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缴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合集下载

应交增值税科目账务处理及科目详解

应交增值税科目账务处理及科目详解

一般纳税人应交增值税账务处理一、月末结转增值税(一)月份终了,企业应将当月发生的应交未交增值税额自“应交增值税"转入“未交增值税",这样“应交增值税”明细账不出现贷方余额,会计分录为: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二)月份终了,企业将本月多交的增值税自“应交增值税”转入“未交增值税”,即: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二、缴纳增值税(一)当月缴纳本月实现的增值税(例如开具专用缴款书预缴税款)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贷:银行存款(二)当月上交上月或以前月份实现的增值税时,如常见的申报期申报纳税、补缴以前月份欠税.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贷:银行存款三、应交增值税科目余额反映(一)“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 反映尚未抵扣的进项税额.贷方无余额。

(二)“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多缴的增值税贷方余额:反映未缴的增值税。

应交增值税的9个明细科目设置“应交增值税”科目是最复杂的一个应交税费科目,具体说明如下:“应交增值税"分为“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已交税费"等设置专栏进行明细核算.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缴纳的税费;期末如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多缴或尚未抵扣的税金。

为了更清楚地分别核算增值税应缴、已缴和未缴的情况,在该科目下,应设置下列明细科目:(一)“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在现行税制下,“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的借、贷方增加了很多经济内容,借方既要反映进项税额.又要反映预缴的税金;贷方既要反映销项税额,又要反映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等情况。

“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增加核算内容后,如果仍沿用三栏式账户,很难完整反映企业增值税的抵扣、缴纳、退税等情况。

因此,在账户设置上采用了多栏式账户的方式,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中的借方和贷方各设了若干个三级科目加以反映。

缴纳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缴纳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缴纳增值税的账务处理一、引言增值税是一种征税方式,广泛应用于各国,包括中国。

在中国,增值税是企业纳税的主要税种之一,企业需要按照国家税法规定的时间和金额,定期缴纳增值税。

企业在缴纳增值税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账务处理,以确保纳税合规和税务信息准确无误。

本文将详细介绍缴纳增值税的账务处理事项。

二、缴纳增值税前的准备工作在缴纳增值税之前,企业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税务登记:企业需要先完成税务登记,取得纳税人资格,并获得税务局颁发的纳税人识别号。

税务登记是企业缴纳增值税的前提,没有纳税人资格无法开展正常的纳税活动。

2. 开设增值税专用账户:企业需要在银行开设增值税专用账户,用于接收和支付增值税款项。

这个专用账户应与企业其他账户相分离,以确保税款使用的透明和监控。

3. 完善会计制度:企业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和税收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会计制度,确保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缴纳增值税的账务处理流程缴纳增值税的账务处理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税收核算税收核算是指企业按照国家税法规定的税率和税法规定的计税方法,计算所得到的应纳税额。

一般来说,企业需要根据每个纳税期间(如月、季度、年度等),将销售额、进项税额和输出税额等进行分类,计算出应纳税额。

2. 缴纳税款企业在计算出应纳税额后,需要将税款缴纳到指定的增值税专用账户中。

通常,企业需要在规定的纳税期限内向税务局缴纳税款,不能逾期缴纳。

3. 填制纳税申报表企业在缴纳税款之前,需要填制纳税申报表,将税收核算结果清楚地填写在申报表中。

纳税申报表应按照税务局的规定填写,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缴纳申报填制完成纳税申报表后,企业需要向税务局递交申报表,并提供相关的核算凭证和其他必要的税务文件。

税务局将审核企业所填报的信息和税款的计算结果,然后发出税款通知书,要求企业缴纳应纳税额。

5. 记账处理企业在缴纳增值税后,还需要进行相关的记账处理。

增值税账务处理

增值税账务处理

缴纳增值税企业必须遇到增值税的帐务处理,下面我将可能遇到的一些帐务处理进行了整理,希望有用。

如有遗漏和差错,敬请补正和纠正。

3 AK(dC[ri一、“进项税额”的帐务处理 1.国内购进货物。

企业在国内采购的货物,按照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照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应讲稿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采购”、“商品采购”、“原材料”、“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经营费用”、“其他业务支出”等科目,按照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帐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购进货物未能取得增值税发票,则不能计算扣除进项税额;如果购入货物取得增值税发票有误,也不得作为扣税凭证,购货方有权拒收不符合规定的增值税发票,否则,其进项税额就必须敖货物的购进成本。

, 7Xqte2.接受投资转入货物。

企业接受投资转入货物,应按照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照确认的投资货物价值(已扣增值税),借记“原材料”等科目,按照增值税与货物价值的合计数,贷记“实收资本”等科目。

Y[ E s3.接受捐赠转入的货物。

企业接受捐赠转入的货物,应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照确认的捐赠货物价值(已扣增值税),借记“原材料”等科目;按照增值税额与货物价值的合计数贷记“资本公积”等科目。

^OF5F8Tf/4.接受应税劳务。

企业接受应税劳务,应按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照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应计入加工、修理修配等货物成本的金额,借记“其他业务支出”、“制造费用”、“委托加工材料”、“加工商品”、“经营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帐款”、“银行存款”等科目。

Sr&T[ex,.5.进口货物。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账务处理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账务处理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账务处理缴纳增值税企业必须遇到增值税的账务处理,如有遗漏和差错,敬请补正和纠正一、“进项税额”的账务处理1.国内购进货物。

企业在国内采购的货物,按照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照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应计入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采购”、“商品采购”、“原材料”、“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经营费用”、“其他业务支出”等科目,按照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购进货物未能取得增值税发票,则不能计算扣除进项税额;如果购入货物取得增值税发票有误,也不得作为扣税凭证,购货方有权拒收不符合规定的增值税发票,否则,其进项税额就必须算入货物的购进成本。

2.接受投资转入货物。

企业接受投资转入货物,应按照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照确认的投资货物价值(已扣增值税),借记“原材料”等科目,按照增值税与货物价值的合计数,贷记“实收资本”等3.接受捐赠转入的货物。

企业接受捐赠转入的货物,应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照确认的捐赠货物价值(已扣增值税),借记“原材料”等科目;按照增值税额与货物价值的合计数贷记“资本公积”等科目。

4.接受应税劳务。

企业接受应税劳务,应按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照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应计入加工、修理修配等货物成本的金额,借记“其他业务支出”、“制造费用”、“委托加工材料”、“加工商品”、“经营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

5.进口货物。

按照海关提供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照进口货物应计入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采购”、“商品采购”、“原材料”等科目;按照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银行存款”等科目。

增值税账务处理

增值税账务处理

增值税账务处理缴纳增值税的企业一定会遇到增值税的账务处理,这些账务处理可能会涉及“进项税额”,“已交税金”,“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转出未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等。

1、“进项税额”的帐务处理1.国内购进货物。

企业在国内采购的货物,按照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照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应讲稿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采购”、“商品采购”、“原材料”、“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经营费用”、“其他业务支出”等科目,按照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帐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

如果购进货物未能取得增值税发票,则不能计算扣除进项税额;如果购入货物取得增值税发票有误,也不得作为扣税凭证,购货方有权拒收不符合规定的增值税发票,否则,其进项税额就必须敖货物的购进成本。

2.接受投资转入货物。

企业接受投资转入货物,应按照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照确认的投资货物价值(已扣增值税),借记“原材料”等科目,按照增值税与货物价值的合计数,贷记“实收资本”等科目。

3.接受捐赠转入的货物。

企业接受捐赠转入的货物,应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照确认的捐赠货物价值(已扣增值税),借记“原材料”等科目;按照增值税额与货物价值的合计数贷记“资本公积”等科目。

4.接受应税劳务。

企业接受应税劳务,应按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照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应计入加工、修理修配等货物成本的金额,借记“其他业务支出”、“制造费用”、“委托加工材料”、“加工商品”、“经营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帐款”、“银行存款”等科目。

5.进口货物。

按照海关提供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照进口货物应计入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采购”、“商品采购”、“原材料”等科目;按照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帐款”、“银行存款”等科目。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账务如何处理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账务如何处理

⼀般纳税⼈增值税账务如何处理缴纳增值税的企业必须遇到增值税的账务处理,下⾯⼩编将可能遇到的⼀些货务处理进⾏了整理,希望可以帮助到同学们!⼀、“进项税额”的帐务处理1.国内购进货物。

企业在国内采购的货物,按照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按照专⽤发票上记载的应讲稿采购成本的⾦额,“借记材料采购”、“商品采购”、“原材料”、“制造费⽤”、“管理费⽤”、“经营费⽤”、“其他业务⽀出”等科⽬,按照应付或实际⽀付的⾦额,贷记“应付帐款”、“应付票据”、“银⾏存款”。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购进货物未能取得增值税发票,则不能计算扣除进项税额;如果购⼊货物取得增值税发票有误,也不得作为扣税凭证,购货⽅有权拒收不符合规定的增值税发票,否则,其进项税额就必须敖货物的购进成本。

2.接受投资转⼊货物。

企业接受投资转⼊货物,应按照专⽤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按照确认的投资货物价值(已扣增值税),借记“原材料”等科⽬,按照增值税与货物价值的合计数,贷记“实收资本”等科⽬。

3.接受捐赠转⼊的货物。

企业接受捐赠转⼊的货物,应按照增值税专⽤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按照确认的捐赠货物价值(已扣增值税),借记“原材料”等科⽬;按照增值税额与货物价值的合计数贷记“资本公积”等科⽬。

4.接受应税劳务。

企业接受应税劳务,应按增值税专⽤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按照专⽤发票上记载的应计⼊加⼯、修理修配等货物成本的⾦额,借记“其他业务⽀出”、“制造费⽤”、“委托加⼯材料”、“加⼯商品”、“经营费⽤”、“管理费⽤”等科⽬;按应付或实际⽀付的⾦额,贷记“应付帐款”、“银⾏存款”等科⽬。

5.进⼝货物。

按照海关提供的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按照进⼝货物应计⼊采购成本的⾦额,借记“材料采购”、“商品采购”、“原材料”等科⽬;按照应付或实际⽀付的⾦额,贷记“应付帐款”、“银⾏存款”等科⽬。

纳税评估补交增值税企业会计如何做账务处理

纳税评估补交增值税企业会计如何做账务处理

请教纳税评估补交增值税企业会计如何做账务处理问:国税纳税评估说企业有未计收入36万多元,要求企业以自查形式补交增值税6万多元,并补滞纳金500多元,已经开了完税证。

请教企业会计如何做账务处理。

要不要计入申报表啊(税务人员说不用)?增值税纳税评估后续账务处理及申报衔接一、当年增值税评估结果处理:(一)、自查未做收入补缴增值税入库;目前企业一般处理为:1、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贷:银行存款2、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银行存款复查时发现有的企业自主使用“增值税检查调整”科目,不出现季度内预警两税收入差异。

注:评估财务处理不规范,只调整税款不作收入,导致企业将评估补税在后期应缴税金中冲抵、漏交所得税、增值税与所得税收入差异预警指标数上升,已引起各级重视,是加强评估后续管理的新课题,随着评估立法,有可能设置“增值税评估调整”科目过渡。

调账处理:时间假设1月20日评估并通过“税票录入”模块入库,且当时未开具发票。

1、借:应收账款117贷:主营业务收入100货: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172、借: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17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173、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营业外支出---滞纳金贷:银行存款申报处理:次月2月10日申报税款时在附表一第6栏“纳税检查调整”将收入数100填列,同时主表第4栏填“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100,第16栏中按照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交税额计算填列17。

由于主表第37栏“本期入库查补税额”自动承接评估补税17万,必需手工填列主表第36栏“期初未缴查补税额”17万,否则第38栏“期末未缴查补税额”显示负数如果对方以后索要发票,则开具发票时应做如下分录:1、先冲掉原来的业务:借:应收帐款---117贷:主营业务收入:1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2、根据发票同样的做:借:应收帐款---117贷:主营业务收入:1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次月申报税时则应在附表一第6栏“纳税检查调整”填列相应收入负数-100,原因为已开具了发票,在开票收入中多呈现了收入。

增值税检查调整的会计处理

增值税检查调整的会计处理

一、进项税额转出:转出方向:进项税额转出,增加相应的原材料及固定资产成本错误分录:借:库存商品71492.15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12153.69贷:预付账款83645.84更正-转出分录1:入原材料成本借:库存商品12153.69贷: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2153.69或转出分录2:入固定资产成本借:固定资产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说明:转出的进项税要进固定资产的成本。

二、进项税票均须认证,之后或抵扣、或转出再入成本不会罚款,但如果不认证会形成滞留票,到时税务局会让你出具情况说明,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都应进行认证处理,允许抵扣的,做进项税处理,不允许抵扣的,全额记入相关科目三、补交增值税(及所得税)的账务处理1----因多计了进项税额而造成一些企业在接受税务机关税务稽查后接到《税务处理决定书》(或《审核评税税务处理通知书》)时,对税务机关作出的一些处理决定,不知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有的未进行调账处理;有的直接做出“借:应交税金——应缴增值税(已缴税金),贷:银行存款。

”的错误处理。

现就工作中遇到的某一事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如,某企业1999年12月被查出取得假增值税发票1张(所购货物已售出),价款51,282.05元,增值税8,717.95元,发票面额60,000元。

税务机关作出处理决定要求:进项税额8,717.95元不得抵扣,补缴增值税8,717.95元;同时将上述金额从成本中转出,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据此进行账务处理时,应分两步考虑:一、进项税额不得抵扣,补缴增值税款。

1.涉及事项属当年发生:如取得假增值税发票日期为1999年1月,并在当月抵扣进项税额,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商品销售成本8,717.95元贷: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8,717.95元2.涉及事项属以前年度发生:如取得假增值税发票日期为1998年1月,并在当月抵扣进项税额,作如下会计分录: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8,717.95元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8,717.95元当企业实际缴纳该项税款时,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查补税款) 8,717.95元贷:银行存款8,717.95元二、相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注:下例中所得税税率均为33%;年度盈利额或亏损额均指应纳税所得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缴增值税的账务处理(二)
【摘要】增值税后纳税企业在税收检查后,必须按税务部门的意见进行及时正确地账务调整。

否则将会出现明补暗退、前补后退或重复退税、重复收税的情况,财会人员对查补税款应严格按照有关税收法规的规定,在增值税查补之后及时正确地进行账务处理。

因此,应设立“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专门账户。

税务检查亦称税务查账或纳税检查,是指税务机关根据税收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履行纳税义务、扣缴义务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以充分发挥税收职能的一种管理活动。

根据税法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设立“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专门账户核算应补应退的增值税。

调帐方法如下:凡检查后应调减账面进项税额或调增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转出的数额,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凡检查后应调增账面进项税额或调减销项税额和进项税额转出的数额,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

全部调整事项入账后,应结转出本账户的余额,并根据该余额所在方向不同进行不同的处理:
①若余额在借方,全部视同留抵进项税额,按其借方余额数,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本科目。

②若余额在贷方,且“应交增值税”账户无余额,按其贷方余额数,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

③若本账户余额在贷记方,“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有借方余额且>=这个贷方余额,按其贷方余额数,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科目。

④若本账户余额在贷方,“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有借方余额但<这个贷方余额,应将这两个账户的余额冲出,其差额贷记“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科目。

上述账务调整应按纳税期逐期进行。

现就增值税检查有关账务调整,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举例介绍如下:
一、年终结账前的查补账务调整
年终结账前检查发现的补税可直接调整损益或其他有关科目。

1.销项税检查后的账务处理:
(1)销售收入长期挂在往来账上,未计提销项税。

例:税务机关于某年12月份检查某企业当年增值税缴纳情况,进行账簿检查时,发现
该企业“预收账款”账户贷方余额416,520元,金额较大。

经进一步深查明细账和有关记账凭证,原始凭证及产品出库单,查明产品已出库,企业记入“预收账款”账户余额全部是企业分期收款销售产品收到的货款,而没有及时结转产品销售收入。

经核实,该批产品生产成本价300,000元。

不含税收入额=416,520÷(l+17%)=356,000(元)
应补增值税=356,000×17%= 60,520(元)
账务调整为:
借:预收账款416,520
贷:产品销售收入35,600
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60,520
同时:
借:产品销售成本300,000
贷:产成品300,000
(2)税率使用有误:应为高税率错用低税率造成少计销项税。

例:某县国有农机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6月销售给农户农机零配件,开具了普通发票,收取销货款43,392元。

企业记为,
借:现金43,392元
贷:商品销售收入38,400元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992元。

经核实,农机零配件不属低税率货物,应按17%的税率计算增值税。

应补增值税=43,392÷(1+17%)×17%-4,992=1,313(元)
账务调整为:
借:商品销售收入1,313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1,313
(3)价外费用未入账,导致未计销项税。

价外费用是指价外向购买方收取的补贴、手续费、包装费、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费。

用。

所收取的价外费用属含税收入,应补交增值税。

例:某年7月,某国税局在对某县农电局进行税务检查时,发现该企业收取的电费收入均通过应收账款核算,在每个月终了,应收账款的借方发生额均有部分数额没有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其账务处理为:
借:应收账款
贷:应付账款
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不应直接发生对应关系,该企业解释是:电费收入中的三峡基金属于代收性质,所以没有计税且每个月终了后转入应付账款,待年度终了一并交给市电业局。

经检查,这部分金额为1,356,460元,
应补增值税=1,356,460÷(1+17%)×17%=197,092(元)
账务调整:
借:应付账款1,356,460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197,092
应收账款1,159,368
(4)视同销售业务未计销项税。

企业将自产委托加工的产品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等视同销售业务未计销项税,应按当期同类产品的价格或按组成计税价格计算销售额后计提销项税并进行账务调整。

借:在建工程(或应付福利费)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
2.进项税检查后的账务处理:
(1)取得的进货发票不合法。

若取得的进项税凭证不合法抵扣了进项税的,应将该笔账务进行调整。

例:某企业向棉纱厂购进棉纱一批,货款以银行存款支付并取得增值税专项发票上面注明货款30,000元,增值税3,000元,棉纱已验入库。

经税务机关检查,该项业务缺失抵扣联。

账务调整为:
借:原材料3,000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3,000
(2)发生非正常损失的货物其进项税应转出而未转出。

企业购进的货物、产成品、在产品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购进货物改变用途等原因,其负担的进项税应从进项税额中转出,列入待处理财产损益等有关科目。

经查发现未作转出处理的应进行账务调整。

例:某食品厂某月发生无偿调给食店面粉免费供给加班职工用餐800公斤,原进价3,200元,霉变损失面粉450公斤,原进价1,800元。

该企业账面处理为:
借:应付福利费3,200
待处理财产损益1,800
贷:原材料—面粉5,000
显然,上述账务处理错误,未同时计算进税额转出数,多计了当期的进项税额850元,是偷税行为,故账务调整为:
借:应付福利费544
待处理财产损益306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850
二、年终结账后的查补调账处理:
1.如果未涉及损益科目,则按上述结帐前的有关账务处理方法进行调整。

2.如果涉及损益科目的,应将查增查减相抵后的应补增值税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
三、增值税检查后设立“应交增值税———增值税检查调整”科目的优点
1.将日常税务会计核算与纳税检查会计核算从账目上分开处理,能分清核算期的进项税金额与以前查补税款金额,使其一目了然,较为直观,也不会影响以后纳税期的检查工作。

2.直接使用“应交税金—增值税检查调整”科目,可以避免扰乱日常会计核算工作程序。

3.能更加有效地解决账项调整工作量大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