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A版四年级下册《一碗水》教学设计
语文A版第八册《一碗水》教学实录

语文A版第八册《一碗水》教学实录语文A版第八册《一碗水》教学实录师:(播放投影) 这是一眼清澈的山泉,这山泉和爱山的孩子们生活在一起,孩子们爱山泉,山泉也爱孩子们,滋养着孩子们快乐地成长。
今天,我就和实验小学四年十四班的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一碗水》。
请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注意看老师写好碗字的右半部。
板书课题:一碗水师:请你读课题生:一碗水师:表现它不是一杯水、一盆水应该怎么读?突出哪个字?生:一碗水师:表现它不是一碗汤、一碗面,怎么读?生:一碗水师:表现它不是十碗水、不是三碗水,怎么读?生:一碗水师:大家通过读,就能把握我们要表达的意思,这就是我们声音和头脑最完美的结合。
师: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读课题。
师:我昨天认识大家的时候,调查了一下,喜欢问老师问题的同学有5个。
看到课题想到什么问题?生:为什么课题叫一碗水?师:提得好,还有什么问题?生:课题看起来很普通,一碗水指的是什么呢?师:同学们非常会学习,拿到一篇文章看到课题有所思考,才能引人入胜地去读课文。
我们听听老师读课文,如果你发现了同学所提出问题的答案,你就画下来,可以吗?好,请大家读书必须动笔墨,拿好你们的铅笔。
师读课文1-3自然段。
师:谁可以回答刚才那两个同学的问题了,你画的什么句子?生:我画的是池壁下有很小的泉水叫一碗水。
师:好,她用课文里的句子来回答刚才两位同学的问题,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一碗水指什么?生:指的是树林里的一个很小的泉水。
师:哪个词用的不准?生:应该用树林里一眼很小的泉水。
师:为什么用眼?生:因为这个泉水它非常小,用一个指泉水非常大。
师:一眼可以让我们想象怎样的泉水?生:水冒出的地方很小。
生:是呀,小得是那么可爱,你们还可以想象泉水汩汩冒出来的时候,泉眼的形状,一眼还可以形容井。
记住这个词。
师:大家对课题提出了一个问题,不明白这碗水指什么,现在谁告诉我一碗水指什么?生:指树荫下有一眼很小的泉水。
师:用一个词告诉我。
2024年部编新改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

2024年部编新改版语文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复习课教案【学习目标】1.复习课文内容,及其生字词语。
2.感受课文的生动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
3.学习写日记。
【核心素养】1.感受课文的生动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
2. 学习写日记。
【重难点】学习写日记。
【评价任务】掌握本单元生字词语。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1.生字、词语。
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
2.课文复习学生浏览一下问题,回顾单元重点内容:(1)《古诗三首》A.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注意重点字词解释:①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②方:正③空蒙:迷茫缥缈的样子④亦:也⑤西子:西施⑥青螺:青绿色的螺,这里指的是洞庭湖中的君山B. 想象古诗描绘的景色:①欲把西湖比西子,把西湖比作西施;②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③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大自然的声音》A易错音、易错词演奏(zòu)汇聚(huì)呢喃(ní)汹涌澎湃(pài)虫鸣(ming)美妙温柔演奏感受激动雨滴手风琴打击乐器敲敲打打B. 本文主题《大自然的声音》一文中,作者将大自然中的事物比作音乐家,把他们发出的声音描绘成各种美妙生动的乐曲,体现了大自然的美。
(3)《读不完的大书》A.大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大画册,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有无尽的乐趣。
“看不完”“读不完”“无穷”“无尽”与题目“读不完的大书”遥相呼应,“无穷的奥秘”“无尽的乐趣”勾住我们脚步,也让我们心生到大自然中看一看的内心冲动。
把大自然比作“看不完的画册”“读不完的大书”,写出了大自然美不胜收,处处如诗如画,以及大自然蕴含丰富的知识,处处有学问,处处有未知。
B.课文主题:本文写作者小时候没有玩具,他在大自然中探索奥秘、获得乐趣的故事。
文章通过对野外与自家房前屋后自然环境的描绘,说明了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四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四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四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篇一」一、说教材《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是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教材的第九册第七组课文。
本组五篇课文都是写景物的记叙文。
《桂林山水》是开篇的精读课文。
课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先总体提出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分别对桂林水和山的特点进行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最后又用这样的山围绕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和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两句作结,使读者对桂林山水产生了一个完整的美好的认识,既照应了课文开头,又丰富了甲天下的内涵。
重点段分析:二、三两个自然段分别具体描绘了桂林水、山的特点,是全文的主体,也是重点。
这两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是相同的,也是独具匠心的。
每段都由三句组成,第一句都以别处的秀水或青山作比较来映衬桂林的水和山,其中第三个分句以却从没看见过这种转折语气的句式来强调、赞美桂林的山或水,并以此句提示下文。
第二句由三个并列分句组成,具体地从三个方面,运用排比、对偶和比喻的手法来描写桂林的水、山,每一个分句都是由两个以上的小句组成,而且前半句写出山水的特点,后半句都是由两个以上的小句组成,而且前半句写出山水的特点,后半句补充描写前半句的特点。
第三句都写作者的感受。
所不同的是:写水句的前半句点出桂林山的特色,奇、秀、险,而后半句以二三个比喻短语组成排比句和两个四个字的词语相结合组成补充描述句,写出了桂林山的形态奇、色彩秀、山势险。
难点分析:最后一段是一个比喻句,中间又夹着一个排比句。
这句话的意思是桂林的山水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
山水是画的主体,空中的云雾迷蒙,山间的绿树红花,江上的竹筏小舟则是点缀。
多美的一幅山水画!大自然这位雕塑家以鬼斧神工,雕刻出如此巧夺天工的画卷,作者简直入迷了,乘着木船,荡舟漓江,感觉到自己走进了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沉浸在桂林山水的幽静美之中。
作者这种对桂林山水热爱的感情的流露,是学生入境动情的难点所在。
202X语文A版语文四下《一碗水》ppt课件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试卷下载:/shiti/
教案下载:/jiaoan/
PPT论坛:
PPT 课件:www.1ppt .com/k ejian/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了解“一碗水”的形成,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奥妙。
看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带什么礼物来啦!(教师出示 实物)
现在老师往碗里倒水,大家说一说,这 一碗水可以用来做些什么?(让学生自由说,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然后教师小结后板 书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不是就讲的这么“一碗水” 呢?你们想不想知道?请大家自由读课文后再告诉我。 (初读课文)
隐藏
小松鼠
给人们的欢乐
山喜鹊
灵泉
竹鸡、蝴蝶、蜜蜂……
•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1.5.121.5.1Saturday, May 01,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11:58:5811:58:5811:585/1/2021 11:58:58 AM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不是)
那是怎样的“一碗水”?课文明明说是 一眼泉水为什么偏要说是“一碗水”呢?课 文哪些自然段具体作介绍?请大家用自己喜 欢的方式再读课文。Leabharlann 看看这“一碗水”有什么特点
很小
不干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5月上 午11时 58分21.5.111:58May 1, 2021
语文A版四年级下册《第11课_一碗水》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

语文A版四年级下册《第11课一碗水》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一、基础知识达标1. 给下列拼音写上汉字,或给汉字注上拼音。
2.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上横线。
(1)他们开的小店生意越来越兴(xīng xìng)________旺,他们全家人高兴(xīngxìng)________得都合不拢嘴了。
(2)著(zhù zhuó)________名的盲人作家海伦•凯勒对生活的执获著(zhù zhuó)________态度感染了我们。
(3)他全家辛辛苦苦地劳动也挣(zhèng zhēng)________不了几个钱,仍然挣(zhèng zhēng)________扎在贫困线上。
(4)大扫除开始了,我们热火朝天地干(gān gàn)________了起来,不大一会儿,就把教室打扫得干(gān gàn)________干净净了。
三、课内阅读巩固请为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苔________ A.xuǎn B.xiǎn________(2)________印 A.zhuǎ B.zhǎo________(3)树________ A.yìn B.yīn________《一碗水》这篇短文围绕着什么来写的?你喜欢这“一碗水”吗?为什么?四、课外拓展阅读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
一碗水的愤怒在我生命里曾经流淌过一碗水,是这碗水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愤怒。
暑假时,久居都市的我与朋友结伴西北行。
七月如火,车子在高高的黄河大堤上爬行。
黄河河底龟裂,河水时断时续,给人一种苟延残喘的感觉,全没有“黄河在咆哮”的气势。
在黄河拐弯处好不容易才见到了一个村子,村子因树而得名,叫“五棵树村”。
在村头有个苗圃,绿绿的一片,让长途跋涉的我们略感一丝凉意。
一个小姑娘拿着一个特制的大瓢,在每一棵小树苗根上小心地地滴上一点点水,那动作好像是在轻轻抚摸睡梦中的婴儿。
语文A版四年级下册《一碗水》教学设计

《一碗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6个字,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
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一碗水”给人和动物带来的方便和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一碗水”给人和动物带来的欢乐。
教学难点了解“一碗水”的形成,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奥妙。
教学准备课件,小黑板,实验用品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一()水”,思考讨论;括号里可以填上哪些词?生自由说,出示课题,填入“碗”字。
2.生齐读课题,思考: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生自由说,可能说到环保、节约用水,可能说到课文内容……3.师述:在生活中,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而在文人笔下,水不仅是生命之源,更是欢乐之泉,是歌颂和赞美的对象。
作家吴然就以水为主题写下了许多优美的作品,如《歌溪》《珍珠泉》《一碗水》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碗水”的神奇。
二、检查预习情况。
1.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了什么?2.指名朗读,检查纠正读错的字音。
3.认读生字词。
重点指导识记“粑、吱、芋”。
出示词语,指名读。
苔藓浸出石墩粑粑芋头吱吱地叫盛满透过蝴蝶蜜蜂擦嘴不紧不慢4.填空。
()的树林()的苔藓()的泉水()的沙地()的乳汁()的娃娃5.比一比,说说每组两个字的异同,再组词。
(在说的过程中进行写字指导)透()锈()蝴()湖()蝶()碟()蜂()峰()擦()察()6.指导写字。
“碗、透、蝴”分别是“宛、秀、胡”加偏旁组成的,“浸、歇”可与“侵、竭”比较识记,“蝴、蝶”都与昆虫有关。
引导学生找到这些规律,注意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三、读课文,理思路。
1.自由朗读课文。
边读边想:围绕这一眼泉水,你有什么问题?2.读后交流。
能解决的问题互相解决,不能解决的、有价值的问题在小黑板上简单板书。
(以下问题为理解的重点。
)(1)这眼泉为什么被称为“一碗水”?(2)这眼泉水给山里的人和动物带来了哪些欢乐?(3)老人们为什么说它是一眼灵泉?四、了解“一碗水”的形成。
《泉水》教学设计(优秀3篇)

《泉水》教学设计(优秀3篇)泉水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重点全文文字清新、优美,指导学生读通、读懂,直至读美课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小朋友们,你们走近过大自然吗?都看到过些什么呢?(学生交流)听,这是谁的声音?(利用多媒体播放潺潺的流水声)是谁在弹琴呢?引读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
让我们跟着泉水的步伐,和泉水作一次旅行吧。
二、整体朗读,认读生字1.这篇课文中,又出现了好几个陌生的生字朋友,读读课文,找出它们来。
2.学生自读。
3.你找到了哪些新朋友呢?(学生交流)4.利用多媒体出示哦、股、缝、罐、塔、社、杜鹃、脆等生字。
5.哪个小老师愿意上来教大家认一认这些生字?(学生指导认识生字。
当学生用鼠标点击生字时,出现该生字的读音,全班同学一起朗读)6.比一比谁认得快。
(利用生字卡片比赛朗读)7.利用多媒体出示瓦、泉、然、结、股、脆、塔、杜鹃。
(抽学生朗读)8.你是怎样记这些生字的,请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写这个生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小老师上台交流,教师相机作一些讲解,并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书写瓦、鹃、股、脆4个生字,让学生会写生字)9.这些陌生的朋友都在哪儿呢?大家勾一勾有它们的句子。
自己再读一读。
三、熟悉生字,粗读课文1.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
(1)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
(2)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着瓦罐来打水。
(3)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4)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
(5)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2.学生自由朗读。
3.抽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4.同桌互相读句子,并评价。
一碗水教案

师:(播放投影) 这是一眼清澈的山泉,这山泉和爱山的孩子们生活在一起,孩子们爱山泉,山泉也爱孩子们,滋养着孩子们快乐地成长。
今天,我就和实验小学四年十四班的同学们一起学习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一碗水》。
请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注意看老师写好“碗”字的右半部。
板书课题:一碗水师:请你读课题生:一碗水师:表现它不是一杯水、一盆水应该怎么读?突出哪个字?生:一碗水师:表现它不是一碗汤、一碗面,怎么读?生:一碗水师:表现它不是十碗水、不是三碗水,怎么读?生:一碗水师:大家通过读,就能把握我们要表达的意思,这就是我们声音和头脑最完美的结合。
师: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读课题。
师:我昨天认识大家的时候,调查了一下,喜欢问老师问题的同学有5个。
看到课题想到什么问题?生:为什么课题叫一碗水?师:提得好,还有什么问题?生:课题看起来很普通,“一碗水”指的是什么呢?师:同学们非常会学习,拿到一篇文章看到课题有所思考,才能引人入胜地去读课文。
我们听听老师读课文,如果你发现了同学所提出问题的答案,你就画下来,可以吗?好,请大家读书必须动笔墨,拿好你们的铅笔。
师读课文1-3自然段。
师:谁可以回答刚才那两个同学的问题了,你画的什么句子?生:我画的是“池壁下有很小的泉水叫一碗水。
”师:好,她用课文里的句子来回答刚才两位同学的问题,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一碗水指什么?生:指的是树林里的一个很小的泉水。
师:哪个词用的不准?生:应该用树林里一眼很小的泉水。
师:为什么用眼?生:因为这个泉水它非常小,用“一个”指泉水非常大。
师:“一眼”可以让我们想象怎样的泉水?生:水冒出的地方很小。
生:是呀,小得是那么可爱,你们还可以想象泉水汩汩冒出来的时候,泉眼的形状,“一眼”还可以形容井。
记住这个词。
师:大家对课题提出了一个问题,不明白这碗水指什么,现在谁告诉我一碗水指什么?生:指树荫下有一眼很小的泉水。
师:用一个词告诉我。
生:泉水。
师:用一个词或两个词来形容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碗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字,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
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一碗水”给人和动物带来的方便和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一碗水”给人和动物带来的欢乐。
教学难点
了解“一碗水”的形成,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奥妙。
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实验用品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一()水”,思考讨论;括号里可以填上哪些词?
生自由说,出示课题,填入“碗”字。
2.生齐读课题,思考: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生自由说,可能说到环保、节约用水,可能说到课文内容……
3.师述:在生活中,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而在文人笔下,水不仅是生命之源,更是欢乐之泉,是歌颂和赞美的对象。
作家吴然就以水为主题
写下了许多优美的作品,如《歌溪》《珍珠泉》《一碗水》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碗水”的神奇。
二、检查预习情况。
1.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朗读,检查纠正读错的字音。
3.认读生字词。
重点指导识记“粑、吱、芋”。
出示词语,指名读。
苔藓浸出石墩粑粑芋头吱吱地叫
盛满透过蝴蝶蜜蜂擦嘴不紧不慢
4.填空。
()的树林()的苔藓()的泉水
()的沙地()的乳汁()的娃娃
5.比一比,说说每组两个字的异同,再组词。
(在说的过程中进行写字指导)
透()锈()
蝴()湖()
蝶()碟()
蜂()峰()
擦()察()
6.指导写字。
“碗、透、蝴”分别是“宛、秀、胡”加偏旁组成的,“浸、歇”可与“侵、竭”比较识记,“蝴、蝶”都与昆虫有关。
引导学生找到这些规律,注意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三、读课文,理思路。
1.自由朗读课文。
边读边想:围绕这一眼泉水,你有什么问题?
2.读后交流。
能解决的问题互相解决,不能解决的、有价值的问题在小黑板上简单板书。
(以下问题为理解的重点。
)
(1)这眼泉为什么被称为“一碗水”?
(2)这眼泉水给山里的人和动物带来了哪些欢乐?
(3)老人们为什么说它是一眼灵泉?
四、了解“一碗水”的形成。
1.出示课件:大自然多美呀!阳光透过密密的树林,照亮了爬满石壁的过山藤,照亮了石壁上潮湿的苔藓。
在密林深处、岩石缝中,有一股清澈的泉水潺潺地流着。
指导看图,从图中找出这眼泉。
2.分明是一眼泉水,为什么叫它“一碗水”呢?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句段。
3.出示第二自然段,读一读,讨论:你读出了“一碗水”的什么特点?
(1)小,只有一碗。
(2)一年到头总不干。
(3)总是满满的一碗,不浅下去,也不漫出来。
“漫”是什么意思?“既……也……”说明什么?用关联词说一句话。
“不紧不慢”说明什么?把“浸”换成“流”行吗?为什么?
再读体会。
4.太神奇了,真的有这样的泉水吗?
启发讨论,动手实验,分析原理。
5.小结: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我们光有观察还不够,必须深入思考,大胆探究,才能发现大自然的奥妙,领略大自然的神奇。
五、作业。
熟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一碗透过浸歇息蝴蝶
2.说说“一碗水”的特点。
3.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二、朗读感悟,解决问题。
(一)“一碗水”给人和动物带来了哪些欢乐?
1.生自由读,找画相关段落。
2.学生汇报。
给人带来的欢乐:读第3节。
理解“歇息”的意思,认识“粑粑”“团饭”“芋头”。
从哪里看出我们对“一碗水”的喜欢?
读出我们对“一碗水”的喜欢、“一碗水”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3.学生汇报。
给动物带来的欢乐:读4—7节。
(1)有哪些动物来喝这甘甜的泉水?他们怎么喝的?(指导朗读5、6自然段)
(2)还有动物来喝水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A 第4自然段,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B 第7自然段,“竹叶”“梅花”分别是谁的爪印?照样子把省略号的内容说一说。
(3)这些动物怎样喝水的呢?
A 小组合作,思考讨论:还有哪些动物来喝水?他们是怎样来到“一碗水”边,又是怎样喝水的?
B 指名说,其他学生评议补充。
C 能把你喜欢的动物来“一碗水”边喝水的动作、样子表演出来吗?
D 自由上台表演,大家评价,谈感受。
E 指导将这部分内容写成作文片段。
(4)你在旁边看到这样的情景,会怎么想怎么做?(不惊动,一起玩儿……)
(二)为什么老人们说它是一眼灵泉?
1.自由读课文,找到相关段落。
2.出示第8、9段。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评价,再读。
3.你喜欢的动物喝了一碗水后会怎样呢?
小猴子更聪明了。
小兔子跑得更快了。
小蜜蜂变得更勤劳了。
大象喝了会帮人们做更多的事情了。
…………
4.除了森林里的动物,还有谁会喝到这一碗水,又会变得怎样呢?旁边的植物喝了它的水,长得更茂密了。
村里的老人喝了它的水,身体更健康了。
…………
5.最后,作者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它是大山的乳汁吧?它真甜!齐读。
为什么说它是“大山的乳汁”?
填空:()的乳汁
(甘美、甜美、甘甜……)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热爱、赞美)
指导朗读体会。
三、总结全文。
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
四、阅读拓展。
阅读欣赏吴然的《歌溪》与《珍珠泉》。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写作文片段:小动物来“一碗水”边喝水。
板书设计:
一碗水小、不干、不浅不漫
灵泉小松鼠、山喜鹊……
动听、机灵、聪明……神奇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