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延伸--司马光好学》中考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中考文言短文阅读设计训练参考答案

中考文言短文阅读设计训练参考答案

中考文言短文阅读训练设计参考答案一.惜时劝学篇1.学者有四失【译文】学习的人往往有四个方面的缺点,教育者必须知道(它)。

人们学习,有的缺点是学得太多(不去实践),有的缺点是学得太少,有的缺点是把学习看得太容易,有的缺点是遇到困难就停止不前。

这四种人,心里各有不同。

(教育者)知道了他们的不同心理,然后才能补救其不足。

做教师的,就是要发扬(他们)的长处,补救他们的缺点的啊。

【答案】1.(1)有的人 (2)补救 (3)把……看轻(4)发扬2.C3.见译文。

2.程门立雪【译文】杨时到洛阳求见程颐。

杨时大概当时有四十岁了。

一天拜见程颐的时候,程颐偶尔坐着打瞌睡。

杨时与游酢(zuò)站在门外等着没有离开。

等到程颐醒后,门外积雪已经一尺多厚了。

【答案】1. (1)离开;(2)睡醒。

2. “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

”3.示例:我们应该对老师尊重,在学习过程中要有虚心真诚的态度。

如“韦编三绝”。

3.董遇“三余”读书【译文】董遇,字季直。

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喜欢学习主。

汉献帝兴平年间,关中李榷等人作乱,董遇和他哥哥便投朋友段煨处。

董遇和他哥哥入山打柴,背回来卖几个钱(维持生活),每次去打柴董遇总是带着书本,一有空闲,就拿出来诵读,他哥哥讥笑他,但他还是照样读他的书。

董遇对《老子》很有研究,替它作了注释;对《春秋左氏传》也下过很深的功夫,根据研究心得,写成《朱墨别异》。

附近的读书人请他讲学,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没有时间。

”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

有人问“三余”是什么?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

冬天,没有多少农活。

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答案】1.①背②背弃,辜负③见同“现”④拜见 2.C 3. 见译文。

4.这句话是为了启发别人自学的积极性而说的,它的用意是要求人们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用心思考,以达到“其义自见”的目的。

司马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司马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司马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司马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司马光...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司马光传》文言文阅读材料原文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

父池,天章阁待制。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

自是手不释书。

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

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

"乃簪一枝。

从庞籍辟,通判并州。

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夏人蚕食其地,为河东患。

籍命光按视,光建:"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

"籍从其策。

而麟将郭恩勇且狂,引兵夜渡河,不设备,没于敌,籍得罪去。

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

籍没,光升堂拜其妻如母,抚其子如昆弟,时人贤之。

改直秘阁、开封府推官。

交趾贡异兽,谓之麟,光言:"真伪不可知,使其真,非自至不足为瑞,愿还其献。

"又奏赋以风。

修起居注,判礼部。

有司奏日当食,故事食不满分,或京师不见,皆表贺。

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

"从之。

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

谏官范镇首发其议,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死争。

至是,复面言:"臣昔通判并州,所上三章,愿陛下果断力行。

"帝沉思久之,曰:"得非欲选宗室为继嗣者乎?此忠臣之言,但人不敢及耳。

"光曰:"臣言此,自谓必死,不意陛下开纳。

《司马光好学》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司马光好学》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司马光好学》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原文司马温公幼时,患记忆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已。

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曰:“书不可不成诵。

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作品注释1: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追赠以温国公的称号,故称司马温公。

2:患:担忧,忧虑。

3:不若:比不上。

若:如。

4:众:众多。

5:既:已经。

6:迨:到;等到。

7:倍诵:背诵。

倍:通“背”,背诵。

8:乃:于是,就,才。

9:尝:曾经。

10:或:有时11:咏:吟咏。

12: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这件事。

这里借此指专心读书。

13:绝编: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编木简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

14:中夜:半夜。

作品译文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比不上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背的烂熟于心为止。

(因为)司马光读书时下的功夫多,收获就长远,(所以)他精心背诵过的内容,就能终生不忘。

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

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韵,收获就会非常大了!”作品启示我们应该学习司马光勤能补拙,多吟诵,多思考的学习特点。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揭示了一个人是否成才不是先天的聪慧,而是后天的努力。

学习特点勤能补拙,刻苦,多思考,抓紧时间。

文言知识释“俟”上文“俟能讽诵乃已”中的“俟”,指等候,句意为等候能够熟练背诵为止。

又,“有人俟于东城”,意为有人在东城墙下等候我。

又,“俟主人出,盗则入室”,意为等候主人出门,小偷便入室偷窃。

又,《捕蛇者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意为用来等候那观察民风的人得到了这篇文章。

初中语文部编版中考经典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共10篇,附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部编版中考经典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共10篇,附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5分)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

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已。

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

”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曰:“书不可不成诵。

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选自《三朝名臣言行录》)1.文中“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中“患”的意思是。

(1分)2.司马光关于学习的观点是什么?(2分)3.简要概括选文所写司马光在学习上的特点。

(2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

(5分)秦良玉,忠州人,嫁石砫宣抚使马千乘①。

万历二十七年,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粮自随,与副将周国柱扼贼邓坎②。

明年正月二日,贼乘官军宴,夜袭。

良玉夫妇首击败之,追入贼境,连破七寨,大败贼众,为南川路③战功第一。

贼平,良玉不言功。

其后,千乘为部民所讼,瘐死云阳狱,良玉代领其职。

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

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

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

(选自《明史·秦良玉传》)【注】①石砫:地名,宣抚使:当地土司。

②邓坎:地名。

③南川路:指秦良玉所带的南川路。

1.“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句中的“征”字在文中的意思是。

(1分)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记叙的秦良玉的主要事迹。

(2分)3.结合短文内容,说说秦良玉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陆九渊,字子静。

生三四岁,问其父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

遂深思,至忘寝食。

及总角①,举止异凡儿,见者敬之。

谓人日:“闻人诵伊川②语,自觉若伤我者。

”又日:“伊川之言,奚为③与孔子、孟子之言不类?近见其间多有不是处。

”初读《论语》,即疑有子④之言支离。

他日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者日“四方上下日宇,往古来今日宙”,忽大省曰:“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司马光好学的文言文翻译及拓展

司马光好学的文言文翻译及拓展

司马光好学的文言文翻译及拓展司马光好学是中国古代勤学励志的典故之一。

下面是店铺想跟大家分享的司马光好学的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浏览。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司马光好学宋代:朱熹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

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

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选自朱熹编辑的《三朝名臣言行录》)司马光好学的文言文翻译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比不上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背的烂熟于心为止。

(因为)司马光读书时下的功夫多,收获就长远,(所以)他精心背诵过的内容,就能终生不忘。

司马光曾经说:“ 读书不能不背诵。

当你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韵,收获就会非常大了!”司马光好学的字词解析:1、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追赠以温国公的称号,故称温国公。

2、患:担忧,忧虑。

3、不若:比不上。

4、众:众多。

5、既:已经。

6、迨:到;等到。

7、倍诵:“倍”通“背”,背诵。

8、乃:于是,就。

9、尝:曾经。

10、或:有时。

11、咏:吟咏。

12、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

这里借此指专心读书。

13、绝编: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周易》,“韦编三绝”(意思是,翻阅的次数多了,编木简的牛皮绳子被多次折断),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

14、终夜:半夜【拓展】1、朱熹(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1)简介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

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

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等职,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

文言文《宋史司马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宋史司马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神宗即位,擢为翰林学士..,光力辞。

帝曰:“古之君子,或学而不文,或文而不学,惟董仲舒、扬雄兼之。

卿有文学,何辞为?”对曰:“臣不能为四六..。

”帝曰:“如两汉制诏可也;且卿能进士取高第,而云不能四六,何邪?”竟不获辞。

光常患历代史繁,人主不能遍鉴,遂为《通志》八卷以献。

英宗悦之,命置局秘阁,续其书。

至是,神宗名之曰《资治通鉴....》,自制《序》授之,俾日进读。

安石得政,行新法,光逆疏其利害。

迩英进读,至曹参代萧何.....事。

帝曰:“汉常守萧何之法不变,可乎?”对曰:“宁独汉也,使三代之君常守禹、汤、文、武之法,虽至今存可也。

汉武取高帝约束纷更,盗贼半天下;元帝改孝宣之政,汉业遂衰。

由此言之,祖宗之法不可变也。

”帝问光,光曰:“布法象魏,布旧法也。

诸侯变礼易乐者,王巡守则诛之,不自变也。

刑新国用轻典,乱国用重典,是为世轻世重,非变也。

且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

”侍讲吴申起曰:“光言,至论也。

”它日留对,帝曰:“今天下汹汹者,孙叔敖所谓‘国之有是,众之所恶’也。

”光曰:“然。

陛下当论其是非。

今条例司所为,独安石、韩绛、惠卿以为是耳,陛下岂能独与此三人共为天下邪?”帝欲用光,访之安石。

安石曰:“光外托劘上之名,内怀附下之实。

所言尽害政之事,所与尽害政之人,而欲置之左右,使与国论,此消长之大机也。

光才岂能害政,但在高位,则异论之人倚以为重。

韩信立汉赤帜,赵卒气夺,今用光,是与异论者立赤帜也。

”元祐元年复得疾。

是年九月薨,年六十八。

(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B.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C.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D.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

司马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司马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20XX年司马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司马光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希望能帮到你。

《司马光传》文言文阅读材料原文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

父池,天章阁待制。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

自是手不释书。

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

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

”乃簪一枝。

从庞籍辟,通判并州。

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夏人蚕食其地,为河东患。

籍命光按视,光建:“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

”籍从其策。

而麟将郭恩勇且狂,引兵夜渡河,不设备,没于敌,籍得罪去。

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

籍没,光升堂拜其妻如母,抚其子如昆弟,时人贤之。

改直秘阁、开封府推官。

交趾贡异兽,谓之麟,光言:“真伪不可知,使其真,非自至不足为瑞,愿还其献。

”又奏赋以风。

修起居注,判礼部。

有司奏日当食,故事食不满分,或京师不见,皆表贺。

光言:“四方见,京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1/ 2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

”从之。

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

谏官范镇首发其议,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死争。

至是,复面言:“臣昔通判并州,所上三章,愿陛下果断力行。

”帝沉思久之,曰:“得非欲选宗室为继嗣者乎?此忠臣之言,但人不敢及耳。

”光曰:“臣言此,自谓必死,不意陛下开纳。

”帝曰:“此何害,古今皆有之。

”光退未闻命,复上疏曰:“臣向者进说,意谓即行,今寂无所闻,此必有小人言陛下春秋鼎盛,何遽为不祥之事?小人无远虑,特欲仓卒之际,援立其所厚善者耳。

‘定策国老’‘门生天子’之祸,可胜言哉?”帝大感动曰:“送中书。

”光见韩琦等曰:“诸公不及今定议,异日禁中夜半出寸纸,以某人为嗣,则天下莫敢违。

朱熹《司马光好学》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朱熹《司马光好学》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朱熹《司马光好学》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司马光好学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②,迨③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三朝名臣言行录》)【注释】①司马温公:司马光。

①下帷绝编: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这件事。

这里借此指读书专心。

绝编:这里指读书刻苦。

①迨dài:等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乃.终身不忘也乃:________(2)思.其义思:______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

3.本文中能表现主旨(中心思想)的句子是?请结合文章说明理由。

【答案】1.才思考/想2.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

3.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两句都可以,任选一句)理由:(1)整篇文章都围绕着“诵”写,司马光担心自己诵诗不如人,别的兄弟会诵了就有了更多的玩耍时间,司马光苦读终有收获。

(2)本句照应了前文的内容。

(3)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1)“乃终身不忘也”的句意是:才能做到终身不忘。

乃:才。

(2)“思其义”的句意是:想想它的意思。

思:思考。

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

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在此题中,要注意“既(已经)、成(完成,达到)、游(玩耍、游戏)、息(休息)”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3.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和写作思路分析。

本文讲的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幼年时,在“患记不若人”的情况下,严以律己,争分夺秒,独自苦读,最终学有所成的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展延伸--司马光好学
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②,迨③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三朝名臣言行录》)【注释】①司马温公:即司马光(1019—1086年),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曾主编过《资治通鉴》。

②下帷绝编:“下帷”,是指东汉儒生董仲舒放下帷帐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绝编”,是指孔子读《易》时,好几次把穿简(书)的牛皮绳子翻断了,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

③迨(dài):等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患记问不若人()②众兄弟既成诵()
③温公尝言()④乃终身不忘也().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迨能倍诵乃止蒙乃始就学
B、患记问不若人卿言多务,孰若孤?
C、或在马上或以钱币乞之
D、其所精
诵咏其文、思其义
3、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①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②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

4、本文中能表现主旨(中心思想)的句子是(2分)()
A.用力多者收功远。

B.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

C.书不可不成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5、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一人苦读。

我们学过一些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请你列举一个:。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