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分类及防护注意事项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正确管理及要求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正确管理及要求危化品分类常用的危险化学品按照其主要危险特性分为8类:1.爆炸品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3.易燃液体4.易燃固体及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6.有毒品7.腐蚀品8.放射性物品危化品的购买、入库和贮存要求1.统一采购:专人根据危险品的使用量统一采购,报批有关部门,获批后可购买;2.入库检查:入库时应对危险化学品进行检查,保证包装完整、数量准确、标识清晰、符合要求,药品性质不清时严禁入库。
验收合格后由保管签字接收并将药品存放于库房内,上帐登记。
3.贮存注意事项:贮存时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资料》中“储运注意事项”中的要求将危险化学品与禁忌物分开存放,严格控制与“避免接触的条件”进行接触,危险化学品应设专柜分类隔离贮存,并做好标识。
4.减少库存:应尽量控制和减少危险化学品的库存量。
5.预防措施:危险化学品贮存时,应于禁忌物分开存放,并采取防挥发、防泄漏、防潮、防火、防爆炸及通风等预防措施;库房或实验室中应备有灭火器等消防安全器材。
6.剧毒类专人专柜:有毒化学品,特别是剧毒的的化学品应锁在专门的毒品柜中,要由专人专柜保藏。
7.废品处理:保证作废的药品标识的清晰,保管负责联系厂家回收,不能回收的药品隔离存放并做好标识,定期送至环保公司统一处理。
8.无标签处理:无标签或标签掉的药品和试剂需要重新鉴定,贴标后方可使用,无法鉴定的药品和试剂按危险废弃物处理,严禁使用不明内容物的药品或试剂。
危化品的检查、领用1.库房保管负责每月检查所有化学品的存放、标识、使用等情况,填写检查记录。
在贮存期内,发现其品质变化、包装破损、标识不清、渗漏等情况,应及时整改。
2.药品的领取由保管具体负责,领用人领取药品后填写领用记录并签字。
各类危险化学药品的使用注意事项1.对于实验室领用后暂时不用的危险化学品应存放于固定存放点;2.保证与禁忌物分开存放并保证与“避免接触的条件”不接触;3.并做好防挥发、防泄露、防火等安全措施;4.有毒的化学品,要由专人负责保管,对药品的使用及领取作详细记录;5.使用腐蚀性化学品时要注意个人的防护;6.禁止口尝、直接鼻嗅、手直接接触的方法鉴别化学药品或危险物质。
实验室安全问题

实验室的化学安全与注意事项实验室的化学安全与注意事项一、危险化学物质的分类二、―五防‖措施三、高氯酸与高氯酸盐四、高压易燃气体与钢瓶五、―三废‖处理六、常见危险化学品七、实验过程安全注意事项一、危险化学物质的分类●1.1 着火性物质●1.2.爆炸性物质●1.3 易燃性物质●1.4 有毒物质1.1 着火性物质1.1 着火性物质●强氧化性物质与还原剂,强酸与有机物无反应发热而着火如:●浓硝酸、浓硫酸与乙醇;●浓硝酸与纤维织物;●过氧化钠与乙酸、甲醇、丙酮、乙二醇;●溴与磷、锌粉、镁粉混合;●高锰酸锌与有机物;●氧化汞与硫磺●臭氧与有机物1.2 爆炸性性物质1.2.1 可燃性气体的爆炸极限1.2.1 可燃性气体的爆炸极限1.2.1 可燃性气体的爆炸极限1.2.1 可燃性气体的爆炸极限1.2.2 形成爆炸混合物的物质●(1)高氯酸与乙醇及其它有机物●(2)高氯酸盐、氯酸盐与硫酸●(3)氯酸盐与磷化物●(4)铬酐(三氧化铬)与硫酸、甘油或有机物●(5)高锰酸钾与硫酸、甘油或有机物●(6)过硫酸铵与铝粉遇水●(7)硝酸钾与醋酸钠1.2.2 形成爆炸混合物的物质●(8)硝酸盐与酯类●(9)硝酸盐与氯化亚锡●(10)硝酸与镁、锌或其他活波金属●(11)发烟硝酸与乙醚1.3易燃性物质●1、易燃性气体●如液化气、天然气、氢气等●2易燃液体●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特性已列入其他类别的液体。
易燃液体的闭杯试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l℃,本类危险品按闪点分为如下3项。
●第1项低闪点液体,其闭杯试验闪点<–18℃;●第2项中闪点液体,–18℃<闭杯试验闪点<23℃;●第3项高闪点液体.22℃<闭杯试验闪点<61℃的液体。
1.3易燃性物质●在《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中,易燃液体是指在可预见的使用条件下能产生易燃蒸气或薄雾,闪点低于45℃的液体。
●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1987)(2001年版)中,闪点<28℃的液体为甲类火灾危险性物品,闪点>28℃至<60℃的液体为乙类火灾危险性物品。
实验室危险源及安全注意事项

实验室危险源及安全注意事项
实验室是科学研究、教学、测试等工作的场所,但同时也充满了危险源。
了解实验室中的危险源及其安全注意事项,对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一、化学危险源
1.化学品储存:实验室内存放的化学品应该分类储存,防止有机、无机物等混淆。
同时应注意,有些化学品需要储存在干燥、通风处,且应避免与其他化学品混合;
2.化学品的操作:化学品的使用应遵循标准化操作程序,避免化学品泼洒或触及皮肤和呼吸道,同时避免化学品燃放或分解产生剧烈反应;
3.废弃物处理:化学废弃物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如腐蚀性物质应被密封储存并向专门处理机构委托处理。
二、生物危险源
1.生物安全柜:生物实验室内应设置适当的生物安全柜,如第一类生物安全柜,以保障病原微生物不会泄漏到环境中;
2.生物实验程序:在进行生物实验前,应进行充分的培训,并按照相应的操作程序进行实验,避免把细菌、病毒等带出实验室;
3.个人保护:进行生物实验时应佩戴防护手套、口罩、防护服等服装,防止细菌、病毒等接触到皮肤和呼吸道,造成感染和危害。
三、安全设施
1.通气:实验室内应保持适度的通风,以避免化学物质、气体等在空气中积聚,增加危险性;
2.灭火:实验室内应配备适当的灭火器材,避免实验时突发火灾或燃爆事故;
3.应急设备:实验室内应配备急救器材、安全出口、安全眼镜、洗眼器等应急设备,以便在危险事件发生时尽快采取应对措施。
通过以上简要介绍,我们了解了实验室中存在的危险源及其安全
注意事项。
只有充分认识到实验室的危险性,才能有效的防止和减少实验室事故的发生。
同时,在进行实验前必须经过充分培训,并加强与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保障实验人员的安全。
实验室常见的危化品及防护注意事项

实验室常见的危化品及防护注意事项实验室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常常使用各种危险化学品来进行实验。
这些危险化学品的使用需要高度的安全防护措施,以保证实验人员的安全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实验室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并提供相应的防护注意事项。
一、硫酸:硫酸是实验室中最常见的危险化学品之一,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和强氧化性,对皮肤和眼睛有很强的刺激性。
在使用硫酸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化学护目镜、防酸手套和耐酸鞋。
2.在使用硫酸时,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如不慎溅到皮肤或眼睛,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咨询医生。
3.在使用硫酸时,要远离易燃物和可燃物,以防止产生爆炸和火灾事故。
二、盐酸:盐酸是另一种常见的危险化学品,主要用于酸碱中和实验和金属清洗。
盐酸具有强腐蚀性,对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有刺激作用。
使用盐酸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操作盐酸时,同样需要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化学护目镜、防酸手套和耐酸鞋。
2.使用盐酸时,要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避免气体积聚,影响呼吸系统。
3.如果不慎接触到盐酸,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三、氢氟酸:氢氟酸是实验室中常见的危险化学品之一,也是最具有腐蚀性的一种。
氢氟酸不仅具有强腐蚀性,还会对骨骼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在使用氢氟酸时需要极高的警惕性和防护措施:1.在操作氢氟酸时,严格按照实验室安全规程进行操作,并戴上全面防护装备,如防护服、化学护目镜、防酸手套和耐酸鞋。
2.使用氢氟酸时,要确保实验室有良好的通风系统,以尽量减少有毒气体的积聚。
3.如果不慎接触到氢氟酸,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马上就医。
以上是实验室中常见的几种危险化学品及相应的防护注意事项。
除了以上提到的化学品外,实验室中还有其他许多危险的化学品,如:氰化物、浓硝酸、过氧化氢等。
对于这些危险化学品,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了解,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确保实验室安全。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细则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细则一、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和标识1. 根据《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分为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和其他危害性等五类。
2.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应按照规定进行标识,包括标示容器、储存区域等。
标识应清晰、明确,包括危险性标识、品名、含量及相关警示语。
3.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例如,易燃品和易爆品应储存在防火柜中,腐蚀品应储存在防腐柜中,有毒品应单独存放。
二、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责任1.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应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包括安全管理人员、专职安全人员和使用人员。
2. 安全管理人员应负责制定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组织危险化学品的使用申请、审批和监督。
3. 专职安全人员应负责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存储、配送、使用等工作,定期进行实验室安全检查和教育培训。
4. 使用人员应严格按照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进行操作,并参加相关安全培训和教育。
三、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存放和储存1.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应按照其危险性进行分类存放,不同类别的化学品应分别放置,避免混放。
2.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容器的完整性和密封性,避免泄漏和误用。
3.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仓库和储存区域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4.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储存区域应设立显著标识,包括“危险化学品储存区域”、“禁止吸烟”、“防火保护区”等。
四、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和处置1. 使用人员应在掌握使用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后,方可使用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并穿戴必要的防护装备。
2.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应按照实验计划进行,确保实验设计合理、操作规范。
3.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在使用后应及时清理、清洗、储存,避免残留物对实验室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4.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废弃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妥善处置,不得随意倾倒或混放。
五、实验室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理1.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事故应迅速组织处置,确保人员安全和环境安全。
实验室危险品管理规定范文

实验室危险品管理规定范文1. 引言实验室是开展科学研究和实验的重要场所,而危险品的存在和使用使实验室也成为一个潜在的危险环境。
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维护实验人员的健康,制定实验室危险品管理规定非常必要。
本规定将对实验室危险品的管理方式、使用规范及事故应急处理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以确保实验室环境的安全与稳定。
2. 危险品分类和标识2.1 危险品分类根据实验室中危险品的性质,将其分为易燃、易爆、有毒、腐蚀、可燃气体等五类危险品。
2.2 危险品标识所有危险品一律在易见处标明标识,标识应包括危险品的名称、危险性质、危险级别等内容。
标识应清晰可见,并且具有长期耐久性。
3. 危险品的储存与管理3.1 危险品的储存危险品应储存在专门设计的安全储存柜或储存柜中,并且应按照其性质和危险级别进行分类储存。
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应储存在防火柜或防火仓中,有毒危险品应储存在密封柜中。
3.2 危险品的管理危险品的管理应建立相应的档案,并进行动态管理。
档案中应包括危险品的名称、性质、用途、储存位置、负责人等信息,并定期更新档案内容。
对于超过存储期限的危险品,应及时处理或转交专门机构处理。
4. 危险品使用的规范4.1 使用前的准备工作在使用危险品之前,使用人员应事先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准备工作。
应了解危险品的性质、特点、安全操作方法以及应急措施等,并且应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
4.2 危险品的使用方式使用人员在操作危险品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随意改变原始操作方式。
对于需要进行实验操作的危险品,应根据实验操作的具体情况确定其使用的量和方式,以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4.3 安全防护措施在使用危险品时,使用人员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眼镜、防护面具、防护手套等。
同时,使用人员应保持实验室环境的干净整洁,避免危险品与其他化学品混合。
5. 危险品事故应急处理5.1 紧急处理措施在发生危险品事故时,应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然后进行现场隔离,并同时通知实验室的其他人员和相关部门。
(完整版)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及使用情况

(完整版)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及使用情况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及使用情况 (完整版)本文档旨在全面了解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以下是关于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重要信息:1. 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危险化学品指的是具有爆炸性、易燃性、氧化性、毒性、腐蚀性或其他危害性的化学物质。
在实验室中,我们使用这些化学品来进行研究和实验。
2.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根据国际通用的标准,危险化学品可以分为六大类别:爆炸品和爆发品、压缩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氧化剂和遇湿剂、毒害品和感染性物质、腐蚀品。
3.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管理实验室中的危险化学品应储存在安全柜或专用存储区域内,以确保其安全性。
储存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确保每种化学品都有适当的标识,包括中文和英文的化学品名称、危险性类别和警示标识。
- 分类储存,不同危险性的化学品要分开储存,防止交叉污染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 定期检查化学品的保存状态,及时处理过期、失效或受损的化学品。
- 确保所有实验室成员都了解化学品的储存和管理规定,并接受相关培训。
4. 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在实验室中使用危险化学品时,必须确保安全操作,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以下是几点注意事项:- 严格遵守化学品的安全操作规程,如佩戴防护设备、使用适当的和工具等。
- 保持实验室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 定期检查实验室的紧急处理设备,如灭火器、洗眼器、淋浴器等,确保其正常运作。
- 将使用过的化学品正确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5. 危险化学品的事故应急处理即使我们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事故仍有可能发生。
在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必须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保护人员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
以上是有关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及使用情况的重要信息。
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我们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并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多信息,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谢谢!。
化验室危险品管理制度指南

化验室危险品管理制度指南为了确保化验室危险品的安全管理,防止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安全和环境,特制定本制度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化验室危险品的采购、储存、使用、处理和废弃等各个环节。
一、危险品的分类和标识1.1 危险品分类: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相关规定,危险品分为十大类: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放射性物品、腐蚀性物品、感染性物品等。
1.2 危险品标识:危险品应按照国家标准规定贴上相应的危险品标识,标识应清晰、醒目,便于识别。
二、危险品的采购和管理2.1 采购:采购危险品时,应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生产企业或供应商,并签订安全技术协议,确保危险品的质量和安全。
2.2 管理:危险品的管理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人负责,负责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危险品的储存和使用3.1 储存:危险品应按照其性质和特点,选择合适的储存方式和方法,储存区域应符合相关安全规定。
3.2 使用:使用危险品时,应遵守操作规程,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人员安全和环境无害。
四、危险品的处理和废弃4.1 处理:危险品的处理应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应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处理。
4.2 废弃:危险品的废弃应按照《危险废物名录》和相关法规进行,应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废弃。
五、安全培训和应急预案5.1 安全培训:对化验室人员进行危险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5.2 应急预案:制定危险品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程序和责任人,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
以上是化验室危险品管理制度指南的主要内容,各化验室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以确保危险品的安全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的 危险特性
(1)此类化学品的氧处于高价态, 或含过氧基(-O-O-),很不稳 定,因此,其最突出的性质是遇
பைடு நூலகம்
易燃物品、可燃物品、有机物、
还原剂等会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引
起燃烧爆炸。因此储存的不能和
以上物质混存。
(2)有些氧化剂有不同程度的毒性
或腐蚀性。如双氧水(H2O2),医用 消毒多为3%溶液,浓度过高就会
.
第1类 爆炸品
常见的几类爆炸物: –硝基化合物:苦味酸(三硝基苯酚),TNT –硝酸酯:硝化甘油、硝化棉 –硝胺类:=N—NO2,RDX、HMX、CL20等 –叠氮化合物:叠氮化钠、叠氮化铅 –高氯酸盐:高氯酸钾、高氯酸铵 –二氟氨基:-NF2
.
爆炸品使用注意事项
在使用易爆化学品时,应取用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必要 精确性或可靠性的最小用量。 绝对禁止用明火直接加热,且不能用带磨口塞的仪器;利用烘箱干燥爆 炸性物质时,禁止关闭烘箱门,也可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干燥或用干燥 剂干燥。在加热干燥时,应特别注意加热的均匀性,尽可能消除局部 自燃的可能性。 对实验剩余的残渣物,要及时妥善销毁。一旦发生爆炸,使用以下灭 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等。 叠氮钠发生泄漏时,应及时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禁止采取砂土压盖的方法灭火。
√×
.
压缩气体使用注意事项
减压阀
.
减压阀的使用
右旋:越来越紧——开(on) 左旋:越来越松——关(off)
.
压缩气体使用注意事项
开、关减压阀和开关阀时,
动作必须缓慢;开气瓶时应先 open
开开关阀,后开减压阀;用完,
先关闭开关阀,放尽余气后,
再关减压阀。切不可只关减压 阀,不关开关阀。开瓶时阀门 不要充分打开,乙炔瓶旋开不 应超过1.5转,要防止丙酮流
化学式 H2 O2 Cl2
N2 He Ar CO2 CH4
外表面颜色 深绿 天蓝 草绿 黑色 黑色 灰色 灰色 铝白 褐色 .
使用压缩气体的注意事项
压缩气体钢瓶应置于气柜中并固定或固定在试验台旁边
.
压缩气体使用注意事项
气体钢瓶的搬运:
在搬动气瓶时,应装上防震垫圈,旋紧安全帽,以保护开关阀。 搬运充装有气体的气瓶时,最好用特制的担架或小推车,也可 以用手平抬或垂直转动。但绝不允许用手执着开关阀移动。
灼伤皮肤。
.
使用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的 注意事项
不可与易燃物品、可燃物品、有机物、还原剂 等会混放! 取用时要带上胶皮手套! 加热时,加热速度不可过快,溶液不可蒸干! 反应时,氧化剂应逐步加入,控制加入量和加 入的速度,防止反应过快而失去控制。
.
第 6 类 有毒品
3)尽量使用密封的实验装置
.
第4类 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
易燃固体的危险特性
(1)易燃固体容易被氧化,遇火种、热源常会引起 强烈、连续的燃烧,与氧化剂接触有爆炸的危险。如 红磷与氯酸钾接触容易发生爆炸。
(2)易燃固体对摩擦、撞击、震动很敏感。例如: 红磷受摩擦起火燃烧。
.
第3类 易燃液体
危险特性
1、高度易燃性; 2、易爆性; 3、高度流动扩散性; 4、受热膨胀性; 5、忌氧化剂和酸; 6、毒性。
.
使用易燃液体的注意事项
1)避免蒸气浓度过高。在通风良好的通 风橱中操作。
注意!多数可燃蒸气的密度比空 气大,能够水平移动相当远的距 离。
2)避免明火加热。
–使用水浴、油浴、加热套和沙浴 给易燃液体加热。
实验室的化学品安全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分类: ① 爆炸品 ②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③ 易燃液体 ④ 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⑤ 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⑥ 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 ⑦ 放射性物质 ⑧ 腐蚀性物质 ⑨ 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 .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标示
.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标识
开关阀 左旋(变松):开 右旋(变紧):关
出。
.
压缩气体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高压气瓶时,操作人员应站在与气瓶接口处垂直的位置上。 操作时严禁敲打撞击,并经常检查有无漏气,应注意压力表读数。 氧气瓶或氢气瓶等,应配备专用工具,并严禁与油类接触。操作 人员不能穿戴沾有各种油脂或易感应产生静电的服装手套操作,以 免引起燃烧或爆炸。可燃性气体和助燃气体气瓶,与明火的距离应 大于十米。
.
第5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氧化剂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 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 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 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粉末 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 震动或摩擦较为敏感,如:过氧化钠、 高锰酸钾等;
★有机过氧化物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 键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 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如: 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乙酮等
.
压缩气体使用注意事项
气体钢瓶的存放:
钢瓶应存放在阴凉、干燥、远离热源处。高压气体 容器最好存放室外,并防止太阳直射,风吹日晒。可 燃性气体钢瓶必须与氧气钢瓶分开存放。钢瓶直立放 置并要固定稳妥;气瓶要远离热源,避免曝晒和强烈 振动;一般实验室内存放气瓶量不得超过两瓶。 绝不可使油或其他易燃性有机物沾在气瓶上(特别是 气门嘴和减压阀)。也不得用棉、麻等物堵漏,以防燃 烧引起事故。
(3)许多易燃固体有毒,或燃烧产物有毒或有腐蚀 性。如硫磺、黄磷等。
.
使用易燃固体的注意事项
密封存放,防止与氧气或水蒸气接触 远离火种、热源、氧化剂及酸类(特别是氧 化性酸类) 避免碰撞,防止拖、拉、摔、 撞 取用量要少,称量速度要快
反应装置要放置在通风橱内,不可在封闭 的容器内进行燃烧反应,但也不宜在完全敞 口的容器内进行,要能够控制氧化剂(空气)的 加入量。
.
第2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危险特性
1、爆炸性(如遇碰撞或高温) 2、易燃性(如氢气、液化石油气等)、 3、助燃性(如氧气、压缩空气等)、 4、毒害性(如氰化氢、二氧化硫等)、 5、窒息性(如二氧化碳,虽无毒,不燃,不助燃,但在高浓 度时亦会导致人畜窒息死亡)等性质。
.
实验室常见气体及气瓶颜色
气瓶名称 氢气 氧气 氯气 空气 氮气 氦气 氩气 二氧化碳 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