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家乡的变化ppt课件
浅谈改革开放40年家乡的变化

浅谈改革开放40年家乡的变化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十年前的家乡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小村庄,经济贫困,人民生活拮据。
但如今的家乡变得繁荣富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这些变化让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激动。
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四十年前,我的家乡土地贫瘠,农业生产水平低下,村民们生活在温饱线以下。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家乡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引进了各种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农民种植的作物增产高效,家乡的农业产值大幅增长,农民们的收入也随之增加。
家乡的工业、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力发展,使得家乡成为了一个繁荣兴旺的地方。
四十年来,全村的人均收入增长了数十倍,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巨大跨越。
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四十年前,我的家乡因为工业生产和农业耕作造成了环境的破坏。
河流被污染,树木被砍伐,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工业气味。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环保意识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各项环保政策得到了贯彻执行,家乡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河水清澈见底,周围的山峦也绿意盎然,空气清新,鸟语花香,这些变化让老百姓喜出望外。
家乡的风景也因此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成为了一个风景旖旎的旅游胜地。
文化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四十年前,我的家乡的文化教育事业水平很低,村里连个小学都没有,很多村民都是文盲。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修建了许多学校和图书馆,培养了大批的教育工作者。
如今,全村的孩子都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村民们的文化素质大大提高,这为家乡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持。
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四十年前,我的家乡是一个落后的小村庄,没有有效的治理机制和规范。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家乡在村级干部的带领下,完善了村民自治的各项制度,成立了各种协会和组织,村里治理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村里的事务也变得规范、有序。
村干部负责任,廉洁奉公,为村民排忧解难,全村的风气和社会治安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多个个年头,家乡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虽然我没有经历过改革开放刚开始的那些年头,但是从父母长辈那里经常能听到过去旧社会的状况。
1.土地制度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土地使用的重大变革,农民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大锅饭”到现在市场经济的“吃小灶”,农民有了经营自主权,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从过去吃不饱到如今不但吃得饱而且吃得好。
2.农业税收改革中央取消了农民包括土地税在内的各种税收,而且还给种粮的农民补贴。
这是中国农业税制的历史性巨大变革,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从某个角度讲,农民可以把省下的钱用于农业再投入,形成良性循环。
3.农村医保实施农民的医疗保险得以实现,基本解决了多年来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有两句民谣道出了农民看病的困惑:“脱贫四五年,一病回从前”,“得了阑尾炎,白种一年田”。
党中央,国务院在全国农村实行医疗保障制度,一直困扰农民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这是史无前例的大事,农民鼓与呼。
4.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农民的物质需求趋于高档化。
30年前,农民盼望的是“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30年后的今天,原来的“三大件”基本作古,取而代之的是“五大件”,彩电、冰箱、空调、电脑和手机。
过去这些高档商品对农民来说是梦想,而如今梦想变成了现实。
5.真正实现九年义务教育。
在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国家经济不发达,教育自然也就不能跟上,学校不仅规模很小而且师资水平也差。
一个班有四十多个人,教室里只有4盏日光灯,一块木头黑板,剩下只有课桌椅了。
操场都是用土铺成的,跑道是用煤渣儿铺成的。
跑步时,不小心摔倒后,两个膝盖准会摔破。
操场晴天还可以用,要是下了雨,操场就变成了水塘,一两个星期都没法用。
现在,我们的校园里不仅有明亮的教室,还有宽阔平坦的塑胶操场和植物园。
教室里除了桌椅、黑板外还有16盏日光灯,一台空调,四台电扇,新安装的多媒体电脑。
家乡改革开放以来的住房变化课件

xx年xx月xx日
• 引言 • 家乡住房的变迁历程 • 住房变化的驱动因素 • 住房变化的成效与影响 • 未来住房发展趋势与展望 • 结语
目录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了解家乡住房变化的 历程和影响
探讨住房政策在改革 中的作用和影响
分析住房变化与经济 发展、人口流动的关 系
04
住房变化的成效与影响
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
居住面积增加
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居 民的居住面积普遍增加, 居住环境得到改善。
住房品质提升
随着建筑材料和技术的进 步,住房品质得到显著提 升,如保温、隔音、节能 等方面。
配套设施完善
住房周边的配套设施日益 完善,如学校、医院、商 业设施等,提高了居民的 生活便利性。
市场上提供了多种类型的住房,包括商品 房、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房等,满足不 同层次和需求的居民。
城市更新与改造
绿色建筑与智能化
城市更新和改造项目加速了老旧小区和棚 户区的改造,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 活质量。
绿色建筑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逐渐普及, 提高了住房的节能环保性能和居住舒适度 。
03
住房变化的驱动因素
房地产市场的崛起与发展
房地产投资增加
随着居民对住房需求的增长,房 地产市场逐渐崛起,吸引了大量
投资。
房价上涨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房价普遍 上涨,但也存在部分地区房价过快 上涨的问题。
房地产政策调控
政府为了稳定市场和保障民生,出 台了一系列房地产政策进行调控。
对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影响
城市扩张与更新
提高住房品质
继续加强住房品质的提升,注重住宅 的舒适性和功能性,满足不同人群的 居住需求。
家乡的变化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2021
1
昔日狭窄街道
精选ppt课件2021
2
以前的精选泥ppt课泞件2小021 路
3
精选ppt课件2021
4
精选ppt课件2021
5
家乡的变化可真大
精选ppt课件2021
6
(一)
放眼看改革开放三十年
变
迁车
轱
(二)
辘
的
(三)
精选ppt课件2021
7
(四)
“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她 有许多了不起的事迹,有太多美丽的 景 色,她应该值得我们去欣赏,去赞 叹。我是喝家乡水 ,吃家乡粮长大的, 家乡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砖一 瓦,都让我感到十分亲切。抚今追昔, 顿时心潮 澎湃,思绪带领着我不自觉 地去“喜看家乡新变化”。
现 代 化 的 农 业
31
过去收麦子,全凭 这张镰。头顶烈日 身淌汗,一天难割 二亩半。胳膊疼, 腰累弯,看看还有 一大片。
如今农业机械化,再也 不用那张镰。大型机器 到田间,片刻功夫麦收 完。连脱粒,带烘干, 农民丰收笑开颜。
精选ppt课件2021
32
小时候, 家乡的路 总是很泥 泞,很乱。 特别是下 雨天。
•
吃过午饭,我悠闲地散步,看见远处那些农民不再
用老黄牛拉犁耕地,而是用各式各样的拖拉机犁地。犁
地时发出的声音如同赞扬家乡的变化。
•
家乡的人变了,地变了,交通也方便了,电话什么
的都有了。可是什么让这些变了呢?我正百思不得其解,
这时,两个妇女在谈笑风生。一个说:“还是政府好,
我不重男轻女了。我现在才发现,原来女孩儿也是那
精选ppt课件2021
改革开放家乡巨变PPT

三、改革开放前后的生活变化
• 我们在过去热闹的路口看到居民穿着朴素而简单,在现在 人的眼里已经是俗不可耐了。
• 如今,时尚逐渐成为人们穿着的追求。右图是在我市举办 的旅游小姐大赛,课件人们的审美品位在不断上升。
四、未来腾飞的改革之路
进入新世纪,宣城市将坚持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政治和经济 体制改革,宣城必将兴起新一轮 的发展热潮。
二、改革开放前后的经济变化
工业方面,宣城市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改革开放以来,宣 城市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三十年的发展,到2007年,全 部工业增加值达到103.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 51.8倍,年均增长14.7%;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17.1% 上升到2007年的31.1%,提高14个百分点。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 工业企业达696个,比2000年增长1.8倍,完成工业总产值439.4 亿元,比2000年增长4.7倍;规模以上工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由 2000年55.1%上升为2007年89.2%。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数将 超过800户,实现工业增加值预计达到115亿元,跨上百亿元新台 阶。
三、改革开放前后的生活变化
• 上图为宣城当时 的民居,可以看 得出房屋破落陈 旧,而且拥挤不 堪
• 现在的小区,不 仅房屋美观舒适, 而且居住环境宜 人,更重要的是 生活设施一应俱 全。
三、改革开放前后的生活变化
• 过去的大街上很 少见到私家车, 三轮摩托车在当 时相当于便利的 出租车。
• 现今,不仅拥有 了平整宽阔的路 面,而且私家车 在寻常百姓家开 始慢慢普及开来。
二、改革开放前后的经济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宣城市的第一、第二、第 三产业均取得显著的成绩。
社会实践——改革开放40年家乡的变化

改革开放40年家乡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虽然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企业偷税漏税、执法人员徇私枉法、官员腐败屡制不禁等,这些问题都说明我国建设法治社会的迫切性。
法律作为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是巩固政权,维护社会秩序的必要手段,正如戰国列子所说“国者,必须以奉法为重。
”只有建设成为法治社会,我们才有迈着坚定有力步子向小康社会奋进。
小时候,有些人家里的布料有限,家里没有人能穿上一身完整的衣服,冬天的时候没有足够的衣服御寒,不干活就坐床上,干活就穿上衣服,一件衣服轮流穿。
改革开放后,慢慢的能够满足人人有衣服穿;再到现在的穿戴彻底变了样,各种风格的衣服,令人眼花缭乱,人们的穿着不在只停留在干净整洁。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外国时尚也飘到了中国,人们也开始追求个性也品味。
除了衣方面,食的方面变化也很大。
民以食为天,就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也在为吃饭发愁,家无隔夜粮、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现象始终不能隔绝。
这一问题在改革开放后得到彻底解决,杂交水稻的全国种植高新科技的应用与实践,无论城市还是农村人们不再为吃饱发愁,人们吃的观念由吃好向吃的营养搭配科学而转变。
而现如今各种特色的饭店,还有肯德基麦当劳的流行,还有绿色食品等等,使人们的生活更上一层楼。
第一,民营经济的发展。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北京不断地引进外资来发展经济,同时也建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在经济体制理论上没有倡导私有化,却通过引进外商和外资来发展经济,在实际中冲击了旧有的国有体制和计划经济,因此,在改革开放后北京的民营经济也逐渐发展起来。
第二,培育了大批企业家。
在初始阶段,国内引进了许多香港的企业,它们的自身运作方式体现了一种示范效应,主要表现为在开始时期在行业内“外溢”,随后逐渐扩散到行业外和地区之间,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前后经营方式的最大的区别。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许多有实力、知名度的大企业进入中国,进入北京,推动了背景的经济的发展。
浅谈改革开放40年家乡的变化

浅谈改革开放40年家乡的变化改革开放40年来,我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农村到小城市的转变,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变得更加幸福。
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过去,乡村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农民靠种地和养殖为生。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农村在农田合作社的带领下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种植的作物,并且采取市场化的方式销售。
这使得农民的收入大幅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农村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极大改善,道路、桥梁、供电等设施覆盖到了每个角落,农民出行和生活更加便利。
城市的建设飞速发展。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家乡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小城市。
城市规模扩大,商业繁荣起来,各种商铺、餐馆、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这些商业设施的建设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消费选择,也带动了城市的就业增长。
人们的生活开始丰富多彩起来,每个周末都可以在市中心的购物中心或者公园里享受休闲时光。
城市的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城市的街道更加整洁,道路交通更加畅通。
教育和医疗条件大幅提升。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家乡的教育和医疗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学校和医院的数量不断增加,学校的教学设施得到了大幅度改善,教师队伍也不断壮大,教学质量大幅提升。
医院的设备更新换代,医疗技术也越来越先进,人们可以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这不仅促进了人们的健康,也为家乡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城乡差距缩小,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积极变化。
过去,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较大,城市人民享受着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条件,而农村人民则面临着种种困难。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乡差距不断缩小,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这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积极的转变,更加努力地追求进步,积极投身于家乡的发展之中。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村经济由单一的农业向多元化发展,城市的建设飞速发展,教育和医疗水平大幅提高,城乡差距缩小,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时代在变 之徐州的变化

21 世纪以后,人 们居住的选择更 多了,有高层住 宅区、复式楼、 花园洋房,还有 单门独院的特色 别墅。
湖滨新村一期建成,记得这个标志性的水塔 吗?
90 年代开始了商品房时代, 许多年轻人结婚为房子发 愁,但当时装修不贵,1万 元就能把新家搞得像模像 样了。更多的人在水泥地 上刷一层红漆就算装修了。 1998 年,福利分房制度宣 告终结,中国房改进入实 质性阶段的一年。房屋、 楼价上升到人们日常生活 中最关心的层面。新的住 房时代开始了。
1978-2018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家乡的住房变化
80年代的农村开始了巨变,先富起来的一群人建起了楼房。
这时候的徐州城里,开始福利分房,许多人 住进了单元房,居住条件上升了一个大台阶。 单元房一般是由厨房卫生间和房间连成的整 体,卫生间和房间的数量不限,但必须在同 一整体之内。 楼层也很有讲究,有个说法是:一楼脏二楼 乱,三楼四楼住高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9
• 2013年12月28日,“和谐号”动车组驶入夏深高铁 普宁站
• 维平机场
.
10
二、经济产业发展
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 小 岗村18位农民签下“ 生死状”,将村内 土地分开承包 。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的先河。当年, 小岗村粮食大丰收。
1980年代初期,中国在农村推行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项重要的改革。
.
3
.
4
一、住房交通以及生活上的变化
.
5
.
6
.
7
龙 堀 小 学
.
8
• 1995年,深汕高速建成通车;
• 1996年,汕头海湾大桥通车;
• 1997年汕汾高速通车,三者联通开拓了珠三角不经普宁可到厦漳 泉的快速干道,河源高速改道,普宁交通枢纽地位急剧弱化,商 贸受重创……
• 2009年,交通厅通过汕普茂高速踏勘报告评审,普宁境内将形成有 揭普惠、汕普茂、登岗三高速纵横交错的布局,加上北接海峡西 岸经济区及长三角、南接珠三角、联动深汕厦三大经济特区的厦 深高速铁路,普宁再度成为粤东交通枢纽。
改革开放,我的家乡:
.
1
普 宁 在 哪 儿 ?
.
2
行政区划
普宁市现有流沙东、流沙西、流沙南、流 沙北、池尾、侨新、侨东7个街道,占陇、军 埠、下架山、大南山、云落、高埔、大坪、船 埔、梅林、里湖、梅塘、燎原、大坝、赤岗、 洪阳、南溪、广太、麒麟、南径19个镇,后溪 1个乡以及马鞍山、大坪、大池3个农场,下辖 518个行政村和46个社区居委。
.
23
.
24
.
25
.
13
普宁国际服装城
.
14
普宁药材市场
.
15
农产品
.
16
三、我们的民俗文化
逢年过节有……
.
17
源溯明代。英歌舞的表演独具魅力,它以刚劲、 雄浑、粗犷、奔放的舞姿,构成了磅礴、威武、 强壮、豪迈的气势,给人以力与美的震撼。
.
18
潮剧
.
19
四、我们的风景
盘龙阁
西林古寺
.
20
.
21
.
22
.
11
普宁的三大经济产业
1.纺织服装(主导产业)
2.医药(支柱产业)
3.水果产业(支柱产业)
.
12
1995年4月被我国农学会特产经济专业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青梅之乡”; 1996年6月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青榄之乡”; 1997年7月被国家首批批准为八个全国定点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 2002年12月与东莞、中山等同时成为首批“中国纺织基地”; 2004年初,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普宁“中国纺织产业基地”称号; 2007年初,中国中药协会把普宁定为全国首个“中国中药名城”试点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