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实验报告七

合集下载

电子实习单片机实验报告

电子实习单片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单片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

2. 掌握单片机编程的基本方法,包括汇编语言和C语言。

3. 学会使用Keil uVision等集成开发环境进行单片机程序的开发和调试。

4. 通过实验,了解单片机在实际应用中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设备1. 单片机实验板2. 电脑3. 示波器4. 信号发生器5. 电源6. 电阻、电容、电位器等电子元器件三、实验内容1. 单片机最小系统搭建- 搭建单片机最小系统,包括时钟电路、复位电路、电源电路等。

- 测试单片机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2. LED流水灯实验- 利用单片机的I/O口控制LED灯的亮灭,实现流水灯效果。

- 通过编程实现LED灯的移位控制,观察流水灯的动态效果。

3. 按键输入实验- 设计按键输入电路,实现按键控制LED灯的亮灭。

- 编写程序,实现按键去抖动功能,确保按键信号的稳定性。

4. 定时器实验- 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实现定时功能,例如定时闪烁LED灯。

- 编写程序,设置定时器的时间间隔,观察LED灯的闪烁频率。

5. 串口通信实验- 配置单片机的串口通信参数,实现单片机与电脑之间的数据传输。

- 编写程序,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测试串口通信的稳定性。

四、实验步骤1. 单片机最小系统搭建- 根据实验板说明书,连接时钟电路、复位电路、电源电路等。

- 测试单片机的电源电压和复位功能。

2. LED流水灯实验- 编写程序,初始化I/O口,设置LED灯的移位控制方式。

- 编写延时函数,实现LED灯的动态效果。

- 将程序烧录到单片机中,观察LED流水灯效果。

3. 按键输入实验- 设计按键输入电路,连接到单片机的I/O口。

- 编写程序,实现按键的读取和去抖动功能。

- 将程序烧录到单片机中,测试按键输入功能。

4. 定时器实验- 配置单片机的定时器参数,设置定时器的时间间隔。

- 编写程序,实现定时器的中断处理,控制LED灯的闪烁。

- 将程序烧录到单片机中,观察LED灯的闪烁频率。

单片机实验报告

单片机实验报告

单片机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单片机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编程,深入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掌握单片机系统的设计、开发和调试方法,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1、单片机开发板2、计算机3、编程软件(如 Keil)4、下载器5、示波器6、万用表三、实验内容1、点亮 LED 灯通过编写简单的程序,控制单片机的引脚输出高低电平,从而点亮或熄灭连接在该引脚上的 LED 灯。

这是单片机最基础的操作之一,旨在熟悉单片机的编程环境和引脚控制方式。

2、数码管显示利用单片机驱动数码管,实现数字的显示。

需要了解数码管的工作原理和驱动方式,通过编程控制数码管的段选和位选信号,显示不同的数字。

3、按键输入设计按键电路,通过读取按键的状态,实现对单片机系统的输入控制。

例如,通过按键切换不同的显示模式或控制其他外部设备。

4、定时器/计数器应用使用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功能,实现定时、计数等操作。

例如,设计一个定时闪烁的 LED 灯,或者通过计数器统计外部脉冲的个数。

5、串口通信实现单片机与计算机之间的串口通信,将单片机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计算机上进行显示和处理,或者接收计算机发送的指令对单片机系统进行控制。

四、实验原理1、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单片机通常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包括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I/O 口)、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等部分组成。

2、编程语言本次实验采用 C 语言进行编程。

C 语言具有简洁、高效、可移植性强等优点,非常适合单片机的开发。

3、引脚功能单片机的引脚分为电源引脚、时钟引脚、复位引脚、I/O 引脚等。

通过对这些引脚的合理配置和控制,可以实现各种功能。

4、数码管驱动原理数码管分为共阴极和共阳极两种类型。

通过控制数码管的段选和位选信号,可以使数码管显示不同的数字和字符。

5、按键检测原理按键通常采用上拉电阻或下拉电阻的方式连接到单片机的I/O 引脚。

单片机实验报告 附含说明书

单片机实验报告  附含说明书

第一章 DICE-5208K开发型单片机综合实验仪概述一、系统简介DICE-5208K型单片机实验系统由DICE-5208K开发型单片机综合实验箱、DICE-3000型仿真器、扩展卡和DICE-51仿真开发系统软件等组成。

是《MCS-51单片机原理与接口》、《单片机控制技术》、《C8051Fxxx高速SOC单片机原理及应用》、《EDA》、《VHDL硬件描述语言》、《CPLD/FPGA应用基础》等课程教学的配套实验设备。

新增加了几乎所有最实用、新颖的接口电路(如1 WIRE /I2C/SPI总线等)和通讯类接口实验(如USB2.0通讯/TCP/IP网络通讯/CAN总线/红外线收发等)。

可进行MCS-51、C8051F嵌入式单片机、CPLD/FPGA等课程的开放式实验教学。

二、主要特点1.该实验系统配置DICE-3000型高性能MCS-51硬件仿真器,64K数据空间,64K程序空间全部开放,不占用CPU资源,采用双CPU模式,仿真CPU和用户CPU独立运行,上位仿真软件支持汇编、C语言、PL/M语言。

可运行于WIN98/2000/NT/XP操作系统平台。

2.实验系统带有ISP在线下载电路,学生在完成实验后可脱离仿真机和PC机独立运行学生自行设计的单片机系统。

(可在线编程AT89S51/52/53系列单片机)。

3.该实验系统可扩展C8051F020嵌入式实验开发模块, 并配有DICE-EC5型USB高速通讯仿真器,通过4脚的JTAG接口可以进行非侵入式、全速的在线系统调试、仿真;集成开发环境支持Silicon Labs IDE和KEIL C软件。

4.该实验系统可扩展CPLD/FPGA模块,并配有相应的并口下载电路,轻松变成一台EDA实验开发平台。

5.该实验系统可扩展“数控式电子演示装置”,该装置是本公司的专利产品,结合上位演示软件和USB接口,可为该实验系统扩展多达十五个生动、形象、复杂的实验,其中大部分是闭环实验,实验践性非常强。

单片机实训报告总结

单片机实训报告总结

单片机实训报告总结篇一:51单片机实训报告“51单片机”精简开发板的组装及调试实训报告为期一周的单片机实习已经结束了。

通过此次实训,让我们掌握了单片机基本原理的基础、单片机的编程知识以及初步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实用技术,了解“51”单片机精简开发板的焊接方法。

同时培养我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培养了我们团结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与严谨的科学作风。

此次实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实训目的1.了解“51”精简开发板的工作原理及其结构。

2.了解复杂电子产品生产制造的全过程。

3.熟练掌握电子元器件的焊接方法及技巧,训练动手能力,培养工程实践概念。

4.能运用51单片机进行简单的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硬件设计。

5.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硬件、软件调试方法二、实验原理流水灯实际上就是一个带有八个发光二极管的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即为由发光二极管、晶振、复位、电源等电路和必要的硬件组成的单个单片机。

它的电气性能指标:输入电压:~6V,典型值为5V。

可用干电池组供电,也可用直流稳压电源供电。

如图所示:本流水灯实际上就是一个带有八个发光二极管的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即为由发光二极管、晶振、复位、电源等电路和必要的硬件组成的单个单片机。

三、硬件组成1、晶振电路部分单片机系统正常工作的保证,如果振荡器不起振,系统将会不能工作;假如振荡器运行不规律,系统执行程序的时候就会出现时间上的误差,这在通信中会体现的很明显:电路将无法通信。

他是由一个晶振和两个瓷片电容组成的,x1和x2分别接单片机的x1和x2,晶振的瓷片电容是没有正负的,注意两个瓷片电容相连的那端一定要接地。

2、复位端、复位电路给单片机一个复位信号(一个一定时间的低电平)使程序从头开始执行;一般有两中复位方式:上电复位,在系统一上电时利用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的原理给系统一个短时的低电平;手动复位,同过按钮接通低电平给系统复位,时如果手按着一直不放,系统将一直复位,不能正常。

单片机实验报告

单片机实验报告

单片机实验报告班级:09050541学号:0905054116姓名:王昆鹏实验1 P1口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P1口的使用方法。

2.学习延时子程序的编写和使用。

二、实验设备:CPU挂箱、8051CPU模块三、实验内容:1.P1口做输出口,接八只发光二极管,编写程序,使发光二极管循环点亮。

四、实验原理:P1口为准双向口,P1口的每一位都能独立地定义为输入位或输出位。

作为输入位时,必须向锁存器相应位写入“1”,该位才能作为输入。

软件延时,如果用c编程时,通过使用keil的软件模拟,调试观察子函数(delay)延时时间。

(具体延时可以自行设定)使用汇编语言的软件延时,可以计算其指令的周期数,大概估算其软件延时。

五、实验原理图:P1口输出、输入实验六、实验步骤:执行程序:P1.0~P1.7接发光二极管L1~L8。

七、程序框图:循环点亮发光二极管(具体延时可以自行设定)八、程序代码NAME T1_1ORG 0000HLJMP STARTORG 0030HSTART: MOV A,#0FEH //将1111 1110赋给A LOOP: RL A //A循环左移MOV P1,A //把A赋给端口P1LCALL DELAY //延时0.16sJMP LOOP //循环;延时函数DELAY: MOV R1,#200DEL1: MOV R2,#200DEL2: DJNZ R2,DEL2DJNZ R1,DEL1RETEND实验2 中断口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习外部中断技术的基本使用方法。

2.学习中断处理程序的编程方法。

二、实验设备:CPU挂箱、8051CPU模块三、实验内容:通过设定两个中断使能和触发方式,并编写相应的中断服务子函数,改变led灯的变化情况。

当按下KEYBOARD的按键时8个led都灭,当把k1向上拉再复位后,4个led亮,4个灭。

四、实验原理:参考《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三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单片机实验报告范文

单片机实验报告范文

单片机实验报告范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学习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单片机在各个实际应用中的基本技能。

二、实验器材及原理1.实验器材:STC89C52单片机、电源、晶振、按键、LED灯、蜂鸣器等。

2.实验原理:单片机是一种微处理器,能够完成各种复杂的功能。

通过学习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可以控制各种外围设备,实现不同的功能。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实验一:点亮LED灯步骤:(1)连接电源和晶振,将STC89C52单片机连接到电路板上。

(2)编写程序,点亮LED灯。

2.实验二:按键控制LED灯步骤:(1)连接电源和晶振,将STC89C52单片机连接到电路板上。

(2)将按键和LED灯与单片机相连。

(3)编写程序,实现按下按键控制LED灯亮灭。

3.实验三:数码管显示步骤:(1)连接电源和晶振,将STC89C52单片机连接到电路板上。

(2)将数码管与单片机相连。

(3)编写程序,将数字输出到数码管上显示。

4.实验四:定时器应用步骤:(1)连接电源和晶振,将STC89C52单片机连接到电路板上。

(2)编写程序,实现定时器功能。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1.实验一:点亮LED灯LED灯成功点亮,证明单片机与外部设备的连接正常。

2.实验二:按键控制LED灯按下按键后,LED灯亮起,松开按键后,LED灯熄灭。

按键控制LED 灯的效果良好,说明单片机的输入输出功能正常。

3.实验三:数码管显示数码管成功显示数字,说明单片机能够实现数字输出功能。

通过程序设计,可以实现数码管显示不同的数字。

4.实验四:定时器应用定时器正常运行,能够实现精确的定时功能。

通过调节定时器的参数,可以实现不同的定时功能。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通过掌握单片机的编程技巧,我们能够实现各种复杂的功能,如控制LED灯、按键控制、数码管显示等。

这些技能对于日常生活和工程设计都具有很大的实用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各种问题,如电路连接错误、程序编写错误等。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报告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报告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报告一、引言单片机(Microcontroller)是一种集成为了处理器、存储器和各种接口电路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它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自动化控制、电子设备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深入了解单片机的原理和接口技术,并通过实验验证相关理论。

二、实验目的1. 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 掌握单片机与外部器件的接口技术。

3. 进一步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单片机开辟板2. 电脑3. 串口线4. LED灯5. 蜂鸣器6. 数码管7. 按键开关8. 电阻、电容等元件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单片机原理实验1.1 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单片机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RAM、ROM)、输入输出接口(I/O)、定时器/计数器、串行通信接口等组成。

通过学习单片机的基本结构,我们可以了解各个部份的功能和作用。

1.2 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单片机的工作原理是指单片机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内部状态和运行规律。

通过学习单片机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单片机的工作过程,为后续的实验操作提供基础。

2. 单片机接口技术实验2.1 LED灯接口实验将LED灯与单片机相连,通过控制单片机的输出口电平,控制LED灯的亮灭。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学习到单片机的输出接口的使用方法。

2.2 蜂鸣器接口实验将蜂鸣器与单片机相连,通过控制单片机的输出口电平和频率,控制蜂鸣器的声音。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学习到单片机的输出接口的使用方法。

2.3 数码管接口实验将数码管与单片机相连,通过控制单片机的输出口电平和数据,显示不同的数字。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学习到单片机的输出接口和数码管的使用方法。

2.4 按键开关接口实验将按键开关与单片机相连,通过检测单片机的输入口电平,实现按键的功能。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学习到单片机的输入接口的使用方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单片机原理实验结果通过学习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我们深入了解了单片机的内部组成和工作过程,为后续的接口技术实验打下了基础。

【报告】南邮单片机实验报告

【报告】南邮单片机实验报告

【报告】南邮单片机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南邮单片机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深入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编程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功能实现。

通过完成一系列实验任务,提高我们对单片机系统的设计、开发和调试能力,为今后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设备1、单片机开发板2、计算机3、编程软件(如 Keil C51)4、下载器5、示波器6、万用表三、实验内容(一)点亮 LED 灯1、原理通过控制单片机的引脚输出高低电平,来控制连接在引脚上的 LED 灯的亮灭。

2、编程实现使用 C 语言编写程序,设置相应引脚为输出模式,并通过循环语句实现 LED 灯的闪烁效果。

3、调试与观察将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观察 LED 灯的闪烁情况,使用示波器测量引脚的电平变化,以验证程序的正确性。

(二)数码管显示1、原理数码管由多个发光二极管组成,通过控制不同段的发光二极管的亮灭,可以显示不同的数字和字符。

2、编程实现编写程序,实现数码管的动态扫描显示,将需要显示的数字或字符转换为对应的段码,并通过定时中断实现动态刷新。

3、调试与观察下载程序后,观察数码管的显示效果,检查是否能够正确显示预定的数字和字符。

(三)按键控制1、原理按键连接到单片机的引脚,当按键按下时,引脚的电平发生变化,通过检测引脚电平的变化来实现按键的识别和响应。

2、编程实现设置引脚为输入模式,采用查询或中断的方式检测按键状态,根据按键的不同操作执行相应的功能。

3、调试与观察按下不同的按键,观察系统的响应是否符合预期,如 LED 灯的状态改变、数码管显示内容的变化等。

(四)温度传感器采集与显示1、原理使用数字式温度传感器(如 DS18B20)采集环境温度,传感器将温度转换为数字信号,单片机通过特定的通信协议读取温度数据。

2、编程实现编写驱动程序,实现与温度传感器的通信,读取温度值,并将其转换为合适的显示格式。

3、调试与观察将传感器置于不同的温度环境中,观察数码管或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的温度值是否准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曾华兆学号:6110116078 专业班级:电子163班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2018.6.1 实验成绩:
实验七单片机串口通信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单片机双机或多机通信工作原理,熟练掌握单片机通信编程。

掌握单片机定时器的初始化和定时模式编程。

(二)设计要求
串口全双工中断方式收发通讯。

串口设置为:115200/8/n/1。

通过单片机(或者是PC)向单片机发送数据,单片机收到后通过串口把收到的数据原样返回。

(三)实验原理
MCS-51 串行口的结构、原理及各种工作方式参阅教材相关内容。

本实验使用串行口工作方式 1,通过定时器 1(T1)产生波特率时钟,通过查询串行口收发中断标志 RI 和 TI 来判断单片机串行口数据收发的状态。

(四)实验设备
STC高性能单片机实验箱、电脑(软件:Keil uVision5、stc-isp-15xx-v6.86J)
(五)实验结果
(六)结果讨论与心得体会
本次实验中解决了如何判断数据是发送还是接收的问题和如何判断数据是否发送或接受完成的问题,通过实验中的讨论和研究书.上关于串行口的内容,我们通过中断标志位和循环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个实验让我认识到单片机中中断的巨大作用,它不仅可以省去很多繁琐的设计步骤,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设计上的问题。

另外,我觉得这是一次较为综合性的实验,按键,消抖,数码管显示,定时,串行口中断,串行口数据的收发这些内容都在本次实验中体现出来了,也算是让我们进行了一个小复习,让我们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去编写程序。

(七)附录:实验源代码
AUXR EQU 08EH
P1M0 EQU 91H
P1M1 EQU 92H
P4 DATA 0C0H
P5 DATA 0C8H
P_HC595_SER BIT P4.0 ;
P_HC595_RCLK BIT P5.4 ;
P_HC595_SRCLK BIT P4.3 ;
LED8 DATA 30H ;
display_ index DATA 38H ; ORG 0000H
AJMP MAIN
ORG 000BH
LJMP Timer0_Interrupt
ORG 0023H
LJMP Serial_ ISR
ORG 0100H
MAIN:LCALL LED_INIT MOV display_ index, #7
MOV TL0,#0BFH
MOV TH0,#0FFH
MOV SCON,#50H
//ANL AUXR,#0BFH
MOV AUXR,#00H
MOV TMOD,#00H
MOV TL1,#0FEH
MOV TH1,#0FFH
CLR ET1
SETB ET0
SETB TR0
SETB TR1
SETB ES
SETB EA
CLR TI
CLR RI
KEY_UP:
LCALL KS
JNZ S1
AJMP KEY_UP
S1: LCALL DELAY_10MS LCALL KS
JNZ S2
AJMP KEY_UP
S2: MOV R2,#0FEH
MOV R4,#00H
S3: MOV P0,R2
JB P0.4,L1
MOV A,#0
AJMP LK
L1: JB P0.5,L2
MOV A,#4
AJMP LK
L2: JB P0.6,L3
MOV A,#8
AJMP LK
L3: JB P0.7,NEXT
MOV A,#12
LK: ADD A,R4
MOV SBUF,A
MOV B, #10
DIV AB
MOV LED8+6, A ;
MOV LED8+7, B
NEXT:INC R4
MOV A,R2
JNB ACC.3,S4
RL A
MOV R2,A
AJMP S3
S4:LCALL KS
JNZ S4
AJMP KEY_UP
KS:MOV P0,#0F0H
MOV A,P0
XRL A,#0F0H
RET
DELAY_10MS:
MOV R5,#2
DELAY10MS1:
MOV R6,#250
DJNZ R6,$
DJNZ R5,DELAY10MS1
RET
T_ Display:
DB 03FH,006H,05BH,04FH,066H,06DH,07DH,007H,07FH,06FH T_COM:
DB 001H,002H,004H,008H,010H,020H,040H,080H
F_Send_595:
MOV R2, #8
L_Send_595_Loop:
CLR C
RLC A
MOV P_HC595_SER,C
SETB P_HC595_SRCLK
CLR P_HC595_SRCLK
DJNZ R2, L_Send_595_Loop
RET
PTR, #T_COM
MOV A,F_ DisplayScan:
MOV D display_ index
MOVC A, @A+DPTR
CPL A
LCALL F_Send_595
MOV DPTR, #T_ Display
MOV A, display_ index
ADD A, #LED8
MOV R0, A
MOV A, @R0
MOVC A, @A+DPTR LCALL F_Send_595
SETB P_HC595_RCLK CLR P_HC595_RCLK
DEC display_ index
MOV A, display_ index CJNE A,#5,F_DisplayScan MOV display_ index, #7; RET
LED_INIT: MOV LED8,#0 MOV LED8+1,#0
MOV LED8+2,#0
MOV LED8+3,#0
MOV LED8+4,#0
MOV LED8+5,#0
MOV LED8+6,#0
MOV LED8+7,#0
RET
Serial_ ISR: JB RI,R_DATA JB TI,T_DATA SJMP ISR_OUT
T_DATA: CLR TI
SJMP ISR_OUT
R_DATA: CLR RI
MOV A,SBUF
PUSH ACC
MOV B,#16
DIV AB
MOV LED8+6, A
MOV LED8+7, B
POP ACC
MOV SBUF,A
ISR_OUT: RETI
Timer0_Interrupt:
PUSH PSW
PUSH ACC
LCALL F_ DisplayScan POP ACC
POP PSW
RET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