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处理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金属表面处理基础知识讲解

金属表面处理基础知识讲解
抛光、喷砂、拉丝 电镀、PVD、喷涂、
抛光、喷砂、拉丝 PVD、喷涂
钛合金装饰
冲压加工是借助于常规或专 用冲压设备的动力,使板料 在模具里直接受到变形力并 进行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 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零件 的生产技术。板料,模具和 设备是冲压加工的三要素。 冲压加工是一种金属冷变形 加工方法。所以,被称之为 冷冲压或板料冲压,简称冲 压。它是金属塑性加工(或 压力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 ,也隶属于材料成型工程技 术。
1
材料表面处理技术分类
2
冲压基础知识概述
3
金属表面处理技术介绍
铝合 金
不锈钢 镁合 金 锌 合金 钛合金
液态金属
抛光、喷砂、拉丝 阳极氧化、微弧氧化、喷涂、CNC 蚀刻、激光、焊接、电镀、锻造
抛光、喷砂、拉丝、高光、漏花 PVD、电镀、ED、喷涂、CNC 蚀刻、激光、焊接
抛光、喷砂、拉丝 电镀、喷涂
不锈钢咬花
1 无镍电镀
工艺流程:抛光或喷砂->除蜡->除油>无氰碱铜->无氰白铜锡->镀铬 材料:锌合金、铝合金 技术特点:本工艺采用无氰无镍环保 工艺,同时满足欧、美等国家对金属 含镍的限制。此工艺可实现白铬色、 黑铬色,电镀后的产品外形美观具有 较强的金属质感,且镀层还能够对基 体材料起到装饰和防护等作用。
不锈钢、铝合金、镁合 金、锌合金、钛合金、 液态金属均可进行喷砂 处理,选择不同的砂型 可达到不同的喷砂效果
不锈钢、铝合金、镁合 金、锌合金、钛合金均 可进行拉丝处理,选择 不同的拉丝轮可达到不 同的拉丝效果。同时还 可以进行遮蔽进行选择 性拉丝
不锈钢及铝合金可进行
漏花处理, 形成不规则 划痕, 呈现一种仿古效 果.
单色Leabharlann 双色渐变色工艺流程:除油->微弧氧化-> 水 洗->封孔->烘干 材料:铝合金、镁合金

金属表面处理工艺基础知识

金属表面处理工艺基础知识

一.鋁及其合金的表面處理二.不鏽鋼的表面處理三.手機金屬表面處理工藝簡述一、AL表面處理:噴砂發絲蝕刻可以根據需要將鏡面、噴砂面、發絲面組合成不同的表面效果。

表面處理樣品一:拋光+噴砂拋光鏡面拋光+發絲陽極處理雙色陽極雙色陽極表面處理樣品二:蝕刻+陽極二、SUS 表面處理:發絲PVD 、電鍍可根據需要而選用。

發絲拋光+噴砂噴砂+發絲蝕刻LOGO表面處理樣品一:蝕刻圖案拋光鏡面拋光+發絲噴砂表面處理樣品二:表面處理樣品三:表面處理綜合:經過表面處理的產品不再隻有單一顏色、單一效果,可以加上各種圖案、紋理以及同時展現多種表面效果,為產品注入新的創意,呈現特別的風貌。

三.手機金屬表面處理振動研磨(11)機械拋光(23)化學蝕刻(37)陽極(62)鑽雕(82)移印&絲印(96)電泳涂裝(110)振動研磨1.振動研磨的原理工作物與研磨機在機器的圓環型盆內作螺旋和軌形路線進行,機器本身重量與支撐的彈簧使研磨機環狀盆座上、下、左、右高頻率振幅的轉動,研磨機內工作物運轉的速度由上、下馬達重量的差度來調整變化。

2.研磨的功能去毛刺(研磨所能去掉的毛刺是指沖壓時由於刀口變鈍而未切除的余料);去臟污,提高表面光潔度。

噴砂工藝噴砂+陽極噴砂的定義:噴砂的設備半自動設備1手動設備全自動設備喷砂的目的1.达到粗化表面的效果2.去油污,氧化皮,砂眼3.去除毛刺,毛边4.消除工件应力5.增加工件表面附着力,可作电镀,喷漆,阳极等的前处理加工•機械拋光的特點與機理•拋光的應用•拋光耗材介紹•拋光機台的種類•拋光不良原因的分析機械拋光的特點與機理一.拋光特點:拋光是對零件表面進行的光飾加工,主要是去除上道工序的加工痕跡,如刀痕,劃印,麻點.尖棱.毛刺等改善零件表面粗糙度,獲得光亮平整的表面,增加美觀.可提高工件抗疲勞和抗腐蝕的性能.二.拋光機理:拋光是切削加工, 塑性加工和化學作用的綜合過程.微細磨粒進行的是切削加工.磨擦引起高溫而產生擠擦工件表面層的是塑性加工.拋光劑的介質在溫度和壓力作用下與金屬表面層發生的是化學作用三. 拋光類型•粗拋:是用砂輪.砂帶對經過或未經過磨光的表面進行拋光,它對基材有一定的磨削作用,能去除較粗的磨痕.拉傷及輕微變形•中拋:是用較硬的拋光輪(如麻輪)對經過粗拋的表面作進一步的加工,它可除去粗拋留下的劃痕,產生中等光亮的表面.•精拋:用軟輪(多數用棉布輪)拋光獲得鏡面般光亮表面,它對基本材料的磨削最小.是拋光的最后工序.拋光的應用珠寶首飾餐炊廚房機動車無線通訊拋光耗材的介紹拋光劑:拋光劑常溫下分固體,液體兩種.固體拋光膏又分為油脂性和非油脂性兩類,液體拋光劑分為乳濁狀型,液體油型及液狀非油脂型三類.拋光機台的種類手動拋光機拋光輪拋光機馬達吸塵管工作原理:利用驅動馬達帶動圓盤使其行進,工件主軸之齒輪被鏈條循序帶動前進且自轉,當工件主軸行進至布輪下方時,仍連續前進且自轉,從而使工件和拋光布輪產生摩擦,達到工件表面光亮之效果.化學蝕刻目錄⏹一.化學蝕刻概述⏹二.蝕刻理論介紹一.化學蝕刻概述1.1 什么是化學蝕刻?針對金屬材料的不同化學特性,選擇特定的化學試劑與其反應,最終形成具一定精度尺寸的各種所需圖案的過程.1.2 適用材質?Al(鋁合金)、SUS(不鏽鋼)?二.蝕刻理論介紹2.1 化學蝕刻技術主要應用於:a. PCB製造b.標牌銘板類製作2.2 核心技術包括:a.防蝕遮蔽b.圖案生成c.蝕刻d.去遮蔽陽極一.陽極概述二.陽極產品介紹五.陽極不良分析一.陽極概述1>1移動通訊產品對陽極氧化工藝的要求a.很好的防護性與裝飾性b.耐磨性,有較高硬度c.色澤均一,膜層透明d.外面面不允許的缺陷1>3 應用飾物化妝品美容品建材交通3c產品203040504820226024時間/s 電壓/V2>7鋁陽極氧化膜生成曲線A.膜層生長B.陰擋層形成C.膜層穩定生成,直到溶解與生長速率達到平衡陽極生產線主線陽極生產用的挂具二.陽極產品介紹Display frame樣品鑽雕一.鉆石雕刻概述二.設備組成三.鉆雕加工的特點四.鉆石雕刻的目的一.鉆石雕刻概述鉆石雕刻是一種機械表面加工方法, 一般來說作為需雕刻的工件,其表面比較粗糙且不平整,為了獲得光亮平整的表面,就需要采用一些機械加工的方法加以修飾,而鉆石雕刻可獲光亮平整且條紋均勻一致的表面,因而很多工件機械表面加工都采用鉆石雕刻加工的方法,目前鉆石雕刻技術廣泛應用於銘板,手機外殼,標志等字模或圖案表面之加工.四.鉆石雕刻的目的●獲得平整,光亮的外觀●獲得均勻一致的條紋移印&絲印介紹。

基础工艺知识点总结归纳

基础工艺知识点总结归纳

基础工艺知识点总结归纳工艺是指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对材料和能源进行加工和利用的过程,是一种以技术为基础的手工艺品制作方法。

工艺包括许多不同的技术和过程,从简单的手工艺品制作到复杂的机械生产线都属于工艺范畴。

工艺知识是工匠们多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是传统和现代技术的结合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基础工艺知识点主要包括材料选择、加工工艺、装配工艺、质量控制和安全生产等内容。

以下是对这些内容的总结和归纳:一、材料选择:1. 材料的种类: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等。

金属材料主要包括钢铁、铝合金、铜合金等;非金属材料主要包括陶瓷、塑料、橡胶等;复合材料主要包括玻璃钢、碳纤维复合材料等。

2. 材料的性质: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热学性能等。

力学性能包括强度、硬度、韧性等;物理性能包括密度、导热性、导电性等;化学性能包括耐蚀性、耐磨性等;热学性能包括热膨胀系数、热导率等。

3. 材料的选择原则:根据产品的用途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考虑生产成本、可靠性和环保要求等因素。

二、加工工艺:1. 加工方法:包括锻造、铸造、轧制、挤压、锻压、焊接、切割等。

锻造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后进行压制成型;铸造是将熔化的金属倒入模具中凝固成型;轧制是将金属材料通过辊压成型;挤压是将金属材料通过挤压模具进行成型;锻压是通过冲压模具将金属材料冲压成型;焊接是将金属材料通过熔化的金属连接在一起;切割是将金属材料通过切割工具进行切割。

2. 数控加工:数控加工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控制机床进行加工的方法,包括数控铣削、数控车削、数控冲压等。

3. 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是为了提高零件的表面性能和外观质量而进行的处理,包括表面喷涂、镀层、热处理、抛光等。

4. 工艺路线:工艺路线是指将产品的加工工艺按照一定的次序和步骤组织起来,包括工序顺序、工序内容、工序时间等。

三、装配工艺:1. 装配方法:包括手工装配、自动装配、半自动装配等。

手工装配是工人根据图纸和工艺要求进行装配;自动装配是通过自动化设备进行装配;半自动装配是工人和设备配合进行装配。

电镀基础知识及工艺流程简述

电镀基础知识及工艺流程简述

电镀基础知识及工艺流程简述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准备基材:首先需要对基材进行清洗、去油、去污等处理,以确保金属离子能够均匀地沉积在表面上。

2. 预处理:包括除锈、脱脂、除氧化膜等工序,以确保金属表面的质量和清洁度。

3. 镀前处理:对基材进行酸洗、活化处理等,以增强表面的粗糙度和活性,有利于金属离子的沉积。

4. 电镀:将基材作为阴极,将金属的阳极放入含有金属离子的电解液中,施加一定的电压使金属离子沉积在基材表面上。

5. 清洗:将电镀后的基材进行清洗,去除电解液、残留物等。

6. 后处理:对电镀后的基材进行抛光、烘干等处理,以提高表面的光洁度和耐腐蚀性。

电镀工艺流程中的每个步骤都非常重要,影响着最终电镀层的质量和性能。

只有严格控制每个环节,才能获得高质量的电镀产品。

电镀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表面处理工艺,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均匀、致密、具有特定性能的金属薄膜,来改善金属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导电性、外观和机械性能。

电镀工艺通常使用的金属包括镍、铬、铜、锌、金、银等,不同金属的电镀层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范围。

在电镀工艺中,首先是基材的准备工作。

基材通常是金属制品,如铜、铁、铝等,必须经过清洗和去油等预处理过程,以确保表面没有杂质和氧化物。

只有确保基材表面的纯净和平整,金属离子才能均匀地沉积在其表面。

接下来是镀前处理,主要包括除锈、脱脂、活化等工序。

其中除锈是将基材表面的氧化铁等杂质去除,以保证金属离子的沉积均匀。

脱脂是将表面的油脂和污垢去除,活化则是提高基材表面的活性,增强金属离子的沉积性能。

在完成镀前处理后,即可进行电镀。

电镀分为镀前处理、电镀和后处理三个阶段。

在电镀阶段,需要将经过准备的基材作为阴极,放置于含有金属离子的电解液中,同时将金属的阳极放入电解液中。

通过施加电压,金属离子便会沉积在基材表面,形成金属的电镀层。

在整个电镀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电镀参数,包括电流密度、电镀时间、温度、搅拌速度等,以确保电镀层的厚度、致密性和均匀性。

表面涂层与处理

表面涂层与处理
绿色涂层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促使表面涂层处理向绿色化方向发展,如 水性涂料、生物基涂料等。
循环利用
表面涂层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进行回收再利用,以减少对环 境的污染。
节能减排
表面涂层处理过程中应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如采用低能耗设备、优化 工艺参数等,以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表面涂层的特性与功能
特性
表面涂层具有耐候性、耐腐蚀性、耐磨性、绝缘性等,能够提高表面的硬度、光泽度和附着力。
功能
保护材料免受环境因素的侵蚀,延长使用寿命;改善表面的外观和质感,提高产品的美观度;赋予表面特殊功能, 如防滑、导电、绝缘等。
表面涂层的应用领域
汽车行业
汽车车身和零部件的涂装,以 提高防腐和外观性能。
具有高反射、高透射和高吸收特性,常用于眼镜、显示屏等领域。
04
表面涂层处理的应用
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飞机机体防腐
通过涂覆防腐蚀涂层,提高飞机机体材料的耐腐蚀性 能,延长使用寿命。
隔热涂层
应用于飞机发动机和机舱的隔热涂层,具有高效隔热 和防火功能,保障飞行安全。
高温防护涂层
用于保护航空器在极端高温环境下免受氧化和腐蚀, 提高材料耐久性。
表面涂层材料
金属涂层材料
01
02
03
钢铁涂层
用于提高钢铁材料的耐腐 蚀性和耐磨性,常用的有 锌、铝、铬等涂层。
钛及钛合金涂层
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和高 硬度,常用于航空航天、 石油化工等领域。
不锈钢涂层
通过在不锈钢表面形成一 层薄薄的氧化膜以提高耐 腐蚀性。
非金属涂层材料
01
陶瓷涂层
由无机非金属材料组成,具有高 硬度、耐磨损、耐高温等特性, 常用于刀具、模具等。

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应用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应用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金属表面处理技术应用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金属表面机械处理?()A. 喷砂B. 抛光C. 电镀D. 滚压答案:C解析:电镀是一种电化学处理方法,不属于机械处理。

2. 金属表面酸洗的主要目的是()A. 去除氧化皮B. 增加硬度C. 提高耐腐蚀性D. 改善外观答案:A解析:酸洗可以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皮和锈蚀产物。

3. 磷化处理常用于()A. 提高金属的导电性B. 增加金属的耐磨性C. 提高金属的耐蚀性D. 增强金属的塑性答案:C解析:磷化处理能在金属表面形成磷化膜,提高耐蚀性。

4. 以下哪种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可以增加金属的硬度?()A. 发蓝B. 渗碳C. 钝化D. 阳极氧化答案:B解析:渗碳能使金属表面层获得高硬度。

5. 金属表面喷丸强化处理的主要作用是()A. 去除油污B. 提高疲劳强度C. 改善表面粗糙度D. 增加表面光泽度答案:B解析:喷丸强化可以提高金属的疲劳强度。

6. 热浸镀锌中,锌层的厚度主要取决于()A. 浸镀时间B. 锌液温度C. 钢材的材质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浸镀时间、锌液温度和钢材材质都会影响锌层厚度。

7. 化学镀镍的特点是()A. 镀层均匀B. 结合力差C. 成本高D. 工艺复杂答案:A解析:化学镀镍镀层均匀,孔隙率低。

8. 金属表面钝化处理使用的钝化剂通常是()A. 强酸B. 强碱C. 氧化性物质D. 还原性物质答案:C解析:常用氧化性物质进行钝化处理。

9. 电镀铜时,常用的阳极材料是()A. 纯铜B. 不锈钢C. 石墨D. 铅答案:A解析:电镀铜一般使用纯铜作阳极。

10. 以下哪种表面处理方法可以提高金属的耐热性?()A. 渗氮B. 镀铬C. 涂漆D. 渗硼答案:D解析:渗硼能显著提高金属的耐热性。

11. 金属表面激光处理的优点不包括()A. 高精度B. 高效率C. 无污染D. 成本低答案:D解析:激光处理设备成本较高。

12. 电泳涂装的主要优点是()A. 涂层均匀B. 环保C. 成本低D. 操作简单答案:A解析:电泳涂装能获得均匀的涂层。

表面处理基础知识

表面处理基础知识

表面处理基础知识钢材及其零件在储运过程中要用防锈油脂保护,一般金属在加工时要用到拉延油,零件在切削加工时要接触乳化液,热处理时可能接触冷却油,零件上还经常有操作者手上的油迹和汗迹,零件上的油脂还总是和灰尘等杂质掺和在一起的。

零件上的油脂不仅阻碍了磷化膜的形成,而且在磷化后进行涂装时会影响涂层的结合力、干燥性能、装饰性能和耐蚀性。

要去除金属表面的油脂,首先就要了解油脂的有关性质:1 油污的性质和组成在选择脱脂方法和脱脂剂时,首先要了解金属表面所带的油污的性质和组成,只有这样,才能进行正确的选择,达到满意去油效果。

1.1 油污的组成(1)矿物油、凡士林:它们是防锈油、防锈脂、润滑油、润滑脂及乳化液的主要成分。

(2)皂类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等:它们是拉延油的主要成分。

(3)防锈添加剂它们是防锈油和防锈脂的主要成分。

此外,金属屑、灰尘及汗渍等污物也会混杂在上述的油污中。

1.2 油污的性质(1)化学性质:根据油污能否与脱脂剂发生化学反应而分为可皂化油污和不可皂化油污。

植物油脂和动物油脂是可皂化的,它们可以依靠皂化、乳化和溶解的作用脱除。

矿物油和凡士林是不可皂化的,它们只能依靠乳化或溶解的作用来脱除。

(2)物理性质:根据油污黏度或滴落点的不同,其形态有液体和半固体。

黏度越大或滴落点越高,清洗越困难。

根据油污对基体金属的吸附作用,可分为极性油污和非极性油污。

极性油污,如含有脂肪酸和极性添加剂的油污,有强烈的吸附在基体金属上的倾向,清洗较困难,要靠化学作用或较强的机械作用力来脱除。

此外,某些油污,如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拉延油,长期存放后,氧化聚集形成薄膜,含有固体粉料的拉延油,细微的粉料吸附在基体金属表面上,还有当油污和金属腐蚀物等混合在一起,都会极大的增加清洗的难度。

2 脱脂方法及材料脱脂是依靠脱脂剂对污物的溶解作用,皂化作用,依靠表面活性剂对污物的润湿、渗透、分散等物理作用等等,使污物成为可溶解的或可分散的。

但还必须使污物离开金属表面,而让新的清洗剂占据表面,这样金属表面才能达到清洁。

滚镀挂镀工艺技术.

滚镀挂镀工艺技术.

电镀
后处理
六、电镀方式的分类
滚镀工艺技术讲解
一、 滚镀——滚镀是工件进行前处理后装入滚筒内进行电镀,每筒数量 滚镀适用于尺寸较小、镀层薄10μm以下的零件,如弹簧、不易变形 的小五金件紧固件、垫圈、销子等。 二、工艺流程
化学除油 镀镍 水洗 水洗 回收 封闭 光整 水洗 水洗 水洗 酸洗(H2SO4) 过草酸 烘干 水洗 包装 水洗 钝化 水洗 中和
三、电镀原理
就是利用电解的方式使金属或合金沉积在工件表面,以形成均匀、致密、结合力良 好的金属层的过程。简单的理解,是物理和化学的变化或结合。 例如:一块铁板上镀上一层铜(通电在铜的镀液上)。
电镀基础知识
四、电镀的基本流程 前处理 五、电镀的种类
1、电化学方法 是利用电极反应,在工件表面形成镀层。 2、化学方法 无电流作用,利用化学物质相互作用,在工件表面形成镀覆层。 3、热加工方法 在高温条件下令材料熔融或热扩散,在工件表面形成涂层。 4、高真空方法 高真空状态下令材料气化或离子化沉积于工件表面而形成镀层的过程。 5、其它物理方法 主要是机械的、化学的、电化学的、物理的方法 讲解
3.钝化 腐蚀定义 腐蚀是一种电化学变化过程,未经处理的金属表面存在少量电离子,这些电离子会 由高电位区(阴极)向低电位区(阳极)移动,因此产生电流。在此电流的作用下 会加速对金属破坏性的攻击而在金属电位薄弱的部位产生腐蚀,通俗的说就是生锈 钝化原理 其钝化的机理可用薄膜理论来解释,即认为钝化是由于金属与氧化性物质作用,作 用时在金属表面生成 一种非常薄的、致密的、覆盖性能良好的、牢固地吸附在金属 表面上的钝化膜。这层膜成独立相存在,通常是氧化金属的化合物。它起着把金属 与腐蚀介质完全隔开的作用,防止金属与腐蚀介质接触,从而使金属基本停止溶解 形成钝态达到防腐蚀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 刷 工 藝 –— 移印(1)
移印: 又稱為膠頭轉移印刷.充填印刷,是凹板印刷的一種特殊形式.它在平面的 凹版上全面施涂油墨,並用刮板或利墨刀把版面上多餘的油墨刮除,然后用 特殊的硅膠移印頭向版面下壓,沾取油墨后轉印到不規則異形曲面的表面 上,從而完成圖文的轉印.
特點: 1.擅長曲面印刷,富於彈性的硅橡膠移印頭對於平面以外的二次.三次曲 面,凹凸面等形狀復雜的產品都能印刷.
綱板張力過小
拉緊綱沙增加張力
油墨過干
添加適量稀釋劑
燙印溫度過高
降低溫度
字體變形
印刷壓力過大
降低印刷壓力
針孔白點 膠頭下壓速度過快 降低膠頭下壓力速度 燙扁燙糊
燙印壓力太長
調整燙印壓力
印刷表面不平
治具加以改良
使用新膠頭
使用前需用開油水擦試
鋁箔松弛
鎖緊收紙套筒
針孔白點
油墨太干 印刷速度過快 刮刀壓力太小
缺點:
1. 調色困難 2. 粉塵爆炸的疑慮 3. 塗膜狀態不如溶劑型 4. 不易換色 5. 不易薄塗 6. 物件凹部不易塗裝
液體塗裝之特色
優點: 1. 膜厚較薄 2. 表面較光滑
缺點: 1. 公害大 2. 高彩度色差較難控制
項目
粉體涂裝
涂膜外觀
良好
一次噴涂膜厚
30-200um

密著性
膜 性 耐衝擊性
涂 裝 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藝 說 明 (2)
粉体涂裝: 由树脂, 固化剂, 流平剂, 填料. 色料, 添加剂基本組成.
液體涂裝: 以聚脂樹脂,三聚氰胺樹脂為主體,再配以顏料加工而成的粘稠之液體.
粉體涂裝與溶劑型涂裝比較
粉體塗裝之特色
優點:
1. 高性能塗膜 2. 減少公害 3. 無須溶劑 4. 塗料損失率少 5. 可得高膜厚
治具與被印件的間距 印刷壓力,印刷速度 印刷符號,位置,顏色, 烤箱溫度(一般為60±5℃) 烘烤时间(一般為2-8分钟) 流水线速度(一般為23±4 秒/米)
包裝
包裝規範
入庫
印 刷 工 藝 –— 絲印(1)
絲印: 綱印版的部分網孔能透過油墨,漏印至承印物上;印版上其餘部分的網孔堵
死,不能透過油墨,在承印物上形成空白,從而在承印物上形成所需的圖案.
2.可以印刷0.05mm的細線. 3.印刷穩定持續,既使長時間印刷,其印刷精度也不會改變. 4.省去了干燥工序,可連續多色印刷. 5.可以進行柔軟接觸印刷,能在柔軟的物品(如水果,糕點等)以及脆弱的
物品(陶瓷,玻璃制品)上進行印刷. 6.操作簡單易學,不需要熟練的技術.
移印工藝流程: 上墨
刮墨
著墨
轉印


噴漆作業流程圖 流程主要控制要點
油漆,溶濟的規格及顏色
調配油漆
油漆與溶濟的比值
油漆的濃度(一般為9-10秒)
油漆攪拌均勻
投料
料號,版本,品名
檢查
粉體塗裝: 將工件表面涂佈一層粉體涂料,加熱使之干燥
硬化后形成一種具有韌性連續皮膜以達到保護物體和美 觀的作用.
液體塗裝: 將工件表面涂佈一層液體涂料,加熱使之干燥
印 刷 工 藝 –— 移印(2)
油盤
膠頭
吹風機
定位治具
印 刷 工 藝 –—熱轉印
熱轉印: 印紋凸出版面,油墨棍將油墨轉至凸出之版面,再由機器的壓力將印版的油 墨印在印刷材料上. 印版有鋅版和樹脂版兩種.
印版(印帶)
鋅版
樹脂版
印刷工藝 不良分析
不良現象


原因分析
改善對策
不良現象

原因分析

改善對策
選擇較軟這膠頭
印跡發花 燙印部位有油污 清潔油污再燙印
工作場所風速大
減小工作場風速
產品有油污
清潔油污再印刷
涂 裝 工 藝 說 明 (1)

靜電塗裝: 利用電磁正負相吸將塗料霧化粒子感應為負 漆
極, 塗裝物通過電導磁為正極, 造成靜電感應現象,將塗料
作 業
吸附於塗裝物表面.它可分為粉體塗裝和液體涂裝.
調稀油墨 降低印刷速度 加大刮刀壓力
飛油牙邊
油墨太稀 膠頭壓力過大 機器行程速太快
調整油墨濃度 減小膠頭壓力
調慢速度
圖案文字 印刷
不清發毛
溫度壓力偏低 揭紙方式不當
先調溫度后調壓力 項勢緩揭
線條粗細 不均
印刷壓力不均
保持印刷壓力均勻
綱板間距不平
調整綱板間距呈水平
刮刀與綱板夾角不一 保持刮刀角度一致
拉絲毛刺
表面处理基础知识
主要制程之工藝流程
制造流程
來料
責任單位 採購/PMC
進料檢驗
入庫
IQC 倉庫
衝壓
射出
烤漆
入庫
制程/品管/PMC 倉庫
組立
出貨檢驗
出貨
制程 OQC
印刷的工藝說明
印 刷: 是把文字,圖畫等制成版,塗上
油墨,印在材料上.
它可分為絲印,移印,熱轉印.
油 墨: 是根據客戶提供色板或標準panton
油墨太干 工作場所風速大 膠頭上升速度過快
調稀油墨 開閉門窗降低風速
降低上升速度
印跡殘缺
模膠面部損壞 重修或重做印膠 墊板位移或失落 校正或重裝墊板
鋁箔繃的太緊 調整鋁箔收發夾緊
油墨過干
調稀油墨
膠頭位置未適中
調整膠頭位置
鋁箔型號適用不當 選用電化鋁箔型號
拉比毛刺
印刷速度過快
降低印刷速度
缺角印不上
膠頭太硬
硬化后形成一種具有韌性連續皮膜以達到保護物體和美 觀的作用.
轉料(返回) 噴漆 烘烤 全檢
輕拿輕放
噴漆壓力0.4-0.8MPA 噴漆移動速度40-60CM/秒 噴嘴與? 品表面垂直
烤箱溫度(一般為60±5℃) 烘烤時間(一般? 7±3分鐘) 流水線速度(一般? 15-37.5秒/米)
包裝
包裝規範
入庫
色號.利用三原色(紅.黃.藍)按不同 比例調試.
調試成份:主劑,稀釋劑,光油 調試比例:
光滑面:主劑&稀釋劑: 5 : 1 咬花面:主劑&稀釋劑: 40 : 9
印刷工藝 流程圖
印刷作業流程圖
調配油墨
架印刷治具
投料
全檢
印刷
烘烤 全檢
流程控制要點
油墨,稀釋劑之規格,顏色 油漆與溶濟的比值 油墨攪拌均勻 治具與網板或鋼板的位置
不良現象


原因分析
改善對策
飛油重影
油墨太稀 印刷壓力過大 綱板間距過小
調整油墨濃度 減小印刷壓力 調整間距0.5mm
膠頭壓力過大
字體變形
印刷表面不平
圖案印在膠頭頂部
降低膠頭壓力 治具加以改良 膠頭位置稍作偏移
燙印下上 不牢
燙印溫度偏低 燙印時間過短 燙印壓力太小
適當調整溫度 延長燙印時間 加大燙印壓力
特點: 1.不受承印物大小和形狀的限制 2.版面柔軟印壓小 3.墨層厚,覆蓋力強
4.適用各種類型的油墨
5.耐光性能強
6.印刷方式靈活多樣


投料



入庫

檢修
N
G
O
檢驗
K
絲印
包裝 待加工
O K
檢驗
O
N
K
G
N G
檢修
擦試干凈
N G 檢驗
O K 烘烤
印 刷 工 藝 –— 絲印(2)
網板
定位治具
刮墨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