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离子的性质及检验练习题

合集下载

(完整版)配位化学练习题

(完整版)配位化学练习题

配位化学练习题一.是非题1.配合物的配位体都是带负电荷的离子,可以抵消中心离子的正电荷。

2.[Cu(NH 3)3]2+ 的积累稳定常数β3是反应[Cu(NH 3)2]2+ +NH 3⇔[Cu(NH 3)3]2+的平衡常数。

3.配位数是中心离子(或原子)接受配位体的数目。

4.配离子的电荷数等于中心离子的电荷数。

5.配合物中由于存在配位键,所以配合物都是弱电解质。

6.根据稳定常数的大小,即可比较不同配合物的稳定性,即K f 愈大,该配合物愈稳定。

7.外轨型配离子磁矩大,内轨型配合物磁矩小。

8.Fe(Ⅲ)形成配位数为6的外轨型配合物中,Fe 3+离子接受孤对电子的空轨道 是sp 3d 2。

9.中心离子的未成对电子数越多,配合物的磁矩越大。

10.配离子的配位键越稳定,其稳定常数越大。

二.选择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配合物由正负离子组成B.配合物由中心离子(或原子)与配位体以配位键结合而成C.配合物由内界与外界组成D.配合物中的配位体是含有未成键的离子 2.下面关于螯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两个以上配位原子的配体均生成螯合物B 、螯合物和具有相同配位原子的非螯合物稳定性相差不大C 、螯合物的稳定性与环的大小有关,与环的多少无关D 、起螯合作用的配体为多齿配体,称为螯合剂3.已知()lg 232Ag NH θβ+⎡⎤⎢⎥⎣⎦=7.05, ()lg 22Ag CN θβ-⎡⎤⎢⎥⎣⎦=21.7,()lg 22Ag SCN θβ-⎡⎤⎢⎥⎣⎦=7.57,()3lg 2232Ag S O θβ-⎡⎤⎢⎥⎣⎦=13.46;当配位剂的浓度相同时,AgCl 在哪种溶液中的溶解度最大A. NH3·H2OB. KCNC. Na2S2O3D. NaSCN4.为了保护环境,生产中的含氰废液的处理通常采用FeSO4法产生毒性很小的配合物是()A、Fe(SCN)-3B、Fe(OH) 36D、Fe2 [(Fe(CN) 6]C、Fe(CN)-36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某些金属难溶化合物中,加入配位剂,可使其溶解度增大B.在Fe3+溶液中加入NaF后,Fe3+的氧化性降低C.在[FeF]3-溶液中加入强酸,也不影响其稳定性6]3+溶液中加入强碱,会使其稳定性下降D.在[FeF66.对于一些难溶于水的金属化合物,加入配位剂后,使其溶解度增加,其原因是A.产生盐效应B.配位剂与阳离子生成配合物,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增加C.使其分解D.阳离子被配位生成配离子,其盐溶解度增加7.下列分子或离子能做螯合剂的是A. H2N-NH2B. CH3COO-C. HO-OHD.H2NCH2CH2NH28. 配位数是A.中心离子(或原子)接受配位体的数目B.中心离子(或原子)与配位离子所带电荷的代数和C.中心离子(或原子)接受配位原子的数目D.中心离子(或原子)与配位体所形成的配位键数目9.关于配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配体是一种可以给出孤对电子或π健电子的离子或分子B.配位数是指直接同中心离子相连的配体总数C.广义地讲,所有金属离子都可能生成配合物D.配离子既可以存在于晶体中,也可以存在于溶液中10.分子中既存在离子键,共价键还存在配位键的有()A.42SO NaB.3AlClC.[Co(NH 3)6]3+Cl 3 D.KCN 11.下列离子中,能较好地掩蔽水溶液中Fe 3+离子的是 A.F - B.Cl - C. Br - D. I - 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配合物的形成体通常是过渡金属元素B.配位键是稳定的化学键C.配位体的配位原子必须具有孤电子对D.配位键的强度可以与氢键相比较 13.下列命名正确的是A. [Co(ONO)(NH 3)5Cl]Cl 2 亚硝酸根二氯·五氨合钴(III )B. [Co(NO 2)3(NH 3)3] 三亚硝基·三氨合钴(III )C. [CoCl 2(NH 3)3]Cl 氯化二氯·三氨合钴(III )D. [CoCl 2(NH 3)4]Cl 氯化四氨·氯气合钴(III ) 14.影响中心离子(或原子)配位数的主要因素有 A.中心离子(或原子)能提供的价层空轨道数B.空间效应,即中心离子(或原子)的半径与配位体半径之比越大,配位数越大C.配位数随中心离子(或原子)电荷数增加而增大D.以上三条都是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配位原子的孤电子对越多,其配位能力就越强B.电负性大的元素充当配位原子,其配位能力就强C.能够供两个或两个以上配位原子的多齿配体只能是有机物分子D.内界中有配位键,也可能存在共价键16.已知某化合物的组成为CoCl 3·5NH 3·H 2O ,其水溶液显弱酸性,加入强碱并加热至沸,有氨放出,同时产生三氧化二钴的沉淀;加AgNO 3于另一份该化合物的溶液中,有AgCl 沉淀生成,过滤后,再加入AgNO 3而无变化,但加热至沸又产生AgCl 沉淀,其重量为第一次沉淀量的二分之一,故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CoCl 2(NH 3)5]Cl ·H 2OB.[Co(NH 3)5H 2O]Cl 3C.[CoCl(NH 3)5]Cl 2·H 2OD.[CoCl 2(NH 3)4]Cl ·NH 3·H 2O17.Fe 3+离子能与下列哪种配位体形成具有五元环的螯合离子A. CO 32-B.CH 3COCH 2COCH 3C.-OOCCH 2CH 2COO -D.-OOCCH 2COO - 18.Fe 3+离子能与下列哪种配位体形成具有五元环的螯合离子A. CO 32-B.CH 3COCH 2COCH 3C.-OOCCH 2CH 2COO -D.-OOCCH 2COO - 19.下列各配合物具有平面正方形或八面体的几何构型,其中CO 32-离子作为螯合剂的是( )A.[Co(NH 3)5CO 3]+B.[Co(NH 3)3CO 3]+C.[Pt(en)CO 3]D.[Pt(en)( NH 3)CO 3]20.下列配离子能在强酸性介质中稳定存在的是A.()-3232O S Ag B.()+243NH Ni C.()-3342O C Fe ; D.-24HgCl 。

中考化学离子专题练习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离子专题练习题及答案

1.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 ) A.原子不能得失电子B.原子中没有带电微粒C.原子中的中子数与质子数相等D.原子中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总数答案:D2.元素的性质,与原子________________有关,特别是与原子________________关系非常密切.构成物质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电子排序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分子原子离子3.A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是: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6个电子,第三层上没有电子,则A元素属于( )A.金属元素B.非金属元素C.稀有气体元素D.无法确定答案:B4.某原子获得2个电子后,发生改变的是( )A.核电荷数B.电子层数C.最外层电子数D.相对原子质量明显增加答案:C5.下列微粒中,既无电子,也无中子的是( )A.H B.He C.H+ D.Li+答案:C基础巩固6.原子中占有运动空间最大的粒子是( ) A.电子B.中子C.质子D.原子核答案:A7.某离子结构示意图为,若要表示阳离子,可表示的种数( )A.1种B.2种C.3种D.4种答案:C8.下面的微粒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原子的有______________,属于离子的有______________,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答案:①③②④⑤②③9.质子数、电子数都相同的两种微粒,它们可能是( )A.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B.两种不同物质的分子C.两种不同元素的阳离子D.两种不同元素的阴离子答案:BD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稀有气体元素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B.所有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都为8个C.金属、非金属失得电子后趋向稳定结构D.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化合物答案:B11.某元素R,其原子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为x,原子核内中子数为y,则离子R2+的核外电子总数为( )A.x-y-2 B.x-y+2 C.x-y D.y-2答案:A能力提高12.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微粒,在原子内部的分布情况为( )A.三种粒子均匀地分布于原子内B.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电子绕核高速旋转C.质子和电子构成原子核,中子绕核高速旋转D.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电子在原子核外一定空间内做高速运动答案:D 核外电子在原子核外一个很大空间高速运动,不要简单理解“运动”的含义,其规律不同于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13.有下面两句话:“若两种微粒属于同一种元素,则它们所含质子数一定相同”;“若两种微粒质子数相同,则它们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对这两句话可做出的判断是( )A.前者正确,后者错误B.前者错误,后者正确C.两者均正确D.两者均错误答案:A 同种元素则质子数一定相同,反之则不一定,如HF、H2O 等微粒,其质子数均为10,但与质子数为10的氖不是同种元素.14.下列表示符号书写不正确的是( ) A.镁—Mg B.镁离子—Mg+2 C.硫离子—S-2 D.硅—Si 答案:B15.一种元素的离子变成原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定失去电子B.一定得到电子C.得失电子都有可能D.既不失也不得电子答案:C16.A元素的核电荷数为z,Am-和Bn-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列,则B元素核电荷数用z,m,n来表示应为( )A.z+n-m B.z-m-n C.z+m-n D.z+m+n 答案:A 离子是因原子得失电子形成,但原子得失电子后其核内质子数是不变的.两种粒子核外电子排列相同,说明其电子数相等,即z+m=B的质子数+n,所以B的质子数=z+m-n.17.某微粒A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该微粒不显电性,并且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其本身不变,发生化学变化时变成B、C两种微粒,而化学变化不能使B、C微粒再分,则A微粒叫_______________,B、C微粒叫_______________.答案:分子,原子18.(贵州竞赛题)Fe,Fe2+,Fe3+三种微粒,它们都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__数;不同的____________数.因而在化学反应中三种微粒具有不同的____________和不同的____________.答案:核电荷核外电子物理性质化学性质19.某微粒A核外有10个电子,核内有13个质子,此微粒的化学符号为____________;某微粒B的结构示意图是,A、B两微粒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__,属于同种____________.答案:Al3+ 质子数元素20.下图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简图:(1)A—E共表示______________种元素.(2)表示阳离子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3)在化学反应中易获得电子的是______________.答案:(1)3 (2)E (3)C21.某微粒子结构示意图为,按下列要求回答问题:(1)若该粒子为中性,则X=__________________.(2)若该粒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则X=______________,若带2个单位负电荷,则,X=______________.答案:(1)10 (2)11 8中考链接22.1996年科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了和H3分子.请回答:(1)1个中含有_____________个质子,_____________个电子.(2)H3属于_____________(填“单质”、“化合物”).(3)构成H3分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答案:(1)3 2(2)单质,(3)23.表4-4是几种原子的构成:表4—4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近似相对原子质量氢 1 0 1 1碳 6 6 6 12氧 8 8 8 16纳 11 12 11 23除了可总结出“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外,还能总结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原子里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不同原子的质子数不同(合理即可)知识积累24.按核电荷数的增加,依一定规律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排列成图4-1形状.据图填空:(1)在化学反应中,第一纵行的元素比较容易_____________电子;第六纵行、第七纵行的元素比较容易_____________电子,大部分元素(除H外)都通常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可见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_____________数.图4—1(2)从原子结构方面看:同一横行的元素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___数;同一纵行的元素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___数.(3)在图中,和Ne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两种阴离子分别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3种阳离子的离子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失得最外层电子(2)电子层最外层电子(3)F- O2- Na+ Mg2+ Al3+。

【化学】高中化学离子反应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及解析(1)

【化学】高中化学离子反应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及解析(1)

【化学】高中化学离子反应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及解析(1)一、高中化学离子反应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及评价合理的是( )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Mg(HCO3)2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镁沉淀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HCO3−+4OH−═Mg(OH)2↓+2CO32−+2H2O,故A错误;B.1mol/L的NaAlO2溶液和2.5mol/L的HCl溶液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设溶液体积为1L,偏铝酸钠和HCl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2.5mol,1mol偏铝酸钠消耗1molHCl生成1mol 氢氧化铝,剩余的1.5molHCl能够溶解0.5mol氢氧化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O2−+5H+═Al3++Al(OH)3↓+H2O,故B正确;C.Fe3O4与过量的稀HNO3反应,生成的亚铁离子被稀硝酸氧化成了铁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Fe3O4+NO3−+28H+═9Fe3++14H2O+NO↑,故C错误;D.NaClO溶液与FeCl2溶液混合,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正确的离子反应为:2Fe2++5ClO−+5H2O═2Fe(OH)3↓+Cl−+4HClO,故D错误;答案选B 。

2.某100mL 溶液可能含有 Na +、NH 4+、Fe 3+、CO 32-、SO 42-、Cl -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加试剂均过量,气体全部逸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原溶液中不存在 Na +,则 c (Cl -)<0.1mol•L ﹣1B .原溶液可能存在 Cl - 和 Na +C .原溶液中 c (CO 32-)是 0.01mol•L ﹣1D .原溶液一定存在 CO 32-和SO 42-,一定不存在 Fe 3+ 【答案】D 【解析】 【分析】加入BaCl 2溶液之后,有沉淀生成,且加入过量盐酸之后,沉淀质量减少,则说明一定有CO 32-、SO 42-这两种离子,一定没有Fe 3+(Fe 3+和CO 32-会发生双水解反应,不能共存),且沉淀2为BaSO 4,n(BaSO 4)=-1m 2.33g ==0.01mol M 233g mol g ,m(BaCO 3)=4.30g-2.33g=1.97g ,则n(BaCO 3)= -1m 1.97g ==0.01mol M 197g molg 。

(完整版)分析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分析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某弱碱MOH的Kb=1.0×10-5,其0.10mol·l-1溶液的pH值为( D )A.3.00 B.5.00 C.9.00 D.11.002.下列滴定中只出现一个滴定突跃的是( C )A.HCl滴定Na2CO3B.HCl滴定NaOH+Na3PO4C.NaOH滴定H2C2O4D.NaOH滴定H3PO43.用双指示剂法测某碱样时,若V1>V2,则组成为( A )A.NaOH+Na2CO3B.NaOH C.Na2CO3D.Na2CO3+NaHCO34.在Ca2+、Mg2+、Fe3+、Al3+混合溶液中,用EDTA测定Fe3+、Al3+含量时,为了消除Ca2+、Mg2+的干扰,最简便的方法是( B )A.沉淀分离法 B.控制酸度法 C.配位掩蔽法 D.溶剂萃取法5.有些指示剂可导致EDTA与MIn之间的置换反应缓慢终点拖长,这属于指示剂的( B )A.封闭现象 B.僵化现象 C.氧化变质现象 D.其它现象6.下列属于自身指示剂的是( C )A.邻二氮菲 B.淀粉指示剂 C.KMnO4D.二苯胺磺酸钠7.高锰酸根与亚铁反应的平衡常数是( C )[已知Eφ(MnO4/Mn2+)=1.51V,Eφ(Fe3+/Fe2+)=0.77V]A.320.0 B.3.4×1012 C.5.2×1062 D.4.2×10538.下列四种离子中,不适于用莫尔法,以AgNO3溶液直接滴定的是( D )A.Br- B.Cl- C.CN- D.I-9.以K2CrO4为指示剂测定Cl-时应控制的酸度为( B )A.PH为11—13 B.PH为6.5—10.0 C.PH为4—6 D.PH为1—310.用BaSO4沉淀法测S2-时,有Na2SO4共沉淀,测定结果( A )A.偏低 B.偏高 C.无影响 D.无法确定11.测定铁矿石铁含量时,若沉淀剂为Fe(OH)3,称量形为Fe2O3,以Fe3O4表示分析结果,其换算因数是( C )A .3423Fe O Fe O M M B .343()Fe O Fe OH M M C .342323Fe O Fe O M M D .343()3Fe O Fe OH M M12.示差分光光度法所测吸光度相当于普通光度法中的 ( D )A .AxB .AsC .As -AxD .Ax -As13.在分光光度分析中,用1cm 的比色皿测得某一浓度溶液的透光率为T ,若浓度增加一倍,透光率为( A )A .T 2B .T/2C .2T D14.某弱碱HA 的Ka=1.0×10-5,其0.10mol ·l -1溶液的pH 值为 ( A )A .3.00B .5.00C .9.00D .11.0015.酸碱滴定法选择指示剂时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 ( C )A .指示剂的颜色变化B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C .指示剂相对分子量的大小D .滴定突跃范围16.用双指示剂法测某碱样时,若V 1<V 2,则组成为 ( D )A .NaOH+Na 2CO 3B .Na 2CO 3C .NaOHD .Na 2CO 3+NaHCO 317.在pH 为4.42的水溶液中,EDTA 存在的主要型体是 ( C )A .H 4YB .H 3Y -C .H 2Y 2-D .Y 4-18.有些指示剂可导致EDTA 与MIn 之间的置换反应缓慢终点拖长,这属于指示剂的 ( A )A .僵化现象B .封闭现象C .氧化变质现象D .其它现象19.用Ce 4+滴定Fe 2+,当滴定至50%时,溶液的电位是 ( D )(已知E φ1(Ce 4+/Ce 3+)=1.44V ,E φ1Fe 3+/Fe 2+=0.68V)A .1.44VB .1.26VC .1.06VD .0.68V20.可用于滴定I 2的标准溶液是 ( C )A .H 2SO 4B .KbrO 3C .Na 2S 2O 3D .K 2Cr 2O 721.以K 2CrO 4为指示剂测定Cl -时,应控制的酸度为( C )A.pH为1—3 B.pH为4—6C.pH为6.5—10.0 D.pH为11—1322.为了获得纯净而且易过滤的晶形沉淀,要求( C )A.沉淀的聚集速率大于定向速率 B.溶液的过饱和度要大C.沉淀的相对过饱和度要小 D.溶液的溶解度要小23.用重量法测定Ca2+时,应选用的沉淀剂是( C )A.H2SO4B.Na2CO3C.(NH4)2C2O4D.Na3PO424.在吸收光谱曲线上,随着物质浓度的增大,吸光度A增大,而最大吸收波长将( B)A.为零 B.不变 C.减小 D.增大25.有色配位化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 与下列()因素有关。

微专题13 亚铁离子、三价铁离子的性质及检验-高考化学考点微专题

微专题13  亚铁离子、三价铁离子的性质及检验-高考化学考点微专题

微专题13 Fe2+、Fe3+的性质及检验【知识点梳理】1.亚铁盐含有Fe2+的溶液呈浅绿色,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1)Fe2+的还原性:Fe2+的酸性溶液与H2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2++H2O2+2H+===2Fe3++2H2O。

(2)Fe2+的弱氧化性:Fe2+Fe2.铁盐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Fe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写出下列转化的离子方程式:(1)Fe3+Fe2+:2Fe3++SO2-3+H2O===2Fe2++SO2-4+2H+(2)Fe3+Fe2+:2Fe3++2I-===2Fe2++I23.Fe2+、Fe3+的检验方法(1)用KSCN溶液和氯水(2)用NaOH溶液检验Fe3+也可用苯酚溶液,在FeCl3溶液中滴加苯酚溶液,溶液变紫色。

(3)含Fe 2+、Fe 3+的混合溶液中Fe 3+、Fe 2+的检验 混合溶液―――――――→滴加KSCN 溶液溶液变血红色,说明含有Fe 3+混合溶液―――――→滴加酸性KMnO 4KMnO 4溶液紫红色褪去,说明含有Fe 2+。

(4)Fe 2+的特征检验方法 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 2+,有关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Fe 2++2[Fe(CN)6]3-===Fe 3[Fe(CN)6]2↓。

(5)盐溶液的配制与保存(6)物质的制备4.混合溶液中Fe 3+、Fe 2+除去的实验 (1)除去Mg 2+中混有的Fe 3+的方法向混合溶液中加入MgO 、MgCO 3、Mg(OH)2中之一,与Fe 3+水解产生的H +反应,促进Fe 3+的水解,将Fe 3+转化为Fe(OH)3沉淀除去。

(2)除去Cu 2+中混有的Fe 3+的方法向混合溶液中加入CuO 、CuCO 3、Cu(OH)2、Cu 2(OH)2CO 3中之一,与Fe 3+水解产生的H +反应,促进Fe 3+的水解,将Fe 3+转化为Fe(OH)3沉淀而除去。

(3)除去Mg 2+中混有的Fe 2+的方法先加入氧化剂(如H 2O 2)将溶液中的Fe 2+氧化成Fe 3+,然后再按(1)的方法除去溶液中的Fe 3+。

(完整版)分析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分析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某弱碱MOH的Kb=1.0×10-5,其0.10mol·l-1溶液的pH值为( D )A.3.00 B.5.00 C.9.00 D.11.002.下列滴定中只出现一个滴定突跃的是( C )A.HCl滴定Na2CO3 B.HCl滴定NaOH+Na3PO4C.NaOH滴定H2C2O4 D.NaOH滴定H3PO43.用双指示剂法测某碱样时,若V1>V2,则组成为( A )A.NaOH+Na2CO3 B.NaOH C.Na2CO3D.Na2CO3+NaHCO34.在Ca2+、Mg2+、Fe3+、Al3+混合溶液中,用EDTA测定Fe3+、Al3+含量时,为了消除Ca2+、Mg2+的干扰,最简便的方法是(B )A.沉淀分离法 B.控制酸度法 C.配位掩蔽法 D.溶剂萃取法5.有些指示剂可导致EDTA与MIn之间的置换反应缓慢终点拖长,这属于指示剂的(B )A.封闭现象 B.僵化现象 C.氧化变质现象 D.其它现象6.下列属于自身指示剂的是( C )A.邻二氮菲 B.淀粉指示剂 C.KMnO4 D.二苯胺磺酸钠7.高锰酸根与亚铁反应的平衡常数是( C )[已知Eφ(MnO/Mn2+)=1.51V,Eφ(Fe3+/Fe2+)=0.77V]4A .320.0B .3.4×1012C .5.2×1062D .4.2×10538.下列四种离子中,不适于用莫尔法,以AgNO 3溶液直接滴定的是 ( D )A .Br -B .Cl -C .CN -D .I -9.以K 2CrO 4为指示剂测定Cl -时应控制的酸度为 ( B)A .PH 为11—13 B .PH 为6.5—10.0 C .PH 为4—6 D .PH 为1—310.用BaSO 4沉淀法测S 2-时,有Na 2SO 4共沉淀,测定结果 ( A)A .偏低 B .偏高 C .无影响 D .无法确定11.测定铁矿石铁含量时,若沉淀剂为Fe(OH)3,称量形为Fe 2O 3,以Fe 3O 4表示分析结果,其换算因数是 (C )A . B .C .D .3423Fe O Fe O M M 343()Fe O Fe OH M M 342323Fe O Fe O M M 343()3Fe O Fe OH M M 12.示差分光光度法所测吸光度相当于普通光度法中的 ( D)A .Ax B .As C .As -Ax D .Ax -As 13.在分光光度分析中,用1cm 的比色皿测得某一浓度溶液的透光率为T ,若浓度增加一倍,透光率为 ( A) A .T 2 B .T/2 C .2T D 14.某弱碱HA 的Ka=1.0×10-5,其0.10mol·l -1溶液的pH 值为 (A )A .3.00B .5.00C .9.00D .11.0015.酸碱滴定法选择指示剂时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 ( C )A .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B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C .指示剂相对分子量的大小 D .滴定突跃范围16.用双指示剂法测某碱样时,若V 1<V 2,则组成为 ( D)A.NaOH+Na2CO3 B.Na2CO3 C.NaOHD.Na2CO3+NaHCO317.在pH为4.42的水溶液中,EDTA存在的主要型体是( C )A.H4Y B.H3Y- C.H2Y2- D.Y4-18.有些指示剂可导致EDTA与MIn之间的置换反应缓慢终点拖长,这属于指示剂的( A )A.僵化现象 B.封闭现象 C.氧化变质现象 D.其它现象19.用Ce4+滴定Fe2+,当滴定至50%时,溶液的电位是( D)(已知Eφ1(Ce4+/Ce3+)=1.44V,Eφ1Fe3+/Fe2+=0.68V)A.1.44V B.1.26V C.1.06V D.0.68V20.可用于滴定I2的标准溶液是( C )A.H2SO4 B.KbrO3 C.Na2S2O3 D.K2Cr2O7 21.以K2CrO4为指示剂测定Cl-时,应控制的酸度为(C)A.pH为1—3 B.pH为4—6C.pH为6.5—10.0 D.pH为11—1322.为了获得纯净而且易过滤的晶形沉淀,要求( C )A.沉淀的聚集速率大于定向速率 B.溶液的过饱和度要大C.沉淀的相对过饱和度要小 D.溶液的溶解度要小23.用重量法测定Ca2+时,应选用的沉淀剂是( C )A.H2SO4 B.Na2CO3 C.(NH4)2C2O4 D.Na3PO4 24.在吸收光谱曲线上,随着物质浓度的增大,吸光度A增大,而最大吸收波长将(B)A.为零 B.不变 C.减小 D.增大25.有色配位化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与下列()因素有关。

(完整版)初中化学离子共存专项练习题(2)

(完整版)初中化学离子共存专项练习题(2)

初中化学离子共存专项练习题& (2012?眉山)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不发生化学反应而能共存的是() A . MgCl 2 AgN0 3 KN0 3 HC l B .H 2S04BaCl 2Na 2S04 NaO H C .Na 2S04 KN0 3 Na 2C03 NaCl D .NH 4HC03NaOHNaCIHCI9. ( 2012?连云港)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 HCl 、Ca (OH ) 2、NaNO 3 B . NaCl 、K 2CO 3、H 2SO 4 C .HCl 、BaCl 2、CuSO 4D .KNO 3、NaOH 、Na 2CO 310 . (2012?广安)下列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为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 . KOH 、NaNO 3、Na 2CO 3B . FeCI 3、CaCI 2、Mg (NO 3) 2C . KNO 3、K 2SO 4、BaCl 2D . Na 2SO 4、KCl 、NaCl11 . (2012?佛山)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A . CaCb 、Na 2CO 3、KNO 3B . NaNO 3、FeCl 3、HClC .NaCl 、Ba ( NO 3) 2、NaOHD .( NH 4) 2SO 4、NaOH 、Na 2CO 312 . (2012?防城港)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够共存, 而且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显蓝色 的是()一 •选择题(共30小题)1. ( 2012?宜昌)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H +、K +、 Na +、 C .24Ag 、HO © ■、Cl2. (2012?盐城)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 H +、OH 「、Na +B . Ca 2+、OH 「、CO 32「C .3. ( 2012?潍坊)下列离子能在 pH 为13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 K +、SO 42「B . Cu 2+、NO 3「C . Cl) Na +、K +、Cl)D . H +、NO 3CO :2+2 -D . Ca 、CO 3(2012?遂宁)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Na 2CO 3、CaCI 2、NaOHC .Ba (NO 3) 2、NaCl 、Na 2SO 4D .(2012?苏州)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一组离子是(A . Cu 2+、SO 42「、H +B .C 「、NH 4+、OH — C .NaCl 、KN0 3、 K 2SO 4、KCl 、 )Ba 2+、SO 42、NO 3(2012?上海)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最终只存在无色液体的是 ) A . BaCl 2溶液、NaOH 溶液C .Fe 2 ( SO 4)3溶液、NaNO 3 溶液(2012?南京)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 A . Ba 2+, Cu 2+, OH 「 B . Na +, C 「,SO 42CuSO 4NaN03+ +D . Na 、 K 、B . Na 2CO 3 溶液、 D .Cu 片、Na 2SO 4 溶液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H + , CO 32「C . Na +, KOH 溶液 )D . Fe 3+, Cl,NC、OH、SONaNO3、Na2SO4、NH3?H2O KOH、CuSO4、H2SO4C . KCl 、 Ba ( NO 3) 2、 HClD .NH 4NO 3、 KOH 、 K 2SO 4 13. (2012?鄂州)对某无色溶液所含溶质的记录,合理的是()A . NaOH 、 Na 2CO 3、 NaClB .KNO 3、 NaCl 、 FeCl 2C . HCl 、 NaOH 、 NaClD . Na 2CO 3、 Ca ( OH ) 2、 NaCl 14. (2012?德阳)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 NaCl BaCl 2 Na 2CO 3B . KNO 3 HCl CaCl 2C .H 2SO 4 FeCl 3 NaNO 3D . NaOH HNO 3 NH 4NO 315.(2012?巴中)下列离子组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N03「H + Na + OH 「B .K + SO 42Na + NO 3C . C 「 K + SO 42「 Ba 2+D . Ca 2+ClCO 32K+16. (2012?安顺) 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到足量水中, 最终能得到无色、 透明溶液的是()C . HNO 3、 NaCl 、K 2SO 4D . 17.( 2011?肇庆)下列溶液无色,在 pH=1 时能大量共存的是(18.(2011?湛江)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 .NaNO 3、 NaCl 、H 2SO 4C . BaCl 2、NaNO 3、 CuSO 419.(2011?盐城)能在水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 • NH 4+、Na+、C 「、SO 42「C •K +、Ba 2+、0H 「、SO 42「20.(2011?沈阳)在推断实验室无色废液的成分时,四位同学得出了四种结论,其中可能 合理的是( )A . NaCl 、 CuSO 4、 NaNO 3 C .HCl 、 NaOH 、 CaCl 221 .(201 1 ?綦江县)下列化学反应不能够发生的是( A . 硝酸银溶液与稀盐酸 C .金属银与硫酸铜溶液22(2011?南京)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 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 . Fe 2+、 OH - 2- 、 SO 42H +、 Na +、 HCO 3- C . NH 4+、 H +、 NO 3-D . K+、 H +、 MnO 423(2011?荆门) 下列各组物质, 能在 pH=1.5 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 的是)A . C .NaCl 、 BaCl 2、 Na 2SO 4 CuSO 4、 NaCl 、 NaNO 3B . D .Na 2CO 3、 NaCl 、 Na 2SO 4 Na 2SO 4、 HCl 、 KCl24.( 2011?金昌)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水中, 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 CaCl 2 HCl NaNO 3B . FeCl 3 NaCl KNO 3C . K 2CO 3 Ba (NO 3) 2 NaOHD . KOHHCl( NH 4)2SO 425. (2011?河南)能在pH 为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 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A . BaCl 2、 NaOH 、H 2SO 4B . KNO 3、NaOH 、CuSO 4 FeCl 3、Na 2SO 4、KClA . CuSO 4 NaCl KNO 3B .NaOH NaCl NaNO 3C .Na 2SO 4 NH 4Cl ZnCl 2D . K 2SO 4 AgNO 3 NaClB . CaCO 3、 NaOH 、 Na 2SO 4 D . AgNO 3、 Na 2SO 4、 NaCl ) B • H +、Na +、N03「、CO 32「 D •K +、Ag +、N03「、C1「B . NaCl 、 K 2SO 4、 NaOH D .K 2CO 3、 KNO 3、 BaCl 2 )B .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 D . 金属镁与稀盐酸质是()30. (2012?济宁)甲乙丙丁四小组同学分别对实验废液中成分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见下表;检测小组 检测结果 甲组 KCI 、KNO 3、KOH 、HCI 乙组 KCI 、KNO 3、K 2CO 3、HCI 丙组 KCI 、KNO 3、K 2SO 3、KOH 丁组KCI 、KNO 3、K 2CO 3、KOH 其中,检测结果合理的是( )A .甲组、乙组B .丙组、丁组C .甲组、丙组D .乙组、丁组31 .下列各组可以大量的是( A . Na +、Ba 2+、SO 42-、Cl -C . K +、H +、CO 32-、Cl - )B . D .H +、Ag +、Cl -、NO 3- Cu 2+、Fe 3+、Cl -、NO 3-32 .下列各组能大量的是(A . H +、OH -、SO 42-)B . K +、Mg 2+、Cl -C . Ca 2+、CO 32-、OH -D . Ba 2+、CO 32-、SO 42-33 .下列各组能的是()A . Ba 2+、K +、NO 3-、CO 32-、H +B . K +、Cl -、Mg 2+、NO 3-、H +C . Fe 3+、SO 42-、OH -、Na +、Cu 2+D . Ag +、Ba 2+、Cl -、NO 3-、K + 34 .下列各组能的是()A . Ba 2+、K +、NO 3-、CO 3-、H +B . Fe 3+、SO 42-、OH -、Na +、Cu 2+FeCl 3、CuS04、NaCIC .CaCl 2、Na 2CO 3、AgNO 3D .26 . (2011?广安)下列各组物质能在 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 K 2SO 4、Ba ( OH )2、KCI BaC 12、Na 2SO 4、NaOH K 2SO 4、NaNO 3、NH 4CI) Cu (N03) 2、NaCI 、KN0 3 C . Na 2CO 3、KNO 3、NH 4CI 27 . (2011?保山)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 NO 3「、H +、Na +、OH 「 C . C 「、CO s 2: K +、Ca 2+ D . MgS0 4、NaN03、KCI K +、Cl 「、Na +、CO 32「 NH 4+、NO 3「、OH 「、Na + 28 .(2010?肇庆)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NaNO 3、HCI 、Na 2SO 4 B . NaCI 、Na 2SO 4、Na 2CO 3 NaN03、NaCI 、CuS04 Na0H 、BaCl 2、Na 2S04 29.((2010?宜宾) ) A .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到水中, 能共存且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Na 2CO 3、KCI 、Na 2SO 4 HCI 、KOH 、Na 2CO 3CuS04、HCI 、KCI AgNO 3、BaCl 2、HNO 3+、H+、NO3-、Mg2+、Cl-C.KD.Ag+、Ba2+、K+、NO 3-、Cl-。

(补充专题四资料)物质或离子的检验、鉴别、性质实验设计

(补充专题四资料)物质或离子的检验、鉴别、性质实验设计

专题四化学实验基础命题点四:物质的检验与鉴别、性质探究实验设计考情考法透析——考什么,怎么考,明方向【真题展示】《导与练》P43页—45页:第6、9、12题1.(2019·江苏高考)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 向X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B 向浓度均为0.05mol·L-1的NaI、NaCl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K sp(AgI)>K sp(AgCl)C 向3mL KI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再滴加1mL淀粉溶液,溶液显蓝色Br2的氧化性比I2的强D 用pH试纸测得:CH3COONa溶液的pH约为9,NaNO2溶液的pH约为8HNO2电离出H+的能力比CH3COOH的强2.(2015·天津理综,2)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B.气体通过无水CuSO4,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无K+D.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CO23.(2018·天津,4)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实验现象结论A.某溶液中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原溶液中有Fe2+,无Fe3+B.向C6H5ONa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酸性:H2CO3>C6H5OHC.向含有ZnS和Na2S的悬浊液中滴加CuSO4溶液生成黑色沉淀K sp(CuS)<K sp(ZnS)D.①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②再加足量盐酸①产生白色沉淀②仍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SO2-4知能体系构建——考什么,讲什么,备知能【参见《导》P48—49页知识能点2(6),课件,本学案】知识能点4物质或离子的检验一、物质检验一般程序:二、常见离子和物质的检验1、阴离子的检验阴离子检验方法及检验试剂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CO2-3BaCl2溶液、稀盐酸(或硫酸、硝酸)、澄清石灰水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过滤、洗涤,向沉淀中加入稀盐酸后,有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Ba2++CO2-3===BaCO3↓BaCO3+2H+===Ba2++H2O+CO2↑SO2-4先用稀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试剂生成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盐酸Ba2++SO2-4===BaSO4↓SO2-3BaCl2溶液、稀盐酸、品红试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过滤、洗涤,向沉淀中加入稀盐酸后放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能使品红试液褪色的气体Ba2++SO2-3===BaSO3↓BaSO3+2H+===Ba2++H2O+SO2↑Cl-先用稀硝酸酸化,再加_AgNO3___试剂生成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Ag++Cl-===AgCl↓Br-①先用稀硝酸酸化,再加AgNO3试剂②新制的氯水、四氯化碳①生成浅黄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②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加CCl4振荡后,CCl4层显橙红色①Ag++Br-===AgBr↓②2Br-+Cl2===Br2+2Cl-I-①先用稀硝酸酸化,再加AgNO3试剂②新制的氯水、四氯化碳③新制的氯水、淀粉溶液①生成黄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②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加CCl4振荡后,CCl4层显紫红色③溶液显蓝色①Ag++I-===AgI↓②2I-+Cl2===I2+2Cl-③2I-+Cl2===I2+2Cl-阳离子检验试剂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K+焰色反应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_)Na+焰色反应黄色NH+4NaOH浓溶液、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加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使_红_色石蕊试纸变_蓝_色的气体NH4++OH-===NH3↑+H2OFe2+①NaOH溶液②新制的氯水、KSCN溶液③铁氰化钾K3[Fe(CN)6]④酸性KMnO4溶液(检验FeCl2溶液中含Fe2+则不可)①生成_白__色沉淀,迅速变为_灰绿_色,最后变成__红褐__色②先滴加KSCN溶液,溶液无明显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子的性质及检验:1、在某盐的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后,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则该盐溶液中()A、一定存在Ag+B、一定存在SO42-C、一定存在Ag+或SO42-D、可能存在Ag+或SO42-或Ag+和SO42-2、在某盐的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HNO3,则沉淀全部溶解,并放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存在Ag+B、一定存在SO42-C、一定存在CO32-D、一定存在H2SO43、将BaCl2溶液加入某无色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HNO3,则沉淀不溶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存在Ag+B、一定存在SO42-C、一定不存在CO32-D、以上说法都不对4、能跟BaCl2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HNO3白色沉淀是()A、硝酸银溶液B、碳酸钠溶液C、硫酸铜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5、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A、某固体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CO32-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后,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C、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后,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g+D、要证明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先加硝酸除去OH-,再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有氯离子。

6、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下列合理的是()A、先加BaCl2溶液,再加稀硝酸B、先加稀盐酸,再加硝酸钡溶液C、加入BaCl2和稀盐酸的混合物D、加入硝酸钡溶液7、要证明硫酸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正确加进试剂的顺序是()A、HNO3、Ag NO3、BaCl2B、过量BaCl2溶液、Ag NO3、HNO3C、Ag NO3、HNO3、BaCl2D、过量Ba(NO3)2溶液、Ag NO3、HNO38、某溶液中含有H+、Na+、SO42-、Cl-,要证明两种阴离子的存在,选用试剂的最佳方案是:先向溶液中加适量溶液,至沉淀完全后再取上层清液滴加溶液,又出现白色沉淀,则可得出结论。

9、某溶液中含有SO42-、CO32-、OH- 、Cl-,若只允许取一次该溶液而把四种离子分别检验出来,则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1)先加入,检验;(2)然后加入,检验;(3)再加入,检验;(4)最后加入,检验;10、现有下列离子:SO42-、CO32-、OH- 、Cl-、NO3-、K+、Ba2+、Mg2+、Cu2+、Na+,按其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原则,将它们分成两组,要求每组中至少有两种阳离子和两种阴离子:第一组:;第二组:。

11、在分开盛有的A、B两种溶液中,共含有CO32-、Cl-、NO3-、Ba2+、H+、Ag+、Na+等七种离子,已知A溶液中含有三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则B溶液中所含的离子是。

12、甲、乙两种溶液中,共含有CO32-、OH- 、Cl-、NO3-、K+、Ba2+、H+、Ag+八种离子,每种溶液中各含有四种不同的离子,已知向甲的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显蓝色,推断:甲种溶液;乙种溶液。

离子共存1.(2001年上海,12)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 H3O+、NO-3、Fe2+、Na+B. Ag+、NO-3、Cl-、K+C. K+、Ba2+、OH-、SO-24D. Cu2+、NH+4、Br-、OH-2.(2002上海)在pH=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H4+、Mg2+、SO42-、Cl-B.Ba2+、K+、OH-、NO3-C.Al3+、Cu2+、SO42-、Cl-D.Na+、Ca2+、Cl-、AlO2 3.(2005天津)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酸性溶液Na+、K+、MnO4-、Br-B.酸性溶液Fe3+、NH4+、SCN -、NO3-C.碱性溶液Na+、K+、AlO2-、SO42-D.碱性溶液Ba2+、Na+、CO32-、Cl-4.(2005江苏)某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离子组是A.K+、Na+、HCO3-、NO3-B.Na+、SO42-、Cl-、ClO-C.H+、Mg2+、SO42-、NO3-D.Ag+、K+、NO3-、Na+ 5.(2005广东)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B.在强碱溶液中:Na+、K+、AlO2-、CO32-C.在c(H+)=10-13mol·L-1的溶液中:NH4+、Al3+、SO42-、NO3-D.在pH=1的溶液中:K+、Fe2+、Cl-、NO3-6.(2005全国)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K+ Na+ SO42—S2O32—B.NH4+ Mg2+ SO42—Cl —C.Na+ K+ HCO3—Cl—D.K+ Na+ AlO2—NO3—7.(2006上海)已知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SO42-、NO3-,则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A.A13+、CH3COO-、C1-B.Na+、NH4+、C1-C.Mg2+、C1-、Fe2+ D.Mg2+、Ba2+、Br-8.(2006四川)室温下,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H4+、Cu2+、Cl-、NO3-B.K+、Na+、SO32-、S2-C.K+、Na+、AlO2-、SO42-D.Ba2+、Fe2+、NO3-、Br-9.(2006江苏)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含有大量Al3+的溶液:Na+、NH4+、SO42-、Cl-B.c(H+)=1×10—13mol·L—1的溶液:Na+、Ca2+、SO42-、CO32-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Na+、Mg2+、NO3-、SCN-D.含有大量NO3-的溶液:H+、Fe2+、SO42-、Cl-10.(07北京)在由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10-13mol·L-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①K+、Cl-、NO3-、S2-②K+、Fe2+、I-、SO42-③Na +、Cl-、NO3-、SO42-④Na+、Ca2+、Cl-、HCO3-⑤K+、Ba2+、Cl-、NO3-A.①③B.③⑤C.③④D.②⑤11.(2007海南)在pH=1时,可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A.Ca2+、CH3COOH、Br-、Na+B.NO3-、Fe3+、Mg2+、SO42-C.ClO-、Ba2+、Na+、Cl-D.K+、Cl-、Al3+、SO32-12.(07年江苏)向存在大量Na+、Cl-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NH3后,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于组是A.K+、Br-、CO32-B.Al3+、H+、MnO4-C.NH4+、Fe3+、SO42-D.Ag+、Cu2+、NO3-13.(08全国Ⅰ卷)在溶液中加入足量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H4+、Ba2+、Cl—、NO3—B.K+、AlO2-、Cl-、SO42—C.Ca2+、Mg2+、NO3—、HCO3—D.Na+、Cl-、CO32—、SO32—14.(08江苏卷)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Na+、Cl-、SO42-、Fe3+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2+、Mg2+、NO3-、Cl-C.c(H+)=10-12 mol·L-1的溶液:K+、Ba2+、Cl-、Br-D.碳酸氢钠溶液:K+、SO42-、Cl-、H+二、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1、(05江苏卷)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应HCO -3+ Ca2+ + OH—= CaCO3↓+ H2OB.氯化铵与氢氧化钠两种浓溶液混合加热OH—+ NH+4△H2O + NH3↑C.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H+ + OH—= H2OD.单质铜与稀硝酸反应Cu + 2H++ 2NO -3= Cu2+ + 2NO↑+H2O2、(06江苏理综卷)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A.铁跟稀硫酸反应Fe+2H+=Fe2++H2↑B.铜跟浓硝酸反应Cu+2N03-+4H+=Cu2++2N02↑+2H2OC.碳酸钙跟稀盐酸反应CO32-+2H+=CO2↑+H2OD.铁跟氯化铁溶液反应Fe+2Fe3+=3Fe2+3、(06全国卷Ⅱ)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 4NH3•H2O AlO2- + 4NH4+ + 2H2OB. 澄清石灰水与少量苏打溶液混合:Ca2+ + OH-+HCO3-CaCO3↓+ H2OC. 碳酸钙溶于醋酸CaCO3 + 2H+ Ca2++ CO2↑+ H2OD. 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2Fe2++ Cl2 2Fe3++ 2Cl-4、(06江苏卷)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Fe3++3H2O△_____Fe(OH)3↓+3H+B.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3-+H+===CO2↑+H2OC.实验室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Cl2:MnO2+2H++2Cl-△_____Cl2↑+Mn2++H2OD.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Fe3++Cu===Fe2++Cu2+5.(2007年高考广东化学卷)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3-+H+=CO2↑+H2O(B) 往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CO32 -+2H+=CO2↑+H2O(C) 往氨水中滴加氯化铝溶液:Al3++4OH-=AlO2-+2H2O(D)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42 -+H++OH-=BaSO4↓+H2O6.(2007年高考海南化学卷)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 碳酸氢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3-+OH-= CO32 -+H2O(B) 醋酸钠溶液和盐酸混合:CH3COONa+H+= CH3COOH+Na+(C) 少量金属钠放入冷水中:Na+2H2O = Na++2OH-+H2↑(D) 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混合:Cu2++SO42 -+Ba2++2OH-= Cu(OH)2↓+BaSO4↓7.(2007年全国卷II)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 醋酸钠的水解反应CH3COO-+H3O+= CH3COOH+H2O(B) 碳酸氢钙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Ca2++2HCO3-+2OH-= CaCO3↓+2H2O+CO32-(C) 苯酚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C6H5O-+CO2+H2O = C6H5OH+CO32-(D) 稀硝酸与过量的铁屑反应3Fe+8H++2NO3-= 3Fe3++2NO↑+4H2O8.(2007年高考上海化学卷)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SO2+OH-= HSO3-(B)碳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混合:HCO3-+Ba2++OH-= BaCO3↓+H2O(C)盐酸滴入氨水中:H++OH-= H2O(D)碳酸钙溶解于稀硝酸中:CO32 -+2H+= CO2↑+H2O9.(2007年高考理综宁夏卷)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锌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Zn+Ag+= Zn2++Ag(B)碳酸氢钙溶液加到醋酸中:Ca(HCO3)2+2CH3COOH = Ca2++2CH3COO-+2CO2↑+2H2O(C)少量金属钠加到冷水中:Na+2H2O = Na++OH-+H2↑(D)氢氧化铜加到盐酸中:Cu(OH)2+2H+= Cu2++2H2O10.(08江苏卷)下列文字表述与反应方程式对应且正确的是()A.溴乙烷中滴入AgNO3溶液检验其中的溴元素:Br-+Ag+==AgBr↓B.用醋酸除去水垢:CaCO3 + 2H+==Ca2+ + H2O + CO2↑C.利用腐蚀法制作印刷线路板:Fe3+ + Cu == Fe2+ + Cu2+D.实验室用液溴和苯在催化剂作用下制溴苯:11.(08广东卷)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钠与水的反应:Na+H2O=Na++OH-+H2↑B.氯气与水反应:Cl2+H2O=2H++Cl-+ClO-C.氢氧化铝中和胃酸:Al(OH)3+3H+=Al3++3H2OD.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Fe3++Cu=Fe2++Cu2+12.(08天津卷)下列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石灰乳与Na2CO3溶液混合:Ca2++CO32-=CaCO3B.NH4HSO3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加热:NH4++HSO3-+2OH-NH3•+SO32-+2H2OC.酸性条件下KIO3溶液与KI溶液发生反应生成I2:IO3-+5I-+3H2O=3I2+6OH-D.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g++NH3·H2O=AgOH∙+NH4+13.(08四川卷)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足量的硫酸铝与纯碱反应:2Al3++3CO32-+3H2O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