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人大附中初一(下)期中语文
北京市人大附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阅读理解试卷

北京市人大附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阅读理解试卷一、七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等你回家①陪一位父亲去八百里外的戒毒所,探视他在那里戒毒的儿子。
戒毒所坐落在荒郊野外。
我们的车在乡间土路上颠簸着。
路边,野葵和蒲公英开得正盛,一些鸟在草地间飞起又落下。
天空很蓝,显得很高远。
父亲的心,却低落得如一株衰败的草,他恨恨地说:“真不想来啊。
”②一路上,他不停地痛骂着儿子,历数着儿子种种的不是,说他毁了一个家,毁了他。
③我坐在一边,听他痛骂,隐隐担着心,这样的父亲去见儿子,会有怎样的结果?④车子一路向前,野葵和蒲公英一路跟着。
终于,远远望见了几幢房子,青砖青瓦,连在一起,坐落在一块开阔之地。
开车的师傅说,到了。
做父亲的像突然被谁猛击了一掌似的,愣愣地,不相信地问:“到了?”一看表,快上午10点了。
他急了,说:“也不知能不能见着。
”因为按这家戒毒所的规定,上午10之后,一律不允许探视。
⑤他一口气跑到大门口,还好,还有15分钟的时间。
办了相关手续,这个父亲一秒也不曾停留,急急火火往探视室跑。
很快,他儿子被管教干部带进来。
高高壮壮的年轻人,脸上也无欢喜也无悲。
看到父亲,他嘴角稍稍撇了撇,有嘲讽的意味。
一层玻璃隔着,他在里头父亲在外头。
⑥旁边,亦有来探视的人。
一个长相甜美的女孩子,在玻璃窗外头,不停地用手指头在举起的另一掌上画着什么。
在里头看着的,是个清秀的男孩子。
他眼睛跟着女孩的手指转动,频频点头,含着泪笑。
他读懂了她爱的密码——从此,改了吧。
还有几个人,男男女女,大概是一家子,围在一起,争着跟里面一个中年人说话。
中年人憔悴着一张脸,却一直笑着,一直笑着。
这时,他们中的一个,突然到探视室外面,叫了一个男孩进来。
孩子不过十一二岁,白净的面容,文文弱弱的。
孩子怯怯地打量了四周一眼,走到中年人那里,拿过话筒,隔着玻璃窗,才说了一句什么,里面笑着的中年人,不笑了,他愣愣地看着孩子,眼泪下来了。
⑦“哭什么呢?你会改好的!”我听到那些人里的一个大声说。
北京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

北京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2018·哈尔滨)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嫩芽(nèn)酬和(hé)人声鼎沸(dǐng)B . 精致(zhì)和煦(xù)囊萤映雪(yíng)C . 籍贯(jí)妖娆(náo)微不足道(dào)D . 宽恕(shù)伦理(lún)迫不急待(jí)2. (2分)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融化暄嚷B . 邀请凋零C . 想像枯燥D . 鸭蹼窥探3. (2分) (2017八下·新余月考)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对于作家而言,粉丝易得,知音难觅,粉丝,是为成名_______;知音,是为寂寞_______。
知音之可贵,不但在于________,能看出天才,而且在于________,敢畅言所见。
A . 雪中送炭锦上添花慧眼独具胆识过人B . 锦上添花雪中送炭慧眼独具胆识过人C . 锦上添花雪中送炭胆识过人慧眼独具D . 雪中送炭锦上添花胆识过人慧眼独具4. (2分)选出没有语病的一个句子。
()A .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B . 福州市荣获"全国卫生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C . 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
D .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二、情景默写 (共1题;共7分)5. (7分) (2017八上·丰城期中)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
(2) ________,志在千里。
(3) ________,江入大荒流。
(4) 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5)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
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亲爱的同学们:为了检验我们这些日子来的学习效果,让我们握笔凝思,盘点自己的收获,与老师一起来总结自己的得失,共享彼此的快乐。
一.卷面书写(3分)本场全试卷书写要求:书写清楚、工整、不用胶带纸或者涂改液的涂改。
二.积累运用(25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春天走到山上,看到满山花朵(zhàn)▲放,忍不住欢欣鼓舞,想尽情大喊几声。
夜晚漫步海(bīn)▲,一抬头看到满天繁星,心中忽然被许多喜悦和惊(yà)▲充满,竟然可以热泪(yíng)▲眶。
2.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1)▲,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2)此夜曲中闻折柳,▲。
(《春夜洛城闻笛》)(3)▲,弹琴复长啸。
(《竹里馆》)(4)▲,惟解漫天作雪飞。
(《晚春》)(5)《逢入京使》一诗中,诗人思念家乡,家乡就在诗人岑参那悲伤的泪水里。
▲,▲。
(6)《木兰诗》中描写战事惨烈,时间漫长的诗句是:▲,▲。
(7)诗中作者以花在无人的山涧自开自落的可悲命运,寄托自己才能被压抑埋没的感伤情绪的句子是:▲,▲。
《辛夷坞》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4分)(1)蒙辞以军中多务▲(2)愿为市鞍马▲(3)见往事耳▲(4)对镜帖花黄▲4.下面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微颔之B.自以为大有所益香远益清C.何陋之有水陆草木之花D.当窗理云鬓但当涉猎5.名著阅读(5分)(1)《骆驼祥子》写了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大胆泼辣有点变态的▲。
(2分)(2)《骆驼祥子》中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自己的车,却经历了三起三落,使其失去了生活的信心,请将下列六个情节按时间顺序排列。
(只写序号)(3分)①攒三年钱买车②用虎妞的钱买车③捡骆驼准备买车④被孙侦探敲诈⑤被大兵抢走⑥为安葬虎妞卖车。
▲三.现代文阅读(19分)(一)阅读《烙印在时光里的生命片刻》。
2018七年级下语文期中考试卷

2018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班级::考号:一、语言积累与运用(40分)1、将下列诗句抄写在方格(5分)乡书何处达,归雁边。
2、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小楷.(kăi) 诘.问(jié) 迭.起(dié)契.而不舍(qiè)B. 狂澜.(lán) 浊.流(zhuó) 金柝.(tuò) 妇孺.皆知(rú)C. 哽咽.(yè) 嗥.鸣(háo) 赫.然(hăo) 挺.而走险(tĭng)D. 澎湃.(bài) 祈.祷(qĭ)惮惧.(dàn) 迥.然不同(jiǒng)3、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气势磅礴来势凶凶荒草萋萋惊涛澎湃B.浩浩荡荡炯乎不同杂乱无章鲜为人知C.人声鼎沸九曲连环亦复如是家喻户晓D.鞠躬尽瘁妇儒皆知惹人注目一拍即合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特朗普战胜希拉里,当选为新一届美国总统,让日本史料不及....。
B.受惊吓之后,她说话显得语无伦次....。
C.这个案子看似简单,实则扑朔迷离....。
D.他这篇文章写得可歌可泣,荡气回肠....。
5、下列作家作品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朝花夕拾》B.《权劝学》————司马光————《资治通鉴》C.《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现代作家D.《最后一课》————都德————德国作家6、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上,老师听取了广泛同学们的意见。
B为了防止H7N9疫情不再大规模扩散,各级政府都及时采取了措施。
C新区的建设,对进一步提升和对外开放新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D.专家表示,通过开通快速公交,使主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得到解决。
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
2018-2019年人大附中初一期中语文考试题(无答案)

人大附中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初一年级语文练习2018 年11 月6 日一、积累•运用(共27分)(一)基础知识。
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认真思考,将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写在括号里。
(共14分,每小题2分)1. 下列加点字字形与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骄F媚花团锦簇.黄晕(y Un莅(I)临B侍弄油然而生应和(h e )菡(h α萏C朗润诀别着(ZhU 6落咄(dU 6础)逼人D•轻捷恍然大悟贮(Ch⑪蓄倜傥(d α ng2.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孔子一一一春秋---- 儒家B .刘义庆——宋代——《世说新语》C史铁生一一当代一一《我与地坛》D.海伦•凯勒一美国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3. 下列语句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
(朱自清《春》)赏析:三个比喻形成一组排比,很有节奏,语气强烈地突出了春雨细密、闪亮、绵长、迷蒙的特点。
B∙—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的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
(老舍《济南》)赏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济南城在冬天的温暖、舒适,创造出一种美好、温馨的意境。
C.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我的动静。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赏析:“悄悄”和“偷偷”的细节,可以看出母亲对儿子暴怒的害怕,只能愉偷摸摸地关注儿子的行为。
D•我疑心这是很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鲁迅《从百草团到三味书屋》赏析:描写了寿镜吾老先生“读书入神”时的神态和动作,寥窑几笔,一个可爱的“宿儒”形象跃然纸上。
请认真阅读下列文字,完成4-6 题在我国的历法中,一年包含了很多的节气和节日,大部分节气和节日是分开的,但也有的节气和节日是统一的,比如清明和冬至。
清明在产生之初只是节气而非节日,清明期间,天气晴朗,【甲】(生机盎然花枝招展)是踏青出游的好时节;清明节日则起漂于古代的蕙祭之礼,与中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冥节。
北京市人大附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七年级语文试卷(图片版)

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调研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8.04一、基础·运用(19分)1.(1)D (2)C (3)B(4)D (5)C(共10分,每小题2分)2.(1)弹琴复长啸(2)马上相逢无纸笔(3)惟解漫天作雪飞(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6)答案示例: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共9分。
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二、古诗文阅读(13分)3.日色昏(或风尘、昏)半卷(共2分,每空1分)4.答案示例:“夜”字点明前军战士们不顾白天行军的鞍马劳顿夜间出击,“已”字点明已经生擒敌酋的捷报,这两个字突出了边关将士们忠心报国的精神品质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共3分,理解的意思对即可2分,表达1分)5.D(2分)6.吕蒙用军队中事务太多来推辞。
(2分)7.答案示例:吕蒙接受孙权的劝说,发奋读书,最终才干谋略大有长进,他的善听人言、为国勤学令人赞叹;陈元桂宁可战死,也不接受吏卒的劝告离开,最终以身殉职,他的以身许国、忠于职守令人感叹。
(共4分。
结合原文内容2分,原因分析2分)三、名著阅读(7分)8.(1)第一处:答案示例——“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暴雨中祥子拉车的不易,表现出作者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第二处:答案示例——“地上的水过了脚面”“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着他的脸”,这些雨势的描写文字,既写出了暴雨之猛烈,又突显出祥子雨中拉车的可怜形象,体现出小说自然环境描写的重要作用。
(共2分。
每处批注1分)(2)答案示例:黑暗的社会是造成祥子悲剧人生的主要原因,他人的影响也是造成祥子悲剧人生的另一原因,自身的性格局限又是悲剧人生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共3分。
每个原因1分)9.答案示例人物:成岗理解:成岗在狱中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并坚持出版《挺进报》,被注射“诚实药剂”依然坚持保守党的秘密,可见红岩精神是对共产主义信念的执著追求,是威武不能屈的革命气节,是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2018年初一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2018年初一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D2345A.《骆驼祥子》中,作者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如泼辣狡诈的虎妞,温柔善良的小福子,善解人意的杨太太,宽容大度的曹太太等,她们形象生动,个性鲜明,成为作品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B.“面黄肌瘦,大脑袋,细身子”这是长篇小说《红岩》中“小萝卜头”的形象。
《红岩》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地区的地下党人英勇斗争的故事。
C.“祥子与车”是贯穿《骆驼祥子》整部作品的线索,围绕这条线索,作品重点写了祥子的“三起三落”,表现了这一悲剧人物的悲惨命运。
D.柳青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创业史》,其主人公是新一代农民代表梁生宝。
作品表达了如何将分散的、孤立的个人组织为集体,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中获得作为生活主人的尊严这一主题,至今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E. 《骆驼祥子》的作者是公认的语言大师,他在作品中,创造性地运用市民口语,通俗朴素,亲切自然,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浓郁的北京地方特色。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8分)黄桥中学开展以“孝亲敬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搜集整理】请搜集和本次主题有关的两个成语写在横线上。
(2分)6【活动二:实践运用】四月二十日下午两点,学校将在礼堂内举办“孝在我心”演讲比赛,准备邀请市著名文化学者张有光先生参加。
请王小明以学校名义向张先生写一份邀请信,下面是王小明写的邀请信,但有三处明显错误,请找出并将修改建议写在横线上。
(3分)邀请信为了弘扬传统中华美德,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孝文化的内涵,我校将于二十日下午两点在礼堂举办“孝在我心”学生演讲比赛。
热诚邀请您参加这次活动。
此致敬礼!王小明018.4.18修改1:修改2:修改3:【活动三:口语交际】为了配合学校宣传活动,王小明找来一幅漫画,可他的同桌小军仔细看后却不理解这幅漫画为什么要取名为“孝7心”,请你替王小明向他解释一下。
(3分)二、阅读理解(共55分)(一)阅读陈陶的《陇西行四首》(其二),完成第7题。
精品解析:北京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初中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北京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初中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有五道大题,考试时长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运用(共8小题,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霹雳鞠躬尽悴矗立(zhù)鲜为人知(xiǎn)B. 烦燥大庭广众呜咽(yè)气冲斗牛(dǒu)C. 字帖妇儒皆知载客(zǎi)锲而不舍(qiè)D. 默契苛捐杂税粗拙(zhuō)深恶痛绝(wù)【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A.鞠躬尽悴-鞠躬尽瘁、矗立(zhù)-(chù);B.烦燥-烦躁;C.妇儒皆知-妇孺皆知、载客(zǎi)-(zài);D.正确。
故答案为D。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茶”字的构造如此之美。
人、草和树在一起,就是“茶”。
看古人书法中的“茶”字,宛如一位衣袂飘飘的少女,不由想象她明眸善睐的模样。
而念着“茶”字,就已经有感情在心中酝酿。
泡茶更是美妙的过程,水如瀑倾泻,茶随性曼舞。
唯有此时,茶才一展美姿,将多时裹藏的自身点点打开。
茶的舞不是痛苦的舞,而是痛快淋漓、甲(随波逐流/情不自禁)的舞。
在水汽蒸腾之中,茶将自己变成了真正的茶;而水也随着茶一并舒展,一道释放,在与茶的水乳交ròng( )中改变了自身。
捧一盏茶,静静乙(品位/品味),那清幽的茶香仿佛弥漫了整个世界。
(1)文段中加点字读音、拼音对应的字形及画线字笔顺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模样(mò)水乳交融“幽”字的笔顺是:B.酝酿(niàng) 水乳交融“幽”字的笔顺是:C.模样(mu)水乳交溶“幽”字的笔顺是:D.酝酿(rǎng)水乳交溶“幽”字的笔顺是:(2)在文中甲乙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随波逐流品味B.随波逐流品位C.情不自禁品味D.情不自禁品位【答案】(1). B(2). 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模样”的“模”正确读音是“mú”;“酝酿”的“酿”的正确读音是“nià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 分钟。
1. 阅读下而文段,完成 (1) 一(5) 题。 ( 共 10 分 )
家国情怀,意味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热爱家乡的土地人民……它是我们国家和民
族的精神凝聚力。数千年来,那些为国家富强与民族昌盛而奋斗的人们,用他们
( 气冲斗牛 / 可歌可
泣 ) 的光辉事迹,讲写了无数传颂千古的壮丽诗篇。
(3 分 )
答: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第 5-7 题。 ( 共 R 分 )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 :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砰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及于此,无不
(心潮澎湃 / 慷慨淋漓 ) 。
家国情怀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凝成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升华为中华逐梦的不竭动力。
(1) 对文中加点字的读音与词语字形的判断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
A. 沥尽心血 (xi ě)
至死不谢 B. 沥尽心血 (xu è) 至死不谢
C. 沥尽心血 (xi ě)
至死不懈 D.沥尽心血 (xu è)
2018 北京人大附中初一(下)期中语
文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考 1. 本试卷共 8 页,共五道大题, 17 道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生 2. 在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 须 3.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知 4. 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 ( 共 19 分 )
卒劝之避去,不从。有以 .门廊鼓冀蔽之者,麾 ⑤之使去。有欲抱而走 .者,元桂曰:“死不可去此。”左右走遇。师
至,元桂瞠目叱骂,遂死之。县 ⑥其首于敌楼,越四日方敛,体色如生。
( 选自《宋史》 ) 注 : ① [ 累官 ] 积功升官。② [ 知] 掌管。③ [ 制置使 ] 官名。④ [ 顿 ] 驻扎。⑤ [ 麾 ] 指挥。⑥ [ 县 ] 同“悬”。
(2) 在文中横线处填人词语 . 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
至死不懈
A. 气冲斗牛 C. 可歌可泣
心潮澎湃 心潮澎湃
B. 气冲斗牛 D.可歌可泣
慷慨淋漓 慷慨淋漓
(3) 鲁迅先生逝世后,社会各界人十同声哀悼,敬献挽联不可胜数。请运用对联知识,将下面这副悼念先生的挽 联补充完整,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
大禹治水公而忘私“三过家门而不入”,孙中山为实现“天下为公”鞠躬尽瘁奋斗终生,鲁迅为唤醒沉睡麻
木的国人弃医从文,“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为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壮大排除万难回到故土,周恩来为国家发
展与人民幸福沥尽心血 .……他们以身报国至死不 xi è,他们对国家与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令后来者只要念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 .事之晚乎 !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
别。
2/ 8
陈元桂传
陈元桂,抚州人。淳枯四年进士。累官 ①知 ②临江军。时闻警报,筑城备御,以焦心劳思致疾。开庆元年春,
北兵至临江,时制置使③徐敏子在隆兴,顿
④兵不进。元桂力疾登城,坐北门亭上督战,矢石如雨,力不能敌。吏
红旗半卷出辕门。
①
②
前军 夜战洮河 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③。
注 : ① [ 前军 ] 指唐军的先头部队。② [ 洮河」河名,源出甘肃临洮西北的西倾山,最后流入黄河。③ 古代少数民族名称。
[ 吐谷浑 ] 中国
3. 诗歌第一句中写出了环境恶劣的词语是
,第二句中表现军情紧急的词语是
。(2 分 )
4. 诗歌后两句中“夜”与“已”两个词用得好,请谈谈你的理解。
离开。他们的“接受”和“不接受”都令人赞叹。请结合原文内容分析他们两人令人赞叹的原因。
(4 分 )
答:
三、名著阅读 ( 共 7 分 ) 8. 根据《骆驼祥子》,完成第 (1) 一 (2) 题。 ( 共 s 分 )
(1) 请从内容、主题、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对下而的语段进行批注
( 两处 ) 。 (2 分 )
5. 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2 分 )
A. 但.当涉猎
但.微颔之
B. 徐以.杓酌油沥之
以.门廊鼓翼蔽之
C. 双兔傍地走.
有欲抱而走.者
D.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而语句。 (2 分 )
蒙辞以军中多务。翻译:
7. 《孙权劝学》中,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劝告而开始学习;《陈元桂传》中,陈元桂宁可战死也不接受吏卒的劝告
(5) 《木兰诗》中“
,
”一句,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
(2 分 )
(6) 春雨在古人笔下形态万千,所传达的诗情也不尽相同。请写出古诗词中写到春雨的诗句:
,
。(2 分 )
二、古诗文阅读 ( 共 13 分 )
( 一 ) 阅读《从军行》,完成第 3-4 题。 ( 共 5 分 )
从军行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
上联:笔
①
大野,胸怀日月光和热
下联:墨洒 A. ①耕②乾坤
②
,夜度春秋慨而慷
B. ①耕②长河
C.①写②乾坤
D.①写②长河
(4) 对下而这幅朽法作品的欣赏,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
A. 隶书 . 横长竖短,藏头护尾,方正典雅,气息高一古。 B. 隶书,字形方扁,主笔长横为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C. 楷书,虽字字独立,却气势奔放,牵丝不断,如行云流水。
节选文字
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的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地上
1/ 8
D. 楷书,结构严谨,收放有度,笔画遒劲有力,得唐人气韵。
(5) 下列诗句中不能体现出作者家国情怀的一项是
(2 分 )
A.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王昌龄 )
B.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陆游 )
C. 咬定青 I I 一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郑燮 )
D.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 谭嗣同 )
2. 古诗文默写。 ( 共 9 分 )
(1) 独坐幽篁里,
。( 王维《竹里馆》 )(1 分 )
(2)
,凭君传语报平安。 ( 岑参《逢人京使》 )(1 分 )
(3) 杨花榆荚无才思,
。( 韩愈《晚春》 )(1 分 )
(4)( 春夜洛城闻笛》中诗句“
,
头无不升起浓浓的乡思之情。 (2 分 )
”,以己及人,推想诸多游子闻笛中伤离惜别的曲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