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节主题
小说主题与情节分析

小说主题与情节分析一、主题分析主题是一部小说的核心思想或中心主题。
它是通过情节、人物形象、语言等元素来表达的。
小说的主题通常探讨了人生、道德、社会问题等,使读者思考和反思。
下面就来分析一部小说的主题。
二、情节分析情节是小说中所发生事件的组织结构,它通过一系列有联系的事件展现故事的发展。
情节包括主要情节线和次要情节线。
下面将对小说的情节进行分析。
三、主题与情节的关系分析小说的主题和情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主题是通过情节来表达的,情节则通过展示不同的主题来推动故事的发展。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主题与情节之间的关系。
1. 主题引导情节主题的设定直接影响着小说的情节。
作者通过选择特定的主题,才能决定故事中发生哪些事件,以及这些事件的发展方式。
例如,如果主题是关于自由与束缚的对比,那么情节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就会以此为基础。
2. 情节展现主题情节是表达主题的手段之一。
通过一系列具体的事件,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主题。
例如,如果主题是关于勇气与成长,情节中的人物可能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通过战胜这些困难而成长。
3. 主题深化情节情节的发展也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主题。
当情节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时,主题也随之变得更加复杂和丰富。
通过情节的细节描写、人物的对话等手法,作者可以让读者逐渐领悟到更深层次的主题。
四、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说明主题与情节之间的关系,下面以一部经典小说《1984》为例进行分析。
1. 主题分析《1984》的主题是对权力、控制和个人自由的反思。
小说通过描述一个极权主义社会中的主人公温斯顿的故事,揭示了当权者对个体思想和行为进行操控的可怕后果,以及对言论、隐私和独立思考的压制。
2. 情节分析小说的情节围绕着温斯顿的生活展开。
从他开始内心的抵抗,到与女主角朱莉娅的爱情,再到最终被政府迫害并被洗脑,情节呈现了一个充满压抑和恐惧的世界。
通过描述温斯顿与政府的斗争和他的内心矛盾,情节展示了主题中的权力和控制的问题。
读后续写8种主题情节模板清单-2024届高三英语二轮复习

读后续写8种主题情节模板1.和谐社会-与人为善-萍水相逢萍水相逢通常发生在陌生人之间,某些契机使他们相遇,并向对方伸出援手。
在无条件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也感受到善良与信任的意义。
故事情节可能包含“偶然事件”“相识结缘”和“心心相传”。
偶然事件1.On our way back home, the car broke down and we were stranded in the middle of the road.我们回家的路上汽车抛锚了,我们被困在路中间。
2.While walking in the park, I came across an old man who was apparently looking for something.在公园散步时,我偶遇了一位老人,他显然在找什么东西。
3.Upon hearing the bad news, she knit her brows into a deep frown, totally at a loss.听到这个坏消息时,她皱起了眉头,完全不知所措。
相识结缘1.They offered to give me a ride, which I gratefully accepted.他们主动提出载我一程,我感激地答应了。
2.He told me that the dog that had accompanied him for years was lost. Seeing how tired the old man was, I decided to give him a helping hand to look for the lost dog.他告诉我陪伴他多年的狗丢了。
看到老人这么累,我决定伸出援手帮他寻找丢失的狗。
3.Seeing deep guilt on his face, I decided to take a different approach to deal with the issue.看到他脸上深深的愧疚,我决定采取另一种方式来处理这个问题。
文学作品的主题与情节

文学作品的主题与情节文学作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在文学作品中,主题和情节是两个重要的构成要素。
主题是作品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或意义,而情节则是主题在作品中所呈现的故事线索和事件发展。
主题和情节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学作品。
一、主题的意义主题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是作品所要传递给读者的核心思想。
主题可以是对人生、社会、自然等方面的思考和感悟,也可以是对某一特定问题的探讨和表达。
主题的选择和表达方式直接影响着作品的深度和内涵。
一个优秀的作品往往有着深刻的主题,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二、情节的构建情节是文学作品的骨架,是通过一系列事件和行动来展示主题的手段。
情节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作品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一个精彩的情节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愿意继续阅读下去。
情节的构建需要考虑节奏感、张力感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因素,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三、主题与情节的关系主题和情节是文学作品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
主题是情节的灵感来源和内在动力,而情节则是主题的具体呈现和展开方式。
主题决定了情节的选择和发展方向,而情节则通过具体的事件和人物来展示和诠释主题。
主题和情节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学作品。
四、主题与情节的例子在经典文学作品中,主题与情节的关系表现得尤为明显。
例如,《红与黑》这部小说的主题是社会阶层和个人命运的冲突,而情节则通过主人公朱利安的经历和命运展示了这一主题。
小说中的各种事件和人物形象都是为了突出主题的表达和探讨。
又如,《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的主题是爱情与婚姻的选择,而情节则通过伊丽莎白和达西之间的误会和矛盾来展示这一主题。
五、主题与情节的启示主题和情节的关系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
首先,一个好的主题能够激发作者的创作灵感,并为情节的构建提供方向和动力。
其次,情节的设计要符合主题的要求,以使作品更加有机、连贯。
最后,主题和情节的结合需要注意平衡,既要有深度和内涵,又要有趣味和吸引力。
3、主题与结构详述

而且,这个说法远不像它看起来那么简单。
对于一般的情节剧也即因果关系剧而言, 最为普遍的结构模式见如下图例:
1、建置
建置是开端部分,也是影片的第一幕。 一般的剧作会花大约30分钟/页左右的时间
来建置这个故事、人物、戏剧性的前提、 戏剧性情境、以及主要的人物关系。
这样的经典设计所指的基本是在一段连续 的时间内由一系列具有连贯性的、有因果 关联的行动构成的影片。
存在有反结构、反情节的影片。
但是,任何影片都是在其“自身所形成的 整体”中存在的。任何影片都不能脱离其 “整体”。把握反结构、反情节的影片也 一样要把握其“整体性”。
“从来欠债要还钱,冥府于斯倍灼然。若 使得来非分内,终须有日复还原。”
剧本主题的不同方面:情节主题和主题思 想。
情节主题:“动作和人物” 主题思想:剧本体现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
态。
情节主题是为了表现主题思想,主题思想 通过动作和人物体现。两者互相依存,共 同构成剧作的主题。
(二)主题的作用:
(二)结构的意义
所谓电影,无非是表现在一个或几个时间 段里,有一个人或几个人(或者其他主 体),在一个或几个地方,做一件或几件 事情。
但是,对这些元素的表现,总需要在一个 相对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一般是90~150分 钟之间)。同时,可能这样的表现需要相 对的完整性、戏剧性等特征。这就需要对 这些元素进行位置和次序上的安排。
对于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来说,也 许会有明显的开端、中间、结局,也许没 有。这一点对描述性文字并没有硬性要求。 但是对于戏剧及电影而言,已经成了一个 让人吃惊的惯例。
包括戏剧中,不论存在多少个实际的幕, 这些基本的概念是始终存在的。只不过我 们用来表述这些概念的方式总在变来变去。
小说:故事情节的梳理及主题的把握

小说:故事情节的梳理及主题的把握认识小说小说的定义: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小说:一种以很小的篇幅,反映生活中极短时间内发生的较单一的事件的文学体裁。
人物把握人物形象三要素情节把握情节主题环境鉴赏写作技巧一、概括小说情节安排1.小说的情节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情节安排的基本手法3.常见题型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③概括小说某一环节的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情节安排基本手法——各种叙述手法的运用与作用⑴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⑵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
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⑶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概括故事情节的方法思路⑴完整叙述。
人物+事件+结果⑵从主人公的角度叙述。
故事较复杂,关涉到的人物较多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
注意把握住事件涉及的对象,从同一角度概述,做到前后贯通。
对情节安排的评价1.全文情节一波三折。
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小说情节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
4.结尾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或引人深思。
5.结尾出人意料,情节逆转,深化主题。
6.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
二、赏析把握小说主题、1.主题是小说的灵魂。
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
2.常见题型:⑴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⑵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体会);⑶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红岩的情节与主题解读

红岩的情节与主题解读《红岩》是中国作家曲波所著的长篇小说,以中国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为背景,通过主人公刘胡兰的奋斗故事,揭示了人民英雄的崇高精神和革命的意义。
本文将对《红岩》的情节以及主题进行解读。
情节部分《红岩》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讲述了一位年轻女性刘胡兰的成长经历和奋斗历程。
故事以刘胡兰的家庭背景为开端,通过描写她与家人、朋友的亲情以及在红岩革命根据地中的革命斗争,展现了她坚韧不拔、顽强向上的个性。
在这个故事中,情节的发展主要以刘胡兰的成长为线索,从她青春期的学生生活、对抗日侵略和投身岁月革命,直到最后的烈士牺牲,红岩革命根据地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贯穿整个故事。
主题解读部分《红岩》的主题集中体现在对革命精神和牺牲精神的探讨上。
首先,革命精神是《红岩》的核心主题之一。
小说中通过描写刘胡兰在红岩革命根据地的努力奋斗和为人民牺牲的精神,展示了她的坚持和勇敢。
她视红岩根据地为自己的家,为了革命事业甘愿放弃个人的幸福和快乐。
她不懈地学习革命理论,积极参与军事训练,为了保卫领导者的安全而英勇抗敌,展现了革命者对于信仰和使命的坚守。
她的故事激励着读者对革命事业的热爱,弘扬了中国人民为了信仰而奋斗的革命传统。
其次,牺牲精神也是《红岩》的重要主题之一。
小说中刘胡兰为了革命和人民的利益,最终选择了舍身成仁。
她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以身殉国,以生命捍卫信仰,彰显了她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理想。
她的牺牲激发了后人对革命英雄的崇敬和敬畏之情,也唤起了人们在面临困难和选择时对于真理和正义的坚守。
除此之外,小说中也描绘了红岩革命根据地的变革和抗日战争背景下的人民抗争。
通过刘胡兰与其他革命者的互动,展现了人民群众的团结与勇敢。
小说以刘胡兰的牺牲为高潮,表达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向往自由、独立的愿望。
结语《红岩》通过讲述刘胡兰的成长历程和奋斗经历,呈现了那个特殊时期的历史背景以及当时人民的牺牲精神和革命精神。
小说通过情节和主题的融合,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年轻女性为理想和信仰而奋斗的形象,激发了读者对于革命英雄和牺牲精神的深思。
电视剧的故事情节:情节与主题
电视剧的故事情节:情节与主题
关于情节与主题的关系,可以用人作比喻。
如果说在电视剧里人物和情节是骨髓和肌肉的话,那么主题就是灵魂。
对于人来说,灵魂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却是人的主宰,人之所以为;人,就因为有灵魂.灵魂是生命的标志,对一具丧失了灵魂的躯;体来说,生命是不存在的。
人的行为总是为人的灵魂所主宰,在电视剧里,情节也必定在主题的统摄之下。
也就是说,编造情节并不是随心所欲的,除了要以人物性格为基础以外,还要符合主题的精神。
譬如说《一地鸡毛》这部电视剧中,除了剧中所写的情节之外,那些人物之间肯定还发生过许多别的故事,可以假设在小林与小彭之间会有一种似是而非的恋爱关系,在小林与李靖关系紧张的时候,可以让小彭来个第三者插足,然后在三人当中引发出三角恋爱关系…最后小林不能忍受李靖的庸俗势利,在小彭紧迫之下终于就范……如果在一部言情剧中,这样的故事是允许的,可是在这样一部社会心理剧中,这样的情节就有些游离于主题之外了。
在电视剧里,有些人物和情节表面上看好像游离于大的故事之外,但这些人物和情节却是剧作者和导演阐述主题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当然,在电视剧里,主题是通过情节来表现的,不可能设想每个情节都与主题有关,或者说每个情节都是为了阐述剧中的主题思想。
主题应该主要通过情节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在电视剧里最忌讳的就是思想说教,那样不仅会损害情节的生动性,也会损害主题的表现。
故事大全:丰富多彩的情节和主题
故事大全:丰富多彩的情节和主题故事大全:丰富多彩的情节和主题引言故事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和乐趣。
在故事中,我们可以体验到各种不同的情节和主题,与主人公一同经历着悲欢离合、生死离别。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向大家介绍故事大全中的一些经典情节和主题,让我们一同感受这些故事的魅力。
一、经典情节1. 英雄之旅英雄之旅是一种常见的情节,它讲述了一个英雄从普通人成长为英勇无畏的战士的故事。
这种情节往往包含着艰苦的磨砺和挑战,主人公在旅途中逐渐变得强大,最终战胜邪恶势力。
例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指环王》中的弗罗多·巴金斯等主人公都经历了艰苦的冒险,展现出了无畏的勇气和智慧。
2. 爱情故事爱情故事是文学作品中最为常见的情节之一。
这种情节通过讲述两个人之间的感情纠葛,让读者感受到爱情的美好与痛苦。
例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悲剧爱情、《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曲折爱情,这些故事都表达了爱情的力量和复杂。
3. 奇幻冒险奇幻冒险是一种充满想象力的情节,它通过描述奇幻的世界和奇特的生物,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充满惊奇的世界。
例如,《哈利·波特》中的魔法世界、《纳尼亚传奇》中的奇幻国度,这些故事都展现出了奇幻世界的魅力,使读者沉浸其中。
4. 历史传奇历史传奇将读者带入一个真实的历史背景中,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传奇。
例如,《冰与火之歌》中的维斯特洛斯大陆、《人间喜剧》中的法国大革命时期,这些故事都以真实的历史为背景,讲述了各具特色的传奇故事。
5. 成长故事成长故事是关于主人公在经历人生各个阶段的过程中,面对挑战、克服困难,最终实现自我成长的故事。
这类故事帮助现代读者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变化和挑战,培养他们积极的心态和适应能力。
例如,《小妇人》中的四个姐妹、《草房子》中的桑桑,这些主人公都在经历各种挫折和困难中学会了成长,收获了珍贵的人生经验和智慧。
二、经典主题1. 命运与宿命命运与宿命是许多故事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小说情节与主题的关系分析
小说情节与主题的关系分析小说是一种文学作品形式,通过借助故事情节来表达作家的观点、思想和主题。
情节是小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一系列事件的发展和变化展示故事的发展,而主题则是小说所要传达的核心思想。
情节和主题在小说中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本文将探讨小说情节与主题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它们之间的互动。
一、情节与主题的契合情节是小说讲述故事的核心,它通过一个个事件的连接和发展来展现故事的起伏与精彩。
相比之下,主题则是小说要表达的思想和观点,它赋予了小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
情节和主题之间的契合与融合对于一个优秀的小说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在一本关于人性善恶的小说中,情节的展开可以通过不同的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纷争和艰难选择来体现。
这些情节的发展揭示出人性的复杂和矛盾之处,使读者对于主题的思考和理解变得更加深入。
因此,情节的设置需要紧密围绕主题,通过不同的事件展现主题的多个方面。
只有当情节和主题紧密融合,读者才能深入地理解小说所要传达的思想,产生共鸣。
二、情节与主题的互动在小说中,情节和主题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情节的发展可以推动主题的呈现,而主题则为情节的选择和发展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它们之间的互动促使小说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使主题更加深刻和感人。
举个例子,假设一本小说的主题是关于爱与牺牲,它以情节的发展来展示人物之间的爱、亲情或友情是如何通过牺牲和奉献来体现的。
情节的设计将通过一系列事件来揭示人物的情感纠葛、困境和决择,这些事件既是情节的展示,也是主题的表达。
当读者通过这些情节了解到主题时,他们会对小说产生共鸣,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探讨爱和牺牲这一主题。
三、情节对主题的强化情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强化主题的表达。
通过巧妙的情节设计,小说可以更加直观地让读者领悟主题的内涵和重要性。
情节的安排可以通过一系列事件的连续展开,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情感上的共鸣,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到主题所传达的意义。
举个例子,一本关于环境保护的小说,情节的设计可以从一个具体的事件开始,比如一个主人公目睹了一片被砍伐的森林,他深受触动并下定决心保护环境。
古代小说西游记的故事情节与主题
古代小说西游记的故事情节与主题《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长篇小说。
它以宏大的叙事结构,丰富的情节和深刻的主题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喜爱。
本文将对《西游记》的故事情节和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 故事情节《西游记》讲述了四位主要的角色——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共同踏上取经之旅的故事。
故事一开始,孙悟空被封印于花果山,后被唐僧释放并拜为徒弟。
他们一起踏上西天取经之路,穿越险恶的山川,历经千难万险。
在这个旅程中,他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妖魔鬼怪,例如牛魔王、白骨精等。
孙悟空依靠他的武艺和智慧,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保护师徒四人的安全。
另外,他也曾与一些神仙、佛陀以及其他种种神奇的生物进行过交流和战斗。
在西行的过程中,他们还遇到了观音菩萨、如来佛祖等众多的神明。
这些神仙和佛陀为他们指明了取经方向,还给了他们很多宝贵的帮助和教诲。
最终,他们成功取得了真经,带回到东土大唐,为人间带来了智慧和福音。
二. 主题分析1. 信仰与坚持《西游记》中的主题之一是信仰与坚持。
唐僧师徒四人的旅程可谓艰辛无比,但他们始终坚守信念,不畏艰险。
他们对佛教的信仰使他们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和诱惑,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种坚持不仅体现在师徒四人身上,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于信仰和宗教的追求和崇拜。
2. 成长与自我超越另一个重要的主题是成长与自我超越。
在旅途中,孙悟空等师徒四人面对了无数的试炼和考验。
通过这些困难和挑战,他们逐渐学会了团结合作,互相帮助。
他们的性格逐渐成熟,心智逐渐成长。
特别是孙悟空,他最终放下了自己的狂妄与骄傲,学会了谦卑与宽容。
这一主题反映了人类在面对困境时如何通过努力和奋斗实现自我超越和提升。
3. 善恶与正义《西游记》还讨论了善恶与正义的问题。
在小说中,妖魔鬼怪常常代表着邪恶和诱惑,而师徒四人代表了正义与善良。
他们不仅与妖魔鬼怪展开激烈的战斗,也试图教育他们改过自新,追求善行。
通过这种方式,《西游记》传达了人类对于善恶的辨别和对正义的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松醉打蒋门神”,作者先把蒋门神描绘得如何厉害, 如何了不得,很多武艺高强的人都不是他的对手,这 是”先扬“,可武松一出场,几个回合,蒋门神就趴 下了:一方面衬托了武松威武,一方面也把蒋门神欺 软怕硬的虚弱本质揭露无遗。
职业:银行职员、中介、导游、厨师、会计、空乘、军人
志愿者(义工)、家政人员、司机、理发师、推销员
避讳的话题
感情类:小三、出轨、同性恋、性工作者 政治类:贪污受贿、徇私枉法、“反动思想” 犯罪类:黑帮、凶杀、侦探 其他:鬼怪灵异、梦境、武侠、动画、童话
审题
寻找题目背后的隐藏信息 充分理解题目的含义
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
语言表达
画面感 简练
教师、清洁工、片警、售货员、小贩、保安、医生、学生
护士、无业游民、公务员、店老板、工人、服务员
文字工作者(编辑、编剧、自由撰稿人、小说家等) 企业员工(小职员、部门经理、HR、公关等) 创意类 (设计师、建筑师、工程师等) 研究类 (学者、研发部门等) 艺术类 (画家、舞蹈家、音乐家等) 传媒类 (编导、记者、剪辑师、摄影等)
四,“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
作者把自己准备着力表现的人物,不妨先压一压, 就如伸出去打人的拳头先缩一缩。这样,击出去,更 有力;而准备贬低的人物,则不妨先让他“威风威 风”,然后,让他从“威风岭”上掉下来,便“摔” 得更惨。
县农建局的田副局长。从表面看,这个老田衣冠不整, 披个烂棉袄,无精打采,疲疲塌塌,慢慢吞吞,简直不象 个领导样子。可随着逐步深入,突然异峰崛起:他在海门 决堤抢险过程中,熟谙全局,胸有成竹,果敢勇猛,不顾 1954年防汛中患上的、一直没有好的、十分严重的关节炎, 身先士卒 地带头在大风大浪中搏斗,一直到战胜险情才 收兵!
二,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创作结构要巧,首先要“出其不意”,但更重要 的是所叙述的情节,必须在情理之中。所谓情理之 中,是指这种“出其不意”,与故事中人物性格的 发展合拍,合乎客观规律,合乎生活逻辑。它不是 荒诞的,不是臆造的。既曲折离奇,又理所当然。
美国圣诞节这一天,一对恩爱夫妇准备互赠礼物,并都 想买件使对方意想不到的东西。妻子看到丈夫有个祖传的金表, 但没有表链,就剪掉自己最珍爱的金色长女,拿去卖了并用卖 金发的钱去买表链。丈夫呢?看到妻子有一头美丽的金发,但 缺少一套适用的名贵梳子,就卖掉自己祖传的、一直伴随在身 边的、也是自己格外珍爱的表,用卖表的钱买了一套美丽华贵 的梳子。结果两人一碰面,丈夫拿着妻子送的新表链,表没有 了;妻子拿着丈夫送的一套新梳子,长长的金发没有了!夫妻 俩只好凄然相对而笑。
一,横切悬念,倒叙事件
指作者为避免平铺直叙,在故事首段就设置提挈全篇、 笼罩全文的悬念,故意给读者造 成疑团,以激起读者产生 兴趣读下去。
夜,墨黑,伸手不见五指。我到一个生产大队去。由于第一 次去,路生,加上碰到天阴,没月亮,没星星,自己又没带手 电 ,真是把人急坏了。就在这时,我碰到一个社员,恰恰住在 我要去的大队,就把我引去了。 沿途,他一会说:“同志,注 意,前头有条沟!”一会,又指点我:“同志,注意左边是口 塘!”最后,进了村,又指着一条巷子说:“里面住着咱们队长, 他会招呼你的。”可第二 天清早,我从队长屋里出来,看到一 个强壮的中年人,挑着桶,哼着轻快的曲子,向稻场旁 边的堰 塘走来。待他走近,我一瞄,哎,多好的一条汉子,眼怎么瞎了? 正想着,只见他蛮不在乎地下塘挑水。我大吃一惊,喊:“…… 是塘,你不要掉到水里了。”他回过头,眨眨眼,好像看到了我: “你不就是我昨夜给你引 路的同志吗?”……看到这儿,读者 一定禁不住问自己:他是个瞎子吗?为什么能那么利索地 引 人走夜晚呢?为什么他比有眼睛的人的“眼睛”还明亮呢?
三,一箭双雕,一点两面
利用道具,不只让一个角色,而使许多角色与这个 “道具”有关系;不只让一方,而是让矛盾的双方都 与这个“道具”打交道。这样,就可以从这个“道具” 身上挖掘人物心灵世界,揭露生活本质,完成作者在 这发现上的美学思想。
《二十先令的银币》“20先令的银币”本身就是作者的一个道 具。作者利用这个道具,首先让文中的、有钱的马斯顿太太故 意把它放进一套衣服里,然后让她的仆人弗斯戴克太太送这套 衣服到洗衣店去洗,但交代了一句,送洗之前,得把衣服口袋 掏一掏。弗斯戴克是个穷人,丈夫又瘫痪,急需钱用。这银币 该给她带来多少欢乐呵:可以给可怜的丈夫买水果,买烟,加 上一瓶酒;还可以去买几件必须添置的衣服……而马斯顿太太 就希望弗斯戴克悄悄地瞒下这枚银币,并把这二十先令花掉, 然后她再叫弗斯戴克交上这笔钱。弗斯戴克若交不出,她的目 的就达到了,证明穷人穷得卑劣,而她自己才是高尚的。弗斯 戴克太太经过一番艰苦的思想斗争后,总算没用这个“设下圈 套”的钱。当马斯顿太太一过问,她就颤悠悠地交还了……
情节主题的常见类型
电影没有真实与否,只有可信与否
外部事件式
商业类型片中常见的故事模式 事件的戏剧性很重要 大片中场面很重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出事了,怎么办?(激烈冲突/无激烈冲突)
目的: 写事,把事件过程尽量的曲折化。 写人(群像),写人在外部事件到来时的心理
注意事项: 情节主题单一,思想主题明确
写实只是一种手法,不是目的
要能在某个地方停下来,重点描写感情
人物历程式
传记/传记式故事 坎坷的人生,大的时代背景 结构较难,篇幅较长 人物的历程可以启示后人
人情关系式
两人关系式
心理历程式
心理/意识流电影
一般要有一次心灵危机
将心理外现
群像式
在固定的时间、地点、整一性情节 人物的性格要求高
可以出现在其他情节主题类型中
写故事的常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