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期末复习

合集下载

第三章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高一化学期末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

第三章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高一化学期末复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

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第一节铁及其化合物铁及其化合物,是高中阶段学习的非常典型的一种变价金属元素系列,这一部分内容和氧化还原理论联系密切,又和好多的实验物质制备,工业产品生产相关联,所以在实验题和化学工艺流程题中经常见到铁及其化合物的身影,为了好好掌握,还是先看看价类二维图吧!一、铁及其化合物的颜色铁粉是黑色的;铁块是银白色的Fe2+—浅绿色Fe3O4—黑色晶体Fe(OH)2—白色沉淀Fe3+—黄色Fe(OH)3—红褐色沉淀Fe(SCN)3—血红色溶液FeO—黑色粉末Fe2O3—红棕色粉末FeS—黑色固体这部分内容有时候作为基础题考察记忆颜色的准确性,更多的时候是作为一些推断题的突破口。

(2020·浙江高一月考)下列关于Na、Fe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Na着火时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Na2O在空气中久置变为Na2CO3C.Fe2O3常用作油漆、涂料的红色颜料D.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亚铁【答案】D【详解】A.Na着火时生成的过氧化钠可以和泡沫灭火器喷出的CO2反应生成O2,使燃烧更旺,故A 正确;B.Na2O在空气中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与CO2反应生成Na2CO3,所以Na2O在空气中久置变为Na2CO3,故B正确;C. Fe2O3是红棕色固体,常用作油漆、涂料的红色颜料,故C正确;D. 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故D错误;答案选D。

二、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探究常温下,铁与水不反应,只有在高温条件下,Fe才会与水蒸气反应。

实验时只要注意以下细节,就能顺利完成。

a、棉花最好是一整块的,揉捏到合适大小后伸入试管底部。

如果只有多块小棉花,则必须沿试管的纵向,用较大的包裹较小的,然后再塞入。

不要把小块棉花简单堆积,因热水沸腾时会使外面的棉花冲出,一旦接触到高温铁粉,一方面使水突然剧烈沸腾,另一方面降低了铁粉的温度,不利于反应。

b、铁粉的用量要较多,铺满中部试管为宜,略有鼓起,最好较为集中,因火焰的加热面积有限(可观察直接加热区域与两端铁粉变化的区别)。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期末复习练习题-普通用卷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期末复习练习题-普通用卷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期末复习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温度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 刚从冰箱冷藏室拿出的鸡蛋温度约为3℃B. 你现在的体温约为26.7℃C. 你现在所在教室内的气温约为40℃D. 酒精灯火焰外焰的温度约为100℃2.关于温度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B. 常用温度计把冰的温度定为0℃C. 常用温度计把冰的温度定为100℃D. 常用温度计内的液体通常用水3.下列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操作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4.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变,在标准大气压时,这支温度计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5℃,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5℃,当这支温度计的示数为32℃时,实际温度是()A. 27℃B. 30℃C. 32℃D. 37℃5.标准大气压下海波的熔点为48℃,则标准大气压下48℃的海波()A. 一定处于固态B. 一定处于液态C. 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 以上都有可能6.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的房间里,冰不再熔化,这是因为()A. 房间里的温度低,达不到熔点,所以冰不再继续熔化B. 房间里的温度低于冰的温度,冰不能吸热,所以冰不再熔化C. 房间里的温度与冰的温度都是0℃,没有温度差,不进行热传递,所以冰不再熔化D. 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的房间里,冰上的水开始凝固,所以冰不再熔化7.如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吸热或放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B. 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可能是熔化过程C. 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D. 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8.如图是“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蜡烛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B. 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蜡烛内部C. “水浴法”加热可以使蜡烛受热均匀D. 蜡烛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说明蜡烛是晶体9.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A. 先汽化,后液化B. 先液化,后汽化C. 只有液化D. 只有汽化10.以下实例中液化方法与其他都不同的是A. 煤气罐中的液体B. 一次性打火机中的液体C. 烧水时锅盖内侧的水滴D. 推压活塞,注射器内重新出现液态乙醚11.小聪学习了物态变化的知识后,对生活中的下列现象进行了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 冬天,教室窗玻璃上的小水珠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B. 电风扇吹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电风扇降低了空气的温度C. 忘记盖灯帽的酒精灯内的酒精越来越少是汽化现象D. 夏天会看到打开包装纸的雪糕周围冒“白气”,这是雪糕中的冰熔化为水,然后又由水汽化成水蒸气12.如图所示,小明用水壶烧水,水沸腾后,仔细观察发现,A,B两个位置,有一个位置出现大量“白气”.下列关于“白气”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 “白气”是气态水,A处较浓B. “白气”是气态水,B处较浓C. “白气”是液态水,A处较浓D. “白气”是液态水,B处较浓13.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猪肉解冻,一会儿小明发现肉上起了一些白霜,这()A. 冰的熔解现象,吸热B. 冰的汽化现象,吸热C. 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放热D. 水蒸气的凝固现象,放热14.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 秋天早晨,山谷里出现大雾B. 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水珠C. 寒冬,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D.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15.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

六年级生物下册期末复习(三)(第三章)

六年级生物下册期末复习(三)(第三章)

期末复习(三)(第三章)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1.下列关于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通道是导管B.根、茎、叶的导管是连通的C.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D.水分运输的动力来自光合作用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2.(2022北京海淀期末)取桑树枝条插入盛有红墨水的锥形瓶中,置于阳光下。

当看到叶脉发红时,将枝条纵切观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A.茎中有运输水的结构B.叶脉中有运输水的结构C.变红部分的细胞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D.枝条带有叶片可促进水分的运输3.下列关于植物的蒸腾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完成B.植物的蒸腾作用能降低植物体表面的温度C.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D.植物的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4.(2022泰安宁阳期末)如图实验装置中,若要使水银柱上升速度更快些,则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C )A.移到阳光照射的室外B.移到通风良好的环境C.移到湿度较大的环境D.换用叶片较多的枝条5.(2022济南槐荫期末)图为某同学绘制的“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蒸腾作用曲线”,你认为其中能更科学地表示炎热夏季晴朗白天蒸腾作用的变化情况的是( C )A.曲线AB.曲线BC.曲线CD.曲线D6.如图是绿色开花植物的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a表示根对水分的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B.b表示水分由导管从低往高运输,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C.c表示水分的散失,“门户”是气孔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途径是:大气→自然降水→植物根系→植物茎叶→大气7.一位同学将一个透明塑料袋套在一株盆栽植物上,然后放在室外见光处用来验证蒸腾作用(如图)。

一昼夜后,他发现塑料袋内壁出现很多水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在阳光下该植物只进行蒸腾作用B.水珠都是该植物叶片的气孔散失的C.在塑料袋内,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保持恒定D.蒸腾作用促进了根对水分的吸收8.已知白菜叶下表皮气孔数多于上表皮,现取甲、乙、丙、丁四片大小、质量相同的新鲜白菜叶,做如下处理。

第三章《三角形》期末复习课件

第三章《三角形》期末复习课件

D
三、三角形的三种重要线段 3、三角形的高: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
所在的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A 如左图,若有AD⊥BC, B 则线段AD是△ABC的一条高 D C
四、三角形的性质
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 的和等于180˚ 2、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 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 三边。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b
顶点: 三个顶点A、B、C
C
内角: 三个内角:∠A,∠B,∠C
二、三角形的分类 锐角三角形 按角分: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按边分: 一般等腰三 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
三、三角形的三种重要线段
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 1、三角形的中线:
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中线。
A C B D
三、说理题
1、如图AB=AC,∠B=∠C,点D、E 在BC边上,且BD= CE,那么图中有哪些 三角形全等?请说明理由。
A
B


C
2、如图,AB=DC,AC=DB, 你能说明图中∠1=∠2的理由吗?
A D


B
C
利用全等三角形测距离
A、B间有多远呢?
小明在上周末游览风景
区时,看到了一个美丽的
● ●
B
C E

长了。
理由如下: 在△ACB与△DCE中, AC=C D(已知)
D
∠BCA=∠ECD(对顶角相等) BC=CE(已知) ∴△ACB≌△DCE(SAS ) ∴AB=DE(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

期末复习资料汇总

期末复习资料汇总

第三章双极结型晶体管填空题1、晶体管的基区输运系数是指(基区中到达集电结的少子)电流与(发射结注入基区的少子)电流之比。

由于少子在渡越基区的过程中会发生(扩散),从而使基区输运系数(变大)。

为了提高基区输运系数,应当使基区宽度(小于)基区少子扩散长度。

2、晶体管中的少子在渡越()的过程中会发生(),从而使到达集电结的少子比从发射结注入基区的少子()。

3、晶体管的注入效率是指()电流与()电流之比。

为了提高注入效率,应当使()区掺杂浓度远大于()区掺杂浓度。

4、晶体管的共基极直流短路电流放大系数α是指发射结(正)偏、集电结(零)偏时的(集电结)电流与(发射结)电流之比。

5、晶体管的共发射极直流短路电流放大系数β是指(发射)结正偏、(集电)结零偏时的(集电结)电流与(基区)电流之比。

6、在设计与制造晶体管时,为提高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应当()基区宽度,()基区掺杂浓度。

7、某长方形薄层材料的方块电阻为100Ω,长度和宽度分别为300μm和60μm,若要获得1kΩ的电阻,则该材料的长度应改变为(600μm)。

8、在缓变基区晶体管的基区中会产生一个(),它对少子在基区中的运动起到()的作用,使少子的基区渡越时间()。

9、小电流时α会()。

这是由于小电流时,发射极电流中()的比例增大,使注入效率下降。

10、发射区重掺杂效应是指当发射区掺杂浓度太高时,不但不能提高(),反而会使其()。

造成发射区重掺杂效应的原因是()和()。

11、在异质结双极晶体管中,发射区的禁带宽度()于基区的禁带宽度,从而使异质结双极晶体管的()大于同质结双极晶体管的。

12、当晶体管处于放大区时,理想情况下集电极电流随集电结反偏的增加而()。

但实际情况下集电极电流随集电结反偏增加而(),这称为()效应。

13、当集电结反偏增加时,集电结耗尽区宽度会(),使基区宽度(),从而使集电极电流(),这就是基区宽度调变效应(即厄尔利效应)。

14、I ES是指(集电)结短路、(发射)结反偏时的(发射)极电流。

2022学年仁爱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自然资源】期末复习训练卷附答案

2022学年仁爱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自然资源】期末复习训练卷附答案

2022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自然资源】期末复习训练卷一、选择题1.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是()A.西南林区B.东南林区C.东北林区D.“三北”防护林2.在西南旱区,许多人畜饮水困难,但不少江水却白白流走,无法利用,村民只能“望水兴叹”,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是()A.改变气候B.防止水污染C.人工降雨D.兴修水利设施6月25日是我国土地日,下图示意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3.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比重最大的是()A.可利用草地B.林地C.耕地D.其他用地4.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可再生B.耕地广大C.人均丰富D.类型齐全5.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存在诸多问题、破坏严重。

下列不属于土地资源破坏的是A.B.C.D.2019年中国耕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而人均耕地面积较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的主要原因是()A.耕地总量不足B.人口数量庞大C.国土面积狭小D.山区面积广大7.针对我国耕地资源现状,我们应该()A.扩大牧区耕地规模B.增加围湖造田面积C.切实保护现有耕地D.提高山区耕地比重8.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一组是()A.天然气土地淡水B.太阳能风能水能C.可燃冰森林煤D.潮汐能铁矿石电读“我国某土地利用类型(阴影区)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9.该土地利用类型是()A.耕地B.林地C.草地D.建设用地10.图示阴影区最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耕地面积减少C.土地盐碱化D.草场退化11.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衡,北多南少,西多东少B.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十分紧张,水土配合不协调C.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D.节约用水,合理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12.读“美丽中国漫画图”,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最合适的是()A.移植大树、古树,快速绿化城市B.全面禁用煤炭,确保蓝天白云C.净化水质、实施休渔制度D.生活中多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13.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在()A.夏秋多,冬春少B.夏秋少,冬春多C.夏秋少,冬春少D.夏秋多,冬春多14.按照自然资源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下列不属于利用可再生资源发电的是A.水电站B.火电站(煤炭)C.风力发电站D.太阳能电站6月25日是我国土地日。

浙教版九年级上《第三章圆的基本性质》期末复习试卷(含解析)

浙教版九年级上《第三章圆的基本性质》期末复习试卷(含解析)

(1)如图 1,求证:∠B=∠C;
(2)如图 2,当 H、O、B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时,求∠BAC 的度数;
7.圆锥的主视图与左视图都是边长为 4 的等边三角形,则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扇形的圆心角是( )
A.90° B.120° C.150° D.180°
13.如图,AB 是⊙O 的弦,AB=10,点 C 是⊙O 上的一个动点,且∠ACB=45°,若点 M,N 分别是 AB、BC
的中点,则 MN 长的最大值是________.
16.如图,点 A , B , C , D 在 ⊙ O 上, ∠ABO = 40 ∘ , ∠BCD = 112 ∘ , E 是 AD 中点,
则 ∠DOE 的度数为________.
17.如图,Rt△ABC 中,∠ACB=90°,AC=3,BC=4,将△ABC 绕点 A 逆时针旋转得到△AB′C′,AB′与 BC 相交于
4.如图,在⊙O 中,点 B,O,C 和点 A,O,D 分别在同一条直线上,则图中有( )条弦
A. 2 B. 3 C. 4 D. 5
1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 P(0,1)为中心,把点 A(5,1)逆时针旋转 90°,得到点 B,则点 B 的坐
标为________.
15.一个圆锥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 2 倍,则圆锥侧面展开图扇形的圆心角是________°
(3)若⊙O 的半径为 4,∠BAC=30°,则圆周上到直线 AC 距离为 3 的点有多少个?请说明理由.
A. 点 P 在⊙O 内 B. 点 P 在⊙O 上 C. 点 P 在⊙O 外 D. 无法判断
2.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若∠ABC=40°,则∠AOC 等于( )
n 个正方形重叠形成的重叠部分的面积和为 ________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第三章物 态 变 化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第三章物 态 变 化
返回目录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用扇子扇沾有酒精的温度计的玻璃泡,其示数将一直下降
B.壶嘴处喷出的白气是热的水蒸气
C.洗澡间的镜子上有水雾过一段时间又没了,发生的物态变
化是先液化后汽化
D.撒盐融冰是为了提高冰的熔点
返回目录
15.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医 生用一种叫做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它 是在加压下____液__化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又在皮肤上迅 速______汽__化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____吸__收______大 量的热,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___降__低_______,皮肤血管收缩, 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类似局部麻醉,人的痛感很快消失, 同时防止伤口处形成淤血。
(4)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是图 M3-11丙中的_______a_____(填字母)。
返回目录
13.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 响,为了验证此猜想,他将一些盐放进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 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的时间,小明 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记录下来,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 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M3-12甲所示。
返回目录
重点2:熔化和凝固 重点分析:(1)晶体有确定的熔点,体现在图象上是存在 一段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反之为非晶体。 (2)晶体熔化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熔点;二 是能够继续吸热。晶体凝固也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温度降 到凝固点;二是能够继续放热。
返回目录
9.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热疗已经走入我们的生活,如家里的
B.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 “冷气”形成的过程要放热,“热气”形成的过程要吸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液态HBr 不导电,因此HBr 是非电解质B .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多的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不一定强C .NH 3的水溶液能导电,因此NH 3是电解质D .NaHSO 4在水溶液及熔融状态下均可电离成Na +、H +、SO 2-4 2.向0.1 mol·L -1CH 3COOH 溶液中分别加入适量的下列物质后,会使平衡向左移动且溶液中c (H +)增大的是( )A .0.01 mol·L -1 CH 3COOHB .0.1 mol·L -1盐酸C .CH 3COONa 固体D .0.1 mol·L -1食盐水 3 在0.1 mol·L -1 CH 3COOH 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 3COOH CH 3COO -+H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 .加入少量NaOH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加入少量0.1 mol·L -1HCl 溶液,溶液中c (H +)减小 D .加入少量CH 3COONa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4.已知室温时,0.1 mol·L -1某一元酸HA 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溶液的pH =4 B .升高温度,溶液的pH 增大 C .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10-7D .由HA 电离出的c (H +)约为水电离出的c (H +)的106倍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将稀氨水逐滴加入稀硫酸中,当溶液pH =7时,c (SO 2-4)>c (NH +4)B .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 1和c 2,pH 分别为a 和a +1,则c 1=10c 2C .pH =11的NaOH 溶液与pH =3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D .向0.1 mol·L -1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c (OH -)c (NH 3·H 2O )增大6.(2011·山东理综,14)室温下向10 mL pH =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B .溶液中c (CH 3COO -)c (CH 3COOH )·c (OH -)不变C .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 (H +)亦增大 D .再加入10 mL pH =11的NaOH 溶液,混合液pH =7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强电解质溶液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B .强电解质的稀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C .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而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D .不同的弱电解质只要物质的量的浓度相同,电离程度也相同8.(2011·临沂模拟)有关常温下pH 均为3的醋酸和硫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均为1×10-11mol·L -1B .分别加水稀释100倍后,两种溶液的pH 仍相同C .醋酸中的c (CH 3COO -)和硫酸中的c (SO 2-4)相等D .分别加入足量锌片,两种溶液生成H 2的体积相同 9A.在③、④溶液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两溶液的pH 均增大 B .将②、③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 (H +)>c (OH -) C .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 :①>②>④>③ D .V 1L④与V 2 L①溶液混合后,若混合后溶液显中性,则V 1<V 2 10.下列事实不能证明CH 3COOH 是弱电解质的是( )①常温下某CH 3COONa 溶液的pH =8 ②用CH 3COOH 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 ③等浓度的盐酸、CH 3COOH 溶液分别和锌反应,开始时盐酸的反应速率快 ④常温下0.1 mol·L -1CH 3COOH 溶液的pH =2.1 ⑤在CH 3COONa溶液中通入SO 2,生成CH 3COOH ⑥常温下将pH =1的CH 3COOH 溶液稀释100倍后的pH<3 A .② B .②⑤ C .①③⑤ D .③④⑤⑥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无论是纯水,还是酸性、碱性或中性稀溶液,在常温下,其c (H +)·c (OH -)=1×10-14B .c (H +)=1×10-7mol·L -1的溶液一定是中性溶液C .0.2 mol·L -1CH 3COOH 溶液中的c (H +)是0.1 mol·L -1CH 3COOH 溶液中的c (H +)的2倍 D .任何浓度的溶液都可以用pH 来表示其酸性的强弱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0.1 mol·L -1的CH 3COOH 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 (H +)为10-13mol·L -1B .pH =2与pH =1的CH 3COOH 溶液中c (H +)之比为1∶10C .等体积pH =12的NaOH 溶液和pH =2的CH 3COOH 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pH <7D .1 mol 醋酸分子中含有共价键的个数为8N A13.对于常温下pH 为1的硝酸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溶液1 mL 稀释至100 mL 后,pH 等于3B .向该溶液中加入pH 为13的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完全中和C .该溶液中硝酸电离出的c (H +)与水电离出的c (H +)之比值为10-12D .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 (H +)是pH 为3的硝酸中水电离出的c (H +)的100倍14.如上图曲线a 和b 是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B .P 点时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C .曲线a 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定曲线D .酚酞不能用作本实验的指示剂15.在一定条件下,Na 2CO 3溶液中存在CO 2-3+H 2O HCO -3+OH -平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稀释溶液,c HCO -3 ·c OH -c CO 2-3增大 B .通入CO 2,溶液pH 减小 C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 D .加入NaOH 固体,c HCO -3c CO 2-3减小 16.已知A.②、③混合后:c (H +)=c (F -)+c (CH 3COO -)+c (OH -) B .①、②等体积混合后:c (CH 3COO -)>c (Na +)>c (H +)>c (OH -) C .中和相同体积的②、③,需消耗相同体积的① D .向②中加入NaF 固体,CH 3COOH 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17.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正确判断是( )A .在pH =12的溶液中,K +、Cl -、HCO -3、Na +可以大量共存 B .在pH =0的溶液中,Na +、NO -3、SO 2-3、K +可以大量共存C .由0.1 mol·L -1一元碱BOH 溶液的pH =10,可推知BOH 溶液存在BOH===B ++OH -D .由0.1 mol·L -1一元碱HA 溶液的pH =3,可推知NaA 溶液存在A -+H 2O HA +OH -18.下面提到的问题中,与盐的水解无关的正确说法是( )①明矾和FeCl 3可作净水剂 ②为保存FeCl 3溶液,要在溶液中加少量盐酸③实验室配制AlCl 3溶液时,应先把它溶在盐酸中,而后加水稀释④NH 4Cl 与ZnCl 2溶液可作焊接中的除锈剂⑤实验室盛放Na 2CO 3、Na 2SiO 3等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皮塞,而不能用玻璃塞⑥用NaHCO 3与Al 2(SO 4)3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⑦在NH 4Cl 或AlCl 3溶液中加入金属镁会产生氢气⑧长期使用硫铵,土壤酸性增强;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⑨比较NH 4Cl 和Na 2S 等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或某些盐溶液的酸碱性A.①④⑦ B.②⑤⑧ C.③⑥⑨ D.全有关19. 0.1mol/L的K2S溶液中,有关粒子的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c(K+)+c(H+)=c(S2—)+c(HS-)+c(OH-) B.c(H+)=c(OH-)C.c(K+)=c(S2—)+c(HS-)+c(H2S) D.c(OH-)=c(H+)+c(HS-)+2c(H2S)20.(2015·南京三调)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有常温下0.1 mol·L-1的下列溶液:①NH4Al(SO4)2、②NH4Cl、③CH3COONH4,则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②>①>③B.常温下0.4 mol·L-1 CH3COOH溶液和0.2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则溶液中粒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CH3COO-)>c(Na+)>c(CH3COOH)>c(H+)>c(OH-)C.0.1 mol·L-1 Na2CO3溶液与0.2 mol·L-1 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O2-3)+2c(OH-)=c(HCO-3)+3c(H2CO3)+2c(H+)D.0.1 mol·L-1氨水与0.05 mol·L-1 H2C2O4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H+4)+c(NH3·H2O)=2c(C2O2-4)+2c(HC2O-4)+2c(H2C2O4)21.(2015·黄山质检)经测定某溶液中只含有NH+4、Cl-、H+、OH-四种离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溶液中四种离子之间不可能满足:c(Cl-)>c(H+)>c(NH+4)>c(OH-)②若溶液中c(NH+4)=c(Cl-),则该溶液一定显中性③若溶液中离子间满足:c(Cl-)>c(NH+4)>c(H+)>c(OH-),则溶液中溶质一定只有NH4Cl④若溶液中离子间满足:c(NH+4)>c(Cl-)>c(OH-)>c(H+),则溶液中溶质一定为NH4Cl和NH3·H2O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实验室用标准盐酸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

A.酸式滴定管在装液前未用标准酸溶液润洗2~3次B.开始实验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C.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 D.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3次23.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一定温度下的BaSO4水溶液中,Ba2+和SO2-4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B.向含有BaSO4固体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水使溶解又达到平衡时,BaSO4的溶度积不变,其溶解度也不变C.只有难溶电解质才存在沉淀溶解平衡过程D.向饱和的BaSO4水溶液中加入硫酸,BaSO4的K sp变大24.在T℃时,铬酸银(Ag2CrO4)在水溶液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