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地基检测方案(DOC)
CFG桩复合地基检测方案

太原市黄河供水有限公司水质监测调度综合楼、地下车库CFG桩复合地基检测方案方案编号:编制:审核:批准: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二O一二年三月太原市黄河供水有限公司水质检测调度综合楼、地下车库CFG桩复合地基检测方案一、前言1.1、工程概况太原市黄河供水有限公司拟建水质检测调度综合楼、地下车库,场地位于太原市双塔南路以东、长风东街以南,其中地下车库的长×宽约48.5m×20.0m,框架结构;水质监测调度综合楼的长×宽约32.3m×14.8m,框架结构。
根据设计图纸所示:本工程地基处理均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其中水质检测调度综合楼的桩径400mm,桩距1.5m,正方形布桩,有效桩长9.5m,总桩数288根,要求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375kN,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280kPa;地下车库的桩径400mm,桩距1.2m,正方形布桩,有效桩长17.0m,总桩数714根,要求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590kN,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530kPa。
1.2、检测依据①《水质监测调度综合楼CFG桩平面布置图》《住宅地下室CFG桩布置图》(山西凯的建筑设计规划有限公司2011.07)②《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③《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④《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3、检验目的①检测CFG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②检测CFG桩桩身完整性是否满足工程要求。
1.4、检测项目与数量根据上述规范、设计图纸要求,本次检测项目与数量如下:①CFG桩复合地基静载试验7组(其中水质检测调度综合楼3组、地下车库4组);②CFG桩桩身完整性测试100根(其中水质检测调度综合楼29根、地下车库71根)。
二、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2.1、试验设备①试验加载装置:采用油压千斤顶加载,千斤顶的加载反力装置为压重平台反力装置。
复合地基检测方案

复合地基检测方案复合地基检测方案1.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频繁进行。
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基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地基检测成为确保建筑物稳定性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介绍一种复合地基检测方案,该方案通过多种检测技术的综合应用,提高地基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 复合地基检测方案的技术组成复合地基检测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技术组成部分:2.1 地质勘察地质勘察是地基检测的基础。
通过地质勘察,可以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土层厚度、地下水位等信息。
地质勘察主要包括现场勘查和采样分析两个阶段。
现场勘查通过钻探等手段获取土壤样本,并进行现场测试,如标贯试验、贯入阻力测试等,以获得土壤力学参数等关键数据。
2.2 静力触探测试静力触探测试是一种常用的地基检测技术,通过向地下推送一定负荷的钢筒,测量推入过程中的阻力和钻具的沉入深度,以得出土层的力学性质和地下土层的层位。
静力触探测试可以用于检测土层的可塑性指数、土层压缩模量等参数,为地基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2.3 动力触探测试动力触探测试是通过向地下传递冲击波,测量反射波的传播速度和衰减特性来判断地下土层性质的一种方法。
动力触探测试的优点是成本较低、速度较快,而且对现场环境的干扰较小。
通过动力触探测试可以获得土壤的动力性质参数,如剪切波速、阻尼比等,为地基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2.4 地下水位监测地下水位是地基安全性评估的重要参数之一。
地下水位监测可以通过定期测量井水位高度的变化来获取。
地下水位的长期监测可以帮助评估地基的稳定性,并及时发现地下水位异常变化可能导致的地基问题。
地下水位监测通常采用水位计等设备进行。
2.5 超声波探测超声波探测是一种利用高频声波传播特性进行地基检测的方法。
通过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和衰减程度,可以判断地下土层的密实度、质地等信息。
超声波探测具有非侵入性、高速度、高精度等优点,适用于测量大面积地基的均匀性和连续性。
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案.doc

目录1、项目概况 (1)2、检测目的 (1)3、检测依据 (1)4、检测范围 (1)5、检测时间 (1)6、检测方案 (1)6.1 测试原理 (2)6.2 测试前准备工作 (3)6.3 测试步骤 (3)6.4 检测频率 (4)6.5 注意事项 (4)6.6 数据分析 (4)6.7 结果评定 (5)6.8 出具报告 (5)7、检测工作流程 (5)7.1检测组织原则 (5)7.2职责分工 (6)7.3检测计划 (6)7.4异常与意外应急与补救方法 (6)8、检测安全措施 (6)8.1检测作业领导小组 (7)8.2人身安全措施 (7)8.3仪器设备安全措施 (7)8.5试验检测安全措施 (8)8.6安全防护 (8)9、检测结果判定及异常处理要求 (9)10、检测人员及设备 (9)11、收费标准 (10)12、工作质量保证措施 (11)12.1 检测质量保证措施 (11)12.2 工期保证措施 (11)13、附件 (12)1、项目概况2、检测目的对**隧道明洞旋喷桩复合地基进行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以检测该旋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给施工单位提供检测结果,为工程质量提供依据。
3、检测依据3.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3.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3《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3.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3.5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3.6委托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检测委托单及其它相关资料等。
4、检测范围**建设项目隧道明洞旋喷桩复合地基试验检测委托合同书确定的检测项目。
5、检测时间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宜在旋喷桩桩身龄期达到28d后方可进行,且桩身强度必须满足试验条件。
在完成测试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后,根据设项目工程进度的总体安排和要求,该项目试验必须在桩身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以上方可进行试验检测,现场试验检测时间每点约为24h。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检测方案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检测方案一.执行标准《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二.检测内容对深层水泥土搅拌桩施工过程中固化剂用量、桩长、桩径、制桩过程中有无断桩现象、搅拌提升时间、复搅次数和复搅长度进行抽查;桩身质量;复合地基的承载力。
三.检测方法本次检测主要采用检查施工记录和计量记录、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现场开挖观察等方法。
四、检测点的布置原则按照随机选点,面上布置,并对重要拟建建筑物重点检测的原则布置。
五、检测工作量及技术要求1.检查施工记录按照规程规范要求抽查桩体施工记录和计量记录,抽查结果作为布置检测勘探点的依据。
在检查施工记录和计量记录时,主要对固化剂用量、桩长、桩径、制桩过程中有无断桩现象、搅拌提升时间、复搅次数和复搅长度等进行检查,检查严格执行设计及相关规范规程的要求。
2、单桩及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1)本次地基检测共布置静载荷试验四个区域14个点。
(2)单桩及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用于测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复合土层的承载力和变形参数,采用圆形刚性承压板。
(3)水泥土搅拌桩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 pk≥150kPa,根据设计及相关规范规程的要求,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的最大加载量不小于300kPa o(4)试验基坑坑底深度为桩顶设计标高,基坑底面尺寸不少于4.5m×4.5m o(5)加载设备、沉降观测装置的安装及加载与分级应严格执行相关规范规程的要求进行。
(6)沉降观测时间:每级荷载施加后,每1小时内按5,10,20,30,45,60min测记一次,直至沉降量达到相对稳定标准。
(7)相对稳定标准:每小时沉降量小于下列规定值时(并连续出现两次),即可加下一级荷载。
相对稳定标准区0∙lmm∕h0(8)终止加载条件:出线下列条件之一时,可终止加载。
a沉降量急剧增大,土被侧向挤出或承压板周围出线明显的裂缝或隆起。
b累计沉降量已大于静荷板宽度的6%0c在某级荷载作用下,荷载板的沉降量已大于前一级沉降增量的2倍,且24小时尚未稳定。
复合地基检测方案

复合地基检测方案地基是建筑物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在建筑工程中,复合地基检测方案是保障地基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讨论复合地基检测方案的意义、常用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一、复合地基检测方案的意义地基工程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它不仅是建筑物支撑和传递荷载的结构基础,还是保证建筑物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
在复合地基工程中,通过综合应用多种地质勘探和检测手段,可以全面了解地基的性质、水平和质量,有助于制定科学的地基处理方案,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保障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二、复合地基检测的常用方法1. 地质勘探地质勘探是复合地基检测方案中最基本的一环,它利用地球物理勘探、地下水勘探和野外调查等手段,通过分析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形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等来确定地质结构,为地基处理提供依据。
2. 力学性质检测力学性质检测主要包括土壤密度、含水量、压缩性、剪切强度等指标的测试,通过这些测试可以评估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进一步指导地基处理方案的制定。
常用的方法包括压实度测试、标准贯入试验、剪切试验等。
3. 地基处理效果监测复合地基处理后,监测地基的稳定和承载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使用测斜仪、变形仪、压力计等设备,实时监测地基的变形、位移和沉降等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复合地基检测方案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复合地基检测方案在各类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软土地区或地质条件较差的区域。
其主要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工程对于高层建筑、大型桥梁和重要水利工程等工程项目,复合地基检测方案可以提供全方位的地基信息,从而为地基处理方案的制定和优化提供参考。
通过科学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可以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地震和其他外力的影响。
2. 铁路和道路工程在铁路和道路建设中,地基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轨道和道路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采用复合地基检测方案可以提前发现地基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从而保证铁路和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复合地基检测方案

复合地基检测方案一、工程概况:工程(监督编号:)位于,基础型式为,采用地基(复合地基类型),桩径为 mm,单桩竖向承载力为 ,复合地基承载力为,总桩数为 ,总承台为。
二、制定依据:主要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广东省桩基质量检测技术规定》(试行)(粤建科[2000]137号)及其它有关规定。
三、检测方法及数量:1、桩身强度或完整性抽样检测:1)、□低应变法:。
2)、□钻芯法:。
2、承载力抽样检测:1)、□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2)、□单桩载荷试验:。
`四、检测时间间隔: 从地基施工结束到开始检测的时间间歇期由设计人员根据要求确定。
五、检测顺序:宜先进行桩身强度或完整性抽样检测,后进行承载力抽样检测。
六、受检桩位(位置)选择原则(受检桩位或位置由建设、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共同选定,形成受检位置确认表(见附表)):1)、基桩的承载力检测,应首选桩身强度或完整性较差的桩;2)、选择对施工质量有怀疑的桩;3)、选择设计方面认为重要的桩或位置;4)、选择岩土特性复杂可能影响施工质量的桩;6)、同类型的桩宜均匀分布;7)、同一单位工程中,对不同强度等级、不同桩径均应进行抽检;8)、同一单位工程若存在不同桩类型时,应分别按比例进行抽检。
七、验证与扩大检测:1)、对低应变法提供的检测结果有怀疑或争议时,应采用静载法、钻芯法或直接开挖进行验证;2)对钻芯法提供的检测结果有怀疑或争议时,应采用加孔钻芯验证;3)、桩身浅部缺陷可采用开挖验证;4)、单孔钻芯检测发现桩身砼质量问题时,宜在同一桩增加钻孔验证:5)、桩身完整性或单桩承载力检测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分析原因,并经确认后再扩大抽检。
扩大抽检可先按问题桩的桩数加倍抽检,再视加倍抽检结果由各方共同研究确定处理方案或进一步检测的方法和数量,并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案

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方案目录1. 内容概括 (3)1.1 检测目的 (4)1.2 检测背景 (4)1.3 检测意义 (5)2. 检测依据与标准 (6)2.1 国家标准 (6)2.2 地方标准 (7)2.3 行业规范 (8)3. 检测内容 (9)3.1 地质条件分析 (10)3.2 基础类型分析 (11)3.3 承载力分析模型 (11)3.4 承载力极限状态分析 (13)4. 检测方法与技术要求 (14)4.1 常规检测方法 (15)4.2 特殊检测方法 (16)4.3 技术要求与参数 (18)5. 检测设备与工具 (19)5.1 主要检测仪器 (20)5.2 常用工具 (20)5.3 设备校准与维护 (22)6. 检测程序与流程 (23)6.1 准备工作 (24)6.2 现场勘查 (25)6.3 数据采集 (26)6.4 数据分析 (27)7. 承载力评估与报告 (28)7.1 评估方法 (29)7.2 报告内容 (30)7.3 报告格式与提交要求 (32)8. 风险评估与安全措施 (32)8.1 风险识别 (34)8.2 安全措施 (35)8.3 应急预案 (36)9. 实施与监督 (37)9.1 方案实施 (38)9.2 监督与管理 (40)9.3 记录与存档 (41)10. 结论与建议 (42)10.1 检测结论 (44)10.2 改进建议 (44)10.3 展望与未来工作 (46)1. 内容概括复合地基在建筑工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其承载力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
对复合地基进行承载力检测是必要的工程实践,本检测方案为明确这一需求,以确保施工质量及项目安全。
通过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获取准确的承载力数据,评估地基的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工程风险。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检测方法,如静载试验、平板载荷试验等。
具体检测步骤包括试验前的准备工作、试验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试验后的结果分析和评估等。
复合地基强度检测方法

复合地基强度检测方法
一、静载荷试验法。
静载荷试验可是检测复合地基强度的一个超靠谱的办法呢。
简单来说呀,就是在复合地基上施加一个逐渐增加的竖向荷载,就像给它一点一点加压力,看它能承受多少。
这就好比是考验一个人的耐力,慢慢给他加任务,看他啥时候撑不住啦。
在做这个试验的时候,得在地基上放一个专门的承压板,然后通过液压千斤顶之类的设备往上加力。
这个过程中,会有仪器一直监测地基的沉降情况哦。
要是沉降量在一定范围内,就说明地基强度还不错呢。
就像一个人虽然背着东西,但还能稳稳站着,没被压垮。
二、钻芯法。
钻芯法就有点像给复合地基做个小手术啦。
用专门的钻机从地基里取出圆柱形的芯样。
这芯样就像是地基的一小段“身体组织”,拿出来好好研究研究。
三、低应变动力检测法。
这个方法可就有点高科技的感觉喽。
它是通过在复合地基上敲击,然后检测地基的振动响应。
就像敲敲地基,看它怎么“回答”。
通过分析这些振动的信号,就能知道地基的一些特性,比如它的密实度啦,强度情况呀。
这就像是跟地基进行一场特殊的对话,从它的“回答”里判断它是不是强壮有力呢。
四、高应变动力检测法。
高应变动力检测法和低应变有点类似,但它施加的能量更大。
就像是用力推了地基一下,然后看地基的反应。
这个方法可以得到更多关于地基的信息,比如它的承载能力等。
不过这个方法相对来说操作起来也更复杂一些,就像做一件更难的任务,但是得到的结果也更全面准确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平市金源新城A区11#楼CFG桩复合地基检测方案
桂平市金源新城A区11#楼CFG桩复合地基检测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检测方法及其依据标准 (1)
三、抽样方案 (1)
四、试验方法 (2)
五、拟投入的检测设备和人员 (4)
六、配合工作 (4)
七、安全保证措施 (4)
九、质量承诺 (5)
十、服务承诺 (5)
附件1、低应变桩头处理示意图及要求 (6)
附件2、复合地基(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示意图及要求 (6)
一、工程概况表
二、检测方法及其依据标准
1、检测方法及检测目的见表1。
表1检测方法及检测目的
2、检测依据标准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
《桂平市金源新城A区11#楼CFG桩平面图》,广西华南岩土工程有限公司,2015.03;
《桂平市金源新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广西贵港地质工程勘察院,2014.05。
三、抽样方案
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规定和设计图纸的要求,CFG桩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及单桩竖向抗压载荷试验。
试验数量宜为总桩数的0.5%~1%,且每个单体工程的试验数量不应少于3点。
应抽取不少于总桩数的10%的桩进行低应变动力试验,检测桩身完整性。
本工程总桩数为524根,应抽检3根桩进行复合
地基载荷试验,抽检3根桩进行单桩竖向抗压载荷试验,应抽检53根进行桩基桩完整性检测。
四、试验方法
(一)低应变法
低应变法原理是采用不同材料、不同重量的激振锤敲击桩的顶面,在桩顶面产生脉冲力,脉冲能量以不同频率的应力波的形式沿着桩身向下传播,当应力波遇到桩身阻抗有变化的地方,例如断桩、混凝土离析、缩径、扩径等,或者传播到桩端(底)时,有一部分越过阻抗变化面(透射)继续向更深处传播,而另一部分则反射回到桩顶面,通过安装在桩顶的传感器(恒流源加速度传感计或者速度传感计)拾取反射回到桩顶面的响应的离散信号(数字信号),通过工程动测仪接收系统记录并存储在计算机的磁盘中,经过室内提取分析,并打印出波形曲线。
桩身判别依据: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低应变检测桩身完整性的分类表和判定见表2:
表2桩身完整性的分类表和判定
(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1、试验设备与装置
采用油压千斤顶加载,千斤顶的加载反力装置采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加载反力装置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倍;反力应在试验开始前一次加上,并均匀稳固放置于平台上,具体安装方法见附件2。
荷载用联于千斤顶的压力表测定油压,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
地基沉降采用百分表测量。
在载荷板四个方向对称安置4个百分表,基准梁应具有一定的刚度,梁的一端应固定在基准桩上,另一端应简支于基准桩上,固定和百分表的夹具和基准梁在构造上应确保不受气温、振动及其他外界因素影响而发生竖向变位。
2、试验加载方法
(1)最大加载压力不应小于设计要求压力值的2倍,加载等级可分为8级。
(2)每加一级荷载前后均应各读记承压板沉降量一次,以后每半个小时读记一次。
当一小时内沉降量小于0.1mm时,即可加下一级荷载。
3、终止试验的条件
当出现下列现象之一时可终止试验:
(1)沉降急剧增大,土被挤出或承压板周围出现明显的隆起;
(2)承压板的累计沉降量已大于其宽度或直径的6%;
(3)当达不到极限荷载,而最大加载压力已大于设计要求压力值的2倍。
4.数据分析
(1)当压力~沉降曲线上极限荷载能确定,而其值不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2倍时,可取比例界限;当其值小于对应比例界限的2倍时,可取极限荷载的一半;
(2)当压力~沉降曲线是平缓的光滑曲线时,可按相对变形值确定;对CFG复合地基,可取s/b或s/d等于0.01所对应的压力。
按相对变形值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应大于最大加载压力的一半;
(三)单桩竖向抗压载荷试验
1、试验加载方法及步骤
试验加载方法:
1)最大试验加载量为设计承载力特征值的两倍;试验堆载布置详见附件一。
2)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即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荷载宜为最大加载量或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8,其中第一级可取分级荷载的2倍。
3)卸载应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取加载时分级荷载的2倍,逐级等量卸载。
4)加、卸载时应使荷载传递均匀、连续、无冲击、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度不得超过分级荷载的±10%。
试验加、卸载步骤:
1)每级荷载施加后按5、15、30、45、60min各测读一次桩顶沉降量,以后每隔30min 测读一次,每次测读值记录入试验记录表。
2)试桩沉降相对稳定标准:每一小时内的桩顶沉降量不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从分级荷载施加后第30min 开始,按1.5h连续三次每30min的沉降观测值计算)。
3)当桩顶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再施加下一级荷载。
4)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1h,按第15、30、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后,即可卸下一级荷载。
卸载至零后,应测读桩顶残余沉降量,维持时间为3h,测读时间为第15、30min,以后每间隔30min测读一次。
2、终止试验的条件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
1)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
(注:当桩顶沉降能相对稳定且总沉降量小于40mm时,宜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超过40mm。
)2)某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
到相对稳定标准。
3)已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量。
五、拟投入的检测设备和人员
1、本次检测我公司拟投入的设备见表3。
表3拟投入检测的设备情况表
2、我公司拟投入的精干技术人员见表4:
表4拟投入精干技术人员情况表
六、配合工作
a) 保证施工场地的“三通一平”,即:保证水、电、道路的畅通及场地的平整;
b) 施工方应提供与检测有关的各种施工资料,如桩位图,总平面图等,以方便检测分析;
c) 施工单位负责低应变的桩头处理工作;
七、安全保证措施
1)严格遵守我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所有现场工作人员在进场施工前,项目负责人必须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使他们在生产过程中,牢牢记住“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以达到抓安全促生产;
2)所有现场工作人员均需戴安全帽进出现场;
3)在安装检测设备过程中,务必确认吊车操作半径范围内没有无关人员站在下面;
4)所有现场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有关安全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章作业;
5)所有现场工作人员不得酒后上岗;
6)项目负责人与现场工作人员要相互沟通,遇到问题共同协商解决。
九、质量承诺
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和有关技术监督法律、法规,不断完善质量体系,使之持续有效运行。
2)维护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3)出具的检测报告准确,投诉率低。
十、服务承诺
1)不受行政干预的影响和经济利益的压力,严格遵守检测工作程序,保证检测数据的客观性和检测行为的公正性;
2)认真对待检测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保证方法的科学性和结果的准确性,使报告无结论性差错;
3)按照委托方的要求约定的期限内完成试验并出具报告,报告清晰、完整、结论准确;
4)认真执行收费标准,做到收费管理规范,对于有特殊要求的检测项目,另协商标准;
5)为所有委托方提供同等优质、方便的服务,认真听取委托方的意见和建议,对委托方的投诉及时受理,认真调查处理,并给予答复。
2016年5月03日
附件1、低应变桩头处理示意图及要求
要求如下:
a) 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才能进行低应变检测工作; b) 凿除桩顶浮浆、松散、破损部分,并露出坚硬的混凝土表面;
c) 要求施工单位在桩头打磨3个半径为5cm 的点,等每个点的中心间距为17cm ,位置如下图:(单位:cm )
桩头处理示意图
d) 桩顶表面干净且无积水。
附件2、复合地基(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设备安装示意图
配重块
配重块
百分表
百分表
铺板
大梁
垫块
千斤顶钢板
砂垫层
CFG桩
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