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雾化吸入的临床应用课件

合集下载

雾化吸入ppt课件免费

雾化吸入ppt课件免费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 量。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雾化器
注意观察和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教会患者正确的吸入方法,避免造成气道 刺激或感染。
在雾化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 如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雾化并采取 相应的处理措施。
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支气管痉挛
应立即停止雾化,给予吸氧、解痉药 物等治疗。
联合治疗与个体化方案
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机械通气、药物治疗等,制定个体化的治疗 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拓展应用领域与研究领域
探索雾化吸入在呼吸系统以外的其他疾病领域中的应用,如神经系 统、消化系统等,拓展雾化吸入的治疗范围。
THANKS
感谢观看
雾化吸入药物的研发与优化
针对不同疾病状态和患者需求,研发高效、安全、使用方便的雾化吸入药物,提高治疗效 果。
雾化吸入在临床研究方面的进展与挑战
雾化吸入在常见呼吸系统 疾病中的应用
研究雾化吸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 肺炎等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治疗效果及安 全性,优化治疗方案。
雾化吸入在危重病患者中的 应用
频率
雾化吸入的频率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一般来说,对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可以每天进行 3-4次雾化吸入治疗,而在肺部感染等急性期患者则可能需要每2-3小时进行一次雾化吸入治疗。注意每次雾化吸 入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15-20分钟为宜。
04
雾化吸入的不良反应与处理源自常见不良反应及原因分析超声雾化器
利用超声波能将药液雾化 成微小颗粒,通过呼吸道 吸入。
网式雾化器
利用微网孔将药液雾化成 微小颗粒,通过呼吸道吸 入。
常用雾化吸入药物种类
支气管扩张剂
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用 于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

雾化吸入法ppt课件

雾化吸入法ppt课件

01
让患者缓慢深呼吸,同时进
行雾化吸入治疗。
02
03
治疗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 ,每日2-4次,根据病情调整
用药次数和剂量。
04
05
治疗结束后,及时清洗面部 和口腔,避免药物残留和刺
激。
03 雾化吸入法的操作流程
操作前准备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 、意识状态等基本信息,以便
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详细描述
急性喉炎患者喉部黏膜水肿导致呼吸困难,雾化吸入法能够迅速将药物送达病变部位,有效缓解喉部水肿,改善 通气功能,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
05 雾化吸入法的注意事项与 禁忌症
注意事项
01
02Leabharlann 0304正确使用吸入器
确保吸入器的清洁和正确安装 ,避免使用已损坏或过期的吸
入器。
保持呼吸道通畅
在吸入过程中,确保患者的呼 吸道通畅,避免因呼吸道阻塞
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过敏反应
如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症 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寻求医生
帮助。
禁忌症与慎用情况
绝对禁忌症
对于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及有严重出血倾向的患者,禁止使用雾化吸入法。
相对禁忌症
对于哮喘持续状态、急性支气管痉挛、呼吸道出血的患者,以及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谨慎使用雾化 吸入法。在使用前应咨询医生的意见。
患者教育
随着患者对雾化吸入法的认知提高, 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也有所改善 。
未来展望
技术改进
扩展应用领域
未来雾化吸入器的设计将更加智能化,能 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自动调整参数,提 高治疗效果。
随着研究的深入,雾化吸入法有望在治疗 其他系统疾病、急症抢救等领域发挥更大 的作用。

雾化吸入课件ppt免费

雾化吸入课件ppt免费
忽视长期使用的副作用。解决方法:长期使用雾化吸入疗法可能会 导致口腔干燥、咽喉不适等症状,应适当休息并增加饮水。
误区三
认为药物剂量越大越好。解决方法:严格按照医生处方使用药物,不 要随意增加药物剂量。
05
雾化吸入疗法的疗效及安全性评 估
雾化吸入疗法的疗效评估方法
临床指标观察
观察患者症状、体征、肺功能等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
抗炎平喘药
布地奈德
氢化可的松
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气 道高反应性。
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气 道高反应性。
丙酸倍氯米松
糖皮质激素,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气 道高反应性。
抗过敏药
酮替芬
组胺受体阻断剂,抑制过敏反应 ,缓解过敏症状。
氯雷他定
组胺受体阻断剂,抑制过敏反应 ,缓解过敏症状。
西替利嗪
组胺受体阻断剂,抑制过敏反应 ,缓解过敏症状。
祛痰药
氨溴索
促进黏液排出,减少黏液滞留,降低痰液黏稠度 。
复方异丙托溴铵
松弛气道平滑肌,促进排痰,改善气道通畅性。
N-乙酰半胱氨酸
分解痰液中的黏性成分,降低痰液黏稠度。
抗真菌药
两性霉素B
抗真菌药,抑制真菌细胞膜合成,抑制真菌生长。
制霉菌素
抗真菌药,破坏真菌细胞膜完整性,抑制真菌生长。
雾化吸入还可以用于治疗 其他疾病,如咽炎、喉炎 等。
02
雾化吸入的药物种类及作用机制
支气管扩张剂
沙丁胺醇
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舒 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支 气管痉挛。
特布他林
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舒 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支 气管痉挛。
异丙托溴铵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剂,舒 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支 气管痉挛。

雾化吸入临床应用课件

雾化吸入临床应用课件
4
3
5
雾化吸入临床应用
呼吸系统疾病
01
哮喘:雾化吸入治疗哮喘,缓解症状,减少发作频率
03
肺炎:雾化吸入治疗肺炎,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02
慢性阻塞性肺病:雾化吸入治疗COPD,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04
支气管炎: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炎,缓解症状,减少复发
心血管疾病
雾化吸入治疗:通过雾化吸入药物,达到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目的
雾化吸入临床应用课件
演讲人
01.
雾化吸入概述
02.
03.
目录
雾化吸入临床应用
雾化吸入注意事项
雾化吸入概述
雾化吸入原理
雾化器将药物转化为微小颗粒
01
药物颗粒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
02
药物在肺部沉积,发挥作用
03
雾化吸入可以提高药物的利用率和疗效
04
雾化吸入设备
雾化器:将药物转化为雾状颗粒的设备
雾化面罩:用于将雾化药物输送至呼吸道的设备
帕金森病:雾化吸入可以改善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
脑炎:雾化吸入可以减轻脑炎引起的脑水肿,改善脑功能
雾化吸入注意事项
操作规范
01
操作前准备:检查设备是否完好,确保药物和设备无污染
03
操作后处理:及时清理设备,避免交叉感染
02
操作步骤:按照说明书进行,注意操作顺序和操作时间
04
患者指导: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设备,注意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避免过度用力等。
雾化管:连接雾化器和雾化面罩的管道
电源:为雾化器提供动力的设备
雾化药物: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的药物,如支气管扩张剂、抗炎药等
雾化吸入适应症
2
1

雾化吸入疗法ppt课件

雾化吸入疗法ppt课件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与期待
拓展应用范围
雾化吸入疗法目前主要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未来可以拓展到其他领域,如神经系统、皮肤黏膜 等。
提高患者依从性
通过改进设备、优化药物口感等方法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雾化吸入疗法更加方便、舒适,提高患者 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纳米技术应用
纳米技术能够将药物分子细化,提高药物的吸收率和疗效,未来纳米技术将在雾 化吸入疗法中得到广泛应用。
研究方向与热点
药效学研究
进一步研究不同药物在雾化吸入后的 药效学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 学的依据。
安全性问题
雾化吸入疗法虽然具有许多优点,但 安全性问题也不容忽视,未来的研究 应关注如何提高药物的安全性。
雾化吸入时应避免吸烟和进食,以免 影响药物吸收和引起呛咳。
对于需要长期雾化吸入的患者,应定 期检查口腔和咽部情况,及时发现并 处理口腔和咽部真菌感染。
03
雾化吸入疗法的药物 选择与配制
常用药物种类与特点
01
02
03
04
支气管扩张剂
主要用于缓解哮喘和慢性阻塞 性肺疾病的症状,如沙丁胺醇
、特布他林等。
段的患者。
雾化吸入药物的种类和剂量需根 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
整。
雾化吸入疗法的疗效与患者的依 从性和使用方法密切相关,需对
患者进行详细的指导和教育。
06
雾化吸入疗法的未来 发展与展望
新技术应用与推广
智能雾化吸入器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雾化吸入器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 呼吸状态、药物使用情况以及治疗效果,为医生提供更加准确的治疗方案。
现状
目前,雾化吸入疗法已经成为治疗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在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雾化吸入ppt课件

雾化吸入ppt课件
医。
呼吸困难
如果患者在使用雾化吸入治疗后出 现呼吸困难,应立即停止使用,并 及时就医。
其他不良反应
如果患者在雾化吸入过程中出现其 他不良反应,如头痛、恶心、呕吐 等,也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就 医。
患者的自我管理
记录症状
患者应记录每次雾化吸入后的症状变化,以及药物的用量和浓度 等信息,以便医生更好地评估治疗效果。
避免在不适合的时候使用
患者在某些情况下,如剧烈运动后、吸烟后、饮酒后等不适合进行 雾化吸入治疗。
寻求医生建议
如果患者在雾化吸入治疗后症状没有得到改善,或者出现不良反应 ,应及时寻求医生的建议。
04
雾化吸入的效果与评估
治疗效果的评估指标
临床效果评估
主要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是否得 到改善,如咳嗽、咳痰、气喘等
05
雾化吸入的安全性与副作 用
安全性及注意事项
确保雾化吸入器是安全的
01
选择经过认证、正规渠道购买的雾化吸入器,避免使用假冒伪
劣产品。
正确使用雾化吸入器
02
遵循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正确操作雾化吸入器,确保药物能
够正确释放。
注意药物的建议使用药物,避免超量使用。
常见副作用及处理方法
雾化吸入的优势
01
02
03
04
局部药物浓度高
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提高局 部药物浓度,发挥更好的治疗
效果。
全身不良反应少
与口服或注射给药相比,雾化 吸入给药剂量小,全身不良反
应较少。
操作简便
患者可以自行操作,方便快捷 。
适应范围广
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特 别是儿童和老年人。
02
雾化吸入装置与药物

雾化吸入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雾化吸入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雾化吸入ຫໍສະໝຸດ 法的临床应用急诊科:何三霞
2016.9.21
.
1
主要内容
1
雾化吸入原理及应用
2
雾化吸入器的种类及方法
3
氧气雾化吸入的使用
4
雾化吸入新进展
.
2
雾化吸入原理及应用
.
3
雾化吸入疗法的原理
雾化吸入疗法是利用气体射流原理, 将水滴撞击成微小雾滴悬浮于气体中, 形成气雾剂而输入呼吸道,以进行呼 吸道湿化或药物吸入的治疗方法,作 为全身治疗的辅助和补充。
.
9
定量吸入器的使用方法(MDI)
1.移开喷口的盖,拿出气雾剂,用力摇匀
2.深呼气至不能再呼气时张口。
3.将MDI喷口放于口中,合上嘴唇含住喷 口,再开始用口缓慢深吸气时,马上按压 喷药,并继续吸气。
4.屏气10S或在无不适感觉下尽量屏气久 些,然后再缓慢呼气。
5.若需在多吸一剂,应等待至少1min后再 吸入。
.
11
干粉吸入剂使用方法
准纳器(舒利迭)
1.一手握住准纳器的外壳。令 一手拇指向外推动准纳器的滑动 杆直至发出咔嗒声,表明准纳器 已做好吸药的准备。
2.握住准纳器并使远离嘴,在 保证平稳呼吸的前提下,尽量呼 气。
3.将吸嘴放于口中,深深地平 稳地吸气,将药物吸入口中,屏 气约10S。
4.拿出准纳器,缓慢恢复呼气, 关闭准纳器(听到咔嗒声表示关 闭)
3.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存在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不适合用 此装置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因为这会加重患者的二氧化碳潴留, 严重者可导致肺性脑病。
.
17
我科现有的雾化器
.
18
氧气雾化吸入的方法
体位选择

雾化吸入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雾化吸入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雾化吸入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6
雾化器
• 超声波雾化器: • 喷射式雾化器 • 振动筛孔雾化器
雾化吸入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7
超声波雾化器
• 超声波雾化器是应用超声波声能, 药液变成细微的气雾,由呼吸道吸 入,达到治疗目的,其特点是雾量 大小可以调节,雾滴小而均匀(直 径在5~10μm)。多沉积在鼻咽腔, 且可能使药物结构发生破坏,在工 作中产热而易使药液蒸发,造成药 液浓缩,影响临床疗效。
雾化吸入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9
• 驱动设备以空气压缩雾化器和氧气驱动雾化器最为 常见。
• 适用于下呼吸道病变或感染、气道分泌物较多,尤 其伴有小气道痉挛倾向、有低氧血症严重气促患者。 气管插管患者常选用射流雾化器雾化吸入支气管舒 张剂治疗支气管痉挛,然而气管插管可影响气溶胶 进入下呼吸道,若欲达到相同的疗效,一般需要较大 的药物剂量
雾化吸入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26
雾化吸入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27
➢ 过量或不恰当使用SABA可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对于合并 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的患者使用SAMA过程中可能导致原 患疾病的加重。
雾化吸入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28
③黏液溶解剂:
➢ 雾化吸入用黏液溶解剂主要为N-乙酰半胱氨酸,可降低痰 液黏度,使痰容易被咳出,对于浓稠黏液分泌物过多的呼 吸道疾病,如急、慢性支气管炎、黏稠物阻塞症以及支气 管扩张症,均有较好疗效。盐酸氨溴索针剂中含有防腐剂, 吸入后可能诱发支气管哮喘发作,故不建议选用。
30%(依赖于剂型和吸入技术)通常沉积在肺内;
②患者认知和配合能力:决定未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能否有效使用雾化 器,从而影响雾化吸入效能;
③呼吸形式:吸气流量、气流形式、呼吸频率、吸气容积、吸呼气时间 比和吸气保持均影响气溶胶的沉积。简单来说,慢而深的呼吸有利于气 溶胶微粒在下呼吸道和肺泡沉积。吸气容量恒定时,潮气量的增加、吸 气时间的延长更有利于气溶胶的沉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3/13
4
雾化吸入药物种类
湿化祛痰剂
支气管扩张剂
吸入糖皮质 激素
a-糜蛋白酶,乙酰半胱氨酸(痰易净) 和盐酸溴己新(必嗽平),盐酸氨溴索 (沫舒坦)
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如舒喘灵、喘乐 宁、万托林、博利康尼 抗胆碱药 如异丙托溴铵(可必特)
布地奈德(普米克令舒)
2021/3/13
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雾化吸入药物种类
缺点:
➢雾粒直径积大(3.7—10.5 μm)用药量大(>20ml) ,浓度低
➢缺乏动力
➢不能雾化某些药物(如大分子化合物和类固醇类药物)
➢病人耐受性差
➢机器寿命短
➢不能彻底洗涤和消毒
8
小儿雾化吸入器的选择
空气压缩 雾化器
2021/3/13
优点 :
➢雾化微粒直径小(3—6μm),用药量少(2ml),浓度高 ➢可同时雾化几种药物 ➢病人耐受性好 ➢可彻底洗涤和消毒 ➢机器寿命长
22
小儿雾化吸入步骤
每次雾化时间约15分钟
真棒!
2021/3/13
23
小儿雾化吸入步骤
脸雾 化 结 束 后 记 得 漱 口 洗
2021/3/13
24
我会做
2021/3/13
25
2021/3/13
5~2 传导气道
2~1 肺泡
<1
不能沉积被呼出
2021/3/13
2
2021/3/13
吸入治疗的优点
➢其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 ➢局部病灶药物浓度高于静脉给药和口服 给药 ➢避免或减少全身用药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用药剂量小、见效快、不良反应少 ➢使用方便,且疗效显著
3
雾化吸入的适应症
在儿科主要应用于 ➢上呼吸道感染 ➢气管、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 ➢肺炎 ➢哮喘
抗感染药 其他
抗生素常用庆大霉素、青霉素、红霉 素、硫酸妥布霉素 等 抗病毒药 如病毒唑
呋塞米 、肝素 、碳酸氢钠 等
2021/3/13
6
2
2021/3/13
1 药液配置
3
接 药 处
4
7
小儿雾化吸入器的选择
超声波 雾化器
2021/3/13
优点:
➢雾量大小可以调节 ➢有定时装置,保证患者雾化吸入时间 ➢对雾化液有加温作用,使患者吸入温暖、舒适的气雾
15
影响小儿雾化吸入效果的因素
3、雾量相对较大
幼儿喉部组织发育不完善,喉腔及鼻毛缓冲 作用小。如开始吸入时,大量雾化液急剧进入 气管可能会使气管痉挛导致呛咳、憋气、甚至 呼吸急促。
2021/3/13
16
影响小儿雾化吸入效果的因素
4、吸入时间的控制不当
小儿雾化治疗间隔时间过短则吸入过量,超 过气管、肺对水分的清除能力。易出现肺水肿 症状甚至溺水反应;而间隔时间过长,痰液黏 稠,排痰困难,加之小儿有效排痰能力差,痰 液容易阻塞气道,会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等症 状。
2021/3/13
19
影响小儿雾化吸入效果的因素
7 、雾化器械的消毒不到位
各种吸人治疗装置,如雾化器,湿化瓶等可能 是感染致病菌的储藏所或媒介物,如处理不当 或被污染而带菌,可产生大量带菌气溶胶,当 吸入治疗时它们会沉积于肺部的毛细支气管和 肺泡而导致感染,故应加强用物的清洗、消毒。
2021/3/13
20
小儿雾化吸入步骤
雾化患儿应处于坐
位,半坐位或侧卧
位子,尽量避免仰
卧位,手持雾化器
时,应保持其垂直
向上。以确保有雾
气出来。面罩应离
患儿口鼻10cm左

不可紧紧压住口鼻
以免出现窒息等意
外。吸气时用口深
吸气,呼气时用鼻
子2出021/气3/13。
21
小儿雾化吸入步骤
用鼻子呼气, 效果更佳
2021/3/13
2021/3/13
17
影响小儿雾化吸入效果的因素
5、雾化液温度过低
雾化吸入雾气温度低于患儿气道温度时,由于 冷空气急剧进入气管可使支气管毛细支气管等 小气道痉挛,引起刺激性咳嗽加剧。
2021/3/13
18
影响小儿雾化吸入效果的因素
6、雾化液的配制方法不合理
作为吸入治疗的药剂除应新鲜配制避免过敏反 应外,还应选择适当的稀释剂和配制比例,可 选用蒸馏水、0.45%氯化钠或生理盐水。临 床上最常选用的气道湿化液为0.9%氯化钠, 既克服了痰液黏稠不易排出的缺点,又克服了 高渗盐水刺激性强、口感咸涩等缺点
2021/3/13
11
我科现使用的雾化器
2021/3/13
12
雾化中的孩子们
2021/3/13
13
影响小儿雾化吸入效果的因素
1、雾化治疗依从性
婴幼儿本能的反抗心理及雾气刺激,导致患 儿呼吸频率改变、憋气、呼吸困难等不适,加 之药物味道较苦,患儿不愿意接受,常常不易 配合。
2021/3/13
14
缺点:
➢价格贵,维修费高 ➢噪音大 ➢喷出的气雾有一定冲力和寒冷刺激
9
小儿雾化吸入器的选择
氧驱动 雾化器
优点:
➢气雾量较小 ➢因刺激小而易耐受 ➢有足够的氧气吸人 ➢设备简单,操作简便 ➢经济 ➢避免了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缺点:
➢条件限制,必须有氧气
➢周围严禁烟火及易燃物品
2021/3/13
10
儿童雾化中心
关于雾化吸入的临床应用
雾化吸入疗法原理
➢雾化吸入疗法是利用气体射 流原理,将水滴撞击的微小 雾滴悬浮于气体中,形成气 雾剂而输入呼吸道,以进行 呼吸道湿化或药物吸入的治 疗方法,作为全身治疗的辅 助和补充。
雾粒直径 雾粒在气道内的沉积部
μm

>100 不能进入气道
100~1 0
10~5
口腔 鼻咽腔
影响小儿雾化吸入效果的因素
2、体位不适
通常仰卧位较半卧位潮气量低,而呼吸道炎 症易造成小儿肺潮气量减低,而卧位时,横隔 肌位置高,胸廓活动度小,加上不会做深呼吸, 使肺活量更低,这样不能达到吸入治疗的最好 效果,而且采取仰卧位雾化治疗时,患儿短时 间即会出现烦躁、呼吸费力,口周发绀等缺氧
症状。
2021/3/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