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题及解析-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题及解析-浙教版第一部分:选择题1. 题目:什么是地球的公转?选项:A. 地球绕着太阳自转B. 地球自转一周C. 地球绕着太阳运动D. 地球的倾斜答案:C解析:地球绕着太阳运动,这个运动被称为地球的公转。
2. 题目:下列哪个属于非生物因素?选项:A. 水B. 食物C. 太阳D. 植物答案:C解析:太阳是非生物因素,它是地球上的一颗恒星,对生物和非生物都有重要影响。
3. 题目:下列哪种现象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选项:A. 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变化B. 季节的更替C. 潮汐的产生D. 月食的发生答案:A解析:地球自转导致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变化。
4. 题目:下列哪种现象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选项:A. 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变化B. 季节的更替C. 潮汐的产生D. 月食的发生答案:B解析:地球公转导致了季节的更替。
第二部分:简答题1. 题目:请简要解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答案: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己的轴心旋转,一周约24小时。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约365天。
2. 题目:请解释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答案:生物因素是指生物体对环境的影响和相互关系,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非生物因素是指物理、化学等非生物性质的事物对环境的影响,如土壤、水、空气、光照等。
3. 题目:请简要说明地球自转对人类的影响。
答案:地球的自转导致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变化,人类的日常生活和活动都与这种交替变化有关,例如我们有白天的工作和黑夜的休息。
4. 题目:请简要说明地球公转对季节的影响。
答案:地球的公转导致了季节的更替。
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呈椭圆形,当地球离太阳较近时,太阳直射地面的区域较大,温度较高,这时候是夏季;当地球离太阳较远时,太阳直射地面的区域较小,温度较低,这时候是冬季。
第三部分:应用题1. 题目:李明每天早上7点上学,晚上9点回家。
根据这个信息,你能推测出李明所在的地理位置吗?为什么?答案:根据李明每天早上7点上学,晚上9点回家的时间表,可以推测李明所在的地理位置应该处于东经75度左右的地方。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精选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体育项目中,以“速度”这一科学量来评定成绩的是()A.跳远B.踢足球C.投掷铅球D.短跑2.如图表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两种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④中,滴加碘液会变蓝色B.菜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③C.两种种子结构的区别之一是④的数量不同D.两种种子中的胚都由①②③组成3.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中秋节)在杭州开幕。
图Ⅰ是地球运行轨迹图,图Ⅱ是四种月相图(阴影表示暗部)。
当天地球大约处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和月相是()A.地球在丙处,月相如图①C.地球在丙处,月相如图②B.地球在乙处,月相如图④D.地球在丁处,月相如图②4.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B.图乙中,小孔成像活动中,所成的像为实像C.图丙中,漫反射的光线虽杂乱无章,但是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图丁中,如果逐渐减小入射角,则折射光线将逐渐远离法线5.繁殖季节,豌豆植株在花瓣打开前雄蕊中的花粉就会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在雌落的柱头上。
这一过程称为()A.自花传粉B.异花传粉C.人工授粉D.风力传粉6.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涉及到声与光的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黄鹂的叫声是器官振动产生C.柳叶反射了绿光而呈绿色A.声音在真空中流传最快B.有的超声波人耳也能听到C.振幅越大,音调越高D.在高速公路旁修建隔音墙,是在流传过程中削弱噪声8.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身体向上跳起B.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身体随着向前倾倒C.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D.泅水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9.过多使用化肥会引起水污染,这是因为过多化肥进入水体后会导致蓝藻大量繁殖。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末试卷一、选择题(共16题,共48分)1. 著名科学家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出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他的发现最初来源于(▲)A.调查B.观察C.实验D.阅读2.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A.中学生的重力约为3000NB.奥运会男子百米跑的平均速度约为20m/sC.地球自转一周时间约为12小时D.两层报纸平铺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约为1帕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是恒星,能发光;地球是行星,月球是卫星,都不能发光B.太阳大气层由内到外依次为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C.地球上昼夜更替现象是地球公转形成的D.地球上四季的出现是地球自转形成的4.一九八三年,一位三十岁的澳洲内科医师马歇尔,偶然发现胃黏膜存有一种类似螺旋状的杆茵——胃幽门螺旋杆菌,它是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以及十二指肠溃疡甚至胃癌的元凶。
与人体细胞相比,它的细胞结构最大的特点是(▲)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没有细胞壁C.没有细胞膜D.没有细胞质5.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
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A. B. C. D.6.湖州历来被称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
结合自己所学知识,选出错误的说法是(▲)A.鱼类一生离不开水,水中受精,水中发育B.水稻在春末夏初播种,属于有性生殖C.家蚕一生要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它在成虫时期吐丝作茧D.桑叶是家蚕的食物,桑树的果实是一种鲜果,由子房发育而来7. 在物理学中对声音的特征的描述有“响度、音调、音色”这些词,请选出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我这破锣似的喉咙,怕唱不好”,形容发出的声音音色太差B.“这个蚊子飞来飞去,吵死了”,形容发出的声音响度大C.“他音起得太高,我唱不上去”,这里的“音”是指声音的音调太高D.“震耳欲聋”指的是声音响度大8.如图所示,下列几种情况中压力的产生与重力完全无关的是(▲)A. B. C. D.9. 如图所示为我们经常见到的植物株形,图甲为树木自然生长的形状,但植物经人工处理后会长成如图乙所示的形状。
浙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考试和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考试和答案考试题目1. 什么是化学反应?请举例说明。
2. 简要解释以下术语:- 光合作用- 蒸发- 酸性物质- 氧化反应3. 简述地理环境对生物分布的影响。
4. 请列举三种不同类型的生态关系,并简要解释它们。
5. 什么是基因?基因是如何传递给后代的?6. 简要解释以下物理现象:- 电流- 阻力- 重力- 功7. 请解释以下术语:- 悬挂- 摩擦力- 磁力- 浮力8. 什么是天体运动?请解释日食和月食的原理。
答案1.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原子或分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例如,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
2.-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阳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能量和氧气的过程。
- 蒸发是指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
- 酸性物质是指具有酸性的化学物质,其溶液含有过量的氢离子。
- 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的过程。
3. 地理环境对生物分布有重要影响。
例如,不同气候和地形条件会导致不同植被类型的出现,从而影响动物种类的分布。
4.- 共生关系:两种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赖并从中获益的关系,如蜜蜂与花朵之间的关系。
- 捕食关系:一种物种捕食另一种物种的关系,如狮子捕食羚羊。
- 竞争关系:不同物种之间为了资源而相互竞争的关系,如植物之间的竞争。
5. 基因是生物体内携带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基因通过遗传物质的传递,如父母的遗传物质在生殖过程中传递给后代。
6.- 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流动的现象。
- 阻力是物体运动时受到的阻碍力。
- 重力是地球或其它天体对物体吸引的力。
- 功是力在物体上所做的功或能量转化的过程。
7.- 悬挂是物体由于重力作用而被支撑在空中的状态。
- 摩擦力是物体之间由于接触而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
- 磁力是由于磁场作用而产生的相互作用力。
- 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上浮的力。
8. 天体运动是天空中天体相对于地球的运动。
日食是地球、月球和太阳在一条直线上排列时,月球遮挡住太阳的部分或全部光线。
浙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考试题目和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末考试题目和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化学元素?A. 水B. 空气C. 金属D. 木头答案:C2. 下列哪个是机械能的体现形式?A. 磁能B. 热能C. 动能D. 光能答案:C3. 火山喷发时所喷出的物质主要是什么?A. 石头B. 熔岩C. 火山灰D. 石油答案:C4. 铁器生锈的原因是:A. 氧气的作用B. 空气的作用C. 湿气的作用D. 酸性物质的作用答案:A5. 下列哪个是动物细胞中的一种器官?A. 叶绿体B. 细胞壁C. 核糖体D. 线粒体答案:D第二部分:填空题1. __________ 是地球上最大的洲。
答案:亚洲2. 非洲最高峰是 __________。
答案:乞力马扎罗山3.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光能、二氧化碳和 __________。
答案:水4. 水的沸点是 __________ 摄氏度。
答案:1005. 火山口中喷发出的物质称为 __________。
答案:熔岩第三部分:简答题1. 请解释一下什么是生态系统?答案: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相互作用的系统,包括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2. 请简述一下地球的内部结构。
答案: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地幔是地壳之下的一层,地核是地幔之下的最内层。
3. 请说出三种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
答案: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等。
4. 请解释一下什么是物理变化?答案: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情况下发生的变化,如固体熔化成液体、液体蒸发成气体等。
5. 请简述一下光的传播方式。
答案:光的传播方式有直线传播和反射传播两种,光在直线传播时不发生偏折,而在反射传播时会发生偏折和反射。
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浙教版七年级下册

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浙教版七年级下册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 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C. 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内能越大D. 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答案:B2. 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A. 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B.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C.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 电流的方向是由正电荷向负电荷流动的答案:D二、填空题1. 光在_________中沿直线传播。
2.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
3. 物体的内能与_________有关。
4. 地球是_________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
答案:同种均匀介质、介质、温度、太阳系三、简答题1. 简述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分子动理论认为,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 解释什么是凸透镜?答案:凸透镜是一种光学元件,中间较厚,边缘较薄,能够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且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光路是可逆的。
四、计算题1. 一辆自行车的质量为15kg,以6m/s的速度行驶,行驶时间为5min,求自行车的行驶路程。
答案:首先将时间转换为秒:5min = 5 × 60s = 300s。
然后应用公式s = vt,得到s = 6m/s × 300s = 1800m。
所以自行车的行驶路程为1800m。
2. 一个电阻值为10Ω的电阻丝,通过它的电流为2A,求电阻丝产生的热量。
答案:应用公式Q = I^2Rt,其中t为时间,假设为1min = 60s。
则Q = (2A)^2 × 10Ω × 60s = 2400J。
所以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为2400J。
五、实验题1. 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实验步骤:(1)将凸透镜放在阳光下,观察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聚焦现象。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卷及参考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科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
A. 主观性强B. 可重复性C. 不需要实验证明D. 结果唯一答案:B. 可重复性2. 以下哪个是化学变化的标志?()A. 重量变化B. 体积变化C. 温度变化D. 光照变化答案:C. 温度变化3. 我国高锰酸钾是19世纪末引进的,它是一种()。
A. 凉性药物B. 消炎药物C. 消毒药物D. 防腐剂答案:C. 消毒药物二、填空题1. 电流的单位是()。
答案:安培(A)2. 静电产生的原因是()。
答案:电荷的分离和积聚3. 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中和生成()。
答案:盐和水三、简答题1. 请简述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区别。
答案: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形状而具有的能量,它与物体的位置和形状有关。
动能是由物体的运动产生的能量,而势能是由物体的位置或形状决定的能量。
2. 请简要介绍酸雨的形成原因,并说明酸雨对环境的影响。
答案:酸雨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大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与雨水中的水分反应生成硫酸和硝酸。
酸雨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它会破坏植被、土壤和水体,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还会腐蚀建筑物和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四、应用题1. 请列举三种常见的能源类型,并简述它们的利用方式。
答案:- 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通过燃烧产生热能,用于发电、取暖和工业生产。
- 水能:利用水流的动能转换为电能,通过水轮机和水电站发电。
- 太阳能:利用太阳辐射产生热能或光能,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转换为电能或热能。
2. 请简述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答案: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提出问题:确定研究的目标和问题。
- 做实验:设计实验方案,收集数据和观察结果。
- 分析数据: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 得出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科学结论。
- 发表成果:将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发表。
以上是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卷及参考答案的内容。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考生须知:1. 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温馨提示:1、本卷共三大题,61小题;全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所有题目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纸、草稿纸上均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仅一个正确答案。
)1.人类生命的起点是受精卵,受精卵在人体内的形成场所和胎儿发育的场所依次是()A.卵巢和输卵管B.卵巢和子宫C.子宫和子宫D.输卵管和子宫2.如图是中华秋沙鸭,该鸭在全球存活不过千只,被称为鸟类中的“活化石”,是与大熊猫齐名的国宝。
中华秋沙鸭的生殖方式是()A.体内受精、卵生B.体内受精、胎生C.体外受精、卵生D.体外受精、胎生3.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最大区别是()A.是否产生生殖细胞B.亲代是否有性别区别C.后代是否有性别区别D.是否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4.某兴趣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你认为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A.没有控制好变量B.水量过多C.水温太高D.水中没有水草5.下列属于光源的是()A.教室里的幕布 B.十五的月亮 C.太阳 D.波光粼粼的水面6.老师将两片刚制好的永久装片和两张写明“球形细菌”和“酵母菌”的标签交给你,请你借助高倍显微镜正确地将标签贴好。
你的依据是()A.叶绿体的有无B.细胞核是否成形C.细胞膜的有无D.细胞壁的有无7.新的栽培技术可以使一棵茶树上同时开出几种不同的颜色的花,我们可以采用的繁殖手段是()A.扦插B.压条C.分根D.嫁接8. 春天,蜜蜂在花丛中穿行飞舞,它对植物的作用是()A.刺激植物开花 B.帮助植物传粉 C.刺激花粉萌发 D.刺激植物受精9.学生们正在教室内上课,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在校园周围植树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10.在《我是歌手》节目中,林志炫翻唱了周杰伦的《烟花易冷》,唱出了和原唱不一样的韵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各种介质中声速都不变B.音调高的都是噪声C.音色也是声音的一个特征D.超声波是指人听起来特别响的声音2、下列关于种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果实内都只有一粒种子B.我们煮饭用的大米是水稻的种子,只要把它埋入土中就会发芽C.所有植物都靠种子繁殖后代D.桃果实内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来的3、当气温还较低时,农民常常利用塑料大棚种植经济作物,可以达到提前播种、提前收获的目的。
从植物生长考虑,塑料大棚的主要作用是A.保持水分B. 提高温度C. 提供氧气D.防治病虫4、从第二性征开始出现直至性器官成熟的一段时间称为A.幼儿期B.青春期C.中年期D.老年期5、想一想:如果地球的自转忽快忽慢,结果会怎样?A.不再有四季更替现象B.每个昼夜的时间长短不一C.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现象消失D.昼夜更替一定更慢为了防止由于惯性而6、惯性是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原因,下列不是..造成交通事故制定的交通规则是( ).A.车辆要右侧通行B.某些路段要对机动车辆限速C.车辆快速行驶时要保持车距D.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必须系安全带的是7、以下说法不正确...A.假如没有重力,向上抛出篮球将不会落地B.假如没有摩擦,汽车将不能前进C.假如没有空气,太阳光将传不到地面D.假如没有惯性,跳远就不能进行的是8、七(1)班四位同学在讨论人类生殖和发育时,有不同的说法,其中不正确...A.青春期男孩出现遗精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B.用母乳喂养比用普通奶粉喂养更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C.胎儿从母体产出的过程叫分娩D.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结构是输卵管9、下列各种生物的特征有利于增大摩擦的是A.泥鳅体表的黏液B.人的关节内有关节滑液C.人手指上的螺纹D.海豚体表光滑10、台州市区大约位于东经1220北纬280,它属于A.北温带,四季分明B.热带,能见到太阳直射到头顶的情况C.南温带,不能见到太阳直射到头顶的情况D.北寒带,冬至日白昼最短11、一天,小龙和小虎对“力和运动的关系”展开了讨论。
小龙说:“我骑自行车时必须不停地踩踏自行车,才能维持它的运动,如果不踩踏它,自行车就会停下来。
因此我认为运动需要力维持。
”小虎说:“但我踢足球时,只要用力踢一下,球就会一直往前飞出去。
因此我认为轻物体如足球,不用力也能维持它的运动,重物体如自行车,必须用力才能维持它的运动。
”你认为小龙和小虎说法是否正确?A.小龙和小虎的说法都正确B.只有小龙的说法正确C.只有小虎的说法正确D.小龙和小虎的说法都不正确由地壳变动引起的是12、下列现象肯定不是..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森林遗迹和古河道B.受暴雨袭击,某市发生洪灾C.2007年5月12日,菲律宾马尼拉东南405公里处一座火山喷发D.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发地震的是13、小明仔细观察了右图后,总结出以下几条结论。
其中错误..A.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B.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C.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D.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14、如图,电灯通过金属杆挂在天花板上,与电灯受到的重力互相平衡的力是A.金属杆对电灯的拉力B.电灯对金属杆的拉力C.金属杆对天花板的拉力D.天花板对金属杆的拉力15.下列有关黑牡丹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反射黑光,适应生活在阳光强烈的环境B、几乎可以吸收全部的光C、在红光的照射下呈现绿色D、是不适应于生活环境的表现16、如图所示:手握放大镜,隔着放大镜看物体,则看到的A.只能是正立放大的像B.只能是倒立缩小的像C.只能是倒立放大的像D.前三种像都可能看到实际情况的是17、下列数据不符合...A一般短跑运动员的速度108千米/小时B一个苹果重1牛C一般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20~20000赫D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日期阳历6月21日或22日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手提水桶感觉很累,原因是水桶的重力作用在手上了B.鸡蛋砸石头,鸡蛋碎了,原因是鸡蛋受到的力比石头受到的力大C.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原因是足球受到了摩擦阻力D.推出去的铅球,可以在空中飞行,原因是铅球始终受到推力的作用19、在我国的许多地方,过春节人们喜爱放鞭炮(如图所示),下面是四位同学关于这件事的观点,你觉得谁的观点最正确A.小明: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鞭炮声不能算作噪声。
B.小华:放鞭炮没有任何好处。
C.小新:只要用收录机播放鞭炮的录音,就不存在噪声污染问题了。
D.小轩:放鞭炮虽然可以烘托节日气氛,但它会产生噪声、空气污染问题。
20、如图所示,形发光物经透镜L 在毛玻璃光屏上成一实像,观察者处于E 处,他看到光屏上的像的形状为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56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相应的空格中)21、小婷同学在小说里读到这样一句话:“一阵大风,把我院内一口井忽然吹到篱笆外”,说这句话或相信这句话的人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的,一般的人不相信一口井会被大风吹到篱笆外去,因为他们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的.22、小明早上起来去洗脸刷牙,往脸盆里倒水后,发觉脸盆的深度变浅了,这属于光的__________ 现象。
洗刷完毕,小明看了一下镜子里的自己,发现充足的睡眠后,精神了许多。
镜子成像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__现象。
23、能的存在有多种形式,如热能、光能、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电能……,各种能还可以相互转化,例如拉开弓玄时,弓弦形变积蓄了__________能,放开弓弦,箭会向前射出,这是箭获得了__________能。
24、乱丢果皮既不卫生,又容易造成危险,人走路时若踩到西瓜皮上很容易滑倒,这是因为这样会使人的脚底跟地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如图,甲、乙两人都站在滑板上,当甲用力推乙时,乙在往后退的同时甲也会往后退。
这是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当他们的手不再接触时还能继续向相反的方向后退一段距离,这是因为人具有________,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26、读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A、B、C三点中地势最高的是________;第25题图(2)C点处的地形是________。
27、“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其中的鸟声、风声是物体的______发出的,而通过________传到人耳内的。
28、人的受精卵是通过________和卵相互结合而产生的,受精卵形成胚胎后,会在子宫继续发育。
孕妇大量饮酒或吸烟会对胎儿造成灾难性的影响,原因是酒精经孕妇的消化系统吸收后进入血液然后通过与脐带进入胎儿体内。
29、人坐在沙发上,沙发会向下凹陷,这是力作用在沙发上产生的结果,但大人和小孩坐同样沙发时,沙发凹陷的程度不同,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_______有关。
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压弹簧弹簧缩短,这是由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________有关。
30、小阳是台州人,他的哥哥在新疆服兵役,一次晚上八点,小阳复习完功课准备上床睡觉,这时哥哥从新疆打电话来:“……现在才六点多一点,你怎么这样早就睡觉了?我们才刚吃完饭呢!”小阳糊涂了:明明是八点多了,怎么哥哥说是六点多呢?请你帮他解释一下原因:____(填:“纬度”或“经度”)不同的地方时刻是不同的。
由于地球由西向东自转,东边的地方时总比西边的地方时来得_______(“早”或“晚”),新疆跟北京的地方时相差较大,根据实际情况新疆地区没有使用“北京时间”。
31、想一想:今天(即你现在参加考试的这一天)的白天时间长还是晚上的时间长?,原因是太阳直射点在(填“北半球”、“南半球”或“赤道”)32、右图(a)、(b)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___________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第32题图[均选填“(a)”或“(b)”]33、在下列动物中:①猫②鸭③大象④鲫鱼⑤金丝猴⑥蝴蝶,属于卵生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
其余动物生殖方式是属于_________,这类动物幼体在母体的子宫内发育,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34、小军用弹簧秤来探究“底面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的下表面哪个更粗糙”,他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进行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叠放的物块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均作匀速直线运动,在甲实验中,测得拉力F甲= 10牛;在乙实验中,测得拉力F乙=15牛。
(1)甲、乙实验中,木块、铁块叠放在一起的目的是:使它们对桌面保持相同的力。
(2)乙实验中,木块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牛。
(3)通过实验,小军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作图、探究和计算:(本题共34分)35、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当你把遥控器对着墙壁,利用墙对红外线的反射,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试在下图中画出红外线AB 经墙反射后的反射光线。
(3分) 36、如图,质量均匀的球挂在墙上,如果重力为3牛,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它受到的重力。
(3分)37、为了探究种子萌发时所需的条件,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三个实验装置(A ,B 和C),放在阳光下,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只有B 中的种子萌发。
(10分) (1) 比较A 和B 装置,可以说 明种子的萌发需要的条件是__ ________。
仅比较A 装置和C 装置能否得出种子萌发需要空 气(简要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们知道:种子埋在泥土里能发芽。
请问:如果把C 装置中的不透光箱取走,种子能不能萌发___________你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C 装置实验中设计的油层主要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A 、反射阳光,使C 装置内温度较低B 、防止水分蒸发C 、隔绝空气,防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水中D 、防止空气中的细菌进入水中 38、如图,一个物体在水平面里做圆周运动,手会感到明 显的拉力。
这个拉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 还可能跟……有关。
(6分)(1) 你认为这个拉力的大小还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 请指出两个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