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志杰:基于行动学习的问题分析与解决
行动学习及其案例-图文

催化师是氛围的营造者,其基本素质:
• 坦率、真诚及和谐 • 接受、关心或奖赏 • 感情移入(设身处地体会其他人的经验与感受)
催化师要给予成员有效的反馈:
• 清晰 • 强调积极的一面 • 分清主次 • 对事不对人
• 针对能够改变的事 • 描述性的而非评价性的 • 以自己的名义反馈 • 小组成员的反馈说明了什么
When
行动学习什么时间能达到目标,我们怎样计划安排时 间?
Where
小组在什么地方集合开会?我们到什么地方去调查研 究、收集资料?
How How much
Result
在行动学习中如何小组更有创造性?
我们要投入多少时间、精力和经费?
结果是什么?怎样用定量和非定量的办法描述行动学 习的效果和成绩。
3
• 执行行动学习方案 • 总结评估
– 对行动结果进行总结评估,对行动方案进行修订,并最终解决问题 • 固化分享
– 将行动学习的成果予以固化和分享,形成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案,并用于 指导类似问题的解决
• 行动学习法是英国学者Reg Ravens教授提出的,他在二战之后受英国政府的委托,进 行管理发展研究,开始对行动学习法进行探索。
Learning for action
学以致用
Learning is action 学习就是行动
Learning by action 边学边干
Learning from action 从经验中学习
…………
企业文化
管理战略
• 战略地图
市场战略
• 战略指标
• 产品定位 • 市场竞争 战略
• 产品质量 • 流程优化
的联系)。
基于大数据的学生学习行为分析与应用的研究进展

基于大数据的学生学习行为分析与应用的研究进展【研究方案】I. 研究背景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学习行为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学习效果等方面的特点。
本研究旨在基于大数据,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用方法,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II. 研究目标1. 分析学生学习行为的特点和规律,解析其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因素。
2. 基于学习行为数据,提出有效的学习个性化辅助方法。
3. 探索大数据技术在学习行为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III. 研究方法1. 数据采集采用多种方式获取学生学习行为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学习管理系统、手机APP、传感器等。
合理保护学生隐私,确保数据采集的合法合规。
2. 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学习行为数据进行清洗和处理,包括数据去重、缺失值处理、异常值处理等。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数据分析通过统计分析方法,深入挖掘学生学习行为数据中的内在规律和关联性。
应用聚类分析、关联规则挖掘、数据挖掘等技术,揭示学生学习行为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
4. 方法创新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为学生学习行为分析与应用提供创新思路。
例如,结合情感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构建学生学习状态识别模型,实现对学习行为的个性化理解和辅助。
IV. 多维数据分析1. 学生学习行为特征分析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数据的统计分析,挖掘学生学习行为的特征,如学习时长、学习频率、学习时间分布等。
结合学生的个人信息和学习成绩,探究学生学习行为与学业表现之间的相关性。
2. 学习习惯与成败关系探讨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研究其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
例如,研究学生在不同时间段的学习情况,分析其学习效果是否存在差异性。
3. 学习行为模式分析基于学习行为数据,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识别学生的学习行为模式,找出学习行为的规律和特点,并探究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行动学习_理论基础与实践

42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Dec.2015 Vol.17NO.4
行动学习:理论基础与实践
欧阳忠明,任 鑫
(江 西 科 技 师 范 大 学 继 续 教 育 学 院 ,江 西 南 昌 330031)
摘 要:作为工作场所中一种重要 的 学 习 方 式,行 动 学 习 能 够 帮 助 组 织 以 合 理 的 成 本 解 决 重 要 、复 杂 的 问题,最终使得个体、团体与组织得 以 持 续 发 展。 在 我 国 行 动 学 习 虽 然 取 得 一 定 的 成 效 ,但 是 许 多 参 与 者 对 其理论基础仍缺乏有效地理解与掌握,从而影响了行 动 学 习 的 实 效。对 行 动 学 习 基 本 内 涵、理 论 基 础 和 系 统 模 型 进 行 阐 释 ,有 利 于 明 晰 行 动 学 习 的 实 践 指 向 ,解 决 工 作 场 所 中 的 实 际 问 题 。
关 键 词 :行 动 学 习 ;理 论 基 础 ;系 统 模 型 ;实 践 反 思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71 (2015)04-0040-06 收 稿 日 期 :2015-08-14 基 金 项 目 :本 文 为 江 西 省 2014 年 教 育 厅 学 位 与 研 究 生 教 育 教 学 改 革 课 题 “活 动 理 论 视 阈 下 研 究 生 项 目 学 习 的 行 动 研 究 ”的 研 究 成 果 。 作者简介:欧阳忠明(1981-),男,江西崇仁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 教 授,教 育 学 博 士,硕 士 生 导 师 ,研 究 方 向 为 人 力 资 源 开 发 与 教 育 。
运用行动学习方法开展课题研究的探索与实践

运用行动学习方法开展课题研究的探索与实践摘要: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继续教育中运用行动学习法对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突出抓好四项重点工作,并将整个过程优化为十个环节,收到很好的效果。
体现了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的理念。
关键词:继续教育;行动学习;课题研究在继续教育的教学活动中,运用行动学习法开展课题研究,对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课题研究,是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继续教育中坚持运用的一种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学员们积极参与,全力投入,形成了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的浓厚的研究氛围。
整个过程科学规范,学员们感到从中学到了很多:有效的沟通,多维的联接;团队的融合,切实的协作;精彩的过程,最优的成果等等,都使大家受益匪浅。
集团公司领导多次对课题研究工作给予指导、肯定和好评。
一致认为,研究成果紧密联系集团公司及各单位发展与建设的实际,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建设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的要求,从自主创新、核心竞争力、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各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很好地运用所学习的知识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研究成果既有理论高度,又有现实指导意义,很多研究课题都是集团公司及各单位发展与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对现实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一、精心选题,周密组织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周密组织教学活动是确保行动学习取得良好效果的三项重点工作。
(一)全心投入,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为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组成项目组,在开班之前就开始进行准备工作,通过学习调研,了解和把握研究式教学的理论要素、管理原则及工作流程,吸收兄弟单位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拟定研究方案,准备辅导材料,编制工作流程,设计工作手册,详细到每一个工作环节,每一张研究表格以及每一项活动的进行方式和时间节点。
基于行动学习法的管理者问题解决技术

2 行动 学 习法
行 动 学 习 是 一 小 组 人 共 同 解 决 组 织 实 际存 在 的 问 题 的 过 程 和 方 法 。它 不 仅 关 注 问 题 的 解 决 , 关 注小 组 成 员 的 学 也 习以 及 整 个 组 织 的 进 步 。行 动 学 习 是 一 种 借 用 团 队 的 力 量 解 决 问 题 的 技 术 , 是 促 进 下 属 ( 团 队 ) 长 并 独 当一 面 的 也 和 成
可 以 激 发 反 思 , 成 对 事 物 的正 确 认 识 。 达 管 理 者 明 确 了 自己 的 角 色 并 掌 握 了核 心技 能 以后 , 可 就 以 通过 行 动 学 习 法 提 供 的 标 准 化 问 题 解 决 步 骤 来 进 行 高 效
的团队管理。
如何在企业 中有 效 的实施行 动学 习?其理论 基 础就 是
到的 目标以及编制达成 目标的方案并执行。文章不是进 行管理理 论 的研 究 , 而是介 绍管理 实战方 法。在 文 章 中, 介绍 了一种 实际的 、 可操 作的 、 有效 的管理者 问题解决技术 。经过很 多大型 集团企业的 实践 证明 , 它能
够 有 效提 升 管理 团 队 解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 进 下属 或 团 队 的成 长 , 显 著 改 善 企 业 的 业 绩 。 促 并
I
! !堕 堡堡
l
图 1 行 动 学 习体 系
对 行 动 过 程 的 反 思 , 而 引 发 行 动 或 行 为 的 转 变 , 不 是 简 从 而 单 重 复 以 前 的 行 为 和 习 惯 。 它 是 由 四个 学 习 阶 段 构 成 的 环 形结构 , 四个 阶段 分别 是具 体 经 验 、 思 性 观 察 、 象 概 念 化 反 抽
行动学习理论及操作方法

行动学习的理论基础行动学习的理论基础之一: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1859—1952)创立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和改组”,重视学员的思想上的质的转变;在教学上倡导“从做中学”。
行动学习的理论基础之二:库伯经验学习圈库伯(David Kolb,1984)提出“体验学习”的概念。
他认为:具体经验让学习者投入一种新的体验;反思性观察是学习者对已经历的体验加以思考;抽象概念化是学习者达到能理解所观察的内容的程度并且吸收它们使之成为合乎逻辑的概念;到了主动实践阶段,学习者要验证这些概念并将它们运用到制定策略、解决问题之中去。
行动学习的理论基础之三: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这意味着学习是主动的,学习者不是被动的刺激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
学习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
行动学习的理论基础之四: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行动学习的理论基础之五:团队学习团队学习是指一个单位的集体性学习,它是学习型组织进行学习的基本组成单位,便于单位成员之间的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进步。
团队学习是发展团体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
团队学习对组织与个体来说是双赢的选择,也是双赢的结果。
行动学习十步法行动学习项目要成功导入组织,需要有结构化方式予以保证,即行动学习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流程中的每一环节都将对行动学习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1、聚焦主题。
经过与企业高层的深度汇谈,确定问题后,高层需要召集利益相关者,向大家说明所面临的困难、所要执行的任务。
2、成立小组。
行动学习小组成员可以由发起者、参与者、支持者组成,参与者既可以致力于同一个问题,也可以协同解决各自部门所独有的难题。
基于问题的学习

案例
7
提 出 问 题
1、学生浏览本网站
2、在大屏幕上显示 本课的学习目标,引 导提出更细的问题, 把学生所提出来的问 题“记录”在大屏幕
浏览网站,在学习 目标的指引下,提 出问题。如:如何 给网页加背景?如 何在图片上添加文 字?
上
基于问题的学习
案例
7
步 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
趣,从所呈现的网
探 究
2、在学生交流的基 础上,根据前面提出
网站、或通过搜索 引擎查找与主题相 关的信息、课本、
解 决 问
的问题,帮助学生理 清知识体系。
3、指导学生进行学
或同组组员 等)。
2、整理/分析信息 ,实践操作。
题
习,并提供适当帮助 和指导,对学生学习 中碰到的问题做个别 辅导。
3、小组综合讨论 ,研究解决办法, 制作网页。
目录
概念
基本理论 实践中的模式
基本方法与步骤
采用该方法的条件 基本步骤与方法
评价 案例分析
基于问题的学习
•概念
•概念核心
1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ing,简 称PBL)是指把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的 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 同解决复杂的(complicated)、实际的(realword)和真实性的(authentic)问题,形成解 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基于问题的学习
案例
7
《在网页中加入图片》
情境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兴趣特征来设计: (1)根据学生兴趣创设情境; (1)根据局学生需求创设情境; (1)根据社会热点创设情境; (1)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创设情境; (1)根据名人典故创设情境。
《2024年工作场所中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理论模型研究——扎根理论方法的应用》范文

《工作场所中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理论模型研究——扎根理论方法的应用》篇一一、引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工作场所中的学习方式逐渐从传统的课堂学习转向了项目行动学习。
项目行动学习以其独特的方式,通过实践操作、团队协作与反思,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学习效果和职场竞争力。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工作场所中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理论模型,并运用扎根理论方法,为提升组织的学习效率和员工个人成长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项目行动学习的理论基础项目行动学习是一种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践为基础,以团队合作为形式的学习方式。
它强调在真实的项目环境中,通过实际操作、团队协作和反思,提高员工的学习效果和问题解决能力。
其理论基础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等。
三、扎根理论方法的应用扎根理论方法是一种定性研究方法,通过系统地收集和分析数据,发现和提炼理论。
本文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工作场所中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实践进行深入研究。
1. 数据收集:通过访谈、观察、文献调研等方式,收集工作场所中项目行动学习的实践数据。
2. 数据整理与编码: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通过开放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编码等步骤,逐步提炼出反映项目行动学习实践的范畴和关系。
3. 理论饱和度检验:通过反复比较和验证,确保提炼出的范畴和关系达到理论饱和度,形成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理论模型。
四、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理论模型通过扎根理论方法的应用,本文构建了工作场所中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理论模型。
该模型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项目选择与设计:根据组织目标和员工需求,选择合适的项目,并设计项目实施方案。
2. 团队组建与分工:组建项目团队,明确团队成员的角色和任务分工。
3. 实践操作与团队协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团队协作和沟通,解决问题,达成项目目标。
4. 反思与总结:项目结束后,对项目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提炼经验教训,为今后的项目提供借鉴。
五、实践应用与效果分析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工作场所中基于项目行动学习的实践应用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行动学习的问题分析与解决》大纲
课程背景:
衡量一个员工价值最重要的指标就是看他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在过往我们解决问题更多的是凭着一股激情和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先干了再说。
这种做法在市场环境好,竞争不充分,企业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好像也没什么,并且还会造成一种假象,其实那只是繁荣掩盖了问题。
然而时过境迁,面对今天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竞争惨烈的环境下再靠拍脑袋决策的方法无疑风险巨大。
事实上要保证高质量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是有一套科学的思考逻辑、分析标准、决策流程和工具方法的。
《基于行动学习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这套方法是可以学习掌握、复制,并可大幅度提升决策的质量和控制风险,进而提升个人与组织的绩效与竞争力。
行动学习是一个团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边干边学的过程和方法。
不仅关注问题的解决,也关注小组成员的学习发展以及整个组织的进步。
行动学习鼓励人员的积极参与、激发归属感与创意,透过流程引领人们达成共同目标。
没有行动就没有学习,没有学习就没有明智和深思熟虑的行动。
课程收益:
➢洞察关于问题的基本认知、正面意义与价值;
➢建立对待问题的正面信念与态度;
➢转换思维,改善行动,提升问题解决的成效;
➢掌握精准问题分析的6大方法工具;
➢掌握问题解决、方案制定的3大方法工具;
➢建立平等、简单、真诚的沟通氛围进而促动高效沟通与协作;
培训时间:2天
培训对象:各层级管理人员、储备干部
培训方式:讲授、小组研讨、行动学习、促动技术
培训人数:12-40人
场地要求:空间足够大、小组研讨式的桌椅摆放、可供张贴海报的墙面
物资需求:投影仪、音响、无线麦克风、可移动大白板2块、白板笔2支、夹子6个、马克笔每组1套、海报纸(60cm*90cm)50张、美纹胶1卷、A4打印纸每组20张、便利贴每人1本。
课程大纲:课程结构:
第一讲:行动学习介绍
1、什么是行动学习
2、行动学习的3大核心价值
3、行动学习与传统培训的区别
4、行动学习的4大教学原理
第二讲:问题概述
1、什么是问题?
2、问题的意义与价值?
3、问题的分类:良构问题、病构问题
4、对待问题的正确信念有哪些?
5、失败的问题解决归因是什么?
第三讲:问题分析与解决
一、提出问题
1、描述问题:对问题进行客观的描述
二、澄清问题
1、5why法:讲解要点、小组练习
2、鱼骨图法:讲解要点、小组练习
3、SWOT 分析法
4、头脑风暴法:讲解要点、小组练习
5、盈利矩阵
6、SMART 目标制定原则:讲解要点、小组练习
三不原则
自由畅想
量多原则
记录原则
借力原则
平等原则
三、重构问题
1、问题选择矩阵法:通过问题重要性/急迫性矩阵聚焦优先解决的问题
2、问题选择多维评估法:重要性、急迫性、关键性、可控性、复杂性等
四、解决问题
说明:每个工具均进行操作方法的讲解和以学员真实问题为出发点进行操作体验1、ORID聚焦式会话法
2、六顶思考帽
六顶思考帽是英国学者爱德华•德•博诺博士开发的一种思维训练模式,或者说是一个全面思考问题的模型。
它提供了“平行思维”的工具,避免将时间浪费在互相争执上。
强调的是“能够成为什么”,而非“本身是什么”,是寻求一条向前发展的路,而不是争论谁对谁错。
运用六顶思考帽,将会使混乱的思考变得更清晰,使团体中无意义的争论变成集思广益的创造,使每个人变得富有创造性。
蓝帽组织和控制思考过程
白帽信息、数据和情况
红帽感觉、预感和直觉
黄帽可行性、价值和益处
黑帽风险、问题、困难
绿帽可能性、替换方案和新观点
3、团队共创
团队共创是一种群体能够迅速达成共识的促动技术,通过挖掘及综合代表各种观点的人们的聪明才智,形成创新的、可行的决策和计划。
团队共创法可以促进参与者实现求同存异、缩小差距、扩大共识和共创共赢等目的。
第四讲:总结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