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检索(文献检索)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信息与信息源信息检索

July 18, 2019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信息检索教程》 (Information Retrieval Textbook)系列课件
有关信息检索的点点
1、高级检索、二次检索、专业检索
2、由个别特例找到信息源 如由”interstate library compact”找到法
律部门的网站。
3、有些隐蔽网无法用搜索引擎找到
信息检索基础知识(三点)
1 信息素养 2 信息与信息源 3 信息检索
(一)信息素养
“百事通”是如何炼成的? (消息灵通、信息灵通)
信息素养(1974,美国)
信息素养,又称信息素质,英文是 Information Literacy。具备信息素养的人, 是一个有能力觉察信息需求的时机并且有检 索、评价以及高效利用所需信息的人,是一 个知道如何学习的人。……他们是有能力终 身学习的人,是有能力为所有的任务和决策 提供信息支持的人。
3、熟悉一下图书馆的书目检索系统OPAC(P28)和 26个数据库
2、信息检索语言
(1)分类语言(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基本大类: (22个) A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 哲学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化科学 P 天文学、地理 Q 生物科学 R 医学、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X 环境科学
(2)词位置检索
(3)截词检索
截词检索: 由于西文的构词特性:单复数形式不一致、 英美拼写不一致 、词干+前缀、词干+后缀 。截词符多采用通配符“?”、“$”、“*” 等。
截词检索与截词检索算符
《文献检索》第1章

课程要求
了解信息资源的类型和特点; 掌握文献资源检索和利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培养自学能力、科研能力、知识更新能力;特别是文献 信息资源的获得,选择,分析,利用的综合能力; 知道Internet免费利用的学术信息资源网站; 了解论文构成的基本规范要素,写作方法与技巧; 写出高质量的科技论文、毕业论文(或者毕业设计报告)
在信息爆炸的21世纪,面对海量信息包围的困境,决定人生 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是搜商——人类一种通过工具获取知识的能力; 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比掌握知识更为重要; 只有精通专业同时又懂得搜索技巧的人才是检索高手。
为何要学习文献检索课程?
3.文献检索的必要性 文献检索: ——是未来科技人员的一项基本功; ——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途径; ——对提高未来独立工作能力有极其重要意义; ——是科学研究的先期工作,查重、查新避免重复劳动; ——写论文需要检索相关领域的前沿成果,才能高瞻远瞩。 ——是知识更新的手段; ——是终身学习的方式,互联网是成人的老师! 美国报道生活新方式的期刊POV:网络检索专家是未来十大 热门职业之一;
1.2.1 信息、知识、情报与文献 1.2.2 信息、知识、情报、文献之间的关系 1.2.3信息的存储载体 1.2.4 信息的特征
1.3信息资源
1.3.1 信息资源的概念 1.3.2 信息资源的类型
第一章
1.1.1 信息检索的发展历史
信息检索源于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和文摘索引工作,从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40年代,称之为“文献检索”。
《文献检索》
王美艳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014.3
为何要学习文献检索课程?
1. 国家教育部三次下发了三份指导性文件:
1984年《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 1985年《关于改进和发展文献课教学的几点意见》; 1992年《文献检索课基本要求》。
文献检索课件1信息素质的检索与利用

1.2 信息素质的重要性
教育部1984、1985和1992年先后三次发文推广《文献检索课》这门实用性方法课。
01
2002年在哈尔滨召开“全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正式用“信息素质”替代文献检索课。
02
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明确要求“通过开设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以及其他多种手段,进行信息素质教育”。
1.1 什么是信息素质
信息素质由来(续) 1979年,全美信息产业协会经过五年的研究后,重新定义信息素质,认为具备信息素质的人即是“掌握了信息工具利用的知识与技能,并能够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人”。
具备信息素质的人,能够识别何时需要信息,知道如何查找、评估和有效利用需要的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或者做出决策,无论其选择的信息来自于计算机、图书馆、政府机构、电影或者其他任何可能的来源。
The information literate student articulates and applies initial criteria for evaluating both the information and its sources.
The information literate student synthesizes main ideas to construct new concepts.
The information literate student revis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for the product or performance.
5大标准
The information literate student defines and articulates the need for information.
wd - 第1章 信息检索与信息素养

33
1.4.1学习信息检索的目标
1.培养自觉、敏感的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具体表现为对信息的敏感度、选择 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信息意识决定着人们捕捉、 判断和利用信息的自觉程度,而信息意识的强烈 与否对信息价值的发掘和文献获取能力的提升起 着关键的作用。
记录下来的知识
智慧
文献
对信息的理解与认识 知识 有组织的数据
信息 数据
8
信息的原材料
客观事物本身的运动
数据
信息
信息
知识 文献
9
信息、知识与文献
事 物 运 动
产生
人脑有序化 用于实践
信 息
知 识
新 的 信 息
记录在载体上
文献
10
11
1.2 信息检索概述
信息检索就是从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信息的过程,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提及的信息查寻 (Information Retrieval 或Information Search)。信息检索能力是信息素养的集中表现, 提高信息素养最有效的途径则是通过学习信息检 索的基本知识,进而培养自身的信息检索能力。
1.3.3信息素养的标准
标准一:能够确定所需信息的性质和范围 标准二:能够有效和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 标准三:能评价信息及其来源并将选取的信息整 合入其知识基础和价值体系中 标准四: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达到特定的目的 标准五:在信息获取和利用时自觉遵守道德规范 和有关的法律。
32
1.4 学习信息检索的目标、意义与方法
28
1.3.2信息素养的益处
1. 信息素养对学生个体的益处 消解学生 必须以老师作为信息的依赖。 在小团体或个人层面的互动中的促进作用变得越 来越重要。 最终成果通常是一篇论文,一次课程呈现或是一 场表演。 无论在何处以及如何获得的信息素养,在任何一 所学校、任何比赛或任何工作情况下都是适用的。 29
文献检索复习资料(1)(1)(1)

文献检索与应用1.信息素养:又称信息素质、信息教养、资讯素养等,是个人判断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的能力。
第一节文献与相关概念1.信息信息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形态或运动状态,也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一般指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可以使消息中所描述事件的不确定性减少。
2. 知识知识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是人类通过对信息的感知、获取、选择、处理和加工等思维过程,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3. 情报情报是解决特定问题所需要的知识,是被传递的知识或事实,具有以下属性:知识性情报来源于知识,经过加工并为用户所需要的特定知识或信息。
传递性知识、信息要转化成为情报,必须经过传递,并为用户接受和利用。
效用性启迪思维、增进见识、提高认识能力,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 文献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凡是以文字、图像、符号、音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下来,并保存在一定的物质形态载体上的结合体,都可以称为文献。
5.文献三要素:1.知识性 2.物质性 3.记录性第二节文献的类型1.时间分类:文献分为古代典籍(简称古籍)和现代文献,古籍一般是指辛亥革命(1911年)以前的文献。
2.中医药文献的特点:1.学术价值久远,知识历久弥新2.数量庞大,版本众多3.数量庞杂,著录方式多样4.内容相互关系,交叉重复,分化不足5.文字古奥,简错佚漏多6.文种不断增加,交流传播速度加快3.按文献级别划分零次文献主要指原始的、未经任何加工处理或者未正式出版的文献。
如书信、手稿、笔记、实验记录、设计草图等。
一次文献作者以本人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为基本素材写成的原始文献,包括专著,期刊论文,科技报告,学位论文等二次文献又称检索工具,是将大量分散无序的一次文献进行收集、分析、归纳和整理,并按一定规则编排而成的文献,包括目录、索引(题录)、文摘及相应数据库。
三次文献:在二次文献的指引下对检索到的一次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而成的文献,包括综述研究类文献,参考工具等一次文献是科技工作中最主要的信息来源;二次文献是有效检索一次文献的工具;三次文献来源于一次文献,高于一次文献,是高度浓缩的再生文献,更具参考意义。
文献检索第1章 信息知识概述PPT课件

• d. 人力知识(Know-who)——人力资源的知识
我国学者提出“知识=6W+IQ” 隐性知识
e. 时间知识(Know-when)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经验。
f. 空间知识(Know-where)
g. 数量知识( Know-quantity)
知识经济中三大类重要知识: 科技知识(事实、原理、技能)
21世方纪有—关—情知况识以经及济对发其展判断,经的情济成报按情果是内报”战容、。略和军资性事源质情,分报定,主、义科要为有技“情政获报治取。情他报、
我国情报学界比较一致的定义:情报是那些对于 用户有用的、经过传递,到达用户的知识或信息。
9
些进展。但是,
他在们当都前是,从凡统是计能和计够量用的计角算度机,进从“行信电息子的化功或能数”来字化处 理定的义信,息可,以并在未信正面息回网答络“上信传息本输身的是,什都么可”的称问为题信。息。
2
(2) 信息的总体概念与运动趋势
①信息的总体概念和内容--
可用信息分类系统图概括:
3
②信息的运动趋势 (3)信息的意义
对信息进行重组、提炼和升华,才能形成知识。
对信息进行理性认识即构成知识。
5
(2) 知识的分类
显性知识,可用语言表达的。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划分:"4W"
• a. 事实知识( Know-what)——关于是什么的知识
• b. 原理知识( Know-why)——原理规律的科学理论
• c. 技能知识( Know-how)——技能技巧的知识
近代与现代——泛指一切最新的情信息况的报价道值.例不如是:信科息学本技身术,情也报不。在
20 报世是纪在70特年定代的—时—间情、报特重定在于 握的决你信状策是息态知否后下识掌对,的握信传研了息递究这的给。一思特钱信考定学息,对森,依象定而据的义在信有:于息"用情你所掌进
第一章 信息素养与信息检索

2、按信息加工级别划分信息源
信息出版量的急剧增长,信息类型的多样化和 信息分布的离散状态,获取相关信息犹如大海 捞针。利用信息的可塑性,将信息处理为不同 等级。通常文献学上将其称为“三次文献”:
一次文献/信息 primary Literature/ info
二次文献/信息 secondary literature /info 三次文献/信息 Tertiary literature/ info 零次文献/信息
信息超载 信息焦虑
7
2.
信 息 素 养 的 内 容
美国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协会 ACRL提出高等院校
学生应具备的信息素养能力: 确定所需信息的范围 有效地获取所需的信息 鉴别信息及其来源 将检出的信息融入自己的知识基础 有效地利用信息去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 了解利用信息所涉及的经济、法律和社会问题, 合理、合法地获取和利用信息。
33
文 献 信 息
零次文献:普通网页,电子邮件等 一次文献:正式在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等
二次文献:数据库中的题录、目录等
三次文献:文献综述、进展报告等
34
35
三次文献的相互关系
读者查找
一次文献
二次文献
三次文献
作者发表
出版社发表
专家发表
36
3、十大信息源——按出版形式划分
(1)图书
(6)科技报告
中国三大门户网站:搜狐、新浪、网易 中国三大数字图书馆:超星、方正、书生之家 中国三大网上期刊数据库:清华、维普、万方 中国最大的多媒体信息网站:
怎么找?——搜索技巧
• 找新闻、找多媒体信息、找软件 :
••使用搜索引擎(、Google、天网等)42
文献检索与信息素养教育

文献检索与信息素养教育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文献检索与信息素养已经成为大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
文献检索是指通过专门的工具和方法查找文献资源的过程,而信息素养则是指个人对信息的获取、评价、组织、使用和传播的能力。
二者同步发展,相辅相成。
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研究中,文献检索是必不可少的,而高效的文献检索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现代科技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文献检索工具和数据库,比如知网、万方、维普等,但是使用这些工具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因此,大学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包括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检索策略的制定、检索结果的筛选和评估等方面。
另外,信息素养也是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
信息素养可以帮助大学生有效地获取信息,提高其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和效率,并且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评估和利用信息资源。
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技术和信息伦理素质,让大学生能够在信息时代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因此,大学需要将文献检索与信息素养教育融合在课程中,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文献检索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
同时,大学应该不断地更新教育内容和方法,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系统和有效的信息素养教育。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次文献---也称为原始文献,是作者直接记录生产或科研成果的总结
和理论探讨的原始文献。如科技论文、专著、研究报告、专利说明书等都是 一次文献。特点:具有新颖性,创造性等特征,参考和使用价值较高。
• 二次文献---是根据一次文献的外表特征和内容特征,经过加工整理,
按信息的状态分
按信息加工处理程度分
二次信息
按信息的媒体和信息的载体分
三次信息 单媒体信息 多媒体信息
文献信息 电子信息
一次信息:在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中
产生的新成果,新知识和经验性总结等方面的信息。
二次信息:依据客观需要,按照一定的科学方法,
将特定分散的一次信息进行加工整理而形成的信息。
三次信息:依据二次信息提供的线索并选用一次
图书一般分为两类: 阅读型:教科书、专著等 工具型: 字典、百科全书、年鉴、手册
下列情况会用到图书
系统地学习知识; 了解关于某知识领域的概要; 查找某一问题的具体答案。
百科全书是知识的总汇,是一切知识门类广泛的概述性著作,收集 了大量简短的、事实性的记载,由来自不同领域的有权威的学者撰写。 有两种类型的百科全书——综合性、专业性。 综合性百科全书提供各个门类的知识的简明概述 ,例如:《中国大 百科全书》、《大英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ritannica 》); 专业性百科全书包含某一个领域的深入记载,例如:《计算机科学百科 全书》、《经济学百科全书》。查找百科全书最好的地方是图书馆。
信息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形成的信息。
零次信息:指信息内容尚未经专门机构加工整理
就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的非文字性信息情报。 “一句话”、“一个感觉”、“一个突然冒出的点 子”等均可称为“零次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捕捉到“零次信息”后,最重要的 是要对信息迅速作出正确的判断,并立即付诸行动。
三、信息、知识、情报、数据
信息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
信息和信息技术广泛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人们的信息意识空前强化;
从事信息职业或半信息职业的人数超过从事非信息 职业的人数;
信息经济成为现实。
信息社会需要牢固树立的观念:
终生学习
(一) 布拉格宣言:终身学习的一种基本人权
布拉格宣言宣称:“信息素养包含个人的信息关注与需求,识别 能力,确定、查找、评估、组织和有效地生产、使用和交流信息,来 解决一个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它是有效的参与信息社会的一个先决条 件,并且是终身学习的一个基本人权。”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 人的肩膀上! ——牛顿
信息检索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从信息的海洋中获取我 需要的知识?
我们淹没于信息的海洋,却缺乏知识!
面对日益增长的信息资源, 如何通过一种有效的方法,以最 少的时间与精力来获取自己所要 的信息 ──这就是信息检索所要解 决的问题。
开设这门课的目的是什么?
组号 出版者号 书序号 检验码。
(国家、地区、语言的代号,如1-英,2-法,3-德,4-日,7-中)
ISSN: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的简称,是ISDS(国际连续出版物数 据系统)国际中心为在该系统登记的连续出版物分配的号码。采用ISSN编码系统的出版物有:期刊、 会议录等。ISSN由8位数字组成,分两个部分;在联机书目中,ISSN可以作为一个检索字段,为用户 增加了一种检索途径。 例如:ISSN 1002 -1965 序号 检验码。
一、信息的定义及特征 1、 定义
辞海:指对信息接受者来说预先不知道的报道; 新华字典:指音信、消息; 韦伯斯特词典 :是知识和情报的通信和接受,是通 过调查、研究或要求而得到的知识,是情报、消息、 新闻、事实和数据等。
信息的定义:
信息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切事物自 身的运动状态与方式,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含
口头信息源
三、文献及其特征
1、文献的定义
文献指人们对信息加以有序化、系统化,并以文字、图
形、符号、声频、视频等信息符号记录在一定载体上的固态
精神产品。
四要素:
文献内容 信息符号 文献载体 记录方式
2、文献的特征
外部形态特征
文献名称 著者名称 版本 出版地 出版者 版期 载体形态 ISBN/ISSN
3、文献的类型
根据载体形态文献大致可以分为:
• 印刷型文献---以纸张为记录与存贮介质,以手写、打字、
印刷等为记录手段。具有便于阅读和流传等优点。
• 缩微型文献---以感光材料为存贮介质,以缩微照相为记录
手段。具有存贮密度高,体积小,传递和保存够很方便等优点。
• 声像型文献---以感光材料和磁性材料为记录介质,借助特
ISRC:
国际标准音像制品编码(International Standard Recording Code)的简称。它是音像制品的国际性的 唯一标识编码。目前采用ISRC编码的出版物包括唱片、录音带、录像带、激光视盘、激光唱片等。 ISRC的实施必将对音像制品的出版发行、版权保护、信息交换和市场管理产生积极的影响。ISRC在 联机目录中也可以作为用户的一个检索人口。 ISRC由国家码、出版者码、录制年码、记录码和记录 项码五个数据段12个字符组成。
四、文献的出版类型
图 书
文献的 出版类型
期
刊
科学著作 教材和教学参考 工具书 科学普及读物 文艺图书 学术期刊 政治性期刊 检索性期刊 资料性期刊 评述性期刊 通俗性期刊 电子期刊 会议文献 科技报告 专利文献 学位论文 科技档案 标准文献 政府出版物 产品资料 电影及录像资料 报纸 电子出版物
特种文献
义的表征,信息通过一定的载体形式反映事物 的本质特征及其运动变化。
2、信息的特征:
客观真实性 共享性 可存贮性
可转换性
可传输性 时效性
不灭性
自然信息 按信息存在的领域 及信息的内容分
社会信息 语言信息
语法信息 语用信息 语义信息
信 息 的 类 型
按信息符号种类 及信息性质分
非语言信息 动态信息 静态信息 零次信息 一次信息
工具课
查找信息资源
目的
提升信息素质
利用信息资源
了解信息等相关概念,系统地掌握信息检索的基 础知识,学会各类文献资源的检索、浏览和下载 方法,并能将检索得到的文献应用于科研、学习、 生活中,培养和强化信息素质,即信息意识、信 息技能和信息道德。 信息的选择 主要内容 信息的检索 信息的利用 这门课程的主要 内容有哪些?
电子信息成为一种主要的信息资源形式并表现出鲜 明的特点;
文献半衰期是指某学科(专业)现时尚在利用 的全部文献中较新的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 表的。文献半衰期不是针对个别文献或某一组文 献,而是指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的文献总和而言 的。
二、信息源的类型 文献信息源
信 息 源 的 类 型
电子信息源 非文献信息源 实物信息源
学习信息检索的意义
2 有利于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创新人才
构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
培养创新人才的必备条件
学习信息检索的意义
3 节省科研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写报告 10%
查资料 50%
实验研究 30%
计划思考 10%
查资料 计划思考 实验研究 写报告
一个科研人员的时间分配表
学习信息检索的意义
4 继承和借鉴前人/他人的成果,避名重复研 究
殊的机械装臵直接记录图象信息或声音信息而生产出来的一类文 献。具有直观真切,形象生动等优点。
• 机读型文献---以磁性材料为记录介质,以键盘输入或光学
字符扫描等为记录手段,并通过计算机处理后生成的一类文献。 它具有存贮密度高,自动存取速度快,原有记录可以改变、抹去 或更新等优点。
3、文献的类型
根据加工层次文献大致可以分为: • 零次文献---是指未经正式出版发行的最原始的记录。包括:书信,手
文 献 的 特 征
内部形态特征
分类号 主题词
常用名词术语
ISBN:
国际标准书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的简称,是专门为识别图书等文献而设计的国 际编号。ISO于1972年颁布了ISBN国际标准,并在西柏林普鲁士图书馆设立了实施该标准的管理机 构———国际ISBN中心。现在,采用ISBN编码系统的出版物有:图书、小册子、缩微出版物、盲文 印刷品等。ISBN由10位数字组成,分四个部分;在联机书目中,ISBN可以作为一个检索字段,为用 户增加了一种检索途径。 例如:ISBN 7- 5611- 0133- 3
理想的答案:钢刀、火石、指南针 钢刀能获取猎物;火石可以取火;指南针可以指明 方向。
人类要在世界上生存与发展要获取物质、能量、信 息三大要素。对于物质跟能量大家比较好理解,对 于但是对于信息与人类的关系,大家就比较难解了。 上面例子中的指南针就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一种工具, 有了它,陆战队员们就可以用它获取走出原始森林 的方向,没有它,可能一辈子都走出原始森林。而 指南针向指的方向就是一种信息,即方向信息和方 位信息。
偷 袭 珍 珠 港
中 途 岛 战 役
三者的关系:
信 息
知 识 情报
3、数据:
是表达客观信息的字符集合。
与信息的关系:
数据是“原料”,信息是“产品”。
1.3
信息源
一、信息源及特征
1、 信息源的定义:
人们为满足信息需要而借以获得信息的 来源。
2、当代信息源的特征:
信息数量多、内容庞杂; 信息的半衰期缩短,老化加快; 信息类型多、范围宽、用途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