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详解
高等动植物的个体发育PPT课件

受精极核先分裂
基细胞
顶细胞
受精卵开始分裂
胚乳极核分裂的越来越多
球状胚体
大型泡状细胞
胚
柄
胚根 胚轴 胚 胚芽 子叶
返回
蛙受精卵 的特点:
动物极:卵黄少、比重小、颜色深
植物极:卵黄多、比重大、颜色浅
意义:动物极朝上,可以吸收大量的太阳
辐射能,从而保证胚胎发育所需的温度条 件。
卵裂
卵裂
卵 裂
卵裂
卵裂
蛙的个体发育特点
囊胚特点:含有囊胚腔 原肠胚特点:原肠腔、三个胚层、胚孔 胚的发育:受精卵经细胞有丝分裂、组织器官分化, 形 成幼体的过程
胚后发育:幼体从卵膜里孵化出来或从母体里生出来,
并发育成成体(性成熟的个体)的过程
课堂练习
1.种子胚乳发育过程胚乳核中 染色体来自父本的有[ D
A.8、16、16
C.16、16、24
B.8、16、24
D.16、16、16
6、下列不属于胚后发育的是 ( A ) A、鱼的受精卵发育成鱼苗 B、蝌蚪从卵膜里孵化出来 C、家蚕发育成蚕蛾
后发育成青蛙 D、小鸡破壳而出后发育成鸡
7、青蛙由于下列哪个胚层的发育而具有感受刺激并发生 反应的功能( C ) A、内胚层 B、中胚层 C、外胚层 D、外胚层和内胚层
]
A.1/2 C.3/4
B.2/3 D.1/3
2. 一个西瓜中有很多种子,这是因为 西瓜花有 [ B ]
A.多个雌蕊 B.多个胚珠
C.多个子房
D.多层珠被
3. 玉米的卵细胞内有10条染色体,那 么,它的受精卵、胚芽细胞、胚乳 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依次为[ A ]
A.20、20、30 C.20、10、30
最新-高中生物 高等动物(青蛙)的个体发育蛙的胚胎发育

高等动物(青蛙)的个体发育蛙的胚胎发育概括
(1)卵裂期这时期弱端黄卵进行不均等分裂。
经过几次分裂,形成一团细胞,动、植物极细胞大小悬殊。
(2)囊胚期在继续分裂过程中,细胞数目增多,细胞产生的液态代谢产物集中在中心,细胞向四周飘移,围成一个空心的球体,这时的胚体叫囊胚,囊胚内部出现偏于动物极、充满流体的囊胚腔。
(3)原肠胚期囊胚后期,在赤道线下出现一条月牙形的浅沟,浅沟的背缘叫背唇。
背唇出现以后,动物极细胞分裂卷入囊胚腔。
与此同时,植物极细胞也由背唇下卷入囊胚腔。
先前出现的浅沟两端继续向下延伸,最终形成一个环状裂隙,称为胚孔(原口)。
胚孔外周的细胞继续内卷,而胚孔中心始终堵塞着一团原来植物极的细胞,称为卵黄栓。
那些内卷的细胞在原来囊胚腔处围成一个新的空腔,叫原肠腔。
这时的胚体称为原肠胚。
原肠胚早期的特点是胚体出现了两层细胞,围绕原肠腔的一层,称为内胚层,包围胚体体表的一层称为外胚层。
原肠胚进一步发育,开始三胚层分化:即原肠腔顶壁的细胞分化为中胚层,中胚层包围着全部由内胚层细胞构成的原肠。
(4)神经胚期外胚层形成一片神经板,进而围成一条神经管。
神经营前端膨大发育成脑,其余发育成脊髓。
同时,在神经管下方,中胚层细胞形成一条棒状实心结构,即脊索。
在中胚层不断发育过程中,中胚层又分化出脏壁中胚层和体壁中胚层,它们两者之间的空腔,即为体腔。
蛙的个体发育在形态结构上有变态的特征。
各种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都要形成内、中、外三胚层,再由这三胚层发育成动物的各种组织、器官和系统。
高二生物的个体发育

生物的个体发育一、重点知识(一)植物的个体发育生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被子植物个体发育主要包括胚的发育和胚乳发育(均在胚珠内进行),此外还包括种子萌发成幼苗、幼苗生长和发育,直至达到性成熟。
(二)动物的个体发育二、例题分析第一阶梯[例1]花生种子贮存养料的结构是由下列哪项发育而来的?[ ]A、顶细胞B、基细胞C、受精极核D、卵细胞解析:本题常见的错误是选C,原因是对植物胚的发育知识理解不深。
花生是双子叶植物,成熟的种子中无胚乳,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中,而子叶又是胚的组成部分,胚是由受精卵经一次横分裂后形成的顶细胞发育而成的。
答案:A [例2]下列关于被子植物个体发育的结论正确的是[ ]A、受精卵→胚→种子→植株B、受精卵→胚→植株C、受精极核→胚乳→种子→植株D、受精极核→胚乳→植株解析:当被子植物完成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后,受精卵在胚珠内发育成胚,而胚是下一代植物体的幼体,以后当种子萌发时,胚就可以发育长成新植株。
A答案错误之处在于胚是种子中的主要部分,不能发育成种子,种子是由胚珠发育形成的。
C、D错误之处在于胚乳是种子中贮存营养物质的结构,不能发育成植株。
答案:B[例3]进行卵式生殖的生物产生的卵细胞比精子大得多,其生物学意义在于 [ ]A、利于受精作用B、可携带更多的遗传物质C、利于胚胎发育D、利于胚后发育解析:卵式生殖是有性生殖的最常见形式,卵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经过两次不等分裂后形成的,这种不等分裂并非使遗传物质,而是使更多的营养物质(如动物卵细胞的卵黄等)进入卵细胞,这些营养物质对维持受精卵卵裂及其后的胚胎发育是必需的。
就胚后发育来看,幼体可通过摄取外界的营养物质满足自身的需要。
答案:C提示与思考:从本题提供的信息:“胚胎发育、胚后发育”,应是指动物的发育。
相对于卵生动物来说,胎生动物的卵细胞内携带的卵黄却比前者少得多,你能说出其原因吗?第二阶梯[例1]高等动物的生命周期可概括如下:(已知成体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

一、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1.起点::受精卵。
2.过程:受精卵幼体性成熟的个体。
3.概念(1)胚胎发育:受精卵发育成为幼体的过程。
(2)胚后发育:幼体从卵膜孵化出来或从母体生出来后,发育成为性成熟个体的过程。
皮肤和胃分别是由哪些胚层发育而成的?二、胚胎发育1.过程受精卵卵裂概念:受精卵早期的细胞分裂囊胚原肠胚幼体:已经经过细胞分化,形成了具有组织、器官的完整个体2.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个体发育的特点及意义(1)特点:胚胎发育早期,具有羊膜和羊水。
①羊膜:指胚胎发育早期,从胚胎四周的表面开始,形成的围绕胚胎的胚膜的内层。
②羊水:羊膜内的液体。
(2)意义①保证了胚胎发育所需的水环境。
②具有防震和保护作用。
使动物增强了对陆地环境的适应能力。
【思考·提示】皮肤由外胚层和中胚层发育而成,胃由中胚层和内胚层发育而成。
三、胚后发育核心知识一、胚胎发育1.过程受精卵:卵黄富含营养物质,卵裂:受精卵早期的有丝分裂多细胞球状胚,继续细胞分裂,内部形成空腔囊胚:里面的空腔称囊胚腔,表层细胞向内运动形成内层细胞;进一步在内外细胞层之间形成一个新细胞层成都家教、绵阳家教原肠胚:有外、中、内三个胚层;中间具有原肠腔和缩小的囊胚腔,细胞进一步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幼体2.营养供给哺乳动物胚胎发育早期所需营养物质由卵黄提供,后期由母体通过胎盘提供。
其他动物的胚胎发育所需营养均由卵黄提供。
【特别提醒】(1)囊胚与胚囊不同。
囊胚是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一个特定时期,此时的胚胎是一个内部有囊胚腔的球状胚。
而胚囊是被子植物雌蕊中属于子房中胚珠的组成部分。
(2)胚胎发育各期的细胞,越早期的细胞分化程度越低,其全能性越高,受精卵的全能性最高。
1.能正确表示高等动物个体发育顺序的是( )A.卵→幼体→成体B.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组织、器官分化C.受精卵→幼体→成体D.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组织、器官分化解析:选C。
1.动物的繁殖与个体发育

水螅出芽生殖
再生(断裂):动物体一部分在损坏、 脱落后,重新恢复其丧失的部分,以保证 个体的完整性。水螅、涡虫、蚯蚓。
有性繁殖
是动物界的一般规律,为较高等的繁殖方式。通 常有二个亲本,每一亲本各产生一种特殊的细胞, 称为配子(卵细胞、精子),雌雄配子结合产生 新个体的过程。
根据产生配子的亲体异同:
低等动物繁殖力大,高等种类则相对 小,这与对幼体的保护程度有关。
繁殖力的高低取决于三个因素:
1 性成熟的速度
蚜虫:30~35天
田鼠:2个月(60天)
类人猿:15~20年
(5475~7300天)
2 每次产仔数目
人蛔虫:20万粒/每昼夜 家蝇:100~200粒/每次 灵长类,鲸类:每胎产一仔
3 每年繁殖次数
卵裂
囊胚的形成:卵裂后期,成团的分裂球排列成
单层,似球体,进入囊胚期。
原肠胚的形成:
五种方式 内陷:植物性极细胞层向囊胚层陷入形成二胚层 (海星、海胆) 内移:囊胚的部分细胞移入囊胚腔排列形成内胚层 (水螅、水母、石灰海绵、苔藓虫) 分层:囊胚层细胞分裂成二层形成内胚层(水螅水母) 内转(内卷):细胞从胚孔边缘向内转,伸展形成 内胚层,发成于盘裂形成的囊胚。(头足类、鱼类) 外包:动物极细胞分裂快,向下包在植物性极细胞 外面,形成内胚层,多见于实囊胚(软体动物)
胚层的分化
外胚层 皮肤的衍生物(皮肤腺、羽毛、发、 鳞、甲等)、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的两端。 中胚层 真皮、骨骼、肌肉、循环、排泄和 生殖器官的大部分,脂肪组织、结缔组织、 体腔膜、系膜等
内胚层 消化到和呼吸道的上皮,肺、肝及 咽部衍生的腺体(甲状腺、胸腺),泌尿系 统的大部分,尿道及附属腺的上皮等。
雌雄同体:一个亲体产生两种配子。
什么是个体发育

2、变态发育:幼体和成体差别很大,而且形态的 改变又是集中在短期内完成的.
小结:
动物的个体发育
胚胎发育
胚后发育
受 精 卵
卵 裂
囊 胚
原 肠 胚
组织、器 官和系统 的分化
幼 体
成 体
练习
1. 除哪项外,其余都是原肠胚的特点[ B ]
A.胚胎从两个胚层发育成三个胚层 B.胚胎已发育成球状且出现了囊胚腔 C.同时具有囊胚腔和原肠腔 D.胚的外面生有胚孔
卵裂所需的营养主要由卵黄供应,无法从外界获 得
从囊胚开始发育的过程 :海星
囊胚腔 囊胚
外胚层 及 (
中胚层 原 有
原 肠 腔
内胚层 原
肠 腔 出
三 个 胚
肠 现层
腔 )分
原肠胚
化
原肠胚的发育
表皮及其附属结构 囊胚腔 外
原肠腔 胚
原肠胚
层
神经系统和感觉 器官
脊索、真皮、肌肉
进一步 三胚层 中胚层 内脏器官的外膜
C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动物的个体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它在
卵裂过程中.下列曲线正确的是 A C D
A
B
C
D
7、在人体等高等动物胚的发育过程 中,不能作为胚胎干细胞来源的是
哪个时期 ( D )
A.卵裂期 B.囊胚期 C.原肠胚早期 D.原肠胚后期
2、下列动物胚后发育不属于变态发育
D 的是(
)
A、青蛙
B、菜青虫
C、苍蝇
D、蛇
B 3、鸡蛋孵化成小鸡,属于( )
A、个体发育 B、胚胎发育 C、胚后发育 D、变态发育
4、下列有关动物个体发育的叙述正确的
第二章多细胞动物的胚胎发育_动物生物学

一、动物的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的概念1、个体发育(ontogeny)是指多细胞动物体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器官形成,直到性成熟的全过程。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
2、系统发育(phylogeny)也称系统发展,是与个体发育相对而言的,它是指某一个类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二、卵细胞的极性、卵裂的形式(一)卵细胞的极性卵细胞的极性(图2-1-1 卵细胞的极性)是指卵细胞的内部结构是非均向性的即细胞核的位置和细胞质分布的不对称性。
通常将卵黄多的一端称为植物极,另一端称为动物极。
(二)卵裂的形式卵裂(cleavage)(图2-1-2 卵裂)即是受精卵进行分裂。
根据不同类动物卵内卵黄多少及分布情况的不同,将受精卵的卵裂分为:1、完全卵裂:多见于少黄卵,整个卵细胞都进行分裂。
完全卵裂又包括等裂和不等裂。
①等裂:是指卵黄少、分布均匀、形成的分裂球大小相等,如文昌鱼、海胆等。
②不等裂:是指卵黄分布不均匀,形成的分裂球大小不等,如多孔动物、蛙类等。
2、不完全卵裂:多见于多黄卵。
由于卵黄多,分裂受阻,受精卵只在不含卵黄的部位进行分裂。
不完全卵裂又包括盘裂和表裂两种:①盘裂:指分裂区只限于胚盘处的分裂。
如乌贼、鸡卵等。
这是由于卵黄物质多,细胞核和细胞质集中于卵一端的缘故。
②表面卵裂:分裂区只限于卵的表面的分裂。
如昆虫卵。
这是由于大量卵黄集中在卵的中央所致(图2-1-3 龙虾的表面卵裂)。
(二)卵裂的形式卵裂(cleavage)(图2-1-2 卵裂)即是受精卵进行分裂。
根据不同类动物卵内卵黄多少及分布情况的不同,将受精卵的卵裂分为:1、完全卵裂:多见于少黄卵,整个卵细胞都进行分裂。
完全卵裂又包括等裂和不等裂。
①等裂:是指卵黄少、分布均匀、形成的分裂球大小相等,如文昌鱼、海胆等。
②不等裂:是指卵黄分布不均匀,形成的分裂球大小不等,如多孔动物、蛙类等。
2、不完全卵裂:多见于多黄卵。
由于卵黄多,分裂受阻,受精卵只在不含卵黄的部位进行分裂。
高中生物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42
DNA 4→8 8
8
8 44 4 4 2
染色单体 0 →8 8
8
8 44 4 0 0
染 色 体
DNA
练习 .下图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某个时 期,据图回答
(1)此细胞有 8 条染色体、 0 条染色单体、 8 个DNA分子 4 对同源染色体。
(2)它在进入分裂期之前的间期
细胞中有 4 条染色体、 8 条染色单体、 8 DNA分子、 2 对
供营养 物质
精子(1)
卵细胞 n 受精卵
(1)
2n
n
顶细胞 2n
基细胞 2n
球状 胚体
2n
胚芽 胚轴 胚根
萌发
胚 幼苗 2n
供营养 物质
成熟
胚柄 (大型泡状细胞)
植株
2n
胚芽
胚 胚轴
胚根 子叶
茎、叶
根茎之间部分
根 提供养料
大豆种子的发育过程
四、生物的个体发育 (二)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
卵裂
卵裂
卵裂
2、有性生殖 主要是配子生殖
配子:有性生殖细胞,分雄配子和雌配子两种
同配子生殖 雌雄配子大小相近
(1)方式 异配子生殖 雌配子比雄配子大
卵式生殖 雌配子(卵细胞)比雄配子(精子)
大很多
(2)概念: 雌配子 结合 合子 发育 新个体
P100
雄配子
如受精卵
(3)特点:后代体内的遗传物质来自于双亲,具备双亲的
3、意义: 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
P100
(一)、精子有形成
三、减数分裂 (一)、精子有形成 减数第一次分裂
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联会配对 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大小一般相同 一条来自于父方,一条来自于母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 发 育
分化
组织、器官分化 系统形成
胚
幼体 (从卵膜中孵化或母体生出)
后
温度等外界因素
发
育
成体
巩固练习:
1、能正确表示高等动物个体发育顺序的是(B ) A、卵 幼体 成体 B、受精卵 幼体 成体 C、受精卵 卵裂 囊胚 原肠胚 组织器官的分化 D、卵 卵裂 囊胚 原肠胚 组织器官的分化
2、人体的皮肤来源于( D ) A、内胚层 B、外胚层 C、中胚层 D、外胚层和中胚层
试管婴儿技术是体外受精、胚胎 移植等人工助孕技术的俗称,是一 项结合胚胎学、内分泌、遗传学以 及显微操作的综合技术。它是将精 子和卵子置于体外利用各种技术使 卵子受精,培养几天后移入子宫, 使女性受孕生子。
这是1979年9月7日,世界上第 一个试管婴儿路易丝·布朗和她的父 母一起在芝加哥的电视节目中和观 众见面。
原肠胚
组织 器官 系统的分化与形成
外胚层 中胚层 内胚层
表皮及其附属结构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脊索、真皮、肌肉 内脏器官的外膜 排泄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
消化道上皮、呼吸道上皮 腺体(如肝、胰等)
鸡的胚胎
人类胚胎第8周时在子宫内的照片
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类在胚胎发育早期,从胚胎四周的表 面开始形成围绕胚胎的胚膜。胚膜的内层称为羊膜。由羊膜 所包围的腔称羊膜腔。腔内充满羊水,胚胎悬浮其中。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
新野一高
王怡娜
动物个体发育阶段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可以分为: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
胚胎发育
受精卵发育为幼体
胚后发育
幼体从卵膜内孵化出来→成体 (如卵生动物)
幼体从母体内生出来→成体
(如胎生或卵胎生动物)
胚胎发育
受精卵
卵裂
囊胚
原肠胚
分化
分化 组织、器官、 发育
幼
系统的分化
体
与形成
囊胚
羊膜的出现在动物的进化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类,生殖和发育 过程已完全摆脱了水的束缚,羊膜内有充足的 羊水,解除在个体发育中对外界水环境的依赖, 为脊椎动物的完全陆生打下基础,同时羊水能 缓冲震荡,防止内部的胚胎机械损伤。
胚胎发育过程是在自己营造的一个安全的 水环境中进行。
胚后发育
3、婴儿发育成为成人的过程叫( C ) A、个体发育 B、胚胎发育 C、胚后发育 D、变态发育
知识扩展
人的胚胎发育
人类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25周年
1978年7月25日,英国专家 Steptoe和Edowrds定制了世界上第 一个试管婴儿,称为人类医学史上 的奇迹。被公认为20世纪最重大的 科技成就之一,并作为不孕症的一 种主要治疗手段被接受。
胚后发育是指由幼体从卵膜内孵化出来 (卵生动物)或从母体生出来(胎生动物) 并发育为成体的过程。胚后发育主要是指 身体的长大和生殖器官逐渐成熟.
1、常态发育:脊椎动物中的鱼类、爬 行动物、鸟类和哺乳类2、变态发育:蛙、源自虫、蚕等高等动物个体发育总结
受精卵
卵裂
胚
囊胚 (具囊胚腔)
胎 分化 发
个育
原肠胚 (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