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六篇)

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制度为有效防范各类灾害事故的发生,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国家____财产安全,根据《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制定本制度1.排查整改各类地所安全隐患。
定期排查学校教室、实验室、礼堂、食堂、厕所、游泳池等重要场所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有危房并及时加固检修,确保整改到位。
2.排查整改设施设备安全隐患。
定期检查学校教室和生活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情况,重点检查放射物质、易燃____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质存放设施和锅炉、水电气、体育场地与器材等重要设施设备的可靠性。
要排查学校的卫生设施、餐饮设施、日常饮用水的管理及卫生情况。
重点检查学校的食品、饮用水和传染病的防治情况。
3.排枵整改交通安全隐患。
重点排查是否租用拼装车、报废车和不符合校车标准的机动车接送学生,用于接送学生的机动车辆是否经检验合格并定期检查和维护、驾驶员资质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4.排查整改消防安全隐患。
排查学校消防设施、应急照明、指示标志、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设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5.排整改管理安全隐患。
排查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和落实情况。
重点排查学生宿舍的管理、____活动的____和上下楼等人员集中时段的管控,确保学生校舍楼有人值班和出口畅通。
严防在____活动和上、放学等人员高峰时发生交通、拥挤踩踏等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排查学校安全管理责任责任制度,教师值班制度、门卫制度、夜间巡查制度的落实情况。
排查管制刀具收缴是否坚持制度化、日常化,严防因管理疏漏而引发事故。
6.排查整改校园周边安全隐患。
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制度(二)为保证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秩序,保证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切实抓好安全工作,根除安全隐患.特制订本制度。
1、建立学校安全隐患台账,是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制度。
2、排查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警惕性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按有关安全规章及学校规定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责任目标。
3、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重点排查以下部位。
校园内安全隐患排查制度(3篇)

第1篇一、总则为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保障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校园安全隐患排查长效机制,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一)成立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副组长:分管副校长、各处室负责人成员:全体教职工领导小组职责:1. 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工作;2. 制定校园安全隐患排查计划,明确排查范围、内容、方法和要求;3. 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分类、评估,提出整改措施;4. 对安全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促,确保整改到位;5. 定期召开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会议,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二)设立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办公室设计:校办公室主任:校办公室负责人成员:各处室安全员、教职工代表办公室职责:1. 负责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具体实施;2. 负责收集、整理校园安全隐患排查资料;3. 负责校园安全隐患整改工作的跟踪、督促;4. 负责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宣传教育;5. 负责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总结、上报。
四、排查范围及内容(一)排查范围1. 校园建筑物及附属设施;2. 校园消防设施;3. 校园用电设施;4. 校园食堂、宿舍、教室等生活设施;5. 校园周边环境;6. 校园活动场所;7. 校园交通安全;8. 校园网络安全;9. 其他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和设施。
(二)排查内容1. 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建筑结构、墙面、屋顶、门窗、楼梯、扶手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2. 消防设施:消防器材、消防通道、疏散指示标志等是否完好、有效;3. 用电设施:配电箱、插座、线路等是否存在漏电、短路等安全隐患;4. 食堂、宿舍、教室等生活设施:卫生、消防、食品安全等方面是否存在隐患;5. 校园周边环境:周边建筑物、道路、绿化带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6. 校园活动场所:体育设施、娱乐设施、宣传栏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7. 校园交通安全:校园内道路、停车场、自行车停放区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8. 校园网络安全:校园网络设备、信息系统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9. 其他:校园内其他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和设施。
校内外安全隐患排查制度(3篇)

第1篇一、总则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管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安全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协调解决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三、排查范围1. 校内安全隐患排查范围:(1)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食堂等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消防设施、用电安全、排水设施等。
(2)实验室、图书馆、体育设施、校园网络等教学设施设备的安全运行状况。
(3)校园环境,包括绿化带、道路、停车场、校园围墙等。
(4)食堂、超市、小卖部等校内经营场所的安全管理。
2. 校外安全隐患排查范围:(1)学生宿舍周边的安全隐患,如交通安全、治安环境等。
(2)学校周边的施工工地、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安全状况。
(3)学生实习实训场所的安全管理。
四、排查内容1. 校内安全隐患排查内容:(1)建筑物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墙体开裂、地基下沉等。
(2)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消防通道是否畅通。
(3)用电线路是否老化,是否存在私拉乱接现象。
(4)排水设施是否畅通,是否存在积水、堵塞等问题。
(5)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设施设备的安全运行状况。
2. 校外安全隐患排查内容:(1)学生宿舍周边的交通安全、治安环境。
(2)学校周边的施工工地、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安全状况。
(3)学生实习实训场所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
五、排查方法1. 定期排查: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领导小组应定期组织各部门对校内、校外安全隐患进行排查。
2. 随机抽查: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领导小组应不定期对校内、校外安全隐患进行随机抽查。
3. 专项排查:针对特定安全隐患,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领导小组应组织专项排查。
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定期排查制度

学校及周边安全隐患定期排查制度一、目的和背景为了确保学校及周边环境的安全,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资产安全,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社会形象,特订立本学校及周边安全隐患定期排查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学校内的全部办公楼、教学大楼、宿舍楼及周边环境。
全部参加安全管理的师生员工必需遵守本制度。
三、管理标准1. 安全隐患排查责任学校安全办公室是负责实在组织和实施学校及周边安全隐患排查的部门。
各学院、教研部门和宿舍管理部门是各自区域的安全管理责任主体,需要搭配学校安全办公室进行排查工作。
2. 安全隐患排查周期及计划学校及周边环境的安全隐患排查应定期进行,周期为一学期一次。
学校安全办公室将依据实在情况编制排查计划,并及时告知各学院、教研部门和宿舍管理部门。
每学期开始前,各学院、教研部门和宿舍管理部门应编制学校及周边安全隐患排查计划,报送学校安全办公室审核。
3. 安全隐患排查内容(1)学校内部:包含办公楼、教学大楼、试验室、宿舍楼等。
•楼梯及通道的安全情形,如扶手、防滑措施等。
•电器设施和线路的合理布局、安全运行情形。
•消防设备的有效性,如灭火器、消防栓等。
•紧急逃命通道和避乱场合的设置情况。
•楼道、走廊、楼栋外墙等是否存在明显的裂缝、漏水等安全问题。
(2)周边环境:包含学校周边道路、街道、停车场等。
•学校周边道路的交通安全情况,如人行道是否畅通、交通信号是否正常等。
•周边停车场的安全设施,如防盗、防火等。
•公共设施的完好程度,如路灯、信号灯等是否正常运行。
4. 安全隐患排查流程(1)学校安全办公室负责订立安全隐患排查流程,并进行培训,确保执行人员熟识流程。
(2)学院、教研部门和宿舍管理部门依照排查计划开展工作,分别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校及周边安全隐患排查。
(3)排查人员应依照订立的排查要求和流程,对相关部位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记录并整理安全隐患情况。
(4)排查完成后,学校安全办公室将收集到的安全隐患情况进行归档,并订立整改计划。
学校及周边排查制度

一、制度背景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及周边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的1. 全面排查学校及周边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 建立健全学校及周边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
3. 落实学校及周边安全管理责任,确保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
三、制度内容1. 组织机构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及周边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
2. 排查范围(1)学校内部:校舍、教学设施、消防设施、用电线路、食堂、宿舍、实验室、体育设施等。
(2)校园周边:周边道路、交通设施、建筑设施、商业网点、娱乐场所、公共设施等。
3. 排查内容(1)校舍及教学设施:检查校舍结构、墙面、地面、屋顶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检查教学设施设备是否完好、安全。
(2)消防设施:检查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有效,消防通道是否畅通;检查消防器材的配备是否符合规定。
(3)用电线路:检查用电线路是否存在老化、破损、短路等问题;检查配电箱、插座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4)食堂、宿舍:检查食堂卫生、食品质量、消防安全;检查宿舍设施设备、用电安全等。
(5)实验室:检查实验设备、药品、易燃易爆物品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6)校园周边:检查周边道路、交通设施、建筑设施、商业网点、娱乐场所、公共设施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4. 排查方式(1)定期排查:学校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排查,重要时段和特殊时期增加排查次数。
(2)专项排查:针对学校及周边重点区域、重点设施、重点环节进行专项排查。
(3)不定期抽查: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对学校及周边进行不定期抽查,确保排查工作落到实处。
5. 整改措施(1)对排查出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
(2)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设备,立即停止使用,并进行整改。
学校周边治理排查制度

一、目的为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营造安全、和谐、文明的校园周边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周边区域,包括学校门口、周边街道、住宅区、商业区等。
三、组织机构成立学校周边治理排查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指导、监督学校周边治理排查工作。
四、工作职责1. 领导小组职责:(1)制定学校周边治理排查工作计划,明确排查范围、内容、方法和要求;(2)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开展排查工作;(3)对排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督促落实整改措施;(4)定期向学校领导汇报工作情况。
2. 相关部门职责:(1)安保部门:负责学校周边巡逻,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2)后勤部门:负责校园周边环境卫生、绿化、设施维护等工作;(3)德育部门:负责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4)教务部门:负责协调学校周边商铺、餐饮等场所,确保教育教学秩序;(5)社区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周边社区,共同维护校园周边环境。
五、排查内容1. 校园周边安全隐患:如电线杆、电缆桥架、房屋立面、道路障碍物等;2. 校园周边治安状况:如盗窃、打架斗殴、涉黄涉赌等;3. 校园周边交通秩序:如乱停乱放、超速行驶、违章停车等;4. 校园周边环境卫生:如垃圾乱丢、广告乱贴、噪声扰民等;5. 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如小摊贩、流动食品摊点等。
六、排查方法1. 定期巡查:学校周边治理排查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2. 专项检查:针对特定问题,如食品安全、交通秩序等,开展专项检查;3. 学生举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周边治理排查工作,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4. 社区共建:与周边社区、商户等建立联动机制,共同维护校园周边环境。
七、整改措施1. 针对排查发现的问题,相关部门要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2. 对整改不到位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3. 对重大安全隐患,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校园周边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校园周边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制度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校园周边环境也日益多元化,各种安全隐患逐渐凸显。
为了确保学生和教职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学校有必要建立校园周边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证校园安全稳定运行。
二、制度建立目的1.提高校园周边环境的安全意识,增强全体师生的防范能力。
2.定期排查校园周边环境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治。
3.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组织力度,确保排查工作的科学性、全面性和系统性。
4.建立健全校园周边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报告和处理制度。
三、制度内容1.建立安全巡逻队伍学校应根据校园面积、人数和需要,组建专业化的安全巡逻队伍,定期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巡视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处理。
2.定期开展隐患排查每学年至少进行两次校园周边环境隐患排查,排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物安全:检查学校建筑物的墙体、屋顶、门窗、楼梯、电梯等设施是否存在破损或者安全隐患。
(2)消防安全:检查学校的消防设施是否完善,灭火器、灭火栓是否有效、消防通道是否畅通等。
(3)用电安全:检查学校用电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电线是否老化、暗藏线路是否存在等隐患。
(4)交通安全:检查学校周边道路、人行道是否存在破损、交通标志是否完整、交通事故频发的路段等。
(5)治安安全:检查学校周边是否存在拥堵、乞讨、盗窃等安全隐患。
3.排查报告和处理4.相关责任人学校应指定专人负责校园周边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组织协调相关人员进行排查和整改。
各部门、班级和全体师生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积极参与校园周边环境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改善工作。
四、制度执行1.学校应将校园周边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制度落实到位,并确保各相关部门的有效配合。
2.不定期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
3.定期评估和修改制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以确保制度的有效性。
五、结语校园周边环境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对于保障学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十分重要,也是学校校园建设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定期排查制度

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定期排查制度一、背景与意义随着校园规模的扩大和师生人数的增加,校园及周边安全问题逐渐突显出来。
为了保障校园师生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建立一套有效的排查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排查内容、频率、人员分工和整改措施等方面,建议建立一套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定期排查制度,以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二、目标1.及时发现和消除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3.优化校园安全管理,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三、排查内容1.校园周边道路和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包括道路破损、车辆违规停放、交通信号灯是否正常运作等。
2.校园内部建筑物安全隐患排查,包括电线电缆是否损坏、照明设施是否完好、消防设施是否齐全等。
3.校园内部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包括宿舍是否存在火灾隐患、食堂是否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等。
4.周边社区安全隐患排查,包括社区治安状况、附近商业场所的安全措施等。
四、排查频率1.日常排查: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排查,由专职安全工作人员负责,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2.专项排查:每学期进行一次专项排查,由校园及周边安全委员会组织,并邀请相关部门参与。
重点排查高危区域和重要设施,制定整改计划,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彻底整改。
五、人员分工1.校园专职安全工作人员:负责日常安全隐患排查,包括校园内部、周边道路和建筑物等方面的排查工作,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
2.校园及周边安全委员会:由校园领导组成,负责制定安全隐患排查计划和整改措施,协调相关部门和社区单位共同参与排查工作。
3.相关部门:如交通、消防、卫生等部门,负责对校园及周边相关设施进行专项安全排查,提出改进建议,并协助整改。
六、整改措施1.优先整改:对发现的安全隐患,根据危害程度和紧急程度,确定整改优先级,重点整改。
2.责任追究:对于严重危害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3.宣传教育:通过校园广播、公告栏、班会等渠道,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宣传,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1、周边区域建设、设置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或者其他危险品以及高压电设施设备、没有按照国家规定与学校保持安全距离。
2、周边区域废水、废气、工业固体废料、农产品废料、各类噪音、放射性物质污染物的排放不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
3、周边区域的山体、水流对学校建筑物、活动场所、通道等存在安全隐患的。
4、周边区域未设立学校标志;未在学校门前路段设立禁停、警示、限速标志、标线、人行横道线、行人过街标志的。
5、周边区域位于交通事故易发路段,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未安排警力,维护学校出入口道路交通秩序的。
6、周边区域有敲诈师生犯罪活动、有勒索师生现象、有不良团伙和不法分子活动、有滋扰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情况、有流氓团伙及恶势力活动情况的。
7、周边区域设立有电子游戏机、影吧、酒吧、网吧、营业性歌舞厅,不符合有关部门规定,并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
8、周边区域存在着其他危害师生人身安全的情形或者重大安全隐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