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教育综合-简答题

333教育综合-简答题
333教育综合-简答题

1.举例说明螺旋式课程内容极其依据、适用性。

2.何为发展性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3.学校提高德育的途径。

4.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

5.教师的基本素养。

6.永恒主义教育理论及其对当代世界教育实践影响。

7.创造性的心理结构及其培养途径。

8.教学的基本任务。

9.新课改的基本内容。

10.德育的基本内容。

11.教师专业发展及其内容、途径。

12.孔子的教育思想、方法、实践和贡献。(重重重点)

1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构建主义的观点)(重重重点)

14.杜威的教育实践与思想。(论述题)

15.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16.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与辅助组织形式。

17.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8.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9.教师专业化内涵。

18.《国防教育法》基本内容、方法。

19.平行教育影响理论。

20.简述裴斯泰洛奇的要素教育理论。

21.教育的优先发展战略。

22.简述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23.现在是建构主义学习时代了,结构主义学习理论落后了。

24.三纲领八条目的内容、含义。

25.人文主义教育特征。

26.问题解决过程。

27.罗杰斯的学习理论。

28.评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9.教师角色冲突如何解决

28.孟子、荀子对教育作用的认识和人性观。

31.认知差异有哪些表现教学应注意哪些方面

32.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

3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34.隋唐科举与学校发展的关系

35.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及贡献。

36.上好一堂课的要求。

37.影响学习的动机。

38.人的发展的规律性及其教育学意义。

39.朱子读书法的内容、意义。

40.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全面发展教育思想评述。

41.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42.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重要特征。

43.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基本关系。(教学过程中应该处理好那几种关系)

4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45.从学生观、教师观的角度出发评述师生关系。

46.终生教育思潮的基本观点。

47.简谈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48.教师劳动的特点。

49.汉武帝文教政策的基本内容。

50.影响人的发展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51.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52.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50.如何运用迁移原理和规律促进学生学习。

54.美国公立学校运动的主要内容。

55.宋朝历史上着名的三次兴学运动。

56.加里培林的智力技能阶段形成理论。

57.教育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56.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有哪些类型

59.自我效能论。

60.根据学科课程的性质、特点,谈谈中小学设置学科课程的合理性。

61.启发性原则的含义及基本要求。

6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63.杜威的儿童中心论的主要观点。

64.如何利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65.《学记》在教学思想上的贡献。

66.道德教育如何与生活相联系。

67.班级授课制的优点和缺点,如何改革

68.校本课程开发特征、优势、不足、思考。

69.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70.学制的依据。

71.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原因、影响。

72.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学习的异同。

73.董仲舒三大文教政策。

74.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

75.近代美国教育发展的原因。

76.多元智能理论对教学实践的启发。

77.评述环境决定论。

78.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79.德育的疏导原则。

80.教育为什么要以人为本

81.教学原则中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82.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内涵。

83.活动课程的特点。

84.集体中教育原则。

85.评述韩愈的《师说》中的教师观。

86.评述赫尔巴特的课程论。

87.精细加工策略和教学要求。

88.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89.教师的素养(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主要途径)

90.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91.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

92..赫尔巴特在教育史上的贡献

93.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94.学生评价类型及作用

95.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应用

96.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97.教育对个体的作用(教育对人发展的重大作用)

98.学校发挥教育主导作用的条件

99.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100.20世纪60年代美国中小学课程改革101.奥苏泊尔有意义接受说

102.论述成败归因理论

103.学生智力活动形成包括哪几个阶段

104.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概念教学

105.朱熹的道德教育方法

106.教学评价的原则有哪些

107.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认识

108..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09.当代教育改革趋势

110.六艺教育及其对当今教育改革的启示111.课程结构优化的基本要求

112.新课改要求教师树立的教学设计理念113.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114.心理健康的途径

115.自卑的成因和克服方法

116.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对学生性格形成的影响117.教育的文化功能

118.赫尔巴特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

119.综合中学运动的特征

120.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

121.班集体的教育功能

122.班级授课制的由来、发展、特征

123.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

124.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125.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理论

126.论述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

127.荀子的教师观

128.教学过程的性质

129.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意义和要求130.影响创造力发展的主要因素与开发培养策略131.学校管理作用、特征

132.论述教师要具有高尚师德

133.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的价值

134.教学过程中有哪些原则

135.斯巴达教育的特点

136.教育的社会流动性功能及其意义

137.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138.为什么德育既要尊重学生又要严格要求学生139.科举制有何特点

140.智者在希腊教育中的贡献

141.学制建立的依据

142.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43.有意义接受学习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144.夸美纽斯在教育史上的地位

145.比较儒墨两家教育思想的异同

146.德育的原则

147.教育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

148.教育现代化的含义、特征

149.教师的权利

150.基础课程改革目标

151.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与教师角色

152.如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53.教育的基本职能

154.教育方针及精神实质对当今教育实践的看法155.如何激发、维持学生学习动机

156.《学记》对教学论的贡献

157.1922年《壬戌学制》的颁布的意义、影响158.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的内容、影响159.杜威的主要教学方法

160.活动课程主要特征

161.教师专业素养的主要内容

162.10.社会规范学习的心理过程

163.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的主要观点

164.促进知识迁移的措施

165.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166.接受学习的基本阶段

167.知识对人的发展的价值

168.论述“长善救失”的德育原则和要求

169.现代教师角色发展趋势

170.论述“五四”平民教育思想、科学教育思潮。171.论述杜威的“做中学”理论。

172.教育产生的条件

173.教育学理论建设任务

174.职业教育“三要素”及其借鉴意义

175.要素主义流派的主要观点

176.教学过程的特点及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177.从班杜拉的理论出发,怎样消除学生的不良行为178.朱子读书法的主要内容

179.澳斯波尔有意义接受说的实质和条件

180.创造性心理结构

18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与教育先行

182.教育的特征和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83.比较杜威和赫尔巴特的教学论

184.科举制的影响

185.《白鹿洞书院揭示》教育宗旨

186.夫吉里奥的教育贡献

187.论述《国防教育法》。

188.班集体的发展阶段及其培养办法

189.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要求

190.课程编制的基本程序、步骤

191.学校教育的主要价值

192.个人本位论的教育目的的观点

193.长善救失原则及其要求

194.简述蔡元培的教育独立思想。

195.简述《国家在危机中》的改革意见。

196.论述人格和行为上的性格差异。

197.论述赫尔巴特的教育心理学。

198.教学评价中的GIPP

199.论述教学与智育的关系。

200.论述“一两遗传胜过一顿教育”。

201.孔子教学方法及其意义

202.苏格拉底法的基本内容

203.杜威的课程论与教材论的内容、意义

204.学生学习的特点

205.教学过程的性质

206.新文化运动思潮和运动

207.论述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208.孔子的人性论及教育思想

209.论述人文主义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210.论述分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的特点及现状。

211.论述塞斯宾的科学教育理论。

212.简述几种代表性的教育起源论。

213.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与杜威的理论的关系。(在教育观和学校观上进行比较)214.教学评价的种类

215.学生管理的内容、要求

216.学校德育的特点及其奖惩的运用

217..简述清末新政的“庚子兴学”。

218.德育过程的基本特征

219.创造性心理结构的特征

220.根据教育对社会的发展作用,论述“庶富教”思想。

221.信息时代对中学时代的素质要求

222.夸美纽斯的教学原则

223.评论“全人生指导”。

224.什么是教育环境意义

225.什么是概念学习

226.华莱士的“创造四阶段论”有何意义

227.教学管理策略的应用对课堂有效教学的作用

228.蔡元培高等教育实践对我国当代大学发展的意义

229.评述“结构主义”教育。

230.社会变迁对教师角色、专业的影响

231.以白鹿洞书院为例,分析我国书院的宗旨、特点、意义。232.科尔伯格道德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233.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234.论述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

235.论述教学过程的性质决定教学特点。

236.用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知识论述“奖、惩”的作用。237.论述欧美教育运动的异同点。

238.简述洋务运动中的教育改革措施。

239.19.教学评价原则

240.简述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

241.绅士教育的主要观点

242.论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243.论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

244.教师的素养

245.遗传、环境、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246.当代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

247.知识增长对教育提出了哪些新挑战

248.青少年儿童的合法受教育权利

249.简述明治维新期间的教育改革。

250.中国古代书院教育制度的特点

251.教育是如何推动经济发展的

252.教师应该如何科学提问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333教育综合真题大题答案

333教育综合真题大题答案 (感谢凯程罗老师对本文的有益指导.) 二、辨析题。 46.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主张儿童是教育的中心。 【参考答案要点】 正确。 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杜威的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克伯屈的代表作是《设计教学法》等。 实用教育学认为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和自动,将教师置于辅助地位。他们认为,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中心,全部的教育教学都要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教师只能处于辅助地位。这与赫尔巴特等人的“教师中心论”相反。 实用主义教育学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理性主义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20世纪整个世界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不足之处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系统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详见考研暑期强化班讲义P3和P73) 47.孔子私学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典籍,教授弟子,这就是“六艺”教育。

【参考答案要点】 错误。 所谓“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是西周时期主要教育内容。 (1)礼:类似政治伦理课,是西周大学中最重要的课程。礼包括了整个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规范和礼仪。 (2)乐:类似综合艺术课,乐的内容很广,形式多样。 (3)射:是射箭,西周贵族子弟到了入小学的年龄,就要接受正规教育,不能射箭的人,不能称男子之称。 (4)御:是驾车,驾车要沉稳、敏捷、熟练,并能随时配合射手,创造有利的射击机会,所以驾车要经过严格的训练。 (5)书:指书写文字,西周的书写工具是刀笔、竹木,字体为大篆。 (6)数:是指计算、算法。 西周的教育内容可以总称为六艺教育,它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六艺教育包含多方面的因素。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重传统文化,也注重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既要符合利益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六艺教育有符合教育规律的历史经验,可供后世借鉴。 孔子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吸收选择了有用学科,又根据现实需要发展了“六艺”教育,创设了新学科,充实了教学的内容。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把所收集的历史文化材料,精心加以整理,编著成“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作为教学用书,后被奉为儒家经典。 “六经”代表了先秦时期的一切文化知识领域,文化、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文学、教育等,作为历史材料,其价值无可比拟。而对中华民族性的影响,

扬州大学333教育综合历年真题2012-2017

2012年真题 一、名词解释(5*6=30) 1、教育制度 2、教学 3、德育方法 4、白板说 5、学习 6、元认知 二、简答题(4*10=40) 1、简述人的发展的含义 2、简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3、简述“朱子读书法”的主要内容 4、简述影响品德形成的内部因素。 三、论述题(20*4=80) 1、联系教学实践论述教学过程的性质 2、论述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及其意义。 3、论述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思想及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4、论述创造性心理结构和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主要措施。 2014年真题 一、名词解释(5*6=30) 1、课程标准 2、循序渐进原则 3、生计教育 4、实验教育学

5、人格发展 6、品德不良 二、简答题(4*10=40) 1、简述教学评估的种类 2、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3、简述结构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 4、简述个人本位论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20*4=80) 1、根据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谈谈目前中小学教育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如何改革。 2、联系实际论述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3、论述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启示。 4、联系实际论述为什么要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及如何实施。 2015年真题 一、名词解释(5*6=30) 1、教学组织形式 2、课程方案 3、骑士教育 4、自我效能 5、有意义学习 6、动机 二、简答题(10*4=40) 1、简述文化知识对人的发展价值。 2、简述教师劳动的主要特点。 3、简述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4、教书韩愈论述教师问题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 1、教学过程中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什么?在具体学科教学中应怎样联系学生的 生活实际? 2、终身教育理论的观点包含哪些内容?按照终身教育理论,学习教育应该进行哪些方面的 改革? 3、论述书院教育特点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借鉴。 4、创造性的认知品质包含哪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措施有哪些? 2016年真题 一、名词解释(5*6=30) 1、社会本位论 2、“产婆术”教学法 3、最近发展区 4、元认知 5、班级上课制 6、结构主义教育 二、简答题(10*4=40) 1、简述奥苏泊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2、简述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 3、简述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4、简述影响解决问题的主要因素。 三、论述题(20*4=80) 1、教师专业素养包含哪些内容?结合教师专业素养,谈谈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主要途径。 2、联系实际论述教学过程中应该处理的几种关系。 3、论述夸美纽斯的主要教育思想及其意义。

333教育综合考研主观性真题答案

333教育综合考研主观性真题答案 内容来源:凯程考研徐影老师。 二、辨析题。 46.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主X儿童是教育的中心。 【参考答案要点】 正确。 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杜威的代表作是《XX主义与教育》、克伯屈的代表作是《设计教学法》等。 实用教育学认为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和自动,将教师置于辅助地位。他们认为,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中心,全部的教育教学都要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出发,教师只能处于辅助地位。这与赫尔巴特等人的“教师中心论”相反。 实用主义教育学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理性主义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20世纪整个世界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不足之处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系统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详见考研暑期强化班讲义P3和P73) 47.孔子私学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典籍,教授弟子,这就是“六艺”教育。 【参考答案要点】 错误。 所谓“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是西周时期主要教育内容。 (1)礼:类似政治伦理课,是西周大学中最重要的课程。礼包括了整个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规X和礼仪。 (2)乐:类似综合艺术课,乐的内容很广,形式多样。 (3)射:是射箭,西周贵族子弟到了入小学的年龄,就要接受正规教育,不能射箭的人,不能称男子之称。 (4)御:是驾车,驾车要沉稳、敏捷、熟练,并能随时配合射手,创造有利的射击机会,所以驾车要经过严格的训练。 (5)书:指书写文字,西周的书写工具是刀笔、竹木,字体为大篆。 (6)数:是指计算、算法。 西周的教育内容可以总称为六艺教育,它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六艺教育包含多方面的因素。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重传统文化,也注重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既要符合利益规X,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六艺教育有符合教育规律的历史经验,可供后世借鉴。 孔子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吸收选择了有用学科,又根据现实需要发展了“六艺”教育,创设了新学科,充实了教学的内容。在他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把所收集的

2016年深圳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2016年深圳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美育 2.教学过程 3.赫尔巴特 4.《国防教育法》 5.三舍法 6.京师大学堂 二、简答题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2.主要的德育原则 3.班级授课制的优点和缺点 4.中国古代书院的特点 三、论述题 1.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2.中小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的建议 3.中小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016年深圳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及解析 一、名词解释 1.【参考答案】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美育有形象性和情感性等特点。美育也是我们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忽视和缺少的部分。 2.【参考答案】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具有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特点;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 3.【参考答案】赫尔巴特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教育家,是近代教育科学的开拓者,也是近代教育心理学化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作为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强调课堂、教材、教师三中心。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体系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即在伦理学基础上建立的教育目的与德育论,是赫尔巴特教育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他首倡教育的首要科学是心理学,是第一位把心理学作

2015年333教育综合答案解析

2015年首师大学科教学333教育综合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1.教育 (1)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2)对这一定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教育”的“实践特性”,即“教育”这个概念首先指的是某一类型的实践活动,而不是纯粹的理念或在某种理念支配下的一套规则。 第二,“教育”是耦合的过程,一方面是“个体的社会化”,另一方面是“社会的个性化”;个体的社会化是指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把个体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态度、 知识和技能结构的人;社会的个性化是指把社会的各种观念、制度和行为方式内化到需要、 兴趣和素质各不相同的个体身上,从而形成他们独特的个性心理结构。 第三,教育活动的“动力性”,即教育活动要在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过程中起到一种“促进” 或“加速”的作用。 第四,“教育”行为发生的社会背景,强调“教育”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之间的联系,从而说明教育活动的社会性、历史性和文化特征。 2.价值性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从其作用的特点来划分,可分为价值性教育目的和功用性教育目的。 (2)价值性教育目的,即教育在人的价值倾向性发展上意欲达到的目的,内含对人的价值观、生活观、道义观、审美观、社会观、世界观等方面发展的指向和要求,反映教育在建构和引领人的精神世界、人文情感、人格品行、审美意识、生活态度、社会倾向等方面所要达到的结果。这类教育目的的根本就是要解决培养具有怎样社会情感和个性情操的人。 (3)价值性教育目的是功用性教育目的的依据,是确立具体目标的设定原则,奠定了具体目标的价值基础;功用性教育目的是价值性教育目的活动能力的依托,受价值目的所规定,是表现价值内核的形式。 3.智育 (1)智育亦称“智力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掌握系统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发展智力的教育。智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与德育、体育、美育等密切联系,为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审美观点、良好身体素质等的形式与发展准备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中国学校的智育任务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自然、社会、思维等方面的现代科学基础知识,以及智力、操作等技能,奠定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发展观察、记忆、思维、想像、创造能力,养成脑力劳动习惯,培养其学习兴趣与科学思维方法。智育主要是通过教学过程实现,但是也可以通过其他活动间接实现。 (2)智育在个体的全面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智育为其他各育的实施提供了认识基础,成为实施各育不可缺少的手段。一般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 4.班级组织 (1)班级组织是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体,是学校行政根据一定的任务、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 织起来的有目标、有计划地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正式小群体。班级不仅是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组织单位,而且也是促进学生成长的正式组织之一。 (2)班级组织的特点: 1.班级组织的管理具有一般管理过程的特点,是一个计划、组织、检查、总结的动态过程。

东北师大历年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东北师大历年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内容来源:凯程考研徐影老师。 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333教育综合真题 教育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 1.义务教育 2.活动课程 3.班级授课制 4.教学直观性原则 二、简答题 1.简述我国的教育目的在《教育法》中的体现,其中体现的精神实质是什么? 2.简述教学与智育的关系 三、论述题 1.有人说“一两遗传胜过万吨黄金”,这种说法对么?说明你的道理。 中国教育史 一、名词解释 1.学记 2.中华职业教育社 二、论述题 1.试论述孔子教学方法及其现实意义 外国教育史 一、简答题 1.简述苏格拉底法的基本内容。 二、论述题 1.试论述杜威的课程与教材论的相关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心理学 一、简答题 1.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二、论述题 1.某地某学校根据学生入学前的智商高低来分快慢班。试论述你的想法,并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评价。 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教育原理 1、课程标准 2、义务教育 3、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4、论述全面发展教育各育之间的关系

二.中外教育史 1、学而优则仕 2、苏格拉底法 3、生活教育 4、《学制令》 5、孔子的德育论及其当代价值 6、评述终身教育思潮 三.教育心理学 1、流体智力 2、先行组织者 3、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4、简述归因理论 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333教育综合真题 教育学原理 1. 简要回答教学过程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10分) 2. 简要回答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0分) 3. 论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各自作用(10分) 4. 列出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两例,并就其一例做深入剖析(20分)中外教育史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0分) 1.有教无类 2.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3.苏格拉底法 4.《初等教育法》 二、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计40分) 1.试论《学记》在教育管理和教学论上的贡献 2.试论20世纪60年代美国中小学的课程改革 教育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10分) 1.概括化理论 2.努力管理策略 二、简答题(每个10分,共计20分) 1.简述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 2.简述成败归因理论 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332教育综合真题 教育心理 一、简答 1.简要介绍几种主要的动机理论 二、论述题 1.什么是创造性?如何对学生的创造性进行培养? 中国教育史 一、名词解释

各个学校333教育综合真题

2014年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附属驱动力 3、顺向迁移 4、《理想国》 5、三舍法 6、终生教育 二、简答题 1、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2、普通教育学的任务分为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两部分,试说明理论建设的任务?即原则 和要求 三、论述题 1、职业教育的三要旨及对当今职业教育的借鉴意义 2、要素主义流派的主要观点 3、教学过程的特点及学生掌握知识的阶段 四、案例分析题 材料大意是一名研究生为了摆脱父母控制,去超市偷东西并留了地址,然后去警察局自首。被罚款两千和拘留十五天,试用有关学生成长教育理论来进行分析

2014年扬州大学333教育综合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课程标准 2循序渐进原则 3生计教育 4.实验教育学 5.人格发展 6..品德不良 二,简答 1.教学评价的种类 2.学生学习的特点 3结构主义教育观点 4个人本位论观点 三论述 1.论述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以及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解决 2.德育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进行道德活动的过程 3.论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和启示 4.论述心理健康以及培养方法 2013年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综合 一、名词解释。 1.德育(广义)

2.教学 3.学科中心课程论 4.元认知 5.学制 6.多元智力理论 二、简答题。 1.请说明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2.结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实际,谈谈课程实施的主要影响因素。 3.简述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4.试析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三、论述题。 1.结合乌鸦喝水的例子(好像是这样子的)试列举4种以上不同的教学方法,并简要说明其实施过程。 2.结合当前中国的教育现实,评析卢梭的自然教育观 3.评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4.简要评述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2014年湖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附属驱动力 3、顺向迁移

考研333教育综合经验之内容结构和分值

考研333教育综合经验之内容结构和分值 (感谢凯程罗老师对本文的有益指导.) 一、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约60分 中国教育史约30分 外国教育史约30分 教育心理学约30分 二、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333教育综合试题都是主观题,教育综合考试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由于各招生院校是自主命题,历年的考试试题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希望帮到你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考研过程中,大家肯定会选择辅导班,关于报辅导班的问题我有几个特别的建议,如何选择合适的辅导班,是有方法的。 方法1:了解这个机构历年考上的情况,有没有视频版的经验谈,考上多少人。这个得详细了解一下,这样就能大致判断出这个机构情况怎么样。例如凯程,2013年考入五道口金融学院29人,占五道口录取总人数50%,名单和经验谈都在网站有公布,是非常可信。

方法2:看资料,看看这个机构有没有配套的资料和课程,如果连讲义都拿不出来,说明他们没有开课经验。据我所知,凯程是有完整的配套体系的。 方法3:实地去考查,看看他们有没有正规的学校,有没有教学楼、食堂、宿舍、操场等设施。 方法4:和咨询老师详细沟通,看看是否专业。通过这样的几个策略,就基本能够搞定了。 考研全程复习安排: (1)起步阶段(第一轮复习) 首轮复习的目的是全面夯实基础。英语、数学复习都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而专业课内容庞杂,因此它们的第一轮复习都安排在起步期。政治复习可以暂缓,等新大纲出版后再进入首轮复习。 (2)强化阶段(第二轮复习) 所有科目的第二轮复习都安排在强化期。这一阶段要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专项复习,对各科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把握;同时注意解题能力的训练。 (3)冲刺阶段(第三轮复习) 本阶段复习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归纳总结,升华提炼,查漏补缺,二是强化应试训练,模拟考试 考研辅导班有用吗? 首先有用是肯定有用的,考研辅导班内部资料以及考研的程序,步骤,专家指导,押题,针对性教学还是比较不错的.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为什么奥运会高水平运动员都有高水平的教练,而不是自己在家里训练,这是社会化分工,高水平的教练员能够让运动员快速提升成绩,少走弯路,提供高质量的指导,再加上运动员的刻苦训练

苏州大学2018年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答案版

苏州大学2018年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学习动机 动机是一个人做某件事的动力倾向。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它与学习活动可以互相激发、互相加强。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就会自始至终,贯穿于某一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2、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某一教学思想和教学原理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主题,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化教学程序和操作体系。教学模式包括五个因素,这五个因素之间有规律的联系就是教学模式的结构,分别是(1)理论依据;(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在教学模式的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3)操作程序或步骤;(4)实现条件;(5)教学评价。 3、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目前,世界义务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向两端延长。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为九年,这一规定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4、发现学习 布鲁纳认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法。发现法以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此激发探究的欲望,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思维与验证结论,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提供资料,让学生亲自发现结论或规律。发现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和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发现学习比较浪费时间,不能保证学习的效率。 5、朱子读书法 朱熹酷爱读书,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他的弟子门人将朱熹有关读书的经验和见解整理归纳为六条,称为“朱子读书法”,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朱子读书法的内容如下: (1)循序渐进 (2)熟读精思。 (3)虚心涵泳。(4)切已体察。(5)着紧用力。 (6)居敬持志。

重庆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10—17)试卷版

重庆师范大学 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332教育综合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1.教育目的 2.教学策略 3.班级组织 4.学习动机 二、判断正误(共20分,每题1分。请标注题号顺序依次写在答题纸上) 1.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2.教育起源于人的心理模仿。() 3.《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 4.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6.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 7.学校生活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方针,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一种专门化的社会生活。() 8.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 9.根据评价标准的不同,学生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0.教师即研究者。() 11.国外学者研究表明,教学的效果与教师的智力有明显相关。() 12.教师的成长就是由教学新手成为教学专家的过程。() 13.根据学习者是否理解要学习的材料,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14.反馈是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唯一因素。() 15.20世纪50年代前,学习心理学研究对象主要是动物的学习。() 16.教学目标在教学和教学设计中的作用主要有导教、导学和导测评三种功能。()

17.任务分析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环节,其最初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18.根据广义知识分类,课的类型可分为陈述性知识为主要目标的课、以程序性知识为主要目标的课和以策略性知识为主要目标的课三种类型。() 19.效度指的是所测量的属性或特征前后一致性的程度。() 20.一般认为我国的课堂教学始于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三、简答题(共50分,每题10分) 1.简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2.简述我国现行学制的改革趋势。 3.简述特殊儿童的主要类型及特征。 4.简述言语信息学习的过程和条件。 5.简述培养学生良好态度与品德的方法。 四、论述题(共60分,每题20分) 1.试述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及其构建策略。 2.试述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流派的观点,并作简要述评。 3.试述加涅的学生素质观及其教育含义。

2019华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考研333教育综合与90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测验真题试卷与真题答案

2019华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考研333教育综合与90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测验真题试卷与真题答案

————————————————————————————————作者:————————————————————————————————日期:

2019华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考研333教育综合与90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试真题试卷与真题答案 《华南师范大学90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真题(2011-2018年)》 2018年华南师范大学90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7年华南师范大学90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6年华南师范大学90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5年华南师范大学90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4年华南师范大学90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3年华南师范大学90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2年华南师范大学90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1年华南师范大学90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真题(回忆版)《2019华师考研333教育综合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答案,共

九册)》 《2019华南师范大学考研333教育综合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答案,共九册)》由鸿知华师考研网依托多年丰富的教学与辅导经验,与该专业课优秀研究生合作汇编而成。全书内容紧凑权威细致,编排结构科学合理,为参加2019华南师范大学考研的考生量身定做的必备专业课资料。 《2019华南师范大学考研333教育综合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答案)》全书编排根据: 《教育学(王道俊)》 《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陈琦、刘儒德)》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 《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 《外国教育史(张斌贤)》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 《教育心理学(张大均)》 结合提供的往年华师考研真题内容及答案解析,帮助报考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

2016年333教育综合真题汇总(共24所)

一、浙江师范大学 1、学习动力 2、流体智力 3、经学教育 4、苏湖教法 5、实科中学 6、初级学院运动 7、简述《学记》的教育思想 8、简述“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 9、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0、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11、论述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2、论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13、联系实际,论述教师的素养 14、结合实际,论述教学过程性质的认知。 二、上海师范大学 一、名词解释 1、负强化 2、学校教育制度 3、稷下学宫 4、课程设计 5、苏格拉底教育法

6、德育过程 二、简答题 1、简述卢梭的主要教育思想 2、教师的劳动有哪些价值 3、简述教育的生态功能 4、简述“最近发展区”的教育意义 三、分析题 1、评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的主要思想 2、评述蔡元培的“五育并举”教育思想 3、结合实例论述传授/接受学习的主要过程 4、建构主义评述(可举个例子,也可两者对比) 三、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原理 一、名词 1.学制 2.培养目标 3.道德教育 4.教师 二、简答 1.教学与教育与智育的关系。 2.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三、论述 1.学校教育对人的作用。 中国教育史 一、简答古代蒙学的种类特点 二、论述五育并举及现代意义 外国教育史 一、简答《国防教育法》 二、论述卢梭的教育思想 教育心理学 一、名词 1、精加工策略 2、同化 二、论述 观察学习的过程应用 四、华南师范大学 一、名词 1、广义教育 2、教育目的 3、教学 4、德育 5、学习动机 6、知识

二、简答 1、现代教育特点 2、班主任素质 3、科举影响 4、洛克白板说 三、分析 1、处理教学中的几种关系 2、陶行知生活教育 3、杜威教育影响 4、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 五、华中师范大学 一、名解 1、教育目的 2、讲授法 3、道尔顿制 4、先行组织者 二、简答 1、教育任务 2、培养班集体方法 3、恽代英教育思想 4、学习动机强化理论

333教育综合模拟试题一及答案

333教育综合模拟试题一 333教育综合模拟试题 名词解释题 1.教育目的 2.班级授课制 3. “六等黜陟法” 4.宫廷学校 5.品体智力 6.迁移 简答题 简述教师劳动的一般特点简述孔子的教师观 3.简述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4.简述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 论述题 分析评述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 试述书院的特色及其对当代创办“研究型大学”的借鉴意义 3.论述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理论 4.试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和学生观的内容及其对实际教学的指导作用

一、名词解释题 1.教育目的 答,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质量规格的设想或规定,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历史上教育思想家对教育目的有不同论述, 大致可分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两类。从社会的需要来认定教育目的,是社会本位论:从个体发展来确定教育目的,是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对一切教育工作都有意义,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 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教育目的的实现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2.班级授课制 答:班级授课制是指由一定数量、年龄、文化程度的学生组成教学班,教师根据规定的课程、教学进度、教学时间表,对学生进行集体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缓授课制的主要特征是学生固定、教师固定、内容固定、时间固定和场所固定。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是: ①有利于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②有利于发挥教师优势:③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④有利于师生身心健康发展:⑤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其缺点是:①这种教学组织形式面向班级, 使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要求和教学进度, 不利于因材施教; ②教学主要局限于课堂, 容易产生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 ③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 ④实践性不强, 学生动手机会少等。 3. “六等黜陟法” 答:“六等黜陟法”是指清朝的地方官学中实行的严格的管理制度。其基本特点是对生员进行动态管理, 生员的等级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而是根据学业成绩或升或降。把生员的等级与学业成绩紧密挂钩,有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六等黜陟法”是在明朝“六等试诸生优劣”方法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它比明朝的方法更为周密、成熟,也更为有效,这是清朝在地方官学管理上的一个重要创新。 4.宫延学校 答:宫廷学校是一种由世俗封建主倡导的,以宫廷为中心的,主要培养王公贵族后代的教育机构。加洛林王朝查理曼大帝即位后, 大力发展文化教育, 宫廷学校发展成为欧洲重要的世俗教育形式, 宫延学校的学习料目主要是“七艺”及拉丁语和希腊语等科目, 教学方法采用当时教会学校盛行的问答法, 教师按教学目的编写问答式的教材, 让学生背诵。宫廷学校主要是培养封建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官吏,但因为欧洲中世纪早期社会政教合一的特征,宫廷教育也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与教会学校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似性。 5.品体智力 答:晶体智力是指将从社会文化中习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应用的能力,是在实践(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形成的能力,这种智力在人的整个一生中都在增长,它包括了习得的技能和知识,例如词汇、一般信息和审美。 6.迁移 答:迁移指先前的学习会对当前的学习产生影响,或者当前的学习会对先前的学习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有两种, 一种是能起积极促进作用的, 称为正迁移; 一种是能起消极干

333教育综合高频名词解释参考答案汇总

各类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高频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 整理人:干雪莹(北京师范大学) 注:本答案为语文教硕导考群推荐参考答案,不承担任何民事法律责任,请参考使用。 郑重声明:本资料语文教硕导考群(317121192)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1、鸿都门学 鸿都门学是汉代学习、研究文学艺术的高等专科学校。创立于东汉灵帝,它在性质上属于一种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鸿都门学是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产物,即宦官派为了培养拥护自己的知识分子而与士族势力占据地盘的太学相抗衡的产物。但在教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首先,它打破儒家独尊的教育传统,以诗、赋、书画作为教育内容,这是教育史上的一大变革,促进学校多样化。其次,鸿都门学作为一种专门学校,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式,为后来专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2、中体西用(6 “中体西用”是洋务派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核心命题,也是指导思想。并且提倡“中体西用”的也并不都是洋务派人物,但在洋务派运动时期多附从洋务派,为洋务派提供思想理论。“中体西用”是洋务派实践活动的基本方针,体现在洋务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后来也指导了新政时期的改革。张之洞的《劝学篇》全面阐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观点,主张中学之体对西学之用的主导和导向作用,学西学,以补中学之不足。中体西用思想最大的作用在于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一个缺口,使西学在中国的发展得以可能,启动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步伐,催发新式教育产生,兴办新式学堂,增加了自然科学知识,开展留美教育等,打破了儒学一统天下的传统教育格局。而最大的缺陷在于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没有克服中、西学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的情况下的直接嫁接,必然会引起两者之间的排斥性反应。 3、最近发展区(7 维果斯基在自己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中提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上都不仅考虑到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而且能根据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给儿童提出跟高的发展要求,这更有利于儿童的发展。 4、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有效监控。它使学生警觉自己在注意和理解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找出来加以修改。主要有自我计划策略、自我监控策略、自我调节策略、自我评价策略、自我指导策略等。 5、苏格拉底法(13 苏格拉底方法,又称“问答法”、“产婆术”。苏格拉底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方法。讥讽就是对

2015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与答案解析

2015华南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广义教育 【参考答案】广义的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促进人的素质发展的社会活动,凡是他人和自我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等素质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 【答案解析】本题考点: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题只需叙述教育的广义概念。本题属于识记题目,难度不大,广义教育的概念是教育学原理中最基础的考点,考查次数较多,常以名词解释形式出现。 2、德育 【参考答案】(1).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2).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一般来说,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以学习活动、社会实践、日常生活、人际交往为基础,同经过选择的人类文化,特别是一定的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处世准则、行为规范相互作用,经过自己的感受、判断、体验,从而生成道德品质、人生观和社会理想的教育。 【答案解析】本题考点:德育的概念。德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要分别叙述。本题属于识记题目,比较容易,考查频率高,常以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另外,德育部分的复习重点及要求:了解德育的概念、德育的任务、德育过程、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掌握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德育途径和德育模式。 3、学校管理 【参考答案】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发挥学校人、财、物、时间、空间和信息等资源的最佳整体功能,卓有成效地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简言之,学校管理是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以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活动。

2010年333教育综合真题

中山大学10 一、概念解释(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I、教育学 4、陶冶 5、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 6、知识领会 二、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谈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3、简述汉武帝文教政策的基本内容 三、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谈谈影响人的发展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2、谈谈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3、论述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4、联系实际谈谈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迁移的原理和规律促进学生的学习宁波大学10 一、名词解释(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4、义务教育 5、课程目标 6、新教育运动 二、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教育的功能 2、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历史影响 4、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模式。 三、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论述学习教育学的价值和意义。 2、论述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教育思潮 4、举例说明影响学习迁移的条件,以及在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曲阜师大10 一。简答从每小题30分.共90分. 1.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2 简述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3.简述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4.简述1958《国防教育祛》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5简述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影晌理论。 6 简述裴斯泰洛奇的要素教育论 聊城大学10 三。名词解释 1 教育(狭义) 2课程计划 2环境绝对论 3班级授课制 5教学组织形式 四。简答 1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制约作用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2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中小学教学的任务主要有哪些 4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 5运用讲授法有发些基本要求

333教育综合100个名词解释及答案(必背)

333教育综合考研名词解释100题及答案 主编:蒙学教育

333教育综合名词解释100题 1 、“三纲领八条目” 2 、《大教学论》 3 、《学记》 4 、1912 年教育方针 5 、1922 新学制 6 、白板说 7 、班级上课制 8 、榜样法 9 、贝尔-- 兰卡斯特制 10 、测验 11 、产婆术 12 、成就动机 13 、城市学校 14 、创造性 15 、导生制 16 、道德情感 17 、道尔顿制 18 、德育 19 、德育过程 20 、东林书院 21 、恩物 22 、发现学习 23 、分组教学 24 、个人本位论 25 、公学 26 、癸卯学制 27 、国家课程 28 、鸿都门学 29 、活动课程 30 、技能 31 、稷下学宫 32 、监生历事制度 33 、教师专业发展 34 、教学 35 、教学策略 36 、教学模式 37 、教学评价 38 、教学做合一 39 、教育 40 、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41 、教育模式

43 、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 44 、教育先行 45 、教育学 46 、教育制度 47 、京师同文馆 48 、精细加工策略 49 、科举制度 50 、课程 51 、课程标准 52 、课程方案 53 、课程设计 54 、流体智力 55 、六艺教育 56 、美育 57 、骑士教育 58 、人的发展 59 、壬戌学制 60 、三舍法 61 、设计教学法 62 、社会规范学习 63 、绅士教育 64 、生活教育 65 、实验教育学 66 、受教育者 67 、书院 68 、双轨制 69 、苏格拉底法 70 、苏湖教法 71 、五育并举 72 、先行组织者 73 、现代教育制度 74 、校本课程 75 、校长负责制 76 、心理发展 77 、新教育运动 78 、学习 79 、学习策略 80 、学习动机 81 、学校管理 82 、学校教育 83 、学校教育制度 84 、学在官府 85 、学制

2016年333教育综合答案

河北师范大学 201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 考试科目:教育综合333 一、简答题 1、简述现代教育的特点。 现代教育:指建立在机器大生产基础之上的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以造就全面发展的人为宗旨的教育。 特点: 普及义务教育并不断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教育与生产劳动越来越趋向于结合 教育内容、方法的现代化 建立完备的教育制度 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2.简述教师的知识结构。 教师知识结构:1.本体性知识: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2.实践性知识:教师在开展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解决具体问题的知识。3.条件性知识: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 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㈠刺激模式:是指人们知觉到的材料的组织形式,对问题解决起促进/阻碍作用 ㈡功能固着:指人们把某种物体的功能固定化的倾向 ㈢定势:主体在活动之前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

㈣情绪情感 ㈤动机 4、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⑴主观因素①学习者的智力水平②学习者的认知结构特点③学习者的心理定势。 二、论述题 1、论述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是指教师的教跟学生的学统一起来的活动。教学具有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一切教育活动的总要求,是它们的共同质量标准 ①教育目的可以引导教育及其对象的发展方向 教育目的能制约和影响教育活动的过程 教育目的是评价教育工作成就和基本标准 在实际教学中,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㈠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观:⑴注重课程目标和完整性,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⑵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⑶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⑷着眼于未来,注重能力培养⑸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⑹强调国际意识的培养。㈡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⑴科学主义课程文化观⑵人本主义课程文化观⑶科学人文性课程文化观的确立 2、论述中小学生态度、品德形成和改变的条件。

最新重庆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10—17)试卷版

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 试试题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332教育综合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1.教育目的 2.教学策略 3.班级组织 4.学习动机 二、判断正误(共20分,每题1分。请标注题号顺序依次写在答题纸上) 1.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2.教育起源于人的心理模仿。() 3.《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 4.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6.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 7.学校生活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方针,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一种专门化的社会生活。() 8.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 9.根据评价标准的不同,学生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0.教师即研究者。() 11.国外学者研究表明,教学的效果与教师的智力有明显相关。() 12.教师的成长就是由教学新手成为教学专家的过程。() 13.根据学习者是否理解要学习的材料,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14.反馈是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唯一因素。() 15.20世纪50年代前,学习心理学研究对象主要是动物的学习。()

16.教学目标在教学和教学设计中的作用主要有导教、导学和导测评三种功能。()

17.任务分析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环节,其最初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18.根据广义知识分类,课的类型可分为陈述性知识为主要目标的课、以程序性知识为主要目标的课和以策略性知识为主要目标的课三种类型。() 19.效度指的是所测量的属性或特征前后一致性的程度。() 20.一般认为我国的课堂教学始于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三、简答题(共50分,每题10分) 1.简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2.简述我国现行学制的改革趋势。 3.简述特殊儿童的主要类型及特征。 4.简述言语信息学习的过程和条件。 5.简述培养学生良好态度与品德的方法。 四、论述题(共60分,每题20分) 1.试述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及其构建策略。 2.试述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流派的观点,并作简要述评。 3.试述加涅的学生素质观及其教育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