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数据库)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二级考试大纲

二级考试大纲

2010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试二级VFP考试大纲作者:不详来源:网络2010年11月10日发表评论进入社区◆基本要求1、具有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知识。

2、基本了解面向对象的概念。

3、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原理。

4、掌握数据库程序设计方法。

5、能够使用VISUAL FOXPRO建立一个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

◆基础知识1、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类和对象、事件、方法。

2、关系数据库:(1) 关系数据库:关系模型、关系模式、关系、元组、属性、域、主关键字和外部关键字。

(2) 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

(3) 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域完整性、参照完整性。

3、VISUAL FOXPRO系统特点与工作方式:(1) WINDOWS版本数据库的特点。

(2) 数据类型和主要文件类型。

(3) 各种设计器和向导。

(4) 工作方式:交互方式(命令方式、可视化*作)和程序运行方式。

4、VISUAL FOXPRO的基本数据元素:(1) 常量、变量、表达式。

(2)常用函数:字符处理函数、数值计算函数、日期时间函数、数据类型转换函数、测试函数。

一、VISUAL FOXPRO数据库的基本*作1、数据库和表的建立、修改与有效性检验:(1) 表结构的建立与修改。

(2) 表记录的浏览、增加、删除与修改。

(3) 创建数据库,向数据库添加或移出表。

(4) 设定字段级规则和记录规则。

(5) 表的索引:主索引、候选索引、普通索引、唯一索引。

2、多表*作:(1) 选择工作区。

(2) 建立表之间的关联:一对一的关联;一对多的关联。

(3) 设置参照完整性。

(4) 建立表间临时关联。

3、建立视图与数据查询:(1) 查询文件的建立、执行与修改。

(2) 视图文件的建立、查看与修改。

(3) 建立多表查询。

(4) 建立多表视图。

二、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1、SQL的数据定义功能:(1) CREATE TABLE –SQL(2) ALTER TABLE –SQL2、SQL的数据修改功能:(1) DELETE –SQL(2) INSERT –SQL(3) UPDATE –SQL3、SQL的数据查询功能:(1) 简单查询。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 office考试大纲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 office考试大纲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 office考试大纲《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 Office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本次考试旨在评估考生掌握MS Office办公软件的能力,包括Word、Excel和PowerPoint等软件的应用技能,以及办公自动化相关知识。

二、考试内容1. Word应用技能- 文档创建与编辑- 格式调整与排版- 段落与文本样式设置- 表格与插图应用- 模板与邮件合并2. Excel应用技能- 表格创建与数据输入- 公式与函数使用- 数据筛选与排序- 图表制作与分析- 工作表设置与保护3. PowerPoint应用技能- 幻灯片制作与编辑- 文字与图形处理- 动画与转场效果- 演示设置与播放- 主题与模板应用4. 办公自动化知识- 文件管理与备份- 网络文件共享与传输- 多媒体应用技术- 数据安全与保护- 办公软件应用案例分析三、考试要求考生需要熟练掌握MS Office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完成日常办公中常见的文字处理、数据分析和演示制作任务。

同时,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办公自动化知识,能够进行文件管理、网络文件传输等基本操作。

四、考试形式本次考试采用笔试形式,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实操题等,考生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考试内容。

五、考试成绩考试成绩以总分形式进行评定,及格分数线为60分,考试成绩将通过电子邮件或官方网站发布。

六、参考资料考生可参考官方发布的教材、练习题以及网上公开的相关资料进行备考,同时可参加培训班或自主学习。

通过本次考试,考生可以获得国家颁发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证明自己在MS Office办公软件方面具备一定的能力和水平。

希望广大考生认真备考,取得优异成绩。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 考试大纲(2008年最新版)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C  考试大纲(2008年最新版)

一、公共基础知识:基本要求:1.掌握算法的基本概念。

2.掌握基本数据结构及其操作。

3.掌握基本排序和查找算法。

4.掌握逐步求精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5.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应用相关技术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

6.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知识,了解关系数据库的设计。

考试内容:一、基本数据结构与算法1.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复杂度的概念和意义(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2.数据结构的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数据结构的图形表示;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的概念。

3.线性表的定义;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插入与删除运算。

4.栈和队列的定义;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5.线性单链表、双向链表与循环链表的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6.树的基本概念:二叉树的定义及其存储结构;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

7.顺序查找与二分法查找算法;基本排序算法(交换类排序,选择类排序,插入类排序)。

二、程序设计基础1.程序设计方法与风格。

2.结构化程序设计3.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对象,方法,属性及继承与多态性。

三、软件工程基础1.软件工程基本概念,软件生命周期概念,软件工具与软件开发环境。

2.结构化分析方法,数据流图,数据字典,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3.结构化设计方法,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

4.软件测试的方法,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测试用例设计,软件测试的实施,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5.程序的调试,静态调试与动态调试。

四、数据库设计基础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2.数据模型,实体联系模型及E-R图,从E-R图导出关系数据模型。

3.关系代数运算,包括集合运算及选择、投影、连接运算,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4.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相关策略。

考试方式:1.公共基础知识的考试方式为笔试,与C语言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Visual Basic 语言程序设计、Visual FoxPro数据库程序设计或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的笔试部分合为一张试卷。

浙江省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B)考试大纲

浙江省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VB)考试大纲

浙江省大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等级考试二级(Visual BASIC 语言程序设计)考试大纲要求1.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以及描述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表示方法;2.了解VB程序设计的开发环境;3.掌握常用数据类型、运算对象、运算符与表达式;4.掌握常用函数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本概念;5.掌握编制VB应用程序应遵循的规范和程序设计的方法;6.熟练掌握结构化程序控制的三种基本结构,并能熟练编写程序;7.熟练掌握子程序、函数过程设计与参数传递的方法;8.掌握控件的选用与操作;9.了解数据库与文件的基本操作;10.具有用VB语言解决基本应用问题的能力,并对现有VB应用程序能进行编辑、编译、调试和运行。

考试范围一、Visual BASIC基础1、VB开发环境1)掌握VB的启动;2)掌握VB开发环境,如菜单、工具箱、工具栏、窗体、工程窗口和属性窗口等的使用。

2、VB的历史和特点1)了解VB的发展历史;2)了解VB的特色。

二、数据表示与运算1、基本数据类型1)掌握字节、整数、长整数、实数、双精度、字符串、变体和布尔等数据类型的数据表示及其相互关系;2)了解货币、日期和对象等数据类型的数据表示和使用。

2、构造数据类型1)熟练掌握数组的定义、表示与使用;2)了解自定义数据类型和文件的表示。

3、运算对象、运算符、函数和表达式1)熟练掌握常量、变量和函数等运算对象的定义和使用;2)熟练掌握算术运算(加、减、乘、除、取负、指数、整除和取模)及其运算的优先级;熟练掌握关系运算;熟练掌握逻辑运算(NOT、AND、OR、XOR、EQV和IMP)及其运算的优先级;3)掌握下列常用内部函数三角函数Sin、Cos、Tan和Atn;算术函数Abs、Sqr、Log、Exp和Sgn;取整与类型转换函数Int和Fix;随机函数Rnd;字符串处理函数Trim、Left、Right、Len、Mid、Ucase、Lcase、Space、String、Ltrim和Rtrim;日期与时间函数Date、Time和Timer;转换函数Chr、Asc、Str和V al;QBColor和Rgb函数;InputBox函数;MsgBox函数等。

全国高等院校(河南考区)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数据库)考试大纲

全国高等院校(河南考区)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数据库)考试大纲

全国高等院校(河南考区)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数据库)考试大纲2004年5月(本大纲适用于报考数据库程序设计的考生)第一部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目标】掌握和了解计算机应用的基本常识,具有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和使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初步能力;具有使用字处理软件建立和编辑文档的能力;具有制作电子表格和演示文稿的初步能力;具有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检索、浏览和信息交流的能力。

【考试范围】一、计算机文化知识1.计算机文化的概念,计算机的历史和发展趋势(了解)。

2.计算机系统的构成及其工作原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了解)。

3.数据、信息和编码的概念(了解),数制和不同数制间的数值转换(掌握) 4.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了解)。

5.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了解)。

6.计算机系统的维护(了解),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清除(掌握)。

7.知识产权及软件保护(了解)。

8.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了解)。

二、操作系统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了解)。

2.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操作、文件管理和系统设置(掌握)。

3.Windows操作系统的网络配置及其应用(了解)。

4.Windows操作系统中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了解)。

三、MS Office的使用(WPS Office参照执行)1.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掌握文字、段落、表格、图形以及页面的设置和编排。

2.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能根据需求选择数据类型,建立电子表格,并完成数据的统计、计算和格式化处理。

3.掌握PowerPoint的基本使用方法,能在演示文稿中插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对象,设置超链接、动画和放映方式。

第二部分数据库系统及程序设计【教学目标】具备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原理。

具有使用Visual FoxPro或Microsoft Access 命令进行数据库管理、编制程序和调试程序的能力。

基本掌握可视化程序设计中有关对象、属性、事件和方法等基本概念,掌握使用可视化工具(如:表单、控件、菜单、报表、数据库、表等)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并通过编写事件响应代码实现程序设计所规定的任务。

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大纲

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大纲

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二级VFP)计算机基础部分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发展史2、计算机分类3、计算机应用领域4、计算机常用数制的转换5、计算机系统结构6、计算机病毒与安全7、计算机网络8、Internet基础及应用二、Windows1、计算机键盘2、输入法3、Windows操作系统简介4、Windows桌面5、任务栏6、开始菜单7、文件系统与文件管理(新建、选择、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设置属性、创建快捷方式、搜索文件熟练操作)8、控制面板9、Windows中的常用工具(记事本、画图、写字板、计算器)10、Windows中的多媒体功能三、WORD1、WORD 的应用领域2、WODR的界面介绍3、创建、打开及保存4、WORD中的视图方式5、页面设置6、字体与段落7、查找与替换8、工具栏的调用9、页眉和页脚的设置10、常用符号与特殊符号的输入11、项目符号与编号12、边框与底纹13、分栏排版14、文本框的使用15、艺术字的使用16、表格17、图片、剪贴画的插入与编辑四、EXCEL1、EXCEL的应用领域2、EXCEL的界面介绍3、序列填充4、EXCEL工作表的操作5、单元格名称定义6、单元格格式对话框7、公式计算及常用函数8、excel图表9、数据排序10、数据筛选11、数据分类汇总12、数据透视表的使用13、工作表的预览与打印五、POWERPOINT1、POWERPOINT的应用领域2、POWERPOINT的界面介绍3、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的一般流程4、POWERPOINT中几个基本概念(演示文稿、幻灯片、模板和版式)5、创建演示文稿的三种方法6、POWERPOINT 的视图方式7、幻灯片中各种对象的输入与编辑8、对象的动画设置9、幻灯片的切换与跳转10、幻灯片的打包与打印VISUAL FOXPRO数据库一、VISUAL FOXPRO基础知识1、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类和对象、事件、方法。

计算机二级证考试大纲

计算机二级证考试大纲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2023年版)基本要求1、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计算机操作系统。

2、掌握算法的基本概念。

3、掌握基本数据结构及其操作。

4、掌握基本排序和查找算法。

5、掌握逐步求精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6、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应用相关技术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

7、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知识,了解关系数据库的设计。

考试内容一、计算机系统1、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结构。

2、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结构,包括CPU的功能和组成,存储器分层体系,总线和外部设备。

3、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目录和文件系统、I/O设备管理。

二、基本数据结构与算法1、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复杂度的概念和意义(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

2、数据结构的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数据结构的图形表示;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的概念。

3、线性表的定义;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插入与删除运算。

4、栈和队列的定义;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5、线性单链表、双向链表与循环链表的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6、树的基本概念;二叉树的定义及其存储结构;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

7、顺序查找与二分法查找算法;基本排序算法(交换类排序,选择类排序,插入类排序)。

三、程序设计基础1、程序设计方法与风格。

2、结构化程序设计。

3、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对象,方法,属性及继承与多态性。

四、软件工程基础1、软件工程基本概念,软件生命周期概念,软件工具与软件开发环境。

2、结构化分析方法,数据流图,数据字典,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3、结构化设计方法,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

4、软件测试的方法,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测试用例设计,软件测试的实施,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5、程序的调试,静态调试与动态调试。

五、数据库设计基础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2、数据模型,实体联系模型及E-R图,从E-R图导出关系数据模型。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大纲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大纲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2020年版)基本要求1.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计算机操作系统。

2.掌握算法的基本概念。

3.掌握基本数据结构及其操作。

4.掌握基本排序和查找算法。

5.掌握逐步求精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6.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应用相关技术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

7.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知识,了解关系数据库的设计。

考试内容一、计算机系统1.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结构。

2.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结构,包括CPU的功能和组成,存储器分层体系,总线和外部设备。

3.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目录和文件系统、I/O设备管理。

二、基本数据结构与算法1.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复杂度的概念和意义(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

2.数据结构的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数据结构的图形表示;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的概念。

3.线性表的定义;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插入与删除运算。

4.栈和队列的定义;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5.线性单链表、双向链表与循环链表的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6.树的基本概念;二叉树的定义及其存储结构;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

7.顺序查找与二分法查找算法;基本排序算法(交换类排序,选择类排序,插入类排序)。

1三、程序设计基础1.程序设计方法与风格。

2.结构化程序设计。

3.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对象,方法,属性及继承与多态性。

四、软件工程基础1.软件工程基本概念,软件生命周期概念,软件工具与软件开发环境。

2.结构化分析方法,数据流图,数据字典,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3.结构化设计方法,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

4.软件测试的方法,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测试用例设计,软件测试的实施,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5.程序的调试,静态调试与动态调试。

五、数据库设计基础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2.数据模型,实体联系模型及E-R图,从E-R图导出关系数据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高等院校(河南考区)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数据库)考试大纲 (本大纲适用于报考数据库程序设计的考生)
第一部分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目标】
掌握和了解计算机应用的基本常识,具有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和使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初步能力;具有使用字处理软件建立和编辑文档的能力;具有制作电子表格和演示文稿的初步能力;具有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检索、浏览和信息交流的能力。

【考试范围】
一、计算机文化知识
1.计算机文化的概念,计算机的历史和发展趋势(了解)。

2.计算机系统的构成及其工作原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了解)。

3.数据、信息和编码的概念(了解),数制和不同数制间的数值转换(掌握)
4.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了解)。

5.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了解)。

6.计算机系统的维护(了解),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清除(掌握)。

7.知识产权及软件保护(了解)。

8.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了解)。

二、操作系统
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了解)。

2.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操作、文件管理和系统设置(掌握)。

3.Windows操作系统的网络配置及其应用(了解)。

4.Windows操作系统中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了解)。

三、MS Office的使用(WPS Office参照执行)
1.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掌握文字、段落、表格、图形以及页面的设置和编排。

2.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能根据需求选择数据类型,建立电子表格,并完成数据的统计、计算和格式化处理。

3.掌握PowerPoint的基本使用方法,能在演示文稿中插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对象,设置超链接、动画和放映方式。

第二部分 数据库系统及程序设计
【教学目标】
具备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原理。

具有使用Visual FoxPro或Microsoft Access 命令进行数据库管理、编制程序和调试程序的能力。

基本掌握可视化程序设计中有关对象、属性、事件和方法等基本概念,掌握使用可视化工具(如:表单、控件、菜单、报表、数据库、表等)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并通过编写事件响应代码实现程序设计所规定的任务。

掌握一定的数据库程序设计技巧和方法。

使学生具有能够使用Visual FoxPro或Microsoft Access开发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能力。

【考试范围】
一、数据库的基础知识(掌握)
1.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类和对象、事件、方法。

2.关系数据库:关系模型、关系模式、关系运算、关系、元组、属性、域、主关键字和外部关键字。

3.Visual FoxPro或Microsoft Access的工作方式, Windows版本数据库的特点和主要文件类型。

各种设计器和向导的功能。

4.基本数据元素:数据类型、运算符、常量、变量、表达式。

二、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掌握)
1.数据库(表)的建立、修改与维护。

2. 数据库(表)记录的浏览、编辑修改、检索与统计;
3. 多个数据库(表)的操作。

4.创建数据库,向数据库添加或从数据库删除表。

5.建立视图与数据查询:
(l)查询文件的建立、执行与修改。

(2)视图文件的建立、查看与修改。

(3)建立多表查询。

三、Visual Foxpro的项目管理器、设计器和向导的使用(掌握)
1.使用项目管理器:使用"数据"选项卡。

使用"文档"选项卡。

2.使用表单设计器:使用表单的常用控件进入界面设计,设定数
据环境。

3.使用菜单设计器:建立主选项。

设计子菜单。

设定菜单选项程序代码。

4.使用报表设计器:生成快速报表。

修改报表布局。

设计分组报表。

设计多栏报表。

5.使用应用程序向导来建立应用程序。

6. Microsoft Access应参照上面1-5中的内容来进行窗体设计、菜单设计、报表设计和模块设计。

四、Visual FoxPro或VBA程序设计(掌握)
1.命令文件的建立与运行:程序文件的建立。

简单的交互式输入输出命令。

应用程序的调试与执行。

2.结构化程序设计: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3.过程与过程调用:子程序设计与调用。

过程与过程文件。

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过程调用中的参数传递。

4. Microsoft Access应参照上面1-3中的内容使用VBA进行程序设计。

五、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 SQL server和常用的SQL语句
(Select,Update,Insert和Delete)(了解)
1.考试方式
考试全部采用机试方式,考生答题环境为Windows下的浏览器(例如IE)。

在机试环境下,对于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特别
是文件的保存,文件的下载和上传,信息(文字和图片等)的复制和粘贴等。

2.考试题型
第一部分 计算机应用基础:单项选择题(30小题,共30分)
第二部分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编程题(3~5题,共70分)
全国高等院校(河南考区)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文管)考试大纲 (本大纲适用于文科和经济管理的考生)
【教学目标】
熟悉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操作系统Windows的使用方法;了解Windows环境下办公软件的基础知识;熟练运用Office处理日常事务;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掌握简单制作网页的方法;熟练运用浏览器进行信息检索、文件下载;熟练使用电子信函;了解数据库的基本知识,掌握Access的基本使用。

【考试范围】
一、计算机文化知识
1. 计算机文化的概念,计算机的概念、特点、应用和计算机语言(了解);
2. 计算机的历史和发展趋势(了解);
3. 计算机系统的构成,微机的组成和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了解);
4. 数据、信息、编码的概念(了解);
5. 数制和不同数制间的数值转换(了解);
6. 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 (了解);
7. 计算机系统的维护常识(了解);
8.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消除(了解);
9. 软件知识产权及保护(了解)。

二、操作系统
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分类(了解);
2. 磁盘文件的树形结构(掌握);
3. Windows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掌握);
4. “资源管理器”和“我的电脑”的使用(掌握);
5. “网上邻居”的配置和基本使用(掌握);
6. “控制面板”基本使用(基本掌握);
7. “附件”中常用程序的使用(掌握);
8. 中文输入(掌握)。

三、MS Office软件的使用(WPS Office参照执行)
1. Word 的使用(掌握)
1) Word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
2) 文字、段落的格式、编辑和排版;
3) 绘图、对象的插入和图文混排;
4) 表格的制作;
5) 文档的页面设置和打印。

2. Excel的使用(掌握)
1) Excel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
2) 单元格的格式设定;
3) 数据的输入、填充和引用;
4) Excel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5) Excel的图表处理。

3. PowerPoint 的使用(掌握)
1) PowerPoint 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
2) 文字、图片、音频文件、视频文件的插入和编辑;
3) 动画、超链接和多媒体的设置;
4) 幻灯片的放映方式和幻灯片的切换。

四、计算机网络
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应用和拓扑结构(掌握);
2. 因特网的基础知识(掌握);
3. 利用浏览器进行信息的查询和文件的下载(掌握);
4. 电子邮件的收发(掌握);
5. 简单网页的制作 (掌握);
6. 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常识(了解)。

五、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常识和Access的使用(VFP参照执行
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1) 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了解);
2) 数据库的三种模型(了解);
3) 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了解)。

2. 数据库(表)的基本操作
1) 数据类型、运算符、函数、和表达式(基本掌握)
2) 数据库(表)文件的建立与维护(掌握);
3) 数据库(表)记录的编辑(掌握);
4) 数据库(表)记录的检索与统计(掌握);
5) 多个数据库(表)间的操作(掌握)。

1.考试方式
考试全部采用机试方式,考生答题环境为Windows下的浏览器(例如IE)。

在机试环境下,对于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文件的保存,文件的下载和上传,信息(文字和图片等)的复制和粘贴等。

2.考试题型
单项选择题(30小题,共30分)
操作题(3~5题,共7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