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技术指标要求
光纤光缆技术规范标准

1.1 本技术规范书未规定的其它技术要求应不劣于ITU、 IEC建议和中国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的要求。
1.2 本技术规范书未标明日期的ITU、IEC建议和中国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均使用最新版本。
1.4 本文件的解释权属于采购人。
本条款中的技术要求基于如下前提:除传输衰减及偏振模色散〔PMD 等两项指标之外,光纤在成缆先后的其他技术参数指标,均不得有任何变化。
〔1 光纤在 1310 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系数为: 0.35 dB/km〔2 光纤在 1285 ~ 1330nm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310nm波长上的衰减系数相比,其差值不超过 0.03 dB/km。
〔3 光纤在 1550 nm波长上光纤的最大衰减系数为: 0.21 dB/km。
〔4 光纤在 1525 ~ 1575nm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550nm波长上的衰减系数相比,其差值不超过 0.05 dB/km。
〔1 在 1550 nm波长单盘光缆的偏振模色散系数:≤0.20ps/km〔2 光纤成缆后必须满足在 1550nm波长光缆链路〔≥20 盘光缆偏振模色散系数≤0.10ps/km ;Q 〔概率=0.01%。
光缆中的光纤应采用全色谱标志,其颜色应选自表 1 规定的各种颜色;每一个松套管内光纤的序号,应按表 1 中规定的颜色顺序罗列。
用于识别的色标应鲜明,在安装或者运行中可能遇到的温度下,不退色,不迁染到相邻的其它元件上,并应透明。
光纤识别用全色谱表 1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颜色蓝桔绿棕灰白红黑黄紫粉红青绿申请人应根据表 2 及下列基本要求,提出详细的光缆结构图并注明各部份尺寸。
光缆内光纤芯数与松套管数量表 2每管内光纤最大芯数松套管数量合用芯数6 1 2——66 2 8—— 126 3 14—— 186 4 20——246 5 26——306 6 32——3612 4 38——4812 5 50——6012 6 62——7212 7 74——8412 8 86——9612 9 98—— 10812 10 110—— 12012 11 122—— 13212 12 134—— 144管道光缆〔GYTA:金属加强构件、松套层绞填充式、铝-聚乙烯粘接护套通信用室外光缆。
光缆技术指标范文

光缆技术指标范文光缆是一种用于传输光信号的通信线缆,其技术指标是衡量光缆性能和质量的重要标准。
以下将介绍光缆的各项指标。
1.光缆芯数:光缆芯数是指光缆中配备的光纤数量,一般用芯数进行表示。
光缆芯数越多,表示光纤的数量越多,信号传输的能力越高。
2. 单芯传输容量:单芯传输容量指的是单根光纤在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最大数据量,常用单位是Gbps。
单芯传输容量越高,表示光缆传输数据的能力越大。
3.纤芯直径:纤芯直径是指光缆中光纤的核心直径,常用单位是微米(μm)。
常见的纤芯直径有50μm和62.5μm两种,其中50μm光缆具有更高的带宽和传输性能。
4.纤芯材质:光缆中的纤芯材质常见有两种,分别是多模光纤(MMF)和单模光纤(SMF)。
多模光纤适用于短距离传输,单模光纤适用于长距离传输。
5.纤芯损耗:纤芯损耗是指光缆中光信号传输过程中光强衰减的程度。
光缆的纤芯损耗越低,表示光信号传输的效率越高。
6.插损:插损是指在光缆连接中,信号传输的衰减程度。
插损越低,表示连接的质量越好,对于光信号的传输影响越小。
7.衰减均匀性:衰减均匀性是指光缆中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衰减的均匀程度。
衰减均匀性越好,表示光信号的传输距离更远,传输质量更稳定。
8.折射率差:折射率差是指光纤内外两个介质的折射率之差,常用来衡量光纤的传输性能。
折射率差越大,表示光纤传输能力越高。
9.抗拉强度:抗拉强度是指光缆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所能承受的拉力。
高抗拉强度的光缆更能适应各种环境下的施工和使用需求。
10.阻燃性能:阻燃性能是指光缆在遭受外界火源燃烧时的反应能力。
具备良好的阻燃性能的光缆能够降低火灾的危险性。
总之,光缆技术指标涵盖了光缆的光纤数量、传输容量、纤芯直径、纤芯材质、损耗和传输性能等方面的指标。
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和需求,选择性能符合要求的光缆是非常重要的。
光缆技术指标要求

光缆技术指标要求光缆是一种用于传输光信号的通信线缆,其技术指标要求决定了其传输性能和可靠性。
以下是关于光缆技术指标要求的一些重要内容。
1. 光学传输性能:光缆的主要功能是传输光信号,因此优秀的光学传输性能是其最基本的要求。
这包括传输损耗、色散、衰减和倍散等指标。
传输损耗是指光信号在光缆中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通常应小于0.35dB/km。
色散是指光信号传输中由于不同频率光波传输速度不同而产生的时间扩散现象,应小于17ps/nm·km。
衰减是指光信号强度衰减的程度,应小于0.2dB/km。
倍散是指光信号传输过程中频域上的相位突变,造成接收端信号失真。
光缆应具备低色散、低衰减和低倍散的性能,以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
2. 机械性能:光缆需要具备一定的拉伸强度和抗压强度,以保证其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机械稳定性。
光缆的拉伸强度一般应大于1000N,抗压强度一般应大于1000N/100mm。
此外,光缆还应具备一定的耐弯曲性能,以适应各种复杂的布线环境。
光缆的耐弯曲半径一般应小于20倍外径。
3.环境适应性:光缆需要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性,能够在各种恶劣环境条件下稳定工作。
这包括耐温性、耐湿性、耐腐蚀性和耐辐射性等方面。
光缆的耐温范围应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一般应在-40°C至+70°C之间。
耐湿性要求光缆具备一定的防水性能,以防止信号受到水分影响而导致信号质量下降。
耐腐蚀性要求光缆具备一定的抗化学腐蚀性能,能够抵御酸、碱等腐蚀性物质的侵蚀。
耐辐射性要求光缆具备一定的抗电磁干扰和辐射抗性能,能够在辐射环境下稳定传输信号。
4.光缆结构:光缆的结构设计关系到光缆的性能和可靠性。
光缆的结构一般包括芯、包层、绞股和护套等部分。
芯是光缆的核心部分,包括纤芯和松套纤芯两种类型。
包层主要用于保护纤芯,增加光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绞股是由一定数量的纤芯组合而成的单元,用于提供光缆的容纳纤芯数量。
护套主要用于保护光缆内部结构不受外界物理和化学因素的影响。
光缆技术指标

3-1 、光缆主要技术要求及指标1光缆中的光纤光缆中的光纤使用ITU-T建议的单模光纤。
1.1.2 每一包中的所有光缆及光缆中的所有光纤为同一型号和同一根源(同一工厂、同一资料、同一制造方法和同一折射率散布)。
每盘光缆保证没有光纤接头。
模场直径(1310nm)标称值:μ m偏差:不超出±μm模场直径( 1550nm)标称值:μ m偏差:不超出±μ m包层直径标称值: 125μm偏差:不超出±1μ m1310nm 波长的模场齐心度偏差:小于μm。
包层不圆度:小于1%。
截止波长截止波长知足下述λcc 或λ c 要求:λc(在 2 米光纤上测试):1100 ~ 1330nmλc c (在 20 米光缆 +2 米光纤上测试):≤1270nm1.1.8 光纤衰减系数(1)在 1310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系数为 km在 1285~ 1330nm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310nm 波长上的衰减系数对比,其差值不超出km。
在 1550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系数为km在 1480~ 1580nm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550nm 波长上的衰减系数对比,其差值不超出km。
( 2)光纤衰减曲线拥有优秀的线性而且无显然台阶。
用光时域反射计(OTDR)检测任意一根光纤时,在1310nm和 1550nm处 500m光纤的衰减值不大于(α mean+)/2,α mean是光纤的均匀衰减系数。
光纤在1550nm波长上的曲折衰减特征以的曲折半径松绕100 圈后 , 衰减增添值小于。
色散零色散波长范围为(1300~1324)nm。
最大零色散点斜率不大于ps /(nm 2· km)。
ps /(nm· km)。
1288~1339nm范围内色散系数不大于1271~ 1360nm范围内色散系数不大于ps /(nm· km)。
1550nm波长的色散系数不大于18 ps /(nm· km)。
光缆技术规范书

江苏兴海线缆有限公司技术协议光缆技术规范书1.概述本技术规范书未规定的其他技术要求不劣于ITU-T、IEC建议和中国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的要求。
本技术规范书未标明日期的ITU-T、IEC建议和中国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均使用当前最新版本。
2.光纤主要技术指标要求光纤型号光纤使用ITU-T建议所推荐的一次涂覆单模光纤,光纤均来源于同一公司一级产品。
光纤型号要求光缆及光缆中的所有光纤为同一型号和同一来源(同一工厂、同一材料、同一制造方法和同一折射率分布),每盘光缆内光纤无接头。
模场直径1310nm波长: ±1550nm波长: ±包层直径标称值:125±包层不园度: 小于1%1310 nm波长的模场同心度偏差: 不大于光纤翘曲度:曲率半径≥截止波长:(1)2m长光纤:λc1100-1280nm(在2m光纤上测试)。
(2)22 m长光纤:λcc≤1260nm(在2m光纤+20 m光缆上测试)。
光纤衰减系数在1310 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值为:km在1285-1330 nm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310 nm波长上的衰减系数相比,其差值不超过 dB/km。
在1550 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值为: dB/km在1480-1580 nm波长范围内, 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550 nm波长上的衰减系数相比,其差值不超过 dB/km。
在1625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值为: dB/km光纤在1550nm波长上的弯曲衰减特性以的弯曲半径松绕100圈后,衰减增加值小于。
色散(1)零色散波长范围为1300-1324nm。
(2)最大零色散点斜率不大于 ps/(nm2 . km)。
(3)1288-1339 nm范围内色散系数不大于 ps/nm . km。
(4)1271-1360nm范围内色散系数不大于 ps/nm . km。
(5)1550 nm波长的色散系数不大于18 ps/nm . km。
光缆的参数指标

光缆的参数指标一、光缆的传输速率光缆的传输速率是指光信号在光缆中的传输速度,常用单位为千兆比特每秒(Gbps)或兆比特每秒(Mbps)。
光缆的传输速率取决于其所采用的传输技术和光纤的性能,不同类型的光缆具有不同的传输速率。
目前,常见的光缆传输速率有10Gbps、40Gbps和100Gbps等。
二、光缆的带宽光缆的带宽是指光缆能够传输的最大频率范围,也可以理解为光缆的传输能力。
带宽越大,光缆可以传输的信号越多,传输速率也越高。
光缆的带宽通常用MHz·km表示,表示单位长度内的频率范围。
常见的光缆带宽有850nm和1300nm两种,分别适用于短距离和长距离传输。
三、光缆的损耗光缆的损耗是指光信号在光缆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常用单位为分贝(dB)。
光缆的损耗主要包括两部分:固有损耗和连接损耗。
固有损耗是指光缆本身的传输损耗,主要取决于光纤的质量和制造工艺。
连接损耗是指光缆与其他设备连接时产生的损耗,如连接头和连接接口等。
光缆的损耗越低,传输的信号质量越好。
四、光缆的色散光缆的色散是指光信号在光缆传输过程中由于频率不同而引起的传输延迟差异。
色散会导致光信号失真和传输质量下降。
常见的光缆色散有色散补偿单模光纤(DSF)和色散非补偿单模光纤(NZDSF)等。
为了减小色散对光信号的影响,可以采用色散补偿技术和光纤的优化设计。
五、光缆的抗拉强度光缆的抗拉强度是指光缆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
光缆通常需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安装和维护,因此抗拉强度是光缆设计的重要指标之一。
光缆的抗拉强度取决于光缆的结构和材料,常见的光缆抗拉强度为1000牛顿(N)以上。
六、光缆的温度范围光缆的温度范围是指光缆能够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
光缆通常需要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进行使用,包括高温、低温和极端温度等。
光缆的温度范围取决于光缆的材料和结构,常见的光缆温度范围为-40℃至+70℃。
七、光缆的防水性能光缆的防水性能是指光缆能够防止水分进入光缆内部,保证光纤的正常工作。
光缆的技术指标范文

光缆的技术指标范文光缆是一种传输光信号的电信设备,它由一根或多根光纤及其相配的保护元件组成。
作为传输信息的重要基础设施,光缆的技术指标对于提供高质量、高速率的通信服务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个光缆的重要技术指标。
1.带宽:光缆的带宽是指其能够传输的最大信息量(数据速率)。
带宽取决于光纤的折射率、直径、传输距离、传输波长等因素。
一般来说,光缆的带宽越高,传输速率也越快。
2.损耗:光缆损耗是指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信号衰减情况,通常以分贝来表示。
光缆的损耗主要来自光纤的材料性能、纤芯直径、光纤的弯曲半径、连接器的质量等因素。
较低的损耗能提供更长的传输距离和更高的信号质量。
3.阻尼:光缆的阻尼是指光信号在传输中的衰减速度。
阻尼常用来衡量光纤纤芯内冗余光的量,阻尼越小表示纤芯内冗余光越少,传输质量越好。
4. 长度:光缆的长度是指光纤的总长度,通常以公里(km)为单位。
光缆的长度取决于实际应用需求,例如城市间的通信需要较长的光缆,而局域网中的连接通常需要较短的光缆。
5.抗拉强度:光缆的抗拉强度是指光缆在受到拉伸力时的承受能力。
抗拉强度影响着光缆的安装和维护,如果光缆的抗拉强度不够,可能会导致光缆被拉断或损坏。
6.环境适应性:光缆需要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压力、腐蚀物质等。
光缆的环境适应性能影响着光缆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性。
7.安全性:光缆的安全性是指光缆对电磁干扰、损坏和窃听的防护能力。
光缆需要具备良好的外部保护层和抗干扰能力,以确保传输的信息安全可靠。
8.安装和维护:光缆应该具备方便安装和维护的特性,包括易于连接、易于布线、易于标识和易于检修等。
总结起来,光缆的技术指标包括带宽、损耗、阻尼、长度、抗拉强度、环境适应性、安全性以及安装和维护等。
这些指标将直接影响光缆的传输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对提供优质的通信服务至关重要。
光缆技术规范书

江苏兴海线缆有限公司技术协议光缆技术规范书1.概述本技术规范书未规定的其他技术要求不劣于ITU-T、IEC建议和中国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的要求。
本技术规范书未标明日期的ITU-T、IEC建议和中国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均使用当前最新版本。
2.光纤主要技术指标要求光纤型号光纤使用ITU-T建议所推荐的一次涂覆单模光纤,光纤均来源于同一公司一级产品。
光纤型号要求光缆及光缆中的所有光纤为同一型号和同一来源(同一工厂、同一材料、同一制造方法和同一折射率分布),每盘光缆内光纤无接头。
模场直径1310nm波长: ±1550nm波长: ±包层直径标称值:125±包层不园度: 小于1%1310 nm波长的模场同心度偏差: 不大于光纤翘曲度:曲率半径≥截止波长:(1)2m长光纤:λc1100-1280nm(在2m光纤上测试)。
(2)22 m长光纤:λcc≤1260nm(在2m光纤+20 m光缆上测试)。
光纤衰减系数在1310 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值为:km在1285-1330 nm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310 nm波长上的衰减系数相比,其差值不超过dB/km。
在1550 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值为:dB/km在1480-1580 nm波长范围内, 任一波长上光纤的衰减系数与1550 nm波长上的衰减系数相比,其差值不超过dB/km。
在1625nm波长上的最大衰减值为:dB/km光纤在1550nm波长上的弯曲衰减特性以的弯曲半径松绕100圈后,衰减增加值小于。
色散(1)零色散波长范围为1300-1324nm。
(2)最大零色散点斜率不大于ps/(nm2 . km)。
(3)1288-1339 nm范围内色散系数不大于ps/nm . km。
(4)1271-1360nm范围内色散系数不大于ps/nm . km。
(5)1550 nm波长的色散系数不大于18 ps/nm . k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缆技术指标要求
一、相关要求:
(一)依据YD/T901-2001、YD/T769-95 及YD/T981-98标准。
1、光缆中光纤的技术指标:
(1)模场直径
1310nm (8.6-9.5)um±0.7um
(2)包层直径:125.0±1um
(3)模场同心度误差:1310nm波长≤0.8um
(4)包层不圆度 < 2.0%
(5)折射率系数
1.4675(1310nm)
1.4681(1550nm)
(6)截止波长
λc(在2m 光纤上测试):1100-1280nm
λcc ( 在22m成缆上测试):< 1260nm
(7)光纤衰减常数
1310nm 波长:≤0.35dB/Km
1550nm 波长:≤0.21dB/Km
其中在1288-1339nm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光纤的衰减常数与1310nm波长范围上的衰减常数相比,其差值不大于0.03dB/Km。
另外,在1525-1575nm波长范围内,任一波长上的衰减系数与1550nm波长的衰减系数相比,其差值不大于0.02dB/Km。
(8)衰减不均匀性
在光纤后向散射曲线上,任意500m长度上实测衰减值与全长度上平均每500m的衰减值之差的最坏值不大于0.05dB。
(9)色散系数
1)零色散波长λ0在1300~1324nm范围之间
2)零色散斜率S0max为0.093(ps/nm2.km)
3)在1288~1339nm 范围内,最大色散系数幅值≤3.5ps/(nm.km)
在1271~1360nm范围内,最大色散系数幅值≤5.3ps/(nm.km)
(10)宏弯损耗
对单模光纤(B1.1),以半径37.5mm松绕100圈后,其附加衰减<0.05dB/Km。
(11)光纤光缆高低温度衰减特性
在-40℃~+60℃时,衰减变化<0.05dB/Km
(12)光纤在束管中为全色谱标识,光纤着色采用光固化,可以做到颜色不迁移,用丙酮擦拭试验200次后不褪色。
(13)光缆中任意两根光纤在熔接接头衰减满足以下要求:
平均值< 0.02dB
最大值<0.03dB
3、光缆的环境性能
(1)光缆的温度环境试验
光缆的高低温特性可通过高低温循环试验来检验,按
-40℃~+60℃且保温时间>12h,有两层护套时为24h,循环2个周期,可保持原有光纤特性不变,衰减变化<0.05dB/Km。
(2)浸水试验
将光缆浸入水中,时间为24h,在直流500V下测试,聚乙烯外套的绝缘电阻>2000MΩ.Km,耐电压不低于直流电压15KV.2min 不击穿。
(3)直流火花试验
直流火花试验检验光缆的完整性,试验电压不小于18KV。
(4)低温下U形试验
光缆在温度-20℃冷冻24h后取出,立即在室内进行4次U形弯曲试验,光纤不断裂和护套无目力可见裂纹。
(5)低温冲击试验
光缆在温度计-20℃下冷冻24h取出,立即在室内接负载450g,以1m的高度进行冲击,光纤不应断裂和护套无目力可见裂纹。
(6)滴流试验
在温度70℃环境下,光缆应无填充物和涂覆复合物等滴出。
4、护套性能
(1)挡潮层钢带和金属铠装层在光缆纵向分别保持电气导通。
(2)粘接护套的钢带与聚乙烯之间的剥离强度不小于1.4N/mm,当采用阻水胶时,搭接处不考核剥离强度。
5、识别色谱
6、光缆结构:PE护套-双面涂塑钢带-阻水纱-缆芯填充物-加强件-松套管-套管填充物-光纤
(1)光缆材料
光缆中所有原材料均经过进厂测试,检验合格后才投入使用,主要原材料供方详见光缆原材料清单。
(2)缆芯
光纤着色:颜色不迁移、不褪色(用酒精擦拭也不褪色)。
松套层绞填充式,每松套管内设4--12芯光纤。
(例如24芯为2×12)
(3)护套
护套:PE外护套+双面涂塑钢带,双面涂塑轧纹钢带的厚度≥0.15mm,外护套标称厚度应为≥1.8mm。
外护套应紧密,表面应圆整光滑,其横断面无肉眼可见的砂眼,裂缝。
金属加强构件直径≥1.8mm,光纤束管壁厚≥0.3mm。
7、其他性能指标及要求
(1)光缆的外径和重量(不小于)
光纤数量(芯) 4-30 32-36 38-60 62-72 74-96 98-120 122-144 光缆外径(mm) 9.6 10.2 11.5 12 14.1 14.8 17.3
光缆重量(kg/km) 100 115 144 170 214 254 297 (2)光缆允许弯曲半径
光缆在敷设时允许弯曲半径为光缆外径的20倍,不受力时允许弯曲半径为光缆外径的10倍。
(3)光缆预期使用寿命>25年
(4)光缆的标准盘长
单盘光缆的标准盘长为2000m。
8、光缆交货要求
(1)光缆应装在光缆交货盘上出厂,盘装光缆每盘只能是一个制造长度。
光缆两端应密封和具有表示端别的颜色标志,A端为红色,B 端为绿色。
并且,光缆两端应固定在光缆盘内,其内端应预留可移出长度不少于3m的光缆,以供测试之用。
(2)光缆盘要求
所有光缆均应按盘交货。
光缆盘对光缆两端有保护。
且必须加固以防
止敷设时产生损坏。
每盘光缆应具有金属或其它耐磨材料制作的防水符号,它表明厂名、年份、光缆类型、光缆长度(以米为单位)、毛重、光缆外径、光缆重量及光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供货方应同时提供该盘光缆中所有光纤在1310nm处的衰减值和模场直径、折射率的标称值。
9、光缆外护层上应以1米间隔印出以下内容:
(1)纵长米
(2)光纤数量和类型
(3)南平广电
(4)制造厂家
(5)制造年份
采用凹印刻字,要求字迹清晰,耐磨,该标志在光缆寿命期内清晰、永久。
二、资质要求:
1、产品通过ISO9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产品通过广电总局颁发的入网许可证或泰尔认证,及相关资质证明材料以及光缆相关测试报告和指标。
2、经销商必须取得生产制造企业授权。
3、在国家标准规定寿命期内若出现质量问题,须负责对产品进行调换,并赔偿架设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