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文化自信,拒绝过‘洋节

合集下载

弘扬传统文化,抵制西方洋节国旗下讲话

弘扬传统文化,抵制西方洋节国旗下讲话

弘扬传统文化,抵制西方洋节国旗下讲话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弘扬传统文化,抵制西方洋节》10月31那天咱们学校有一部分同学买糖送人,糖果皮随手乱扔,教室楼道糖果皮随处可见,将我们平时养成的好习惯抛之脑后。

这些不文明行为源于过节。

我想问你们过得是什么节呀?——万圣节。

你们知道这个节日的来历吗?在西方国家,每年的10月31日为“万圣节之夜”。

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

节日之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节”。

那时人们相信,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

而活着的人惧怕死魂来夺生,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灭炉火,烛光,让死魂无法寻找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灵吓走。

之后,他们又把火把烛光重新燃起,开始新的生活。

了解了万圣节的由来你们明年还过这个洋节日吗?这些年,诸如圣诞节、愚人节、感恩节等众多的“洋节日”在中国大行其道,我们也在慢慢地失去属于自己的文化。

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在一年又一年的漠视中,在众多洋节的冲击中被淡化了,有些同学也借过洋节之机,大肆狂欢,迷失了自我,当你们长大成人之后,还会记得多少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呢?回溯传统,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意味着纪念活动,或团圆、或庆祝、或祭祀。

都积淀着厚重的民族文化的精华:例如,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团圆节日,常言道“有钱无钱,回家过年”人们辛勤忙碌了一年,在新的一年开始的时候,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全家团圆,和谐美满,人们真诚的相互问候,互道美好的祝福;清明节是我们缅怀先祖,纪念我们已经逝去的亲人们的节日,那天我们会在已故亲人和那些为了民族解放而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的墓前献上鲜花,表达我们对他们的深切怀念,同时也不断的告诫自己,珍惜当前的幸福生活,为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端午节是专为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这一天,我们可以划龙舟、吃粽子;中秋节是继春节之后的又一个举家团圆的节日,我们可以再一次全家团圆,赏明月,吃月饼,话别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节日文化,彰显的不仅仅是某时某地的民俗风情,更重要的是它彰显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勤劳勇敢等传统美德和古朴纯正、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

拒绝过洋节策划书3篇

拒绝过洋节策划书3篇

拒绝过洋节策划书3篇篇一《拒绝过洋节策划书》一、活动背景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些洋节在国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庆祝。

然而,我们应该意识到,过度关注洋节可能会导致对本土传统节日文化的忽视和淡化。

为了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我们决定策划此次“拒绝过洋节”活动。

二、活动目的1. 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节日观,认识到本土传统节日的重要性和独特价值。

2. 减少对洋节的盲目追捧和过度消费,回归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3. 增强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三、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四、活动对象[明确活动针对的群体]五、活动内容1. 举办传统文化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举办关于本土传统节日文化的讲座,深入讲解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重要意义,让人们更加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

2. 开展主题宣传活动通过海报、宣传栏、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宣传本土传统节日文化,强调拒绝过洋节的重要性,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节日观。

3. 组织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举办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如春节写春联、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赏月等,让人们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节日的情感认同。

4. 发起倡议和签名活动发起“拒绝过洋节,弘扬传统文化”的倡议,组织人们进行签名,表达对弘扬传统文化的决心和支持。

六、活动预算1. 讲座费用:[X]元2. 宣传材料费用:[X]元3. 活动物资费用:[X]元4. 其他费用:[X]元总预算:[X]元七、活动效果评估1.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人们对活动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2. 观察活动前后人们对洋节和传统节日的态度和行为变化,评估活动的实际效果。

八、注意事项1. 活动宣传要全面、深入,确保活动信息能够传达到目标群体。

2. 活动组织要有序、安全,确保参与者的人身安全和活动的顺利进行。

3. 活动内容要丰富、有趣,吸引人们积极参与。

篇二《拒绝过洋节策划书》一、活动背景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些洋节日在国内受到了部分人群的追捧。

拒绝过洋节的观点和理由

拒绝过洋节的观点和理由

拒绝过洋节的观点和理由
拒绝过洋节的观点和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文化传承和保护: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历史、传统和价值观。

过传统节日有助于保护和传承自己的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2. 弘扬民族精神:传统节日通常与民族精神密切相关,通过庆祝传统节日,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3. 家庭团聚和社会和谐:传统节日往往是家庭团聚的时刻,人们可以与亲人共度佳节,增进亲情。

同时,这些节日也有助于加强社会联系,促进社会和谐。

4. 避免文化入侵:过洋节可能导致对外国文化的过度崇尚和依赖,从而忽视了自己的文化特色。

这可能会对本土文化产生冲击,甚至导致文化入侵。

5. 保持文化独立性: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过洋节可能使自己的文化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从而失去文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总之,拒绝过洋节的观点主要是出于对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家庭团聚、社会和谐以及保持文化独立性的考虑。

当然,在多元文化交流的时代,我们也可以在尊重和欣赏其他文化的同时,更加重视和保护自己的传统节日。

振兴中华传统节日拒绝洋节

振兴中华传统节日拒绝洋节

振兴中华传统节日,拒绝洋节
其次,要拒绝洋节,需要 保持理性态度和文化自信
如果我们盲目跟风、追逐 潮流,就会失去自己的文 化根基
x
虽然西方节日在年轻人中颇受 欢迎,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这 些节日并不是我们的文化传统
因此,我们应该坚守自己的 文化传统,保持理性态度和 文化自信,不盲目追逐洋节
振兴中华传统节日,拒绝洋节
活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T感H谢A聆NK听S
最后,要实现中华传统节日的 振兴和洋节的拒绝,需要全社
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保护和传 承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媒体应该加 强对传统节日的宣传报道;教育部 门应该将传统节日纳入学校教育体 系;企业和商家应该推出与传统节
日相关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让 中华传统节日焕发新的生机和
20XX
振兴中华传统节 日,拒绝洋节
xxxxx
振兴中华传统节日,拒绝洋节
目录
振兴中华传统节日,拒绝洋节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西方文化的传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热衷于过洋节,如 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而对于中华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则逐渐失 去兴趣。这一现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振兴中华传统节日,拒绝 洋节呢? 首先,要振兴中华传统节日,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政府、学校、媒体和社会组织应该加 强对中华传统节日的宣传和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些节日的起源、发展和文化内 涵。同时,应该鼓励人们参与节日活动,体验节日氛围,让传统节日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

拒绝过洋节策划书3篇

拒绝过洋节策划书3篇

拒绝过洋节策划书3篇篇一《拒绝过洋节策划书》一、策划背景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西方一些节日在我国逐渐流行起来,尤其是一些洋节受到了部分人的追捧。

然而,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过洋节可能会淡化我们对本土传统文化的重视,不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为了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特制定本拒绝过洋节策划书。

二、策划目的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宣传,引导广大民众树立正确的节日观,增强对本土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自觉拒绝过洋节,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策划主体全体社会成员四、策划时间[具体时间范围]五、策划内容(一)宣传教育1. 利用学校、社区、单位等场所的宣传栏、海报、电子显示屏等媒介,广泛宣传本土传统文化节日的意义、习俗和价值,提高人们对本土节日的认知度。

2. 举办传统文化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讲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

3. 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通过教材、课程等方式,让学生从小了解和热爱本土传统文化。

(二)主题活动1. 组织开展“本土文化节”活动,包括传统民俗表演、手工艺品展览、美食文化体验等,让人们亲身感受本土传统文化的魅力。

2. 举办“传统文化故事大赛”,鼓励人们讲述本土传统文化故事,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开展“传统文化传承志愿者”招募活动,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农村等地,开展传统文化传承和推广工作。

(三)社会倡导2. 鼓励企业和商家在节日营销中突出本土传统文化元素,推出具有本土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3. 组织社会各界人士签订“拒绝过洋节承诺书”,承诺自觉抵制过洋节,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六、策划实施步骤(一)策划准备阶段([具体时间 1])1. 成立策划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

2. 收集相关资料,制定策划方案。

3. 筹备活动所需的物资和经费。

(二)宣传发动阶段([具体时间 2])1. 按照策划方案,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参与。

警惕 反对过洋节 的思想 因为这是给中国传统文化抹黑

警惕 反对过洋节 的思想 因为这是给中国传统文化抹黑

警惕“反对过洋节”的思想,因为这是给中国传统文化抹黑当下社会流行一种反对“过洋节”的思想,理由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中国文化自信力。

这种说法看似有理,实则似是而非,一知半解,容易误导他人,同时也给中国传统文化抹黑。

这种心态和做法需要引起人们的注意。

首先,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的真精神是什么?只有先搞清这个问题,才有资格谈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儒家思想的精华是什么,是盲目排外吗,故步自封吗,自私自利吗?显然都不是。

恰恰相反,儒家思想的真精神是强调人和人之间的理性、文明、节制,强调社会和谐关系的重要性,而不是制造对立、冲突或矛盾。

这是儒家思想的真精神,也是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和价值。

用孔子的话说,“中庸之道”或“忠恕之道”是建立社会和谐关系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现在来看,孔子的话并未过时。

什么是中庸、忠恕之道?有些人经常谈论,其实不一定完全理解,也不一定能做得到。

中庸、忠恕之道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是孔子的原话,也是孔子最看重的道德品质。

用现代的话说,“中庸、忠恕”之道是希望人和人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关怀,互相宽容,最终建立和谐、友善的社会关系,而不是制造矛盾或冲突,不是彼此看不顺眼,或相互排斥。

“中庸、忠恕”之道也可以解释为,做人不能只考虑自己,不顾及别人,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考虑他人的需要;如果这样的话,就是自私自利和心性狭隘。

这是孔子所反对的心态和做法。

所以孔子强调理性,反对非理性;强调宽容和理解,反对自私、蛮横、霸道、不讲理;后者是儒家文化的对立面。

通过“论语”和“礼记”可以看出,孔子的最大优点是谦虚、忍让、宽容、理解和尊重他人,重视人的文明素质,不是自私、狭隘,不顾及他人。

比如对待外来的朋友,孔子的态度很友善,他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对待和自己不同的意见,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意思是说,人和人之间有一些不同意见很正常;只是君子懂得理解和宽容他人,有一颗慈悲之心;小人则面和心不和,甚至颠倒是非、攻击他人。

拒绝过洋节主题班会教案

拒绝过洋节主题班会教案

以下是拒绝过洋节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洋节的由来和习俗,明白为何我们要拒绝洋节。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们深深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3、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使命感。

二、活动准备:1、收集关于洋节的资料,包括洋节的起源、习俗和影响。

2、准备相关的教学道具和用品,如PPT、音响设备、黑板报等。

3、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讲等活动的排练。

三、活动过程:1、开场(5分钟)老师简要介绍本次班会的主题和目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2、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PPT或黑板报等形式,向学生介绍洋节的由来和习俗,以及洋节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让学生了解到洋节并不代表先进文化,反而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拒绝洋节。

3、主题讨论(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主题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于洋节的看法和感受。

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

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他们应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自信。

4、角色扮演(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如模拟拒绝洋节的场景、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等。

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拒绝洋节的重要性,并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表现力。

5、总结与反思(5分钟)老师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和反思,强调拒绝洋节的意义和重要性。

同时也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自信,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活动评价:1、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互动性、表现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2、结果评价:通过学生的发言、表演等形式来评价他们对于拒绝洋节主题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来了解学生的实际行动和态度。

拒绝过洋节策划书3篇

拒绝过洋节策划书3篇

拒绝过洋节策划书3篇篇一《拒绝过洋节策划书》一、活动背景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文化交流的频繁,一些西方节日在我国逐渐流行起来,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

这些节日的庆祝方式和文化内涵与我国传统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些人过度追捧过洋节,甚至忽视了我国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我们策划了本次活动。

二、活动主题拒绝过洋节,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三、活动目的1.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2. 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对待西方节日,不过度追捧过洋节。

3. 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四、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五、活动地点[详细活动地点]六、活动对象[具体参与活动的对象]七、活动内容1. 举办传统文化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举办传统文化讲座,讲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让人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 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组织人们参与剪纸、书法、绘画、传统游戏等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让人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组织传统文化展览举办传统文化展览,展示中国传统节日的图片、实物、手工艺品等,让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4. 举办文艺演出组织文艺演出,表演传统戏曲、舞蹈、音乐等节目,让人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5. 发起倡议发起拒绝过洋节的倡议,呼吁人们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过度追捧过洋节,增强文化自信。

八、活动宣传1. 制作宣传海报制作宣传海报,张贴在社区、学校、商场等公共场所,宣传活动的时间、地点和内容。

2. 利用社交媒体宣传利用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活动信息和宣传海报,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活动。

3. 邀请媒体报道邀请当地媒体对活动进行报道,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九、活动预算1. 讲座费用:[X]元2. 体验活动材料费用:[X]元3. 展览布置费用:[X]元4. 文艺演出费用:[X]元5. 宣传费用:[X]元6. 其他费用:[X]元总预算:[X]元十、活动注意事项1. 活动现场要做好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参与者的人身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强文化自信,拒绝过‘洋节'”
倡议书
“增强文化自信,拒绝过‘洋节'”倡议书
牛镇中学政教处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增强文化自信,拒绝过‘洋节'”。

12月22日在政教处的号召下,各班主任在各自班级召开了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了传统文化教育,希望学
生们热爱自己国家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过自己国家的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佳节,倡议书全文如下:
老师们、同学们:
时日如梭,XX年即将离我们渐行渐远,崭新的2018年已向我们阔步走来。

特此祝愿各位老师、同学在新的一年里,有着新的收获、新的成长!
“洋节”,顾名思义,就是欧美等西方国家的节日,“洋节”主要有:2月14日情人节、4月1日愚人节、10月31日万圣节、12月2日圣诞节等。

平安夜、圣诞节等,这些带有浓郁宗教色彩的西方节日,因其特殊的文化底蕴和异域风情,加之一些机构和个人的极力推介,越来越受到中国一些年轻人的追捧,商家也借机造势,营造气氛,吸引消费者,洋节的社会影响是越来越大,让许多民族节日相形见绌。

XX年1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文要求,“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我们要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体现自身文化特色,彰显华夏文明悠久厚重的历史,自觉抵制过“洋节”,过好中国传统节日,守护我们的民族传统,保持我们的文化基
因,认同并支持中华民族复兴大业。

这是每一个华夏子孙对民族、对传统、对文化的尊重。

在此,学校向广大师生提出倡议:
、坚持文化自信心,弘扬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向我们身边的朋友及亲人宣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做传统文化的践行者、传承者。

2、理性思考,拒绝被动过“洋节”:理性地看待西方节日,不盲目仿效、不跟风、不媚外、不组织、不参与圣诞节的聚会与狂欢;不转发与“洋节”有关的短信、微博、微信。


以过节为名,在校园内悬挂与圣诞节相关的装饰物品;不互赠与“洋节”有关的礼物等。

3、班主任教师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节日的系列宣
传介绍,向学生宣传不过“洋节”的理由;各班通过微信、短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拒绝过“洋节”,倡导民族文化深入家
庭,号召家长不带孩子参加平安夜活动、圣诞节聚会等。

家人团聚,赞天地之化育,我感恩,过春节!家人团聚,报四时之恩赐,我温暖,过中秋节!家人团聚,感先贤之圣德,我学习,过端午节!家人团聚,念祖先之恩德,我思远,过清明节!家人团聚,孝亲人之大恩,我感动,过重阳节!
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每个民族都有其传承的节日,这是民族凝聚力的维系。

在此,我们呼吁大家拒绝“洋节”,从我做起,传承文明,过中国节!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