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给药法及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口服给药法解释与说明

口服给药法解释与说明

口服给药法解释与说明口服给药法是指将药物通过口腔直接进入消化道,通过消化吸收达到治疗的目的。

它是最为常见和广泛应用的给药途径之一,对于许多常见疾病和症状的治疗起到关键作用。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口服给药法进行解释和说明。

1. 口服给药法的基本原理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口服给药法的基本原理。

口服给药法通过将药物经口腔直接送入胃肠道,通过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使药物通过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口服给药法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口腔黏膜和消化道黏膜的吸收,使药物分子进入血液循环。

这种给药途径简单、方便,并且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药物。

2. 口服给药法的优势和劣势口服给药法有一系列的优势和劣势,下面我们将对其进行说明。

优势:- 方便易行:相比其他给药途径,口服给药法最为方便易行。

只需将药物服用,无需特殊设备或专业人员。

- 安全性高:口服给药法相对安全,因为药物在通过胃肠道时会经过消化和代谢,减少了副作用和毒性。

- 吸收率较高:口服给药法使药物经过胃肠道吸收,其中大部分药物分子可以穿过胃肠道壁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实现疗效。

劣势:- 受中间环境的影响:口服给药法中,药物需要经过胃酸和胃液等环境的影响,有些药物在酸性环境下容易被破坏或失去活性。

- 不适用于部分患者:由于个体差异和特殊情况,口服给药法可能不适用于某些患者,例如吞咽困难、胃肠道功能不良等。

3. 口服给药法的应用范围口服给药法适用于广泛的药物种类和治疗需求。

以下是口服给药法的一些常见应用范围:- 常见疾病的治疗:口服给药法适用于许多常见疾病的治疗,如感冒、发烧、消化不良等。

通过服用相应的口服药物,可以快速缓解症状并促使康复。

- 长期治疗:对于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疾病,口服给药法是首选的治疗途径之一。

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可以通过口服药物进行控制。

- 药物吸收研究:口服给药法也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吸收的研究领域。

通过监测药物在体内的吸收过程,可以评估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参数。

口服给药注意事项

口服给药注意事项

口服给药注意事项口服给药是一种常见的给药方式,但是在进行口服给药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药物的安全和有效性。

下面是口服给药注意事项的相关内容:首先,要按照医生或药剂师的指示用药。

口服给药必须按照医生或药剂师的剂量和用法进行。

不要自行增加剂量或停止用药,以免影响药物治疗效果或导致不必要的副作用。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困惑,应立即咨询医生或药剂师。

其次,药物应在正确的时间服用。

许多药物有特定的服用时间要求。

有些药物需要空腹服用,有些需要饭后服用。

同时,有些药物需要分次服用,即一天吃两次或三次。

按照医生或药剂师的指示,在适当的时间服用药物,可以提高药物的吸收和利用效果。

此外,药物应与适当的液体一起服用。

有些药物需要与水一起服用,而有些则需要与牛奶或果汁一起服用。

药物的配伍液体应根据药品的特点来选择,并请遵循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

还要注意遵守药物的保存条件。

不同药物有不同的保存条件,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

在存放药物时,应确保符合其保存条件,以保持药物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同时,还要注意儿童的接触,避免让药物落入他们的手中。

应该记住,一旦需要停止用药,不应突然停止。

某些药物需要逐渐减量,以免出现反跳现象或其他不适。

在停药之前,应先咨询医生或药剂师的意见,了解正确的停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最后,一定要定期回访医生,以监测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

通过与医生的及时交流,可以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并避免或减少不必要的不良反应。

总之,在口服给药时,要按照医生或药剂师的指示用药,并注意剂量、用法、时间和液体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要注意药物的贮存和保管,以及适时的回访医生。

通过合理的用药和正确的用药方法,可以确保药物的安全和有效性。

口服给药法及注意事项

口服给药法及注意事项

实 施
1、在规定时间内携带医嘱、药物、温开水到病床 2、再次核对 3、给药 4、协助患者服药并说明注意事项 5、再次查对患者协助舒适体位 6、整理:药杯作相应处理清洁服药车盘
要点说明
1、抗排斥药、抗凝药、精神镇静类等特殊药物服药时间要精确 2、每一患者的所有药物应一次取离药盒以减少错误 3、确保服药到口若患者不在或因故暂不能服药应将药物带回保管适时再发或交班 4、管饲患者须将碾碎的药物溶解后注入再用温开水冲净胃管 5、如患者对服药提出疑问应重新核查 6、服用碘剂的患者可将碘剂滴入食物中服用确保剂量准确 7、注意服药后有无呕吐若有则视情况是否需补发药物 8、药杯按要求定期清洗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医嘱 患者 药物
核对
2、检查药品质量 不得使用变质或失效的药物
要点说明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评估
1、患者病情、合作能力 2、用药史、家族史、不良反应史 3、进食能力、方式和安全性 4、药物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
要点说明 1、对自理服药能力缺陷者应协助服药 2、有吞咽困难如脑血管意外球麻痹患者服药时应防误吸 3、呕吐者应在呕吐间隙期给药剧烈呕吐者不宜口服给药 4、口服降糖药、降压药前先评估血糖、血压、必要时通报医生
6. 健胃药宜在饭前服助消化药及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宜在饭后服催眠药在睡前服驱虫药宜在空腹或半空腹服用 7. 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应准时服药 以保证有效的血药浓度某些磺胺类药物经肾脏排出尿少时易析出结晶堵塞肾小管服药后要多饮水 8. 服强心甙类药物需加强对心率、节律的监测脉率低于每分钟60次或节律不齐时应暂停服用并告知医生
五、口服给药法健康教育
发药前护士应了解病人有关情况如遇病人不在、特殊检查或手术需禁食暂不发药将药物带回保管适时再发或交班;如病人病情有变化应暂不发药及时报告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 解释用药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指导服药相关知识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五种常见药物给药方式及其注意事项

五种常见药物给药方式及其注意事项

五种常见药物给药方式及其注意事项药物给药方式及其注意事项在医疗治疗过程中,给药是一种常见的方式,通过口服、注射、贴片、滴眼液和滴鼻液等方式,将药物输入人体。

这里将介绍五种常见的药物给药方式及其注意事项。

一、口服给药口服给药是指将药物通过口腔进入胃肠道。

这是最常用的给药方式之一,具有简单、方便、无痛苦等优点。

但在口服给药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遵医嘱用药: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按时、按量服用药物。

严禁擅自更改剂量或频率。

2. 注意饭前饭后:有些药物需要在餐前或餐后服用。

餐前服用可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餐后服用可促进吸收。

3. 细心咀嚼:对于需要咀嚼的药物,应充分嚼碎后再吞咽。

这有助于增加药物的表面积,提高吸收速度。

二、注射给药注射给药是将药物直接注射到血液循环系统、皮下组织或肌肉中,以达到迅速起效的目的。

常用的注射给药方式包括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

1. 皮下注射:通过注射针将药物注入皮下组织。

皮下注射一般适合小剂量的药物,吸收较慢但效果持久。

2. 肌肉注射:药物被注入到肌肉中,吸收速度较快。

注意选择注射部位,尽量避免注射到肌肉血管丰富的区域。

3. 静脉注射:通过导管将药物注入静脉,起效速度最快。

这种给药方式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操作。

三、贴片给药贴片给药是将药物敷贴在皮肤上,通过经皮吸收达到治疗作用。

在使用贴片给药时需注意以下事项:1. 清洁皮肤:贴片给药前应保持皮肤清洁,清除油脂和污垢,以便药物更好地吸收。

2. 遵循指示: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贴片,并遵循使用频率、更换时间等规定。

3. 轮换贴片位置:每次更换贴片时,应选择不同的位置,以避免对同一部位过度使用,从而减少皮肤刺激。

四、滴眼液给药滴眼液给药是将药物滴入眼睛,用于眼部疾病的治疗或预防。

在滴眼液给药中,需注意以下几点:1. 动作轻柔:滴眼液时,需用手掌轻轻将下眼眶拉开,用无名指或中指轻轻托住下眼睑,然后将滴管放在眼球与下眼睑结合处,滴入适量的药液。

基础护理操作规程-给药法

基础护理操作规程-给药法

基础护理操作规程-给药法(一)口服给药法1.摆药(病房摆药)按医嘱准备住院病人口服药。

正确提供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

(1)用物:药柜(备有各种药物及用具,如量杯、滴管、乳钵、药匙、纱布或小毛巾),发药盘或发药车,药杯,服药单。

(2)操作要点:①洗手、戴口罩,将用物备齐。

②核对服药单。

③摆固体药物,应用药匙取,药粉或含化药物须另用纸包后放入杯内。

④摆药过程中,严格核对药瓶标签3遍,取药前、取药中、取药后各核对1遍。

⑤摆水剂时应用量杯计量。

先将药水摇匀,再手持量杯或带刻度的药杯,拇指在所需刻度处,使之与视线同一水平,右手持药瓶,标签朝向掌心,倒毕以湿纱布擦净瓶口,放回原处。

⑥药液量不足1ml时,须用滴管测量(1ml-15滴),将药液滴入盛少许凉开水的药杯内,以免黏附杯上。

⑦药物全部摆完后,与服药单查对1次。

对婴幼儿和鼻饲或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将药片研碎后用纸包好放一药杯内。

⑧清洗滴管、乳钵等,整理药柜。

⑨经第2人核对后发药。

2.发药(1)目的:按医嘱将口服药发给病人,并指导、协助病人服下。

(2)用物:温度适宜的白开水,服药单,发药盘或发药车。

(3)操作要点:①洗手,戴口罩;②按规定时间送药至床前,核对床号、姓名无误后发药。

帮助病人及时服下;③老人、体弱者、小儿及危重病人应喂药,鼻饲病人应将研碎药液溶解后从胃管内灌入,并注入少量温开水冲净;④若病人不在或因故暂不能服药者应将药品取回保管并交班;⑤药杯浸泡消毒,清洗干燥后备用。

(4)注意事项:①摆药、发药时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

七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药方法及时间。

②剂量要准确,同时服用几种水剂时,应分别倒入各自药杯内。

同时服用两杯以上药物时应一次取离药盘,以免再次取药时拿错。

③如病情需要或系幼儿,可将药片磨碎后送服。

④严格依照医嘱按时给药。

因特殊情况暂不发药,要做好交班。

⑤对易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应在使用前了解病人有无过敏史,使用中须加强病情观察。

口服喂药的操作方法

口服喂药的操作方法

口服喂药的操作方法口服给药是指药物通过口腔进入消化系统,被吸收到血液中发挥作用的一种给药方式。

下面将详细介绍口服喂药的操作方法。

1. 准备工作:(1) 确认药物种类和剂量,并根据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准备。

(2) 清洁双手,避免将细菌带入药物容器中。

(3) 准备一杯清洁的水,在有些情况下医生会建议使用温水,以便更好地吞咽药物。

2. 验证患者身份:在给药之前,需要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确保给药的对象是正确的。

3. 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患者进行交流是一种重要的操作步骤,可以告知患者药物的名称、用途、剂量以及可能的副作用,以增强患者的配合度和安慰患者的情绪。

4. 检查药物包装:在给药之前,需要检查药物包装是否完好无损,确认药物的有效期,以免使用过期或受损的药物。

5. 开瓶并取药:(1) 长期服用的药物通常有专门的瓶盖或密封膜。

先打开瓶盖或撕开密封膜。

(2) 使用特定的药匙或药杯将药物取出,注意避免接触药物以外的物品,以免交叉感染。

6. 要求患者坐直或保持舒适的体位:让患者坐直或保持其他舒适的体位,以便更好地吞咽药物。

7. 给药:(1) 将药物置于患者的舌根后方,避免接触舌头以减少味觉刺激。

(2) 在给药过程中,可以使用药杯或特殊的药匙帮助患者咽下药物。

(3) 告知患者用完药物后口腔内可能残留药物或味道,鼓励患者用水漱口。

8. 监测患者:在给药之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不良反应情况,如呕吐、不适等,及时记录并及时向医生汇报。

9. 文书记录:在给药结束后,要进行详细的文书记录,包括给药时间、药物名称、剂量、患者的反应等。

10. 注意事项:(1) 如果药物需要饭前或饭后服用,应向患者解释清楚。

(2) 对于含糖的药物,应避免给糖尿病患者使用。

(3) 对于需要按剂量给药的液体药物,应使用特定的药杯或注射器以确保准确的剂量。

(4) 对于无法吞咽固体药物的患者,可以将药物研磨成细粉,然后与水或食物一起服用。

(5) 对于婴幼儿和幼儿,可以使用特定的口服针或药勺给药。

口服给药法ppt课件免费

口服给药法ppt课件免费

代谢产物通过胆汁排泄 。
未被代谢的药物和代谢 产物通过肾脏排泄。
口服给药法的药物动力学
血药浓度
口服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随时 间变化。
吸收半衰期
药物从胃肠道吸收到血液中所 需的时间。
分布容积
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广泛程度。
清除率
药物从体内清除的速度。
03
口服给药法的应用与注意事项
口服给药法的应用范围
适用于一般常见的疾病
口服给药法的吸收机制
01
02
03
04
胃肠吸收
口服药物在胃肠道中被吸收进 入血液循环。
细胞膜通透性
药物通过胃肠上皮细胞膜进入 血液。
药物稳定性
药物在胃肠道中稳定,不易被 分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食物影响
食物成分可影响药物的吸收。
口服给药法的代谢过程
肝脏代谢
酶促反应
胆汁排泄
肾脏排泄
口服药物在肝脏中被代 谢。
药物在肝脏中通过酶促 反应进行代谢。
口服给药法的禁忌症与不良反应
禁忌症
有些病人不能使用口服给药法,如吞 咽困难、严重呕吐、肠梗阻等病人。
不良反应
口服药物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 如头痛、恶心、呕吐、腹泻、过敏反 应等。如果发生不良反应,应立即停 止使用药物并咨询医生。
04
口服给药法的药物选择与使用方法
口服给药法的药物选择原则
有效性
培训目标
提高医护人员对口服给药法的认识和掌握程 度,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培训内容
包括口服给药法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案 例分析等。
培训方式
采用理论授课、实践操作、小组讨论等多种 方式进行培训。
培训时间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口服给药技术是指将药物通过口腔进入消化道进行吸收的给药方法。

为保证口服给药的安全和有效,护士需要遵循以下规范:1. 准备工作:- 按照医嘱核对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给药时间。

- 检查药物的有效期和包装完整性。

- 确认患者的身份,获取患者的同意,并告知药物的目的和可能的副作用。

- 准备好所需的药品、工具和设备。

2. 卫生操作:- 洗手并戴上一次性手套,以防止交叉感染。

- 在整洁的工作区域上进行操作,避免药物的污染。

- 使用一次性餐具或药勺给药,防止口腔细菌的传播。

- 避免将药物碎片或液体接触到皮肤或眼睛。

3. 给药方法:- 让患者坐起或半坐位,保持头部正直,有利于药物流动。

- 给药前确认患者的吞咽反射正常。

- 将药物放在患者的舌根处,避免放在咽后壁,以减少呛咳的风险。

- 遵循药物的使用说明,如按时给药、空腹或饭后给药等。

4. 监测和记录:- 观察患者是否正常吞咽药物,并在必要时给予帮助或替代给药方法。

- 监测患者是否有药物不良反应,如呕吐、腹泻、过敏等。

- 记录药物的名称、剂量、给药时间、反应情况和患者的反应。

5. 安全措施:- 遵循药物不良反应和急救措施的操作指南。

- 将药物及其包装妥善存放,避免儿童接触。

- 遵守药物的废弃处理规范,如有限期和环境友好的处理方法。

总之,护士在口服给药技术中应该严格遵守规范,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给药,减少患者的不适和意外发生。

在给药过程中,护士需要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和教育,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口服给药的成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对牙齿有腐蚀作用的药物,如酸类和铁剂, 应用吸水管吸服后漱口,以保护牙齿
3. 缓释片、肠溶片、胶囊吞服时不可嚼碎 4. 舌下含片应放舌下或两颊粘膜与牙齿之间
待其溶化 5. 对呼吸道粘膜起安抚作用的药物服用后不
宜立即饮水
四、口服给药法注意事项
6. 健胃药宜在饭前服,助消化药及对胃粘 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宜在饭后服,催眠药在 睡前服,驱虫药宜在空腹或半空腹服用
• 7. 增加或停用某种药物时,应及时告知患者 • 8. 发药时如病人提出疑问,护士应重新核对,
确认无误后,耐心解释再给病人服药。 • 9. 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 10. 加强健康教育,尤其是慢性病人和出院后需
继续服药者。
SUCCESS
THANK YOU

• 意识不清的不宜用 • 吸收慢且不规律 • 某些药物易被消化
液破坏而失效
• 某些药物对胃肠道 有刺激。
二、口服给药法目的
通过口服给药,达到减轻症状、治 疗疾病、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协助诊 断、预防疾病的目的。
实用操作流程:
• 核对→评估→告知→准备→实施→观察与
记录

医嘱
点 说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再次核对
3、给药
4、协助患者服药,并说明注意事项
5、再次查对患者,协助舒适体位
6、整理:药杯作相应处理,清洁服药车(盘)
要点说明
1、抗排斥药、抗凝药、精神镇静类等特殊药物,服药时间要精确 2、每一患者的所有药物应一次取离药盒,以减少错误 3、确保服药到口。若患者不在或因故暂不能服药,应将药物带回保
• 3、呕吐者应在呕吐间隙期 给药,剧烈呕吐者不宜口 服给药
• 4、口服降糖药、降压药前 先评估血糖、血压、必要 时通报医生


药物的作用、方法、 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1、操作者:洗手
2、环境:营造无 干扰的给药环境


3、用物:医嘱、 药物、适宜温度 的水、药杯

4、患者:合适的 服药时机及服药 体位
2.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 3. 解释用药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4. 指导服药相关知识,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
禁忌
五、口服给药法健康教育
• 5. 慢性病患者和出院后需继续服药的患者:特 别强调遵医嘱按时、安全、正确服药的重要性
• 6. 婴幼儿、鼻饲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所用的固 体药,发药前需将药片研碎
SUCCESS
THANK YOU

要点说明
1、婴幼儿、管饲或吞咽困难者需将药片 研碎
2、避免用茶水送服药物
3、服药时机:健胃药饭前服、助消化药 及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饭后服、催 眠药睡前服、驱虫药空腹服或半空腹 服等
4、服药体位:婴幼儿抱起取半坐卧位, 管饲患者要抬高床头等


1、在规定时间内携带医嘱、药物、温开水到病床
7. 抗生素及磺胺类药物应准时服药 ,以保 证有效的血药浓度,某些磺胺类药物经肾 脏排出,尿少时易析出结晶堵塞肾小管, 服药后要多饮水
8. 服强心甙类药物需加强对心率、节律的 监测,脉率低于每分钟60次或节律不齐时 应暂停服用,并告知医生
五、口服给药法健康教育
1. 发药前护士应了解病人有关情况,如遇病 人不在、特殊检查或手术需禁食,暂不发 药,将药物带回保管,适时再发或交班; 如病人病情有变化,应暂不发药,及时报 告。
患者

核对
药物
2、检查药品质量, 不得使用变质或失效的
药物
评估
• 1、患者病情、合作能 力
• 2、用药史、家族史、 不良反应史
• 3、进食能力、方式和 安全性
• 4、药物相关知识的知 晓程度
• 要点说明
• 1、对自理服药能力缺陷者 应协助服药
• 2、有吞咽困难如脑血管意 外球麻痹患者服药时应防 误吸
管,适时再发或交班 4、管饲患者须将碾碎的药物溶解后注入,再用温开水冲净胃管 5、如患者对服药提出疑问,应重新核查 6、服用碘剂的患者可将碘剂滴入食物中服用,确保剂量准确 7、注意服药后有无呕吐,若有则视情况是否需补发药物 8、药杯按要求定期清洗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四、口服给药法注意事项
1. 需吞服的药物通常用40~60℃温开水送下, 不要用茶水服药
口服给药法及注意事项
主讲人:赵蕊
口服给药法主要内容
1. 口服给药的优缺点 2. 口服给药的目的 3. 口服给药的操作过程
(评估、计划、实施、评价) 4. 口服给药的注意事项 5. 口服给药过程中的健康教育
12- 2
一、口服给药的优缺点
优点: • 给药方便, • 不损伤皮肤或膜 • 价格低廉
缺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