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第一章第二节《人口》(含答案)-word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教学设计及优化训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教学设计及优化训练答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主要内容为中国的人口数量、分布、增长以及人口问题。
教材通过文字、图片、图表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人口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我国人口的特点和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人口有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我国人口的具体数量、分布、增长及其问题,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和理解我国人口的特点和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增长及其特点,掌握我国人口政策及其实施效果。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地图、图表等资料中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国家人口问题,树立人口意识,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增长及其特点。
2.难点:人口增长对环境、资源、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合理控制人口增长。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教学法:结合我国实际人口政策及其效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人口问题的解决方法。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人口数据、图表、图片等资料。
2.设计好课堂提问和讨论问题。
3.准备好教学多媒体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人口数量的增长情况,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国人口会增长这么多?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增长等数据和图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人口的特点。
同时,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数据背后的原因。
3.操练(10分钟)针对我国人口特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例如:我国人口增长过快会对环境、资源、经济和社会产生哪些影响?如何合理控制人口增长?4.巩固(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学案 第1章第2节《人口》(含答案)

第二节人口【目标导航】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分析我国人口的变化和人口增长的特点。
2、学会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知道我国黑河――腾冲这一人口地理分界线,并比较其西北、东南在面积和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3、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
【自主学习】(同学们阅读教材,独立自学完成)1、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亿,占世界以上,居世界第位。
2、目前,由于,每年新增人口。
3、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和相适应,我国把实行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统计,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人,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倍多。
5、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分布不均匀,东部地区人口密度,西部地区人口密度。
课堂小练1.在独生子女政策实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我国现在已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这项政策调整所针对的国情是()A.我国人口基数大B.我国人口增长过快C.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D.我国人口素质偏低2.下列关于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东部人口密度小,西部人口密度大B.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C.回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D.泼水节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3.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A.人口地理分界线B.亚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C.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分界线D.地势第一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4.南方地区的民居屋顶坡度较北方地区大,原因是()A.主要是突出民居的居住功能,外表显得气派豪华B.这是由于南方地区降水多,屋顶坡度有利于排水C.主要是南方地区的传统文化决定的D.这是由于南方地区的河流密集,河网密布决定的5.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是继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完善.下列社会背景发展,哪一项是促使国家调整二孩政策的原因()A.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众多B.义务教育普及化,国民文化素质提高C.我国开始步入“未富先老”老龄化社会D.近几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升高6.我国每年净增人口量仍然很大,其主要原因是()A.人口出生率太高,死亡率太低B.城市化进程加快C.没有实行计划生育D.我国人口基数大7.读下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最多的地区()A.东部B.东北部C.西部D.中部8.关于我国地理差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减低B.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C.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D.自东南向西北,人口分布东南稀疏,西北稠密9.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A.城镇人口比重大、农村人口比重小B.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C.我国人口平均密度小于世界人口平均密度D.我国东部人口密度小于西部人口密度10.黑龙江省黑河到云南省腾冲一线的地理意义是()A.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B.第二级阶梯和第三阶梯分界线C.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D.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11.我国正加速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措施有()①限制劳动力向国外迁移②大量接纳海外劳工移民③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④调整和完善计划生育政策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2.中国的人口政策曾经提倡“只生一个好”,最近又全面放开“二孩”,这主要是因为()A.中国劳动力严重不足B.人口分布东多西少C.中国自然资源丰富D.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状况13.下列四组省级行政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一组是()A.苏、鲁、沪B.黑、吉、辽C.湘、黔、滇D.青、甘、宁14.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居住的自然条件有较大改变B.经济文化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C.商业贸易活动日益频繁D.社会劳动力需求大幅度增加15.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同步测试(含答案) (1)

第二节人口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回答问题.1.关于我国人口的分布,说明正确的是()A.东部地区人口少,西部地区人口多B.人口分布疏密不均C.上海的人口密度小于湖北D.黑河﹣腾冲线以西人口较稠密2.我国人口最稀少的区域是()A.青藏地区B.西北地区C.北方地区D.南方地区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结合下表完成下列问题3.表中显示,我国人口结构特征是()A.城镇多,乡村少B.男性多,女性少C.老年多,儿童少D.西部多,东部少4.2007年我国的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千米()A.118人/平方千米B.128人/平方千米C.138人/平方千米D.148人/平方千米2014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已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4.8%,预计2020~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从2.3亿直接增加到4.1亿,比重高达25.8%。
现在正在形成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5.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A.老中青都有,结构合理B.老人多,经验丰富,可指导经济发展C.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劳动力相对减少D.不会对养老带来较大影响6.现阶段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是()A.全面放开二胎B.大力向海外移民C.实行计划生育D.降低结婚年龄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人口变化曲线图材料二:我国部分省区人口密度比较表7.根据材料一,当前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是()A.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人口增长速度变慢C.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大8.虽然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但目前我国每年新增人口数量依然很多,这是因为()A.人口寿命延长B.人口基数很大C.人口自然增长率还是很高9.根据材料二,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A.东多西少B.南多北少C.差异不大10.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自然因素有()①气候②交通③地形④政策⑤水源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④11.以下是小李同学对我国国情的了解,你认为有误的是()A.边境贸易发展迅速B.是世界人口大国C.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不断上升D.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读我国六次人口普查数量折线和男女数量柱状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完整word版)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各章节教学目标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各章节教学目标第一章第一节疆域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对照地图,描述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总结我国的位置特点。
2。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熟读课文,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对照地图,指出与我国陆上相邻和隔海相望的国家,以及我国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通过读图找位置、记顺口溜、填图等方式,熟悉并尝试记住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位置、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第一章第二节人口1.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根据该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图中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理解计划生育国策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2。
运用我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我国人口分布图,找出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描述人口地理分界线两侧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
第一章第三节民族1.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解和践行我国的民族政策;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民族共性和差异,养成各民族和睦的情感;并能通过判读地图归纳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1.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地形名称,并且能够运用数据,说明我国地形的类型特点;能够说出我国主要山脉以及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群的分布特点;能够结合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2.初步说明地形要素在我国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各种途径感知我国的地形,积累丰富的地形表象;增强对我国“基本地形国情"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形的兴趣,提高对我国不同地形的审美情趣,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第一章第二节《人口》(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第一章第二节《人口》(含答案)中国的人口时间:45分钟总分:50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一条著名的人口地理界线(即人口密度线)是()A. 漠河-腾冲B. 黑河-腾冲C. 哈尔滨-昆明D. 辽河-腾冲读我国主要地理分界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2.关于中国地理事物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线是我国内、外流域的分界线B. 乙线以西地区人口稠密,以东地区人口稀疏C. 丙线是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D. 丁线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3.关于上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②两河结冰期长,航运价值高B. ②③两河流经我国三大阶梯,水能资源丰富C. ②河流程长,被誉为“黄金水道”D. ③④两河支流众多,水流量大4.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A. 四川省B. 广东省C. 山东省D. 河南省5.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A. 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B. 西北、华北和西南地区C. 华北、东北和华南地区D. 西南、华南和西北地区6.我国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其分界线大致是A. 漠河—腾冲一线B. 黑河—腾冲一线C.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D.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7.下列不属于我国人口增长快带来的问题是()A. 交通压力大B. 就业困难C. 居住条件差D. 国防兵源不足8.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A. 东多西少B. 西多东少C. 北多南少D. 南多北少9.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是继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完善。
下列社会背景发展,哪一项是促使国家调整二孩政策的原因()1 / 5A. 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众多B. 义务教育普及化,国民文化素质提高C. 我国开始步入“未富先老”老龄化社会D. 近几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升高10.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A. 西部人口多,东部人口少B. 山区人口多,平原地区人口少C. 黑河—腾冲一线以西人口密度小D. 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人口密度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11.我国人口最多的省是______。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填空(含答案)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一、优越的地理位置1.半球位置:我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2.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3.纬度位置: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南部少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二、海陆兼备的大国1.中国陆地面积960多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2.我国领土的四端:(1)中国领土的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南端在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2)我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
三、行政区划1.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市、自治县)、乡(镇、民族乡)三级行政区划。
2.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共有34个,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3.纬度位置最高、最先看到日出的省是黑龙江省;跨纬度最广的省是海南省;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内蒙古自治区;我国面积最大、邻国最多的省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既临海又邻国的省区有2个:辽宁、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最多的省云南省;被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是: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
第二节人口1.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总人口约13.40亿(2010年),占世界人口的1/5。
2.我国人口的基本特征: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3.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资源环境条件相协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为了应对老龄化问题,国家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二孩的计划生育政策。
4.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南稠密,西北稀疏。
第三节民族1.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92%);其他55个民族为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壮族;分布最广的是回族;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苗彝维......和藏满壮...从蒙古回土家。
《人口》word教案 (公开课一等奖)2020年人教版地理 (2)

人口学习目标〔1〕说出我国目前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能说出我国的人口的根本国策。
〔2〕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的人口分布概况。
重点难点我国的人口问题、我国的人口政策自主学习4.我国的平均人口密度为人/平方千米。
5.阅读我国人口增长图,分析以下问题。
①从公元初到1578年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快或慢〕。
②到年后,这条曲线的坡度开始急剧加大,这说明我国人口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这就是我国人口增长的第一次顶峰。
到年以后,人口曲线可以说呈直线上升,到2000年达12.95亿,这就是我国人口的第二次增长顶峰。
③新中国人口增长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或慢〕。
6.我国人口数量过多,产生了哪些影响?7.我国人口多、人口增长快,我国现在实行的人口政策是什么?8.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图和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分析:①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以黑龙江省和云南省市为界。
我国人口最多的省是,面积最大的省是。
知识小结人口特点:人口大,人口增长 .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给和____________众带来巨大压力。
多世界上人口的国家的人口国策: ,人根本内容是,口;具体要求是。
人口多少人口密度: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以——为界,人口东西反响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有关我国人口增长的正确表达是〔〕口开始减少c.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在减少 D.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然很多4.现今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A 江苏B 山东C 河南D 上海5.下例地理分界线中是我国人口线的是〔〕A秦岭---淮河 B黑河—腾冲一线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一线 D阿尔泰山-祁连山-横断山脉6.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我国在人口方面的根本国策是〔〕A积极开展人口 B逐渐增加人口 C设法减少人口 D实行方案生育二、填空题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的人口总数为____ 占世界人口的_________,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为了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资源条件相适应,我国把___________实行作为我国的一项根本国策。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二节 人口例题与讲解(含详解) 新人教版

第二节人口答案:(1)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2)大(3)很不均匀(4)黑龙江黑河—云南腾冲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人口数量,世界第一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13.40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人口增长①新中国成立前——人口增长较慢。
②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迅速。
释疑点我国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①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口呈直线上升。
②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减慢,但因为人口基数过大,育龄人口多,总人口仍在增加。
谈重点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
(3)人口问题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
我国众多的人口,一方面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对食品、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的需求数量巨大,给我国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沉重的压力。
(4)人口政策和取得的成就①人口政策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②取得的成就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大幅度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从1970年的2.58%降到2010年的0.48%,使“世界7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5年。
辨误区我国新增人口多的原因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目前我国每年新增的人口数量依然较多。
【例1】下列四幅“人口增长曲线图”,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解析:我国人口增长可分为三个时段:17世纪以前,人口增长缓慢;17世纪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人口增长较快;新中国成立后,人口急剧增长。
所以D图符合实际情况。
答案:D2.人口东多西少(1)人口密度我国的人口密度为143人/千米2,约为世界平均人口密度(47人/千米2)的3倍多,是世界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
(2)人口分布特点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
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许多平原地区和城市密集地带人口密度超过400人/千米2,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有大片地区人口密度低于1人/千米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人口
时间:45分钟总分:50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提出了一条著名的人口地理界线(即人口密度线)是()
A. 漠河-腾冲
B. 黑河-腾冲
C. 哈尔滨-昆明
D. 辽河-腾冲
读我国主要地理分界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2.关于中国地理事物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线是我国内、外流域的分界线
B. 乙线以西地区人口稠密,以东地区人口稀疏
C. 丙线是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
D. 丁线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3.关于上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②两河结冰期长,航运价值高
B. ②③两河流经我国三大阶梯,水能资源丰富
C. ②河流程长,被誉为“黄金水道”
D. ③④两河支流众多,水流量大
4.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A. 四川省
B. 广东省
C. 山东省
D. 河南省
5.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
A. 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
B. 西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C. 华北、东北和华南地区
D. 西南、华南和西北地区
6.我国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其分界线大致是
A. 漠河—腾冲一线
B. 黑河—腾冲一线
C.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
7.下列不属于我国人口增长快带来的问题是()
A. 交通压力大
B. 就业困难
C. 居住条件差
D. 国防兵源不足
8.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A. 东多西少
B. 西多东少
C. 北多南少
D. 南多北少
9.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是继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完善。
下列社会
背景发展,哪一项是促使国家调整二孩政策的原因()
A. 我国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众多
B. 义务教育普及化,国民文化素质提高
C. 我国开始步入“未富先老”老龄化社会
D. 近几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升高
10.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A. 西部人口多,东部人口少
B. 山区人口多,平原地区人口少
C. 黑河—腾冲一线以西人口密度小
D. 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人口密度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
11.我国人口最多的省是______。
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是____________。
12.我国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的界限大体是从黑龙江的_________到云南的_________
所划的直线。
13.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划一条直线,此线东南部人口______,西北部人口______.
14.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回答:
第 1 页
(1)我国人口众多,人口总量居世界第位。
(2)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图中的虚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人口分界线,该线是从黑龙江的到云南的。
该线的东南地区人口,西北地区人口________(填“稀疏”或“稠密”)。
(3)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较______(快或慢),这给我国带来了众多的人口问题。
为解决人口问题,我国政府采取的基本国策是实行。
15.我国人口分布不均,________到________一线东南部人口稠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人口政策曾经鼓励生育,后来逐渐收紧,直到提倡“只生一个好”,最近又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材料二漫画“抬不动啦”
材料三中国人口分布图
(1)读材料三可知,中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人口密度较大区域的自然优势是(答出1点即可)。
(2)材料二漫画反映的人口问题是,该问题带来的不利影响
有(答出1点即可),请为解决该人口问题提出合理建议(答出1点即可)。
(3)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调整,主要是为了()
A.调整人口性别比例
B.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C.均匀人口分布,调整房价
D.适应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0分)
17.读图“我国疆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D两省区的名称
B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
(2)A省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我国最西端在该省区的上,C省区行政中心是。
(3)图中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区分别是(写简称)。
(4)以ab线为分界,东部人口密度,西部人口密度。
图中的人口地理界线的两个端点城市是和。
18.读“我国东、西部面积和人口比例饼状图”(图1)和“中国人口分布图”(图2),
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读图1,我国东部地区的面积比例西部地区_____,人口比例却比西部地区_____。
(2)读图2,我省的人口密度是________。
(3)归纳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以________________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密度
______,西部地区人口密度______。
(4)试分析造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3 页
答案
1. B
2. A
3. B
4. B
5. A
6. B
7. D
8. A9. C10. C
11. 广东省云南省
12. 黑河腾冲
13. 多;少
14. (1)一
(2)黑河腾冲稠密稀疏
(3)快计划生育
15. 黑河腾冲
16. (1)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温和湿润)
(2)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剧等)全面放开“二孩”政策(适当放宽生育政策;搞好老年人生活、养老等服务)
(3)D
17. (1)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2)维吾尔族帕米尔高原哈尔滨
(3)云(或滇)、桂、粤、台
(4)大小黑河腾冲
18. (1)少或小多或大
(2)100~300人/平方千米
(3)黑河—腾冲大小
(4)气候上:黑河—腾冲线以东地区主要位于季风区,降水多,气候湿润,适合人类居住;地形上:东部地区主要位于第二、三级阶梯,以平原、丘陵、盆地为主,地势较平坦,土壤较肥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