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环境卫生整治方案
小学清洁卫生管理方案

小学清洁卫生管理方案
一、定期清洁和消毒
在小学校园里,定期清洁和消毒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传播。
学校应该制定详细的清洁计划,包括课室、操场、卫生间等各个区域的清洁时间和频率。
所有清洁工具和消毒剂都应该是高效且安全的。
二、垃圾分类处理
学校要鼓励学生和教职员工进行垃圾分类,设置明显的垃圾桶和分类标识。
定期清理和处理垃圾,确保校园环境清洁整洁。
三、卫生监督责任制度
建立健全的卫生监督责任制度,确定清洁卫生管理的具体责任人员,监督和检查清洁工作的执行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四、加强环境卫生教育
定期组织环境卫生教育和宣传活动,引导学生和教职员工树立环保意识。
鼓励大家共同参与到维护校园卫生的工作中。
五、清洁设备和用品管理
学校要配备足够数量和种类的清洁设备和用品,如扫帚、拖把、清洁剂等。
定期检查和维护这些设备,确保清洁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室内外病媒生物防治
加强对室内外病媒生物的防治工作,定期清除废弃物和积水,防止蚊虫和其他害虫滋生,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七、建立志愿服务队伍
鼓励学生和家长主动参与到校园清洁卫生管理中,建立志愿服务队伍,定期组织志愿者进行校园清洁活动,增强大家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以上是针对小学清洁卫生管理的一些方案和建议,希望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管理和维护校园的环境卫生。
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宜人的学习环墨。
小学班级卫生工作计划7篇

小学班级卫生工作计划7篇篇1一、引言卫生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
为此,本班制定了一份全面、严谨的小学班级卫生工作计划,旨在营造一个整洁、舒适、健康的学习环境,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二、工作计划1. 班级卫生制度建设(1)制定班级卫生规章制度,明确每位学生及班级的卫生职责。
(2)制定卫生值日表,确保每日有专人负责班级卫生清洁工作。
(3)定期开展卫生知识讲座,提高学生卫生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2. 教室卫生管理(1)每日三次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定期清洁教室地面、墙面、门窗、桌椅等,确保教室整洁。
(3) 设置卫生角落,由学生负责每周清洁一次,确保教室整洁卫生。
(4)监督学生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乱扔垃圾等。
3. 校园环境卫生参与(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环境卫生日活动,共同维护校园环境。
(2)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环保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4. 健康教育课程安排(1)结合季节特点,定期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
(2)安排健康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卫生知识和健康生活方式。
(3)组织健康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卫生知识掌握程度。
5. 卫生监督检查(1)设立班级卫生监督检查小组,对班级卫生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2)定期向学校汇报卫生工作情况,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三、工作计划实施与监督1. 实施步骤:按照工作计划,分阶段实施各项任务,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2. 时间安排: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确保各项任务按时完成。
3. 监督检查:设立监督检查小组,对班级卫生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工作效果。
4. 问题反馈与整改:及时发现问题,向班主任及学校汇报,并制定整改措施,确保工作持续改进。
四、预期成果与评估方法1. 预期成果:通过实施本工作计划,达到班级卫生整洁、学生卫生意识提高、健康教育普及的目标。
2. 评估方法:通过定期检查、学生反馈、班主任评价等方式,对班级卫生工作进行评估,确保工作效果。
学校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6篇)

学校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教育主管部门做好中小学和幼儿园安全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加大对学校内部及周边区域的安全管理和整治力度,切实解决当前影响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的突出问题,创造有利于师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创建平安校园,根据上级部门部署,决定在我乡各小学范围内开展学校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以____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和落实“以人为本”的____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安全教育为基础,充分认识加强学校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对于维护广大人民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各校及周边环境的稳定,为学校师生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环境,积极开展创建“平安校园”的活动。
二、工作目标(一)学校及周边交通秩序、卫生状况明显改观,不良文化环境得到彻底整治。
(二)建立健全校园治安防控体系,校内自防能力显著提高。
(三)加强排查整改,校园各种安全隐患得到彻底清除。
(四)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长效管理机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
三、____领导及时间、整治重点(一)成立整治领导小组组长:罗昊明副组长:张树洲、袁德刚成员。
徐冬军、徐步胜、魏伟、李叶等。
(二)、时间安排第一阶段:宣传发动,摸底调查。
上半年:____月上旬至____月上旬;下半年:____月中旬至____月中旬第二阶段。
整体联动,集中整治。
全年分两次集中整治,____月中旬至____月底进行第一次集中整治,____月下旬至____月底进行第二次集中整治。
第三阶段。
检查验收,总结表彰。
每年____月至次年的____月,由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带队,各校负责人参加,对各部门、各校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
(三)、整治重点1.学校及周边交通环境。
重点整治校门口游贩摆摊设点、交通拥挤混乱现象;“三无”(无牌无证无照)车辆校外运载学生现象;严禁校门口车辆乱停乱放,坚决打击违规车辆拖运学生等行为,规范学校周边交通秩序。
中心小学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制度

中心小学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制度一、目的与意义中心小学位于市中心,周边环境复杂多变,存在一些困扰校园正常运行的问题,为此,制定中心小学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制度,旨在营造安全、卫生、有序的学习环境,保障师生的身心健康,促进中心小学教育教学事业的良好发展。
二、环境卫生管理1.定期清扫:校园内的教学楼、操场、食堂、卫生间等公共场所,在每个月的第一个工作日进行全面清扫,并定期对学生个人的桌椅进行清洁。
2.垃圾分类:校园内设置垃圾分类垃圾桶,并定期对学生进行垃圾分类教育,引导学生从小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3.卫生检查:每周进行一次卫生检查,对学生的个人卫生、寝室卫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整改。
4.宣传倡导:通过校刊、广播、班会等形式,加强环境卫生的宣传倡导,让学生认识到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三、安全管理1.防火安全:校园内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制定消防演练计划,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学生的消防意识和自救能力。
2.交通安全:设立校园警示牌,加强对学生交通安全的教育宣传,建立交通安全巡逻队,保障学生上下学的安全。
3.食品安全:加强食堂的管理,定期对食品进行抽检,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
4.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各个责任部门及人员的职责,以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置。
四、绿化环境管理1.校园绿化:加强校园绿化建设,增加绿化景观,打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2.废品回收:设立废品回收站,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废品回收,培养节约资源的意识。
3.害虫防治:定期对校园进行害虫防治,保证校园的卫生与安全。
4.节约用水用电:加强节水、节电的意识教育,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用水用电习惯。
五、社区合作1.建立社区合作关系:与周边社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互通有无,共同解决环境问题。
2.邻里互助:定期开展邻里互助活动,组织师生参与社区环境整治和志愿服务。
3.共建共享:与周边社区共同规划和维护公共设施,共享资源,打造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小学校园环境卫生整治方案(六篇)

小学校园环境卫生整治方案一、活动目的1、彻底整治校园环境卫生,保持校园环境卫生清洁,创造整洁文明学习环境。
2、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基本要求1、校园内无卫生死角。
2、学生环境意识得到明显的增强,养成“垃圾入桶”的习惯,基本扫除“乱扔乱画”现象。
三、整治重点1、校园室外环境,特别是学生室外主要学习和活动场所;2、学生寝室卫生四、存在问题1、学生尤其低年级段的卫生意识极其薄弱,乱扔现象严重。
2、部分师生保洁观念不到位。
3、学校对校园环境卫生的检查频度、处罚力度、重视程度都不够。
五、主要措施1、成立领导小组,校长付廷全任组长,总责学校卫生。
2、明确职责。
政教处负责活动的____、实施,牵头落实各项整治工作;值班教师对违反规定学生及时处理通报。
班主任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3、增加检查的频度。
除常规学生的每日检查外,由政教处牵头,值班教师在重点时间段对校园卫生进行检查和安排学生进行校园保洁。
4、增设校园监督岗。
安排责任心强学生在校园主要场所担任校园监督员,及时发现违纪学生。
5、开展校园环境卫生宣传。
各班设计一期校园环境方面黑板报。
完善美化校园环境方面的标语。
6、及时总结。
小学校园环境卫生整治方案(二)随着社会的进步,环境卫生日益重要,一个城市的环境卫生质量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代表其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一个园区的环境卫生更能反映其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管理水平的高低。
由于特殊缘故,前物业公司管理不到位及基础设施陈旧和滞后,卫生死角多,加之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一些不文明、不卫生习惯,给园区整个的环境卫生整治和保洁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
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变我们的生活环境,净化我们的生存环境,加大力度整治园区环境卫生,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管体系已刻不容缓。
一、目标整治方案的初衷是本着方便业主营造小区物业的洁、净、美,加大工作力度,彻底整治园区环境卫生,发现工作中的纰漏及时整治的措施,使物业管理更上一层楼。
1、园区干净整洁,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2、业主与住户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行为模式,树立文明、卫生的生活新风尚。
小学大扫除活动方案范文(三篇)

小学大扫除活动方案范文____年小学大扫除活动方案一、活动目标1. 培养孩子们的环境卫生意识,增强日常生活习惯的培养。
2. 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培养孩子们爱护学校环境的意识。
3. 打造整洁、美观的校园环境,提升学校形象。
二、活动内容1. 组织全校师生进行集中扫除活动,清洁教室、走廊、楼梯、操场等各个场所。
2. 开展环保宣传教育,组织学生们进行回收垃圾分类,宣传环保知识。
3. 翻新校园设施,修缮墙壁、桌椅等,美化环境。
4. 清理并整理校园周边环境,包括拾起垃圾、修剪花草等。
5. 组织学生参与互助清扫,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增进友谊。
6. 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环境设计与装饰,让孩子们对美的追求发挥创造力。
三、活动流程1. 筹备阶段(提前2周)a. 成立大扫除活动筹备组,明确活动目标和内容。
b. 制定活动总体计划和时间安排。
c. 确定扫除区域和分工。
d. 联系相关单位,准备所需清扫工具、材料等。
2. 组织宣传阶段(提前1周)a. 活动宣传海报制作并张贴于学校各个突出位置。
b. 在班级会议和晨会上介绍活动内容和目的。
c. 发放宣传册,组织讲座宣传环保知识。
3. 执行阶段(活动当天)a. 学生集中到校操场进行集会,校长致辞,介绍活动流程和注意事项。
b. 开展环保讲座,加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c. 分组扫除:老师根据分工安排学生进行扫除工作。
d. 学生自愿参加校园环境设计与装饰活动。
4. 总结评价阶段(活动结束后)a. 各组长提交工作总结和反馈意见。
b. 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效果评估,开展主题班会。
c. 进行活动成果展示,分享学生们的创意作品。
d. 讲座回顾及宣传活动效果评估。
四、活动准备工作1. 配备清洁工具和材料,如扫帚、抹布、垃圾袋等。
2. 清理垃圾筐,并增加回收箱。
3. 准备宣传材料,如海报、宣传册等。
4. 招募志愿者,提前做好培训工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5. 确定活动当天的时间和地点。
五、活动宣传与评价1. 在校内和周边社区进行宣传,提高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校园环境整治工作方案(精选8篇)

校园环境整治⼯作⽅案(精选8篇)校园环境整治⼯作⽅案 校园环境整治⼯作⽅案(精选8篇) 编写⼯作⽅案的⼈需要有⾼瞻远瞩的眼光,深思熟虑的判断。
在公司将要做⼀个项⽬的时候,为了领导更好的决策,我们需要准备多份⼯作⽅案,⼀起来参考⼯作⽅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编为⼤家收集的校园环境整治⼯作⽅案(精选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校园环境整治⼯作⽅案1 为深⼊开展全区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作,进⼀步改善校园周边环境,维护校园及周边地区的治安稳定,保证学校良好的教学和⽣活秩序,现制定20XX年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作⽅案。
⼀、⼯作重点 根据区综治委的责任单位落实,结合我委⼯作职能,确定⼯作重点是:协助配合有关部门和单位拆除学校围墙外及校园内的违法建筑物和设施,禁⽌违法建设再建,并对学校及周边建筑⼯程质量进⾏排查,提⾼整改意见和建议,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师⽣⼈⾝安全。
⼆、整治标准 协助配合有关部门依法拆除学校围墙外及校园内的违法建筑物和设施,新建设项⽬严格按规划实施,⽆违法建设的发⽣。
三、⽅法步骤 5-6⽉、9-10⽉各开展⼀次,每次分三个阶段进⾏: 1、调查摸排阶段(5⽉上旬、9⽉上旬-25⽇) 认真调查、研究,找准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整治的重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印发整治⼯作⽅案。
2、集中整治阶段(5⽉下旬、9⽉下旬-10⽉) 针对发现的违法建设,在区综治委的协调下,配合⾏政执法局依法拆除违法建设,确保所有建设项⽬严格按规划实施。
3、总结、督查阶段(6⽉下旬、10⽉下旬) 及时总结我委的整治⼯作,落实整改措施,建⽴长效机制,确保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作的效果,严防反弹。
四、保障措施 1、我委的整治⼯作由法制办牵头组织,有关部门要⼤⼒协助,及时组织⼈员参与⼯作,确保整治⼯作的顺利进⾏。
2、建管站要加强对学校周边建设⼯程的执法检查,加强对学校⼯程建设各环节的监督管理,发现校舍、楼梯护栏及其他教学、⽣活设施违反⼯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要责令纠正。
小学校园环境整治方案

小学校园环境整治方案小学校园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其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和学习效果。
然而,目前一些小学校园存在一些环境问题,如卫生不整洁、野草丛生、设施老旧等,需要进行整治。
本文将就小学校园环境整治方案展开探讨。
一、整治前景与意义小学校园环境整治是提升校园环境质量的关键举措。
优美的校园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学习氛围;整洁的校园环境能够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增强学习动力;安全的校园环境能够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因此,小学校园环境整治有着广阔的前景和重要的意义。
二、整治目标与原则1. 整治目标:建设安全、卫生、美观、温馨的小学校园。
2. 整治原则:整治方式要科学实用、成本合理,符合小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整治过程要充分参与师生,形成整体合力;整治成果要可持续发展,不断改进。
三、整治内容与措施1. 环境整洁:清扫卫生、清理垃圾,保持校园的整洁与卫生,增加学生的学习效果。
2. 绿化美化:修剪树枝、整理花坛,增加校园的绿量与美观度,营造良好的视觉环境。
3. 设施更新:维修或更换老旧设施,提升学校硬件设施水平,创造优质的学习环境。
4. 垃圾分类:设置垃圾分类区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推动垃圾分类的实施。
5. 安全防护:安装栏杆或围墙,增强校园安全性能,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6. 环保节能:鼓励绿色出行,限制机动车辆进入,推广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
四、整治实施与过程1.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确定整治内容、时间和负责人。
2. 设立专门的小组,负责整治工作的具体执行和监督。
3. 加强学生和家长的参与,组织活动宣传整治目标和意义。
4. 执行整治方案,逐步改善小学校园的环境质量。
5. 定期评估整治效果,及时调整整治策略,保持校园环境的持续改善。
五、治理成果与影响通过小学校园环境整治,可以取得以下效果和影响:1. 学校环境整洁、美观,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
2. 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环保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环境卫生整治方案
为贯彻落实学校行政会关于校园环境卫生整治的精神,进一步加强校园环境卫生工作,打造干净整洁、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不断美化校园,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特制定本方案。
一、整治内容及目标
1、范围:主要包括教室、清洁区、教师办公室、会议室、各功能室、教师宿命楼道、厕所。
2、整治目标: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的文明意识,保持校园的卫生持久整洁,初步养成人人参与卫生管理的习惯。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1、学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肖华
副组长:向其平
成员:廖昌林马庭华柏开娥宋北平鲁霞
各年级成立相应的环境卫生整治领导小组,组长为年级负责人,成员为各班主任。
2、领导及教职工职责划分:
(1)副校级领导负责蹲点处室的卫生工作。
(2)年级负责人负责所包年级的卫生工作。
(3)各班班主任负责安排、搞好本班教室、清洁区的
清洁卫生工作。
(4)教师办公室、会议室及各功能室管理人员负责本室清洁卫生的打扫和保洁。
三、工作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树立环境卫生“脸面”意识。
学校班子思想要统一,要把环境卫生整治,上升到“脸面工程”的高度,利用集会动员全校师生参与校园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中来,少先队利用校园广播进行多角度的宣传,要求大家从我做起,从现在起,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做到垃圾入篓,提醒和制止乱扔垃圾的行为。
倡“弯腰精神”,随时拾起地面上的零星垃圾,确保地面的干净。
同时,小买部购买的零食只能在小买部附近或教室内吃,不得在大厅、楼道、走廊、操场或功能室边走边吃;在校园外购买的粉、麻辣烫等不得带入校园,每个学生都要积极为净化、美化校园做出努力。
2、落实责任到位。
学校将校园各区域划分到人,由责任人负责区域内的环境卫生。
其中,教室、清洁区责任人为各班主任;年级办公室责任人为办公室主任;会议室、各功能室责任人为相关管理责任人;教师宿舍楼道责任人为楼长;厕所责任人为学校门卫。
学校将对教室、办公室、清洁区、楼道等区域的环境卫生要求提出硬性标准(附后)。
各班主任要组织全体学生学习学校环境卫生标准,并将班级责
任区细化后,由班级学生干部轮流管理,确保落实到人。
3、坚持“周一大扫除”和常规打扫制度。
每周周一放学后学校实行大扫除制度,各班级、办公室、功能室等要按照卫生管理的各项标准对校园进行全方位彻底清扫,清除卫生死角。
各教室由少先队值日生进行考核打分,确定“最清洁”、“清洁”和“不清洁”三个等次;各办公室、功能室由校办、政教处检查评比。
平时各班级对教室、清洁区每天坚持早、中、晚“三扫”,并做好保洁。
保洁时,要求班级清洁值日生必须携带卫生工具。
各办公室、功能室每天要在第一节课前做好清洁整理。
4、坚持常规检查与重点抽查制度。
(1)常规检查:每天早上、中午校园飞歌时间和放学整理后,由少先队组织学生干部集中对教室、清洁区进行卫生常规检查。
晚上检查时,各班教室不得上锁,重点检查教室地面、门窗、桌凳摆放、讲台、黑板、卫生用具摆放等。
少先队每日要将检查结果在黑板上及时公布,并计入班级量化管理,同时结合学生行规考核得分情况,每周颁发一次流动红旗。
分管年级领导每天至少一次要对所管年级及对口处室办公室进行常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2)重点抽查:值日领导、值日老师和政教处同志要对教室、清洁区卫生进行重点抽查,每次抽查时只抽查一个年级,确定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并将抽查结果计
入值班记载,每周汇总公布,要彻底消灭校园脏、乱、差。
5、加强奖励和处罚力度。
具体办法如下:
(1)各班要设置表扬栏、批评角,及时曝光班级不良的卫生行为,并坚持一周一次评比制度,每周开展“保洁卫士”、“劳动之星”等评选活动,实行班级奖励,强化学生的文明卫生意识。
(2)班主任津贴实行每月按时发放制度,从班主任津贴总数拿出1000元津贴作为环境卫生管理专项津贴实行考核发放,拉开差距,奖罚分明。
(3)每月在学校环境卫生抽查中,被学校值日领导、政教处督查存在问题四次以上的班级,期末“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学生表彰比率降2%,优秀班主任评先中将一票否决。
(4)实行责任追究制。
学校环境卫生领导小组每周不定期抽查校园环境卫生状况,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一定要追查到人,对卫生状况“不合格”等次的,追究责任区班主任和区域内当天值日老师的责任,每次从当月安全奖中扣除20元。
(5)校园环境卫生在市教育局、郢中教育办的日常检查中,发现环境卫生存在问题,并被上级领导部门通报批评,给学校形象带来较大负面影响的,学校将严肃追究责任区相关班主任、区域内值日老师、当天值日领导和政教处负责人
的责任。
凡被市教育局通报批评的一律扣50元,被教育办通报批评的一律扣30元。
四、整治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宣传教育,统一思想,拟定方案,划分清洁区。
第二阶段:检查整改(-)查找环卫的突出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落实整改措施。
第三阶段:全面实施(-)检查评估,落实奖罚措施。
第四阶段:总结提高(-)召开班主任会,交流典型做法,总结先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