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培养基及其配制方法
cas培养基配方

CAS培养基配方1. 简介CAS培养基是一种常用的培养基,用于细胞培养和组织工程等生物学研究领域。
它提供了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以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CAS培养基配方是根据细胞类型和实验要求进行调整的,不同类型的细胞可能需要不同成分的培养基。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CAS培养基配方。
2. CAS培养基成分以下是CAS培养基中常用的成分及其作用:•基础成分:–离子缓冲剂:如磷酸盐缓冲液,用于调节pH值。
–葡萄糖:提供能量。
–氨基酸:提供蛋白质合成所需的原料。
–维生素:促进细胞代谢和生长。
–水溶性因子:如尿素、尿酸等,为特定类型的细胞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
•补充因子:–血清或血清替代物:提供细胞所需的生长因子、激素和其他细胞因子。
–抗生素:用于预防细菌和真菌感染。
•pH调节剂:如NaHCO3等,用于调节培养基的pH值。
•缓冲剂:如HEPES等,用于维持培养基的稳定性。
3. CAS培养基配方示例以下是一种常见的CAS培养基配方示例:成分用量DMEM(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500 mL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10%青霉素/链霉素(Penicillin/Streptomycin)1%HEPES缓冲液(1 M, pH 7.4)10 mLNaHCO3(7.5%) 5 mL•将DMEM加热至37°C,加入胎牛血清、青霉素/链霉素、HEPES缓冲液和NaHCO3。
•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调整总体积至1 L。
•过滤消毒后,分装到无菌试管中。
注意事项: 1. 所有操作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避免细菌和真菌污染。
2. 配制过程中,需用0.22 μm的无菌滤器过滤消毒,以去除潜在的微生物污染。
3. 培养基最好在配制后立即使用,避免长时间存储导致成分变化。
4. 结论CAS培养基是细胞培养和组织工程等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培养基。
本文介绍了一种常见的CAS培养基配方示例,并给出了相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高中生物课程教案分享:动物细胞培养实验案例讲解

高中生物课程教案分享:动物细胞培养实验案例讲解导言生物学是指研究生物体及其相互关系和运动规律的学科,其内涵包含了多样性、相互作用、进化和适应性等。
而生物学课程不仅是学生学习生物学或进一步攻读医学或生物科学的必要前提,更是一种较为全面的自然科学。
在生物课程的教学中,神经元和细胞、遗传学、免疫学等学科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其中,细胞学更是贯穿整个课程的核心。
教学目的细胞培养实验是细胞学领域一个常见的实验技术,使用这种技术,我们可以在实验环境下研究细胞的许多功能和过程。
这一实验的教学目的包括:1.理解细胞培养的重要性和运作原理;2.学习如何准备培养基及其配制方法;3.学会样本准备和理解细胞培养的基本技能;4.掌握无菌操作和安全措施。
教学过程实验材料1.细胞培养基(DMEM);2.无血清胎牛血清(FBS);3.法尼迪胆红;4.表面活性剂(如Tween 20);5.96孔板。
步骤1:样品收集洗涤细胞样品及其培养。
为保证实验能够顺利进行,必须使用无菌技术并避免感染风险。
在进行收集样品作业前,务必洗手及其消毒,并在时期内保持反复按照。
此外,需要准备完整的实验平台及其消毒设备,如消毒液、眼罩、手套、口罩等。
步骤2:试管准备收集样品后,需要将其移动至已经清洗和消毒的环境中。
此时,必须通过微生物循环柜和干燥器来消毒以及干燥工具和表面。
之后,Proceed to add the culture medium, FBS,and penicillin-streptomycin combination.在处理试管时使用无菌循环柜,紧挨着清洁过的手套将保存期点的细胞样品注入,使其均匀分布于试管中。
步骤3:细胞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观察其细胞的生长状况和替换细胞培养基。
此外,还需要为细胞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环境因素。
在这些位置,需要进行的步骤如下:1.使用微量注射器在试管里添加保护培养基和抗生素,确保细胞的生存和稳定;2.在试管上方贴上无菌膜,不仅可以保护试管和培养基,还能增加细胞的纯度和稳定性;3.将试管在配备好了的細胞培養箱中放置,在恒温孵育器上设置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氧气供应,确保试管保持稳定和深度。
培养基配制

茎尖培养可看作是这方面较为特殊的一种方式。它采用极其幼嫩的顶芽的茎 尖分生组织作为外植体进行接种。在实际操作中,采用包括茎尖分生组织在内 的一些组织来培养,这样便保证了操作方便以及容易成活。 用靠培养定芽得到的培养物一般是茎节较长,有直立向上的茎梢,扩繁时主要 用切割茎段法,如香石竹、矮牵牛、菊花等。但特殊情况下也会生出不定芽,形 成芽丛。 2)不定芽的发育 在培养中由外植体产生不定芽,通常首先要经脱分化过程,形成愈伤组织的细 胞。然后,经再分化,即由这些分生组织形成器官原基,它在构成器官的纵轴 上表现出单向的极性(这与胚状体不同)。多数情况下它形成芽,后形成根。 另一种方式是从器官中直接产生不定芽,有些植物具有从各个器官上长出不 定芽的能力如矮牵牛、福禄考、悬钩子等。当在试管培养的条件下,培养基中 提供了营养,特别是提供了连续不断植物激素的供应,使植物形成不定芽的能 力被大大地激发起来。许多种类的外植体表面几乎全部为不定芽所覆盖。在许 多常规方法中不能无性繁殖的种类,在试管条件下却能较容易地产生不定芽 而再生,如柏科,松科,银杏等一些植物。许多单子叶植物储藏器官能强烈地 发生不定芽,用百合鳞片的切块就可大量形成不定鳞茎。 在不定芽培养时,也常用诱导或分化培养基。用靠培养不定芽得到的培养物, 一般采用芽丛进行繁殖,如非洲菊、草莓等。
配成1L母液,倒入1L试剂瓶中,存放于冰箱中。
(4)配制MS铁盐母液
一般配制成100倍MS铁盐母液。 依次称取 EDTA二钠 3.73g FeSO4·7H2O 2.78g
配成1L母液,倒入1L试剂瓶中,存放于冰箱中。 所以MS母液有5种大量元素母液,加上MS微量元素母液、MS有机母液和MS铁盐 母液,共8种母液。 激素母液的配制 各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要单独配制,不能混合在一起,生长素类一般要先用
培养基的配制 (2)

培养基的配制简介培养基是在实验室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生物学培养材料,它提供了生长微生物和其他细胞的所需营养物质和理想的环境条件。
培养基的配制是制备培养基的过程,通过合理的配比和操作,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培养基。
培养基的组成培养基的组成是根据所培养的微生物或细胞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培养基由以下几个组分组成:1.碳源:提供微生物或细胞生长所需的碳质物质,常见的碳源有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
2.氮源:提供微生物或细胞生长所需的氮质物质,常见的氮源有氨基酸、尿素、氯化铵等。
3.磷源:提供微生物或细胞生长所需的磷质物质,常见的磷源有磷酸二氢盐、磷酸氢二钠等。
4.硫源:提供微生物或细胞生长所需的硫质物质,常见的硫源有硫酸铵、硫酸钠等。
5.微量元素:为微生物或细胞提供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铁、锰、锌等。
6.维生素:提供微生物或细胞生长所需的维生素,如维生素B群。
7.pH调节剂:维持培养基的理想pH值,如磷酸盐缓冲液。
8.凝胶剂:使液态培养基凝固成凝胶状,常用的凝胶剂有琼脂和洋菜。
培养基的配制步骤1. 准备所需实验器材和试剂在开始培养基的配制之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
常见的实验器材包括量筒、烧杯、移液管、培养皿等;试剂包括碳源、氮源、磷源、硫源、微量元素、维生素等。
2. 确定培养基组成根据所培养的微生物或细胞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确定培养基的组成,并计算各组分的配比。
3. 配制培养基按照确定的配比,依次称取所需试剂并溶解于适量的去离子水中,然后使用量筒或烧杯调整总体积。
4. 调节pH值使用pH计测量培养基的pH值,并根据需要使用适当的酸碱溶液进行调节,直到达到理想的pH值。
5. 凝胶化培养基(可选)如果需要制备凝胶状的培养基,可以在配制好的液态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凝胶剂,并在加热过程中充分混合,待其冷却凝固。
6. 灭菌配制好的培养基需要进行灭菌处理,常见的方法有高温灭菌和滤过灭菌。
高温灭菌通常使用高压高温的压力罐进行,滤过灭菌则需要使用0.22微米的滤膜进行过滤。
培养基配方及配置

培养基配方及配置
一般来说,培养基的配方包含基础培养基、添加剂和调节剂。
基础培养基是指提供生物体基本生长必需的基本成分,包括能源物质、有机和无机原料、氮源、矿质元素和缓冲物质等。
常用的基础培养基有
LB培养基、MS培养基等。
添加剂是指用于满足特定实验需求的成分,如抗生素、抗菌剂、激素、维生素等。
添加剂的种类和浓度根据实验目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调节剂是指用于调节培养基pH值、渗透压、表面张力等物理化学性
质的成分,如缓冲液、pH调节剂等。
以下是一个常用的细菌培养基LB的配方及配置:
1.基础培养基成分:
- 水:900ml
-蛋白胨:10g
-酵母提取物:5g
-NaCl:5g
2.添加剂:(可根据实验需求进行必要的添加)
- 抗生素(如氨苄青霉素):100μg/ml
- 抗菌剂(如氯霉素):25μg/ml
3.配制方法:
-将蛋白胨、酵母提取物和NaCl加入水中,并搅拌混合均匀。
- 将培养基溶液倒入容量瓶中,加水至1000ml,并混合均匀。
-调节pH值至7.0-7.2(一般使用缓冲液进行调节)。
-用自制滤纸过滤器滤过,将溶液分装至培养皿或试管中。
-如需添加抗生素或抗菌剂,将相应的药物加入培养基中,并充分溶解。
-培养基装瓶后可以高温高压灭菌,或使用滤器过滤进行无菌处理。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LB培养基的配方和配置流程,不同实验需要可能
会有所调整和变化。
在设计培养基配方时,需要结合具体实验目的和生物
体的特性来确定合适的成分和浓度,并注意配制和保管过程中的无菌操作,以确保培养基的质量和有效性。
《生物制药工艺技术》细胞工程制药技术

细胞培养基配制
• 目前在国内市场主要是干粉型,配制培养基要注意以下 问题:
• 1)认真阅读说明书。说明书都注明干粉不包含的成分, 常见的有NaHCO3、谷氨酰胺(3%Gln)、丙酮酸钠、 HEPES等。这些成分有些时必须添加的,如NaHCO3、谷 氨酰胺,有些根据实验需要决定。
• 3.贴壁生长细胞传代
• 采用酶消化法传代。常用的消化液有0.25%的胰蛋 白酶液。
(二)细胞的冻存
• 细胞冻存与细胞传代保存相 比可以减少人力、经费,减 少污染,减少细胞生物学特 性变化。
细胞冻存的原理
• 当细胞冷到零度以下,可以产生以下变化:细胞器 脱水,细胞中可溶性物质浓度升高,并在细胞内形 成冰晶。
• 2)配制时要保证充分溶解,NaHCO3、谷氨酰胺等物质 都要等培养基完全溶解之后才能添加。
• 3)配制所用的水应是当天制备的三蒸水。
• 4)所用器皿应严格消毒。 • 5)配制好的培养基应尽快过滤,无菌保存.
(二)细胞培养用溶液
1.平衡盐溶液 (balanced salt solution,BSS)
任务二 动物细胞培养
一、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概述
(一)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及其应用 细胞培养技术是从体内组织取出细胞,在体
外模拟体内的环境下,使其生长繁殖,并维持 其结构和功能的一种培养技术。
细胞培养的培养物可以是单个细胞,也可 以是细胞群(组织块)。
细胞培养的应用
1、科学研究:
药物研究开发与基础研究 2、生物制药
一种NK细胞无血清培养基及其配制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NK细胞无血清培养基及其配制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a0aa5b16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e.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634228.5(22)申请日 2016.08.04(71)申请人 英普乐孚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地址 201304 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海基六路218弄4号楼(72)发明人 武宁 谢志明 (51)Int.Cl.C12N 5/0783(2010.01)(54)发明名称一种NK细胞无血清培养基及其配制方法(57)摘要本发明的高效NK细胞无血清培养基,将培养基分成两个独立包装的组分,在细胞培养的不同阶使用,从而将NK细胞培养过程分为诱导阶段和增殖阶段,提高培养效果的同时将细胞诱导培养过程简化,即在培养过程中不需要额外再添加其它细胞诱导因子等。
本发明的NK细胞无血清培养基中还加入了聚肌胞,更适合高效培养NK细胞,提高增殖倍数。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CN 106222140 A 2016.12.14C N 106222140A1.一种高效NK细胞无血清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独立包装的诱导培养基组分和扩增培养基组分。
诱导培养基组分和扩增培养基组分都以DME F12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添加白蛋白、重组人转铁蛋白、重组人胰岛素、胆固醇、乙醇胺、抗坏血酸、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铜、硫酸锌、和氯化锰,并调节pH值为6.8-7.5。
诱导培养基组分还含有CD2单抗、CD16单抗、CD335单抗、IL-2、IL-12、IL-18、IL-21、IL-15、聚肌胞。
扩增培养基组分还含有IL-2、IL-12、IL-18、IL-21、IL-1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NK细胞无血清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中白蛋白的浓度为0.001-0.5mmol/L、重组人转铁蛋白的浓度为0.1-500mg/L、重组人胰岛素的浓度为0.1-100mg/L、胆固醇的浓度为0.1-20mg/L、乙醇胺的浓度为0.1-20mg/L、抗坏血酸的浓度为0.1-100mg/L、硫酸庆大霉素的浓度为1×103-1×106IU/L、硫酸铜的浓度为0.0001-0.01mg/L、硫酸锌的浓度为0.01-10mg/L、氯化锰的浓度为0.0001-0.001mg/L。
DMEM培养基配方

DMEM培养基配方DMEM(Dulbecco's Modified Eagle's Medium)是一种常用的细胞培养基,广泛用于体外细胞培养和研究。
下面是一种常见DMEM培养基的配方,以及其组成成分和原理解析。
1.DMEM基础培养基:-DMEM混合物:420mL-热灭菌的双蒸馏水:500mL2.补充物:-胎牛血清(FBS):100mL-青霉素和链霉素:1mL-10%海马酸溶液:5mL配方的组成成分和原理解析:1.DMEM基础培养基:DMEM是Eagle培养基的一种改良版,其中包含了额外的氨基酸、维生素和无机盐。
DMEM是无血清培养基,不含胎牛血清,可减少实验结果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2.热灭菌的双蒸馏水:双蒸馏水是通过蒸馏过程去除水中的杂质和微生物,保证细胞培养过程中的无菌状态。
3.胎牛血清(FBS):胎牛血清是培养细胞所必需的重要补充物,其中含有许多生长因子、激素和蛋白质,可以提供细胞所需的养分。
4.青霉素和链霉素:青霉素和链霉素是两种广谱抗生素,用于预防和控制细胞培养中的细菌污染。
5.10%海马酸溶液:海马酸(L-glutamine)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对细胞的生长和分裂非常关键。
10%的海马酸溶液用于提供细胞所需的L-谷氨酰胺。
补充物中的FBS用于提供细胞所需的生长因子、激素和蛋白质。
青霉素和链霉素的加入可以预防细菌感染,确保细胞培养的纯度和健康度。
海马酸溶液则提供细胞所需的L-谷氨酰胺,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总结:DMEM培养基是一种常用的细胞培养基,配方中包含基础培养基、水和补充物。
基础培养基提供细胞所需的基本成分,而补充物则提供细胞所需的生长因子、抗生素和氨基酸。
这种培养基的配方可以为细胞提供稳定的生存环境,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M
E M(A)细胞培养基(粉末型)成分
DMEM(H) 细胞培养基(粉末型)成分
DMEM(L) 细胞培养基(粉末型)成分
双蒸水。
(2)在室温(20℃到30℃)的水中加入干粉培养基,轻轻搅拌,不要加热。
(3)水洗包装袋的内部,转移全部的痕量干粉到容器内。
(4)加NaHCO3到培养基中。
(5)用双蒸水稀释到想要的体积,搅拌溶解。
注意不要过分搅拌。
(6)通过缓慢搅拌加入1N NaOH 或1N HCL调节pH值,由于pH值在过滤时会上升到,因而调节pH值使它比最终想要的pH值低到。
培养基在过滤前要保持密封。
配制培养基要注意以下问题:
●认真阅读说明书。
说明书都注明干粉不包含的成分,常见的有NaHCO3、谷氨酰胺、丙酮酸钠、HEPES等。
这些成分有些是必须添加的,如NaHCO3、谷氨酰胺,有些根据实验需要决定。
●配制是要保证充分溶解,NaHCO3、谷氨酰胺等物质都要等培养基完全溶解之后才能添加。
●配制所用的水应是三蒸水,离子浓度很低。
●所用器皿应严格消毒。
●配制好的培养基应马上过滤,无菌保存于4度。
●液体培养基主要是为了科研工作的方便而设计的培养基,它是一种灭菌后保证无菌的溶液,必要时可制成无内毒素等的溶液,可节省科研人员的工作量。
DMEM各种成分都有什么作用
一般的基础培养基包括四大类物质:无机盐、氨基酸、维生素、碳水化合物。
(1)无机盐:对调节细胞渗透压、某些酶的活性及溶液的酸碱度都是必须的。
(2)氨基酸:缬氨酸、亮、异亮、苏、赖、色、苯丙、蛋、组、酪、精氨酸、胱氨酸(L型)都是细胞用以合成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不能由其他氨基酸或糖类转化合成。
除此之外,还需要谷氨酰胺(glutamine)。
谷氨酰胺具有特殊的作用,对细胞的培养特别重要,能促进各种氨基酸进入细胞膜;它所含的氮是核酸中嘌呤和嘧啶的来源,还是合成—磷酸腺苷、二磷酸腺甘和三磷酸腺苷的原料。
细胞需要谷氨酰胺合成核酸和蛋白质,谷氨酰胺缺乏可导致细胞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在配制各种培养液中都应补加一定量的谷氨酰胺。
值得注意的是:谷氨酰胺在溶液中很不稳定,故4℃下放置1周可分解50%,使用中最好单独配制,置-20℃冰箱中保存,用前加入培养液中。
(3)维生素:是维持细胞生长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在细胞中大多形成
酶的辅基或辅酶,对细胞代谢有重大影响。
(4)碳水化合物:是细胞生命的能量来源,有的是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的成分。
体外培养动物细胞时,几乎所有培养基或培养液中都以葡萄糖作为必含的能源物质。
(5)葡萄糖和谷胺酰胺:体外培养条件下,葡萄糖主要经糖酵解降解,产生过量的乳酸。
减少乳酸生产最常用的方法是限制培养基中葡萄糖的含量,但葡萄糖含量过低可造成细胞营养供应不足,细胞生长抑制。
在目前常用的培养基中,葡萄糖和谷胺酰胺是体外培养动物细胞的主要能源,其能量代谢通路与体内完全不同,表现为葡萄糖主要经糖酵解途径为细胞提供能量,谷胺酰胺大部分通过不完全氧化途径,另一小部分通过完全氧化为细胞供能。
?
(6)除了以上与细胞生长有关的物质以外,培养基中一般还要加入酚红(当溶液酸性时pH小于呈黄色;当溶液碱性时pH大于呈红色),一种pH 指示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