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这些事情我不做》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这些事我来做》第二课时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这些事我来做》第二课时说课稿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这些事我来做》第二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这些事我来做》是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的第5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有能力独立完成一些事情,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承担一些责任,培养责任感和自信心。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能力,他们开始从依赖父母逐渐转向独立,对自己的事情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部分学生仍存在依赖心理,缺乏自主意识和责任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激发他们的自主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自己有能力独立完成一些事情,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承担一些责任,培养责任感和自信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有能力独立完成一些事情,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承担责任,培养责任感和自信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事情是谁来做的?为什么这些事情需要人来做?”引发学生对自主意识的思考。

2.自主探究: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在生活中能独立完成的事情,以及如何培养自主意识。

3.实践体验:布置一个简单的实践任务,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例如:整理书包、打扫卫生等。

通过实践,让学生感受到自主完成事情的成就感。

4.分享交流:邀请几名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及如何培养自主意识。

小班安全《危险的事情我不做》教案

小班安全《危险的事情我不做》教案

小班安全《危险的事情我不做》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有哪些日常生活中的危险行为;•学会如何避免这些危险行为;•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和健康;•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安全观念。

教学重点•分辨生活中的危险行为;•学会避免危险;•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和健康;•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安全观念。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老师拿出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着一些危险品,如剪刀、火柴、玻璃等,让学生看看这些物品,然后老师问学生:1.这些物品有什么危险?2.你们有没有见过这些物品?3.你们有没有使用过这些物品?学习(20分钟)老师引导学生来认识和学习关于安全的知识:1.知道自己住、学、玩的环境有哪些危险的地方,如电线、水管等;2.不乱拿老师和家长的药品、利器等;3.玩具要放在固定的地方,不要随便乱扔;4.学会如何呼救;5.学习有关消防知识;6.主动了解道路交通安全知识;互动(10分钟)老师在黑板上写出“我承诺,我不做危险的事情”,然后引导学生逐一到黑板前来签名。

在签名之前,老师再问一遍学生:1.刚才老师说的安全知识你们都学会了吗?2.谁来告诉我们这些知识?3.如何呼救?总结(5分钟)老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所学的安全知识,此时可以发放小奖品激励学生。

教学评估•学生避免了什么危险行为;•学生掌握了与安全有关的简单流程和知识,如如何呼救等;•学生能够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安全观念。

教学延伸1.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安全的知识;2.向警察、消防员请来讲课,让孩子了解更多关于安全的知识;3.学生制作安全知识海报或手抄报,进行安全知识宣传。

安全课件这些事我不做

安全课件这些事我不做

环卫叔叔经常在学校院墙外边焚 烧垃圾。既污染环境,又不安全。
我们家附近电线老化了,但好几 天了也没给换新的。
找一找你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与 同学讨论一下并记录下来吧!
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有 哪些事情我们不要去做?
1.不参与封建迷信活动。
封建迷信活动具有欺骗性。如果我们参与一些封建迷信活动,不仅会 形成错误的世界观和消极的人生观,而且有时会危害社会安全。
警方说,导致小姚触电身亡的是教学楼四楼至五楼转角处的一个 电灯开关因开关的塑料外壳脱落,由裸露在墙外的一截十几厘米长的 电线引起触电。
同学们,看了上面这个故事, 你有什么想法?
星期天下午,我和几个同学去看 中超足球赛时,因裁判判给客队 一个点球,气得观众炸了锅似的, 那场面太吓人了!
昨天晚上,二班的王小明叫我跟 着他叔叔去KTV唱歌。我不去, 他还笑话我呢!
1.知道生活中存在哪些安全隐患; 2.提高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目前,社会中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危害 社会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带 来了很大的危害、为了自己和他人耳朵社会 安全,我们不仅要学会正确地对待遇到的人 和事,明辨是非,而且要提高防范意识,增 强自我保护和自我约束能力,决不做影响和 危害社会安全的事情。
参考答案: 1.C 2.B 3.A
4、课间,几位同学因争执不下,最后演变成了打群架,如果打
斗一方都是你认识的人,你应该:
A.理性对待,不因意气用事而参战
B.朋友义气重要,果断加入
C.虽然知道参与打群架不对,但若不参战会被同学认为不讲同学
情谊,只好被迫参战
5、下列哪些事情我们不能做:
A.参与封建迷信活动
下面的事情,我们更不能做。否则,就会触犯国家有关法律了!

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这些事情我来做》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这些事情我来做》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这些事情我来做》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些事我来做》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父母分担》的第二课,通过主动为父母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学习做家务的技巧,在劳动中增强小主人的意识、为家人奉献力量,在劳动中获得快乐、提高责任意识。

懂得做家务是爱父母长辈的表现,感受做家务的乐趣,体会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的美好。

二.学情分析教材在选择切入点时,力求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采用第一人称的表现方式,来增强教材与学生的亲近感。

教学中应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融为一体。

教师要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教师要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

实效性和主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三.教学目标1. 通过经验分享、情境体验和讨论交流,感受做家务的乐趣,明白自己有承担家务的责任,懂得分担家务活也是爱家人的表现。

2. 通过交流和讨论,学会必要的、简单的劳动技能以及家务劳动的小窍门,了解在做家务劳动时注意安全。

3. 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小组表演,培养对家庭的责任感,熟悉身边的各种家务劳动,明白家务活要帮着做、学着做,更要坚持做,逐步培养乐于劳动的好习惯。

4. 学会和父母沟通自己的想法,感受家人的辛劳,少给父母添麻烦,做生活的小主人。

四.教学重难点1. 通过交流和实践,学会必要的、简单的劳动技能以及家务劳动的小窍门。

2. 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小组表演,培养对家庭的责任感,熟悉身边的各种家务劳动,明白家务活要帮着做、学着做,更要坚持做,逐步培养乐于劳动的好习惯。

3. 学会和父母沟通自己的想法,感受家人的辛劳,少给父母添麻烦,做生活的小主人。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媒体课件教学准备1. 教师课前收集学生做家务的照片或视频。

2. 家务擂台赛奖励贴纸若干。

3. 制作“家务小能手”课前采访任务单。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五课这些事我来做》第一课时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五课这些事我来做》第一课时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五课这些事我来做》第一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五课《这些事我来做》第一课时,主要围绕“承担责任”这一主题展开。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需要去做,而且这些事情有不同的意义和价值。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理解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学会在生活中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责任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主动承担一些家务或者学习上的事情。

但是,他们对责任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有时候会遇到不知道如何选择或者承担的情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责任的意义,提高承担责任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需要去做,而且这些事情有不同的意义和价值。

2.引导学生理解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学会在生活中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3.培养学生负责任的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学会在生活中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负责任的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责任的意义;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承担责任的重要性;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需要去做。

2.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承担责任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在生活中承担责任的经历和感受。

4.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学会在生活中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5.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承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

中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ppt

中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ppt

三、火灾中的逃生与自救
• 火灾中如何自救与逃生是师生学习消防知识的一个重点, 尤其是在房间中的火场逃生,具体要做到“三要三不要”。 1、要镇静分析,不要盲目行动 明确自己的房间,回忆房子和房间的位置走向,分析周 围的火情,不要盲目开门开窗,可用手先摸一摸房门,如 果很热,千万不要开门,不然会助长火势或“引火入室”; 也不要盲目乱跑、跳楼,这样有可能造成不应有的伤亡, 在火势未蔓延前,可朝逆风方向快速离开。 2、要选好逃生办法,不要惊慌失措 如必须从烟火中冲出房间,要用湿毛巾、衣服等包住头 脸,尤其是口鼻部,低姿行进,以免受呛窒息。如房门口 虽已有火,但火势不大,就从房门口冲出;如果房门口火 势太猛,要从窗口逃生,并保证双脚落地,不出现意外。 3、火场人员要尽量有序迅速撤离火场 不要大声喊叫,避免烟雾进入口腔,造成窒息中毒。如 火场逃生之路均被大火切断,应退居室内关闭门窗,有条 件的可向门窗上浇水,延缓火势蔓延,同时向窗外扔小的 物品或打手电求救。
八、骑车安全
• (1)不满12周岁的孩子,不能在道路上骑车。这是交通 规则规定的。 (2)不打伞骑车。 (3)不脱手骑车。 (4)不骑车带人。 (5)不骑"病"车。 (6)不骑快车。 (7)不与机动车抢道。 (8)不平行骑车。
最后还要注意,在恶劣的天气如雷雨、台风、下 雪、或积雪未化、道路结冰等情况下,也不要骑 车。
二、交通安全
• 1、行走安全: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靠右 边行走;穿越马路须走人行横道;通过有效通信号控制的 人行道,须遵守信号的规定;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 行道,要左顾右盼,注意来往车辆,不准追逐,奔跑;没 有行人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 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不 准爬越马路边和路中的护栏、隔离栏,不准在道路上扒车、 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2、骑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安全:不满16周岁不 能在道路上骑电动车、摩托车;不打伞骑车;不脱手骑车; 不骑车带人;不骑“病”车;不骑快车;不与机动车抢道; 不平行骑车;不在恶劣天气骑车。 3、乘车安全:乘公共汽车要停稳后上下车,在车上要 抓好扶手,头、手等身体部位不能伸出窗外,管好身边物 品,防止扒窃;乘高速汽车要系安全带;不乘超载车。

《班会课件中学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PPT课件

《班会课件中学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PPT课件

1 食品安全问题的危害
食品安全问题危害有哪些?
研究表明,食用加工肉类会引起早死。加工肉 类包括培根,火腿,热狗,意大利香肠,熏香 肠以及熟食店里其他肉类。这些肉类的钠含量 是普通肉类的四倍,而添加剂含量也是普通肉 类的一倍。加工肉类会增加冠心病及癌症的得 病几率。有科学研究证明,如果每天加工肉类 的摄入量控制在20克以内,则有3%的死亡可被 避免。
2 消防安全问题的危害
消防安全问题的危害有哪些?
造成财产损失。来自公安部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火灾直接经济 损失13.2亿元。无情的大火烧掉了劳动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富,留下 的是不尽的思索。 建国以来,在我国1000余所全日制高校中,从未发生过火灾的难以 找到,有的学校整座教学楼、实验楼、食堂被烧毁,至于在同学们 宿舍里所发生的小型火灾,则每年可达数千起之多,造成同学们大 量财物被毁。 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大学里的火灾比盗窃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要高 出十几倍。
1 食品安全问题有哪些
1、微生物污染风险:食品安全中最关键的风险之一。食品在生产、加 工、储存和销售过程中,可能受到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污染,导致食 品变质,甚至引发食品中毒。 2、化学性污染风险:包括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和食品添加剂 超标等问题。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如影响神经 系统、生殖系统等。
安全无小事 知识要牢记
第三章
3 交通安全问题
3 认识交通安全问题
促进经济发展:交通安全问题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交通事故不仅会造成直接
的经济损失,如车辆损坏、医疗费用等,还会影响物流运输、商业活动等多个领域,
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因此,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和教育,提高交通系统的

安全性和可靠性,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优化交通网络、提高交通设施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说课稿-《这些事我来做》第二课时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说课稿-《这些事我来做》第二课时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说课稿 - 《这些事我来做》第二课时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这些事我来做》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课。

本课主要围绕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事务,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有能力独立完成这些事情,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责任感。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理论讲解、实例分析、实践活动等,既有知识性,又有实践性,非常适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务也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但同时,他们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依赖心理、懒惰、缺乏责任感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事务,知道为什么要自己来做这些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负责任的品质,让他们明白自己有能力、有责任去做好这些事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有能力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事务。

2.难点: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懒惰、依赖心理的克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例资料、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实例,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自己来做这些事情。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学教材,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基本事务。

3.实例分析:教师出示一些实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互相学习,互相启发。

5.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亲自去做一些事情,体验自主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内容,明确自己有能力、有责任去做好这些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果:严重伤害角膜、眼球,可导致失明。
◆捆鞋带整人
趁同学不注意,将他双脚的鞋带绑在一起,或者将两个同桌的鞋带绑在一起。 后果:如果遇到突发事件,被捆鞋带的同学起身奔跑,很容易发生意外。
◆让人坐散架凳子
将散架的凳子让人坐,一坐凳子就会垮。 后果:凳子的木头可能刺进身体,或者使坐的人摔伤头部、脊椎等。
◆将水桶放在门上
这个玩笑开得有点儿大,门被推开,一桶水就会倾泻而下…… 后果:将人浑身上下淋得透湿,桶打在脑袋上可能造成脑震荡。
①当发现有人打群架时,应赶快离开,不要围观,也 不要为双方呐喊助威,以免让他们的行为殃及自身。 ②如果打斗一方有你认识的人,应理性对待,切不可 意气用事而参战。
①不模仿电视中的打斗,拿着刀具、木棍等乱挥;
消防官兵打捞溺水学生
案例四
一中学生攀爬变压器触电受伤
家住三亚的小明和同村的两个男孩子一同去上学。途中经 过一个已被拆迁的小村落,因一时贪玩,小明爬上了电线杆, 并用右手触碰前方剪短了的电线接口。然而他并不知道电线 虽然拆掉了,可是电线杆仍没有停电,结果导致触电。两个 吓坏了的小伙伴立刻跑到村里叫来村民用竹棍敲打,最后才 将触电的小明打落下来。经过医生抢救,他虽保住性命,但 全身皮肤严重烧伤溃烂,右臂更是惨遭截肢。
受伤学生在接受治疗
遇难孩子的家长悲痛欲绝
案例三
中学生手拉手救一落水同学,5人全部溺亡
2013年5月11日上午,博罗县罗阳一中8名初二学生相约一 起到东江边烧烤。其间,一名男同学疑误踩江边沙石滑入江中, 其4位同学发现后手牵着手去施救,结果不幸一齐落入江中失 踪。其余3位同学见此情况立刻报警求助。在19时多的时候第 一个孩子被捞出,20时40分左右捞出第二个孩子,截至21时 50分左右,五个孩子已经全部打捞上来,其中两名孩子被捞起 来时是抱在一起。5个孩子在打捞起来时均已身亡,均是男生。
在我们的身边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防止 意外的发生、厄运的降临,我们一定不要去做危险的事 情。
迷信具有欺诈性。不 仅骗财还误导人的世
界观和人生观。
拉走同学的凳子,让他跌坐在地; 把门虚掩着,在门上放一把扫帚,别人一推门就当头挨一棒; 四五个男生扭抱成一团,挤挤搡搡,把某一个同学往墙上撞; 将520胶水倒在熟睡中同学的脸上…… 你知道这些恶作剧的后果吗?
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 些事情我们不能去做呢?
①不爬到高处往下蹦。 ②不把楼梯扶手当滑梯。 ③不玩多人相撞、相叠,如斗鸡、叠罗汉等游戏。 ④不玩暴力性玩具,如弹弓、弓箭、发射子弹的玩具枪等。
弹弓
弓箭
发射子弹的玩具枪
这些游戏、玩 具都危险
①不偷窃。 ②不敲诈勒索。 ③不抢他人财物。 ④不投毒。 ⑤不参与非法集会。
我国刑法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 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 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 期徒刑。
案例二
拥挤致踩踏, 4死7伤
2013年2月27日6时许,陕西省老河口市薛集镇秦集 小学发生一起踩踏事故。
因该校新宿舍楼正在建设中,该校一栋四层楼的综 合楼被改造为临时学生宿舍楼。早晨6时左右,因值 班老师张继辉、杜贵体没有按时打开一楼铁门,致使 急于到教学楼上自习的上百名学生下楼时相互拥挤, 将其中一扇铁门挤破,之后发生踩踏,导致11名学生 受伤,其中4名重伤学生经抢救无效死亡。
“投毒”是指向公共饮用、食用的水源、食品或者牲畜、禽类的饮水池、 饮料等投放能够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生命安全或者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的毒物的 行为。不论投毒行为的具体方式怎样,也不论使用何种毒物,只要投毒行为已 经威胁到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就可以构成本罪。
犯投毒罪的,尚未造成危害后果的,处三年以上 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 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本法第115条规定,处十 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损害极端 严重的,处死刑或无期徒刑。
②不模仿电视中人物从高处往下跳 或是做自残、自杀的游戏; ③不模仿魔术、绝活、杂技等表演 时的危险动作。
①没有大人时不能到水库、河边、水井、废水坑等危险水域玩耍。 ②不要在高压线、变压器附近玩耍,不要爬电线杆。 ③捉迷藏时,不要躲到危险的地方,如枯井、地窖、洗衣机内或者汽车底下。 ④不要在公路、铁路、建筑工地、工厂生产区内玩耍。
中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这些事情我不做
案例一
模仿影视剧上吊,男孩死亡
2012年10月14日,家住贵阳市东山王家桥附近的 一名11岁男孩,在屋后树上上吊身亡。邻居称,孩子 平时就喜欢模仿电视剧里的上吊情节,可能就是因为 这个原因造成了悲剧。在事发现场,医生看到地上躺 着一名穿着夹克的小男孩,他嘴唇青紫、瞳孔散大。 “已经没救了。”急救医生经过检查后,遗憾地向家 属表示。
16岁的秦嘉是重庆市某学校的学生,11月3日 上午,上课铃声响起,秦嘉往凳子上坐的时候, 有同学恶作剧拉开了凳子,她一下子跌坐在硬硬 的地板上……同学们哈哈大笑。没想到,秦嘉痛 得站不起来了,同学们这才傻了眼,连忙拨打120, 秦嘉被诊断为尾椎骨软组织挫伤。
这些恶作剧莫要搞
◆502胶水整人
住校学生在寝室搞恶作剧,深夜里将502胶水倒在熟睡的同学脸上, 致使同学一天一夜不能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