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区旅游行业情况介绍资料
重庆市涪陵区旅游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探析

重庆市涪陵区旅游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探析旅游业作为现代新兴产业,对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新一轮旅游业综合改革工作的推进,旅游产业的战略定位更加明确。
涪陵区必须深入破解影响和制约旅游业发展的难题障碍,深度挖掘发挥旅游资源的优势和潜力,才能实现旅游业又好又快的跨越式发展。
标签: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对策2014年,重庆市涪陵区委、涪陵区政府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旨在推动涪陵旅游业实现又好又快的跨越式发展。
审视涪陵区的产业结构,旅游业是“短板”。
与其丰厚独特的旅游资源相比,旅游产业发展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如何依托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旅游业,不断提升旅游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已经成为涪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
1树立“大旅游”观念,增强旅游业发展合力旅游业具有社会性,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
其发展的实践表明,无论是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还是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活动以及旅游管理者的管理活动,都具有综合性。
理论界也公认,现代旅游产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涉及29个经济部门,直接或间接关联110多个行业。
进入21世纪,我国的旅游管理模式已经基本完成了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部门管理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行业管理的转型,即从直接管企业到宏观管行业的转型,目前正在从以旅行社、星级饭店、A级景区等核心旅游要素为主的旅游行业管理,经由更加综合的旅游产业管理,向全面的旅游经济社会管理转换。
传统对于旅游产业属性的认识已不适应于新的旅游实践。
这就要求我们摆脱“小旅游”的思维、“小旅游”的方式,树立“大旅游”的观念,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合、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大旅游发展机制。
(1)创新发展体制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整合现有行政资源,对旅游产业实行全面的、复合的公共管理。
一是成立全区旅游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区级相关部门为成员,定期召开旅游工作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全区旅游发展,研究解决旅游产业发展重大问题。
涪陵区旅游发展战略思考

涪陵区旅游发展战略思考引言涪陵区地处中国重庆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为了促进涪陵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一套旅游发展战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涪陵区旅游发展的潜力和机遇,并提出相应的战略思考。
涪陵区旅游资源概述涪陵区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
首先,涪陵区位于长江之滨,拥有壮丽的江景,同时还有历史悠久的古城墙和古建筑。
其次,涪陵区拥有多个自然景点,如巫山、白帝城等,这些景点的自然风光以及历史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
此外,涪陵区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品,这些都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旅游发展的机遇涪陵区的旅游业正面临着多个机遇。
首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观念的改变,旅游成为一种重要的休闲方式。
涪陵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得其成为游客追求新鲜体验和放松心情的理想目的地。
其次,随着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和航空、铁路、公路等交通工具的发展,涪陵区的旅游资源将更容易被外地游客发现和游览。
此外,涪陵区还可以通过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吸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旅游营销手段,进一步提升旅游业的发展水平。
战略思考为了更好地开发涪陵区的旅游资源,以下是一些战略思考的建议:1. 提高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来说,良好的基础设施是不可或缺的。
在涪陵区,我们可以加大对交通和通讯设施的投资,提高交通的便捷性和时间效率。
同时,还应加强对旅游设施和景区的维护,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2. 开展旅游品牌宣传推广涪陵区需要建立自己的旅游品牌,通过塑造形象和宣传推广等手段,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涪陵旅游。
可以通过制作宣传片、在各大媒体上发布旅游信息等方式,加大对涪陵旅游的宣传力度。
同时,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和网络工具,提高涪陵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 拓展旅游产品和服务涪陵区可以通过拓展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可以开发更多的旅游线路和旅游项目,包括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农业观光等,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浅析涪陵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
科学开发 。坚 决不 能闭上 眼睛, 盲 目开发 。一切 不以顾 客观 实际需
求为前提 和不尊重旅游市场规律 的开发都是错误 的、 不切 实际的 、
、
发 展现 状及 存 在 的 问题
( 一) 基础设施建设 的状况 。目光聚焦 到涪 陵, 涪陵乡村旅游发 是要 消亡 的。各乡镇政府应在全区发展乡村旅游 的宏伟蓝 图下, 做 展较 晚, 主要 以农家乐和乡村宾馆 的出现为标志 。但是经过近几年 好详细规划和开发工作 。区旅游局应站在全区 的总规划 的高度 上, 的发展 , 涪陵 乡村 旅游 的住宿业初 步形成 了结构合理 、 特 色突 出、 对各 乡镇的乡村旅游 的开 发工作提供指导并 实施 监督 ,确 保旅游
业 的工作人员构成, 均未受过专业培训或者非正规的培训。造成 目 旅游的整体形象 。除在现有媒体 的基础 上, 结合 微博 、 微信等 新媒 前 的接待质量不高、 自主服务 的意识不强、 服务水平低下 的局面 。 体 的优势 , 加强对涪 陵区旅游业的宣传 。通过 在本地 区举 办“ 涪陵 ( : 二 ) 目前存在 的旅游景区开发现状。涪陵区 目前 乡村旅游 的 榨菜 民俗 文化旅 游节 ” 、 “ 巴国文化 旅游节 ” 、 “ 易理文 化旅游 节 ” 等 发展现状 与国内其它旅游 业发达城市的乡村旅游相 比还处在起 步 大型活 动提高涪 陵旅游 的知名度 、 认可度 、 和美誉度 的契机 下 , 大 阶段 , 特 别 是 乡 村 旅游 的 类 型 还 比较 单 , 主要是 以农家乐 为主 。 力宣传和推销 乡村旅游产 品, 形成涪 陵 自己的旅游宣传 营销模式 :
分 布 地 带 呈 现 出 集 中 散 点 分 布 的状 态 :荔 枝 大梁 山 的 农 家 乐 发 展 共 同叫 响一 句 口— — 常 来 涪 陵 幸 福 来 临 ;共 同 塑 造 一 个 形 象— — 较早 , 规模档 次都较 高 ; 涪陵沿长 江一带有 一定数量 的农家 乐, 但 “ 两江 福 地 , 神奇涪陵 ” 。
分析重庆市涪陵区旅游产业发展

分析重庆市涪陵区旅游产业发展作者:杨松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7年第7期杨松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旅游行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为了能够全面推动我区旅游行业发展进程,我们必须要对旅游产业区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阻碍旅游产业发展的因素,从而针对现有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本文重点以重庆市涪陵区作为探究基础,分析重庆市涪陵区旅游产业现状与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推动重庆市涪陵区旅游产业发展进程。
引言从地理环境分析,重庆市涪陵区处于四川盆地,涪陵因乌江古称涪水,因巴国先王陵墓多葬此而文明。
由于重庆市涪陵区资源丰富、自然风景优美,近些年旅游产业发展也是顺风顺水。
涪陵政府主导下,再加上市场运作与市场宣传,大力开发重庆市涪陵区的旅游资源,全面打造涪陵旅游品牌,大力发展涪陵区的旅游产业,拓展国内旅游市场资源,带动了旅游相关行业以及周边地区的发展。
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重庆市涪陵区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国民经济收入、带动了产业发展,更提高了中国旅游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一、重庆市涪陵区发展现状与问题(一)重庆市涪陵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从重庆市涪陵区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涪陵区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包括武陵山、大溪河、天宝湖等几十个旅游资源,都具备极大的开发价值。
涪陵作为古代巴国故都,有着上万年的文明史,历史文化运维积淀浓厚,地方特色非常鲜明,例如重庆市涪陵区特色文化景观白鹤梁题刻。
以当今重庆市涪陵区旅游产业发展形势来看,目前所投入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乡村休闲等景区已经多达十余个,部分景观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其中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是4A级景区、石夹沟和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是3A级景观,其余的2A景观也非常多,木化谷还被评为“休闲农村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蔺市镇荣获“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的称号。
可见,在重庆市涪陵区的特色旅游带动下,涪陵地区旅游产业以及配套产业已经初具规模。
(二)重庆市涪陵区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虽然涪陵区的自然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空间,开放商对涪陵区旅游资源也非常中,但一切从利益出发,导致涪陵区旅游资源规划缺乏整体性,部分硬件设施不可合理,各个景点之间也是各自为阵,缺乏统一管理,广告宣传也缺乏平衡性,特别是涪陵区接待服务档次较低,星级酒店、停车场、星级厕所较少。
重庆市涪陵区旅游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探析

重庆市涪陵区旅游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探析【摘要】涪陵区是重庆市的一个重要旅游目的地,但其旅游业竞争力有待提升。
本文通过对涪陵区旅游业现状的分析,探讨了竞争力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提升竞争力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强旅游品牌建设和优化旅游产品结构。
在对对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展望了未来发展的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涪陵区的旅游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重庆市涪陵区、旅游业、竞争力、提升、现状分析、影响因素、对策建议、品牌建设、产品结构、效果评估、发展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涪陵区作为重庆市的一个重要旅游目的地,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随着旅游业竞争日益激烈,涪陵区的旅游业竞争力面临一定挑战。
对涪陵区旅游业竞争力进行提升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通过对涪陵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其旅游资源丰富,但存在着旅游产品单一、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随着周边地区的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涪陵区的竞争压力也在逐渐增大。
研究涪陵区旅游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不仅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还可以提升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涪陵区旅游业的竞争力现状以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涪陵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部分的内容应包括对重庆市涪陵区旅游业竞争力提升的意义及价值。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涪陵区作为重庆市的一个重要旅游目的地,其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提升旅游业竞争力,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增加旅游业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提升涪陵区旅游业竞争力也符合国家旅游业发展战略,有助于增强中国旅游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推动重庆市旅游业的整体发展。
研究涪陵区旅游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还可以为其他类似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对于推动全国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发展特色旅游带动扶贫开发——以重庆市涪陵区大木乡特色旅游产业

-
以重庆 市涪陵 区大木 乡特 色旅 游产 业发展 为例
口 肖 鼎 光
农村贫 困人 口脱贫 , 是全面 建成小 康社会 最突 出
家, 总 接待 床位 4 1 4 4张 。以旅游 业带 动商 贸业 , 建 成
大 木 乡土特 产交 易 中心 , 新建 1 家 四星 级酒 店 , 引 进 3家知 名餐 饮连 锁店 和超 市 。以旅 游业 带动农 业 , 大 力 发展 体验 农业 、 观光农 业 和休 闲农 业 , 建 成 红河 谷 采摘 园等观光 体验 园 区 , 主打土 蜂蜜 、 天麻 、 高 山蔬 菜
经 验
步解 放 , 个 人素 质得 到 提升 , 精 神 面貌 也发 生 了很
大木乡位 于涪陵 区东南部 , 是涪 陵 、 武隆、 丰 都三
区县 交 界之 地 , 幅员 面积 9 6 - 3 平方 公 里 , 辖 6个行 政
大变化 , 市 场意识 、 经营能力 得到 了很大 的提高 。 四是 “ 一 村一 品” 带动整 乡脱贫 。 截至 2 0 1 6年 , 全 乡重 点推 出糯 玉 米 、 肾豆 、 蜂蜜 、 高 山蔬 菜 、 红心 猕 猴 桃、 天麻 、 黑土猪 、 山羊 等特 色旅游 商 品 , 完成 国家 “ 三 品一标 ” 认 证 2个 , 培 育重 庆名牌农 产 品 1 个, 形成 了
等特色 农产 品 , 实现观 、 娱、 购一 体化 。 截 至 目前 , 全 乡
的“ 短板 ” 。 重庆 市主要扶 贫工作 重点区县 大都分 布在 渝东北生态 涵养发 展 区和渝东南 生态保 护发展 区 , 生 态、 民俗 、 文化 等 资源 丰富 , 发 展特 色旅 游潜 力 巨大 。 特色 旅游 是依 托地 方 自然 生态 、历史 文 脉等 旅 游 资
重庆市涪陵区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

观念 保 守 、 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滞后、 开 发 失调 、 旅游 企 业 规 模 小 、 管 理 不 规 范 和 金 融 支 持 不 够 等 问题 ; 在 面 临 国家 大 力 扶 持 旅 游 业、 发 展低 碳 经 济 、 休 闲旅 游 快 速 增 长 、 重庆旅游大发展、 城 乡统 筹 发 展 、 “ 五 个 涪 陵” 建设 等 机 遇 的 同 时 , 也 面临竞争威 胁、 生 态 威
Vo 1 .1 1, No. 6 J u n . 2 0 1 3
重庆 市涪 陵 区旅 游 资 源 开 发 的 S WOT分 析
龚翔宇, 付启敏
( 长江 师范 学院 经济 工 商管理 学院 , 重庆 涪 陵 4 0 8 1 0 0 )
பைடு நூலகம்
摘 要 : 涪 陵 旅 游 资 源 比较 丰 富 , 具 有 优越 的 区 位条 件 、 雄厚的经济实力 、 较 好的政策环境 和产业基 础等优势 , 但 同 时 存 在 着 发 展
第 1 1卷 第 6期
2 01 3年 6 月
西 南 农 业 大学 学 报 ( 社会科学版)
J o u r n a l o f S o u t h we s t Ag r i c u l t u r a l Un i v e r s i t y ( S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d i t i o n )
规模 不大 、 开 发 程 度 较 低 。张杰 | 1 J ( 2 0 0 9 ) 提 出涪 陵 区旅 游业 发展 应实 施 政 府 主 导 型 的发 展 战 略 、 品牌 带 动战略 、 区域合 作 战 略 , 通 过 破 除交 通 瓶 颈 , 大 力 按 照 旅游 资 源 的属 性 , 可 以把其 分 为 自然 景 观 和人文 景观 两大类 型 , 每一 大 类 又 分 别 由若 干 构 景 要 素组 成 。 自然景 观 主要包 括地 文景 观 、 水 域风 光 、 生 物景 观 和天象 与气 候 4类 构 景要 素 ; 人 文 景 观 旅 游 资源 主要 包括 遗址 遗迹 、 建筑 与设施 、 旅游 商 品和 人 文 活动 4类构 景要 素- 8 ] 。按照 国家旅 游局 与 中 国 科 学 院地理 研究 所共 同制 定 的《 中 国旅 游 资 源普 查 规范 》 标准 , 可 以将 旅 游资 源分 为 景 系 、 景类 、 景型 3 个 层次 , 共有 3 景系、 1 O景类 、 9 8景型 l g j 。按 照该 分
涪陵区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涪陵区经济发展调研报告涪陵区位于重庆市城口县东南部,是一个具有丰富资源和潜力的地区。
经过多年的发展,涪陵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涪陵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本次调研报告将从产业结构、就业状况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首先,涪陵区的产业结构主要以第一、第二产业为主。
农业是涪陵区的传统支柱产业,但由于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限制,农业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
涪陵区还发展了一些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如化工、机械制造等。
这些产业为当地经济增长和就业提供了重要支持,但也存在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涪陵区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然而,旅游业发展仍面临着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
其次,涪陵区的就业状况总体稳定,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成为一种新趋势。
尽管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技术和资金的缺乏。
此外,涪陵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也给就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一方面,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传统产业的衰退导致了一部分人员的失业。
因此,涪陵区需要积极引导和扶持企业转型升级,同时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创业指导,以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最后,涪陵区的经济发展前景较为乐观。
涪陵区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此外,涪陵区还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以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同时,涪陵区还大力发展旅游业,并与周边地区深化合作,形成旅游经济带。
这将为涪陵区带来更多的投资和就业机会,推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涪陵区的经济发展实现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实现更好的发展,涪陵区应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制造业转型升级。
同时,涪陵区还需加大对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和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城市规模—— 《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
时间
项目
总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万人)
城镇化水平
规划至2010年 规划至2020年
3000 3100
1615 2160
53.8% 70%
ppt课件
5
涪陵在重庆的区位
涪陵—— ◇重庆中部 ◇长江乌江交汇处 ◇三峡库区腹心地带 ◇重庆“一小时经济圈” ◇六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
ppt课件
9
(二)涪陵旅游行业概况
喀斯特地貌造就了众多的奇山异水,3000年的文明史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境 内有乌江画廊、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石夹沟、坪西岛、麻溪河、小溪、雨台山、太 极森林公园、大梁山、聚云山、温泉等自然资源;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水下碑林”白鹤梁、宋代理学发祥地点易洞、小田溪巴
重庆市旅游资源丰富。壮丽的自然山水风光、独特的山城都市风貌、深厚的历史文化 积淀、浓郁的民族民俗风情,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
举世无双的长江三峡,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集山城、江城、历史文化名城于一身 的现代山城都市等,赋予重庆旅游资源鲜明的个性特征和较高的知名度。
目前,全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6个,市级风景名胜区25个; 国家森林公园18个,市级森林公园34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 位140处;国家自然保护区3个,市级自然保护区14个;全国历史文化名镇3个,市级历史 文化名镇18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6处,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区1处;国家地 质公园3处,国家级地震遗址保护区1处;国家A级—AAAA级旅游区38个,区县级主要旅 游区(点)104个;城市公园25个;全国重点寺庙3个,市级宗教寺庙(院)、教堂44个;大、 中型水库34个;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4个,市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 位4个。
ppt课件
ppt课件
12
2)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天然开阔的高山草场,植被 多样的林场,典型高山草甸气候,是避暑休闲的绝佳 胜地。
ppt课件
13
3)石夹沟:天然奇峰,绝壁地缝,是生态观光胜地。位于涪陵区东南约45 公里的武陵山乡境内,平均海拔约1500米,属著名的武陵山脉西南段,面 积约30平方公里。 景区山势奇峻多姿,原生植被丰富,种类繁多;空气清 新宜人,生态环境极其优良,完全可以媲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胜境。
涪陵—— ◇幅员面积:2941平方公里 ◇人口:113万人
◇目前,涪陵对周边区县有较强辐射作用;涪陵有20%就读人员、20%就医人员
来自周边区县。
ppt课件
6
重庆对涪陵的定位
《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涪陵是
●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东部增长极 , 辐射带动渝东北和渝东南的重 要节点;
重庆—— ◇中国大陆版图几何中心 ◇与云贵川陕鄂5省接壤 ◇辐射3亿人口 ◇承东启西 ◇南北传递 ◇通江达海
成渝经济圈
ppt课件
环渤海经济圈 长三角经济圈
珠三角经济圈
4
重庆定位——“都市定位,省域构架”
重庆—— ◇幅员面积 :8.24万Km2 ◇常住人口 :2816万人 ◇行政区划 :40个区县(自治县)
ppt课件
14
4)御泉河,御泉河旅游景区属千里乌江一脉,这里山青水碧、空
气清新,峡谷原始植被茂密,河岸悬崖峭壁,古代巴人遗迹众多。 10公里的喀斯特地貌峡谷,4公里的漂流,流连忘返。
ppt课件
15
此外,涪陵还有大木花谷、雨台山、小溪、大溪河、梨香 溪、热温泉等自然旅游资源,资源可谓相当丰富,也为游客们 提供了多种选择。
大
木
小 溪
花 谷
沙 溪 温 泉
ppt课件
16
2、人文资源:
1)历史文化:
涪陵因乌江古称“涪水”,巴国先王陵墓于枳而得名。 春秋中后期至战国中期为巴国地,建国后设涪陵地区。涪 陵自古就是“地连五郡,舟会三川,西通渝戎,东走宜 汉”之地,是先秦时期的巴国古都,巴文化源远流长。
蟠虺纹错金编钟
Hale Waihona Puke 巴人遗址小田溪ppt课件
17
周易园原名点易洞,位于长江北岸,与涪陵城隔江相望。 北宋程颐曾在此潜心点注《易经》,写成理学代表作《伊川易 传》,南宋朱熹此基础上完成《周易本义》。程朱理学由此发 扬光大。
ppt课件
18
816核军工洞体,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洞体总长达20余 公里,共有大型洞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130多条, 是中国三线建设和核工业的历史见证。
●重庆重要的工业基地;
●重庆中部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 物流中心,长江三峡旅游服务接待 基地之一;
●具有完善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 山水园林城市。
ppt课件
7
二、涪陵旅游行业
(一)重庆旅游行业概况 (二)涪陵旅游行业概况 (三)涪陵旅游行业发展规划 (四)涪陵旅游资源介绍 (五)产业配套
ppt课件
8
(一)重庆旅游行业概况
王陵墓群、中国榨菜发源地邱家院子、北山道院、法雨寺、天宝寺、周煌墓等人文旅 游资源。
蔺市镇:洋 人街、蔺市
古镇
沙溪沟 温泉
城区景点:坪西岛、麻溪河、小溪、雨台 山、太极森林公园、大梁山、聚云山、天
子殿、点易洞、白鹤梁等等。
天宝寺
乌江画廊
景pp点t课件分布
大木花谷、武陵山国家 森林公园、石夹沟
10
(三)涪陵旅游行业发展规划
涪陵区旅游行业情况介绍资料
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政府 二○一○年八月
ppt课件
1
提纲 : 一、重庆●涪陵基本情况 二、涪陵旅游行业 三、投资比较优势
ppt课件
2
一、重庆●涪陵基本情况
◆重庆区位、定位 ◆涪陵区位、定位
ppt课件
3
重庆区位
Chongqing—— ◇At the center of the mainland ◇Where the east links the west ◇Neighboring 5 provinces
涪陵旅游行业发展规划
依托长江三峡、乌江画廊“黄金旅游带” 优势 突出白鹤梁和核军工洞体两张名片 策划江上观光游、坪上农耕游和后山休闲游三条连线
开发蔺市古镇、水磨滩、北山坪和大武陵山四大片区
打造白鹤梁、点易园、核军工洞体、水磨滩、坪西岛 五个精品
ppt课件
11
(四)涪陵旅游资源介绍
1、自然资源: 1)乌江画廊,原生态的奇峰峡谷风光。涪陵境内乌江沿线 风景险峻奇美,可以饱览乌江绝美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