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灰雀》课件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灰雀 (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灰雀 (部编版)

第三段: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 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 胸脯的灰雀吗?”
第五段:列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 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第七段: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 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四处找遍了也不见灰雀踪 影的列宁,这时说的每一句话 都包含着怎样的心情呢?
3. 用“__________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4. “我”为什么舍不得离开山村?
(B )
A.因为山村景色迷人。
B.因为那里的小朋友好。
C.因为山村景致好,人也好,小朋友更好。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谁__该__先__吃__桃______
小河对岸的桃子熟了。鲜绿嫩白的大水蜜桃引诱 着猴儿们,他们一窝蜂地涌到通向对岸的独木桥,争 先恐后要过桥,谁不想先吃上那鲜红的桃呢?可由于 众猴你拽他扯,谁也不能通过独木桥,全都急得吱吱 乱叫。
第三段: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 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 胸脯的灰雀吗?”
第五段:列宁说:“那一定是飞走了或 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第七段: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 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
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 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列宁爱灰雀, 给灰雀自由

男孩爱灰雀,夺去了灰雀的自由 。我更赞
同 列宁的爱 ,因为列宁才是真正的爱灰雀。
练习册
期末专项复习
<<…………专项复习三 阅读…………>>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院的西面是花圃,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唱主角
的是紫色的月季和各色玫瑰。北面有个挺大的葡萄架。 夏天,孩子们在葡萄架下乘凉、下棋,大人们在这里 看报、休息。一只只蝴蝶上下飞舞,显得非常热闹。 到了秋天,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 发出醉人的香味。院子的东面种着几棵高大的白杨, 它们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院。院子南面是一片碧绿的 小菜园。地里种着黄瓜 、茄子 、西红柿 、还种着绿油 油的青菜 …… 一眼看去,个个漂漂亮亮,惹人喜爱。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灰雀》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灰雀》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大桥二小

天天乐乐
灰雀给你留下怎样的印 象?
灰雀在枝头(欢蹦 乱跳地)唱歌,(非 常)惹人喜爱。
“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 胸脯的灰雀吗?”
“一定是飞走了或可惜再也飞 不回来了。”
列宁(自言自语地) 说:“多好的灰雀呀, (可惜)再也不会飞回 来了。”
1.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2.男孩看着列宁,说“会飞来 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 着。” 3.“一定会飞回来!”男 孩肯定地说。
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 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 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 么不同?
• 同学们!今天你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啊?
• 你懂得了什么呢?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灰雀》优秀课件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灰雀》优秀课件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
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
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微笑”表明列宁知道男孩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所 以他没有去问男孩。列宁对灰雀说的话既化解了男孩 的尴尬,也表现了他对男孩知错就改品质的喜爱。
当然,灰雀没有告诉列宁昨天它去哪儿了。 列宁也没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 孩是诚实的。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婉转】 【可惜】 【诚实】 【自言自语】 【欢蹦乱跳】
形容健康、活泼、生命力旺盛。 言行和内心思想一致,不虚假。 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 (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 令人惋惜。
第三步:知内容
再读课文,选一选,填一填。 对于课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C)。 A.列宁不问男孩,问不会说话的灰雀,因为列宁想保护孩子的
读第1自然段,思考:灰雀是什 么样的?
惹人喜欢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每天到 公园散步。
交代了时间、地 点、人物等记叙要素。
通过描写灰雀胸脯的颜 色来表现它们的美丽。
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
人喜爱。
“婉转”写出了灰雀声音的 好听,表现了灰雀的可爱。
积累练笔:
“自言自语”指自己跟自己说话,关于说话的四字词 语还有哪些? _____吞__吞__吐__吐_____滔__滔__不__绝_____东__拉__西__扯_____出__口__成__章_______
“会飞回来?”
“一定会”表明男孩下 定决心要改正错误,把 灰雀送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
肯定
通过描写灰雀的动作和 声音,表现它们的可爱。
惹人喜爱的三只灰雀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 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灰雀》优秀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灰雀》优秀PPT课件

走进作者
列宁(1870-1924)
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 导师和领袖,继承和发展了 马克思主义,俄国共产党和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的主要创建人。
知识锦囊
灰雀:小型鸣禽,体形如雀,
羽色多样,鸣叫悦耳,可为 笼养观赏。群居在河谷、溪 流、树林中。食物为桦树、 榆树、柳树的嫩叶和种子。 课文中说的灰雀是红腹灰雀。
男孩明明说了谎,为什 么列宁认为男孩是诚实 的呢?
因为小男孩遵守诺言,把灰雀送 回来了,小男孩知错能改,这是 值得肯定的。
结构梳理
灰雀
(惹人喜爱)



列宁
循循善诱 男孩
(善解人意) 尊重爱护 (诚实)
1. 我们要爱护动物。 2. 我们做人要诚实。 3. 对待他人要宽容。
随堂练习
谷( 稻谷) 粒( 果粒) 城( 城市) 各( 各自) 位( 座位) 诚( 诚实) 灰( 灰色) 雀( 麻雀) 惜( 可惜) 灭( 消灭) 省( 省会) 错( 错误) 冷( 寒冷) 老( 老人) 实( 结实) 冻( 冰冻) 者( 或者) 突( 突然)
“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小练笔
如果你是那只重新站在枝头歌唱的灰雀 ,你想对男孩和列宁说些什么呢?请在课本 的空白处写下你的“三言两语”。
胸脯 惹人喜爱 仰望 面包渣 或者 诚实
可惜
熟读课文
闯关任务: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不添字不落 字,尝试读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过关奖励:完成任务的选手奖励“智慧星”两 颗,取得星星最多的小组评为优 秀小组。
“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没……我没看见。” “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五课《灰雀》PPT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五课《灰雀》PPT课件

白桦树: 落叶乔木,树皮白色, 叶子卵形,我国东北 地区种植较多。
jiāo sàn bù xiōng pú zhā
郊 散步 胸 脯 渣
huò zhě gǎn xī dī chéng
或者 敢 惜低 诚
我会写
我会写
我会写
我会写
我会写
我会写
我会写
我会写
我会写
我会写
我会写
我会写
请开动你们的脑 筋想想,灰雀到 底去了那里?
默读课文 3 ~ 10 自然段, 用——画出列宁的话,用~~画出 小男孩的话。 四人小组分角色 朗读他们的话,思考并讨论:
你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 课文哪儿看出来的?你认为这是一 个什么样的小男孩?
“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 灰雀吗?” “没……我没看见。” “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 严寒,它怕冷。”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 了。” “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 还活着。” “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
那个男孩回到家中后,走到阳台上,望着笼中的灰
雀,灰雀的样子是那么凄惨:耷拉着它那无精打采的脑
袋,翅膀也无力地拖着,也听不到它那欢快的歌声了。
小男孩不禁想起列宁的话:“多好的孩心想:那么美丽
的灰雀,不应该关在笼子里,应该和它的伙伴一起生活
在大自然中,用欢快的歌声迎接每一个清晨,去沐浴温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看看列宁,( )说: “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 回来的。它还活着。”
“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的!” 男孩肯定地说。
这时候,小男 孩在想什么呢?
灰雀回去了,男孩为什 么还低着头?
列宁为 什么不 问男孩却

《灰雀》语文教学PPT课件(5篇)

《灰雀》语文教学PPT课件(5篇)

羽色多样,鸣声悦耳,喜欢群栖在河谷、溪流、树林中,也可以笼养观赏。 喜欢吃烨树、榆树、柳树的嫩叶和种子。 本文中说的灰雀是红腹灰雀。在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乌苏里江一带和辽宁、河北等部分地区都能见到。
灰 雀
列宁(1870年4月22日-1924年1月21日),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是苏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的主要缔造者、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始人、十月革命的主要领导人、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即苏联总理)。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问:“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写法点拨: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方法。这里的对话突出了男孩的心理变化,表现了男孩的矛盾心理和改正错误的决心。
写法巧借鉴
学习了上面的写作方法,你能运用到写作中去吗?
6.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列宁察觉到此前是男孩捉走了灰雀,但不想使他难堪。这一方面表明了列宁见到灰雀之后的惊喜,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列宁对孩子的爱护。
本文记叙了一件发生在列宁、小男孩和 之间的事,赞扬了列宁 、 、 的品质,以及小男孩 、 的品格。
(4)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 《周易》
解读: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使衣帽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
字词学习
灰雀 郊外 养病 粉红 谷粒 男孩 或者 防冻 可惜 肯定 诚实 安宁胸脯 惹事 仰望 面包渣
què
jiāo
yǎng
fěn

nán
huò zhě
dòng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灰雀》PPT课件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灰雀》PPT课件

×
一、判断对错。
课堂演练
二、将下列搭配恰当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婉转地
高大的
惹人喜爱的
灰雀
歌唱
白桦树
三、读课文回答问题。
1.公园里共有几只灰雀?
3只
2.失踪的是哪只灰雀?
深红色胸脯的灰雀
抄写生字3遍。
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灰 雀
25
列宁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那只灰雀,这时他看见了一个小男孩。默读第3~10自然段,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的时候,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
A
B
C
课堂演练
二、对于课文的理解,错误的是( )。A.列宁不问男孩,问不会说话的灰雀,看出列宁想保护孩子的自尊心B.男孩主动放回了灰雀,因此列宁说孩子是诚实的C.男孩在列宁的批评下,放回了灰雀 D.列宁很爱灰雀,他给予灰雀自由
C
1.搜集有关列宁的小故事。 2.完成本课练习。
课后作业
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
善解人意
交谈
放鸟归林
诚实和天真
主题概括
和诚实有关的名言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2.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 ——高尔基3.言必信,行必果。 ——子路4.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孔子
拓展延伸
小故事:诚实的列宁
一、选词填空。A.果然 B.当然 C.突然1.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 )又看到那 只灰雀。2.一天,列宁来到公园,( )发现有一只灰雀 不见了。3.看到灰雀回来了,列宁( )高兴了。
灰 雀
25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同学们,你们见过图中的小鸟吗?你看它有红红的胸脯,尖尖的小嘴,多么可爱啊!这就是——灰雀!关于灰雀,还发生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灰雀》精美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灰雀》精美课件
列宁发现灰雀不见后,与小男孩进行了对话,询问灰雀的下落。
灰雀的回归
小男孩受到列宁的启发,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最终将灰雀放回大自 然。
主题思想总结提炼
01
02
03
爱护动物
故事通过灰雀的经历,呼 吁人们要尊重生命、爱护 动物,不要随意捕捉和囚 禁野生动物。
知错就改
小男孩在列宁的引导下, 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 改正,体现了知错就改的 品质。
形容声音优美动听,也 用来形容言辞委婉含蓄。
形容人或事物非常可爱, 让人喜欢。
自己对自己说话,多形 容人独自思考或沉醉于
某种情感中。
近义词、反义词辨析
近义词
01
• 惹人喜爱 - 招人喜欢、讨人喜欢
03
• 婉转 - 刺耳、粗俗
05
02
• 婉转 - 悠扬、动听
04
反义词
06
• 惹人喜爱 - 令人讨厌、招人厌烦
• 情感体会: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灰雀的 喜爱之情,同时感受动物和人类之间的 和谐共处。
• 解读:通过描写灰雀的动作和声音,展 现了它们的活泼可爱,进一步激发了学 生的阅读兴趣。
• 解读:通过描写灰雀的颜色和数量,展 现了公园里的自然景象,为下文的故事 情节做铺垫。
• 情感体会: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和生机,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文章通过描绘灰雀的美丽和特性来营造一种宁静、和谐、美好的意境。读者仿佛能够置身于 灰雀的世界中,感受到它们的欢快、优雅和美丽。这种意境的营造使读者对灰雀产生了喜爱 之情,也启示读者要珍惜和尊重自然和生命。
PART 03
知识拓展:相关文化常识
REPORTING
俄罗斯民间故事传统
丰富的民间故事资源 俄罗斯民间故事源远流长,题材广泛,包括神话、传说、 童话等多种形式,反映了俄罗斯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宁察觉到此前是男孩捉走了灰雀,但不想使 他难堪。这一方面表明了列宁见到灰雀之后的惊喜, 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列宁对孩子的爱护。
主题归纳
本文记叙了一件发生在列宁、小男孩和 灰雀 之间的 事,赞扬了列宁 善解人意 、 关爱儿童 、 爱护动物 的 品质,以及小男孩 知错就改 、 诚实守信 的品格。
文章结构
3.这句话体现了男孩的什么心理?
体现了小男孩的矛盾心理。列宁的担心 让小男孩产生了内疚之情,因此他“想告诉” 列宁灰雀的下落,但他又“不敢讲”,他现 在还缺乏承认错误的勇气。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4.列宁为什么要自言自语地说这句话?
一方面表示对灰雀的担心和惋惜,另一 方面是用自己的情绪感染男孩,引导他认识 错误、改正错误。这体现了列宁的善解人意、 循循善诱,以及对男孩的尊重与爱护。
认识到错误并决心改正。
第三部分(11—13):写列宁看到灰雀回来了,知道男孩是个 诚实的孩子。
课文解读
再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每个人物的特点,透过 列宁和男孩的神态,领会他们的心理活动。
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 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 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1.从标红的三个词中能体会到什么?
列宁爱鸟
灰 雀
不见灰雀
又见灰雀
灰雀:胸脯颜色可爱,惹人喜爱 列宁:每次都要仰望,经常喂食 列宁:找遍、询问、担心、惋惜 男孩:支吾、矛盾、不安、决定
喜 爱 之 情 心理变化
灰雀蹦跳 男孩低头 列宁微笑
男孩为自己的错误而惭愧 列宁为男孩的诚实而高兴
写法巧借鉴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问:“会飞回来?”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郊外、养病、 跳动、欢快、谷粒”等词语。 2. 通过人物的语言和神态,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难点) 3. 体会列宁的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孩子自尊心的保护。 (重点)
作者简介
列宁(1870—1924) 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
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俄国 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建者、苏联的主要缔造者。他领 导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 政府即人民委员会的主席。
课外积累
(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左传》
解读: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 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可耻。
(2)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朱熹
解读:对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错误,如果有, 就改正,如果没有,就用来勉励自己。
(3)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 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 《旧唐书》
解读: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使衣帽穿戴得端正;用历 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镜子,可以 发现自己的对错。
(4)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 《周易》
解读:见到好的要学习改进,有了错误要及时改正。
整体感知 同学们边朗读课文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1.课文段落可以分成几部分? 2.概括每一部分的大意。
本文共13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
写三只灰雀的美丽与可爱,表现了列宁 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写一只灰雀不见了,列宁用对灰雀的担 第二部分(2—10):心和惋惜来感染捉走灰雀的男孩,让他

kàn 看见
zhuàn 转圈

zhuǎn 转身
本来—— 原来 可惜——惋惜 经常——常常 肯定—— 一定 跳动—— 跳跃 婉转——委婉 严寒——寒冷 果然—— 果真
严寒—— 酷暑 高大—— 矮小
诚实—— 虚伪 肯定—— 否定
仰望—— 俯视 欢快—— 忧伤
【惹人喜爱】引起人们的喜欢和爱护。 【婉(wǎn)转】(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 【仰望】抬着头向上看。 【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欢蹦乱跳】形容活泼、健康、生命力旺盛。 【诚实】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指好的思想行为);不虚假。
从哪里能看出列宁和小男孩喜爱灰雀?找出相关的语句读 一读,然后和同学交流。
参考答案:课文第 1、2、7、12 段写出列宁喜爱灰雀:列宁 每次散步路过白桦树时都要停下来仰望灰雀,还常常给它们 带吃的;灰雀失踪后列宁找遍了周围的树林。课文第 8、10 、11段写出小男孩喜爱灰雀:小男孩多次十分肯定地说灰雀 一定会飞回来;第二天,小灰雀真的飞了回来。
“一定会飞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男孩肯定地说。
写法点拨: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方 法。这里的对话突出了男孩的心理变化,表现了男孩的矛盾心理和 改正错误的决心。
学习了上面的写作方法,你能运用到写作中去吗?
运用实例: 冬冬:“爸爸,今天是周六,您答应我要去动物园的,
今天咱们就一起去吧。” 爸爸:“我今天很累,明天行吗?” 冬冬:“您工作这么辛苦,在家休息好了,我还是和
可以体会到列宁非常喜欢 这三只灰雀。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 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2.这里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从小男孩的回答中可以 猜出什么?
省略号表示声音断断续续。小男孩吞吞吐吐的回答 令人生疑,由此可以猜测出灰雀的消失与小男孩有关系。
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妈妈去吧!”
随堂练习 1. 根据课文在括号里填写词语。
( 高大 )的白桦树 ( 严寒 )的天气 (自言自语)地说
( 欢快 )的灰雀 ( 诚实 )的男孩 ( 婉转 )地歌唱
2.用“\”为下列词语划去错误的字。
(雀
鹊)跃
药(喳
渣)
(效
郊)游
3. 课内阅读。 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
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
它还活着。··
·
···
5.加点的这三个词语写出了什么?
这三个词语写出了男孩已经 下定决心要把灰雀放回来,想改 正自己的错误。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 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6.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_找__遍___了,也没有找到
。所填词语说明了什么?这一段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找遍”表现了列宁发 现灰雀不见后的焦急和担 心。
要用着急、担心的 语气来读。
教材习题
默读课文,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的时候,他们各自心里想的是什么? 列宁:小男孩为什么支支吾吾的?他是不是向我隐瞒了什么?他为什么这么肯 定灰雀会飞回来?看来灰雀失踪是因为这个小男孩,不过他愿意让灰雀重新回 来,说明他是一个诚实、知错就改的孩子,我相信他是喜欢灰雀的,所以我要 对他宽容一些,不能让他难堪。 小男孩:怎么办?我应该和这位先生承认小灰雀是我捉走的吗?这位先生看来 是真的喜欢小灰雀,可我也是啊。不行,我不能将小灰雀占为己有,我要将小 灰雀放回来。
26 灰雀
RJ 三年级上
课文导入
课文围绕“灰雀”讲述了发生在列宁和一个小男 孩之间的故事,列宁循循善诱,保护男孩的自尊; 男孩知错就改,放回被捉的灰雀。故事的背后体现 的是列宁对孩子的尊重、爱护,这份尊重和爱护让 一个犯了错的孩子及时改正了错误。
知识绿卡
灰雀:小型鸣禽,体形如雀,羽 色多样,鸣声悦耳。多栖息在河谷、 溪流、树林中。食物为桦树、榆树、 柳树的嫩叶和种子。本文中说的灰雀 是红腹灰雀。在我国东北小兴安岭、 乌苏里江一带和辽宁、河北等部分地 区都能见到。
字词学习
què jiāo
yǎng
fěn

nán
灰雀 郊外 养病 粉红 谷粒 男孩
huò zhě
dòng
xī kěn
chéng
níng
或者 防冻 可惜 肯定 诚实 安宁
xiōng pú rě
yǎng
zhā
胸脯 惹事 仰望 面包渣
sǎn 散打

sàn 散会 níng 安宁

nìng 宁可
kān 看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