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情绪与情感
第六章、情绪和情感

你看到了什么表情?
你看到了什么表情?
你看到了什么表情?
吃惊
① 眉毛向上挑
② 眼睛圆睁
③ 嘴唇无意识地张开
吃惊
① 眉毛向上挑
② 眼睛圆睁
③ 嘴唇无意识地张开
你能根据下列表情判断人物的心理吗?
2、身体姿态表情
姿态表情分为身体表情和手势表情。
手势表情是表达情绪的一种重要形式。通常 和言语一起使用,有时也会单独使用。 身体表情是指情绪发生时,身体姿态发生的
标时所产生的体验。当人们意识到某些不合理 的或充满恶意的因素存在时,愤怒会骤然发生。 恐惧是企图摆脱、逃避某种危险情景时所产生 的体验。悲哀是在失去心爱的对象或愿望破灭、 理想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体验。 在以上四种基本情绪之上,可以派生出众多的 复杂情绪,如厌恶、羞耻、悔恨、嫉妒、喜欢、 同情等。
阅读与思考
(二)动机功能 情绪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 一个基本成分。它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 活动效率。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活 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工作、 学习任务。 研究表明,适度的紧张和焦虑能促使人积极 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对于生理内驱力也具 有放大信号的作用,成为驱使人们行为的巨大动 力。如在危险的情况下,人们产生的恐慌感和急 迫感会放大和增强内驱力,使之成为行为的强大 动力。
三、情绪情感的表现——表情
情绪和情感是一种内部的主观体验,但在情绪和情 感发生时,又总是伴随着某种外部表现。这种外 部表现是可以观察到的某些行为特征,这些与情 绪情感有关的行为表现,叫“表情”。 表情是情绪和情感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 变化模式,它即使人际间交流思想和传递信息的 重要手段,也是了解个体情绪和情感体验的客观 指标。人类丰富的表情归纳起来主要有面部表情、 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三大类。
06第六章情绪、情感与动机

情绪和情感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概念。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表现在:首先,情绪较多地与有机体的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
系,是人和动物都有的较为简单和初级的体验。从发生的角度来看,情绪发生较早。情感是
与人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体验,是人类特有的复杂而高级的体验,它是个体
宜的情绪体验是人与周围的人和环境进行交流与沟通的手段之一。对自我情绪的调节与控
制,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的要求,有利于身心健康。同时,情绪作为一种主观
体验和人格特质,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活动方向、行为选择以及人格的形成,对个体的生存和
生活有着重要价值o:
.(一)在个体社会化发展中的信号功能
由于人生活在高度文化的社会里,情绪的信号功能促进个体社会化,完成个体与社会的
会发生生理的、体验的以及行为的三个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告诉我们个体在应激场合动
机潜力的方向和强度o
(四)情绪、情感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
当我们产生某种情绪体验时,身体内部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即生理唤醒。任何一种情绪都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生理唤醒。例如,当我们害怕时,会发生许多身体上的变化:心跳和
呼吸加快,四肢发抖,肌肉紧张等、o有人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飞行员为例,研究了与恐惧
的人肯定是聪明的观点吗?心理学研究发现,学习最优秀的大学生和一般大学生相比较,..在
智力水平上,并非有显著的差别。但是,这些学生在心态上,特别是情绪的稳定性方面,要
比一般的学生强很多。所以,优化自己的情绪,是通向成功之路的保证,也是大学生优化心
理素质的重要内容。第一节情绪与情感概述
一、情绪和情感
(一)情绪和情感的定义
referencing0femotion)o情绪的参照作用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它有助于促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六章

情绪的矛盾性
一是情感独立与依赖的矛盾。随着大学生离开家庭进入大
学及其自我意识的增强,大学生的成人感迅速增强。 一方面他们在情绪上有着强烈的独立反应,希望社会承认并相
信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受社会经验和认识习惯的 局限,还无法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处理学习与生活中一系列复杂 的问题,对家庭、学校和社会有明显的情绪依赖性。这种依赖性与 迅速发展的独立性并存的特点,常使大学生产生强烈的负性情绪。
(八)愤怒
激怒冲动类情绪类型的人,常容易产生难于自控 的行为。大学生有愤怒情绪时,首先应调动自己的自 制力,并弄清愤怒的根源。其次,分析一下发怒、冲 动或报复的后果,重要的是对自己会造成什么样的后 果。再次,怎样使自己不过分冲动。平常要训练自己 的自我约束能力和放松能力,尽量避免冲动后的遗憾。
(九)自我
情绪对身心健康的作用表现在正反两个方面:不良情绪压抑过久,或是某种情绪表现过激都会影 响人的身心健康;而合理控制情绪的变化,巧妙地运用情绪来调节人体的生理指标,又会增进人的 身心健康,所以,情绪能致病亦能治病。
积极的情绪能维护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转,使人体的免疫系统处于平衡状态,从而增强对疾病的抵 抗力,使人精力充沛。国内外许多科学家研究都指出:长寿老人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乐观的情 绪。
(五)悲哀
悲哀是指失去所热爱的对象或需要的东西以及由期盼 破灭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包括遗憾、失望、难过、悲观 和极度悲痛等不同程度的消极体验。悲哀虽不能导致大 学生心理失调,但体验过多或时间过久也会导致大学生 承受过多负性情绪,给学习和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六)冷漠
冷漠是情感的萎缩,对他人冷淡漠然的消极心态。 主要表现为对人怀有戒心甚至敌对情绪,既不与他人交 流思想感情,又对他人的不幸冷眼旁观、无动于衷、毫 无同情心,感知迟钝,缺乏热情和激情,对集体、他人 漠不关心,麻木不仁。冷漠通常因受人欺骗、暗算等心 灵创伤或因种种原因受人漠视、轻视甚至歧视所致。
心理学基础-情绪与情感

培养孩子识别、表达和管理情绪 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其情商和社 会适应能力。
100%
激励与兴趣
通过激发积极情绪,提高孩子的 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其主动学 习和探索。
80%
心理疏导
关注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 生的负面情绪,如焦虑、压力等 ,有助于减轻其心理负担。
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情绪调节
心理咨询师通过情绪调节技巧 帮助来访者识别、调节和管理 情绪,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联系
情绪和情感都是感情的体验,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 割。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通过情绪表达出来; 情绪的变化又受已形成的情感影响。
情绪与情感的生理基础
神经系统
情绪与情感的产生与神经系统密切相关。大脑皮层是情绪和情感的高级中枢,丘脑、下丘 脑、脑干网状结构等部位在情绪和情感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愤怒
愤怒是一种强烈的负面情绪,表现为不满、生气 和敌意。它通常与受到阻碍、攻击或不公有关, 如受到欺凌、侮辱或背叛。
悲伤
悲伤是一种消极的情绪,表现为沮丧、失落和悲 痛。它通常与失去或失败有关,如亲人过世、失 恋或事业失败。
恐惧
恐惧是一种逃避或防卫的情绪,表现为惊慌、不 安和紧张。它通常与危险、威胁或不确定性有关 ,如面对危险动物、自然灾害或社交场合的紧张 氛围。
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情绪和情感的变化。例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 胺等激素的分泌水平与人的情绪和情感状态密切相关。
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在情绪和情感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交 感神经的兴奋会导致一系列生理反应,如心跳加速、血压上升等,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则 会导致相反的反应。
第六章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第六章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学业成绩、人际关系等方面密切相关。
在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过程中,经历着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的变化。
本文将分为三个阶段来探讨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首先是幼儿期的情绪情感发展。
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幼儿的情绪表达主要通过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来进行,例如婴儿会通过微笑和哭泣来表达快乐或不满。
随着幼儿逐渐成长,他们开始产生更复杂的情绪,如对陌生人的惊恐和对丧失玩具的愤怒。
此时,父母的陪伴和关注对于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至关重要,他们可以通过引导幼儿有效地表达情绪来帮助他们建立情绪的认知和调节能力。
接下来是儿童期的情绪情感发展。
在这个阶段,儿童对于情绪的认知和表达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他们开始能够识别并命名不同的情绪,如快乐、悲伤、愤怒等,并且能够理解情绪与特定事件之间的关系。
此外,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也在这个阶段得到了提高,他们开始能够自主地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例如通过运动或沉思来平复自己的情绪。
此时,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与儿童的交流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情绪,同时也可以为他们提供情绪管理的技巧和策略。
最后是青少年期的情绪情感发展。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的情绪情感发展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挑战。
他们经历着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变化,对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认知也发生了重大转变。
青少年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情感需求和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他们渴望被理解和支持。
同时,由于情绪波动和情绪压力的增加,青少年可能面临情绪问题的风险,如焦虑和抑郁。
因此,在这个阶段,家长和教师需要给予青少年足够的支持和理解,同时也需要教育他们如何有效地应对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综上所述,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是一个持续而复杂的过程,其中包含了幼儿期、儿童期和青少年期三个阶段。
在不同的阶段中,儿童的情绪情感能力逐渐增强,他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并且学会了自主地调节和管理情绪。
心理学第六章情绪和情感 教学课件

(1)让学生处于愉悦、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之中,为认知活动 创设良好的情绪和情感背景。 (2)让学生在接受认知信息的同时获得各种积极情绪和情感与高 尚情操的熏陶。 (3)让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产生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形成良 好的学习心态和好学、乐学的人格品质。 (4)重视教学过程的情绪和情感目标,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
第二节 情绪和情感的一般规律
一、情绪和情感的特性
1. 情绪和情感的倾向性 情绪和情感的倾向性是指一个
人的情绪和情感经常由什么性质的 事物引起和趋向什么性质。它是情 绪和情感品质的核心,也是评价情 绪和情感价值的主要方面。
一、情绪和情感的特性
2. 情绪和情感的深刻性
情绪和情感的深刻性是指一个人的情绪 和情感在思想和行动中所表现的深厚程度。
特别拓展
测测你的心理承受力 下面展示一组测试心理承受力的图片,图片本身是静止的。不过由于视觉 误差等因素的影响,你会看到它们在动。你的心理承受力越强,图片转动越慢。
特别拓展
心境 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漫性,它不是关于某一 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 [1] 。 心境持续时间有很大差别。某些心境可能持续几小时;另一些心境可能持续 几周、几个月或更长的时间。一种心境的持续时间依赖于引起心境的客观刺激的 性质,如失去亲人往往使人产生较长时间的郁闷心境。一个人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如高考被录取,实验获得成功,作品初次问世等),在一段时期内会使人处于 积极、愉快的心境中。人格特征也能影响心境的持续时间,同一事件对某些人的 心境影响较小,而对另一些人的影响则较大。性格开朗的人往往事过境迁不再考 虑,而性格内向的人则容易耿耿于怀 。
名词解释情绪与情感

名词解释情绪与情感
情绪与情感是心理学和神经科学领域经常讨论的概念。
情绪通常指的是一种短期的、主观的、生理上的反应,通常是对某种刺激或事件的回应。
情绪可以包括愤怒、快乐、悲伤、恐惧等等。
它们往往是突发的,持续时间较短,而且可以在不同情境下迅速转变。
情绪还可以通过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和声音来表达。
另一方面,情感是更加持久和复杂的心理体验,通常包括对某个对象或事件的认知评价和情绪反应。
情感可能更多地涉及个体的认知、评估和记忆,它们可以持续较长时间,并且更加稳定。
情感可以是积极的,如爱、幸福,也可以是消极的,如厌恶、悲伤。
情感还可以与价值观和个人经历联系在一起,对个体的行为和决策产生深远影响。
总的来说,情绪更多地强调生理和瞬时的反应,而情感更多地强调认知和长期的心理体验。
它们都是人类情感世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个体的行为、社交互动和心理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实际生活中,情绪和情感常常相互交织,共同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行为。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情绪情感与意志

联系: 情绪和情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统称为感情,是表达感情的两个方面。
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通过情绪得以表达。
体语言,如俯身弯腰,在日本社会中被认为是害怕,而在其他地方则不这样认为。
面部表情是指通过眼部肌肉、
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 表现各种情绪状态。
面部表情
布什总统的面部表情
身段表情
生理唤醒,是指由情绪情感所引起的生理反应。 如紧张时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频率增加等。
三、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同一过程,同一现象,只是强调的不同方面,情感代表感情的内容,情绪代表感情的反映过程。
(四)意志的品质
▪ 自觉性(独立性):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的认识,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的目的。 (受暗示,武断)
▪ 果断性:迅速地、不失时机地采取决定。(优柔寡断,卤莽草率) ▪ 坚韧性(坚定性):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永不退缩。(动摇,执拗) ▪ 自制性:善于管理和控制自己情绪和行动的能力。(任性,怯懦)
▪ 理智感:在智力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好奇心、求知欲、兴趣。
七、情绪的调节
1.什么是情绪调节 是指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使情绪发生一定的积极变化。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悲伤胃、恐伤肾。”《黄帝内经》
2.情绪调节的方式 (1)合理宣泄 (2)调整认知 (3)心理置换 (4)提高修养 (5)唤回理智 (6)注意转移 (7)文饰(合理化):酸葡萄效应、甜柠檬效应 (8)升华 (9)人际调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激情
激情是一种迅速强烈地爆发而时间短暂的情 绪状态。
激情犯罪
(1)激情的特点
爆发性+冲动性 即激情产生的过程十分猛烈、强度很大,并 使人体内部突然发生剧烈的生理变化,有明 显的外部表现。
(2)激情的引起
激情常常有对个体具有重大意义的强烈刺激 或突如起来的意外事件所引起; 此外,过度的抑制或兴奋,相互对立的意向 或愿望的冲突也容易引起激情。
大地震
2. 情绪、情感的产生以需要为中介。 人对客观事物采取何种态度,取决于该事物
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
符合人的需要,产生肯定的态度; 不符合人的需要,产生否定的态度。
人生四大喜事与悲事
久旱逢甘霖 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一滴) (债主) (隔壁) (同名)
四级考试
500分
期望550分
最可靠的办法是在于提高思想觉悟、加强自 身修养和加强意志品质的锻炼。
3. 应激
应激是由出乎意料的紧急状况引起的高度紧 张的情绪状态。
亲人离去
地震
(1)应激的特点
超压性+超负荷性 即在心理上感受到超乎寻常的压力,在生理 上承受超乎平常的符合,以充分调动体内各 种技能资源去应付紧急、重大的变故。
(二)调节功能
调节功能是指情绪、情感对一个人的认知操 作活动具有组织或瓦解的效能。
①积极情绪:促进认知操作活动; ②指情绪、情感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 有增进或损害的效能。
百岁老年的长寿之道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抑郁症
心境低落、丧失兴趣、思维迟缓、睡眠障碍等。
劳伦见状立即采取行动,尽全力抬起轿车,把车 顶开,将父亲拖出,随即对他作心肺复苏术。
劳伦父亲最终获救。
①情绪为何能激发如此大的力量,这体 现了情绪的什么功能?
②这是情绪中的哪一种?
二、情绪的种类
(一)从情绪的内容来分 (二)从情绪的状态来分
(一)从情绪的内容来分
1. 基本情绪:人和动物共有的,共11种。
撒谎
交叉腿的姿势—否定或防御
主宰型 顺从型 垂直型
3. 言语表情
言语表情:言语的声调、节奏和速度。
如高兴时,语调高昂、语速加快; 痛苦时语调低沉、语速慢等。
4. 人类表情的特点
(1) 先天共同性; (2) 后天习得性; (3) 可控性。
全世界任何 一种文化的 人都可认出 四种表情。 (恐惧、愤
色彩。 (情人眼里出西施)(文章)
第二节 情绪的特性与种类
一、情绪的特性 二、情绪的种类 三、情绪的调节
视频
桃子妈为何如此激动?
桃子妈表达了什么情绪?
她情绪有哪些具体表现? (为何会气晕了)
一、情绪的特性
(一)情绪的情境性 (二)情绪的外显特征 (三)情绪的生理特性 (四)情绪的两极性
(一)情绪的情境性
身段表情
1. 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所有面部肌肉变化所组成的模式。
如高兴时额眉平展、面颊上提、嘴角上翘。
面部表情模式能精细地表达不同性质的情绪 和情感,因此是鉴别情绪的主要标志。
2. 身段表情
身段表情:面部以外的身体部位动作,包括 手势、身体姿势等。 其借全身姿态和四肢活动表达情感。
如,欢乐时的手舞足蹈,捧腹大笑;悲恸时的捶胸 顿足;痛恨时的咬牙切齿等。
怒、悲伤与 快乐)
(2)表情的后天习得性
①表情的复杂性提高; ②表情的随意性在社会环境中学习提高。
V 手势
OK 手势
Rock手势
(3)表情的可控性
表情具有可控性。
表情主要受躯体神经系统支配,可受大脑皮层的意 识控制,从而显示出表情的可控性特点。
“皮笑肉不笑” 演员
(三)情绪的两极性
人在情绪在极性、性质、强度、紧张度等各 个方面都存在着两极状态,这就是情绪的两 极性。
事件
信念 情绪
activating events
beliefs
Consequences
A 指诱发性事件; B 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 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 评价; C 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结 果。
A事件
鞋厂市场 部职员看 到岛上居 民没有穿 鞋子的习 惯,男女 老少一律 打赤脚
( 事件)
activating events
(信念)
beliefs
(情绪或行为)
干预
Disputing irrational
例:在路上,碰到 朋友,但他没有理 我。
1.有什么了不起, 我还不理他呢!
2.他生我气了?
3.也许他没看到我 或急着赶路。
A
B
C
失恋
付出一定要有 回报,自己太 傻了。
情绪低落
(2)应激的引起
应激的产生与个体面临的情境及其对自己能 力的估计有关。 新异的情境,难以应付,无能为力之感时, 就会处于应激状态。
(3)应激的作用
人处在应激状态下,可能会有两种表现:
一种是动员各种潜能使活动积极起来,表现为情急 生智、沉着果断,思维特别清晰、明确,以至能超 乎寻常地应付危机局面; 一种是使活动抑制或完全紊乱,处于呆若木鸡、惊 慌失措甚至发生临时性休克的境地。
一个人对他人有感情,就可能对他所使用的东西、 他的生活习性等,也产生好感。
“爱屋及乌”
明星宣布抵制“马来西亚”
马航事件——马来西亚政府
从内心开始抵制关于“马来西亚”一切商业 品和旅游。
票房惨淡, 受文章影响遭抵制
《我在路上最爱你》
二、情绪情感的功能
自我 他人
(一)动机功能 (二)调节功能(适应功能) (三)保健功能 (四)信号功能 (五)感染功能 (六)迁移功能
审美
No Image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内在需要
情绪 生理需要
情感 社会需要
稳定性
有极大的情境性、 有很大的稳定性、 激动性和暂时性 深刻性和持久性
表现形式
具有明显的冲动性 和外部表现
级别
B 想法
此岛上的人都不穿 鞋子,所以根本没 有市场前景
C 情绪
沮丧
此岛上居民都没 鞋子穿,这里大 有市场
高兴
事件本身并非是引起情绪反应或行为后果 之原因,而人们对事件的不合理信念(B) (想法看法或解释)才是真正原因所在。
因此要改善人们的不良情绪及行为,就要 劝导干预非合理性观念的发生与存在,而 代之以合理性的观念。
心境
定义 比较微弱而持久
激情
应激
迅速强烈地 紧急状况引
爆发而时间 起的高度紧
短暂
张状态
特点
渲染性 弥散性
爆发性 冲动性
超压性 超负荷性
引起 原因
认知因素
强烈刺激、 危急的情境 意外事件
情绪调节的意义
成功=情商 情商=情绪的调节能力
三、情绪调节:ABC理论
(一)定义 (三)调节过程 (四)调节策略
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概述
一、概念 二、功能 三、与认识的联系
雷剧的收视率居高不下
一、概念
情绪和情感:指人在特定情境刺激下,对于客 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 验。
1 .情绪、情感是由一定的刺激情境引起;
情境
情绪体验
考上理想大学 表白成功 大丰收
骄傲 兴奋 开心
失落 低落 恐慌
情境
高考落榜 表白失败
情绪的 两极性
极性
(原因)
性质
(结果)
强度
紧张度
具体表现
举例
肯定—否定
愉快—悲伤
积极—消极 强—弱
紧张—轻松
同仇敌忾—幸灾乐祸 狂喜—欣喜
考试时—考试后
美22岁女子为救父抬起超1.5吨宝马车
事件回顾(2012年7月29日)
劳伦的父亲修车时,支撑汽车的千斤顶突然滑动 ,这辆超过一吨半重的“宝马”525型轿车将他压在 车下。
(四)信号功能
信号功能是指一个人的情绪、情感能通过表 情外显而具有信息传递的效能。
暗送秋波
(五)感染功能
感染功能是指一个人的情绪、情感施予影响 的功能。
“一人向隅,满室不欢”
婴儿的哭泣会传染
马来西亚总理夫人看望家属
移情 / 情感移入
情感共鸣
(六)迁移功能
迁移功能是指一个人对他人的情绪、情感会 迁移与此人有关的对象上的效能。
(一)动机功能 (二)调节功能(适应功能) (三)保健功能 (四)信号功能 (五)感染功能 (六)迁移功能
(一)动机功能
动机功能是指情绪、情感对人的行为活动具 有增力的效能。
在高涨情绪下,个体会全力以赴,努力奋进 ,克服困难,力达预定目标;
在低落情绪下,个体则缺乏冲动和拼劲,稍 遇阻力便畏缩不前,半途而辍。
心境好,积极;心境差,消极。
②影响个体记忆的选择性
心境好,回忆愉快的;心境差,回忆不愉快的。
③影响利他行为
心境好的人比心境差的人更愿意帮助人。
(4)保持良好心境的主要条件
消除过重的自私心理; 保持适度的名利欲望; 建立积极的认知模式;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善于宽容别人和自己; 学会宣泄不良情绪。
三、情绪、情感与认识
1. 没有认识,情绪和情感就无从产生。
无痛儿
痛觉——疼痛、哭
感恩父母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国际研究机构公布 了一项涉及5000个家庭的调查,结果显示, 子女在22岁时开始理解父母,对父母的态度 发生了转变,感恩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
三、情绪、情感与认识
1. 没有认识,情绪和情感就无从产生。 2. 情感使认识活动更具有浓厚的主观愿望的
第三节 情感的种类
(一) 道德感 (二) 理智感 (三) 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