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概况

合集下载

农业行业概况了解农业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主要参与者

农业行业概况了解农业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主要参与者

农业行业概况了解农业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主要参与者农业行业概况:了解农业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主要参与者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农业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主要参与者,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农业行业的概况。

一、农业行业发展趋势1.可持续农业可持续农业被认为是农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农业也在朝着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例如,有机农业、精确农业技术的应用以及农田水利设施的改进等都是可持续农业的表现。

2.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也是农业行业发展的关键。

通过技术手段的改进和创新,农业生产效益可以得到提高,例如种植业和养殖业都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来增加产量和质量。

此外,农业科技创新还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保鲜、加工和储运等环节。

3.农业产业化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产业化也成为了农业行业的重要趋势之一。

通过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提高农业产品的附加值。

农业产业化还可以促进农产品与农村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农业行业主要参与者1.农民农民是农业行业的主要参与者,他们负责种植或养殖农产品。

农民的角色不仅是生产者,同时也是农产品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

农民的地位在农业产业链中不可忽视,农业行业的发展需要重视和支持农民的利益和权益。

2.农业企业农业企业在农业行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们通过投资和管理农业生产活动,提供农产品给市场。

农业企业的规模经营、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对于推动农业行业发展至关重要。

同时,农业企业也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繁荣。

3.政府机构政府机构在农业行业中起着监管和政策引导的作用。

他们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为农业行业提供支持和保障。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农业保险和市场准入等手段促进农业行业的发展。

政府的参与和政策引导对于农业行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4.科研机构与学术界科研机构和学术界在农业行业中扮演着推动和引领的角色。

中国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生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中国农业发展现状1. 农业生产总体情况中国农业生产总体稳定增长,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逐步提高。

2. 农业结构调整中国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粮食种植面积逐渐减少,而经济作物和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不断增加。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逐渐发展,农业企业化程度提高。

3. 农业科技创新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重要突破,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4. 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农村居民收入不断增加。

农村电商、农村旅游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为农村经济增加了新的增长点。

二、中国农业发展趋势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将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通过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 农业科技创新中国将继续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3. 农业绿色发展中国将加强农业环境保护,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模式,减少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4.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国将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

发展农村电商、农村金融、农村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

5. 农业对外合作中国将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农业合作,推动农业全球化发展。

加强农产品贸易合作,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农业规则制定。

总结:中国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农民收入增长不平衡、农业面源污染等。

未来,中国农业将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科技创新,实现绿色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与国际合作。

中国农业基本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农业基本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农业基本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农民就业、农村稳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中国农业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同时也有着许多发展的机遇。

以下是中国农业的基本现状和发展趋势:基本现状:1.农业供给侧结构性:中国农业正经历供给侧结构性,加快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产品的品质和效益。

2.粮食生产稳中有进:近年来,中国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增长,粮食产量稳居全球第一、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节约劳动力,提高粮食生产效率。

3.农村科技创新:中国农业科技水平逐步提高,农村科技创新能力增强。

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推广优质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农业生产力。

4.农村收入增长:中国农村居民收入逐年增长,农民就业和创业活动蓬勃发展。

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农村经济增长不断加快。

发展趋势:1.粮食安全仍是首要任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把握好种粮与养殖结构,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

2.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持续推进:加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力度,提高农业产品的质量、品牌化程度和竞争力。

3.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与制造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民转移就业,发展农村经济。

4.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业环保治理,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绿色农业,保护生态环境。

5.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推广适合中国农业特点的科技成果,提高农业生产力和效益。

6.农民增收和农村扶贫: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农村全面小康。

总之,中国农业在供给侧结构性的推动下,正朝着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随着科技创新的推进和政策的支持,中国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将不断提高,粮食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同时,要重视环保问题,发展绿色农业,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以上发展趋势的实施,中国农业将迎来更加繁荣的未来。

介绍家乡的农业现状及发展

介绍家乡的农业现状及发展

介绍家乡的农业现状及发展我来介绍一下我家乡的农业现状及发展情况。

我家乡是一个位于中国中部的农业大县,面积较大,地理环境优越,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农业一直是我家乡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

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我家乡的主要农作物是谷物、棉花和豆类。

谷物主要包括水稻、小麦和玉米。

由于地理环境的特点,水稻是我们主要的经济作物。

过去,农民主要依靠自然降雨进行种植,但由于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自然降雨不再可靠。

因此,农民们开始引入灌溉系统,提高农田的水利设施以确保作物的生长。

此外,农民们还在农作物的选择和种植管理上进行了改进,通过改良种子、合理施肥、合理间隔等方式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另外,近年来,农业科技的进步也给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政府在农业科技方面加大了投入,鼓励农业科研机构和农民进行合作研究,推广新的农业技术和种植模式。

例如,有些农民开始采用温室种植技术,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因素,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农业机械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农民们可以通过农机完成很多繁重的农事劳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另一个影响我家乡农业发展的因素是农产品市场的变化和需求的多样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在逐渐变化。

传统的谷物种植和养殖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人们对生态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

我家乡的农民们也意识到这一点,开始积极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增加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的比重。

例如,他们开始大力发展蔬菜种植、水果种植、漆树和花卉苗木等领域,通过品牌推广和产品质量保证,打造自己的农产品品牌,并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

除了植物农业,养殖业也在我家乡占有重要地位。

主要的养殖业包括猪养殖、牛养殖和家禽养殖。

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农民们开始引入现代化的养殖技术,包括科学喂养、环境控制和疫病防控等方面。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持续向好,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

首先,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农机具使用率不断提升,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农业用水效率显著提高。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逐渐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

其次,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取得重要突破。

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推广,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农业科技人员培养体系逐步完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素质显著提高。

再次,农村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农村产业结构逐步从传统的农作物种植向农副产品加工和农业服务业转变。

发展特色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能够提高农民收入的产业,农民增收效果明显。

此外,我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逐步改善。

农村公路、供水系统、电力设施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

农产品流通体系逐步健全,农产品物流效率显著提高。

尽管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就,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部分地区农业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相对较低,农业发展不够均衡。

农业生产过程中仍面临一些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措施。

同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需进一步加强,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牌效益。

总体来说,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需加强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基础设施,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云南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云南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云南农业发展基本情况云南是中国西南部的一个省份,素有“阳光之国”和“花之国”的美誉。

由于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独特性,云南发展了丰富多样的农业产业。

本文将介绍云南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农业资源丰富1.土地资源:云南土地资源丰富,平均海拔较高,适宜农业发展。

全省土地面积达到39.7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7800多万亩。

2.水资源:云南拥有众多的江河湖泊和丰富的水资源。

包括长江、澜沧江、红河等重要江河,以及滇池、洱海等著名湖泊。

这些水资源为云南农业发展提供了便利。

3.气候条件:云南地处亚热带到热带交界地带,拥有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气候。

年均气温在15℃以上,降水充沛,适宜农业生产。

二、主要农业产业1.农作物:云南以种植业为主,在农作物方面有着丰富的资源。

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玉米、小麦、高粱、马铃薯等。

玉米是云南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云南玉米在全国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2.特色农产品:云南还以种植特色农产品著称。

茶叶产业是云南的一张名片,云南是中国主要的茶叶生产基地之一,有着丰富的茶叶资源。

此外,咖啡、核桃、橡胶、葡萄、香菇等特色农产品也在云南得到较好的发展。

3.林业:云南拥有广阔的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高达55%以上。

云南的林业发展以木材和竹材为主,同时也种植了大量的经济作物如木薯、蕨菜等。

4.畜牧业:云南的畜牧业发展也不容忽视。

当地山区适宜养牛、养羊,平原地区主要以养猪、养鸡、养鱼为主。

养殖业在农村经济中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三、农业发展状况1.种植结构调整:云南在农业发展中进行了种植结构调整,优化了农作物的品种结构,提高了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2.种植技术创新:云南农业部门积极推行现代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科学的施肥、水肥一体化、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手段。

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3.建设农业产业园区:云南加大对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力度,建立了一批有规模、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园区。

国内农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发展前景

国内农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发展前景

国内农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发展前景一、国内农业发展的现状1. 农业生产总体情况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国内农业生产稳步增长。

粮食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在稳定水平,2022年达到了6.5亿吨。

种植业、养殖业和渔业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农业生产技术不断创新,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逐渐降低。

2. 农业结构调整国内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人口逐渐减少,农业从业人员向非农产业转移。

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农产品加工业、农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3. 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国内农业科技研发投入不断增加,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逐渐完善。

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不断涌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农业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农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4. 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内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了一定发展。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农药、化肥使用量逐渐减少,有机农业、绿色农业逐渐兴起。

农村生活条件改善,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农村电商、农村旅游等新业态为农民增加了收入来源。

二、国内农业发展的未来前景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内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继续深化。

通过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农业品牌化,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

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要素供给能力。

2. 农业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哺育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

3. 农业现代化与农村振兴国内将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振兴。

加强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4. 农业国际化合作国内将积极参预农业国际化合作。

加强与国际农业组织和农业技术机构的合作,引进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

推动农产品出口,提高国内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中国农业发展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农业发展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农业发展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农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产业。

农业是指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种产业形式;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

包括生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农作物的生产活动。

强化政府在政策扶持、规范管理、公共服务、营造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开发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休闲旅游项目,鼓励妇女积极参与休闲农业发展。

一、农业发展概况1、种植业全国各地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积极落实各项补贴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播种面积及产量均有所上升。

2020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1167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71万公顷,同比增长0.61%;粮食产量66949万吨,比上年增加565万吨,增产0.9%。

其中,稻谷种植面积3008万公顷,比上年增加38万公顷,同比增长1.31%;小麦种植面积2338万公顷,比上年减少35万公顷,同比下降1.47%;玉米种植面积4126万公顷,比上年减少2万公顷,同比下降0.05%。

《2021-2027年中国农业市场发展规模及投资前景趋势报告》数据显示:其中,夏粮产量14286万吨,比上年增加126万吨,增产0.9%;早稻产量2729万吨,比上年增加102万吨,增产3.9%;秋粮产量49934万吨,比上年增加337万吨,增产0.7%。

2020年全国谷物播种面积14.69亿亩,比上年增加176万亩,增长0.1%;谷物产量61674万吨,比上年增加306万吨,增产0.5%,其中谷物单产420公斤/亩,每亩产量比上年增加1.6公斤,增长0.4%。

其中,稻谷产量21186万吨,比上年增加225万吨,增产 1.1%;小麦产量13425万吨,比上年增加66万吨,增产0.5%;玉米产量26067万吨,比上年减少10万吨,持平略减。

我国棉区受种植效益和农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棉花播种面积下降。

2020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317万公顷,比上年减少17万公顷,同比下降5.09%;棉花产量591万吨,比上年增加2万吨,增产0.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化水平较高。 农畜产品出口多; 率较高。
精耕细作、传统经验 劳动生产率不高。
自然条件较好的 热带经济作物区
开发困难的赤道 和北极地区
企业化种植园和小种 单一性经济,商品
植园。
率高,外资控制
原始生产、狩猎、捕 自给自足经济为主 鱼。
返回
[小结] 发展中国家有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向现代化过渡的农业存在,这 是农业发展水平上的差异,而少数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高度发达,他们之 间因国情不同,农业生产部门和技术发展侧重不同,而不是农业发展水平 上的差异。因此,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衡就必然成为世界农 业发展的主要不平衡。
由于使用大马力机械,滥垦滥耕,使土壤流失加重。近40 年来美国有8 000万公顷土地因土壤流失而受到破坏。目前,美 国每年遭到流失破坏的土地约达100万公顷。
[讨论]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向我们揭示出美国现代化农业 有哪些问题? “石油农业”
(回顾) 第二节 世界农业发展概况
原始农业
农业 生产 条件 不同
农业 生产 条件 不同
世界农 业发展 不平衡
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
世界农业发展三个历史阶段情况表
名称 时期 劳动力 生产工具
生产技术
经济特点
原始 农业
原始 社会
大量 人力
石器 木器
对自然环境完全依赖 依靠自然肥
集体劳动 生产水平极低
传统 农业
奴隶 社会 开始
人力 畜力
铁器 手工工具
世代积累的经验 依赖自然环境 粪肥、绿肥
因此,“石油农业”只能在农业发展历史上存在一个短
暂的阶段,其路子必然越走越窄。因此,未来农业的发展必 须另辟其他途径,这就是生_态_农_业___。 进一步了解
[练习] 玛雅生态农场的生产结构图。 请将图中各种人类活动用箭头连接起来。
请你讲述生态农场的生产结构:___________ =完=
在拉丁美 洲的位次
5
在发展中 国家的位次
9
1995年谷物 总产量(吨)
49 962 000
谷物产量在 世界的位次
5
阿根廷
8 030
1
6
25 601 000
9
表3 巴西、阿根廷机械化程度
拖拉机平均数(台)
世界
25 951 850
巴西
735 000
阿根廷
280 000
收割机平均数(台) 4 134 798 48 000 50 000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比较表
生产技术 主要农业部门
耕地面积 农业人数 农业产值 经济特点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生产技术 高度机械化、集约化 技术落后,拖拉机数 量只及发达国家?
主要农业部门 __业产值高于种植业 __业在农业中占优 势
耕地面积
传统农业
农业 生产 条件 不同
世界农 业发展 不平衡
现代农业 空间上: 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
世界各 国不平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
衡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之间的差异
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
类(国家) A B C
农业生产条件
农业现代化特点
材料
结论
世界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法国 德国 丹麦
发达国家的谷物生产情况
附图 巴西主要农产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
表1
附图 巴西主要农产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
巴西的咖啡、甘蔗、大豆、可可等农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大量出口。 阿根廷小麦产量居世界第十三位,居拉丁美洲第一位,约有半数出口, 出口量常居世界第五位,仅次于美、加、法、澳,玉米出口量仅次于美 国,居世界第二位。
注:1、日本稻谷每公顷产量达6 248千克,居世界首位; 2、丹麦着重发展乳肉畜牧业,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90%,2/3畜产品 出口,享有“欧洲厨房”的美称。
返回
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
类(国家)
农业生产条件
A
__广大、__不足。
B
人多地少,地形复杂,农
场规模小。
C
人、地均少。
农业现代化特点
高度机械化、电气化、 自动化、飞机作业
52.6
表1
3、你还记得这些国家及其热带经济作物吗?请你将它
们用直线连接起来并讨论这些国家的农业生产具有哪
些特点?
马来西亚
天然橡胶
印度尼西亚
甘蔗
印度
金鸡纳霜
斯里兰卡
茶叶
巴西
香蕉
加纳
咖啡
古巴
可可
中美诸国
蔗糖
表1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
类(国家或地区) 农业生产特点
农业经济特点
开发较晚的新垦 区
开发较早的精耕 细作区

多(比前者多一半)
农业人数

多(比前者多十几倍)
农业产值
两者差不多
经济特点
区域化、社会化不断发 供出口的农业原料和
展,劳动生产率、土地 热带农产品比重大,
利用低。
[阅读] 美国在1994年施用化肥量已达1935万吨,是40年代的2倍。
美国是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最多的国家,常用农药达六七十种, 年销售量达60万吨。现在美国为生产化肥、农药以及为开动 480多万台拖拉机、66万台收割机、300万辆农用卡车、近万辆 农用飞机等,每年要消耗石油6 800多万吨。
返回
2、东亚、东南亚种植水稻的历史悠久,播种面积广。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最大的稻谷生产国。1995年稻谷产量居
世界第一、第二位,占全球稻谷产量的56.39%,但绝大部
分为本国居民所消费,商品性大米较少。
表4 印度、中国与美国的劳动生产率比较
印度
农业劳动力担负的耕地 (公顷/人)
0.23
中国
0.12
美国
复习:
1、农业的概念: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
质生产部门
2、农业生产的对象:动植物。 3、农业生产的性质:是自然再生产同经济再生产密切
结合的物质生产过程。
4、农业生产的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5、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
自然条件(气候、水源、地形、土壤);
社会经济条件(国家的政策和措施、城市和工业的发展 与分布、市场需要量)
发达国家与发展 中国家之间
发展中国家之间 (4)
发达国家之间(3)
现代 化农 业中 出现 的问 题?
[小结] “石油农业”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产 量,但通过投入大量矿物能源,而换取高产的农业生产却得 不偿失。难怪有人尖锐地指出:“石油农业”不管它的产量 多高,经济效益多好,实际上只是抢在大灾难前面拾到一点 好处而已。
生物化学技术现代化、 水利化
高度机械化和生物化 学技术现代化并重。
返回
表1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
类(国家或地区) D
农业生产特点
农业经济特点
E
F G
材料1 材料2 材料3
结论
1、巴西、阿根廷农业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 表2 巴西、阿根廷在世界的地位
巴西
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美元/ 人)
3 640
现代 农业
二战 以后
少量人 力
机械化 电气化 自动化
依靠现代科学技术 改造自然环境 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 商品经济薄弱 生产区域分工不明显
农业生产向区域化、专业 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 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利 用率较高 农产品商品率高
第二节 世界农业发展概况
原始农业
时间上:历 史发展阶段
农业技术改革
(1)在图上填写字母所代表的条件名称: (2)D条件是农作物的__物_质_基_础_,直接供给作物_养_分__。 (3)能极大地推动农业发展,使农业实现现代化的是____
__农_业_技_术_改_革_,市场需要量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产_量__。
第二节 世界农业发展概况
原始农业
时间上:历
史发展阶段
人均耕地(公顷/人)
人口(百万人)
0.22
5 500
0.7l
263
1.56
29.7
2.67
18.05
0.04
125
0.34
58.14
0.15
81.64
0.46
5.23
谷物产量(千吨) 1 883 640 282 206 47 568 25 881 13 442 53 128 38 185 8 97l
世界农 业发展 不平衡
时间上:历 史发展阶段
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
空间上: 世界各 国不平 衡
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异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之间的差异
现代化农业中 出现的问题
“石油农业” 自然、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本节小结
农业 生产 条件 不同
世界 农业 发展 不平 衡
历史发展 阶段
世界各 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