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纤维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3-甲基己烷安全技术说明书

中国MAC
(mg/m3):
未制订标准
前苏联MAC
(mg/m3):
未制订标准
TLVTN:
无资料
TLVWN:
无资料
生物接触限值
未制定标准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未制定标准美国(ACGIH):TLV-TWA:400ppm;TLV-STEL:500ppm
监测方法:
无资料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带供气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安全防护眼镜。
皮肤和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有刺激作用的液体。
pH:
无资料
熔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19
沸点(℃):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无资料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性说明:
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造成皮肤刺激,可能引起昏昏欲睡或眩晕,吞咽及进入呼吸道可能致命,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预防措施: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保持容器密闭。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连接。使用防爆电器、通风、照明设备。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采取防止静电措施。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避免接触眼睛、皮肤,操作后彻底清洗。禁止排入环境。
甲基纤维素溶液(2×,1.8%)

北京雷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甲基纤维素溶液(2×,1.8%)
简介:
甲基纤维素(Methyl cellulose)在无水乙醇、乙醚、丙酮等溶剂中几乎不溶,在热水中迅速分散、溶胀,降温后迅速溶解。
CAS 号为9004-67-5,平均分子量为1万~22万。
甲基纤维素的水溶液高温时能凝胶,并且此凝胶能随温度的高低与溶液互相转变,具有优良的润湿性、分散性、粘接性、增稠性、乳化性等特性。
Leagene Methyl cellulose (2×,1.8%)经高压灭菌处理,加入少量于悬浮培养基中或按具体实验要求,增加培养基粘稠度。
组成: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根据实验具体要求操作。
一般工作浓度为1×。
注意事项:
1、 Methyl cellulose (2×,1.8%)为无菌溶液,请注意无菌操作。
2、 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有效期: 6个月有效。
相关:
编号 名称 CC0110 Storage Methyl cellulose (2×,1.8%) 500ml 4℃ 使用说明书 1份 编号 名称 CC0005 磷酸缓冲盐溶液(1×PBS,无钙镁) CZ0048 乐氏液 CZ0063
改良台氏液(Tyrode's solution) DH0006
苏木素伊红(HE)染色液 NR0003
Lezol(总RNA 提取试剂) PW0053
Western 抗体洗脱液(碱性) TC0713 葡萄糖检测试剂盒(GOD-POD 比色法)。
2-甲基己烷-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文MSDS文档16个部分(完整版)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2-甲基己烷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2-甲基己烷化学品英文名:2-methylhexane;isoheptane供应商名称:哈尔滨****化工有限公司供应商地址:哈尔滨**区**路**号**室供应商电话:3426-58****69邮编:245**8供应商传真:3426-58****64电子邮件地址:8888**************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作气相色谱对比样品,用于有机合成。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造成皮肤刺激,可能引起昏昏欲睡或眩晕,吞咽及进入呼吸道可能致命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2;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麻醉效应);吸入危害-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1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H225: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H315:造成皮肤刺激H336:可能引起昏昏欲睡或眩晕H304:吞咽及进入呼吸道可能致命H410: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10: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33:保持容器密闭。
P240: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P241: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P242: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P260: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1: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73: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应急响应:P303+P361+P353: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P370+P378:火灾时,使用……灭火。
P302+P352:如皮肤沾染: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
P321: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的.....)。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范本模板】

目录甲基苯 (1)2—丙醇 (2)2-丁酮 (3)乙酸乙酯 (4)乙酸正丁酯 (5)环氧树酯 (6)醇酸树酯 (7)二甲苯异体混合物 (8)环己酮 (9)不干性醇酸树脂 (10)聚氨酯树脂 (11)硝化纤维素 (12)2—丁氧基乙醇 (13)丙烯酸清漆 (14)丙烯酸漆稀释剂 (15)环氧漆固化剂 (16)环氧漆稀释剂 (17)硝基底漆 (18)硝基清漆 (19)硝基磁漆 (20)硝基漆防潮剂 (21)硝基漆稀释剂 (22)聚酯树脂清漆 (23)聚酯漆稀释剂 (24)醇酸漆稀释剂 (25)环氧磁漆 (26)汽油 (27)柴油 (28)1,2,4,5-四甲苯 (29)1,2,3-三甲苯 (30)1,2,4-三甲基苯 (31)1,3,5-三甲苯 (32)1—丙醇 (33)2—氨基乙醇 (34)2-甲基—1-丙醇 (35)4-甲基—2—戊酮 (36)7110甲聚氨酯固化剂 (37)氨溶液 (38)苯酚 (39)苯乙烯 (40)环己烷 (41)丙酮 (42)石脑油 (43)1,1-二氯乙烷 (44)1,2—二氯乙烷 (45)甲醇 (46)乙醇[无水] (47)4-羟基-4-甲基-2-戊酮 (48)乙酸正丙酯 (49)乙酸异丙酯 (50)乙酸异丁酯 (51)乙酸仲丁酯 (52)乙酸乙烯酯[抑制了的] (53)碳酸(二)甲酯 (54)1,2—二甲苯 (55)1,3-二甲苯 (56)1,4—二甲苯 (57)1,3,5-三甲基苯 (58)正丁醇 (59)乙二醇甲醚 (60)乙二醇乙醚 (61)丙烯酸正丁酯[抑制了的] (62)N,N-二甲基甲酰胺 (63)3—氯-1,2—环氧丙烷 (64)三氯甲烷 (65)三氯乙烯 (66)乙酸[含量〉80%] (67)丙烯酸[抑制了的] (68)氢氧化钠溶液 (69)丙烯酸清漆 (70)丙烯酸烘漆 (71)丙烯酸乙酯[抑制了的] (72)醇酸烘漆 (73)醇酸绝缘漆 (74)醇酸清漆 (75)次磷酸 (76)粗苯 (77)电解除油剂 (78)1,3-丁二烯[抑制了的] (79)二氯甲烷 (80)氟硅酸铵 (81)氟化铵 (82)氟硼酸 (83)高锰酸钾 (84)光亮剂(无危规号) (85)过氧化氢[20≤含量≤60%] (86)1,2—环氧丙烷[抑制了的] (87)甲(基)磺酸 (88)聚氨酯漆稀释剂 (89)聚酯树脂绝缘漆 (90)硫脲 (91)甲酸 (92)甲醛溶液 (93)硫酸 (94)氢氟酸 (95)氢氧化钾 (96)三氯化铁 (97)四甲基氢氧化铵 (98)四氯乙烯 (99)四氢呋喃 (100)松香水 (101)塑料油墨 (102)酸性活化剂 (103)硝基绝缘漆 (104)硝酸 (105)盐酸 (106)乙酸乙二醇乙醚 (107)乙腈 (108)乙酸乙烯酯[抑制了的] (109)异丁烯酸甲酯[抑制了的] (110)银粉浆 (111)印刷油墨 (112)正庚烷 (113)正己烷 (114)正磷酸 (115)助焊剂 (116)环氧富锌底漆 (117)沥青底漆 (118)松香防污漆 (119)铝粉氯化橡胶漆 (120)高锰酸钾 (121)过硫酸铵 (122)石油醚 (123)过硫酸钠 (124)亚硝酸钠 (125)硫酸铜 (126)氟化氢铵 (127)次氯酸钠溶液[含有效氯>5%] (128)。
羧甲基纤维素钠化工安全说明书

职业接触限值 本品允许摄入量为 0~25mg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kg。
中国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订标准 TLVWN: 未制订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回目录 回目录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回目录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氮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回目录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 年 2 月 17 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 [1992] 677 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 423 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 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甲基纤维素

甲基纤维素(MC)本公司生产的甲基纤维素为白色或类白色纤维素状粉末,无臭无味,稍有吸湿性,不溶于热水和一般的有机溶剂。
它的水溶液对酸和碱是稳定的,PH 2—12范围内不受影响,可耐溶一般的淡酸、碱能使溶液粘度提高,但无其它影响,它的水溶液长期贮存很稳定并能抗酶菌生长。
具有良好的粘合力、分散力、润湿性、增稠性、保水性和成膜性,以及对油脂的不透性,与各种水溶性物质有良好的混合性。
产品的溶解方法:1、产品加入到所需水量的1/3—2/3的热水中(80℃--90℃)搅拌,待溶胀好后再加入剩余的冷水,经搅拌降温冷却而成。
2、将粉末状产品与其它组份干粉掺在一起,混合均匀,在搅拌下加到水中至粉末状产品完全溶解。
3、经过处理的粉末状产品可直接加到冷水中搅拌。
为加快溶解,在搅拌下加入少量的碱,调节PH8—9后,产品可迅速溶解,形成均一溶液。
产品用途:1、化工特殊产品:在工业生产和加工作业中,作为增稠剂、悬浮剂、粘结剂、成膜剂和乳胶稳定剂。
2、聚氯乙烯树脂:作为悬浮聚合的分散剂,用来保护胶体,提高吸收增塑剂的速率,控制树脂粒度分布,提高聚氯乙烯树脂的加工性能。
3、建筑材料:使水泥、砂浆、灰浆以及石膏装饰材料具有定型保水性能,并提高和易性,应用于新型建材涂料,多彩涂料,具有牢固的吸附性和分散性。
4、粘结剂:在粘结剂的配方中作为增稠剂兼粘料。
5、陶瓷:赋予润滑性,保水性并提高坯料原始强度。
6、化妆品:调节流变性,使产品具有适当的粘度,乳化度、稳定性、润滑性和泡沫稳定性,以及表面活性剂的相溶性。
7、食品:作为烘制食品、营养食品、面包等多种食品的增稠剂、粘结剂、稳定剂、保水剂、成型剂及胶体悬浮剂。
8、纺织品:作为纺织品浆料、印染色浆、或乳胶涂料中的增稠剂和粘结剂。
9、脱漆剂:利用其水和有机溶剂的兼容性,作为油漆的脱除剂和冲洗剂的增稠剂。
10、油漆及乳胶涂料:作为乳胶漆的保护胶体,增稠剂和颜料悬浮助剂。
使油漆粘度稳定,漆膜完整。
甲基纤维素

甲基纤维素CULMINAL 甲基纤维素衍生物是纤维素醚,当溶于水时,提供多种功能性.它在许多工业应用中被用作增稠剂,保护胶体,稳定剂,保护胶体,帮助悬浮,以及保水剂.从化学角度来讲,这些纤维素的衍生物被命名为: CULMINAL MC 甲基纤维素; CULMINAL MHEC 甲基羟乙基纤维素; CULMINAL MHPC 甲基羟丙基纤维素."R"型有延缓溶解的作用.CULMINAL C 型是专门设计的由甲基纤维素衍生物和有机/无机添加剂的混合物.该系列产品的开发可提高沙浆的使用和强度性能.适用于以石膏为基料的灰泥,过滤层,粘合剂和嵌缝材料;以水泥或石灰为基料的灰泥,瓷砖粘合剂和类似的产品.下表举例针对各种应用所推荐的产品牌号,供参考 砂浆CULMINAL 牌号 磁砖胶C9101,粘度24-32000CPS ,高保水、高抗流挂、长开发时间 PS 板保温体系 粘结砂浆,同柔性磁砖胶;面层抹灰,C9101,长开放时间,很好的成型性 腻子 C8381,粘度35-47000CPS ,高保水,抗流挂、施工爽滑。
新近开发的C8683,粘度60000左右,比C8381有更高的保水能力和更长的开发时间自流平,水泥或石膏MHPC500PF ,粘度400-600CPS ;SILIPON RN8018助流平、分散、快速润湿 粉刷石膏 C8381乳液型粘结和抹面 MHEC35000PIR (粘度35-48000CPS )和MHEC50000R 即C4050,表面处理,使在水/乳液中分散/溶解容易,避免结块CULMINAL 的其他特性(续)性能和作用 CULMINAL 易溶于冷水,而不溶于热水。
CULMINAL 是非离子型纤维素醚,可与许多种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相容,如淀粉,胍儿胶和藻酸盐。
堆积密度 MHPC 25,MHPC 50,MHPC 100为300—600克/升其它型号为200-500克/升水含量MHPC25,MHPC 50,MHPCI00最多不超过8.5% 其它所有类型最多不超过8.0%CULMINAL溶液是假塑性的,有些溶液显示触变性能。
甲基纤维素

高分子化合物
01 基本信息
03 质量指标 05 溶解方法
目录
02 理化性质 04 应用 06 实验室分析
07 用途
09 配伍禁忌
目录
08 稳定性和贮藏条件 010 常用量及最用量:
甲基纤维素是一种非离子纤维素醚,它是通过醚化在纤维素中引入甲基而制成的。
基本信息
甲基纤维素是一种纤维素甲基醚。白色或浅黄或浅灰色小颗粒、纤丝状或粉末。无臭无味,其中约27%~32% 的羟基以甲氧基的形式存在。不同级别的甲基纤维素具有不同的聚合度,其范围为50~1000;而其分子量(平均 数)的范围在10000~220000Da之间,其取代度被定义为甲氧基的平均数,甲氧基则连接于链上的每一个葡萄糖酐 单元。
视密度:0.30-0.70g/cm3,密度约1.3g/cm3。
工业上甲基纤维素的理论取代度DS为1.5~2.0,松散密度0.35~0.55g/cm3。
质量指标
外观:灰白色纤维状至粉米状 凝胶温度(2%水溶液):50~55℃ 甲氧基含量:26%~33% 水不溶物:≤2.0% 取代度(DS):1.3~2.0 水分:≤5.0% 黏度(20℃,2%水溶液):15~4000mPa·s
酸碱度 取该品1.0g,加水100mL溶解后,依法测定(附录Ⅵ H),pH值应为4.0~8.0。 黏度 取该品适量,按干燥品计算,加90℃的水制成2.0%(g/g)的溶液,充分搅拌约10分钟。置冰浴中冷却,冷 却过程中继续搅拌,再保持40分钟,调节重量,搅拌均匀,在20℃±0.1℃,以旋转式黏度计测定(附录Ⅵ G第 二法),标示黏度小于或等于100mPa.s者,黏度应为标示黏度的80.0%~120.0%,标示黏度大于100mPa.s者,黏 度应为标示黏度的75.0%~140.0%。 干燥失重 取该品,在105℃干燥2小时,减失重量不得过5.0%(附录Ⅷ L)。 炽灼残渣 取该品1.0g,依法检查(附录Ⅷ N)。遗留残渣不得过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甲基纤维素
化学品英文名称:
methyl cellulose
中文名称2:
纤维素甲醚
英文名称2:
cellulose methyl ether
技术说明书编码:
2448
CAS No.:
9004-67-5
分子式:
分子量:
40000~180000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无资料
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用安全掩埋法处置。在能利用的地方重复使用容器或在规定场所掩埋。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 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密闭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外观与性状:
白色颗粒或粉末,无气味。
pH:
熔点(℃):
无资料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无资料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360(粉尘云)
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
溶解性:
不溶于热水,溶于冷水、冰醋酸。
主要用途:
用作分散、乳化剂、增稠剂、胶粘剂、上浆剂、保水剂。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
强氧化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甲基纤维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
化学品名称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分生态学资料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无资料
UN编号:
无资料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无资料。
运输注意事项:
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装运本品的车辆排气管须有阻火装置。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参考文献:
填表时间: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MSDS修改日期: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接触。容器与传送设备要接地,防止产生静电。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甲基纤维素
9004-67-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动物实验表明,食入或与皮肤和粘膜接触无害,但静脉或腹腔注射时有较强的毒性。人一次口服5~10g,基本上能随大便全部排出。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