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山村古村落:独特迥异的石头屋!
浅析海口石山镇火山古村落美术资源开发与文化遗产的保护

浅析海口石山镇火山古村落美术资源开发与文化遗产的保护1. 引言1.1 石山镇火山古村落的地理及历史背景石山镇火山古村落位于海南省海口市,地处美丽的临港风光带,依山傍海,风景优美。
该古村落是一个保存完好的火山遗址,古老的建筑风格充满浓厚的海南岛特色,反映了海岛文化的独特魅力。
石山镇火山古村落历史悠久,据考证建立于明朝时期,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该古村落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传统,成为海口市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石山镇火山古村落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海口市城区东部,交通便利,是海南省内一个备受瞩目的文化旅游景点。
该地区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产品资源,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生活来源。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石山镇火山古村落也逐渐成为游客们探寻海南文化遗产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在这种背景下,对于石山镇火山古村落的美术资源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1.2 美术资源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美术资源开发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艺术产业的繁荣,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通过艺术创作和表现,传承和发扬当地的传统文化,提升当地居民的文化自信心,增加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
美术资源开发还可以促进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当地其他产业的兴旺。
文化遗产保护是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是对先人智慧和劳动成果的保护和传承。
保护文化遗产可以让后人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增强文化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
文化遗产保护也是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文明的责任,是对人类未来发展的一种贡献。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文化遗产保护更显得尤为重要。
2. 正文2.1 石山镇火山古村落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石山镇火山古村落位于海南省海口市,是一处保存完好的火山古村落,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石山镇火山古村落也面临着一些现状与挑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石山镇火山古村落面临着土地资源的压缩和开发的压力。
一些传统建筑被拆除,原有的村落结构被破坏,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危险。
浙江宁海许家山古村

道和石阶高低错落 . 融于周围的大 自然中.呈 古村 核 心 保 护 区明 清 建 筑 群 一 角 现 出一 派 原 始朴 实景 象 。
全长 4 0多 米 的街 侧 溪流 横 穿古 村 9
2 .石村古宅
走进古村许家山, 映入眼帘的是石屋 石
路 、石桥 石 凳 石井 .石碾 … … ,石 头 文化 成 为许 家 山村 的重 要 特 色 . 因此也 有人 称 此村 为 ” 头村 ” 石 。许 家 山人祖 祖 辈 辈 用产 自本 地
落整体风貌 .不仅保护古村传统建筑及空间环
境特色 . 还应保护周边 山水梯田等自然生态环 境 .维护 ” 、水 、 田、村 “ 的整体 风 貌 。关 山
注 原 住 民的 生活 需 求 、价 值观 念 和 生 活 方 式 .
使古村的保护和 自然生态环境 的维护相得益 彰 .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独具个性的许家山。 图文:李红艳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
注 : 文 中部 分 图 片由 宁 海县 旅 游 局 提 供
石 砌 民 居
村 中小 道
5 .保 护建 议
古 戏 台 老 祠 堂
黄 杨 古树
蠛
许家山村集中反映了丘陵地区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的传统建造技术,是浙东地区现存规
模最大的石屋古村 .具 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
值 。但是 .有些 房屋 由于年 久 失修 .已经破 旧 不堪 . 加上部 分 村 民 的迁 出 . 房屋 无 人 居住 出 古 井
许家山村位于浙江省宁海县东部 距县 中心城区 1 .k 村庄 及台地面积 为 1 . 5m 3 6 5
h m‘
,
村 内现 有住 户 20 户 , 口 70 。许有 70 0 多年历
游许家山石头村

游许家山石头村
正月初二,我们一起开车出游宁海许家山石头村。
走进村口,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石头民居。
许家山石头村的建筑以当地特有的“铜板石”构筑,村内有石屋、石巷、石院、石墙、石板桥、石路、石凳等,看上去像是一个石头的世界。
此次游览是妈妈的同学张叔叔做导游,他说:许家山的历史可追溯到清乾隆时期,是宁波市内现有的建筑群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屋古村,也是浙东沿海山地石屋建筑群落的典范。
许家山还是象山通往宁海县府的主要官道。
许家山不仅保留了完整的石屋古村,同时还延续着传统的生活方式……
我们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这次行程。
许家山村的美正等着你来欣赏呢!
四年级:张轩挺
【拓展阅读】
济州岛的“海女”
游云水谣
高速路上的生命通道
读《长不高的“苦菜
大年三十
欢乐悠悠球
刘墉散文集
林清玄散文集张小娴散文集徐志摩散文集周作人散文集丰子恺散文集史铁生散文集施蛰存散文集王安忆散文集严歌苓散文集闻一多散文集张晓风散文集纪伯伦散文集梅芷散文集中华百年散文。
耍耍的古道与耍耍的日子阅读答案

耍耍的古道与耍耍的日子阅读答案穿过许家山村几条小巷,走近一处浓草掩映的斜坡,一条草木茂盛的小道舞着腰肢扭向远方,路口处立着一块“国家级登山步道”的方牌子。
同行的朋友告诉我,这便是颇有渊源的许家山古道了。
宁海的许家山因其石头屋声名鹊起,慕名而去的背包一族们常常从宁海城区出发去许家山,费上2—3个小时,爬过白峤岭,到岙里,经大岭头、山陈、亦长坪,踏过长约10公里的山路,最后归至许家山,而我们是先行车到许家山,再从山顶出发逆行古道。
因下坡多,走起来分外轻松些。
没走几步路,即见一对老夫妇端坐在一块番薯地里,手里悠闲地择着番薯滕,慢悠悠把紫红色的、小肉球样的番薯放到身边的篓子里,眼睛却并不看手里的活计,而是自得其乐地欣赏四周景色,俨然一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景图,虽然此刻摘的是可裹腹的番薯,而非助雅趣的菊花。
见我们下山来,他们像招呼自家孩子一样热情地叫我们:“番薯拿几个吃吃吧,甜着呢!”我们连连摆手、推却,他们才作罢。
我们问他们:“这番薯种了是卖的吗?”他们很不屑地回答说:“卖什么啊,能值几个钱?现在吃的东西多了,这番薯种着耍耍呢!”老人家种庄稼的气度让人感慨。
现在山间人腰包鼓了,过日子气定神闲了,要搁在以前,他们的生活可是掺着艰辛、浸漫汗水的。
最初的许家山人的日子,许是从寻求吃上一口饱饭开始的。
据《张氏宗谱》的说法,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张姓先祖张永机携宗田、宗九、宗十三个儿子自白峤鲤迁往许家山。
此张永机即为许家山张氏始祖。
至于何因从白峤往许家山,原因不可考。
那时的人们常以伐薪、狩猎等为生,那么,有可能是追踪一只野兽偶至许家山,见此地植被丰厚、地势平缓,且地处重山之中,避开喧扰,适宜躲开兵匪之祸等,遂迁子女迁徙至此。
日后,张永机一家必与祖址的亲友们保持着往来,或将猎物、柴什等物运至县城换钱,天长日长,一条山道便踏将出来。
随后,许家山的其他姓氏先祖如叶、张、胡、王等,为了来往行走方便,便合计在路上铺以卵石,又造出路廊、庵庙等供行人歇脚或避雨,渐渐地,一条仅次于官道的古道在白峤与许家山之间生动起来。
宁海许家山石头村作文

宁海许家山石头村作文
哇塞,你们知道宁海许家山石头村吗?那可是个超级特别的地方!
有一次,爸爸妈妈带我去了宁海许家山石头村。
一到那里,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整个村子几乎都是用石头建成的,那石头房子、石头路,就好像进入了一个石头的世界。
我忍不住问爸爸:“爸爸,这里为什么都是石头呀?”爸爸笑着说:“这就是这个村子的特色呀,很久以前的人们就用石头来建造房子和各种东西呢。
”我一边走一边好奇地看着四周,那些石头房子有的高有的矮,形状也各不相同。
我心想,这得花费多少时间和力气才能建成啊!
走在村子里的石头路上,感觉特别有意思。
我和小伙伴们还在那路上比赛跑步呢,哎呀,可把我们累坏了,但真的好好玩呀!村子里还有一些爷爷奶奶,他们坐在门口晒太阳,看到我们就笑眯眯的。
我跑过去问一位奶奶:“奶奶,您住在这里多久啦?”奶奶慢悠悠地说:“我呀,一辈子都住在这里咯。
”我心想,那奶奶对这里一定非常熟悉吧。
我们还去参观了村子里的一个石头博物馆,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石头展品,有的像小动物,有的像花朵,真是太神奇了!我不禁感叹:“这些石头也太漂亮啦!”
宁海许家山石头村,就像是一个藏在山里的宝藏。
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和繁华,但却有着独特的宁静和美丽。
我真希望能经常来这里玩呀,你们难道不想来看看这个神奇的石头村吗?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不一样的生活,体验到别样的乐趣。
宁海许家山石头村,真的太棒啦!。
许家山石头村,真正的原生态古村落,一个五彩斑斓的石头王国!

许家山石头村,真正的原生态古村落,一个五彩斑斓的石头王国!许家山石头村,一个真正的原生态古村落。
它位于浙江宁波宁海县东部的茶院乡境内许家山。
是现有建筑群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屋古村,也是浙东沿海山地石屋建筑群落的典范。
石头的王国石头村就在许家山上,登高而望,全村近300户石屋鳞次栉比,依山散布。
村里现存古建筑三合院和四合院建筑群格局完整,85%以上保持原有历史风貌,被称作石头王国。
除了村民住宅采用石木结构,整个村落中石巷、石院、石墙、石路、石头家具等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一个石头的世界。
这里的石头建筑给人一种特别感觉,其残破与凝重犹如置身古罗时代的废墟之中。
这大概是因为村里石头特别的质感。
独特的“铜板石”▲书页般独特的石材▲ 五彩斑斓的墙面,像一幅幅画石屋的石材其实就是当地一种特有的玄武岩,这种石材整块砌成,排列巧妙。
它或纵或横,像书页一样一块一块有规则地排列,不需敲琢,只需用铁钎或木棍插进石缝用力一撬,一块平整的石头就能完整地取下来。
因为石板呈青铜色,当地百姓又叫它“铜板石”。
由这种石板建成的成群青灰色的石屋也给人凝重、苍凉的感觉,那感觉不仅来自石屋本身的质感,还来自山村远离尘嚣的古朴,也来自留居的山民铜板石一般坚韧的生命力。
苔藓之妙除了石头,在许家山村,有一样东西你也处处都能看到,那就是附着在或渗透到石头上的苔藓。
看似微不足道的苔藓,真是太妙了!一层层淡绿的苔藓,既给石屋一种沧桑感,又赋予石屋生机。
而且,它的存在恰恰说明了许家山村环境宜人,生态保护得当。
无人姓许的许家山村中人家并非姓许,甚至没有姓许的人。
据当地《叶氏宗谱》记载,南宋末年丞相叶梦鼎的后裔叶大卿父子自东仓避乱至此定居,已有近800年的历史。
村落周边的山地,植被丰富,草木茂盛,这里在清代还是象山县通往宁海县府的主要官道。
古巷与石阶许家山的巷道很窄,阳光总是把石屋高大而沉重的阴影投在不足两米宽的石巷里,仿佛是把上几个世纪的时间都凝固在了这古老而沉默的山村石屋群中。
宁海许家山景点介绍

宁海许家山景点介绍如下:
•地理位置。
许家山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深甽镇,是一座典型的偏远小山村,位于海拔200多米的山上,西侧与海拔580多米的帽峰山主峰相连。
•景点特色。
许家山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古村落、中国100个最美古村落,同时也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村中不仅有青山绿水的美景、古香古色的石头房子,更有一群淳朴的人生活在这里,过着"桃花源"一样的生活,让人欣然向往。
•民宿酒店。
许家山上有许多独具特色的民宿和酒店。
其中安茉心宿·山顶度假酒店是一家有着独出心裁设计的酒店,将国际化的设计与东方生活美学和在地文化完美结合。
【真题】2022年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及答案解析(县乡卷)

【真题】2022年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及答案解析(县乡卷)材料一小陈是农业生态学硕士,毕业后从事农业研究工作。
2019年,他和几位同事成立了一个团队——跨界者团队,致力于在乡村实践自然农法种植,构建新的乡村知识生态。
自然农法种植是种植新理念,通俗地讲,就是以维护土壤生机的土壤培育为基础,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和各种生长调节剂,不通过刻意人为干预,借助自然之力种植农作物。
然而,这种新理念的引入并非一帆风顺。
向前村村民在接触之初,由于知识和信息的不对称,产生了误解和质疑,认为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会影响产量和收入,于是纷纷抵制。
小陈意识到,村民们如果没能得到实惠,任何方法不论如何先进,都无济于事。
于是,跨界者团队登门入户,深入到每家每户,通过各种形式的宣讲、沟通。
帮助村民逐渐认识自然农法的优势。
经过不懈努力,村民同意拿出一小部分菜地尝试自然农法种植。
他们针对性地开展系统培训,指导村民统筹不同种类蔬菜种植时间与空间布局,停用农药化肥,改用团队制作的植物精华营养液和土著微生物,促进蔬菜自然生长。
在“鱼菜共生”项目上采用高科技,将黄瓜番茄与鲈鱼在一分为二的空间里实现协同共生,通过智能一体化管理,实现了亩增年产值1600元。
通过实施自然农法,村民们得到了实惠,不少村民纷纷邀请跨界者团队上门量身制定种植方案,主动扩大种植面积。
自然农法种植也从蔬菜拓展到了水果、水稻和其他农作物。
据统计,向前村现在参加自然农法种植的村民已达56户,种植面积近3000亩。
“稻田里都装了电子传感器,湿度、温度、虫害情况等数据实时掌控。
如有异常,手机会收到预警,动动手指就能把庄稼种好。
”种了半辈子地的老张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的田地会被互联网技术所改变。
跨界者团队技术员表示:“我们申请了30多项专利,将更多的工业质控、数字量化的工业标准赋能到我们的作物上,40亩的蔬菜园只需要6个工人就够了。
”自然农法种植并非不需要现代知识和技术,相反,知识和技术这两大要素逐渐成为向前村农业最具竞争力的资产,村民由“靠天吃饭”转变为“靠技术吃饭”,向前村农业产业要素结构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建中国-开启建筑+互联网+文化的新纪元!
许家山村古村落:独特迥异的石头屋!
许家山村属于茶院乡许民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其他还有民户田、许家、亦长坪、小庵4个自然村),位于宁海县东部、茶院乡西部,距县城13.5公里,距茶院乡政府3.1公里,平均海拔约200米。
全村有277户,总人口720人,村内劳动力大都外出打工,常住在村人口为220人左右。
该村区域面积4718亩,山林面积3008亩。
许家山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洪武时期,是宁波市区内现有建筑群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屋古村,也是浙东沿海山地石屋建筑群落的典范。
许家山在明代还是象山通往宁海县府的主要官道。
许家山不仅保存着完整的石屋古村,同时还延续着传统的生活方式,比如牛耕田、制番薯粉、做番薯烧酒、捣年糕、做竹编等。
现在我们对许家山认识、理解还比较肤浅,对其价值及开发前景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化。
目前,县领导对许家山的保护与开发工作非常重视,乡里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正在编制保护与开发策划,主要想法是先把它保护好,在保护的基础上推进旅游开发,工作还刚刚起步。
许家山石头村在2010年12月13日被评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和一般的水乡村落不同,许家山全村建筑都以当地特有的青铜色“铜板石”构筑,村民住宅都是采用石木结构,村内钢筋混凝土的房屋很少。
许家山村因为石板的颜色呈青铜色,当地老百姓又把它叫做“铜板石”,是上好的建筑材料。
村内有石屋、石巷、石院、石墙、石板桥、石路、石凳等组合资源,整体看是一个石头的世界,特色非常鲜明。
许家山现存古建筑三合院和四合院建筑群格局完整,8 5%以上保持原有历史风貌。
古井街位于许家山村中心,因街中有一口古井而命名。
南北走向,长达300米,可谓是许家山的繁华地段。
作为这样地处高山的村庄,由于有一条象山通宁海的古道从此经过,来往行人需要歇歇脚、喝喝茶,所以自然形成了一条不长的老街。
老街上有小店、饭店,以及土酒坊、制面等手工作坊。
古井街人气最旺的当属那家烟酒店。
还有制酒作坊,很远很远,便会闻到那番薯烧浓烈的清香。
石浪奇观景点坐落在佃田山之中,距许家山村不足一公里。
累累石头,层层叠叠,如波如浪,一路绵延铺下来,简直成了石头的河流,蔚为壮观!这么多大巨石,从山上到山脚,错落有致地排列着,非常人的力量能排起来的,从上到下足有100多米长,30多米宽!巨石旁边的山上长满了树,而巨石堆上什么也没有,唯有古藤,与巨石相依为命,或缠绕,或覆盖,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
那呆头呆脑的“大海龟”,憨态可掬的“猪头石”,那惟妙惟肖的“青蛙”,那呼之欲出的“海豚”,简直就是大自然的神来之笔。
相传这里就是仙人造桥时,桥还未造好,鸡就叫了,仙人慌不择路,便把肩上背的石头倾倒在这里。
许家山村自从建村始,不仅保存着完整的石屋古村,也延续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这片原生态的土地上,他们种植茶、花生、土豆,也种植番薯、芋头、水稻、玉米、高山萝卜等,并将传统的农家手艺“进行到底”:牵牛耕田、制番薯粉、做番薯烧酒、捣年糕、做竹编……每到春天,芍药大片大片盛开,也是许家山村之行不可错过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