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中射频收发机结构及应用
射频通信原理

射频通信原理射频通信原理是指通过射频信号进行通信的原理和方法。
射频通信是一种利用无线电频率传输数据和信息的技术,其核心是通过调制和解调的方式实现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射频通信原理的基本过程是将要传输的信息信号通过调制的方式转换为射频信号,然后通过天线将射频信号发送出去。
接收端的天线接收到信号后进行解调,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原始的信息信号。
射频通信的关键是通过调制和解调技术实现信号的转换和传输。
调制是将低频的语音、图像或数据等信息信号转换为高频的射频信号的过程。
调制技术主要包括振幅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等。
振幅调制是通过改变射频信号振幅的大小来传输信息。
频率调制是通过改变射频信号频率的大小来传输信息。
相位调制是通过改变射频信号的相位来传输信息。
解调是将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转换为原始的信息信号的过程。
解调技术与调制技术相反,可以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可使用的信息信号。
解调技术主要包括振幅解调(AM解调)、频率解调(FM解调)和相位解调(PM解调)等。
通过解调技术,接收端可以将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转换为原始的语音、图像或数据等信息。
射频通信原理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
发射端主要包括信号源、调制器、功放器和天线等。
接收端主要包括天线、放大器、解调器和接收信号处理器等。
发射端通过调制技术将信息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并通过天线发送出去,接收端通过天线接收到信号,并通过解调技术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原始的信息信号。
射频通信原理在无线通信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无线网络、遥感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射频通信原理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为人们的通信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和可能性。
nRF24L01的工作原理

nRF24L01的工作原理nRF24L01是一种低功耗2.4GHz无线收发器,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领域。
它采用射频芯片nRF24L01+,具有高度集成的特点,能够提供可靠的无线通信连接。
本文将详细介绍nRF24L01的工作原理,包括硬件结构和通信协议。
一、硬件结构nRF24L01由射频前端、基带处理器和外设接口组成。
1. 射频前端:射频前端包括射频收发器和天线开关。
射频收发器负责无线信号的调制、解调和放大,天线开关用于切换天线的收发模式。
2. 基带处理器:基带处理器负责控制射频前端的工作状态,包括发送和接收数据。
它还负责处理数据的编码、解码和差错校验。
3. 外设接口:nRF24L01提供了多种外设接口,包括SPI接口、GPIO接口和中断接口。
SPI接口用于与主控芯片进行通信,GPIO接口用于控制外部设备,中断接口用于处理外部中断信号。
二、通信协议nRF24L01采用2.4GHz的ISM频段进行无线通信,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如SPI、I2C、UART等。
其中,最常用的是SPI通信协议。
1. SPI通信协议:nRF24L01通过SPI接口与主控芯片进行通信。
SPI通信协议包括四根信号线:SCK(时钟信号)、MISO(主从数据传输)、MOSI(从主数据传输)和CSN(片选信号)。
主控芯片通过SPI接口向nRF24L01发送控制命令和数据,nRF24L01通过SPI接口将接收到的数据传输给主控芯片。
2. 数据传输:nRF24L01支持点对点和广播两种数据传输模式。
在点对点模式下,一个nRF24L01作为发送端,另一个nRF24L01作为接收端。
发送端将数据通过SPI接口发送给接收端,接收端通过SPI接口接收数据并进行处理。
在广播模式下,一个nRF24L01作为发送端,多个nRF24L01作为接收端。
发送端将数据广播给所有接收端,接收端通过SPI接口接收数据并进行处理。
三、工作原理nRF24L01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发送和接收两个过程。
无线通信中射频收发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 98•无线通信中射频收发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郭 洋 郑超捷【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射频收发系统进行研究与设计,在分析通信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射频收发系统进行优化设计。
【关键词】无线通信;射频收发系统;研究;设计在当前通信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背景下,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得到跨越式突飞猛进的发展进步,并受人瞩目。
对于通信系统而言,其功能的实现需要各种重点电子线路实现,而各种电子线路又紧紧依托于通信系统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因此必须对通信系统及其接收机、发射机进行深入研究和创新设计。
1.通信系统的组成随着通信技术以及通信系统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其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作用逐渐凸显。
首先是进行信号调制,能够将传输信号进行转换,转换成为能够进行信道传输的信号。
通过通信系统图能够看出,在通信系统的发送端进行信号解调。
在通信系统中一般传输的是在零频附近的低频信号,包括以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为代表的基带信号(baseband )。
经过调制之后的信号转变为基带信号(passband )。
最终通带信号在整个通信系统中进行传输,在接收机中接收信号,并对信号进行进一步处理,转换为原始信号,接收机的主要任务即解调。
2.无线通信中射频收发系统的工作原理2.1 射频发射机的工作原理图1 射频发射机工作原理图射频发射机的主要功能是将低频基带信号转换为高频射频,如图1所示,一般需要经过调制器和放大器、滤波器等结构实现。
低频基带信号首先经过调制器以及滤波器、混频器等进行信号处理。
首先经过数模转换器的低频基带信号需要经过调制器进行初步解调,一般通过数字调制和模拟调制两种方式实现,数字分频电路和鉴相器电路以及锁相环电路组成的本振器能够对信号进行处理,并且将处理的信号送至混频器,最后在滤波器中进行频率相乘处理。
DAC 的主要功能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滤波器的主要目的是对信号进行进一步处理,去除信号中的干扰信号并优化其中的有效信号,在滤波信号的选择中还需要根据无线射频发射机进行选择,一般包括信道选择滤波器、镜像抑制滤波器以及射频滤波器等。
无线通信中的射频收发系统设计

这一章讨论了非线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互调、干扰屏蔽和频谱再 生及调制等。还介绍了如何利用非线性分析改善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
第六章:移动系统中射频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方法
这一章针对移动系统中的射频专用集成电路设计进行了深入探讨,包括自动 增益控制、模/数转换动态范围和电源管理等关键技术。还介绍了如何优化这些 集成电路的性能,以满足移动系统的严格要求。
《无线通信中的射频收发系统设计》是一本全面介绍无线通信中射频收发系统设计的书籍,既适 合初学者入门学习,也适合专业人士深入探讨。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深入理解射频收发系统 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技术,掌握射频收发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无线通 信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精彩摘录
在无线通信领域,射频收发系统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是实现无线 通信的关键,也是决定无线通信质量与效率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 技术的快速发展,射频收发系统设计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精细。在这样的背景下, 一本名为《无线通信中的射频收发系统设计》的书籍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 指导。
本书还重点介绍了射频收发系统的性能评估。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本书详细阐述了如何评 估射频收发系统的性能,包括传输速率、功耗、稳定性等指标。
还介绍了如何通过优化设计和参数调整来提高系统性能。
本书讨论了射频收发系统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射频收发系统设计将面临 更多的挑战和机遇。本书展望了未来几年内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探讨了可能的创新方向。
《无线通信中的射频收发系统设计》这本书的目录覆盖了无线通信中射频收 发系统的各个方面,从基础知识到高级技术,从理论分析到实践应用。这本书对 于从事无线通信工作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说是一本宝贵的参考书,对于相关领 域的研究人员和学生来说也是一本极好的教材。
双极射频电极

双极射频电极双极射频电极是一种用于射频(Radio Frequency, RF)应用的电极结构,常见于各种射频设备和电路中。
以下是对双极射频电极的详细说明:一.结构:1.双极结构:双极射频电极由两个相对称的极端组成,分别连接到电路的两端,形成一个闭合回路。
2.材料:通常采用导电性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如铜、铝、金、银等,以确保电极的良好导电性和稳定性。
3.形状:电极的形状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设计,常见的形状包括圆柱形、矩形、椭圆形等。
二.功能:1.信号传输:双极射频电极用于传输射频信号,将信号从一个电路部分传输到另一个电路部分。
2.匹配网络:在一些射频电路中,双极射频电极可以用作匹配网络的一部分,帮助调节电路的阻抗以实现最佳信号传输。
3.辐射和接收:在一些天线和射频接收器中,双极射频电极可以用于接收和辐射射频信号。
三.应用领域:1.通信系统: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双极射频电极常用于天线、收发器和其他射频设备中,用于传输和接收射频信号。
2.医疗设备:在医疗诊断设备和治疗设备中,双极射频电极常用于传输射频信号用于成像、治疗或其他医疗目的。
3.射频电路:在射频电路设计中,双极射频电极常用于构建匹配网络、传输信号等功能。
四.设计考虑因素:1.阻抗匹配:设计时需要考虑电极的阻抗与周围电路的匹配,以确保最佳的信号传输效果。
2.频率特性:不同的射频电路需要不同频率范围内的工作,因此电极的设计需要考虑频率特性,以满足具体的应用需求。
3.尺寸和形状:设计时需要考虑电极的尺寸和形状,以适应具体的射频设备或电路的空间限制和外形要求。
综上所述,双极射频电极是一种常见的用于射频应用的电极结构,具有传输射频信号、匹配网络和辐射接收等功能,广泛应用于通信系统、医疗设备和射频电路等领域。
在设计和选择时需要考虑阻抗匹配、频率特性、尺寸和形状等因素。
nRF24L01的工作原理

nRF24L01的工作原理标题:nRF24L01的工作原理引言概述:nRF24L01是一款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领域的射频收发模块,具有低功耗、高速率、远距离传输等特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nRF24L01的工作原理,包括射频通信原理、数据传输过程、工作模式、硬件结构和应用场景。
一、射频通信原理1.1 无线电频谱1.2 调制与解调1.3 射频信号传输原理二、数据传输过程2.1 数据封装与解封装2.2 数据包格式2.3 错误检测与纠正三、工作模式3.1 发射模式3.2 接收模式3.3 低功耗模式四、硬件结构4.1 射频前端4.2 数字处理单元4.3 外设接口五、应用场景5.1 无线传感器网络5.2 远程控制系统5.3 数据采集与监控正文内容:一、射频通信原理1.1 无线电频谱:nRF24L01使用的频率范围为2.4GHz,属于ISM频段,该频段不需要特殊许可证即可使用。
1.2 调制与解调:nRF24L01采用GFSK调制方式,通过改变载波频率的相位和幅度来传输数字信号。
1.3 射频信号传输原理:nRF24L01通过发送和接收两个模块之间的频率同步和数据包交换来实现无线通信。
二、数据传输过程2.1 数据封装与解封装:发送端将数据按照一定格式进行封装,接收端根据相同格式进行解封装,以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
2.2 数据包格式:nRF24L01的数据包格式包括地址字段、数据字段和校验字段,其中地址字段用于标识发送和接收模块。
2.3 错误检测与纠正:nRF24L01采用CRC校验机制,通过检测和纠正传输过程中的错误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三、工作模式3.1 发射模式:nRF24L01在发射模式下将数据发送至接收端,通过频率同步和数据包交换实现无线传输。
3.2 接收模式:nRF24L01在接收模式下接收来自发送端的数据,并进行解码和处理,以获取正确的信息。
3.3 低功耗模式:nRF24L01具有多种低功耗模式,可根据需求选择相应的模式以降低功耗。
sub-1ghz射频收发器简介演示

智能农业应用
城市基础设施监控
城市中的各种基础设施(如桥梁、隧 道、水管等)可以通过Sub-1GHz收 发器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其安全运行 。
在农业领域,Sub-1GHz收发器可以 用于土壤湿度、温度等参数的采集和 传输,实现精准农业管理。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
技术特点
Sub-1GHz射频收发器以其低频 特性,在物联网领域展现出独特 的优势,特别是在需要长距离和
射频收发器简介
射频收发器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01
包括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调制和解调等关键技术。
射频收发器的分类
02
根据不同的频段和应用场景,可以分为sub-1ghz、2.4ghz、
5ghz等不同类型。
射频收发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03
包括灵敏度、动态范围、抗干扰能力等,以及这些指标对系统
性能的影响。
02
sub-1ghz射频收发器概述
安全与便利性
通过Sub-1GHz射频收发器,智能家居系统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定时任 务、语音识别等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便利的生活环境。
03
节能与环保
Sub-1GHz收发器支持低功耗模式,有效降低能源消耗,符合现代绿色
环保的生活理念。
案例二: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应用
传感器数据采集
Sub-1GHz射频收发器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用于数据采集和传输。传感器节点通过Sub1GHz收发器将采集到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力等)发送到网关设备。
应用拓展
除了现有的应用领域,Sub-1GHz射频收发器有望在智能城市、智 能交通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物联网技术的更广泛应用。
融合发展
随着5G、6G等新一代通信技术的普及,Sub-1GHz射频收发器将与 这些技术融合,共同构建更加高效、智能的物联网生态系统。
第1章无线通信中射频收发机结构及应用1

无线局域网(WLAN)是利用全球通用且无须申请许可的ISM频段 (2.4GHz频段、5.0GHz频段),在无线的环境中实现便携式移动通 信。
2020/5/12
25
1.5 典型应用的集成收发信机
1.5.2 应用于无线局域网的收发机
无线局域网(WLAN)是利用全球通用且无须申请许可的ISM频段 (2.4GHz频段、5.0GHz频段),在无线的环境中实现便携式移动通 信。
2020/5/12
18
1.3 射频电路与微波电路和低频电路的关系
IEEE和工业用微波波段的定义
频带名称 L带 C带 Ku带
Ka带(毫米波) U带(毫米波) E带(毫米波) F带(毫米波)
频率范围(GHz) 1.0~2.0 4.0~8.0
12.0~18.0 26.5~40.0 40.0~60.0 60.0~90.0 90.0~140.0
2020/5/12
7
1.1 无线收发信机射频前端功能和特性
对于发送系统硬件电路系统而言,最困难的部分就在于中放变
频和功放。中放变频的难点主要在于变频系统方案的设计,好
的系统方案设计可能产生的相关干扰较少,甚至还可能降低对
参与变频的本地振荡信号的要求。
基带信号 解调
中频变 频
低噪声放 大器
接收天线
图1-2接收机结构图
2020/5/12
20
2.高射频和微波电路
对于高射频和微波电路,其中可以有一个或几个集总元件,但至 少要有一个分布式元件。
对于分布电路,具有下述三个特点:
1.必须采用麦克斯韦方程提出的波传播概念;
2.电路要有大的电长度,物理长度与电路中信号传播的波长可比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4/14
26
目前国际上应用比较广泛的无线局域网标准比较
标 HomeRF Bluetooth 准 频 段 调制方式 FH FH 数 据 1 Mb/s 率 2.4GHz 2.4GHz 1~2Mb/s
802.11 802.11b
图1-2接收机结构图
2016/4/14
8
1.1
无线收发信机射频前端功能和特性
1.2射频电路在系统中的作用与地位 对于接收链路来说,从天线接收下来的射频信号,首先 经射频前端和其他模拟电路变换到低频的基带内,然后 经模数(A/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这些数字信号再 经后面的数字信号处理电路完成解码和其他运算后送给 相应的应用设备。
2016/4/14
25
1.5 1.5.2
典型应用的集成收发信机
应用于无线局域网的收发机
无线局域网(WLAN)是利用全球通用且无须申请许可的ISM频段 (2.4GHz频段、5.0GHz频段),在无线的环境中实现便携式移动通 信。 Intersil公司新近推出的Prism Duette是双频带 (5GHz(802.11a)和2.4GHz(802.11b、802.1lg))无线局域网解决方 案,该网络能传输高达54Mbps数据率的视频、语音和数据,并且 向下兼容现有的Wi-Fi系统PrismDuette双频带芯片组的总体结构。 它的核心由两大芯片ISL3690(高集成UHF2双频带零中频收发机)和 ISL3890(集成基带处理器/媒体访问控制器BBP/MAC)组成,实现全 IEEE802.11a/b/S无线局域网MAC协议。
1. 1 1. 2 1. 3 1 . 3 .1 1 . 3 .2 1. 4 1. 5 1 . 5 .1 1 . 5 .2 1 . 5 .3 1 . 5 .4 1. 6 1. 7 1 . 7 .1
2016/4/14
无线收发信机射频前端功能和特性 射频电路在系统中的作用与地位 射频电路与微波电路和低频电路的关系 频段划分 电路的设计考虑 集成收发系统结构 典型应用的集成收发信机 GSM收发机 应用于无线局域网的收发机 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低功耗收发机 应用于WCDMA 无线通信及射频电路技术发展趋势 射频电路基础 频带宽度表示法
V/UH 100~1000M F Hz L S C 1-2GHz 2-4GHz 4-7GHz
X
Ku
7-12GHz
12-18GHz
军事通信、资源卫星等
固定通信、移动通信、广播电视
K
Ka
2016/4/14
18-27GHz
27-40GHz 40-60GHz
固定通信、移动通信
固定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链路
12 固定通信、军事通信
2016/4/14
7
1.1
无线收发信机射频前端功能和特性
对于发送系统硬件电路系统而言,最困难的部分就在于中放变 频和功放。中放变频的难点主要在于变频系统方案的设计,好 的系统方案设计可能产生的相关干扰较少,甚至还可能降低对 参与变频的本地振荡信号的要求。
基带信号 解调 低噪声放 大器 接收天线
中频变 频
2学时 10学时 10学时 10学时 6学时 10学时 8学时
2016/4/14
2
一、课程内容简介
射频微电子学
㈡实施方法及考核 讲课、讨论、自学、习题、专题仿真与专题讨论 专题仿真: 低噪声放大器设计;锁相环频率合成器环路滤波器 的设计 专题讨论: 功率放大器线性化技术 考核:平时综合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60%
2.微波和射频的定义
当工作频率提高到接近1GHz或者更高,就会出现一些在低频 下没有的现象。一般频率范围从1GHz到300GHz的电磁波称为微波。 在此频段内的信号波长从1mm(对应于频率300GHz)到30cm(对应于 频率1GHz)。通常把从30GHz到300GHz的频率范围特称为毫米波(因 为其波长是在毫米范围)。人们则以0.3GHz到4~5GHz(S频带)为射 频频段。
Q
90˚
驱动放大器
功率放大器
低通滤波器 匹配 网络 发射机本振 890~915 MHz 频带选择 滤波器结构框图
2016/4/14
24
1.5
典型应用的集成收发信机
这种接收机采用二次变频超外差式结构,中频为71MHz,包括 滤波器在内的最差噪声系数为8.1dB,数字控制的总增益范围超过 98dB。发射机采用直接变频结构,集成了—个移相器(Phase Shifter),发射的GMSK信号的平均均方根相位误差小于2。该收发 机由2.5V电压供电,接收机仅消耗19.5mA的电流,而发射机消耗 55mA的电流。 1.5.2 应用于无线局域网的收发机 无线局域网(WLAN)是利用全球通用且无须申请许可的ISM频段 (2.4GHz频段、5.0GHz频段),在无线的环境中实现便携式移动通 信。
5
1.1 无线收发信机射频前端功能和特性 无线通信收发信机中存在两种变换。在发射端,第一 个变换是输入变换器,它把需要传递的信息变换成电 信号 — 基带信号;第二个变换是发射机将基带信号变 换成其频带适合在信道中有效传输的信号形式 — 已调 信号,这个过程称为调制。
发射天线 基带信号 调制 中频变 频 功放
射频前 端 A/D和 D/A 数字 处理
射频通信系统示意图
2016/4/14 9
1.1
无线收发信机射频前端功能和特性
射频前端指从天线到完成第一次频率变换所需要的电路,这些 电路对射频信号进行处理。然后在下变频器中经过与本地产生 的振荡信号进行混频,来将信号从射频载波变换到中频或者基 带。发送信号时,同接收信号相反,需要将中频或者基带信号 经上变频器变换到射频载波,经过功率放大器放大到一定的功 率,然后经过天线发送出去。
2016/4/14
18
1.3 射频电路与微波电路和低频电路的关系
IEEE和工业用微波波段的定义
频带名称 L带 频率范围(GHz) 1.0~2.0 频带名称 S带 频率范围(GHz) 2.0~4.0
C带
Ku带 Ka带(毫米波) U带(毫米波) E带(毫米波) F带(毫米波)
4.0~8.0
12.0~18.0 26.5~40.0 40.0~60.0 60.0~90.0 90.0~140.0
1.3 射频电路与微波电路和低频电路的关系
卫星频率,是指卫星用频设备使用的频率:卫星频率是无线电频谱中的一部分,主要 使用V/UHF、L、S、C、X、Ku、K、Ka、EHF等频段。卫星常用频段如表2所示。 表2 卫星频率常用频段
频段
频率范围
主要应用 低轨数据通信、遥测遥控、移动通 信 低轨移动迪信、导航、气象和侦察 数据中继、测控 固定通信、广播电视
2016/4/14
20
2.高射频和微波电路
对于高射频和微波电路,其中可以有一个或几个集总元件,但至 少要有一个分布式元件。
对于分布电路,具有下述三个特点: 1.必须采用麦克斯韦方程提出的波传播概念; 3.信号传播延时不再可忽略。 高射频和微波电路的设计过程如下: 1.开始时进行直流电路设计,以建立稳定的工作点;
2016/4/14
6
1.1
无线收发信机射频前端功能和特性
发送过程大致如下。 (1)调制:即将基带信号调制到通信载波上,在某些特殊 应用领域还有一个对基带信号加密的步骤或其他步骤。 (2)中放变频:在这一步不但要对调制之后的信号进行放 大,还要将信号变频到实际通信的频段(频道)。 (3)功放:主要将发射信号的功率放大到满足通信 (距离) 的要求。 (4)发射天线:将信号有效地发射出去,除了发送功率 (效率)之外,有时还有方向,以及电波传播方式的选择。
下变频器 低噪声 放大器 收发 开关
频率综合器
基带处理 和媒体访 问控制
功率放大器
上变频器
2016/4/14
射频前端方框图 10
1.3 射频电路与微波电路和低频电路的关系
3、EFT的特性
电感负载开关系统断开时,会在断开点处产生瞬态骚(EFT)脉 冲组成。对110V/220V电源线的测量表明,这种脉冲群的幅值在 100V至数千伏之间,具体大小由开关触点的机电特性(如触点打开 的速度,触点断开时的耐压等)决定,脉冲重复频率在lkHz一1MHz。 对单个脉冲而言,其上升沿在纳秒级,脉冲持续期在几十纳秒至 数毫秒之间。 标准IEC61000-4-4(1995)《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来模拟电快速脉冲群对电气和电子设备的影响,与其对应的国标 是GB/T13926.4-92《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臵的电磁兼容性-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要求》。 空调、预付费电能表、火灾报警器、加油机控制器等产品都已 2016/4/14 11 经引入了此标准。
2.电路要有大的电长度,物理长度与电路中信号传播的波长可比拟;
2.利用电磁波测量器件各端口的反射和传输系数;
3.设计匹配网络使器件与外界连接,如稳定性、增益等。
2016/4/14 21
1.4
集成收发系统结构
射频电路集成化是当今技术发展的趋势和应用要求,任何基 本单元电路(如放大器、混频器等)应当确定其性能优良和可靠。 利用开关共用—个天线可以减小集成收发机的体积,出于这种考 虑,开关在大多数的集成收发机中得到了应用。
下变频器 带通 滤波器1 低噪声 放大器 开关 功率放大器 带通 滤波器 上变频器 本振 镜像抑制 滤波器
IF
带通 滤波器2
解调器
LO LO
RF
IF
低通 滤波器
解调器
2016/4/14
超外差式收发机结构 22
1.5 1.5.1
典型应用的集成收发信机 GSM-900和GSM—1800的主要参数
2016/4/14
3
一、课程内容简介(续)
射频微电子学
㈢主要参考书 ⑴《射频通信电路》(第二版),陈邦媛著, 科学出版社,2006 ⑵《CMOS射频集成电路设计 》Thomas H.Lee 著,余志平 周润德等译 ,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