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绘制宗地草图 绘制宗地草图,实地丈量界址线。
地 籍 调 查 表 样 表
地籍调查表样表(续1)
地籍调查表样表(续2)
地籍调查表样表(续3)
三、现行的宗地编号规则
1、现行的地籍调查区的划分
• 城镇:街 道---街坊-----宗地 • 农村:乡(镇)---村------宗地
街坊划分图
第1街坊
第2街坊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地籍所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试行)简介
(二)原则与依据
原则:
■唯一性原则
宗地号必须具有唯一性才能区别
于其他不同宗地,即每一宗地都有 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宗地代码,使得 全国每块土地都有一个唯一的“身 份证号”。
■稳定性与可扩展性相结合稳原定则的统编一码的意宗味地着编调码查不、能登因记行、政区划
街
坊
第4街坊
第3街坊
界
线Leabharlann 第5街坊1:500
街坊划分图
街坊图中预编宗地号与界址点号(样图)
2、现行的地籍编号规则
1、以地(市)级行政区为单位开展初始地籍调查,地籍编号分为四级, 即:区(县)--街道(乡、镇)--街坊(村)--宗地。 区(县)编号可以直接采用GB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代 码》规定代码的后三位,但不反映在图面上,仅反映在地籍簿上。街 道编号、街坊编号均以二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宗地编号以三位阿拉伯 数字表示。 宗地编号统一自西向东、自北向南,由“1”开始顺序编号。地籍 图图面的宗地仅注记宗地号,县级行政区编号、街道(乡、镇)编号、 街坊(村)编号可以省去。 例如:广州市东山区第3街道第5街坊第28宗地,其地籍编号为 0020305028,其中,002表示东山区,03表示第3街道,05表示第5街坊, 028表示第28宗地。该宗地的地籍编号也可以表示为002-3-5-28。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试行)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 (1) (1) (1)4编码规则 (1)代码结构 (1)编码方法 (2)赋码规则 (2)代码表 (3)参考文献 (5)为实现全国宗地编码的标准化,使每宗土地均获得一个唯一的代码,促进全国城乡地政统一管理,,制定本标准。
本规则由国土资源部制定并负责解释。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1范围本规则规定了宗地代码的结构和编制规则。
本规则适用于土地调查、登记、统计、规划、评价、督察、监测及信息化管理等领域对宗地进行标识、信息处理和交换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规则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则。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则。
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7027 —2002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GB/T —2001标准编写规则第3部分:信息分类编码TD1001—93城镇地籍调查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则。
3.1宗地cadastral parcel土地权属界线封闭的地块或者空间。
3.2宗地代码parcel ide ntifier按一定的规则赋予宗地的唯一和可识别的标识码。
3.3地籍区cadastral district在县级行政辖区内,以乡(镇)、街道办事处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的土地管理区域;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行政村、街坊为基础将地籍区再划分为若干个地籍子区。
4编码规则4.1 代码结构宗地代码采用五层19位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县级行政区划、地籍区、地籍子区、土地权属类型、宗地号。
宗地代码结构如下图所示。
XXXXXX XXX XXX XX XXXXX宗地号土地权属类型地籍子区地籍区县级行政区划4.2 编码方法4.2.1第一层次为县级行政区划,代码为6位,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
简述宗地代码的结构

简述宗地代码的结构宗地代码是用于标识宗地的一种编码系统,它在土地管理和宗地交易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宗地代码的结构一般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行政区划代码、宗地类别代码、宗地序号等。
宗地代码中的行政区划代码是指宗地所在地的行政区划编码,用于确定宗地所在的地理位置。
行政区划代码一般由国家标准制定,按照一定的层级划分,可以精确到省、市、县、乡镇等不同的行政区域。
在宗地代码中,行政区划代码的长度一般为6位或9位,其中前两位表示省级行政区,中间两位表示市级行政区,后两位表示县级行政区。
宗地代码中的宗地类别代码是指宗地在土地利用方面的分类编码,用于确定宗地的用途和性质。
宗地类别代码一般由国家土地管理部门制定,根据不同的土地利用功能进行分类,包括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农用地等多种类型。
在宗地代码中,宗地类别代码一般由数字或字母表示,不同的宗地类别有不同的编码。
宗地代码中的宗地序号是指同一行政区划和宗地类别下宗地的唯一标识,用于区分不同的宗地。
宗地序号一般由土地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可以是数字、字母或其组合。
宗地序号的长度一般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在宗地代码中一般为3位或4位。
总结来说,宗地代码的结构可以简化为行政区划代码+宗地类别代码+宗地序号的形式。
行政区划代码用于确定宗地所在的地理位置,宗地类别代码用于确定宗地的用途和性质,宗地序号用于区分不同的宗地。
宗地代码的结构清晰明了,便于对宗地进行管理和交易,是土地管理和宗地交易的重要工具。
在实际应用中,宗地代码可以通过数据库进行管理和查询。
土地管理部门可以将各类宗地的代码和相关信息录入数据库中,以便进行管理和监控。
同时,宗地代码也可以作为土地交易的重要参考信息,买卖双方可以根据宗地代码进行查询和核对,确保交易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宗地代码的结构规范和清晰性对于土地管理和宗地交易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准确标识每一块宗地,并为土地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土地总登 记
变更调 查
初始登记
变更登记等
初始地籍调查的工作程序--流程图
(一)准备阶段
权属、权
方案 资料 设备 材料 人员
源等材料
设计 准备 准备 准备 培训
准备
初
组织
始
协调
地
籍
通
调申
告
指
查请
流
登 记
界 通 知
程
(二)权属调查
制作工作底图
划分调查区
预编宗地代码
现场指 界设调定查 宗界地标号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试行)简介
(一)意义与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的宗地编码分别
采用城乡两种不同编码方式,即:
意义:
农村采用“县级行政代码 + 乡镇
■宗地代码是按一定的规则赋予宗地+式的村;唯城+ 一宗镇地采和号用可“+识县宗别级地的行支标政号识代”码码的。方+
■宗地统一编码是实施全国土地和城街乡道地+政街统坊一+ 宗管地理号,+宗宗地地编支码工作是
立项。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地籍所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试行)简介
41
(三)编制过程
2011年:
►加紧研究,拟定标准。
♦1月-2月,收集、整理国内外相关资料;研究国外宗地编码的相关技
术方法;梳理国内现行城镇、农村中宗地的(含集体建设用地)编码规则, 明确宗地统一编码的原则。同时组织专家对备选的几种编码模式进行试编 试验。
宗地的合并与分割
土地权属的变更,实质为宗地权属单位 的更替,核心是宗地的合并与分割。
合并前合并后Leabharlann 宗地的分割宗地的分割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 之所以要设立地籍区和地籍子区两个层次的空间对象,
其原因有二个: • 一是简化概念,把乡镇、街道,街坊、行政村(自然村) 分别用地籍区地籍子区替代,使城乡土地管理工作的区域 简单、统一; • 二是乡镇、街道、街坊、行政村的概念本身有行政区 划和土地权属的含义,它们的边界经常会发生调整,并可 能存在许多的争议,如果把行政界线或权属界线作为工作 区域界线,调查工作区域将处于不稳定状态,增加了土地 调查的复杂性。 • 地籍区和地籍子区正因具有不随行政界线调整的特点 而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优势。
农村宅基地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 (四) 宗地编码方法 • 1. 第一层次为县级行政区划,代码为6位,采用《中华人民共 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 • 2. 第二层次为地籍区,代码为3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 3. 第三层次为地籍子区,代码为3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 4. 第四层次为土地权属类型,代码为2位。 第一位表示土地所有权类型,用G、J、Z表示,“G”表示国 家土地所有权,“ J”表示集体土地所有权,“ Z” 表示土地所有权 争议。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Rules for Coding Parcel Identifier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主要内容 一、宗地代码统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二、宗地统一编码的目标 三、术语和定义 三、宗地编码规则 四、宗地编码的实施 五、其它 六、附表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重点内容 一、术语和定义 二、宗地编码规则 三、宗地编码的实施 难点内容 一、宗地编码规则 二、宗地编码的实施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 第四步:按照编码方法编制地籍区的号码。地籍区以3位 顺序码作为标志码,编码顺序为:县级行政区内从北到南, 自西向东,自001到999. 同时需制作地籍区编码和实地名称对照表,并作相应的 范围描述。建立以行政代码+地籍区顺序码为索引的宗地 统计方式。 • 第五步:在数据库中构建地籍区拓扑关系并建立地籍区 属性表。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试行)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宗地代码编制规则(试行)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宗地代码编制规则(试行)目次TOC \h \z \t"前言、引言标题,1,参考文献、索引标题,1,章标题,1,参考文献,1,附录标识,1,一级条标题, 3,二级条标题, 4" \* MERGEFORMATHYPERLINK \l "_Toc306304371" 前言 PAGEREF _Toc306304371 \h II HYPERLINK \l "_Toc306304373" 1 范围 PAGEREF _Toc306304373 \h 1HYPERLINK \l "_Toc30630437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PAGEREF_Toc306304374 \h 1HYPERLINK \l "_Toc306304375" 3 术语和定义 PAGEREF_Toc306304375 \h 1HYPERLINK \l "_Toc306304376" 3.1 PAGEREF _Toc306304376 \h 1HYPERLINK \l "_Toc306304377" 3.2 PAGEREF _Toc306304377 \h 1HYPERLINK \l "_Toc306304378" 3.3 PAGEREF _Toc306304378 \h 1HYPERLINK \l "_Toc306304379" 4 编码规则 PAGEREF_Toc306304379 \h 1HYPERLINK \l "_Toc306304380" 4.1 代码结构 PAGEREF_Toc306304380 \h 1HYPERLINK \l "_Toc306304381" 4.2 编码方法 PAGEREF_Toc306304381 \h 2HYPERLINK \l "_Toc306304382" 4.3 赋码规则 PAGEREF_Toc306304382 \h 2HYPERLINK \l "_Toc306304383" 4.4 代码表 PAGEREF_Toc306304383 \h 3HYPERLINK \l "_Toc306304384" 参考文献 PAGEREF_Toc306304384 \h 5前言为实现全国宗地编码的标准化,使每宗土地均获得一个唯一的代码,促进全国城乡地政统一管理,,制定本标准。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试行)》 国土资厅发〔2011〕57号

……
…… 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表)
…… 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上)
…… 建设用地使用权宗承包经营权宗地(耕地)
…… 林地使用权宗地
…… 草原使用权宗地
…… 其他土地使用权宗地
……
参考文献
【1】2001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2】2004年8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1998年4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4】2002年12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5】2002年8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 【6】2002年12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7】2008年2月1日起施行 《土地登记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
…… XXXXXX001001ZBXXXXX
…… XXXXXX001001ZSXXXXX
…… XXXXXX001001ZXXXXXX
…… XXXXXX001001ZCXXXXX
…… XXXXXX001001ZDXXXXX
…… XXXXXX001001ZEXXXXX
…… XXXXXX001001ZFXXXXX
前言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辽宁省国土资源厅、上海市规划 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四川省国土资源 厅、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吉林省国土资源厅、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北京市国土资源 局、安徽省国土资源厅、江苏省国土资源厅、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云南省国土资 源厅、广东省国土资源厅、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征求意见稿)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征求意见稿)宗地代码编制规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宗地代码的结构和编制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国土资源、农业、林业等领域对宗地进行标识、信息处理和交换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226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7027—2002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GB/T 20001.3—2001 标准编写规则第3部分:信息分类编码TD1001—93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宗地 cadastral parcel土地权属界线封闭的地块或者空间。
3.2宗地代码 parcel identifier按一定的规则赋予宗地的唯一和可识别的标识码。
3.3地籍区 cadastral district在县级行政辖区内,以乡(镇)、街道办事处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的土地管理区域;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行政村、街坊为基础将地籍区再划分为若干个地籍子区。
4 编码规则4.1 代码结构宗地代码采用五层19位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县级行政区划、地籍区、地籍子区、土地所有权类型、宗地号。
宗地代码结构如下图所示。
宗地号土地所有权类型地籍子区地籍区县级行政区划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Ⅹ4.2 编码方法4.2.1 第一层次为县级行政区划,代码为6位,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
4.2.2 第二层次为地籍区,代码为3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4.2.3 第三层次为地籍子区,代码为3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4.2.4 第四层次为土地所有权类型,代码为1位,用G、J、Z表示。
“G”表示国家土地所有权,“J”表示集体土地所有权,“Z”表示土地所有权争议。
4.2.5 第五层次为宗地号,代码为6位,包括1位宗地特征码和5位宗地顺序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 第二位表示宗地特征码,用A、B、S、X、C、D、E、F、W、
Y表示。
例:
• “A”表示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
ZA:集体土地所有权有争议的土地
• “B”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表)JA: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
• “S”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上)国家与集体土地所有权存在争议的情
• “X”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下)况有以下几种:
的定义应该是统一的,即编码规则应该一致。同时,这种编码规则还 要留有根据地方实际情况的需要进行补充和取舍的余地,保证编码能 够适应不同地方和不同时间阶段的不同需要。
• 4. 区别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所有权原则。应能表达土地所有
权宗地与土地使用权宗地之间的空间关系。
• 5. 其他原则。从编码上不能解读地理保密数据,没有数学算法。
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 • 2. 第二层次为地籍区,代码为3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 3. 第三层次为地籍子区,代码为3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 4. 第四层次为土地权属类型,代码为2位。
第一位表示土地所有权类型,用G、J、Z表示,“G”表示国家 土地所有权,“J”表示集体土地所有权,“Z”表示土地所有权争 议。
序的对应关系,从而使地籍资料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方便查阅、使用
和建立数据库。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 3. 街坊 housing block。街坊是指城市中由街道包围的建 筑用地基本结构单元。
• 4. 地籍区 cadastral district。 • 地籍区是指在县级行政辖区内,以乡(镇)、街道办事处
或城市社区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的稳定区域。 • 地籍区是在县级范围内首级划分的工作区域。一般情况下,
• 三是推进以土地为基础的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有效途
径。有了土地登记的良好基础和统一的宗地编码标准,其他不动
产登记将能在土地登记基础上实施和扩展,也使不动产统一登记成
为可能。
二、统一编码的目标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 1. 满足城乡土地统一管理的要求。 • 2. 能表达宗地的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特征。 • 3. 适用于涉及土地资源管理的大多数业务。 • 4. 满足社会经济管理和相关行政管理的需求。 • 5. 满足信息化管理的要求。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 (二) 宗地编码的模式
• 宗地编码的模式为:县级行政区划——地籍区——地籍 子区——土地权属类型码——宗地序号。
• 1. 保持县级行政区划代码有利于行政管理和社会经济管理。 • 2. 乡、镇、街道办事处的变化时比较频繁的,而县级行政区划主要
是“县改市,或县改区”的名称变化,其行政区划界线变动相对乡镇 区划界线的调整要少得多。 • 因此,在县级行政区域内,划分除相对固定的编码区(地籍区、地籍 子区),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乡镇行政区划频繁变动所带来的稳定性问 题。其稳定性仅受县级行政区划变动的影响。
一、宗地编码规则 二、宗地编码的实施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知识点复习: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 1. 宗地 cadastral parcel。
• 宗地是指土地权属界线封闭的地块或者空间。
• 2. 宗地代码 parcel identifier。
• 宗地代码是指按一定的规则赋予宗地的唯一和可识别的标识码。
• 宗地代码编制(简称宗地编码)是对宗地进行空间位置标识、计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 (四)建立编码分区数据库和编码分区图 • 在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中增加全部编码分区数据库。 • 在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中增加与中心城区有关的地籍区
和地籍子区数据库。 • 为工作方便,可编制县级行政区域的编码分区图和城镇
区域编码分区图,比例尺分别采用1:5万和1:1万。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算和处理的过程,即通过对宗地在确定的参考系中按一定的规则赋予
唯一的和可识别的代码,从而唯一的确定宗地的空间位置。
• 其中,空间位置标识:指对宗地编制具体的号码(也称标识符)
•
计算和处理: 指与宗地的标识符为关键字建立宗地空间实物与宗
地属性信息的关联。
• 通俗地讲就是宗地的图、数、表、册与宗地的实物对象建立一种有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 (三) 宗地代码结构 • 宗地代码采用五层19位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县级行政区
划、地籍区、地籍子区、土地权属类型、宗地号。宗地代码结构如下 图所示。
• ⅩⅩⅩⅩⅩⅩ ⅩⅩⅩ ⅩⅩⅩ ⅩⅩ ⅩⅩⅩⅩⅩ
宗地号 土地权属类型 地籍子区 地籍区
县级行政区划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某县新旧宗地编号对照表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Rules for Coding Parcel Identifier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主要内容
一、宗地代码统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二、宗地统一编码的目标 三、术语和定义 三、宗地编码规则 四、宗地编码的实施 五、其它 六、附表
重点内容
一、术语和定义 二、宗地编码规则 三、宗地编码的实施 难点内容
宗地类型
原宗地号
统一编码模式
集体土地所 有权
460035 040 012 3 460035 090 003 4 460035 090 005 5C1
469035 033 001 JA 00001 469035 011 004 JA 00015 469035 011 001 JA 00046
国有建设用 地使用权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 之所以要设立地籍区和地籍子区两个层次的空间对象, 其原因有二个:
• 一是简化概念,把乡镇、街道,街坊、行政村(自然村) 分别用地籍区地籍子区替代,使城乡土地管理工作的区域 简单、统一;
• 二是乡镇、街道、街坊、行政村的概念本身有行政区划 和土地权属的含义,它们的边界经常会发生调整,并可能 存在许多的争议,如果把行政界线或权属界线作为工作区 域界线,调查工作区域将处于不稳定状态,增加了土地调 查的复杂性。
• “C”表示宅基地使用权宗地
ZB、ZS、ZX、ZC、ZD、ZE、ZF、
• “D”表示土地承包经营权宗地
ZY
• “E”表示林地使用权宗地
国有的使用权不同的宗地编码:
• “F”表示草原使用权宗地
GB、GS、GX、GD、GE、GF、GW、
• “W”表示使用权未确定或有争议的土地GY
• “Y”表示其他土地使用权宗地,用于宗地特征扩展。
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的稳定区域。 • 地籍子区是在地籍区范围内划分的工作区域,是土地调
查与管理的最小作业区域。 • 一般情况下,地籍子区与行政村界或街坊界重合。但在
存在权属争议的情况下,地籍子区界线也可以是一条人为 划定的工作界线。 • 地籍子区一经划定,不会随着行政村和街坊界线的变化 而变化,较为稳定。
性,延缓了地籍管理信息化推进的步伐,阻碍了地籍成果查询、统
计及应用的发展。
•
二是实现国土资源综合监管的必要手段。实施全国宗
地的统一编码,将统一编码的数据成果纳入部综合信息监管平台集
成应用,做到监管实物对象和权利对象统一,使国家能够通过每一
块地的身份编号,便捷地查询和有效地跟踪掌握全国宗地使用的基
本情况,真正做到对土地的全面全程综合监管。
• 地籍区和地籍子区正因具有不随行政界线调整的特点而 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优势。
• 6、宗地划分的原则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一、统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
一是实现地籍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基础。由于全国城乡宗
地编码工作相对滞后,不同系统,不同区域,编码规则和方法不尽
一致,系统整合难度很大,对宗地的汇总统计及查询因不具备惟一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 (二)地籍区的划分 • 第一步:在县级行政区域内,以现有乡、镇、街道办事
处所在区域初步确定为地籍区的范围。 • 第二步:预测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范围内土地所有权
宗地和土地所有权宗地的数量及其分布状况范围(如确定 宗地的稀疏区和稠密区)。 • 第三步:确定哪些乡、镇、街道办事处需要划为2个以 上的地籍区和具体地籍区的个数,并在图上得到落实。重 点关注城郊结合部地籍区的划分。当采用线状地物作为地 籍区界线时,界线尽可能定位在线性地物的边线上,尽量 不要定位在线性地物的中心线上。
三、宗地编码规则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 (一) 宗地编码的原则
• 1. 唯一性原则。一个宗地号只能对应一宗宗地,一宗地也只能
有一个宗地号。
• 2. 稳定性与可扩展性相结合原则。稳定的编码意味着土地登
记成本的节约。统一的宗地编码不能因行政区划的调整而随意变更; 不能因编码基准的变化而随意调整宗地编码。
• 3. 统一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原则。无论在什么地方,宗地编码
农村宅基地 469035 104 202 0342 000 469035 013 001 JD 00134
469035 104 202 0341 000 469035 013 001 JD 00133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 (四) 宗地编码方法 • 1. 第一层次为县级行政区划,代码为6位,采用《中华人民共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 (三)地籍子区的划分 • 第一步:在地籍子区内,以现有行政村、街坊初步确
定为地籍子区的范围。 • 第二步:预测各行政村、街坊范围内土地所有权宗地
和土地所有权宗地的数量及其分布状况范围(如确定宗 地的稀疏区和稠密区)。 • 第三步:确定哪些行政村、街坊需要划为2个以上的 地籍子区和具体地籍子区的个数,并在图上得到落实。 • 第四步:按照编码方法编制地籍子区的号码。 • 第五步:在数据库中构建地籍子区拓扑关系并建立地 籍子区属性表。