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班教师教育随笔《别让孩子在抱怨中成长》

合集下载

教育随笔20篇

教育随笔20篇

1、飞舞的小毛毛户外活动时孩子们正玩得起劲,‘‘张老师快看,我抓到一个小毛毛。

’’随着喊声,孩子们都拥到丽洁面前。

‘‘什么东西我看看’’。

孩子们像发现了奇宝,都争抢着看。

我走到孩子们中间,丽洁把攥紧的小手松开了,原来是一颗蒲公英种子。

我问小朋友:“这是什么?”“羽绒服里的小毛毛。

”“迎春花”“棉花”“小鸟身上的羽毛”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

我告诉他们这是蒲公英的种子。

同时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它的形状与颜色,孩子们认真地看着。

丽洁说:“它像小伞。

”“它是白色的”“小朋友说的很好,它是由伞形的绒毛组成的,每一缕绒毛下都有一粒种子,容易被风吹散,随风飘落到陌生的地方生根发芽,长成新的蒲公英。

”在孩子们的提议下我将这颗蒲公英种子放回空中,孩子们望着飞舞的小毛毛甭提有多高兴了。

借着户外活动的机会,孩子们认识了蒲公英,增长了知识。

作为幼儿教师应多留心观察抓住每一次教育机会,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

2、我们应该关心她平时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教育孩子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我们是大班的哥哥姐姐要主动关心小班、中班的弟弟妹妹,别人遇到困难时要去关心他们,去帮助他们。

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但孩子们真正这样做的却很少。

有这么一件小事,却让我改变了对孩子们的看法。

一天早饭后,我正在打扫院子,忽然听到“呜呜”的哭声,我顺着哭声望去,让我看到了这样一幕:田晓晓小朋友一边走着一边在哭,李小惠在轻轻扶着她走,走在旁边的张倩说:“哎呀,那么娇气呀!”小惠气呼呼的说:“她病了,你怎么能那样呢!我们应该关心她的,老师让我们要互相关心的。

你病了,没人关心你,你高兴吗?”听了孩子们的对话,我很高兴,马上跑过去,询问了晓晓哭的原因,原来晓晓来到幼儿园后,突然觉得肚子疼,就哭了起来。

我马上送她到卫生室看了看,医生说她喘岔气了,一会儿就好了。

送她回来后,孩子们马上围了过来,纷纷问:“老师,晓晓怎么了?晓晓怎么了?”看着孩子们着急的样子,我说:“孩子们,晓晓没事了,她喘岔气了。

大班下学期教育随笔《别让抱怨替代孩子快乐的童年》

大班下学期教育随笔《别让抱怨替代孩子快乐的童年》

大班下学期教育随笔《别让抱怨替代孩子快乐的童
年》
孩子在童年时期快乐的成长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快乐的童年时光能够对孩子的成长起到良好的作用,我们作为大人,应该用鼓励代替抱怨,让孩子们在鼓励中快乐地度过童年的每一天。

生活中父母喜欢以他们的角度去评价孩子,继而代之的是不适当的埋怨孩子。

围绕在孩子耳边的经常是这样一句话:这孩子这不行,那不行!任何人都有自尊感,孩子也不例外。

而小朋友经常受到批评就会失去信心,对自己感到失望,给他们多彩的童年蒙上一层厚厚的灰尘。

我们班岳青倩小朋友就是这样的例子。

她的父母习惯于在别人面前数落批评她,久而久之,她的自信在父母的指责下丧失殆尽,所以做事的时候经常怕这怕那,她看见别的小朋友获得成功时便会说:那种事真没意思!我常常感到她在情绪上还没有成熟,也经常看到她常和自卑的孩子混在一起,指责他人。

她们更强烈的希望拥有同病相怜的伙伴,她们的童年在父母的抱怨中布满灰尘。

父母絮絮叨叨埋怨孩子,实际上是等于在叮嘱孩子:你是在不断的失败呀!由此看出,在中国鼓励教育刻不容缓。

父母要在孩子失败的时候及时送上鼓励,而不是一味的给孩子泼凉水。

鼓励犹如一泓清泉,甘冽而清甜;犹如一剂良药,抚慰孩子心灵创伤;又犹如一缕春风刮过孩子心头,温暖孩子的童心。

作为幼儿老师,我感觉孩子的成长环境很重要,要给予孩子良好的环境生活,让孩子在充满鼓励的环境中快乐成长,敢于把自己的想法通过实践表达出来,让童年时的鼓励为未来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做不抱怨的教师(教师随笔)

做不抱怨的教师(教师随笔)

做不抱怨的教师 (教师随笔)做不抱怨的教师“现在的学生太难教,太难管了。

”作为一名新教师的我一进校门就听到老师的抱怨,心里不自觉的问了自己一句:“是吗?”,抬头看了一眼天空,蓝天白云,我想我的青春会在这里生根发芽,我想我的梦想会在这里茁壮成长。

因为,我喜欢,把青春碾成碎花,铺在来时的道路两旁。

我知道,那一刻,青春未央,心未央,梦想却把枝头压弯,信念却把道路照亮。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难免遇到不顺心的事,经常听到有人抱怨教师工作时间太长,工资低,学生难教难管......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想到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当然我也会想人为什么总是抱怨呢?因为人的盲目性,盲目性让我们毫无意义地抱怨自己,而却不会主动去反思、改正自己的行为。

所以,我们需要每天向自己发问,提醒自己也有诸多不足,要学会反思。

虽然教师工作时间是有点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学到很多很多知识,比如:与学生相处的智慧,欣赏文章的乐趣......同时,不可否认教师拥有寒暑假,这又何尝不值得别人歆羡呢?我想每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应该是怀揣梦想的人吧,至少,我认为我是,既然是怀揣梦想的人,就不要去抱怨,因为抱怨是春天的一场暴雨,摧毁将开的花朵;抱怨是夏天的一轮烈日,烦躁人的身心;抱怨是秋天的一片落叶,预示着失落即将来到;抱怨是冬天的一缕寒风,冰冷刺骨令人躲避。

让我们的生活远离抱怨,充满阳光;让我们的工作远离抱怨,充满激情;请远离抱怨,才能让我们的教育梦想点亮人生。

面对生活的苦难,不同的人总会选择不同的方式来应对。

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在面对失去双亲又无兄弟姊妹,寄居于外祖母家,她整天郁郁寡欢,无精打采。

常常向薛宝钗诉说自己的不幸,因为自己无父无母,无土地,无房屋,认为自己一无所有,一律吃穿用都是贾府的,而宝钗却不一样,有母亲,哥哥,土地等,与宝钗比起来真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总觉得自己寄居在贾府里会遭人嫌弃。

但同样是寄居在贾府的宝钗却不这样抱怨,认为黛玉这是司马牛之叹。

幼儿园教师读《做不抱怨的教师》读书笔记

幼儿园教师读《做不抱怨的教师》读书笔记

幼儿园教师读《做不抱怨的教师》读书笔记教育工作是复杂的,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这就需要具备成熟的理智感,正确的挫折观,积极的自我暗示,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以及合理地情绪排泄的方式。

下面是为大家的幼儿园教师读《做不抱怨的教师》读书笔记,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当我拜读完《做不抱怨的教师》这本书,我心里为之一颤。

为自己曾经对工作的不满而懈怠;对学生的不满而愤怒;对他人的不满而耿耿于怀。

心里就非常懊悔、沮丧,难过。

但今天读完这本书让我的心灵仿佛释然了许多。

这本书就像一剂良药慰藉了心灵,我将用它的理论在今后的教育之路上践行自己的人生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不抱怨工作,获得工作的乐趣。

俗话说得好:“好工作不如好身体,好身体不如好心情。

”的确,愉悦快乐的心情对工作和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如果人们整天总是愁眉苦脸、郁郁寡欢。

你纵使工作条件再好,职位再高,薪水再多,也是徒劳无用的。

因为他们没有好的心情去享受工作的乐趣,自然就会怨声四起,抱怨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教师也是如此,倘若我们没有好心情,如何将快乐传达给学生,如何让学生愉快学习呢?高尔基曾经说过:“工作如果是快乐的,那么人生就是乐园;工作如果是强制的,那么人生就是地狱。

”一个人之所以总是抱怨自己的工作,往往并不是因为他的工作真的有多么的糟糕,而是因为他没有用一种良好的心情,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我曾抱怨自己的工作太累,一周的满工作量,再带班主任,常常搞得自己晕头转向总是抱怨不止,虽然已尽力但还是力不从心,总觉得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策略不对,工作说变动就变动,这个年级学生的基础刚打好又被调到另一个年级,把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工作热情一下子就这样扑灭了。

抱怨不给自己机会,把这种负面情绪带到了课堂,让自己的工作变得焦头烂额,现在回想一下,感觉心惊肉跳,怎么可以有这种想法呢?醒悟的瞬间心情轻松了,工作踏实了,也不感觉累了,原有的热情与幸福感又回到了自己的身边。

2024年做不抱怨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2篇)

2024年做不抱怨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2篇)

2024年做不抱怨的教师读书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教师,抱怨似乎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

无论是对于工作的不公平待遇,还是对于学生的行为问题,抱怨似乎已经成为教师们拳头表达方式之一。

然而,近期我意识到,抱怨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加剧烦恼和不满情绪的积累。

于是,我决定改变自己,成为一个不抱怨的教师。

真正做到不抱怨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意志力的工作。

首先,我开始关注自己的思维模式。

我发现,抱怨往往源于负面的思维模式,即将问题归咎于外部因素,而不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此,我逐渐培养自己积极的思维习惯。

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告诉自己:“这只是一个暂时的挫折,我可以找到解决办法。

”通过这种积极的自我暗示,我能够保持冷静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沉浸在抱怨和消极情绪中。

其次,我开始关注自己的情绪管理。

抱怨往往是情绪无法得到有效释放的结果。

因此,我学会了把情绪从抱怨中转移出来,通过读书来缓解压力和焦虑。

我发现读书是一种令人愉悦的活动,能够帮助我转变注意力并放松心情。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能够进入故事情境中,与人物进行情感共鸣,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

这种体验让我感到开心和满足,从而减少了对抱怨的需求。

另外,读书也给了我更多的知识和智慧,使我能够以更有建设性的方式看待困境和挑战。

通过阅读,我了解到许多成功人士的故事和经验,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如何保持积极和乐观的态度。

这些故事激励了我,使我相信,只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行动,我也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

除了读书之外,我还学会了与同事和朋友进行积极的交流。

我发现,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困境和挑战时,我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建议。

有时候,问题可能并没有真正的解决办法,但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我能够获得更多的理解和共鸣,从而减轻内心的压力和不满。

而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我也能够发现自己不为人知的优点和特长,这让我更加自信和满足。

最后,我发现,成为一个不抱怨的教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坚持。

幼儿教师读《做不抱怨的教师》读书笔记分享文稿

幼儿教师读《做不抱怨的教师》读书笔记分享文稿

幼儿教师读《做不抱怨的教师》读书笔记分享在生活和工作中,有太多的无奈和困难。

对于种种的这些,我们多数人首先,就是抱怨。

但是抱怨不仅对于解决问题毫无有意的作用,而且还会带来负面的作用。

我有时也会抱怨工作的压力太大,抱怨教师的待遇太低,教师的福利太少……但是当我读完《做不抱怨的老师》,我明白了,抱怨环境不如自己努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真正实现个体的生命成长。

我们也许改变不了环境,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改变自己。

我从事着幸福感特别强的职业,那就是幼儿教师。

每天与天真烂漫、朝气蓬勃、活泼可爱的孩子在一起,特别是当他们用幼稚的声音喊你“老师妈妈”时,心都要化了。

孩子的阳光能穿透心头的雾霾,这或许是做幼师最大的幸福感所在。

每个行业都有工作压力,幼师的职业压力主要来自家长工作,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心头肉,孩子的一点小磕碰或许就要上园投诉,压力可见一斑。

又加之随着现在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社会和家庭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使教师这份职业的不稳定性增加,增加了教师对自己未来职业的不确定性,由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引发的焦虑、抑郁、担心等负性情绪正在悄悄侵袭我们的身心,教师也就唉声叹气地过上了日子,阳光心境正慢慢退出教师的心灵,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因此受到影响而大打折扣。

鉴于上述的种种原因。

我认为做个不抱怨的老师应从以下几点着手:一、不抱怨自己,努力做到最好抱怨自己是懦弱、无能的最好诠释,它像幽灵一样到处游荡、扰人不安。

抱怨自己让我们将关注点放在自己的不想得到的东西上,因此,当我们抱怨自己时,我们将远离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且抱怨越多,距离越多。

于丹说过:有些事情我们越做不到越抱怨,但是越是抱怨事情就越没有顺利完成的可能性。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事情最终得不到解决。

爱抱怨说明我们的内心不够强大,不够自信。

作为教师尤其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因为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比一般人还要多,如果我们只知道一味的抱怨,而没有与之对抗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那就只会束手无策。

做不抱怨的教师读书笔记

做不抱怨的教师读书笔记

做不抱怨的教师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名为的书,感触还真不少。

书里说,不抱怨,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工作态度。

想想咱当老师的,每天面对那么多孩子,那么多琐事,要是整天抱怨,那日子还咋过呀!就说前段时间吧,我们班新转来一个学生,叫小宇。

这孩子,长得倒是挺精神,可学习习惯那叫一个差!上课不是走神就是做小动作,作业更是一塌糊涂。

我这心里那个急呀,忍不住就开始抱怨:“怎么摊上这么个学生,这不是给我找麻烦嘛!”可抱怨归抱怨,问题还得解决呀。

我静下心来,仔细观察小宇。

我发现这孩子其实挺聪明的,就是基础没打好,而且对学习没什么兴趣。

于是,我决定先从培养他的兴趣入手。

上课的时候,我尽量找一些简单有趣的问题让他回答,只要他答对了,我就狠狠地表扬他。

嘿,您还别说,这一招还真有点效果。

小宇的眼睛开始放光了,上课也能集中注意力听一会儿了。

不过,作业还是个大问题。

他写的字龙飞凤舞,错误一堆一堆的。

我一看他的作业就头疼,又忍不住想抱怨。

可转念一想,抱怨有啥用,还不如实实在在地帮他。

我每天放学后把小宇留下来,坐在他旁边,看着他写作业。

一个字一个字地给他纠正,一道题一道题地给他讲解。

刚开始,小宇还不太乐意,觉得我占用了他玩耍的时间。

我就跟他说:“小宇呀,你要是现在把作业写好了,学会了知识,以后玩的时间多着呢!”慢慢地,小宇感受到了我的用心,也开始认真起来。

有一次,小宇写了一篇作文,虽然语句不太通顺,错别字也不少,但我能感觉到他是用心写的。

我在他的作文本上写了一大段评语,鼓励他继续努力。

第二天,我发现小宇上课的时候一直盯着我,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我知道,他在等我表扬他。

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读了他的作文,还夸奖了他的进步。

小宇的脸上洋溢着笑容,那笑容就像春天里绽放的花朵,灿烂极了。

从那以后,小宇的学习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

他不再是那个让我头疼的孩子,而是一个努力上进的学生。

通过这件事,我也明白了,抱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有积极面对,用心去做,才能改变现状。

教育随笔:别让孩子在抱怨中成长

教育随笔:别让孩子在抱怨中成长

教育随笔:别让孩子在抱怨中成长教育随笔:别让孩子在抱怨中成长1孩子的成长关系到孩子的未来,良好的环境能够对孩子的成长起到良好的作用,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让孩子在老师和父母的怀抱中成长,我们作为大人,应该关注每一位幼儿。

自己的孩子已经三岁了,开始上幼儿园了,在我们这个家庭中,因为孩子也存在一些问题,奶奶一辈的比较惯孩子,我对孩子比较严厉,孩子对的事情给与表扬,孩子错的'事情给予正确教育,但是我对象对孩子比较特殊,孩子错了就开始打,有时我发现孩子好像给打的不在乎了,因为下手不太狠,孩子以为和他玩呢?有一次,他妹妹来玩,两人玩的很尽兴,可是,玩了不到半个小时,就开始打架了,把他妹妹打哭了,我对象就开始打他,孩子后来说:“妈妈,根本不是我的事,妹妹先抢的我的玩具,你们也不问就打我。

“听了孩子的话,我心里很难受,是呀,根本没问原因就打孩子,这根本就不对呀,在幼儿园里,孩子之间有分歧,老师还先问原因呢?我把自己的想法与老公进行了一次交流,老公认为我说的对,这样什么事不管青红皂白就打孩子,是大人的过错,不过不管,长久下来,孩子会在心里抱怨我们,心里会有阴影的。

作为长辈,作为老师,我感觉孩子的成长环境很重要,要给与孩子良好的环境生活,让孩子在人为环境中快乐成长,关注孩子,经常与孩子进行交流,让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和我们说,让孩子快乐成长。

教育随笔:别让孩子在抱怨中成长2生活中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强,如果表现的不能让她们满意,就责怪声不断,围绕着孩子的.就是这样一句话:“你这孩子一点也不行!”想想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孩子也不例外,小朋友经常受到批评后会失去信心,对自己也会感到失望,有时还会攻击他人来表现自己是个强者。

我们班的曾一胜小朋友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个例子,母亲经常当着老师、小朋友的面前数落他。

久而久之,他失去了自信心,连写简单的字都不敢下笔生怕自己又写错了被老师批评。

当他看到别人写得很好,就感到心里很不是滋味,有时还会赌气地说别人写得也是错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教师教育随笔《别让孩子在抱怨中成长》
生活中父母喜欢以他们的角度去衡量孩子,继而代之的是不适当的埋怨孩子,责怪声不断。

围绕在孩子耳边的经常是这样一句话:“这孩子不行!”任何人都有自尊自傲感,包括孩子也不例外。

而小朋友经常受到批评后就会失去信心,对自己感到失望,有的甚至靠攻击他人才能体会到自己是个强者,来抚平自己的失望情绪,摆脱“我不行”的念头。

我们班李欣航小朋友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他们父母习惯于在别人面前数落批评他,久而久之,他的自信在父母的指责下丧失殆尽,所以做事的时候经常怕这怕那,他看见别的小朋友获得成功时便会乏味的说:“那种事真没意思!”我常常感到他在情绪上还没有成熟,也经常看到他常和自卑的孩子混在一起,指责他人。

他们更强烈的希望拥有同病相怜的伙伴。

同欣航相反,我们班心仪小朋友不去指责他人,却情绪更低落,内心充满着自责,有着过分的自卑感,总是觉得在别人眼里自己很差。

父母絮絮叨叨埋怨孩子,实际上是等于在叮嘱孩子:“你要不断的失败呀!”由此看出,在中国鼓励教育 ___。

父母要在孩子失败的时候及时送上鼓励,而不是一味的给孩子泼凉水。

孩子幼小的心
灵正是靠父母和幼儿老师的细心呵护才能健康成长!鼓励犹如一泓清泉,甘冽而清甜;犹如一剂良药,抚慰孩子心灵创伤;又犹如一缕春风刮过孩子心头,温暖孩子的童心!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