4.心理护理:中医护理重视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

中医护理临床应用优势

中医护理临床应用优势

中医护理临床应用优势中医护理作为一种传统医学护理方式,与西医护理在临床应用中各具优势。

中医护理强调整体观念、平衡调理,重视疾病的防治,注重心身合一,能够在临床实践中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从中医护理的五大优势入手,进一步探讨中医护理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首先,中医护理强调整体观念,重视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平衡。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器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注重整体性,不只是针对症状治疗,更要调理全身健康状况。

这种整体观念使得中医护理能够更全面地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康复的效果。

其次,中医护理强调平衡调理,注重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

在中医看来,阴阳失衡是导致疾病的根本原因,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重点在于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使得人体内部的生理功能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这种平衡调理的方法可以通过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手段实现,有效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第三,中医护理重视疾病的防治,注重患者的自身调理和体质增强。

中医强调“治未病”,即在疾病未发作之前,通过调理体质、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护理过程中,中医护理人员会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和疾病倾向进行个体化的护理方案设计,帮助患者提升自身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率。

第四,中医护理注重心身合一,强调心理健康在疾病康复中的重要性。

中医认为情志与疾病密切相关,情绪的不畅会影响体内的气血运行,导致疾病发生。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中医护理人员会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通过中医养生、气功调理等方法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维持身心平衡,促进康复。

最后,中医护理在临床应用中,独具医疗效果,得到广泛认可。

许多疾病在西医治疗无效或效果有限的情况下,中医护理的应用往往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受到患者的好评。

在现代医学中,中医护理作为一种综合护理方式,逐渐受到重视,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诸多优势,包括整体观念、平衡调理、疾病防治、心身合一等方面,对患者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中医护理的优势与临床应用

中医护理的优势与临床应用

中医护理的优势与临床应用护理作为医疗领域中重要的一部分,与中医结合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护理服务已成为趋势。

中医护理在设备和技术之外,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整体护理与个性化护理相结合,具有许多优势并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中医护理的优势1.1 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中医护理秉承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注重在护理过程中关注患者的全面情况,包括体质、饮食、情绪等方面,与患者建立起“人文关怀”的沟通和互动,使患者在身体和心理上得到有效的满足和治疗。

1.2 注重整体护理中医护理强调“包治百病”的整体观念,通过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气血运行等维度,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促进患者整体健康的恢复。

与西医疾病的症状治疗相比,中医护理的整体护理方式更加全面,能够增强患者的自愈能力。

1.3 强调个性化护理中医护理认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体质都存在差异,因此,中医护理注重护理计划的个性化。

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特定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护理设计,制定符合患者需求的护理方案,从而更好地满足患者的个体差异和需求。

1.4 运用中医疗法中医护理在临床应用中广泛运用中医疗法,如针灸、艾灸、推拿等,以刺激经络和穴位,调整患者的气血流通,从而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这些中医疗法通过刺激人体自身的自愈能力,起到治疗和保健的作用,对许多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

二、中医护理的临床应用2.1 慢性病管理中医护理在慢性病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采用中医疗法和中药治疗,结合整体护理和个性化护理,帮助患者调整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2.2 康复护理中医护理在康复期的患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中医疗法可以促进患者的气血流通,恢复受损的组织和器官功能。

同时,中医药特有的调理作用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身心的平衡,提升康复效果。

2.3 疼痛管理中医护理在疼痛管理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中医疗法如针灸、推拿等能够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和经络,调整疼痛区域的气血流通,缓解疼痛,减少对西药的依赖性,提升患者的疼痛忍耐力。

中医护理的优势和发展方向

中医护理的优势和发展方向

中医护理的优势和发展方向
中医护理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个性化护理:中医护理注重个体化的治疗和护理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和环境等因素,针对性地给予相应的中药治疗和调理,从个体的特点出发,使治疗更加精准和有效。

2. 综合治疗:中医护理采用综合治疗的模式,将药物治疗、按摩推拿、针灸、中草药熏蒸等多种治疗手段结合起来,综合考虑患者的身心健康问题,从而达到全面治疗和康复的效果。

3. 强调自身调节能力:中医护理注重患者的自身调节能力,通过药物治疗和调理功法,激发和增强患者自身的生命力,使机体能够自行调节和恢复健康状态。

4. 预防保健:中医护理强调以预防为主,注重调整和维护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预防疾病和保持健康的目的。

通过中医药的调理和养生方法,可有效预防常见疾病的发生。

中医护理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理论创新:中医护理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将现代医学知识与中医理论相结合,开展新的研究,提高中医护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2. 技术创新:中医护理需要不断深化和发展各种治疗技术,包括新的中药配方、新的推拿和针灸手法等,以提高治疗效果和
患者的舒适度。

3. 教育培训:中医护理需要加强相关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水平,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推动中医护理事业的发展。

4. 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医护理需要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中医护理机构和专家进行交流,学习其先进经验,推动中医护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地位的提升。

5. 着力解决实际问题:中医护理需要深入生活、深入实际,关注社会需求,解决人民群众的现实问题,开展中医护理项目和服务,提高护理的实用性和社会影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Ø 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认为“天人合一”、“天人 相应”,即人和自然界有密切联系,人体生理功 能与自然界四季气候变化相适应
2020/11/14
10
整体观——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 临床见到口舌生疮局部病变的病人。中医认为是心火上炎 或小肠实热所致。 “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 护理上除在局部用药外,还须嘱病人保持情志舒畅, 避免情免情志过激,不食油腻煎炸辛辣等助热生湿之品, 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以通过泻小肠之火而清心火。

2020/11/14
整体护理
是以护理程序为框架, 对护理对象进行生理、 心理、社会、文化等多 方面全过程的护理
5
p中医护理
p西医护理
• 整体观(人是一个 有机的整体,人与自 然的统一性)
• 辨证施护(同病异 护/异病同护)
2020/11/14
• 整体护理(因病施 护,因人施护,因需 施护),人环境健康 护理
体现 l 辩证施护包括异病同护、同病异护
2020/11/14
16
辩证施护
例一: 感冒
临床症见: 以鼻塞、流涕、咳嗽、恶
寒、发热、头身疼痛为 辩 证
主要表现的病人初步印 象为感冒病
风热感冒证 风寒感冒证 气虚感冒证 暑湿袭表证 阴虚感冒证
2020/11/14
17
辩证
辩证施护
[风热感冒
u 发热重、微恶风寒 u 头昏胀痛面色多赤 u 目红、鼻塞息热 u 咳嗽痰涕黄稠 u 口干而渴 u 咽噪或咽喉肿痛 u 舌苔薄黄、脉浮数者
予热饮料或 中,不可过 豉汤、生姜红
盖被保暖, 暖。
糖水等辛温解
以助微汗出。
表之品。
风热感冒:
可多食水果可 给予绿豆汤、 西瓜、莲藕、 苦瓜等清热辛 凉之品。
2020/11/14
19
例2: 胃脘痛
辩证施护
临床表现: 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
辨证
寒邪 饮食
客胃证 停滞证 犯Leabharlann 证 郁热证 停胃证 亏虚证 虚寒证
宣泄内心苦衷,使其肝气调达。
22
辩证施护
• 从上病例可见,同一种病, 却因其“证”不同,而护理方 法截然不同。这充分体现了 中医辨证施护的特点。 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绝不 能着眼于“病”的异同,而应 着眼于“证”的异同。
2020/11/14
23
辩证施护-----三因制宜
• 辨证施护要因时、因人、因地制宜。要求护理疾 病时要根据季节,地区及人的性别,体质,年龄 等不同,而制定相宜的护理原则和措施
整体观---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 “人与天地相应” 、 •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气成”, • 自然界的变化又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
而机体相应地产生生理性反应,若超越生理 范围,则产生病理变化。
2020/11/14
13
整体观 ——人和自然界的密切联系
春天多温病,夏天多热病,秋天多燥病,冬天多伤寒。这种
肺,出现胸闷,气短,头晕,乏力,形体憔悴,毛发
2020/11/14 枯燥等表现。
28
情志护理方法
“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而 后医其未病”。
以心医心之法,乃是最妙之上
2020/11/14
29
情志护理方法
• 以情胜情疗法:是指一种情志病变,通过 另一种情志活动予以改善,它的理论基础 是传统的五志相胜。
l胃脘痛时卧床休息,痛缓后适 当活动。 l中药宜饭前温服。 l疼痛持续不解,可遵医嘱服沉 香粉、延胡粉各1g,以理气止 痛。也可遵医嘱针刺阳陵泉、 太冲、内关、合谷、中脘、足 三里等穴以止痛,用泻法。 l加强情志护理特别重要!安慰 病人善于克服不良情绪影响, 保持乐观情绪,开导鼓励病人 诉说内心的烦恼与不畅,通过
• 循证护理(教科书, 卫生政策法规规范, 诊疗护理常规,技术 规范,卫生行政/专业 学术机构指南,患者 病史/临床表现的动态 改变及记录,医护人 员的临床判断和经验)
6
• 中医护理
三因制宜 – 因时制宜 – 因地制宜 – 因人制宜
2020/11/14
• 西医护理
• 第一章 通风以及一些应注意的事 • 第二章 房子的健康条件 • 第三章 精细的安排 • 第四章 噪音 • 第五章 变化 • 第六章 饮食 • 第七章 什么样的食物 • 第八章 床和被褥 • 第九章 光线 • 第十章 房间和墙壁的清洁 • 第十一章 个人卫生 • 第十二章 不停地谈论希望和建议 • 第十三章 对病人的观察
滋阴、补阳的食品治之;然而虚证患者多脾胃虚弱,进补时不宜 食用糯米、大麦等滋腻、硬固之品,食物以清淡而富于营养为宜。
2020/11/14
34
饮食调护
因时施膳
注意四季气候变化的特点极为重要。
• 春季气候转温,五脏中属肝,以肝主疏泄为特 征,适宜进补,饮食以补肝疏散为主,可选用 韭菜炒猪肝等;
• 夏季炎热酷暑,五脏属心,以喜凉为特征,适
2020/11/14
36
因人施膳
饮食调护
由于体质的差异,对于食物温性或凉性的食 用选择应得当。
• 阴虚阳热之体,饮食宜凉,选用养阴为主的 食物,如银耳、甲鱼等;
• 阳虚阴盛之体则饮食宜温,选择补阳食物, 如羊肉、狗肉等;
• 气虚宜补气,如人参粥。
2020/11/14
37
饮食调护
因人施膳
• 血虚之体宜补血,如猪肝等;
• 思为脾志,思则伤脾,“思则气结”。思虑太多者常会
出现食欲不振,食后脘闷腹胀,这是脾气受损的表
现;
• 恐为肾志,恐则伤肾,“恐则气下”。卒受惊恐之人常
可有小便失禁之症,此及肾气受损的表现。
• 喜为心志,喜则伤心,“喜则气缓”。过喜则神不守
舍,心神恍惚,而产生失神 、癫狂等病症。
• 悲为肺志,悲则伤肺,“悲则气消”。悲哀忧愁太过伤
四季变化对病情的影响就是“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临床上
某些疾病如痹症、哮喘之类,也往往在气候急剧变化之际, 或节气交替时节,病情复发或加剧。
护理上要掌握四时气候的变化规律,对护理对象有 针对性的进行适时指导,以减少发病,这和整体护理的 预防保健内容是相吻合的。
2020/11/14
14
中医护理特色
辨证施护
2020/11/14
11
整体观——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 人体局部和整体是辩证统一的,人体某一局部的 病理变化,往往反映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
• 因此,我们在护理病人过程中,必须从整体出 发,通过观察病人的外在变化,了解机体内脏病 变,从而护理问题和采用护理措施,使疾病早愈。
2020/11/14
12
中医护理特色及优势
前言
中医护理是我国独有的护理学科,在促进 人类健康,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命质量等方 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 明确要求“大力发展中医护理,提高中医护理 水平,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注重中医药 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2020/11/14
7
• 中医护理
• 情志护理 • 七情内伤 • 七情相制 • 移情
• 西医护理
• 心理护理 • 身心社灵护理 • 生理心理社会/整体护

2020/11/14
8
• 中医护理
• 西医护理
2020/11/14
• 饮食调护 – 辨证施膳 – 食物的四气(寒热 温凉)五味(辛甘 酸苦咸) – 有节有方 – 谨和五味
• 妇女有经期、怀孕、产后、哺乳等生理 变化阶段,可根据各期选择补气、补血、 补肾、通乳之品,如母鸡、糯米粥、鳝 鱼、猪蹄等。
2020/11/14
38
因地施膳
饮食调护
由于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生活 习惯的不同,人的生理活动和病变特点也不尽相 同,故施膳时应区别对待。
脾胃虚寒证
l室温宜暖,注意保暖, 避风寒,根据季节或气温 得变化增减衣被,劳逸适 度。气虚消瘦者,饭后宜 休息片刻,再适当运动, 如散步等。 l中药汤剂宜饭前热服, 服药后宜进热粥、热饮, 以助药力。 l胃痛时可用连须葱有头 30g、生姜15g,共捣烂炒 热布包,热敷胃部。
2020/11/14
肝气犯胃证
宜清补,饮食以清暑生津为主,可选用绿豆粥
等;长夏阳热下降,水气上腾,为一年中湿气
最盛的季节,五脏属脾,应以解暑为宜,宜进
淡补饮食,如苡仁粥、芦根等;
2020/11/14
35
因时施膳
饮食调护
• 秋季气候凉爽,五脏属肺,以收敛为特征,适宜 平补,饮食应平补润肺,可选雪梨、百合、银耳 羹等;
• 冬季气候寒冷,五脏属肾,以收敛潜藏为特征, 适宜温补,饮食以补肾温阳为特征,由于气温骤 降,易感寒邪,易伤阳气,又寒客经络,关节经 脉拘急,气血凝滞阻闭,饮食可选用羊肉、狗肉 等。
体的精神状态。
• 七情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在正常的情况下一般不
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 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 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由于它是造成内 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故又称“内伤七情”。
2020/11/14
26
中医情志护理
证可食荆芥粥,用姜、葱、蒜、胡椒等作调味料;表热证者可食 防风粥.
• 寒证:应给予温热性质的食品治之,如糯米、桂圆肉、大枣、
韭菜、生姜、杏子、板栗鸡肉、牛乳等;忌冷饮、凉菜、大量的 生冷蔬果等。
• 热证:可给予西瓜、绿豆、梨等寒凉之品。忌辛辣,如辣椒、
小茴香、八角、酒等。
• 虚证:虚证患者以其阴阳气血不同之虚,分别给予益气、补血、
2
2020/11/14
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
• 整体观
• 辩证施护 • 情志护理 • 饮食护理 • 时间护理 • 服药护理 • 中医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