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培训(员工职务犯罪预防讲座之职务侵占).

合集下载

公司职工常见职务犯罪预防措施培训稿

公司职工常见职务犯罪预防措施培训稿

公司职工常见职务犯罪预防措施培训稿今天我培训的主题是一一谈谈公司、企业职员常见的职务犯罪形式、特点及其预防措施职务犯罪概述:公司、企业职员的职务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犯罪行为。

职务意味着责任,意味着管理,如果职务行为人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滥用职权,如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公司、企业资产,挪用公司、企业资金等职务犯罪,就会严重违反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不仅给公司、企业造成集体财产的大量流失,更因触犯刑法而使自己身陷囹圄,后悔终生。

因此,多方了解和熟悉与公司、企业职员有关的一些法律常识,对身为公司、企业员工的我们来说,是十分有用而且必要的,所以我希望今天的这个讲座能够使大家有所受益,从而在日常工作中做到惩防结合,标本兼治,从源头上有效遏制职务犯罪的发生,这既是对我们所在的公司、企业负责,同时也是对我们自己的人生负责。

一、公司、企业职员常见的几种职务犯罪形式:(一)职务侵占罪: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首先,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本单位财物”不仅指本单位“所有”的财物,而且还指本单位“持有”的财物。

包括:(1)、已经在本单位的占有、管理之下并为本单位所有的财物。

(2)、本单位虽尚未占有、支配但属于本单位所有的债权。

⑶、本单位依照法律规定和契约约定临时管理、使用或运输的他人财物,如邮局的邮件。

从物的性质上看,包括动产和不动产,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如电力、热能、煤气、天然气等。

其次,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行为人利用自己在本单位职务上所具有的主管、管理或者经手本单位财物的便利。

“主管权”,是指对本单位财物的调拨、安排、使用等具有决定性的支配权,一般都是在单位中担任一定的管理职务,如部门经理、科室主任等。

职务犯罪预防讲座——职务侵占罪PPT课件

职务犯罪预防讲座——职务侵占罪PPT课件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第十条的规定,公司和其他企业的董事、监事、职工利 用职务或者工作上的便利,侵占本公司、企业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侵占罪。
《决定》第十条规定的“侵占”,是指行为人以侵吞、盗窃、骗取或者以其 他手段非法占有本公司、企业财物的行为。
润迅公司职业道德培训第一期
“沃是道德标兵”
培训目的
增强公司员工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 不断提高员工的法律知识水平,通过培训 使大家学法、懂法、知法、守法,从而不 做犯罪违法乱纪之事。
员工职业道德准则
公司倡导守法、廉洁、诚实、敬业的职业道德。 员工的一切职务行为,都必须以维护公司利益,对社 会负责为目的。任何私人理由都不应成为其职务行为 的动机。 因违反职业道德,利用职务之便,给公司或用户造成 经济损失者,公司将依法追索经济赔偿;情节严重的, 公司怀疑其涉嫌犯罪的,将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 刑事责任。
4、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本企业财物。 员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
非法占有本企业的财物。
孙某担任某通讯公司客户经理期间,负责集团合约机业务的扩展和办 理,并有审核用户资质、签订合同、手机订购、业务受理等职责。2010年 11月,孙某、邢某经预谋,伪造江苏某公司公章、公司税务登记证、企业 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假员工名单等资料,利用被告人孙某的职 务便利,向公司申请并签订免预交购机款集团入网合作协议,骗取手机107 部,并将手机出售给他人,手机卡另行处理,经鉴定,手机共计价值人民 币147767元。
第62条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职务侵占罪。
职务侵占数额1.5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属于“数额较大”的 起点标准。

企业员工职务犯罪培训 ppt课件

企业员工职务犯罪培训  ppt课件

ppt课件
10
职务侵占罪
案例2:
曹某在2011年5月担任××有限公司销售主管期间,利用
职务之便,将其收取的该公司销往某装饰公司的5车腻子粉
货款,共计3.8万元非法占为己有。庭审过程中,曹某对上述
事实无异议,并有相关证人的证言、应收帐目清单、存款回
单、转帐凭条、收货帐目明细、送货单、银行交易明细、聘
一、被告人吴文晃犯职务侵占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刑期从判决执行 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06年 8月2日起至2012年8月1日止)
二、随案移送的赃款人民币5632元退还给被害单位东莞市建安集团有 限公司,并责令被告人吴文晃在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退赔被害单位东莞市建 安集团有限公司经济损失人民币515226.3元。
货款4万元存入向某的银行账户。向某收到该笔货款后,
将其据为己有,并离开了×电子公司。法院经审理后认为,
向某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
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职务侵占罪,被判pp处t课有件 期徒刑一年。
12
职务侵占罪
案例4: 严某是某色织有限公司仓库保管员,颜某则负责用电动三 轮车帮助该公司运送货物。2007年8月至2008年1月间,两人经 合谋,利用严某为公司保管棉纱的职务之便,由严某用蛇皮袋 将棉纱装好放在仓库门前,颜某则利用运送货物的机会一并将 棉纱运出厂区,再进行销赃。两人共合谋作案几十起,共同窃 得各种规格的棉纱合计1.598吨,价值人民币17578元。2008年 1月24日,两人故伎重演时被公司保卫人员抓获归案。 公司保管员,其职责是保管公司财物,对财物安全负责。 可有人却利用这一便利,与外人勾结,将公司财物据为己有。2 月25日,江苏省海安县人民法院对一起仓库保管员勾结外人侵 占公司财产案作出一审宣判,以职务侵占罪分别判处被告人严 某、颜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企业员工职务犯罪培训

企业员工职务犯罪培训

1 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


2 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


3 挪用本单位资金进行非法活动的。
二 挪用资金罪
立案标准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 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超过三个月未还的; 2.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进行营利活动的; 3.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一 职务侵占罪
以案说法
以上事实,被告人吴某在开庭审理过程中亦无异议,且有被害单位员工提供的证言以及经被告人分别确认
的内部调拨单,广东省商品销售统一发票,侵占财产明细表,被侵占钢材的来源、型号及重量证明,涉案
物品价格参考证明,抓获经过,原籍材料,扣押。发还物品、文件清单,被告人吴某的供述等证据证实,
学法 知法 懂法 守法
守住法律底线 预防职务犯罪
企业员工职务犯罪培训
目录 CONTENTS
一 职务侵占罪 二 挪用资金罪 三 行贿罪 四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五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 位、人民团体印章罪

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 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罪
八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足以认定。据此东莞市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1条第1款、第64条的规定,做出如下判
决:

被告人吴某犯职务侵占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 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06年8月2日起至2012年8月1日止)

【风险讲坛】职务侵占罪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风险讲坛】职务侵占罪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风险讲坛】职务侵占罪的法律风险与防范引言概述:职务侵占罪是指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或者非法索取他人财物的犯罪行为。

这一罪行严重损害了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对于公职人员而言,了解职务侵占罪的法律风险和相应的防范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职务侵占罪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一、法律风险与防范1.1 法律风险:职务侵占罪属于刑法范畴,一旦被定罪,将面临法律制裁和声誉受损的风险。

同时,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定,职务侵占罪的刑罚也有所不同。

1.2 防范措施:公职人员应加强法律意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遵守职业道德和纪律规定。

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公共财物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公共财物的安全。

1.3 效果评估:建立健全职务侵占罪的防范措施后,应及时进行效果评估,对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监测和调整,确保防范措施的有效实施。

二、职务侵占罪的成因分析2.1 职权过大:公职人员职权过大,容易产生滥用职权的行为,从而导致职务侵占罪的发生。

2.2 职责不清:公职人员的职责不清,容易产生权责不对等的情况,为职务侵占罪的发生提供了机会。

2.3 腐败氛围:腐败氛围的存在容易导致公职人员心理失衡,从而产生职务侵占罪的行为。

三、预防职务侵占罪的措施3.1 加强教育培训:通过加强公职人员的法律教育和职业道德培训,提高其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增强防范职务侵占罪的意识。

3.2 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公职人员职责明晰、权责对等的制度,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和管理,提高制度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3.3 强化惩处措施:对于职务侵占罪行为,要依法严惩,加大打击力度,形成威慑效应,减少职务侵占罪的发生。

四、职务侵占罪的调查与处理4.1 举报机制:建立健全职务侵占罪的举报机制,鼓励公众和内部人员对职务侵占罪行为进行举报,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4.2 调查取证:对于涉嫌职务侵占罪的案件,要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调查取证工作,确保案件审理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企业员工预防职务犯罪讲座

企业员工预防职务犯罪讲座

企业员工预防职务犯罪讲座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努力和贡献。

然而,与此同时,职务犯罪的风险也如影随形,给企业和员工自身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帮助大家增强法律意识,预防职务犯罪,今天我们举办了这场讲座。

一、职务犯罪的概念和类型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职务犯罪。

职务犯罪是指公职人员或者企业员工利用其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损害国家、企业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职务犯罪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种:1、贪污罪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2、受贿罪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3、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4、职务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

5、挪用资金罪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二、职务犯罪的危害职务犯罪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严重破坏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同时,对于员工个人来说,一旦触犯法律,将会面临法律的制裁,失去自由和工作,甚至家庭破裂,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无尽的痛苦。

1、对企业的危害职务犯罪会导致企业资产流失,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

例如,员工通过贪污、挪用公款等手段窃取企业资金,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和项目投资,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市场竞争力。

企业员工预防职务犯罪讲座详解

企业员工预防职务犯罪讲座详解

企业员工预防职务犯罪讲座详解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员工预防职务犯罪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

为了增强员工的法律意识,提高预防职务犯罪的能力,许多企业纷纷举办相关讲座。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企业员工预防职务犯罪讲座的重要内容。

一、职务犯罪的概念与类型职务犯罪,简单来说,就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谋取私利,损害公司利益的犯罪行为。

常见的职务犯罪类型包括:1、贪污罪这是指企业员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2、受贿罪员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

3、挪用公款罪将公款挪作私用,用于个人消费、投资或者其他非法活动。

4、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

5、滥用职权罪在履行职务过程中,超越职权或者不正确履行职权,致使公司遭受重大损失。

二、职务犯罪的危害职务犯罪不仅对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破坏企业的声誉和形象,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1、经济损失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犯罪行为会直接导致企业资金的流失,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和项目开展,甚至可能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2、人才流失职务犯罪会破坏企业内部的公平竞争环境,导致优秀员工的流失,影响企业的人才储备和创新能力。

3、信任危机一旦发生职务犯罪,会使投资者、合作伙伴和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度降低,影响企业的市场拓展和合作机会。

4、法律风险企业可能因为员工的职务犯罪行为而面临法律诉讼和监管处罚,增加企业的法律成本和经营风险。

三、职务犯罪的成因1、个人贪欲部分员工对金钱和物质的过度追求,导致他们不惜违反法律和职业道德,谋取非法利益。

2、法律意识淡薄许多员工对职务犯罪的法律规定和后果缺乏了解,不清楚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法律。

3、企业管理漏洞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风险讲坛】职务侵占罪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风险讲坛】职务侵占罪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风险讲坛】职务侵占罪的法律风险与防范引言概述:职务侵占罪是指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应归属于国家、集体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据为己有或者非法占有的行为。

这一罪行不仅损害了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也对公职人员的形象和职业道德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本文将从法律风险与防范的角度,详细探讨职务侵占罪的相关问题。

一、法律风险1.1 职务侵占罪的法律定义与构成要件职务侵占罪在我国刑法中明确规定,构成要件包括: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应归属于国家、集体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据为己有或者非法占有。

1.2 职务侵占罪的法律责任与刑罚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职务侵占罪的法律责任与刑罚根据侵占金额的大小而定,一般包括罚金和有期徒刑两种处罚方式。

同时,公职人员还可能面临行政处分和职务变动等后果。

1.3 职务侵占罪的司法实践与判例分析通过对职务侵占罪的司法实践和判例分析,可以看出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注重考虑被告人的主观故意、侵占金额的多少以及对国家和公众利益的损害程度等因素,以确定刑罚的轻重。

二、防范措施2.1 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教育通过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法律法规宣传和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增强对职务侵占罪的认识和警惕,从而减少职务侵占罪的发生。

2.2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公职人员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职务行为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同时,加强对公职人员的财产申报和财产来源的审查,防止职务侵占罪的发生。

2.3 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加强公职人员单位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措施,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确保公职人员的职务行为符合法律规定,防范职务侵占罪的发生。

三、相关案例分析3.1 案例一:某地政府官员职务侵占案通过分析某地政府官员职务侵占案,探讨案件背景、侵占行为、法律责任以及案件处理结果等方面的内容,深入了解职务侵占罪的实际情况。

3.2 案例二:某公务员职务侵占案通过分析某公务员职务侵占案,探讨案件中的侵占过程、侵占金额、法律责任以及案件审理过程中的争议和判决结果等方面内容,进一步认识职务侵占罪的特点和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o

概念 职务侵占罪(刑法第271条),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 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 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三、职务侵占——法律规定
logo
刑法条文: 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
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 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 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logo
某公司某部门部员工职务犯罪预防培训 2015.12.06
一、职务侵占罪——烂苹果定律
logo
烂苹果定律:当一个权力系统中某一个人出现腐败行为而
没有受到惩罚,则很快就会有其他人受到传习和鼓励,他们的自我 压力会减少,并随之出现腐败行为,直到所有的“苹果”都腐烂到 一起。
负面影响恶劣
二、职务侵占罪——概念
职务侵占罪的主要表现形态
logo
5、员工因为薪酬纠纷等原因而擅自截扣公司款项 此项也是很经常发生的。员工往往会觉得很委屈,是公司 先拖欠我的工资、是老板先不兑现我应得的奖金我才这么做的 啊!但即使如此,只要员工出于占为己有的目的利用职务之便 擅自截扣公司款项,就符合职务侵占罪的法定要件!至于员工 与公司的纠纷,只能通过合法的劳动争议仲裁或者诉讼途径去 解决。 eg:占有货款案例案例:
四、职务侵占——主要形式
logo
职务犯罪的主要形式 犯罪行为人往往是利用其在业务上主管、管理或经手财物, 对自己所管理的环节比较熟悉,掌握工作环节中存在的漏洞、 缺陷的便利,或隐匿财物、变卖私吞、自批自用,或以无报有、 以少报多、以报换报废为由转手倒卖或内外勾结盗窃,侵吞本 单位财物,或利用手中权力行贿受贿,串货、加价销售产品并 占有差额等等。
人格 物格
职务侵占罪的主要表现形态
3、将交付管理、经手、使用的财物据为己有。
logo
该类情形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自己管理、经手、使用
的本企业财物直接据为已有。这种方式行为人一般基于一定的 合法事由在一定的时间内对本单位的财物具有事实上的控制权、
支配权,主要发生在业务主管、经理、厂长。
eg:物业主管私自收费案例
* 合同诈骗罪
logo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 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 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 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 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 大。 破坏生产经营罪 《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规定,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 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五、公司员工职务犯罪罪名及相应刑罚
* 挪用资金罪
logo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 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 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 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 借贷给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超过三个月未还的; 2、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进行营利活动的; 3、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eg:广东三女子盗窃案例
职务侵占罪的主要表形态
logo
2、串货、加价销售产品并占有差额 这种情形主要发生在销售人员身上,有的销售员在公司给 出的价格基础上另外加价销售给客户,客户付款时,其扣留差 额部分只将剩余部分款项交给公司,私自占有差额,这种行为 也属于职务侵占。 eg:北京业务经理伪造账户、合同案例
职务侵占罪的主要表现形态
logo
4、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本企业财物。
员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
非法占有本企业的财物。例如收发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与 供货单位职员互相勾结,虚记收到货物,使单位的货款虚增; 购销人员伪造涂改单据、出差人员虚报差旅费、员工利用假发 票虚假报账等行为。
取不 正 当 的 利 益 索
职务侵占罪的主要表现形态
1、企业内部员工互相勾结、监守自盗
logo
这种情形最容易发生在仓管员、搬运工、修理工等一些具
有管理权以及保管、经手本企业财物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采用秘密窃取的方式,监守自盗。当然有些企业因设有保安员, 出入均要登记,保安员也是比较容易发生此情况。
五、公司员工职务犯罪罪名及相应刑罚
职务侵占罪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 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 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 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予追诉。
五、公司员工职务犯罪罪名及相应刑罚
logo
*串通投标罪 《刑法》第二百二十三条规定,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 标人利益,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投标 人与招标人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利益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五、公司员工职务犯罪罪名及相应刑罚
五、公司员工职务犯罪罪名及相应刑罚
* 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
《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职 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 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 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 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在经济往来中,违 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数 额在五千元以上的,应予追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