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菌素试验ppt课件

合集下载

PPD试验 ppt课件

PPD试验 ppt课件
▪ 与旧结素(OT)相比,具有纯度高、灵敏度 高、全身反应较少等特点。
PPD试验
3
主要用途
▪ 社区结核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或接触者 的随访。
▪ 监测阳转者,适用于儿童及易感高危人群。 ▪ 协助诊断。
PPD试验
4
试验方法 (1)
▪ 我国推广的试验方法是国际通用的皮内注射法 (Mantoux法)。
▪ 具体方法:(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程序进行)。选用 1ml容量的兰芯注射器,4-5号针头,前臂掌侧中 下1/3处为最佳(此处皮肤薄嫩,反应敏感易观 察)。避开疤痕,血管和皱褶。用75%酒精消毒局 部皮肤,以皮内注射法将PPD 0.1ml(含5个结素单 位)缓慢注入,注射深度要合适,剂量准确时局部 可出现7-8mm大小的圆形橘皮样皮丘(有毛孔出 现)。
PPD试验
5
试验方法(2)
▪ 注意:不要在注射部位按压揉搓和肥皂刺
激,72小时内禁止洗澡,洗脸时尽量避开 注射部位,尽可能避免用激素类的药物。
PPD试验
6
结果判断
▪ 注射后48与72小时观察结果,用卡尺测量 硬结纵横直径,硬结平均直径=(纵径+横 径)/2。
▪ 判断标准:硬结平均直径如小于5mm为阴 性,大于等于5mm小于20mm为阳性反应 [5~9mm为弱阳性(+),10~19mm为阳性 (++)],20mm以上(+++)或不足20mm但局 部有水疱、坏死、淋巴管炎均为强阳性。
PPD试验
PPD试验
1
▪ PPD试验是诊断结核感染的常用参考指标。
▪ 在临床上诊断结核性疾病时,它是除结核 菌检查、影像学检查外最常用的检查手段。
▪ 并非高度特异,与其他分枝杆菌、诺卡菌 和棒状杆菌等有共同的细胞壁抗原。

结核菌素试验ppt课件

结核菌素试验ppt课件

10
精选
结核菌素试验中操作
注射操作步骤
试验中操作
查验结果操作步骤
1.核对试剂 2.核对、评估受试者 3.洗手戴口罩 4.1ml 注射器吸取0.1ml 结核菌素纯 蛋白衍生物
5.再次核对 6.皮内注射0.1ml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 生物
7.注射皮丘大小、皮丘外观 8.指导患者如有不适随时报告 9.询问患者的需要 10.处理用物,洗手、脱口罩 11.记录注射时间,记录注射部位 12.无菌操作原则
皮丘;
4、注入规定药量之 后,迅速拔针,不可
按压局部。
13
精选
结果判定
前臂局部红肿 硬结平均直径
无硬结或 <5mm
反应
阴性
符号

如果硬结与红晕基本一致,即可
用透明尺测量;如果红晕大于硬
结或硬结不清,可用食指轻触摸
硬结边缘,做好硬结纵横标记,


测量应以硬结的横径及纵径
径径
的mm数记录之
平均直径=(横径+纵径)/2
2.少数免疫系统功能不全的情况
3.正在/近期抗结核治疗的患者或重症 结核患者
2.活动性结核与潜伏感染均为阳性结果, 具体诊断需进行综合分析后,才能区
是否为活动性结核病。
联合患者临床症状、接触史及胸片等其它方法进行综合判定,为临床 提供可靠诊断价值
18
精选
接种卡介苗与自然感染阳性反应区别
Industry Force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 TB-PPD
结核菌素试验使用指导
成都市公卫中心 付 莉 主任护师
1
精选
内容提要
1
TB-PPD概述
2
操作方法

结核菌素试验 ppt课件

结核菌素试验 ppt课件

2020/12/12
8
三、查验反应标准、反应意义
❖ 查验反应的标准:
72 (48—96)小时测量局部硬结平均直径(毫米)=(横径+纵径)/2 硬结平均直径<5毫米为阴性反应
≥5毫米为阳性反应
≥20毫米为强阳性(儿童≥ 15毫米)
或有水疱、坏死、淋巴管炎均判定为强阳性
2020/12/12
9
三、查验反应标准、反应意义
一、PPD简介
❖ 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简称 PPD。
1.人型结核杆菌制成 经液体表面培养、蒸汽杀菌、过滤除去菌体后,用沉淀、分离、洗涤及
再溶解等提纯方法之称的活性物质,七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对已受结核菌感 染或曾接受卡介苗疫苗的机体,能引起特异的皮肤变态反应,用于检查结核 杆菌的感染及观察机体免疫反应。(特异性反应强、非典型结核对型反应、 强阳性反应较强) 2.卡介苗纯蛋白衍生物(BCG-PPD)— 减毒牛型结核杆菌(BCG)制成
反应意义
❖ 1、阴性反应的意义 ①表明未受结核菌的感染。
②表明虽已受结核菌的感染,但处于以下特殊时期:
A、变态反应前期,一般受结核菌感染后需经4-8周才能建立免疫反应,在这之 前的
时期称变态反应前期,这时结素试验反应可为阴性。
B、免疫系统干扰,如急性传染病、发热、机体应激、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等。 C、免疫功能低下:重症结核病、艾滋病、结缔组织疾病等。 D、结核菌素试剂失效或接种方法错误。 ❖ 2、阳性反应的意义: ①一般阳性和中度阳性意义
5
二、操作方法、禁忌症
❖ 操作方法:孟都氏注射法
在左前臂掌侧中央用75%酒精棉球消毒(不用碘酒,以免出现假阳 性反应),待干后, 绷紧皮肤,使用一次性1ml注射器与皮肤平行浅刺 入皮内,注射液不得从针口漏出。当注射PPD0.1ml后, 可见一轮廓明显 的直径为6-8毫米大小的皮丘,约20分钟后小皮丘会自行消退。嘱咐24 h 内不得水洗, 48~96h内不要揉、抓,不要在注射部位按压揉搓和肥皂 刺激,不要用激素类药物。

PPD试验小讲课PPT

PPD试验小讲课PPT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涂擦外用地塞米松(0.05%)或氟轻松软膏(0.025%),并 覆盖无菌纱布(隔日无菌换药),以防感染,局部经1~2周破溃处皮肤可愈合。
淋巴管炎
可局部制动或减少活动,并进行患处热敷或冷敷,如有感染,还应给予抗生 素治疗。
全身不良反应及处理
晕厥 极个别受试者会出现头晕、心慌、脸色苍白,出冷汗等现象。一 般在注射后6~10分钟出现。此时应立即拔下针头,让受试者平卧, 头放低,保持安静,通风,注意保暖。一般不需特殊处理,短时 间即可恢复正常。常见于学龄儿童,女性为主。主要为患者恐惧、 精神紧张所致,亦由低血糖或饥饿诱发。
过敏反应 可表现为全身皮肤瘙痒,部分患者可出现皮疹,极少数患者出现 过敏性休克反应。全身皮肤瘙痒和皮疹可以服用抗组胺药对症处 理。如果发生过敏性休克,需要按照过敏性休克程序及时处理, 必要时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1.0ml。
发热 首先需要与其他引起发热的疾病鉴别。如确为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所致,轻度发烧无需特殊处理,可休息,重度发热者要对症治疗, 并做观察,直到发热改善。

逐渐消失
干年,甚至终身
结核菌感染者与结核病人的区别
1、结核菌感染者是指人体内已感染了结核菌,但体内的细菌受到人体较
强免疫力的抑制,细菌停止繁殖或处于“休眠”状态,所以感染者本身 未出现结核病的临床症状,但这些感染者却通过细胞介导的免疫系统产 生了对结核菌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一般在1~2个月可呈现结核菌素(PPD) 皮肤实验阳性的结果。此时胸部X线摄片未发现肺部有活动性结核病变, 痰细菌学检查也未发现结核菌等。结核菌感染者是不会将疾病传染给其 他人的,但一旦这些人抵抗力(免疫力)下降,仍有可能会发生肺结核病。
风油精、肥皂、沐浴露等强酸强碱物质刺激,以免影响结果判断。 试验后,在原地休息片刻无不适再离开,特别是过敏体质者要注意有无过敏反应。 告知受试者在注射后48 ~ 72 小时返回看结果。

结核菌素试验ppt课件

结核菌素试验ppt课件
局部有水泡、坏死、淋巴管炎等
反应
阴性
一般阳性
中阳性
强阳性
强阳性
符号

+
++
+++
++++
如果硬结与红晕基本一致,即可用透明尺测量;如果红晕大于硬结或硬结不清,可用食指轻触摸硬结边缘,做好硬结纵横标记,
*
PPT课件
红晕
硬结
*
PPT课件
PPD试验结果记录
首先记录硬结的横径,再记录硬结的纵径,以毫米(mm)表示,局部有水泡、坏死、溃疡等记录在硬结毫米数的后面。 如: 硬结横径为16mm, 硬结纵径为18mm, 有水泡, 则记录为“16×18,水泡”
TB-PPD概述
1
操作方法
2
结果及影响因素
3
内容提要
不良反应
4
*
PPT课件
TB-PPD 概述
*
PPT课件
旧结核菌素 OT
从生长过结核菌的液体培养基中提炼出的结核菌代谢产物 灭菌、浓缩形成原液,使用时再稀释成一定倍数 成分:结素蛋白、菌体自溶成分、菌体代谢产物、培养基成分
2.活动性结核与潜伏感染均为阳性结果, 具体诊断需进行综合分析后,才能区是否为活动性结核病。
3.正在/近期抗结核治疗的患者或重症结核患者
联合患者临床症状、接触史及胸片等其它方法进行综合判定,为临床提供可靠诊断价值
*
PPT课件
接种卡介苗与自然感染阳性反应区别
自然感染
接种卡介苗
Industry Force
*
PPT课件
PPD 试验登记表
成都市 县/区 学校入学新生PPD试验登记表

结核菌素试验 ppt课件

结核菌素试验  ppt课件

18
PPT课件
接种卡介苗与自然感染阳性反应区别
Industry Force
注射时针口向上,平刺入皮内,不 可过深;
注射后48-72小时后检查反应情况。
12
PPT课件
皮内注射
把药物注射到皮肤的表皮以下,真皮层以上,不到皮下组织。
1、选择注射部位, 药物过敏试验常选 用前臂掌侧下段, 预防接种常用上臂 三角肌下缘,局部 麻醉则选择麻醉处;
2、用75%酒精消毒皮 肤;
3、排尽注射器内空气,一 手绷紧局部皮肤,一手持注 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 呈5°刺入皮肤,待针头斜面 完全进入皮内,放平注射器。 用紧绷皮肤的手固定针栓, 注入药液,使局部形成皮丘;
5-9mm 一般阳性
10-19mm
≥20mm
局部有水泡、
≥15mm(3岁以 坏死、淋巴
下)
管炎等
中阳性
强阳性
强阳性
+
++
14
+++

++++
PPT课件
硬结 红晕
15
PPT课件
PPD试验结果记录
首先记录硬结的横径,再记录硬结的纵 径,以毫米(mm)表示,局部有水泡、坏 死、溃疡等记录在硬结毫米数的后面。
如:
硬结横径为16mm, 硬结纵径为18mm, 有水泡,
则记录为“16×18,水泡”
16
PPT课件
结果及影响因素
17
PPT课件
结果分析
阴性结果
阳性结果
提示患者近期感染结核的可能性低 提示患者近期感染结核的可能性高
以下情况不能排除结核菌感染的可 能

医学课件结核菌素试验

医学课件结核菌素试验
定义
• 结核菌素(PPD)试验:是检查机体是否已 受过结核菌的感染而产生免疫力。
机制
• 机体受结核杆菌感染4~8周后,机体在获 得免疫的同时产生了变态反应。PPD试验就 是利用机体的这种变态反应来测知其是否 受过结核菌感染,以帮助结核病的诊断。
• PPD试验是诊断结核感染的常用参考指标, 它是除结核菌检查、影像学检查外最常用 的检查手段,是判断是否存在结核感染的 重要指标之一。
试验方法
•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选择前臂内侧处 为最佳(此处皮肤薄嫩,反应敏感易观 察),避开疤痕,血管和皱褶。用75%酒精 消毒局部皮肤,以皮内注射法将PPD原液 0.1ml(含5个结素单位)缓慢注入,注射深 度要合适,剂量准确时局部可出现7-8mm大 小的圆形橘皮样皮丘(有毛孔出现),。
• 注射后72小时观察结果,用卡尺测量硬结 纵横直径,硬结平均直径=(纵横直径+横 径) /2
变态反应前期;患急性传染病、发热、使 用免疫抑制剂等;免疫功能低下如重症结 核病、慢性消耗性疾病、肿瘤、艾滋病、 高龄等。阴性也不表示没有结核感染。
PPD试验的临床意义
• 阴性的意义:
• 值得注意的是假阴性情况,在临床上有感 染结核的确切依据而患者PPD试验却阴性, 这种情况常见于以下疾病:初次感染结核 菌4~8周以内、重度营养不良、恶性肿瘤、 机体免疫缺陷性疾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症、 艾滋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等,个别老 年人因机体变态反应功能低下也常呈阴性 反应。婴幼儿PPD试验阴性应该及时接种卡 介苗。
PPD试验的临床意义
• 阳性的意义:阳性表示曾感染结核,不一 定现在患病。
• 一般阳性和中度阳性: • ①结核病现症患者。
• ②已受结核菌感染但并不意味着发病或患 病。

PPD试验课件

PPD试验课件

PPD试验五科定义机制程序结果判断结果分类临床意义定义PPD试验即结核菌素试验。

用于诊断结核菌感染所致IV型超敏反应的皮肤试验。

对诊断活动性结核病和测定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有参考意义。

机制机体受结核杆菌感染4~8周后,机体在获得免疫的同时产生了变态反应。

PPD试验就是利用机体的这种变态反应来测知其是否受过结核菌感染,以帮助结核病的诊断。

PPD试验是诊断结核感染的常用参考指标,它是除结核菌检查、影像学检查外最常用的检查手段,是判断是否存在结核感染的重要指标之一。

程序取PPD针原液(卡界菌纯蛋白衍生物)0.1ml,于前臂内侧做皮内注射,并在72小时后观察结果。

皮内注射皮内注射皮内注射术是将小量药液或生物制品注射于表皮与真皮之间的技术。

部位:药物过敏试验,前臂掌侧下段,该处皮肤较薄,肤色较淡,易于注射,且易于观察局部反应。

预防接种,如卡介苗接种,常选用上臂三角 肌下缘。

进针推药:左手绷紧结局皮肤,右手以平执式持注射器,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5 °进针。

结果判断这个测试的结果通过硬结(明显突起的硬化区)的直径(垂直于手臂)来反映。

如果不存在任何硬结,结果应记录为0 mm。

皮肤的红斑不应加以测量。

结果分类注射部位无硬结或硬结平均直径<5mm为阴性5-9 mm为一般阳性10-19mm为中度阳性≥20mm(儿童≥15mm)为强阳性如果直径<20mm但有水泡、坏死、双圈、淋巴管炎等均为强阳性临床意义阴性的意义:①表示未受结核菌感染。

②某些情况下不排除已受结核菌感染,如变态反应前期;患急性传染病、发热、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免疫功能低下如重症结核病、慢性消耗性疾病、肿瘤、艾滋病、高龄等。

阴性也不表示没有结核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假阴性情况,在临床上有感染结核的确切依据而患者PPD试验却阴性,这种情况常见于以下疾病:初次感染结核菌4~8周以内、重度营养不良、恶性肿瘤、机体免疫缺陷性疾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症、艾滋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等,个别老年人因机体变态反应功能低下也常呈阴性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0/11
❖ 3.记录:首先记录硬结的横径,再记录硬结的纵径,以毫米 数表示。局部有水疱、坏死、溃疡、双圈、淋巴管炎等记录 在硬结毫米数的后面。如:硬结横径为16mm,纵径为 18mm,有水疱,则记录为“16×18,水疱”。
❖ 4.PPD硬结反应:以硬结平均直径表示。硬结平均直径= (横径+纵径)÷2。如上例:PPD反应大小为:(16+18) ÷2=17mm,我国和英国PPD测量均采取此种方法。荷兰和 美国采取最大横径法。在阅读人技术稳定,不同阅读人技术 水平相当前提下,两种方法测量结果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 然而,对于不同阅读人技术有差异的情况下,以针眼为中心 的横竖平均直径法,操作规范,可以减少误差,且更方便和 简易。因此,历年来我国一直采取横竖平均直径法测量PPD 的大小。
2020/10/11
五、结核菌素试验方法
1、试验方法分类 ❖ 皮上划痕法(Pirquet) ❖ 软膏粘贴法(Moro) ❖ 皮上多刺法(Heaf) ❖ 皮内注射法(C.Mantoux)
2020/10/11
结核菌素皮内注射法操作
❖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的方法为皮内注射法(Mantoux法)。 这是国际通用的标准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方法。该方法反 应比较敏感,注射剂量准确。
破损及过期者不得使用; ❖ 操作者洗手并戴上手套; ❖ 确认受试者信息,向受试者解释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的
目的; ❖ 告知受试者不要在注射后在注射部位洗、擦,并保持局部
干燥、清洁; ❖ 告知受试者局部出现瘙痒、红肿、水疱时的处理方法,在
注射后48到72小时返回看结果。
2020/10/11
皮内注射操作步骤 ❖ 1.注射部位选择:位于左前臂掌侧中下1/3交界处,避开
疤痕,血管和皱褶。如近期(2周内)已做过结核菌素皮 肤试验,则选择在第一次注射部位斜上方3-4cm处,或 取右前臂。 ❖ 2.局部消毒:用75%酒精消毒皮肤。 ❖ 3.皮内注射:待酒精蒸发干燥后,用1ml注射器吸取0.1 毫升PPD,刻度和针孔斜面一致向上;托住被试验者的 前臂并绷紧皮肤;将针尖平放在绷紧皮肤上,稍向下压, 呈5°-10°角刺入皮内,不见针孔即可;一手固定针头, 一手推药,缓慢准确地注射0.1ml(含5IU PPD或2IU PPD),呈直径约为6-10mm大小白色隆起,不要揉摩, 将针稍捻转后退出。 ❖ 4.注射后观察:注射后嘱受试者原地休息,观察30分钟 后,如无不适方可离开。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结核菌素试验
2020/10/11


❖ 结核菌素试验是诊断结核感染的特异方法,是结核病流 行病学调查、卡介苗接种、化学预防对象的筛选、临床 医学诊断与鉴别诊断等不可缺少的应用技术之一。
❖ 结核菌素试验是用结核菌素来测定机体能否引起皮肤迟 发超敏反应的一种实验,以判定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有 无免疫力。
2020/10/11
一、结核菌素的简史
❖ 1890年首先公布发现结核菌素。该年4月4日罗伯 特·柯赫在第10届世界医学会上讲演发表发现一种 可以预防豚鼠结核病,并有治疗作用的物质。
❖ 1891年柯赫明确这种液体是结核菌的培养滤液, 并命名为结核菌素。
❖ 1908年发现结核菌素试验方法(C.Mantoux)。
2020/10/11
2、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更为精纯, 为纯结素,不产生非特异性反应。其制作过程: 菌株→培养→灭菌、滤过→浓缩→盐析、脱盐→ 干燥、保存→分装。PPD-RT23是由丹麦制造供 应世界许多国家使用,已经取代OT。我国从人型 结核菌制成PPD(PPD-C),又从卡介苗制成卡 介菌纯蛋白衍生物(BCG-PPD),0.1ml为5IU 用于临床诊断。
2020/10/11
四、发生机制
其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致敏淋巴细胞和巨噬 细胞积聚在真皮的血管周围,分泌TH1类细胞因 子IFN—r,诱发炎症反应血管通透性增高,在 注射局部形成硬结所致。结素反应属于迟发型 变态反应(IV)。 所谓迟发型变态反应(IV):结核杆菌侵入人体 后4—8周,身体组织对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所 发生的敏感反应。此时做结核菌素试验即呈阳 性反应。
2020/10/11
(三)结果检查与记录 ❖ 1.观察时间:根据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反应过程,
一般于注射后8-12小时局部开始出现红肿, 48-72小时反应达高峰,试验局部出现硬结。 因此,以注射后72小时观察结果最佳。 ❖ 2.硬结的测量:测量前首先找到注射针眼,然 后用食指从红晕周边向中心轻轻触摸,找到硬 结边缘,确定横径和纵径测量点,并用透明的 毫米尺测量。如果硬结边缘不清楚,需要轻触 确定边缘后,用笔作标记,再进行测量。
2020/10/11
三、适用范围
1、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调查 2、结核病患者的辅助诊断 3、结核病公共卫生事件中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 4、特殊人群的健康体检 5、预防性治疗对象的筛查:为了降低结核病发病率,对结核感染者
进行化学预防性治疗是一个重要举措。
6、卡介苗接种者的筛选及接种后的阳率考核 :如出生时 没有接种卡介苗,其补种原则是:未能在出生时接种卡介苗的小于 3个月龄儿童可直接补种卡介苗;3月龄-3岁儿童需进行结核菌素 皮肤试验,阴性者补种卡介苗;满4岁及以上儿童不予补种卡介 苗。
2020/10/11
二、目前我国常用的结核菌素种类
2020/10/11
1、旧结核菌素(Old Tuberculin OT):是从 生长过结核菌的液体培养基中提炼出来的结核菌 代谢产物,经过灭菌、浓缩形成原液,使用时再 稀释成一定倍数(通常是2000倍)。主要成分 有:(1)结素蛋白;(2)菌体自溶成分;(3) 菌体代谢产物;(4)培养基成分。
2020/10/11
一、结核菌素的简史
❖ 1928年美国P.B.Seibert从结核菌培养液中制成了一种纯蛋 白衍生物结核菌素(PPD)。
❖ 1941年美国研制成功一种标准纯蛋白衍生物结核菌素 (PPD-S)。
❖ 1958年丹麦研制成了更纯、更浓的纯蛋白衍生物结核菌素 (PPD-RT23),为WHO推荐制剂; 注:日本生产的PPD称为PPDS
操作前制备 ❖ 1、物品准备 ❖ 1)、测量卡尺(或小塑料尺); ❖ 2)、标记硬结边缘的圆珠笔; ❖ 3)、1毫升一次性蓝芯注射器;4-5号针头; ❖ 4)、75%消毒酒精及消毒棉签; ❖ 5)、结核菌素试剂;
2020/10/11
❖ 6)、携便式冰桶或冰包;健康教育材料; ❖ 7)、结核菌素测试记录表等; ❖ 8)、应急处理器材及药品等。 2、操作者准备 ❖ 核对结核菌素试剂品名、剂量及有效期,如有沉淀、安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