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患者烫伤的应急预案

合集下载

医院患者烫伤应急预案

医院患者烫伤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院烫伤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患者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烫伤事件。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担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负责烫伤事件的应急处置、协调、指挥和监督。

2. 应急救援小组由医务科、护理部、急诊科、烧伤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及医护人员组成。

负责烫伤事件的现场救治、转运、观察和治疗。

3. 通讯联络组由信息科、总务科、保卫科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负责事件信息的收集、报送和通讯联络。

四、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及患者对烫伤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 定期检查医院内热水、热源等设施,确保其安全可靠。

3. 对易发生烫伤的患者,如儿童、老人、昏迷等,加强监护,禁止使用热水袋、暖水壶等物品。

4. 医院内热水、热源等设施应设置警示标志,提醒患者注意安全。

5. 对患者进行烫伤风险评估,对高危患者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五、应急处理流程1. 现场救治(1)立即评估烫伤程度,给予患者安抚和安慰。

(2)根据烫伤程度,给予冷敷、消毒、包扎等处理。

(3)对严重烫伤患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2. 转运(1)将患者平稳、迅速地转运至烧伤科或相关科室。

(2)途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

3. 治疗与观察(1)根据烫伤程度,给予抗感染、止痛、营养支持等治疗。

(2)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痛苦。

4. 信息报送(1)及时向上级领导、相关部门及家属报告烫伤事件。

(2)按照规定,做好烫伤事件的调查、总结和上报工作。

六、后期处理1. 对烫伤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2. 加强医院安全管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3. 对相关人员加强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 对烫伤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遇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医院烫伤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

医院烫伤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

医院烫伤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应急预案】
(一)预防措施
1、向病人、家属和陪护人员指导正确使用热水设施。

2、麻醉未清醒病人、小儿,感觉障碍及昏迷病人,禁止使用热水袋。

3、热水、开水应放置于小儿接触不到的位置。

4、病区使用的取暖设施应外加保护架或安放于病人触及不到的地方。

5、有开水、热水剩装的位置在水龙头上方,应明显标识“开水”或“热水”或“小心烫伤”以示警示。

6、使用热水袋时,灌注水温不超过70C,拧紧盖子,检查无漏后,隔一层绒布或厚毛巾包好使用,在使用热水袋过程中,密切观察局部,如发现皮肤潮红,应立即停止使用。

7、注意口服药应用开水或凉开水送服,切勿用过热开水送服。

8、注意鼻饲病人饮食的温度。

(二)应急处理措施
1、迅速消除致伤的因素,如尽快脱去汗水浸渍的衣服。

2、立即用冷水冲洗受伤的部位或用湿毛巾包裹创面。

3、小范围的烫伤可冰敷创面。

4、尽快使用治疗烫伤的药物。

5、根据需要使用包扎疗法或暴露疗法。

6、密切观察烫伤局部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7、做好记录。

【处理流程】。

关于烫伤的应急预案范文

关于烫伤的应急预案范文

生活中烧烫伤并不少见,火焰、热水、强酸、强碱等都可使人发生不同程度烧 (烫) 伤。

轻度烧伤小面积皮肤潮红、起水泡,重者大面积皮肤烧焦、肌肉骨骼坏死,造成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如能在现场对病人进行正确急救,可以大大地减少伤残和死亡率。

通常在施工中不慎发生意外,烧伤面积不足全身的 10%,或者二度烧伤以下,采取以下措施:①烧(烫)伤局部皮肤发红或者有水疱,即将用自来水冲洗,或者将烧伤部位(四肢)浸泡在干净的冷水里,如此浸泡 30 分钟摆布,在躯干或者其他部位可用冷敷方法,借以减轻疼痛,限制伤势的发展。

②一度烧伤,用清水冲洗后,搌干,局部涂食用油或者正红花油,各种烫伤膏,无需包扎。

③二度烧伤已有水泡,可用缝衣针经火灼几秒钟或者用 60度白酒、 75%酒精消毒后刺破水泡,放出泡液,但切忌剪除表皮。

④如水泡已经破裂,表皮起层脱落,不要撕揭,应尽量保留,仅去除污染、烧焦的表皮。

创面用生理盐水或者洗必泰液冲洗,搌干后,涂布烫伤膏。

烧伤面积为全身的 10%以上或者二度烧伤以上,并伴有呼吸道烧伤。

急救步骤①救护病人尽快安全脱离现场。

②用冷水冲洗或者浸泡、冷却烧伤部位,以降低皮肤温度。

③尽快脱去或者剪去着火的衣服或者被热液浸渍的衣服。

热液烫伤应先冷却后再脱去衣裤或者剪开脱去,否则会将烧烫伤后已游离的表皮连同衣裤一并撕下来,造成严重后果。

④迅速简单地检查病人,估计烧伤的严重程度,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问题。

急救步骤:清除呼吸道的异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发生窒息可用粗针头从病人环甲膜处 (男性喉结下方) 刺入气管内,以维持呼吸;也可用小刀割开气管,插入气管、竹管等维持呼吸,以暂时缓解窒息对生命的威胁。

⑤妥善保护创面:用干净的纱布、被单、衣服覆盖在创面上,尽量不要弄破水泡,保护表皮,不要进行特殊处理,寒冷季节注意保暖。

⑥尽量不挑破水泡烧伤创面上切不可使用红药水、紫药水,甚至酱油等涂抹,以免掩盖烧伤程度,对后期治疗造成不利影响。

烧烫伤急救要点①即将冷却烧(烫)伤的部位,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 10~30 分钟或者冷水浸泡直到无痛的感觉为止。

烫伤的应急预案

烫伤的应急预案

烫伤的应急预案
烫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尤其是在家庭和工作场所。

为了
及时有效地处理烫伤事件,制定一个应急预案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
是针对烫伤的应急预案:
1. 预防措施。

在家庭和工作场所,应该加强烫伤的预防措施,比如使用防烫
手套、注意热水壶和热液体的位置、避免儿童接触热水和热液体等。

2. 应急处理。

一旦发生烫伤事件,应立即进行应急处理。

首先,将受伤部位
放入冷水中冷却,以减轻疼痛和减少烫伤程度。

然后,用干净的纱
布或毛巾覆盖受伤部位,避免感染。

如果烫伤面积较大或烫伤程度
较重,应立即就医。

3. 应急设备。

在家庭和工作场所应该配备一些常用的应急设备,比如冷水、
纱布、消毒药水、急救箱等,以便及时处理烫伤事件。

4. 培训与教育。

定期进行烫伤应急处理的培训与教育,让家庭成员和员工了解烫伤的应急处理方法,提高应对烫伤事件的能力。

总之,烫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制定一个应急预案并加强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做好预防和应急处理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烫伤事件的发生和减少烫伤造成的伤害。

患者烫伤的应急预案

患者烫伤的应急预案

患者烫伤的应急预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患者烫伤的应急预案(一)烫伤的预防1. 凡昏迷、瘫痪、麻醉后24小时内、有感觉功能障碍的患者,一般情况下不使用热水袋保暖,新生儿禁用热水袋保暖。

2. 老年、小儿、重危患者慎用热水袋。

3. 使用前必须检查热水袋有无老化、渗水、漏水。

4. 水温一般患者控制在≤70℃,重危患者、小儿、老年患者控制在≤50℃。

5. 热水袋外必须套有布套,或用两层棉布包裹。

6. 使用热水袋的患者,应加强巡视,观察热水袋接触部位的皮肤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

7. 使用烤灯患者,烤灯距离患者皮肤>30cm,时间≤30分钟。

(二)烫伤的处理流程1. 护士在巡视病房中,一旦发现患者烫伤,应立即报告值班医师和护士长,夜班报告值班医师和夜查房护士长。

2. 烫伤处理的原则是立即降低烫伤部位的中心温度和止痛、防渗出。

具体措施:(1) 遵医嘱在烫伤部位涂上软膏。

(2) 纱布覆盖,使用绷带加压包扎,以防渗出起泡。

(3) 在绷带加压包扎后的烫伤部位,使用冰袋冰敷24小时,降低温度。

(4) 冰袋使用注意事项:■冰袋外使用布套。

■冰敷期间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以防冻伤。

■做好巡视记录。

3. 24小时后根据医嘱给予治疗:(1)烫伤局部如有水泡产生,可使用安尔碘消毒局部皮肤,再用无菌注射器抽尽泡内渗液,然后涂上软膏,无菌纱布覆盖,每天换药至痊愈。

(2)烫伤局部如有皮损发生,可使用1%碘胺嘧啶银霜或其它有效局部抗菌药物换药,直至痊愈。

4. 烫伤发生后,应做好患者的安抚工作,征得患者谅解。

如患者及家属不能谅解,纠纷一旦发生,立即上报医务处,按程序办理。

烫伤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四篇)

烫伤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四篇)

烫伤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事故定义与范围:烫伤事故是指人体皮肤或其他组织受到高温、热液或化学物质等的侵袭而导致的组织损伤。

二、预案目标:及时应对和处理烫伤事故,减少伤害的发生和扩大范围,保护伤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应急救援组织与人员:1. 领导指挥部:指挥所有救援行动,由相关单位的领导人员组成。

2. 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工作,包括医务人员、消防人员、安全人员等。

3. 通讯联络组:负责与应急救援指挥部的通讯联系。

四、应急救援流程:1. 报警与通知:立即报警并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

2. 现场保护:确保自身安全,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3. 急救措施:对伤者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注意保护其生命体征的稳定,如止血、冷却等。

4. 现场隔离:将事故现场隔离,确保其他人员的安全,避免次生伤害。

5. 伤者处理:将伤者转移到安全地点,并根据伤情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包括烧伤面积的测量、对伤口进行处理等。

6. 医疗救治:将伤者转送到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与救治。

7. 事故调查: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五、应急救援装备与设施:1. 急救箱:包括各类药品、消毒用品、急救器械等。

2. 救援工具:如担架、灭火器等。

3. 隔离带与警示标志:用于隔离事故现场与警示其他人员。

六、应急救援培训与演练:定期进行烫伤事故的应急救援培训与演练,提高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七、常规事后处理:事故发生后,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与恢复工作,修复与恢复受损设施。

同步进行伤者的康复治疗与辅助帮助。

注:以上为一般烫伤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具体预案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完善。

烫伤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二)一、背景介绍:烫伤是指皮肤或黏膜受到高温物体、热液体或化学物质的灼伤造成的损伤。

烫伤事故通常是突发事件,可能发生在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各种场所。

烫伤事故对人体造成的损伤非常严重,早期的急救能够有效减轻并阻止烫伤的发展,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的烫伤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非常重要。

中医操作烫伤应急预案

中医操作烫伤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中医治疗过程中,如灸疗、拔罐、神灯等操作,由于操作时间过长或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患者局部烫伤。

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二、应急预案目标1. 确保烫伤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2. 减少烫伤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3. 提高医护人员对烫伤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应急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和完善烫伤应急预案,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演练,监督应急预案的执行。

2. 医疗救治组:负责烫伤患者的救治工作,包括现场救护、转送医院等。

3. 护理组:负责烫伤患者的护理工作,包括病情观察、伤口护理等。

4. 物资保障组:负责提供烫伤救治所需的药品、器械等物资。

5. 通讯联络组:负责与各部门、医院、相关部门保持联系,确保信息畅通。

四、应急预案处置流程1. 发现烫伤事故: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发现患者烫伤,应立即停止操作,立即报告应急领导小组。

2. 现场救护:医护人员对烫伤患者进行现场救护,包括:(1)立即脱去患者表面衣物,暴露烫伤皮肤。

(2)用冷水持续冲洗或冷毛巾冷敷烫伤部位,持续半小时以上,直至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

(3)根据烫伤程度,进行以下处理:- 轻度烫伤:保持创面干燥,以生理盐水清洁创面,外涂地榆油。

- 浅Ⅱ度烫伤:保持创面干燥,以生理盐水清洁创面后,用针在水疱的边缘刺破、抽出渗出液,外涂地榆油,并用神灯远距离照射患部以保持局部干燥。

- 深Ⅱ度烫伤:保持创面干燥,以生理盐水清洁创面,外涂地榆油。

3. 转送医院:将烫伤患者及时转送至医院进行治疗。

4. 报告及记录:医护人员在救治过程中,应详细记录患者烫伤情况、救治过程等信息。

五、应急预案预防措施1.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对烫伤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

2. 在治疗过程中,加强诊疗巡视,防止患者烫伤。

3.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规范操作流程,避免操作不当导致烫伤。

4. 定期检查治疗设备,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5. 加强病房安全管理,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局部环境温度过高。

患者烫伤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患者烫伤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页眉内容
患者烫伤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烫伤处理程序:
病人发生烫伤意外后立即将热源与病
人分离,暴露烫伤部位,视烫伤情况处理,用冷
水或冰袋冷敷,如有皮肤破损用生理盐水浸泡或
冲洗。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立即报告治疗组长和医生
检查病人烫伤程度
及时正确处理及执行医嘱
安慰病人,加强陪护
分析和去除发生烫伤相关因素
在治疗单上记录事件经过,认真交班
书面报告上级部门
【防范预案】
1.评估病人的认知、感觉功能。

2.对有认知和感觉障碍的患者以及老人、小孩等要密切关注,尽量从低温开始。

3.根据患者情况,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并对患者、家属或陪护人员进行安全告之和健康指导及有关注意事项,加以防范。

4.每天检查维护保养仪器,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5.保持室内的通风,避免局部环境温度过高。

页脚内容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烫伤的应急预案
(一)烫伤的预防
1. 凡昏迷、瘫痪、麻醉后24小时内、有感觉功能障碍的患者,一般情况下不使用热水袋保暖,新生儿禁用热水袋保暖。

2. 老年、小儿、重危患者慎用热水袋。

3. 使用前必须检查热水袋有无老化、渗水、漏水。

4. 水温一般患者控制在≤70℃,重危患者、小儿、老年患者控制在≤50℃。

5. 热水袋外必须套有布套,或用两层棉布包裹。

6. 使用热水袋的患者,应加强巡视,观察热水袋接触部位的皮肤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

7. 使用烤灯患者,烤灯距离患者皮肤>30cm,时间≤30分钟。

(二)烫伤的处理流程
1. 护士在巡视病房中,一旦发现患者烫伤,应立即报告值班医师和护士长,夜班报告值班医师和夜查房护士长。

2. 烫伤处理的原则是立即降低烫伤部位的中心温度和止痛、防渗出。

具体措施:
(1) 遵医嘱在烫伤部位涂上软膏。

(2) 纱布覆盖,使用绷带加压包扎,以防渗出起泡。

(3) 在绷带加压包扎后的烫伤部位,使用冰袋冰敷24小时,降低温度。

(4) 冰袋使用注意事项:
■冰袋外使用布套。

■冰敷期间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以防冻伤。

■做好巡视记录。

3. 24小时后根据医嘱给予治疗:
(1)烫伤局部如有水泡产生,可使用安尔碘消毒局部皮肤,再用无菌注射器抽尽泡内渗液,然后涂上软膏,无菌纱布覆盖,每天换药至痊愈。

(2)烫伤局部如有皮损发生,可使用1%碘胺嘧啶银霜或其它有效局部抗菌药物换药,直至痊愈。

4. 烫伤发生后,应做好患者的安抚工作,征得患者谅解。

如患者及家属不能谅解,纠纷一旦发生,立即上报医务处,按程序办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