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中国联通G共享基站编号方案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4G共享基站编号办法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4G共享基站编号方案(2016年7月)目录1.概述为落实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4G网络深度合作的工作要求,全面推进4G基站共享对接,特制定本方案,以指导各省4G共享基站的eNodeBID及跟踪区TACID的编号规划工作。
2.总体原则4G基站每个载频均涉及对ECGI编号(E-UTRAN小区全局标识)以及TAI编号(跟踪区标识)的规划设置。
其中ECGI由PLMNID、eNodeBID以及CellID三部分构成,TAI由PLMNID和TACID两部分构成。
为避免4G共享基站开通后在定位、计费等业务过程中出现混淆,规划中需遵循如下原则:(1)全网唯一原则:为保证计费、定位业务的需要,4G共享基站的ECGI和TAI编号必须确保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4G网络均为全网唯一。
(2)省内相同原则:为避免基站ECGI和TAI编号规划的跨省协调,除PLMNID外,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分配给同一个省的4G共享基站eNodeBID和TACID号段必须相同,省内双方在各自开通部署4G共享基站时分享该共有号段。
(3)相邻省规避原则:当相邻省份的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4G基站出现eNodeBID号段重合时,发生重合的号段不可用于4G共享基站编号,以避免边界切换出现问题。
3.4G共享基站编号方案3.1移动网络识别码PLMNID中国电信及中国联通4G共享基站的ECGI与TAI中包含的移动网络识别码(PLMNID)命名规则如下表:注:在开通共享载频模式时,4G基站所辖共享载频的移动网络识别号(PLMNID)应统一按产权方运营商的移动网络识别号来命名。
3.2基站eNodeBID及CellIDeNodeBID划分表1、基站eNodeBID编号组成eNodeBID编号用于唯一标识网络中的4G基站,共20bits、组成5位16进制数(X1X2X3X4X5)。
各省电信及联通4G基站的eNodeBID前两位16进制数(X1X2)由集团统一规划,剩下的三位16进制数(X3X4X5)由省内自行规划。
电信联通共建共享实施方案

方案要点➢仅共享5G 基站,不共享4G 基站➢电联4G 基站及5G 基站均同厂家➢电信、联通的4G 基站升级为NSA 基站,核心网升级支持NSA➢4G 基站改造量较少,可快速部署➢gNB 需要配置较多的4G 锚点邻区,建立较多X2接口➢运维中,对版本升级、维护时,一般需要锚点站点和5G 站点同步版本。
双方运营商同步升级版本协调难度很高。
➢4/5G 不共站,网络规划和优化存在问题。
锚点频率设置:➢电信4G 基站采用1.8G (1860~1880/1765~1785 )或2.1G (2110~2130/1920~1940)➢联通4G 基站1.8G (1840~1860/1745~1765)或2.1G (2135~2155/1945~1965)联通(EPC)4G 核心网电信(EPC)4G 核心网电信4G 基站电信5G 用户5G 共享基站X2联通4G 基站X2联通5G 用户电信4G 用户联通4G 用户双锚点(独立载波)+5G 共享载波场景一:4G 基站同厂家(是否共享承载网由共享区协商)共享基站电信现网2.1G 共享基站电信5G 共享基站X2电信、联通的5G 用户联通承载网电信(EPC)4G 核心网联通(EPC)4G 核心网电信的4G 用户联通4G 基站联通的4G 用户电信承载网 2.1G 单锚点(独立载波)+5G 共享载波方案要点:• 2.1G 单锚点独立载波•需要对电联现有2.1G 网络进行整改或重建;•修改现有1.8G 锚点配置策略,改为锚定2.1G ;锚点频率设置:•电信承建区配置:•配置一:第一载波20M (2110~2130/1920~1940)+第二载波10M(2155~2165/1965~1980)•配置二:第一载波20M (2110~2130/1920~1940)+第二载波20M(2135~2155/1945~1965)•联通承建区配置:•配置一:第一载波20M (2135~2155/1945~1965)+第二载波10M(2155~2165/1965~1980)•配置二:第一载波20M (2135~2155/1945~1965)+第二载波20M (2110~2130/1920~1940)2110电信LTE 20M联通U联通LTE 20M213021352155空闲21701920电信LTE 20M联通U 联通LTE 20M194019451965空闲1980下行上行场景二:4G 基站异厂家注:以电信承建为例(是否共享承载网由共享区协商)共享基站电信现网2.1G 共享基站电信5G 共享基站X2电信、联通的5G 用户联通承载网电信(EPC)4G 核心网联通(EPC)4G 核心网电信的4G 用户联通4G 基站联通的4G 用户电信承载网 2.1G 单锚点(单载波)+5G 共享载波方案要点:•利用现网2.1G 站点开通单锚点共享载波;锚点频率设置:•电信承建区:共享载波20M (2110~2130/1920~1940)•联通承建区:共享载波20M (2135~2155/1945~1965)2110电信LTE 20M联通U联通LTE 20M213021352155空闲21701920电信LTE 20M 联通U 联通LTE 20M194019451965空闲1980下行上行场景二:4G 基站异厂家注:以电信承建为例共享区锚点方案总结电信承建区共享方案1.若4G同厂家,承载接入互通且网管运维协同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同厂家双锚点方案;2.若4G不同厂家,则根据2.1G现网情况,采用不同方案:➢若共享区域有已有电信2.1G全面连续的覆盖,且联通2.1G频段剩余频谱超过10MHz,则可考虑采用2.1G单锚点独立载波方案;➢若共享区域2.1G不连续,可新增2.1G站点使其连续覆盖,实现2.1G单锚点独立载波;➢若共享区域无2.1G且1.8G轻载下,可考虑1.8G单锚点共享载波;联通承建区共享方案1.若4G同厂家,承载接入互通且网管运维协同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同厂家双锚点方案;2.若4G不同厂家,则根据2.1G现网情况,采用不同方案:➢若共享区域有已有联通2.1G全面连续的覆盖,且联通2.1G频段设备均支持2L+2U能力,则可考虑采用2.1G单锚点独立载波方案;为电信开通2110~2130段2.1G载波➢若共享区域无2.1G或2.1G不连续,则考虑采用1.8G共享载波方案。
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5G共建共享NSA向SA演进技术方案

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5G共建共享NSA向SA演进技术方案首先研究了5G NSA接入网共享方案,其次对基站设备、终端芯片、组网及运维优化复杂度等影响网络演进方案选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最后对5G共建共享NSA向SA演进的不同方案从技术要求、业务体验等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不同场景下的共享方案演进建议,供后续5G共建共享网络规划建设参考。
0 前言如果说2019年是5G商用的元年,那么2020年就是5G大规模建网及商用持续落地的元年。
可以预计,规模化的精品5G 网络建设,是以创新应用为导向的,这就对2020年及未来的5G 网络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5G NSA向SA平滑升级演进是从2020年开始的大趋势之一。
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在全国范围内合作共建一张5G网络,服务于双方5G用户,过渡期采用NSA接入网共享方案进行5G 共建共享,后续如何向SA网络共享演进是亟需研究的内容。
NSA 向SA演进存在多种路径方案,本文结合基站设备/终端芯片等产业链成熟度、NSA部署规模、NSA单模终端规模、组网复杂度、用户体验、运维和优化难度等方面,分析不同演进方案的优劣势,提出不同场景下的共享方案演进建议,供后续5G共建共享网络规划建设参考。
1 5G NSA接入网共享方案在充分考虑技术标准、设备、终端芯片等产业链成熟度,以及业务体验、网络调整难度、厂家设备功能开发支持的时间点等因素的前提下,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双方确定以SA共享为目标架构,过渡期采用NSA接入网共享方案进行5G共建共享。
NSA 组网阶段,5G 基站通过E-UTRA-NR双连接即EN-DC方式接入核心网,采用Option 3x架构。
NSA接入网共享实现方案要求双方4G核心网独立建设,承载网互通,5G基站共享,4G基站按需共享,共享基站配置双方运营商的PLMN号,单个共享基站同时虚拟为A和B 2个基站,通过基站回传网络分别接入各自的核心网,同时为双方5G用户服务。
NSA接入网共享方案从锚点4G基站设置角度可分为双锚点实现方式和单锚点实现方式,如图1所示。
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共建共享5G解决方案探讨精品课件

LTE
NR
Option 7 5GC
NG-C NG-U
eLTE
NR
Option 3x/7x in NSA
Option 3a EPC
S1-C S1-U
S1-U
LTE
NR
Option 7a 5GC
NG-C NG-U
NG-U
eLTE
NR
Option 3x EPC
S1-C S1-U
S1-U
LTE
NR
优选
Option 7x 5GC
20
目录
1
5G概述
2 联通、电信共享5G方案
3
5G规划
21
5G网络规划主要内容
信息收集
规模估算
仿真规划
参数规划
内容:
输出:
内容:
输出:
内容:
输出:
内容:
• 建网策略 • 网络指标 • 地理环境 • 业务模型 • 区域划分 • 现网工参
无线网络 规划信息 采集表
• 估算参数确 认
• 传播模型选 择
大带宽 更大子载波间隔&FFT size
400MHz
120k
100MHz
20MHz
15k
15k
LTE FFT点数 2048
30k
120k 30k
120k 30k
NR
NR
FFT点数4096
3D MIMO
• 水平/垂直多波束 • 所有信道窄波束 • Native MM Design
UE1 UE2 UE3
网
机房
网
络
络
BBU集 中、池 组化
综合业务接入区
1+1
05-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4G基站深度合作基站共享方案研究v4.10-广东交流

独立载波方案,每个运营商各自频点上配置2/3G互操作需求; 共享载波方案,同载波上要同时配置联通和电信的不同的2/3G互操作需求;
5
基站共享:单个基站同时虚拟为联通和电信的基站,同时为双方用户服务
中国电信
互联网/ 业务网络
中国联通
互联网/ 业务网络
业务层面:不需要改造,各自发展 核心网络:不需要改造,仅涉及相关参数配置(仅共享载波)
核心网
核心网
承载网:双方承载网以VPN方式互连,通过承载B与电信IPAN省网、
IPRACNN2省网 基站回传网
共享 eNodeB
PLMN-电信
电信和联通各配置一个独立的载波,要求设备工作频段至 少支持1840-1880MHz,IBW至少40MHz
每个独立载波只广播各自运营商的PLMN
每个运营商可以配置独立的小区级特性参数
电信和联通终端在各自独立的载波作业务,不需要考虑复 杂空口资源分配和控制算法
电信和联通各自使用自己的频点,保持与周边非共享站以 同频组网为主
对于天馈、核心网无特殊要求
注:联通目前L1800部署频段1840-1860MHz,电信1860-1875MHz
(未来具有5MHz的可扩展空间)
7
中国联通现网L1800设备能力分析
中国联通现网LTE1800设备对于独立载波方案能力支持的分析
是否支持 基站共享
IBW
华为
支持
40MHz(70%) 45MHZ(30%)
硬件版本 BS8912 L1800UL
软件版本
联通电信共站共址信息

1:硬件连接方式:齐齐哈尔试验站方案需2套BBU(FSMF*2+FBBA/FBBC*2+光纤*4+同步线*1+光模块*8+电源线*2对)+2套FXEB。
FBBC板卡之间用单模光模块和单模光纤连接。
时钟高清同步线为GPS串联BBU时钟线2:传输每个厂家的传输透传方式不一样,有2层透传还有3层透传,前提准备期间要和电信传输厂家询问清楚。
齐齐哈尔电信传输为中兴分组,他们提供了几个数据:站号:7147业务IP:7.32.76.38 网管IP :7.32.76.37是没有VLAN ID的PCI:225 226 227TAC:416MME:7.44.0.100 7.44.1.100把相关参数数据发给GDC传输部门,由他们来做TRS数据3:基站软件升级和调测如果是新的BBU,初始软件包为 5.0.我们要把BBU升级到7.0.然后升级专属软件包BTSSiteEM-FL15A-0000_000098_000000步骤:电信BBU不和联通BBU相连,直接单独升级软件包。
不可直接升到15A。
如果联通BBU是现网运行状态,则连带着RRU直接升级15A软件包。
如果也是新BBU,也要先升级7.0,在升级15A软件包。
把联通BBU断电,把RRU链接到电信BBU上,查看BBU状态,是否识别RRU,查询板件软件包是否均为15A。
对通电信的传输,开启电信专属BBU和RRU设备,小区放开。
把电信BBU和RRU都掉电。
连接两个BBU-FBBC板卡,连接BBU时钟线。
加电联通BBU,查看状态。
备注:有时两个BBU无法同时读取RRU,根据其他项目经验,这是要同时把设备掉电,包含RRU,过几分钟再同时加电。
注意事项1、如果OPT6口用作传输,也可使用FBBC上的3口作为BBU之间的连接端口。
实验室用的是OPT6口,而现场已验证FBBC的3口也是OK的。
NED上也对此有相关说明2、BBU之间同步线的连接,一定要从master BBU的sync out连接到slave BBU的sync in。
电信联通G共享基站编方案

电信联通G共享基站编方案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中国电信、中国联通4G共享基站编号方案(2016年7月)目录1.概述为落实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4G网络深度合作的工作要求,全面推进4G基站共享对接,特制定本方案,以指导各省4G共享基站的eNodeB ID 及跟踪区TAC ID的编号规划工作。
2.总体原则4G基站每个载频均涉及对ECGI编号(E-UTRAN小区全局标识)以及TAI编号(跟踪区标识)的规划设置。
其中ECGI由PLMNID、eNodeB ID 以及Cell ID三部分构成,TAI由PLMN ID和TAC ID两部分构成。
为避免4G共享基站开通后在定位、计费等业务过程中出现混淆,规划中需遵循如下原则:(1)全网唯一原则:为保证计费、定位业务的需要,4G共享基站的ECGI和TAI编号必须确保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4G网络均为全网唯一。
(2)省内相同原则:为避免基站ECGI和TAI编号规划的跨省协调,除PLMN ID外,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分配给同一个省的4G共享基站eNodeB ID和TAC ID号段必须相同,省内双方在各自开通部署4G共享基站时分享该共有号段。
(3)相邻省规避原则:当相邻省份的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4G基站出现eNodeB ID号段重合时,发生重合的号段不可用于4G共享基站编号,以避免边界切换出现问题。
3.4G共享基站编号方案3.1移动网络识别码PLMN ID中国电信及中国联通4G共享基站的ECGI与TAI中包含的移动网络识别码(PLMN ID)命名规则如下表:注:在开通共享载频模式时,4G基站所辖共享载频的移动网络识别号(PLMN ID)应统一按产权方运营商的移动网络识别号来命名。
3.2 基站eNodeB ID及CellID3.2.1 基站eNodeB ID划分表1、基站eNodeB ID编号组成eNodeB ID编号用于唯一标识网络中的4G基站,共20bits、组成5位16进制数(X1X2X3X4X5)。
电信联通G共享基站编号办法

电信联通G共享基站编号办法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中国电信、中国联通4G共享基站编号方案(2016年7月)目录1.概述为落实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4G网络深度合作的工作要求,全面推进4G基站共享对接,特制定本方案,以指导各省4G共享基站的eNodeBID及跟踪区TACID的编号规划工作。
2.总体原则4G基站每个载频均涉及对ECGI编号(E-UTRAN小区全局标识)以及TAI编号(跟踪区标识)的规划设置。
其中ECGI由PLMNID、eNodeBID以及CellID三部分构成,TAI由PLMNID和TACID两部分构成。
为避免4G共享基站开通后在定位、计费等业务过程中出现混淆,规划中需遵循如下原则:(1)全网唯一原则:为保证计费、定位业务的需要,4G共享基站的ECGI和TAI编号必须确保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4G网络均为全网唯一。
(2)省内相同原则:为避免基站ECGI和TAI编号规划的跨省协调,除PLMNID外,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分配给同一个省的4G共享基站eNodeBID和TACID号段必须相同,省内双方在各自开通部署4G共享基站时分享该共有号段。
(3)相邻省规避原则:当相邻省份的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4G基站出现eNodeBID号段重合时,发生重合的号段不可用于4G共享基站编号,以避免边界切换出现问题。
3.4G共享基站编号方案3.1移动网络识别码PLMNID中国电信及中国联通4G共享基站的ECGI与TAI中包含的移动网络识别码(PLMNID)命名规则如下表:注:在开通共享载频模式时,4G基站所辖共享载频的移动网络识别号(PLMNID)应统一按产权方运营商的移动网络识别号来命名。
3.2基站eNodeBID及CellIDeNodeBID划分表1、基站eNodeBID编号组成eNodeBID编号用于唯一标识网络中的4G基站,共20bits、组成5位16进制数(X1X2X3X4X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4G共享基站编号方案
(2016年7月)
目录
1. 概述 ............................................................
2.总体原则 ........................................................
3.4G共享基站编号方案..............................................
3.1移动网络识别码PLMN ID........................................
3.2 基站eNodeB ID及CellID........................................
3.2.1 基站eNodeB ID分配表 ......................................
3.2.2 基站Cell ID编码规则 ......................................
3.3 基站TAC ID...................................................
4.规划建议 ........................................................
4.1 基站eNodeB ID的规划建议 .....................................
4.1 基站 TAC ID的规划建议........................................
1.概述
为落实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4G网络深度合作的工作要求,全面推进4G基站共享对接,特制定本方案,以指导各省4G共享基站的eNodeB ID及跟踪区TAC ID的编号规划工作。
2.总体原则
4G基站每个载频均涉及对ECGI编号(E-UTRAN小区全局标识)以及TAI编号(跟踪区标识)的规划设置。
其中ECGI由PLMNID、eNodeB ID以及Cell ID三部分构成,TAI由PLMN ID和TAC ID两部分构成。
为避免4G共享基站开通后在定位、计费等业务过程中出现混淆,规划中需遵循如下原则:
(1)全网唯一原则:为保证计费、定位业务的需要,4G共享基站的ECGI和TAI编号必须确保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4G网络均为全网唯一。
(2)省内相同原则:为避免基站ECGI和TAI编号规划的跨省协调,除PLMN ID外,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分配给同一个省的4G共享基站eNodeB ID和TAC ID号段必须相同,省内双方在各自开通部署4G共享基站时分享该共有号段。
(3)相邻省规避原则:当相邻省份的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4G基站出现eNodeB ID号段重合时,发生重合的号段不可用于4G共享基站编号,以避免边界切换出现问题。
3.4G共享基站编号方案
3.1移动网络识别码PLMN ID
中国电信及中国联通4G共享基站的ECGI与TAI中包含的移动网络识别码(PLMN ID)命名规则如下表:
注:在开通共享载频模式时,4G基站所辖共享载频的移动网络识别号(PLMN ID)应统一按产权方运营商的移动网络识别号来命名。
3.2 基站eNodeB ID及CellID
3.2.1 基站eNodeB ID划分表
1、基站eNodeB ID编号组成
eNodeB ID编号用于唯一标识网络中的4G基站,共20bits、组成5位16进制数(X1X2X3X4X5)。
各省电信及联通4G基站的eNodeB ID前两位16进制数(X1X2)由集团统一规划,剩下的三位16进制数(X3X4X5)由省内自行规划。
2、基站eNodeB ID号段分配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各省4G基站eNodeB ID的主用及复用编号X1X2号段分配如下:
各省电信及联通采用“主用eNodeB ID编号”开通4G基站时,Cell ID最高位bit 为“0”;采用“复用eNodeB ID编号”开通4G基站时,Cell ID最高位bit应为“1”。
各省电信及联通所建4G共享基站(独立载频或共享载频)的eNodeB ID编号必须在表格中“可用于共享基站”栏为“是”的X1X2号段中选取;当4G共享基站采用的是“复用eNodeB ID编号”时,该共享基站Cell ID的最高位bit也同样必须为“1”。
考虑到4G共享基站编号规划的省内相同原则及相邻省规避原则,相比《中国电信LTE 基站编号规则》(中国电信纪要〔2015〕307号),本方案中山西、上海、辽宁、重庆、江苏、广东、安徽、湖北等八个省电信公司原分配的“复用eNodeB ID编号”有所调整,相应省的4G基站编号须以本方案的划分规则为准。
北京、吉林两省联通公司所分配的eNodeB ID主用号段在中国联通全网范围内暂不做复用,以上两省联通4G基站的CELL ID可暂保持现状,但eNodeB ID复用号段的CELL ID 最高位bit务必为“1”。
各省电信和联通在规划4G共享或非共享基站编号时均应以本文划分的号段为准。
3.2.2 基站Cell ID编码规则
CELL ID编号用于4G基站的小区标识,共8bits、组成两位16进制数(X6X7)。
其中X6用于区分频段、eNodeB ID是否跨省复用等,X7用于频段下的扇区标识。
1、中国电信
中国电信开通的4G基站CellID编码规则如下:
注1:上表格规划之外的其他X6编号暂时预留不用。
注2:Cell ID的编码规则同时适用于独立载频和共享载频的共享基站。
2、中国联通
中国联通4G基站的CELL ID具体设置要求请参照《中国联通LTE网络无线基站编号规则(2016年版)》执行。
3.3 基站TAC ID
1、基站TAC ID编号组成
TAC(Tracking Area Code:跟踪区号码) ID共16bits、组成四位16进制数(X1X2X3X4)。
各省电信及联通4G基站的TAC ID前两位16进制数(X1X2)由集团统一分配,TAC ID的后两位16进制数(X3X4)由省内自行分配。
2、基站TAC ID号段分配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各省4G基站TAC ID编号的X1X2号段分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