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生活中的材料》全部教案(共6份)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生活在中的材料》全部课件PPT(共6课时)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猜一猜: 陶瓷材料有哪些特点?
活动过程
研究内容 使用材料 研究方法 注意事项 发现现象 我的结论
陶瓷是否_________
活动过程
陶瓷的特点
·不易导电 ·不易导热 ·不易吸水 ·易碎 ·耐腐蚀 ·耐高温
拓展活动
特点应用
·不导电 ·耐高温 ·耐腐蚀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活动准备
搜集各种各样的纸和纸制品,带到课堂上来研究。 如:牛皮纸、宣纸、卫生纸、复印纸、信纸、复写纸、 书本、纸箱、贺年卡、纸杯等。
活动过程
四角方方,薄面白净。 传播知识,它打先锋。
谜底:
活动过程
纸发明以前, 人们把文字刻在龟 甲兽骨上,后来又 用竹筒或木简做书 写材料。
木材能否燃烧
木头是可燃物,当温度达到它 的着火点(220°C~260°C)时就 可以燃烧。
人们用它来做饭,取暖等。
活动过程
木材能否导电
活动过程
天然材料:是来自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只经物理处理 或未经过化学处理的材料。
人造材料:是天然材料经过人为的化学方 法加工 而制得的材料。
活动过程
二、木材在生活中的应用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一、认识木头的特点
1.木头的纹理 2.能不能燃烧 3.木头的软硬 4.在水中的沉浮
5.木头的轻重 6.能不能导电
7.木头的传热性
活动过程
实验探究
研究提示
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
1.分好工,配合好。
2.仔细观察,做好记录。
3.选好材料。
4.制定方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生活中的材料18玻璃与塑料教案青岛版六三制

18、玻璃与塑料
附:什么样的考试心态最好
大部分学生都不敢掉以轻心,因此会出现很多过度焦虑。
想要不出现太强的考试焦虑,那么最好的办法是,形成自己的掌控感。
1、首先,认真研究考试办法。
这一点对知识水平比较高的考生非常重要。
随着重复学习的次数增加,我们对知识的兴奋度会逐渐下降。
最后时刻,再去重复学习,对于很多学生已经意义不大,远不如多花些力气,来思考考试。
很多老师也会讲解考试的办法。
但是,老师给你的办法,不能很好地提高你对考试的掌控感,你要找到自己的一套明确的考试办法,才能最有效地提高你的掌控感。
有了这种掌控感,你不会再觉得,在如此关键性的考试面前,你是一只被检验、被考察甚至被宰割的绵羊。
2、其次,试着从考官的角度思考问题。
考官,是掌控考试的;考生,是被考试考验的。
如果你只把自己当成一个考生,你难免会惶惶不安,因为你觉得自己完全是个被摆布者。
如果从考官的角度去看考试,你就成了一名主动的参与者。
具体的做法就是,面对那些知识点,你想像你是一名考官,并考虑,你该用什么形式来考这个知识点。
高考前两个半月,我用这个办法梳理了一下所有课程,最后起到了匪夷所思的效果,令我在短短两个半月,从全班第19名升到了全班第一名。
当然,这有一个前提——考试范围内的知识点,我基本已完全掌握。
3、再次,适当思考一下考试后的事。
如觉得未来不可预测,我们必会焦虑。
那么,对未来做好预测,这种焦虑就会锐减。
这时要明白一点:考试是很重要,但只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瞬间,所谓胜败也只是这一瞬间的胜败,它的确会带给我们很多,但它远不能决定我们一生的成败。
【中小学资料】五年级科学上册 科学全册备课教案 青岛版

全册备课教材简说:本册教材共分五个单元:一〈〈地球和地表的变化〉〉;二〈〈声音秘密〉〉;三〈〈秋冬星空〉〉;四〈〈生活中的材料〉〉;五〈〈水循环〉〉各单元板块主体: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地层.化石.卵石.地震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接触到的本单元由〈〈地球内部有什么〉〉.〈〈火山〉〉.〈〈地震〉〉.〈〈做一块卵石〉〉.〈〈各种各样的矿物〉〉.〈〈地表的变化〉〉六课组成。
第二单元声音的秘密:本单元以声音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让学生经历各种探究活动,理解和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要通过一定的物质,知道影响声音大小和声调高低的因素以及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第三单元秋冬星空;本单元从学生刚入新年级的秋季入手,依据〈〈课程标准〉〉中“让学生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构建了这一研究体系。
第四单元生活中的材料:本单元通过对常见材料特点的一系列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常见的性能及其用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第五单元水循环本单元遵循小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发展需要,依据《科学课程标准》中有关的内容标准构建了〈〈水循环〉〉这一单元。
由《蒸发》〈〈沸腾〉〉〈〈.凝结〉〉.〈〈水的三态变化〉〉.和〈〈小水滴的旅行〉〉五课组成。
课时安排:第一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1.地球内部有什么 2课时2.火山 1课时3.地震 1课时4.做一块卵石 1课时5.各种各样的矿物 1课时6.地表的变化 1课时第二单元声音的秘密7. 声音的产生 1课时8. 谁能传播声音 1课时9. 怎样听到声音 1课时10. 各种各样的声音 1课时11. 噪声声的危害与防治1课时第三单元秋冬星空12. 秋季星空 2课时13. 冬季星空 2课时第四单元生活中的材料14. 木材 1课时15. 纸 1课时16. 陶瓷 1课时17. 金属 1课时18. 玻璃与塑料 1课时19 . 材料的分类 2课时第五单元水循环20. 蒸发 1课时21. 沸腾 1课时22 凝结 1课时23. 水的三态变化1课时24. 小水滴的旅行 1课时活动安排:1.活动主题:纸与我们的生活;活动内容:纸在生活中的应用,造纸业的负面影响。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第四单元 生活中的材料 14 木材-(青岛版)(六年制,三起, )

柞树
桦 树
红 松
柏 木
木材的构造
横切面:树皮、髓心、
木质部(芯材、边材), 年轮(春材、夏材)、 髓线。
径切面 弦切面
植物的生长一般一年形成一个 年轮。春夏两季气温,水分等 环境条件比较好,植物生长旺 盛,细胞较大,形成的年轮较 松,颜色较浅;秋冬两季生长 缓慢,形成的年轮较紧,颜色 较深。 植物向阳的一面,即南面, 形成的年轮较宽,背阳的一面, 即北面,形成的年轮较窄,所 以,人们可从植物的年轮来辨 别方向。
木 建 筑 轻 质 高 强
传 导 性 低
易 加 工
木 材 易 燃
木材天然缺陷
木材易腐朽、虫蛀
木材是天然材料
什么是天然材料,什么是人造材料?
• 天然材料:是在大自然中天然生长的,是大自然 赐予人类的宝贝。如:棉花、木材、竹子、煤、 石油、天然气、羊毛、铁矿石等。 • 人造材料:也称合成材料,是人为地把不同天然 物质经化学方法或聚合作用加工而成的材料 。如 塑料、玻璃、钢铁、人造革等。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K12教育文档)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1 地球内部有什么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表述对地球构造的探究结果。
2、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
3、知道可以用模型方法来研究科学问题。
体会科学探究中建立模型的意义。
体验探究的球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通过玩模型和学具,知道地球的构造,地壳、地幔和地核。
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并且知道模型方法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教学准备老师准备教具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说起地球,我们心中就会涌起无限的感情。
虽然在茫茫宇宙中,地球只能算得上沧海一粟,但她却是我们人类可爱的故乡,唯一的家园.人类对大自然的一切认识,都是从地球开始的。
作为地球的儿女,我们对于这颗养育自己的行星又有多少了解呢?请问大家地球是什么形状的?(配课件)2、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一个圆球,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个巨大的圆球里面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地球内部有什么》(板书课题)导入2:上个世纪,法国有个科幻小说家凡尔纳,他写了许多地理科幻小说,其中《从地球到月球》幻想发射一颗空心炮弹将人载到月球上去旅行;他的另一部小说《地心游记》则幻想到地球中心去探险,这两部小说代表了人类“上天入地"的梦想。
[VIP专享]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 生活中的材料
![[VIP专享]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 生活中的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21d6624fbed5b9f3f80f1c1e.png)
第四单元生活中的材料教材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材料及材料的使用无论是对经济、环境,还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材料、能源和信息成为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
有人说,如果把社会比喻成为一个人,那么,信息就是神经,能源就是血液,材料就是骨和肉。
当前,新材料的发明、使用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所以,我们选择《生活中的材料》这一单元作为学生认识材料的媒介,从学生熟悉的、常见的、常用的材料,如木材、陶瓷、金属、玻璃与塑料入手,借助这些常见材料,让学生探究材料的各种性能,认识常见材料的基本性质和用途,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为了改善生活和环境,总在不断地改进材料的性能或发明材料,认识到材料的使用会给个人、社会、环境带来正面的积极作用,也会带来负面的消极影响。
在探究材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对社会责任感。
本单元主要落实以下目标:1科学探究:知道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会查阅书刊或其他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情感态度价值观: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3科学知识:能判断物体是由不同材料如木头、纸、陶瓷、金属、玻璃、塑料等组成的,并能按材料对物体进行分类;认识某些材料的性质,能根据这些性质对材料进行分类,能将材料的特性与它的用途相联系;能区分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在发明新的材料,增强对新事物的敏感性,激发创新意识。
相关链接:本单元由《木材》、《纸》、《陶瓷》、《金属》、《玻璃和塑料》、《材料的分类》六课组成,主要研究常见材料的性能及其用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备课本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班级______教师______日期______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一:学情分析:经过二年的科学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也初步的由具体转变为抽象。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二: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个单元要求)1. 对待科学学习;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
对待自然: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2 。
对待科学学习: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劳动与成果。
对待自然: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
对待科学:认识到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
3. 对待科学学习: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能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
4.对待科学学习: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
对待科学: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带的好处的同时,也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5.对待自然: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6.对待科学学习:能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
对待科学: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对待自然: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珍爱生命。
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关心日常生活中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二)科学知识目标1.了解地球表面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知道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了解火山喷发现象;了解地震现象;了解温度、风、流水、植物对地表的作用。
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生活中的材料17金属教案青岛版六三制

(当学生汇报金属被捶扁,变形时,老师可引导生金属的这种特性叫延展性。)
师:请同学们跟随我再到铁匠炉去看一看。(课件出示打铁图片)你看到了什么?通过铁匠师傅的工作更说明什么?(金属有延展性)
师:现在你能用一句话概括金属有什么特点吗?生汇报(课件出示)
师:你认识的金属有哪些?我们只所以把金、银、铜、铁、铝等都叫金属,就是因为它们都具备金属的这些特点,若缺少其中的一个特点,就不是金属。这也是金属区别其他材料的标准。
师:关于金属你想研究那些问题?(生提问题)
师:同学们的探究欲望可真大啊,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问题,但时间有限,我们今天重点先研究这些问题(课件出示:金属有哪些特点?金属从哪里来?哪些地方用到金属?)
㈡、猜想问题
师:我们先来研究金属有哪些特点,研究前你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大胆地猜想吗?
师:同学们的生活经验真丰富,能对这些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那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呢?我们可以怎么办?(做实验)
谁愿意把自己的收获展示给大家?(生汇报)
四、拓展用应
师:同学们,今天你们探究的积极性真高,收获也很大,老师心里特别高兴。既然我们都知道了金属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材料,就请回收废旧金属物品,好吗?下课!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㈢、验证问题
1、制定并交流研究计划
师:老师已经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实验器材,那小组内先讨论:你们准备研究哪个问题?确定后,制定出实验方案。时间越快越好,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并坐好。开始吧!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你们组制定的研究计划?还有实验中应注意哪些事项。其他小组的同学要认真听,
2、合作探究验证猜想
师:同学们,那你知道金属是从那里来的了吗?(课件展示:有的金属是开采地下金属矿石提炼来的,有的金属是回收废旧金属冶炼而来。)无论是从金属矿石中提炼而来,还是从回收废旧物品中冶炼而来的,它们都是经过人工制造的材料,所以说“金属是人造材料,又是可以回收再利用,是可以再生的材料。”(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木材》是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材料》单元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是“材料单元的第一课,以“木材”作为学生研究的素材,旨在让学生从研究身边常见的材料入手,探究发现木材的特点,并且能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对木材的特点进行表达和交流,认识人们对木材的利用,认识木材对生活的重要性。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教材以木制家具、木质饰品组合的房间一角作为背景图,展示了木材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说明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木材。
利用卡通人物提示学生准备相应材料。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首先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来研究木材的特点,在探究过程中注意用多种方法对木材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相互合作交流,提高探究的有效性;其次让学生对实验发现的“木材的特点”进行表达与交流。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在经历探究过程后,激发学生探究的好奇心,了解木材的特点,知道木材的用处,培养学生珍惜木材的意识。
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生分析】
五年级同学们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有了进一步的扩展,他们的体验感受和科学探究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增强,但是仍然未脱离儿童的特点,他们好奇、好动、自我评价意识强,以形象思维为主,联系和模仿能力较强,所以对孩子的欣赏和鼓励是孩子进步的关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木材是天然材料。
2.了解木材的性能及用途。
3.知道塑料、人造革等是人造材料。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针对探究木材的特点提出观察实验的大致思路,并能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观察实验。
2.知道探究不同的问题需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2.在实验中尊重他人的观察实验结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会到木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珍惜木材,热爱自然。
【重难点】通过活动操作,发现木材的不同特点。
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木材的不同特点。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不同木材块、放大镜、导线、小刀、电池、火柴、水槽
教师准备:课件、评价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可以从学生身边常见的事物引出探究的主题。
1.[PPT 2、3 出示]常见木制家具。
2.提问:这些家具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用木材制作成的?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木头的特点
1.[PPT 4出示]鼓励学生提出探究的问题。
如研究木头的年龄、木头在水中是浮还是沉、木头是否导电、木头是否燃烧、木头的软硬、木头的用途等。
2.[PPT 5出示]引导学生提出注意事项。
3.引导学生设计研究方案。
研究方法有:做实验;查阅书籍,可以上网;问老师和同学等。
学生根据自己研究的内容,确定合适的研究方法,然后制定方案,按照方案进行探究,在研究过程中,如果需要某些材料、工具、书籍资料可以交换,有条件的可以上网查阅相关信息。
4.指导学生自行探究。
①教师出示、发放表格。
②学生选择研究课题。
③指导学生开始活动。
[PPT 6出示]探究表格
教师参考资料:
①探究木头的年轮。
[PPT 7、8出示]年轮指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木头的年轮,也可以从课外书籍上查阅。
②探究木头在水中的浮沉。
[PPT 9出示]指导学生把木头放入水中,观察木头在水中的沉浮。
(通过实验发现:杨木、柳木、榆木、梧桐木、槐木都浮在水面上,而红檀木、紫檀木、枣木沉到了水底。
檀木较为贵重,可以只给学生提供枣木。
)
③指导学生开始活动。
④探究木头能否燃烧。
放在酒精灯上烧。
⑤探究木头能否导电。
5.木头的特点
指导学生把干木头接入电路,检验干木头是否导电。
并用画图的方式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PPT 11出示]
看过视频后教师用电流表演示:当有电流通过时,它的指针会发生偏转,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