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考试:多音字认读规则

合集下载

普通话发音规则

普通话发音规则

普通话发音规则一二:普通话中舌尖前音(又叫平舌音)z、c、s 和舌尖后音(又叫翘舌音)zh、ch、sh这两类声母的发音部位一前一后,完全对立,很多人会把舌尖后音读成舌尖前音。

若想改变这种情况,首先要熟练掌握这两类声母的发音特点及规律,其次要能准确区分含有两类声母的不同的字词。

具体的区分方法是:第一,利用普通话声韵配合关系来区分。

普通话声韵配合规律显示:(1)以ua uai uang 作韵母的字,声母是zh ch sh,如―抓、耍、拽、庄、床、双‖等;(2)以en作韵母的字,除了―怎、参(差)、岑、森‖几个字外,以eng作韵母的字,除了―层、曾‖和以―曾‖做声旁的少数字外,其余字的声母都是舌尖后音。

(3)以ou作韵母的字,除了―凑‖等少数字外,其余的声母是ch;(4)以uen作韵母的字中,只有―顺、吮、舜、瞬‖四个字的声母是sh,其余字声母是s;(5)以ong作韵母的字中,声母只有s,没有sh。

第二,根据形声字声旁的表音功能,利用已知的声旁推断出同声旁的一批字的读音。

这种方法虽有例外,但不妨一试,只是用时须谨慎,以免有出入。

平舌音有:做子在草左三四送足色座伞坐早作菜藏嘴森从诉走彩自次再仔参怎造还有个方法: 你可以看字典里的z c s部分.经常看,经常读慢慢就会好了!●有些韵母与平舌音相拼的字较少,和翘舌音相拼的较多zen:怎zhen:真阵镇震枕针贞诊圳斟臻ca:擦嚓cha:差查茬岔插察茶叉诧碴姹cou:凑chou:抽愁丑臭瞅筹仇绸酬惆踌cen:参岑涔chen:辰陈衬沉称臣尘趁郴晨嗔sen:森shen:身深伸慎呻神沈审甚什肾seng:僧sheng:声生省盛胜升圣剩牲笙绳●有些独体字是翘舌音,以它做声符的形声字大多是翘舌音,但少数是平舌音;还有的正好相反。

察—檫镲嚓--(擦)师—狮筛—(蛳)占—站战沾粘毡--钻束—速涑蔌簌觫嗽–漱3、记口诀松耸送,翘不动。

韵母uang,uai,ua,大胆翘舌不用怕。

母一共是23个: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韵母:6个单韵母:a o e i u v8个复韵母:ai ei ui ao ou ui ie ve 一个特殊韵母:er5个前鼻音韵母:an en in un vn4个后鼻音韵母:ang eng ing ong整体认读音节一共是16个: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发音区分主要在两点:一是阻碍部位不同,二是开口度大小不一样。

普通话考试之读音与声调的技巧

普通话考试之读音与声调的技巧

普通话考试之读音与声调的技巧普通话考试一直是衡量语言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普通话考试中,读音和声调是被高度重视的方面。

掌握准确的读音和合理运用声调可以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本文将介绍普通话考试中读音和声调的技巧,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考试。

一、准确的读音1. 学习国际音标:国际音标是学习语音的基础工具,通过学习国际音标可以准确地识别和发音各种音素。

考生可以借助相关学习资料,熟练掌握国际音标表,并结合实际演练,尽量做到准确地发出每一个音素。

2. 强调舌位和口型:舌位和口型对于发音来说非常重要。

在学习某个音时,要注意调整舌位和口型,尽量模仿母语者的发音方式。

可以通过观看相关的发音教学视频,模仿导师的口型和舌位,来帮助自己更准确地发音。

3. 练习口语表达:除了正音练习,还需要经常进行口语表达的训练。

可以和语伴进行对话,参加角色扮演,或者通过参加口语班等方式提高自己口语表达的能力。

只有在实际的语境中进行练习,读音才能够更加准确。

二、合理运用声调1. 注意声调的变化:声调在普通话中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改变字的意思。

在学习普通话时,要注意掌握各个声调的发音方式和区别,借助练习和记忆技巧,帮助自己更好地掌握声调的运用。

2. 训练声调的正确落实:在学习普通话时,要注重声调的正确落实。

只有将声调准确地应用在正确的位置上,才能够使语言表达更准确地传达出来。

可以借助语音教材和练习册,进行大量的声调练习。

3. 掌握语调的语境运用:除了单个字的声调外,整体的语调在普通话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语调的起伏和变化可以使语言更生动,更有表达力。

考生可以通过模仿母语者的语调,注重语句的重读和停顿,来提升自己的语调表达能力。

总结:在普通话考试中,准确的读音和合理运用声调是考生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通过学习国际音标,调整舌位和口型,练习口语表达,可以使读音更准确。

在运用声调方面,要注意声调的变化,正确落实声调,掌握好整体的语调。

希望以上的技巧能对考生在普通话考试中有所帮助,取得优异的成绩。

普通话多音字读音区分方法、“啊”变音规则、汉语拼音规则

普通话多音字读音区分方法、“啊”变音规则、汉语拼音规则

普通话多音字读音区分方法多音字,即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读音的字。

不少多音字看似简单,却容易误导大家,例如:应【yIng】届、尽【jin】早。

模【mu】具等等。

其实、大部分多音字都可以用简单的技巧将其区分开来。

第一,词性区分法【区分动词和名词】。

如:、扫、笼等。

扇:当扇是动词时,读作shan,如扇动,扇风;名词时读shan,如shan扇子、只扇。

记住:扇shan 扇shan子。

扫:当扫是动词时读作sao,如扫地、打扫;当扫是名词时读作sao,如扫带、扫把。

笼:当笼是动词时读作1ong,如笼络、笼罩等;当笼用作名词时读作1ong,如笼子、笼中鸟等。

第二,语言分析法【书面语和口语】。

如:色、血、壳、削等等。

色:《口)读shai,如摔色、色子等;其他读se。

血:(口》读xi,如吐血、出血、血糊糊、流了一点血;其余读xue。

壳:《口读ke,如贝壳、脑壳、鸡蛋壳儿、子弹壳儿等;其他读qiao削:<口读xiao,如削铅笔、削苹果皮等;其他读xue。

第三,关联区分法。

如炸、曲、燕、肖、销,炸:当与炸搭配的字词跟烹饪手法有关时读作zhd,如炸饺子、炸油条、炸子鸡等:共他读作zhd,如炸弹、炸药等。

曲:跟音乐有关读作q0,如歌曲、曲调、乐曲、曲高和寒等等:其他读作q0,如曲线、穿曲、曲径通曲处。

燕:当燕指姓氏或地名的时候读作Yan,如燕山、燕国;其他读作yan。

肖:当肖用作姓氏时读作xiao,其他读作xiao(四声)。

“啊”的变音规则“啊”是一个表达语气和感情的基本声音。

当它单独使用时,发它的本音,读伟“a”。

如果它用在句子的末尾时,它的读音会受它前面音节的未民音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语气词“啊”的音变主要是两花的结果,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读ya:前面音节的收尾因素是a、o、e、i、u时。

例如;原来是他啊(ta ya)!还要上一个山披啊(po ya)!我喜欢听你唱歌旁(ge ya)!态度这么坚决啊(jue ya)!别着急啊(j1 ya)!这本好绿啊(1v ya)!2.读wa:前面音节的收尾是u(ao、iao中的读音实际为u)时。

multitts多音字规则

multitts多音字规则

multitts多音字规则(实用版)目录1.多音字的概念和作用2.多音字的分类3.多音字的读音规则4.多音字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点5.结论正文一、多音字的概念和作用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它对于汉字的表达和语言的丰富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多音字可以让我们在不同语境下,通过改变读音来表达不同的意思,增加了语言的表达力和灵活性。

二、多音字的分类根据多音字的产生原因和读音的语义功能,多音字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历史音变:由于历史音变,一些字在特定语境下保留了古音,从而形成了多音字,如“行”字,读 xíng 时表示走,读 háng 时表示行列。

2.语义差异:由于语义差异,一些字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读音,如“扇”字,读 shàn 时表示摇动生风,读 shān 时表示用扇子打。

3.方言影响:由于方言的影响,一些字在特定地区有特殊的读音,如“露”字,在普通话中读 lù,在部分地区读 lòu。

三、多音字的读音规则多音字的读音规则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顺口原则:多音字的读音应尽量符合语言习惯,让发音顺口。

2.意义原则:多音字的读音应能区分语义,避免歧义。

3.语音规律:多音字的读音应符合语音规律,如音韵交替、声调变化等。

四、多音字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点在实际应用中,使用多音字应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语境选择正确的读音,避免造成歧义。

2.注意多音字的历史音变,了解其语源和演变。

3.尊重方言,但不应过度强调方言中的多音字。

五、结论多音字是汉字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它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力和灵活性。

怎样读准多音字

怎样读准多音字

怎样读准多音字现代汉语里有一定数量的多音字,这是我们学习普通话的一大难点。

有的汉字多达五六个读音,如“和”字就有hé、hè、hú、huó、huò、huo六种读法,要准确读出由“和”字组成的词语,就比较困难了。

怎样才能读准多音字呢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探讨,供大家参考。

一、从多音字的词性方面来判断读音。

有些多音字很难读准,我们可以从多音字的词性方面来辨别读音。

例如:“创”字有chuāng 和chuàng两个读音,怎样分辨它们呢我们知道,“创”读chuāng时是名词,因此,“创痕”“创口”“创面”“创伤”中的“创”字应读chuāng:“创”读chuàng时是动词,因此,“创办”“创建”“创立”“创业”中的“创”应读chuàng.以此类推,我们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判断一些多音字的读音。

例如:“刹”字有chà和shā:两个读音,读chà时是名词,读shā是动词。

所以,“古刹”的“刹”(名词)应读chà,“刹车”的“刹”(动词)应读shā:“荷”字有hé和hè两个读音,读hé时是名词,读hè时是动词,所以,“荷花”的“荷”(名词)应读hé,“荷锄”的“荷”(动词)应读hè。

二、从多音字的词义方面来判断读音。

有些多音字,单从词性上很难判断其读音,我们可以从多音字的词义方面加以辨别。

例如:“劲”字有jìn和jìng两个读音,怎样分辨它们呢很显然,“劲”读jìn时是名词,意思是力气、力量,又引申为精神、情绪、兴趣等;所以,“劲头”“干劲”“松劲”“心劲”中的“劲”字应读jìn.“劲”读jìng时是形容词,意思是坚强有力;所以,“劲敌”“劲旅”“刚劲”“强劲”中的“劲”字应读jìng.以此类推,我们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判断一些多音字的读音。

朗读多音节字词应试指导

朗读多音节字词应试指导

普通话朗读多音节词语应试指导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第二部分为“读多音节词语”,其分值为20分。

多音节词语读音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测试的成绩。

在这一部分,除了考查与第一部分“读单音节字”相同的声母、韵母、声调等语音标准程度外,更考察应试者对于词语的朗读能力。

应注意把握以下原则:一、以词为单位进行朗读这是多音节词语与单音节字词的根本性区别,也是读多音节词语的最基本要求。

这里指的多音节词语包括双音节词语、三音节词语和四音节词语,我们在读的时候不能按读单音节字词的方式一字一顿,要注意掌握多音节词语内在的节奏感和构词规律。

有的人为了调值到位,出项了一个词念出两个音的现象,这属于“读断”,要酌情扣分的。

多音节词语的朗读要求在2.5分钟内完成,时间比较宽裕,切忌读得太快。

二、读准词的轻重格式词的轻重格式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语音现象,是指多音节词语音节之间的音强比较。

多数情况下词的轻重格式在语流中是不变的,即相对稳定。

这是受语音规律限定的。

下面将对双音节词语、三音节词语和四音节词语的轻重格式进行介绍。

(一)双音节词语1.中重格式:这类词占大多数,读时第二个音节比第一个重些、长些。

如:人民、大会、广播。

2.重中格式:这类词不太多,读时第一个音节比第二个重一些,长一些。

如:毛病、药品、责任。

3.重轻格式:第二个音节又短又弱,即轻声。

如:弟弟、石头、萝卜。

(二)三音节词语1.中次轻重格式:在读的时候,第三个音节重于第一个音节,而第一个音节又要重于第二个音节。

如:共产党、东方红、展览会、西红柿。

有人习惯将这种格式读成中轻重,这样轻读容易吃字,语意不够明显。

2.中重轻:第二个音节比第一个音节重,末音节是轻声。

如:打拍子、小姑娘、老头子、硬骨头、儿媳妇。

3.重轻轻:后两个音节是轻声,如:飞起来,投进去。

(三)四音节词语四音节词语的轻重格式共分为三种,这一般与其词性的结构关系有关。

1.中重中重:大部分具有联合关系的四字格式成语读此结构,如:心猿意马、独断专行。

2024年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拼音规则

2024年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拼音规则

2024年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拼音规则普通话作为我国通用的语言,其标准化和规范化对于交流沟通至关重要。

而普通话水平测试则是衡量个人普通话能力的重要方式,其中拼音规则更是基础中的基础。

在 2024 年,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拼音规则依然有着明确且严格的要求。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声母的相关规则。

声母是使用在韵母前面的辅音,跟韵母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音节。

在发音时,要注意声母的准确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比如,“b”是双唇不送气清塞音,发音时,双唇紧闭,阻碍气流,然后双唇突然放开,让气流冲出,读音轻短;“p”则是双唇送气清塞音,发音时的口型与“b”相同,但要送出较强的气流。

再比如“z”是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c”是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zh”是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ch”是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

韵母方面,韵母是一个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韵母又分为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等。

单韵母有“a、o、e、i、u、ü”,发音时口型要保持不变。

复韵母如“ai、ei、ui、ao、ou、iu、ie、üe”等,发音时要注意从一个元音向另一个元音的滑动。

鼻韵母分为前鼻音韵母“an、en、in、un、ün”和后鼻音韵母“ang、eng、ing、ong”,前鼻音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后鼻音发音时舌根抵住软腭。

声调也是普通话拼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分别是阴平(一声)、阳平(二声)、上声(三声)和去声(四声)。

阴平调值为 55,发音高而平;阳平调值为 35,发音由中升到高;上声调值为 214,发音先降后升;去声调值为 51,发音从高降到低。

在实际发音中,要注意声调的准确把握,避免出现声调错误。

在拼音的拼写规则上,也有一系列的规范。

例如,“ü”在遇到“j、q、x、y”时要去掉两点,写成“u”,但读音不变,如“ju(居)、qu(区)、xu(虚)、yu(迂)”。

“iou、uei、uen”在前面有声母时,要写成“iu、ui、un”,如“niu(牛)、gui(归)、lun(论)”。

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拼音规则总结

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拼音规则总结

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拼音规则总结普通话作为我国的通用语言,其标准化和规范化对于交流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以下简称“普测”)则是衡量个人普通话水平的重要手段。

而在普测中,拼音规则是基础且关键的部分。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普测中的拼音规则。

一、声母声母是使用在韵母前面的辅音,跟韵母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音节。

普通话中有21 个声母,分别是b、p、m、f、d、t、n、l、g、k、h、j、q、x、zh、ch、sh、r、z、c、s。

在发音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送气与不送气的区分:例如“b”和“p”,“d”和“t”,“g”和“k”。

送气音在发音时气流较强,不送气音则相对较弱。

2、舌尖音和舌根音的准确发音:“z、c、s”是舌尖音,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背;“zh、ch、sh、r”是舌尖后音,发音时舌尖翘起,抵住硬腭前部;“g、k、h”是舌根音,发音时舌根抵住软腭。

二、韵母韵母是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普通话中有 39 个韵母。

韵母又分为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1、单韵母:a、o、e、i、u、ü,发音时口型要保持不变。

2、复韵母:包括前响复韵母(ai、ei、ao、ou)、中响复韵母(iao、iou、uai、uei)和后响复韵母(ia、ie、ua、uo、üe)。

复韵母的发音是由前一个元音向后面的元音滑动,口型和舌位逐渐变化。

3、鼻韵母:分为前鼻音韵母(an、en、in、un、ün)和后鼻音韵母(ang、eng、ing、ong)。

前鼻音韵母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使气流从鼻腔透出;后鼻音韵母发音时,舌根后缩抵住软腭,使气流从鼻腔透出。

三、声调声调是指音节的高低升降变化。

普通话中有四个声调,分别是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

1、阴平:调值为 55,发音高而平,如“妈(mā)”。

2、阳平:调值为 35,发音由中升到高,如“麻(m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话考试:多音字认读规则普通话一定要按规定的读音去说。

那么这个规定是什么呢?那就是《现代汉语词典》和《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以前的《现代汉语词典》有很多字音与《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不一致。

商务印书馆的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已基本按《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改正了,只有极个别字音没改。

若二者有冲突,以《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为准。

学习上要掌握学习方法,掌握多音字词要注意归纳,有规律的尽可能去找规律。

还有些多音字词仅顺从习惯,没有规律,那只能全部死记词条了。

这里,只能举些例子,给大家在学习方法上作一些提示。

第一、区别书面语还是口语,是构词还是单用比如“血”,要看它是书面语还是口语,要看它是构词还是单用。

在书面语或构词中读xue4,而在口语或单用时读xie3。

比如“血栓”,它是书面语(医学术语),念xue4;“血淋淋”是口语,应该念xie3。

再比如“血债要用血来还”,“血债”是构词,念xue4,后面的“血”是单这里有个怎样理解词和词组的问题。

也就是怎样就算是构词了。

我们可以简单地这样理解:如果这个“词”中间能插入一个其它成分并且插入后原意不变是词组,或者说不是老资格的结构稳固的词;而中间不能插入的则是词。

比如:“吐血”,中间插入了“了”,“吐了血”,那就是词组,念xiě;再比如“血亏”,不能是“血的亏”,那它就是词,念xuè。

用这两个原则来判断读音的字有一批,诸如:薄báo--bó、逮dǎi—dài、给gěi—jǐ、悄qiāo—qiǎo、翘qiáo—qiào、削xuē-- xiāo等一大批。

第二、从意义上区分开比如“载”,在表示“年”或者“记载,刊登”意义的时候念zǎi,在表示“装载”意义的时候念zài。

所以“载体”中不能念“zǎi体”,“转载”中不能念“转zài”。

计算机用语“下载”为“装载”意,读zài。

再举个例子:“尽jìn量(动词)”和“尽jǐn量(副词)”。

读“尽jì量”的场合只有在饭桌上:“你是吃4两饭的,怎么才吃3两?你没尽量!”“(酒)不能喝了,我已经喝得尽量了。

”其它的所有场合都应该用“尽jǐn量”。

第三、记住它的范围还有些多音字,只要记住它的范围就行了。

比如“肖”。

它只有在姓氏上读xiāo,其他所有的地方都读xiào,比如“生肖”、“肖像”。

再比如“泌”和“秘”,只有在地名—河南省泌阳县和秘鲁时读bì,其他地方都读mì,比如“内分泌”、“秘密” 。

第四、多音字示例挨—表示顺序时念āi:挨次、挨个儿、挨近。

表遭受时念ái:挨打。

拗—说起来别扭,不顺口时念ào:拗口。

无法改变时念niù:拗不过。

剥—口语或单用时念bāo:剥皮。

书面语或组词时念bō:剥削、剥夺、剥离、剥落、盘剥。

薄—口语或单用时念báo:薄饼、薄脆。

书面语或组词时念bó:薄膜、薄弱、鄙薄、薄命、薄情、单薄、淡薄、菲薄、厚薄、瘠薄、刻薄、绵薄、浅薄、轻薄、微薄、稀薄。

奔—表示动作方式时念bēn:奔走、奔驰、奔跑、奔腾、奔波、奔放、奔赴、奔流、奔忙、奔命(疲于奔命)、奔丧、奔袭、奔泻、奔走、私奔。

强调有方向的念bèn:投奔、奔头儿、逃奔、投奔。

屏—死记住bǐng:屏除、屏气;píng:屏障、画屏、屏风、屏幕场(名词)—有关农村的几个念cháng:场院、打场、扬场。

其他都念chǎng:操场,场地。

场合、场面、场所、赛场、刑场。

场(量词)—只有文体活动时念chǎng:一场电影、一场球赛。

大量的是念cháng:一场大雨、一场病、一场战争、空欢喜一场。

称—有对称之意时念chèn:称心、对称、称愿、称职、相称、匀称。

有叫做、称颂意思时念chēng:称号、称呼、称赞、称雄、称霸、简称、名称、宣称、职称、爱称、别称、称便、称道、称快、称赏、称说、称颂、称谓、称谢、称许、称誉、口称、号称、人称、声称、通称、统称、妄称、著称、自称、尊称。

匙—本身就念chí:茶匙、羹匙、汤匙。

只有在轻声读法时念shi:钥匙(轻声)。

处—大多在作动词时念chǔ:查处、处罚、处方、处分、处境、处决、处理、处于、处置、难处(我和他很难处)、处理品(名)、惩处、处女(名)、处女地(名)、处事、处死、判处、裁处、处世、处暑、处刑、处治、共处、惩处、热处理、审处、调处、相处。

表示处所(地方)的名词念chù:别处、到处、处所、短处、痛处、管理处、处长、处所、深处、四处、处处、出处、去处。

创—跟伤口有关时念chuāng:创痕、创面、创伤、重创。

跟创造有关时念chuàng:创建、创立、创新、创业、创造、创办、创作、首创、初创、创见、创举、创刊、创设、创始、创制、独创当—很难总结规律,仅举出经常用错的词例说明。

dàng:当做、恰当、适当、当真、正当(正当行为)当年(强调同一年)、当日(强调同一日)、当天(强调同一天)、当时(强调同一时刻)、当真、失当、不当、。

d?ng:正当(正处在)、当年(过去的某一年)、当日(过去的某一日)、当天(过去的某一天)、当时(1988年,当时我30岁)、当初、当地。

钉—作名词念dīng:钉(钉子)、螺丝钉、碰钉子、钉耙、螺钉、图钉、眼中钉。

作动词念dìng:钉(钉扣子)。

读—特别注意dòu:句读(断句)。

其他都是念dú。

肚—指动物的胃或鱼鳔念dǔ:爆肚儿、鱼肚儿。

指人的肚子念dù::肚。

给—口语、单用时念gěi:给(给他东西)、给以。

书面语、构词时念jǐ:给予、供给、补给、给养、配给、自给。

供—有给的意思念gōng:供给、供销、供应、提供、供求、供养(供养老人)。

与审讯有关的念gòng:逼供、串供、供词、供认、画供、口供、招供;与上供、祭祀有关的念gòng:上供、供奉、供养(供养先人)、供职(谦辞)。

吓—比较书面语的念hè:恫吓、恐吓、威吓。

比较口语的念xià:惊吓、吓唬。

几—指小桌子念jī:茶几、条几,还有几乎。

指多少时念jǐ:几何、几时、无几。

假—与真相反jiǎ:真假、假如,假定,假冒,假设,假使,假造,虚假。

指假期念jià:放假、寒假、假期、请假、暑假、病假、休假。

强—犟之意jiàng:强嘴、倔强。

与强有力有关的念qiáng:强加、强行、强调、强烈。

有迫使之意念qiǎng:勉强、强迫、牵强、强求。

嚼—口语、单用时念jiáo:嚼(嚼舌)、咬文嚼字。

书面语、组词时念jué:咀嚼。

结—jiē:结巴、结实、结果(开花结果)。

其他都念jié:。

禁—与忍受有关念jīn:不禁、禁不起、禁不住、禁受。

制止jìn:禁止、严禁、禁闭、禁地、禁忌、宵禁、软禁、失禁、违禁。

尽—没法儿归纳,死记。

jǐn:尽管、尽快、尽量(尽量节约)、尽先。

jìn:尽力、尽量(你喝少了,没尽量)、尽情、尽头、尽心、尽兴、尽职、尽忠、穷尽、详尽、自尽。

劲—与力气有关的念jìn:带劲、干劲、起劲、使劲、一个劲儿、不得劲、差劲、后劲。

特别夸张强调的念jìng:苍劲、刚劲、劲旅、劲敌、强劲、雄劲。

卡—与外来语有关的念kǎ:卡车、卡片、大卡、卡尺、卡介苗、卡钳、卡通、卡宾枪。

不是外来语的、与关口有关的念qiǎ:边卡、关卡、卡脖子、卡具、卡壳、卡子、哨卡。

壳—口语的念ké:贝壳、壳(蛋壳)、驳壳枪、弹壳、卡壳。

书面语的念qiào:地壳、甲壳、躯壳。

累—特别记léi:累赘。

与积攒有关的念lěi:积累、累次、累积、累及、累进、连累、拖累。

与体力有关的念lèi:累(累了)、劳累、受累。

露—口语、单用时念lòu:露面、泄露、露脸、露马脚。

书面语、构词时念:lù:暴露、揭露、流露、白露、败露、表露、赤露、甘露、寒露、花露水、露骨、露水、露天、露营、露珠、裸露、披露、袒露、透露、吐露、显露、雨露、朝露。

埋—特别记mán:埋怨(轻声)。

māi:其他都是。

模—特别记mó:模式。

mú:模样、冲模、模子、铜模、字模。

宁—与宁静有关的念níng:安宁、宁静、宁日。

其他都念(包括姓氏)nìng:宁可、宁肯、宁愿。

片—没什么严格规律。

大多数儿化词念piān:唱片儿、相片儿、影片儿、照片儿、片子(仅指电影片子、X光片子)。

piàn:唱片、相片、影片、照片、片子(名片、铁片子)、刀片儿、片儿会、片儿汤、图片(通常没有相对的儿化词)。

悄—叠用音变了念qiāo:静悄悄、悄悄。

其他都念qiǎo:悄然,悄没声儿。

翘—书面语、构词时念qiáo:翘首。

口语、单用时念qiào:翘尾巴。

亲—除了qìng:亲家、亲家公、亲家母。

其他都是qīn。

曲—和音乐有关时念qǔ,其它都念qū:曲线、曲折、歪曲、弯曲、曲尺、曲棍球、曲解、曲直、蜷曲。

特记:大曲qū。

葚—儿化时念rèn:桑葚儿。

不儿化时念shèn:桑葚。

塞—口语、单用时念sāi:塞(把眼儿塞上)、耳塞(耳麦)、塞子。

书面语、构词时念sè:闭塞、堵塞、充塞、梗塞、喉塞音、塞责、栓塞、搪塞、淤塞、阻塞。

与边疆地域有关时念sài:边塞、要塞、塞外。

散—形容词性时念sǎn:散文、拆散(把整套的邮票拆散)、懒散、零散、散光、散剂、散漫、散装、松散(结构松散)、闲散。

动词性时念sàn:分散、涣散、离散、遣散、散落。

似—后面跟“的”的念shì:似的。

不跟“的”的念sì:近似、类似、似乎、相似、好似、恰似、神似、胜似、形似xuē:剥削、削减、削弱、瘦削。

肖—只有姓氏念xiāo:肖。

其他都念xiào:肖像、不肖、生肖。

血—口语、单用时念xiě:高血压、鲜血、心血、白血病、败血病、碧血、补血、充血、出血、大出血、流血、脑溢血、内出血、呕血、贫血、失血、输血、血本、血迹、血库、血泪、血肉、血色、血栓、血水、血腥、血性、血渍、血晕(中医术语)、淤血。

注意没有xuě的读音。

应—没什么规律,死记的。

yīng:应当、应该、理应、一应、应届、应名儿、应声(出声回答)、应许、应允。

yìng:对应、反应、供应、适应、应用、策应、应变、应答、应对、应和、应急、应景、应考、应声(应声而至)、应时、应试、应验、应运、应战、应诊、应征、支应。

晕—没什么规律,死记的。

yūn:晕(他晕我)、头晕、晕头晕脑、晕头转向、晕倒、晕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