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的试卷习题--优选.docx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试卷(含答案)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试卷(含答案)中职基础模块上册语文试卷一、选择题(20分)1.选出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A. 殷红(yīn)遒劲(jìn)黑黢黢(qū)亘古不变(gèng)B. 污秽(huì)吮吸(shǔn)蠕动(rú)踽踽而行(j ǔ)C. 瞥眼(piě) 打烊(yáng)山脊(jí)不落窠臼(cháo)D. 寒伧(chèn) 炽热(chì)孱头(càn)胜券在握(juà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脉膊寂莫敷衍残羹冷灸B、慰籍雾蔼皱褶游目聘怀C、渲染尸骸逶迤委曲求全D、赡养笑魇战栗再接再励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做错任何事情,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你所做的一切非常有益, 可能遭到别人的歪曲、嫉妒;方向正确,付出努力, 应该坚信坚持就是胜利。
A. 就因为也只要就B 都不但也如果就C. 都即使仍只要就D. 就即使仍因为就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这些年轻科学家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客服重重困难,区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B、这些足球队员,都是十六七岁的小伙子,豆蔻年华,风华正茂。
C、经济犯罪分子往往见利忘义,他们欲壑难填置党纪国法于不顾。
D、那些村霸、镇霸犯下了耸人听闻的罪行,早该镇压了。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
B.你是先做功课呢?还是先找你父亲?C.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
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
D.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6.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是().①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②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单元测试(一)及答案解析

9.请写出总写祖国北方冬天雪景的诗句,并说说在文 中所起的作用。
答:总写北方雪景的诗句是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 雪飘。这一句在内容上,勾画出一幅北方雄伟壮观 的雪 景概貌图;在结构上,总领 下文的描写,为下文具体分写 雪景作出 铺垫 。
二、阅读分析
(二) 青藏铁路 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 路。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公里,线路行走在海拔4000 米以上的区段长达960公里。 青藏铁路是神秘的。它的神秘在于沿线的高海拔、恶劣气候、 严酷的地理条件所造成的人迹罕至。几十公里甚至数百公里不见一 人,却可以看到成群的藏羚羊、藏野驴、藏野牦牛,非常安详地埋 头吃草。 青藏铁路是严酷的。它的严酷在于高寒缺氧、气候无常,人因 此而胸闷气短,头疼腿软,在这里随时可能遭遇到漫天大雪、密集
唱一唱,活气氛 《课外古代诗词诵读》P29 《无衣》
行
春
讲一讲,明方法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
单元测试(一)
试一试,显身手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读音和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A.锲. 而不舍(qiè 刻) B气冲斗.牛(dòu 搏斗) C.敷. 衍.. 了事(fū yǎn 做事. 不认真)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A.有的商品广告,言. 过. 其. 实. ,误导消费者。
B学校准备举行秋季运动会,大家都兴致勃物,体育委员
更是推. 波. 助. 澜. ,积极组织班级同学报名参加。 C.犯了错误首先应该检查自己,无动于衷或因此居. 功. 自. 傲. ,
2023-2024学年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末练习(二)

2023-2024学年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末练习(二)一、单选题(32分)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0)A、《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
其创作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诗经》中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正确答案: D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于江河”中“水”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0)A、喝水B、放水C、用作动词,游水D、堵水正确答案: C3.《劝学》中表明君子并非天资过人,只是他们善于利用外部条件来弥补自身的不足的句子是( )(2.0)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C、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D、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正确答案: A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写的是中国哪个传统节日?()(2.0)A、中秋节B、元宵节C、重阳节D、端午节正确答案: B5.《诗经》常用的艺术手法是( )(2.0)A、风雅赋B、雅颂赋C、比兴风D、赋比兴正确答案: D6.莫泊桑的《项链》一文中,不能体现路瓦栽夫人虚荣心的一句是( )(2.0)A、但是有时候,她丈夫办公去了,她一个人坐在窗前,就回想起当年那个舞会来,那个晚上,她多么美丽,多么使人倾倒啊!B、这是件朴素的家常衣服,这件衣服的寒酸味儿跟舞会上衣服的豪华气派很不相称。
她感到这一点,为了避免那些穿着珍贵皮衣的女人看见,想赶快逃走。
C、她想了几秒钟,合计出一个数目,考虑到这个数目可以提出来,不会招致这个俭省的书记立刻的拒绝和惊骇的叫声。
D、她不像她丈夫预料的那样高兴,她懊恼地把请柬丢在桌上,咕哝着:“你叫我拿着这东西怎么办呢?”正确答案: C7.在课文《项链》中,小说结尾才道出项链是赝品,对这样写的作用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2.0)A、深化了主题,既嘲讽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理,又对受害者路瓦栽夫人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试卷及答案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试卷及答案6.小幅度改写后:C.比喻、对比、反语、反问等修辞手法在语言表达中具有重要作用,正确使用这些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有力。
7.小幅度改写后:A.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是指施耐庵的《水浒传》、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吴承恩的《西游记》和曹雪芹的《红楼梦》。
2.小幅度改写后:B.《我愿意是激流》的作者是意大利的帕多菲。
C.小李杜指的是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而大李杜则指晚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
D.孙犁的小说充满诗情画意,融合了写景和抒情,被称为“诗体小说”,其代表作包括《荷花淀》。
3.恰当的一组是:B.都、不但、也、如果、就。
4.小幅度改写后:D.下班铃声一响,同事们便如释重负地离开了公司,而他却依然坚守在工位上,胜券在握地完成了手头的工作。
马蹄不停,青春不散马蹄声不断,仿佛在耳畔回响。
这是我童年最深刻的记忆之一。
我家住在一个小村庄里,那时候,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好,每天我都要帮父母干活,照顾家里的牛羊。
但是,我从未放弃自己的梦想,那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骑手。
我还记得那个夏天,我和一群小伙伴一起去看马术比赛,当时我被那些优美的马步和骑手们的飒爽英姿深深吸引。
我决定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然而,我并没有自己的马,父母也没有能力给我买一匹。
于是,我开始骑着家里的牛练马术,每天都是不知疲倦地练。
时间一天天过去,我终于有了自己的马,但是它并不是一匹高贵的赛马,而是一匹普通的劳动马。
我并不气馁,我依然每天骑它练马术,直到我能够熟练地控制它。
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会了马术,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坚持不懈,不断努力的精神。
成长的路上,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
我相信,只要我不停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我的青春就不会散去。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试卷及答案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试卷及答案【篇一: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试卷及答案】试卷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卖奖券的流浪老人,房无一间....,地无一垄....。
b.他在野外迷路,已经饿了好几天。
看到这些野果,也顾不了许多,食不果腹....地吃了起来。
c.他们两人在拜把兄弟时曾经海誓山盟....,永不背叛,可到了商战的关键时刻,竟成了仇敌。
d.他把相敬如宾....当作与朋友交往的一条起码原则,但在生活中他却常常得不到别人的尊敬,他为之很苦恼。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瓢泼大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b.后来我才知道,不管是谁买奖券,他总会努力地把奖券装进红套子里。
c.如何防止展览会的贵重展品免遭盗窃,这是西方国家深感头疼的事。
d.这种弄虚作假的新闻报道势必将危害党的事业,我们要坚决反对。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绽开了一些,好像层山后退了一些。
(拟人)b.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拟人)c.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比喻)d.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势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
(比喻)6.下列对《诗经二首》的赏析,不合诗意的一项是() a.“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用花之盛起兴,喻出征军伍车马服饰之盛。
b.“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语意双关,表面上赞美彤管的红润、光泽,实是对心中恋人的赞美和爱慕。
c.“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用反问的句式,强调了边关战事频繁,将士们无暇休整,但作战英勇,一个月能获三次胜利的士气。
7.下列不包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莫春者,春服既成 b.静女其娈c.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d.鼓瑟希8.下列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a.《我的空中楼阁》描写了一个建在半空中的楼阁,表达了作者对未来住所的幻想。
b.孔子不但在政治上有过大作为,称得上是杰出的政治家;更在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称得上是伟大的教育家。
中职技校语文学案基础模块上册各单元测试题试卷共216页

写作
20.请以“回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文体必须是记叙文,恰当地进行选材与组材;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回眸”本义是指“向后看,转头看”,引申义为“ 回味、回忆”。我们“回眸”的可以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件事、一个人、一株花草;可以是 心灵中最值得珍藏的某种情愫;还可以是某个让自己铭记的点滴画面、某个引发自己心灵 触动的历史瞬间……总之,只要是值得回味的,就都可以作为写作的切入点。构思时可以 写一件值得回忆的事情,挖掘其中包含的情感,凸显这件事对自己的意义等,在此基础上 还要彰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这样,以叙述为主,适当议论、抒情,进一步深化文章的主 题。注意一定要写成典型的记叙文。
C 解析 A项,“修养生息”应改为“休养生息”,“不拘小结”应改为“不拘小节”, “献身说法”应改为“现身说法”。B项,“五彩斑烂”应改为“五彩斑斓”,“无是生 非”应改为“无事生非”。D项,“秀外惠中”应改为“秀外慧中”。
基础知识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C 解析 A项,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不合语境。B项,穿云裂石:形容乐器声或 歌声高亢嘹亮。本句用来形容力气大,用法错误。C项,沧海一粟:比喻非常渺小。符合 语境。D项,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巧妙。本句用来形容自然风 景,对象错误。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 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 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 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 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单元上册考卷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单元上册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憎恶(zēng wù)谨慎(jǐn shèn)拘泥(jū nì)氛围(fēn wéi)B. 感慨(kǎi)涵养(hán yǎng)横财(hèng cái)恍惚(huǎng hū)C. 惬意(qiè yì)倾颓(qīng tuí)羁绊(jī bàn)溘然(kè rán)D. 氛围(fēn wéi)谨严(jǐn yán)框架(kuàng jià)恬淡(tián dàn)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良莠不齐道高一尺,魔高一丈B. 呕心历血举案齐眉C. 寥若晨星鹬蚌相争D. 旁证博引振聋发聩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学习成绩一般,但宽以待人,口碑极佳,同学们都愿意和他交往。
B. 这部电视剧虽然制作精良,但收视率不高,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C. 在这次演讲比赛中,他凭借独特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论述,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D.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他处变不惊,迅速组织人员展开救援工作。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学校决定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
B.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选择来华留学。
C.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D.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感人故事,弘扬了民族精神。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有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亲自编纂。
2023-2024学年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试卷(四)

2023-2024学年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期末试卷(四)一、单选题(12分)1.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沁园春·长沙》一诗中描绘的内容图景?()A.独立寒秋图B.湘江秋景图C.浪遏飞舟图D.战火纷飞图2.孙犁在《荷花淀》中刻画了一批让人印象深刻的妇女。
以下哪一个不属于她们具有的形象特点?()A.勤劳能干B.深明大义C.质朴率真D.怨天尤人3.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具有独特的景致。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作者在此采用的写作手法?()A.通感B.博喻C.拟人D.白描4.在《荷花淀》一文中,孙犁主要描绘的主题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家国之情B.夫妻之情C.祖孙之情D.抗日爱国情5.《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名称多种,以下哪一项不是它的别名?()A.《石头记》B.《金玉缘》C.《金陵十二钗》D.《沉香屑》6.通过林黛玉的视角,我们可以得知贾府及其奢华。
其特点不包括?()A.宏伟的外观B.讲究的布局C.华贵的陈设D.狭窄且脏乱的走廊7.《最后一片叶子》的作者欧亨利被誉为?A.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B.世界三大长篇小说家之一C.世界三大散文家之一 D.世界三大现代诗人之一8.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诗经》的内容划分?()A.风B.雅C.比D.颂9.以下那个选项不属于“四书五经”中的“五经”?A.《论语》B.《春秋》C.《礼》D.《诗经》10.以下哪一词与苏轼自身情况不相符?A.乐观旷达B.才华横溢C.宦海沉浮D.悲春伤秋11.下列选项中谁不属于《平凡的世界》一书中的主要人物?A.孙少安B.田晓霞C.路遥D.孙少平12.《国家的儿子》一文中罗阳主要研发的是什么?A.坦克B.歼-15C.民用飞机D. 汽车二、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共10分)1.挥斥方遒()2.围剿()3.峥嵘()()4.袅娜()()5.弥望()6.敕造()7.樯橹()()三、古诗词默写(共10分)1书生意气,()。
2.(),一尊还酹江月。
3.《春江花月夜》中运用想象和“鱼雁传书”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书信不能往来,暗含相思之苦的句子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基础模块上册语文试卷③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④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一、选择题( 20 分)1.选出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A. 殷红( yīn).B. 污秽( huì).C. 瞥眼 (pi ě).D. 寒伧 (ch è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脉膊寂莫敷衍B、慰籍雾蔼皱褶C、渲染尸骸逶迤D、赡养笑魇战栗)黑黢黢(qū).蠕动( r ú).山脊(j í).孱头( càn).)残羹冷灸游目聘怀委曲求全再接再励亘古不变 (g èng).踽踽而行( j ǔ)..不落窠臼( cháo).胜券在握( ju àn).A.拟人对比反语反问B.比喻对偶比喻设问C.比喻对比反语反问D.拟人对偶比喻设问7.在下列空白处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雄伟的山,苍郁的树,苔染的石壁,滴水的竹林,都在江中投入绿油油的倒影,,就连我自己也在那闪闪的绿色之中了A、天空中的艳阳洒下金辉一片B、大地像一块鲜艳的地毯C、碧绿的江水推挤着船舷D、天空和地面整个绿成一片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作为中国最成功的运动员,邓亚萍获得了 4 块奥运会金牌,是目前中国选手中得到金牌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做错任何事情,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你所做的一切非常有益 ,可能遭到别人的歪曲、嫉妒;方向正确,付出努力 ,应该坚信坚持就是胜利。
A.就因为也只要就B都不但也如果就C.都即使仍只要就D.就即使仍因为就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这些年轻科学家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客服重重困难,区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B、这些足球队员,都是十六七岁的小伙子,豆蔻年华,风华正茂。
....C、经济犯罪分子往往见利忘义,他们欲壑难填置党纪国法于不顾。
....D、那些村霸、镇霸犯下了耸人听闻的罪行,早该镇压了。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
B.你是先做功课呢?还是先找你父亲?C.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
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
D.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6.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是().①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②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
最多的。
B、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几家银行。
C、同学们从心里由衷地佩服居里夫人。
D、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耐心教育和帮助下,终于使他幡然醒悟了。
9.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指的施耐庵《三国演义》、罗贯中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 ( 红楼梦》。
B.《我愿意是激流》的作者是意大利的裴多菲。
()C.小李杜是指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大李杜是指晚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
D.孙犁的小说写景和抒情融于一体,充满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其小说代表作有《荷花淀》。
10.下列句子中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A、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光临贵校座谈会,深表歉意。
B.日前丢失支票,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
明天我将百忙中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等候。
C、学生会经过调查研究,写出了一份调查报告,提出了不少改进食堂服务质量的意见,并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
D、这种陈词滥调的报告恐怕是没有人愿意洗耳恭听。
二、填空( 10 分)(1)《好雪片片》的作者是作家,“ 好雪” 象征。
( 2),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遒劲(j ìn).吮吸( shǔn).打烊(yáng).炽热( chì).( 3)小说的三要素是、、。
(4)《劝学》的作者是战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在文中阐述的观点是。
三、判断题 (10 分 )1 .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除杂文外,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散文集有《朝花夕拾》。
《拿来主义》选自《且介亭杂文》( )2.老舍因其作品《茶馆》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
( )3.宋词有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4 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墨子,分别被尊称为“至圣”和“亚圣”。
()5.唐代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是王维、高适,边塞诗派是孟浩然和岑参。
( )6.《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 篇,按内容分为赋、比、兴,按表现手法分为风、雅、颂。
( )7、莫泊桑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变色龙》。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是一个定语后置句。
()9、《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他的作者是东汉的司马迁。
()10. 《不求甚解》中的“未晓处且放过”的意思是“读书并不一定非要弄懂内容,似是而非即可”()四、阅读理解(25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 5 分)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
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
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
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说什么求甚解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
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
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
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
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
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
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
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
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
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1、五柳先生是东晋著名诗人。
(1分)’2、依次填人第 2 段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是、、、(2分)3、文中三个语段文字阐述的中心是。
(2分)(( 二 )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10 分)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琴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4 分)(1)摄乎大国之间摄:.(2)因之以师旅因:.(3)以俟君子俟:.(4)鼓瑟希鼓:.2.“亦各言其志也”的“其”应讲作()( 1 分).A.他B .你 C .自己 D.其中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句是()( 1 分)A.以吾一日长乎尔生乎吾前,其闻道也亦先乎我。
..B.以吾一日长乎尔加之以师旅..C.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如会同..D.如或知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4.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 2 分)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2 分)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作文( 35 分)请以“宽容”等,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等②字数不少于600 字,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校名,书写工整规范考试答案一.BCCC DCDADD二、 1、台湾林清玄美好的心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暖2、昔我往矣雨雪霏霏3、人物情节环境4、荀子学不可以已三、√×√××××√××四、( 25 分)(一)( 5 分) 1、陶渊明。
(1 分)2. 如果无论或因为(2分)3、阐述陶渊明“不求甚解”的本意( 2 分)(三)、 (10 分 )【答案】 1、摄乎大国之间摄:夹,迫近B.因之以师旅因:继续C.以俟君子俟:等待D.鼓瑟希鼓:弹奏2. C3. B4. (1) 我去处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可以使得人人都有勇气,而且得为人的道理。
(2)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
(我和)三四个成年人,四十二个随从,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五、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